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封装工艺.pdf

合集下载

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

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

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1.引言1.1 概述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是一种将半导体芯片封装到塑料封装体中的技术。

半导体芯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封装以便保护和连接电路,而注塑封装工艺通过将半导体芯片固定在塑料封装体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封装方案。

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半导体芯片放置在导线架上,并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将芯片与导线架连接起来。

然后,在注塑机中加热并熔化塑料原料,将熔化的塑料注塑到导线架上,形成封装体的外壳。

最后,对注塑封装后的半导体芯片进行测试和包装,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注塑封装工艺可以实现对多个芯片的批量封装,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注塑封装可以为芯片提供很好的机械和环境保护,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注塑封装还可以为芯片提供良好的导热性能,有利于芯片的散热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在电子产品的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注塑封装常用于对集成电路的封装。

此外,注塑封装也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电子产品制造中。

总之,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封装技术,通过将半导体芯片封装到塑料封装体中,可以为芯片提供机械、环境和导热保护,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制造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注塑封装工艺在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主要应用。

然后,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即对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的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工艺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设备和技术要点等内容。

通过对注塑封装工艺中各个环节的分析,揭示了其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正文的第二部分将主要讨论半导体注塑封装工艺的主要应用。

其中包括半导体器件封装、电子元器件封装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等。

韦尔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

韦尔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
➢存放条件:零下5°保存,常温下需回温24小时;
Raw Material in Assembly(封装 原材料)
【Epoxy】银浆
➢成分为环氧树脂填充金属粉末(Ag);
➢有三个作用:将Die固定在Die Pad上; 散热作用,导电作用;
➢-50°以下存放,使用之前回温24小时;
Typical Assembly Process Flow
BGA采用的是Substrate;
Raw Material in Assembly(封装 原材料)
【Gold Wire】焊接金线
➢实现芯片和外部引线框架的电性和物 理连接;
➢金线采用的是99.99%的高纯度金; ➢同时,出于成本考虑,目前有采用铜
线和铝线工艺的。优点是成本降低, 同时工艺难度加大,良率降低; ➢线径范围;0.6mil ~2.0mil;
W/B四要素:压力(Force)、超声(USG Power)、时间(Time)、 温度(Temperature);
FOL– Wire Bonding 引线焊接
陶瓷的Capillary
内穿金线,并且在EFO的 作用下,高温烧球;
金线在Cap施加的一定 压力和超声的作用下, 形成Bond Ball;
金线在Cap施加的一 定压力作用下,形成 Wedge;
※利用高纯度的金线(Au) 、铜线(Cu)或铝线(Al)把 Pad 和 Lead通过焊接的方法连接起来。Pad是芯片上电路的外接 点,Lead是 Lead Frame上的 连接点。 W/B是封装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工艺。
FOL– Wire Bonding 引线焊接
Key Words:
Capillary:陶瓷劈刀。W/B工艺中最核心的一个Bonding Tool,内部为 空心,中间穿上金线,并分别在芯片的Pad和Lead Frame的Lead上形成 第一和第二焊点;

半导体封装工艺流程

半导体封装工艺流程

半导体封装工艺流程
半导体封装工艺是指将芯片封装在塑料、陶瓷或金属封装体中,并连接外部引脚,以保护芯片并方便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过程。

封装
工艺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面将详细介绍半导体封装工艺的流程。

首先,半导体封装工艺的第一步是准备封装材料。

封装材料通
常包括封装基板、封装胶、引线等。

封装基板的选择需根据芯片的
尺寸和功耗来确定,封装胶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机械性能,引
线则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焊接性能。

接下来是芯片的贴合和焊接。

在这一步骤中,先将芯片放置在
封装基板上,并使用焊接设备将芯片与基板焊接在一起。

这一步需
要非常精密的操作,以确保芯片与基板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然后是封装胶的注射和固化。

封装胶需要在封装基板上均匀注射,并经过固化工艺,使其在封装过程中能够牢固地粘合芯片和基板,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紧接着是引线的焊接和整形。

引线需要与外部引脚连接,这需
要通过焊接设备将引线与外部引脚焊接在一起,并进行整形处理,以确保引线的连接牢固可靠,并且外观美观。

最后是封装体的封装和测试。

将封装体覆盖在芯片和基板上,并进行密封处理,以保护芯片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同时需要进行封装测试,确保封装后的芯片性能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半导体封装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封装材料、芯片的贴合和焊接、封装胶的注射和固化、引线的焊接和整形,以及封装体的封装和测试。

这一系列工艺流程需要精密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封装后的半导体器件性能稳定可靠。

半导体制造流程及生产工艺流程

半导体制造流程及生产工艺流程

半导体制造流程及生产工艺流程半导体是一种电子材料,具有可变电阻和电子传导性的特性,是现代电子器件的基础。

半导体的制造流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前端工艺(制造芯片)和后端工艺(封装)。

前端工艺负责在硅片上制造原始的电子元件,而后端工艺则将芯片封装为最终的电子器件。

下面是半导体制造流程及封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前端工艺(制造芯片):1.晶片设计:半导体芯片的设计人员根据特定应用的需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中进行晶片设计,包括电路结构、布局和路线规划。

