从《老友记》探究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曹斯烨106150047对于价值观,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都有各自的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塔考克•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是这样定义价值观的:“价值观是社会中人们一致接受的象征系统(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是社会里各种选择或行动目标的标准。
”一般来说,价值观包含以下几个因素:其一,价值观是一种抽象的思想观念,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判断自己或他人言行的标准;其二,价值观是人们欣赏鉴别的标准;其三,价值观是选择行动的标准,但不是行动的目的,它是无形的不成文规范性规则。
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价值观,美国也是。
作为一个有着多人种、多元文化的一名国家,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即继承了欧洲传统价值观中的部分内容,又通过200多年以来人民的不断打拼创造、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极具有美国特色的,并导致了美国的快速发展的独特的价值观。
美国人的价值观可以从7个方面来阐述:1、个人主义;2、注重改变;3、重视时间;4、重视平等;5、强烈的竞争意识;6、注重效率和实际;7、个性自由。
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与生活在集体主义社会中的人眼中的个人主义并不相同,后者的个人主义被认为是自私自利、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集体利益。
而美国人心目中的个人主义是独立和自立。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个人主义是指“independent”和“self-reliance”,即“each one doing his own thing”.个人即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由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然后自行决定为达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办法、付出的努力。
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由自己负责,不依赖父母和他人。
在美国人看来,以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成果是光荣的,依靠他人的是不光彩的,是无能的表现。
靠个人奋斗取得的成功,在社会上受到尊重。
美国人不相信命运的力量,他们只依赖自我。
老友记
Ross的第一任妻子及她的女友、Chandler的父亲都是同性恋。在剧中,同性恋身份的角色都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接受。这也反映出同性恋这一现象在美国是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的。我们来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胜选演讲中的一句话:“It’s the answer spoken by young and old, rich and poor, Democrat and Republican, black, white, Hispanic, Asian, Native American, gay, straight, disabled and not disabled.”译为:“这个回答来自青年和老人、穷人和富人、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黑人、白人、拉美人、亚裔人、印第安人、同性恋者、非同性恋者、残疾人和健全者。”奥巴马在这样的情形下,将同性恋(gay)与正常人(straight)的搭配与其他的搭配并列而用,就是一个针对美国承认同性恋的极好佐证。当然了,也并不是每个美国人都视同性恋为正常现象。同性恋这一现象在中国社会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接受,但其程度要远低于美国。这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也可以发现。正如《非诚勿扰》中葛优的台词所说:“你呢,先走了一步。我呢,还没到那种境界。”可以说,中美两国基本都了解(但并不都理解)同性恋,但没人会希望这样的现象发生在自己或自己亲近的人身上。
二、友谊观:亲密有间的友谊—珍惜友情 相互信任、宽容和支持
贯穿整部影片的就是这六人之间令人感动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保有私人空间和感情隐私的美式友谊,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不介入和干涉他人的私人生活。他们各自寻求自己事业上的发展,从来不把自己的个人观点强加于人。他们不再经济上依附谁,但是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瑞秋逃婚出来,莫妮卡收留了她,一开始,她是个被娇生惯养的小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把花父母的钱,刷父亲的卡,在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她开始了自立的生活,由一个女服务员成长为一个时装界的成功人士。乔伊跟钱德住一起,一直是钱德支付各种水电费钱,最后,钱德搬出去后,怕乔伊没有钱,想帮助他,但又怕乔伊自尊心受伤害,于是就通过打赌故意认输的方式变法给乔伊钱。他们之间也会有不快,一次莫妮卡和瑞秋相互撮短以至于互相厮打起来,菲比拉开了她们,让她们相互想想对方的好,最后,两人都感受到了彼此在对方生命中的分量,于是拥抱谅解。总之,她们的友谊,真诚而有度,在中国,好朋友往往讲究亲密无间,把属于自己的恨不得都跟对方分享,这也导致友谊出现问题时,造成尴尬被动的局面。
美剧《老友记》中所反映出的美国人的友情和爱情观
美剧《老友记》中所反映出的美国人的友情和爱情观
李清清
【期刊名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17)005
【摘要】<老友记>,在美国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连续剧之一,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六个生活在纽约一间公寓里的好朋友,自他们认识开始,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其中包括它们在一起的生活,冲突,麻烦,幸福,友情和爱情等.这部电视剧以友情和爱情为主线,使用了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反映出了当今美国人对友情和爱情的态度.在不断的笑声中,它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和我们一样普通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因为情感、原则、利益、地位等问题产生矛盾、闹出笑话,同时,亲情、友情、爱情也在这里升华.<老友记>无形中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美国人的爱情观友谊观.
【总页数】4页(P77-80)
【作者】李清清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2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
【相关文献】
1.浅谈中日伦理剧反映出的两国社会文化差异r——以《媳妇的美好时代》和《最完美的离婚》为例 [J], 张琪;刘飞
2.《老友记》中映射的美国人的语用原则 [J], 张彦
3.从电视连续剧“老友记”看美国人的婚恋观 [J], 马宇飞
4.目的论指导下的美国情景喜剧字幕翻译的研究报告——以美剧《老友记》为例[J], 王静洁;
5.目的论指导下的美国情景喜剧字幕翻译的研究报告——以美剧《老友记》为例[J], 王静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友记观后感
老友记观后感引言《老友记》是一部极其经典的美国情景喜剧,不仅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作为一部长达10季的剧集,它以其幽默的剧情、出色的演员表演和刻画真实友谊的主题而著名。
本文将就《老友记》这部剧集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观后感。
故事背景和剧情《老友记》主要讲述了六位年轻人在纽约一起生活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主角之一——莫妮卡和她最好的朋友瑞秋在莫妮卡的公寓中成为室友。
之后的剧情围绕着他们的生活、工作和爱情展开,包括莫妮卡的弟弟罗斯、喜剧演员乔伊、智商不高但心地善良的钱德勒和花心但心地善良的菲比。
在故事中,他们面对了爱情、友情、职业生涯等各种困扰和挑战。
剧集通过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他们共同度过的种种琐事和磨难,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友情和成长的思考。
角色形象和演员表演《老友记》的成功离不开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魅力。
其中,莫妮卡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但有时也会显得有些神经质;罗斯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学者,却也有时会显得有些愚蠢;乔伊是一个搞笑的喜剧演员,总是追求女人和自己的梦想;钱德勒是一个幽默的金融工作者,总是用幽默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瑞秋是一个时尚界的新人,曾经富有,但后来选择了独立;菲比则是一个追求真诚和自由的歌手。
通过这六个鲜明的角色,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和思考人生、友情和爱情的价值。
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使得角色更加真实可信,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主题和价值观除了幽默和演员表演外,《老友记》还通过剧集传递了一些主题和价值观。
首先,友情在整个剧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六位主角之间的共同度过的时光和互相支持,展现了真正友情的力量。
无论是开心还是困难时刻,他们总是相互依赖和关心。
此外,《老友记》还探讨了爱情和婚姻的主题。
角色们的感情经历丰富多样,这使得观众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智慧。
他们经历了与合适的人在一起、与错误的人分手的困惑和dilemma,最终,他们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老友记》中折射出的美国人的友情观、爱情观和金钱观
《老友记》中折射出的美国人的友情观、爱情观和金钱观摘要:美剧《老友记》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情景喜剧之一。
这部电视剧以六个生活在美国曼哈顿的普通六个年轻人为主角,在10年里所经历的事业上的起伏、情感上的破折和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他们不断闹出笑话、产生矛盾冲突,但是他们的友情却不断升华。
该剧也反映了美国人对友情、爱情婚姻及金钱的态度和观点。
关键词:《老友记》情景喜剧友情爱情金钱情景喜剧是美国发明的一种电视艺术,取材深入一般生活,讲述老百姓的日常琐事,并配以喜剧夸张的效果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作为情景剧经典之一的《老友记》,原文名“friends”,又译作《六人行》,从1994年开播,连续播出了10年,全剧共237集,每集大约20分钟左右。
故事主要讲述了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六个普通青年在10年里所经历的事业上的起伏、情感上的破折和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剧中瑞秋(rachel)是一个大大咧咧、娇纵可爱的千金小姐,莫妮卡(monica)是争强好胜、永不服输的厨师,菲比(phoebe)是个按摩师,行事古怪,罗斯(rose)憨厚专情,是个考古学家,钱德勒(chandler)幽默风趣,是一名公司主管,乔伊(joey)是个天真善良反应迟钝的演员。
正是这六位美国普通青年鲜明的个性、真实的性格、诙谐的语言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美式幽默”,深深地吸引了众多的电视观众,使得《老友记》开播10年来深受欧美国家观众的喜爱。
在中国,随着《老友记》的引进,同样备受年轻观众的追捧。
在轻松享受美式幽默的同时,广大观众可以了解美国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了解美国人对友情、爱情、金钱等的看法。
一、友情观美国人喜好社交,广交朋友,但友情是很难建立又很容易毁坏的东西,所有能破坏友情的事件,在六个人中间都发生过:钱德勒抢过乔伊的女朋友,还对乔伊的妹妹始乱终弃;乔伊和罗斯三次争女友;菲比和莫妮卡为了争抢男朋友互相诋毁,当年在街上“混”的时候菲比还抢劫过上中学的罗斯。
从《老友记》中解析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从《老友记》中解析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作者:邓丹黎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31期[摘要]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老友记》从20世纪末开播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美国情景剧之一。
它真实写照了当代美国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也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文章拟以《老友记》为切入点,就家庭中的独立自主,事业中的自我奋斗,爱情中的自由选择和朋友间的相互尊重这些个人主义价值观念进行解析,以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看待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
[关键词]《老友记》;美国文化;个人主义[DOI]10.13939/ki.zgsc.2016.31.289《老友记》英文名为Friends,又译为《六人行》,于1994年9月开播,每年播一季,共十季,共有236集。
每集讲述一个小故事,二三十分钟。
它主要讲述了六个普通的年轻人一起生活在纽约曼哈顿一栋公寓里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他们的亲情、爱情、友情为主线,充分体现了美国特有的幽默、思维方式和观念态度等。
这轻松幽默的短剧带给我们快乐和开心的同时,美国价值观的核心——个人主义在剧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个人主义的含义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个人主义是指“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至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想法”,通常把“个人主义”看作一个贬义词。
而英语中最早出现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意指平等主义哲学。
有人推测,大约在1835年,爱默生(R.W.Emerson)第一次使用了individualism这个词。
但爱默生等美国人则倾向于赋予“个人主义”以积极含义——即对个人至上性的乐观信念。
因此,有的美国人甚至把“美国”和“个人主义”看作一个东西。
如《重建美国人的梦想》一书作者罗伯特·J.格林说,“当我说我爱美国时”,“它意味着爱自由和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确实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作为美国文化核心的个人主义,它是深深植根于美国的社会历史之中的。
从_老友记_看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除了对家庭的责任感, 在该剧中 所表现出的情侣之间的忠诚也消除了 不少中国人对美国人生活作风的过分 歪曲和想象。剧中人物在十年期间都 换了很多次男女朋友, 也有多次一夜 情发生, 但是我们发现了美国人的一 个观点: 一夜情多少次都无所谓, 但和 一个人同居等于可以相互托付终身。 这点, 好像他们的责任感很强。瑞秋对 私生活甚是随意, 但和罗斯约会期间, 因为生气说出分手的话。当晚两人都 很痛苦, 瑞秋思考了一夜, 决定找罗斯 道歉; 而罗斯却以为真的分手了, 一气 之下与洗衣店女孩有了一夜情。虽然 罗斯一直强调他当时是在分手的情况 下 才 作 出“ 出 轨 的 ”事 , 而 瑞 秋 坚 持 说 他们当时没有分手, 所以瑞秋无法原 谅罗斯在他们的关系存续期间的背 叛, 此后长达六年两人无法再在一起。
浅谈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
浅谈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1000字
个人主义是美国人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之一,表现为强调个人自由、独立和自主。
这种价值观源于美国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也是美
国社会成功和繁荣的根本原因之一。
下面我将从历史、政治和社会
文化等方面分析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
历史起源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建国初期,来自欧洲的移民带来了自由主
义和启蒙思想。
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个人重要性,保护了人民的言论、崇拜、自由和权利等基本自由,成为现代民主
制度的标志。
彼时,个人自由和自主,成为了美国的基本价值观。
政治保障
美国历来强调政府的有限作用和自由市场环境,鼓励民间企业和人
民性格的发挥,这为美国的经济和人民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美国的财富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个人和企业的多元化勇气以及变革精神,政府的角色仅仅在提供必要的保护和保障。
社会文化
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呈现,也极富代表性。
比如,美国人在学
校和职场中获得的竞争教育,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独立的定位和影响力,唯有通晓多项技艺、各自跑快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此外,美国文化中还强调个人自我表达和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例如众
所周知的时装和音乐。
总之,个人主义是美国民族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美国政
治和文化领域的影响。
在美国,每个人都被视为独立的个体,有权
利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
这些共同的信念让美国成
为一个享有自由和发展的文明国家,并激励着美国人民不断前行。
从《老友记》与《爱情公寓》浅析中美文化的差异
从《老友记》与《爱情公寓》浅析中美文化的差异作者:刘香丽来源:《大观》2015年第06期摘要:《老友记》和《爱情公寓》这两部情景短剧在我国的收视率非常高,分别是我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青年人的真实的写照。
从这两部情景剧也可以明确反映出中美文化差异,本文就是以《老友记》、《爱情公寓》这两部剧为出发点,从个人主义、爱情观、开放性、独立性、友情观、价值观等方面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美文化;青年人;差异一、研究背景美国情景剧《老友记》从开播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受到了中国大多数青年人的追捧,更是青年人学习英语、了解美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在《老友记》中,主人公共有六位,分别是Rachel,Monica,Phoebe,Ross,Chandler,Joey。
他们六位青年男女好友都居住在美国曼哈顿的一所公寓中,在情景剧通过他们之间的发生的各种故事,表现出他们对爱情观、价值观等态度。
同时《老友记》也被认为完全反映了美国社会中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方式,因此在全球的播放率也是非常高。
在中国也有一部情景剧《爱情公寓》,也受到中国广大青年朋友的追捧。
《爱情公寓》主要是讲述了生活在爱情公寓里的七个主人公所发生的各种喜怒哀乐的故事,情景剧中这七位主人公的语言幽默,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网络流行语等。
《爱情公寓》一经推出,在中国的收视率一直遥遥领先。
同时在《爱情公寓》这部情景剧中也反映了我国当代青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新时代下青年人的价值观、爱情观和世界观等。
《老友记》、《爱情公寓》这两部情景剧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方式去阐释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给观看者以愉悦的感觉。
但是从这两部轻松的情景短剧中,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当代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这些中美文化上的差异,从《老友记》、《爱情公寓》这两部情景剧中,大致可以表现在个人主义、爱情观、开放性、独立性、友情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
二、中美文化差异分析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美国社会的建立最初也是由世界各地人民的移民需要一个制度的约束。
从《六人行》看中美文化差异解析
从《六人行》看中美文化差异摘要:六人行(老友记)这部情景喜剧在美国风行十几年,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我们从这部电视剧当中不仅可以欣赏到令人拍案叫绝的美式幽默,也可以充分的感受美国文化。
这篇论文总体共分三个部分:一、关于六人行这部情景喜剧的简介二、从六人行当中看中美文化差异三、总结。
其中在第二部分,是以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为线索来反应中美文化差异的。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总结。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更透彻的了解美国文化,同时认清与我们文化的差异,从而在与美国人的交流过程中,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关于文化方面的问题,更加顺畅的进行交流,排除文化的障碍。
关键词:文化;交流;差异;个人主义一.六人行简介Friends(六人行/老友记)是美国NBC电视台于1994年开始推出的电视情景喜剧,迄今为止已经播出十个拍摄季,超过200集。
由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出品。
从1994年至今,《六人行》共获得了33次艾美奖的提名,其中四次为“杰出喜剧奖”提名;因为演员们的出色合作,还群体获得了1996年的电影演员工会奖;该剧还被三次提名金球奖的最佳电视剧音乐剧喜剧奖;《六人行》曾经三次获得公众选择奖. 六人行在美国播放已达10季了,该剧目前是欧美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收视率常居榜首,播出以来一直为NBC电视网的招牌戏之一,多次获得艾美奖的提名并数次获奖。
那些轻松而诙谐的人物对白,蕴涵着一种独特的“美式”幽默,令人拍案叫绝。
他们六个扮演“朋友们”住在纽约市区的公寓中;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事业就是这部电视剧的主线,六个人鲜明的个性、幽默的性格使得《六人行》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已经成了新一代美国青年人的“必看电视剧”,也多次刷新了美国晚间档节目的收视记录。
二.从六人行当中看中美文化差异众所周知,在美国文化当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个人主义。
美国跨文化研究学者拉里•萨莫瓦认为,美国的价值观的核心是民主、自我保护和亲密家庭关系。
从《老友记》看中美友谊观,爱情观差异
从《⽼友记》看中美友谊观,爱情观差异从《⽼友记》看中美友谊观,爱情观差异⼀、引⾔《⽼友记》于1994年九⽉开播以来,已播出⼗季,共236集。
⽼友记以曼哈顿的⼀家公寓为中⼼,讲叙了发⽣在六名青年男⼥⾝上的各种搞笑、离奇、浪漫和感⼈的故事。
该剧以六位好友Rachel,Monica,Phoebe。
Ross,Chandler。
Joey 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为主线,他们之间的嬉笑怒骂都是当代美国年轻⼈⽣活状态的写照,加上从他们⼝中时不时冒出的针砭时弊的插科打诨和令⼈捧腹的笑料,使这部主打幽默的肥皂剧迅速在全球⾛红。
在享受这轻松幽默的短剧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开⼼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其丰富的⽂化内涵中窥见中美⽂化的⼀些差异。
⼀直以来,⼈们对⽂化的意义很难有⼀致的观点。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明史的东⽅⼤国,其⽂化源远流长,据西安外国语学院⽥惠刚先⽣的“四分法”,属中国儒教⽂化⼤区。
美国是个历史仅⼀百年、经济发达的新兴⼤国,其主导⽂化为欧洲⽂化,属欧美基督教⽂化⼤区。
由于宗教、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美两国⽂化呈现出巨⼤的差异。
本⽂就《⽼友记》中所表现的中美⽂化在友情观、爱情观⽅⾯的差异进⾏浅析。
⼆、⽂献综述国外爱情观研究以探讨爱情本质为切⼊点,从爱情类型、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爱情缘分、浪漫态度、爱情表达等⼏个⾓度去研究爱情观,其中对爱情类型的研究是国外爱情观研究的重点。
学者们认为,爱情类型是处于浪漫关系中的⼈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倾向,是⼈们的爱情观思想的体现。
我国研究者将爱情定义为⼀种对恋爱关系中的另⼀半产⽣的强烈感觉,会关⼼对⽅、思念对⽅、愿意为对⽅付出,与对⽅维持⼀段美好的关系。
⽽爱情态度则是个⼈在爱情关系中的想法、情绪与⾏为。
中美两国对于友谊的定义上,在对待友谊的⽅式上,在处理和维持友谊的态度上,在对友谊的期望回报值上的不同都导致了中美两国⼈民在进⼀步交往和交流之间出现的差异,不解甚⾄出现问题。
浅析《老友记》背后所反映的美国文化特征
浅析《老友记》背后所反映的美国文化特征作者:吴莉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6期內容摘要:《老友记》这部经典情景喜剧,实际上就是美国社会真实的写照。
本文拟通过讨论该剧中的剧情,浅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美国文化特征,以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关键词:《老友记》美国文化《老友记》这部经典情景喜剧,多次获得过艾美奖,在美国收视率极高,其中探讨了六人在十年间的感情经历和成长,虽然只是几个年青人的家务事,却是各种作品中人类不断讨论的永恒的主题。
观众在欣赏该剧轻松幽默的表演的同时,也时时、处处感受到剧中所反映的美国文化现象。
可以说,中美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思想、信仰、习俗、社会制度、道德标准、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许多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些文化的方方面面无疑在《老友记》中反映了出来。
因为《老友记》内容非常多,总共十季236集。
剧本完全紧扣观众口味,收视率居高不下。
每集剧情征求观众意见,尽量与时俱进,反映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以提高收视率。
所以它实际上就是美国社会真实的写照。
对研究美国文化特征大有裨益。
本文打算从家庭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消费观方面来研究《老友记》。
一.家庭生活方式美国人在家庭和子女赡养老人方面重视不够。
大多数子女成年后就离开父母。
美国年青人独立生活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崇尚自由主义和独立自主。
但同时年青人个人主义泛滥,又因为子女与父母长期不住在一起,缺乏对父母的关心和理解。
而他们的父母往往对此习以为常,崇尚享受二人世界。
所以美国大多以小家庭为多。
像二、三世甚至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会出现在美国。
由于美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子女一成年,父母会故意听之任之。
为培养子女的自立能力,父母甚至将不走正道的孩子赶出家门一段时间。
在美国父母的思想里,已成年的孩子不再需要父母的庇护。
儿孙的事应该他们自己去解决,能不能自食其力、自谋生路,不该长辈们去操心。
比如本来是上层少爷的钱德勒就很独立。
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老友记》中的体现
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老友记》中的体现
王昌芹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9(000)024
【摘要】个人主义价值观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六个好朋友在家庭、事业、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种种选择充分体现了美国个人主义价值现.以动态的眼光辨证的对待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王昌芹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世纪美国西部女性文学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研究 [J], 尹馨
2.《老友记》中体现的交际原则解析——以第十季大结局为例 [J], 焦淑瑞
3.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美国英语中的体现 [J], 杨媛莉
4.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当幸福来敲门》中探究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J], 朱娟娟
5.美国人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新政中的体现——“以工代赈”措施为例 [J], 谢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友记传达的三观
老友记传达的三观一、友情至上《老友记》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友情至上。
在剧中,六位好朋友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相互支持、理解和照顾。
无论是面对感情问题、事业困境还是家庭纷争,他们总是相互守望,给予对方最真诚的帮助和鼓励。
这种友情的力量不仅仅在剧中展现出来,也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二、坚持梦想《老友记》中的六位主角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无论是莫妮卡的厨艺梦想、瑞秋的时尚梦想,还是乔伊的演艺梦想,他们都没有放弃,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老友记》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三、爱与包容在《老友记》中,爱与包容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无论是对待爱情还是友情,六位主角都表现出了深深的包容和理解。
他们接纳对方的缺点,宽容彼此的过失,用爱和友情去化解矛盾和纷争。
这种爱与包容的精神不仅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也给观众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独立自主在《老友记》中,六位主角都追求着独立自主的生活。
无论是经济独立还是情感独立,他们都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展现了现代人应有的独立精神。
五、幽默与乐观《老友记》中的幽默和乐观也是其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面对生活的挫折还是困境,六位主角总是能够用幽默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他们的笑声和阳光气息感染了观众,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六、家庭的重要性《老友记》中的六位主角除了朋友间的关系,家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无论是罗斯与莫妮卡的兄妹之情,钱德勒与莫妮卡的兄妹之爱,还是菲比与她的弟弟的感人故事,家庭始终是他们内心的依靠。
《老友记》通过展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让观众对家庭的重视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结起来,《老友记》通过友情至上、坚持梦想、爱与包容、独立自主、幽默与乐观以及家庭的重要性等观念,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些观念不仅在剧中得到了体现,也影响和感染了观众的生活。
[精品]浅谈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
[精品]浅谈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
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是全世界所知的特征之一。
这种价值观反映了美国社会的
历史和文化,也影响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实践的角度探讨
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
在文化上,美国人也更加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和自我表达。
这种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美国强调“有权保持沉默”,并保护人们的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这也反映出美
国个人主义和民主制度的紧密联系。
在实践上,美国人更愿意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他们更加重视竞争和市
场经济,也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祖先的衣钵传人,追求个人独立和成就。
因此,美国人喜
欢冒险,也更愿意承担个人决策的风险。
虽然美国人强调个人主义,但这并不排斥集体主义。
在美国,集体主义不仅是公共部
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社区和家庭方面也延续了很久。
由此可见,美国人敬重个
人自由和机会,同时也认识到群体的重要性,并且会努力和其他人建立联系和联系。
然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也有其不足之处。
因为个人主义可能会导致社会疏离,甚至
引起社会不公平和压迫。
例如,个人主义可能导致人们忽视了穷人和弱者的需要,未能意
识到自己的行动可能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这种价值
观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但是在美国人心中,个人主义永远都是一种无价的财富。
从《老友记》中解析中美文化差异
从《老友记》中解析中美文化差异作者:邓丹黎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7期【摘要】《老友记》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美国情景剧之一。
在真实体现了当代美国年轻人的生活风貌的同时,它也深刻具体的反映了美国文化。
本文拟以《老友记》为切入点,就亲情观、友情观、爱情观者三方面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以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老友记》;文化差异;美国文化中国文化《老友记》又叫《六人行》,英文原名为Friends。
于1994年9月开播,共十季236集。
它主要讲述了六位老友瑞秋(Rachel)、菲比(Phoebe)、莫妮卡(Monica)、罗斯(Ross)、乔伊(Joey)、钱德勒(Chandler)风风雨雨十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他们的亲情、爱情、友情为主线,充分体现了美国独特的幽默、思维方式和观念态度等。
文化差异中的“文化”是指一种习俗、价值观和社会体制等,是相对于一部分群体已经习惯了的,而对另一部分群体却不常见的综合体。
中国是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国家。
而美国的历史只有比较短的两百多年历史。
由于各种方面的要素,中美文化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因此本文以《老友记》为例,从亲情观、爱情观、友情观这三方面来剖析其反映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亲情观很多中国人持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美国人家庭意识淡薄。
在《老友记》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人不是没有家庭观念,而是他们表现出的形式和中国人不一样而已。
例如,瑞秋的父母闹矛盾,她妈妈选择向瑞秋哭诉,感觉瑞秋妈妈把她当作好朋友一样,而并不是一位长辈。
在美国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可以直接称呼父母的名字。
而且根据法律,父母不能打孩子。
父母也不能干涉孩子的自由。
但是在中国,父母和孩子就是长幼分明。
从古至今,中国家长都有着崇高的权利,子女必须孝顺父母。
即使在现在社会中子女依然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虽然在中国家庭中有着明显的辈分关系,但是其中也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到了春节的客运高峰就可以充分体现出,不管多远多累都要回家团聚。
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老友记》中的体现
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老友记》中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其根本在于强调个
人的重要性,强调以做正确的事情为目标,以个性生活为方式,以不断追求自由自我实现为追求。
正是这种价值观在《老友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老友记》以纽约布鲁克林的四位演员为主要人物,他们分别是罗斯、钱德勒、莫妮卡和泰瑞。
这部剧聚焦于这四位朋友间的生活状态,向观众揭示了一系列有趣的细节。
个人主义价值观穿透了整个剧情。
首先,罗斯渴望获得更多的自由,不仅在生活方式上,也在心理上。
他坚决以
自己的价值观不断寻求自由与追寻美好的生活。
同时,钱德勒也非常自立,他不断努力着利用周围的东西建立自己一个小小的王国。
虽然妮可并不能在职场上取得像男性那样的成功,但她依然保持着充满勇气和决心的态度,不断追求自由,最终也获得了晋升机会。
而泰瑞则努力争取着归属感和尊重,在他认为值得追寻和尊重的事情上秉承个人价值观。
从中可以看出,《老友记》的角色们都有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拥抱自由,不
断追求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个人主义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思考、行动和人生,使他们的生活充满着真实的感动。
实际上,个人主义价值观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伴侣,还可
以催生出自主自由的精神,让我们了解自己,理解自己,行动自由,彰显自我价值。
老友记观后感中文
老友记观后感中文《老友记》是一部美国情景喜剧,故事围绕着六个好友的生活展开。
这部剧让人们在 1994 年至 2004 年的十年间疯狂迷恋。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但《老友记》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通过观看这部剧,我深刻感受到了友谊、爱情和成长的真实与温暖。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对《老友记》的观后感。
首先,友谊是《老友记》所强调的核心价值观。
六位主角是纽约市曼哈顿一幢公寓的邻居,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和深厚的情谊。
作为观众,我们看到了六个好友不仅分享着快乐和伤心,还一起经历各种人生挑战。
这样的友谊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很难找到,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向往和渴望。
其次,爱情是《老友记》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六位主角都经历了爱情的起起伏伏,展现了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爱情故事。
从罗斯和瑞秋的动人爱情到钱德勒和莫妮卡的幽默婚姻,剧中的爱情关系丰富多样。
这些故事提醒我们爱情并非总是顺利的,但真爱能战胜一切困难。
另外,《老友记》也关注角色的成长和追求梦想。
六位主角从开始时的迷茫不安到最后的成熟担当,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无论是摆脱从小镇赶来的困境,还是在事业上不断挑战自我,剧中角色向我们传递了坚持和付出的信息。
除此之外,《老友记》以其幽默风格和优秀的剧本吸引了观众。
剧中人物塑造鲜明,每个人的性格都独特又经典。
钱德勒的幽默、莫妮卡的追求完美、乔伊的单纯,都成为了观众喜欢的元素。
而剧本中融入了大量的幽默对白和双关语,让观众捧腹大笑。
此外,剧中还穿插了一些文化和社会的元素。
例如,乔伊的演艺事业和莫妮卡的厨艺才能,都呈现了当时的流行文化和职业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剧中也探讨了一些当时的社会问题,如同性恋、婚姻和职场歧视等。
这些元素不仅使剧情更加多样化,还增添了剧中角色的复杂性。
总之,《老友记》是一部兼具娱乐性和深度的经典情景喜剧。
它不仅以其出色的剧本和演员表演让人难以忘怀,同时也倡导了友谊、爱情和成长的价值观。
无论是在十多年前还是现在,这部剧仍然在观众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中悲剧性的差异2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3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4 中美企业文化研究5 浅析李尔王的陷落6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7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8 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9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10 论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测试的内容效度11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12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13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14 从文化视角看部分英汉习语的异同15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16 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17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角色看王尔德18 珀西•雪莱抒情诗意象研究19 对约瑟夫.康拉德小说《进步前哨》中人物关系的分析20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21 论高中生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22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23 广告英语修辞特点及其翻译24 从模因论视角看年度流行语“给力”25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26 英语混成新词建构新解:多元理论视域27 《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28 Analyzing Translation of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29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30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31 论林纾翻译小说中的翻译策略32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33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34 紫色中女人意识的觉醒35 Error Analysis i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36 玩偶之家中娜拉的性格悲剧所反映的世纪社会问题37 从电影功夫字幕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38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39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40 从目的论看电影《音乐之声》中对白的汉译41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42 A Study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Legal Films43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44 从习语翻译看文化空缺45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46 反讽艺术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应用47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48 《莫比.迪克》中的象征意义49 跨文化沟通:管理跨国员工队伍的战略途径50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51 对爱伦坡侦探小说犯罪心理的分析52 嘉莉妹妹三个梦的心理需求分析53 从《蝇王》中的象征看人性的恶54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55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56 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57 从《野性的呼唤》浅析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倾向58 海斯特—《红字》中一位具有反叛精神的女英雄59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60 从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宠儿》中塞丝的觉醒61 An Analysis of Hardy’s Optimism in Jude the Obscure62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63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64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65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66 A Feminist Reading of A. S. Byatt’s Possession67 解读《飘》中斯佳丽的形象68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69 Feminism in To the Lighthouse70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71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72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73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74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75 从会话含义角度解读《老友记》的言语幽默效果76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77 哥特元素在《宠儿》中的运用78 女性主义对《绝望主妇》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79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简爱》和《红字》中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80 《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开题报告+论)81 解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商业社会——对《巴比特》的人物性格及讽刺手法的分析82 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83 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84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85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86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87 《小王子》中的象征意蕴的分析88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美国对中国意识观念的转变89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折射出的中国对外关系史90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91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92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93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94 关于支架式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讨论95 英语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96 战争、归乡、爱情—《冷山》的多元主题研究97 英文电影名汉译中的功能对等98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99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100 浅析《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的写作风格101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Factors on English Learning102 企业行为管理的共同价值观浅析103 谈新闻发布会口译中的礼貌原则104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中的应用105 《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106 中式菜单英译的研究107 在幻想中回归童年──评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08 Passion & Religio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109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110111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手法112 On Ambiguity of Human Conversations113 对“老人与海”中人物的分析114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15 中英姓名的文化内涵116 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中英谚语的文化意象117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118 沙博理《水浒传》译本中文化词的翻译119 Study on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olour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iterary Works120 从人格结构论视角看《红字》中男女主人公的矛盾心理121 英语课堂焦虑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解决策略122 Strategies of Advertising Slogan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Beauty” Principle123 从托妮莫里森透析世纪黑人民族意识演变124 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125 英汉同声传译技巧初探126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127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128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129 广告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130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131 《绝望的主妇》中的中产阶级女性独立意识的研究132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飘》的中译本133 怎样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134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135 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136 古典诗歌中典故的翻译137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138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139 解读《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布兰琪140 Analysis on Humors in Short Stories by Mark Twain141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142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s143 Proverb and It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144 论广告定位中的文化冲突及对策145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146 《小王子》中的象征意蕴的分析147 《永别了,武器》的意象分析148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149 从奥运菜单看中式菜肴英译名规范化程度150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151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152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153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154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155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156 会话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157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萨宾娜和特蕾莎的人物分析158 从文化角度谈旅游翻译159 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游戏设计和组织160 论政治演说中平行结构的应用161 On the Effects of Reading Aloud in English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162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163 神经漫游者中的两个世界164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165 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道家思想在自然观上的比较166 On Integrity Manag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167 矛盾的女性意识: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恋观168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he Big Bang Theory” from the Persp 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69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170 The Death Image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171 On Romanticism in Ode to the West Wind172173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174 政治委婉语的取效性行为分析175 论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176 浅析舒肤佳品牌的翻译177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178 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179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180 评《傲慢与偏见》中卢卡斯小姐181 试析《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色彩182 反思任务型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183 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184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185 《紫色》主题的表现手法186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187 诠释《儿子与情人》中儿子、母亲、情人之间的关系188 论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测试的内容效度189 The Cultural Identity Dilemma of Colonized Afro-Americans: the Study of The Bluest Eye 190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191 Sister Carrie—A Woman Lost in the Material World192 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Wrath193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194 Sister Carrie:a Girl with Ascending but Unfulfilled Desires195 中英委婉语文化内涵特征对比研究196 The Study of Strategies on Cosmetic Marketing based on Female Consumption Psychology 197 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英汉习语研究198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199 从《老友记》探究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200 现代英语新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