2.掩膜制作:根据芯片设计,使用光刻技术将电路结构图转化为光刻掩膜。

掩膜通过特殊化学处理制作成玻璃或石英板。

3.芯片切割:将晶圆切割成单个的芯片,通常使用钻孔机或锯片切割。

4.清洗和化学机械抛光(CMP):芯片表面进行化学清洗,以去除表面杂质和污染物。

然后使用CMP技术平整芯片表面,以消除切割痕迹。

5.纳米技术:在芯片表面制造纳米结构,如纳米线或纳米点。

6.沉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将不同材料层沉积在芯片表面,如金属、绝缘体或半导体层。

7.重复沉积和刻蚀:通过多次沉积和刻蚀的循环,制造多层电路元件。

8.清洗和干燥:在制造过程的各个阶段,对芯片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以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

9.磊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制造晶圆上的单晶层,通常为外延层。

10.接触制作:通过光刻和金属沉积技术,在芯片表面创建电阻或连接电路。

11.温度处理:在高温下对芯片进行退火和焙烧,以改善电子器件的性能。

12.筛选和测试:对芯片进行电学和物理测试,以确认是否符合规格。

后端工艺(封装):1.芯片粘接:将芯片粘接在支架上,通常使用导电粘合剂。

2.导线焊接:使用焊锡或焊金线将芯片上的引脚和触点连接到封装支架上的焊盘。

3.封装材料:将芯片用封装材料进行保护和隔离。

常见的封装材料有塑料、陶瓷和金属。

4.引脚连接:在封装中添加引脚,以便在电子设备中连接芯片。

5.印刷和测量:在封装上印刷标识和芯片参数,然后测量并确认封装后的器件性能。

施敏 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 pdf

施敏 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 pdf

施敏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 pdf 施敏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pdf:详细解析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性质和制程技术 施敏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pdf是一本系统地介绍半导体器件物理性质和制程技术的文档。

本文将以一个逐步思考的方式,详细描述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性质和制程技术,并通过举例来加深理解。

本文具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前言、主体部分和总结,以确保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性质和制程技术。

第一部分: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性质 在本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我们将从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开始,解释导电性差异的原因以及控制电流的机制。

我们将详细讨论pn结的形成、载流子注入和扩散,并介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如电流-电压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

第二部分:半导体器件的制程技术 在本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半导体器件的制程技术。

我们将详细描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并重点介绍光刻、扩散、蚀刻和沉积等关键制程步骤。

我们将解释每个制程步骤的原理、方法和影响因素,并提供实际例子来说明。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技术和测试技术,以确保器件的可靠性和性能。

第三部分: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的联系 在本部分,我们将探讨半导体器件物理性质与制程技术的密切联系。

我们将详细说明物理性质如材料的能带结构、载流子注入和扩散是如何影响制程技术的选择和结果的。

我们还将介绍如何通过物理性质的优化来改进器件的性能,并讨论不同制程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性质和制程技术。

我们了解了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其在电流控制和信号放大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还学习了半导体器件的制程技术,以及如何根据物理性质来改进器件的制程过程。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制造和测试半导体器件,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总结起来,施敏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pdf通过清晰的结构、逐步思考的方式,详细描述了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性质和制程技术。

台湾半导体封装工艺

台湾半导体封装工艺
1 2 3 Crack
2
3
Die
Underfill
2~3 mil
Die Underfill
1
2
PCB
Underfill
3
Improvement Plan of T/C Failures Improvement Plan of T/C Failures
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s-related defects. Solving manufacturing problems. Solving service-related problems. Providing corrective or prevention measures. Provide manufacturers’ insurance or legal defense/claim cases. Improve product design, enhance yield & improve product reliability.
1) 2) 3) 4) Why it failed ? How it failed ? What should be done now ? How do we improve better ?
Failure Analysis of Flip Chip by Stress Tests
Kinds of Stress Tests 1) Precon Test(Preconditioning Test) 2) T/C Test(Temperature Cycling Test) 3) HTST(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4) T&H Test (Temperature & Humidity Test) 5) PCT(Pressure Cooker Test)

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工艺与设备共17页文档

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工艺与设备共17页文档

封装工艺与设备-烧结
真空焊接系统
主要用途:
➢通过预成型焊片,实现芯片与管座或热 沉共晶贴片。
芯片
C-mount
Au80Sn20焊片
封装工艺与设备-金丝球焊
主要用途:
➢芯片与陶瓷金属或管座之间导电连接。
超声波金丝球焊机
C-mount
TO
封装工艺与设备-焊引线
电烙铁
铜引线
主要用途:
➢C-mount管座引线连接。
焊锡丝
助焊剂
C-mount
封装工艺与设备-目检
主要用途:
➢贴片、键合、封帽等精细观察与 测量,不良品外观异常分析。
金相显微镜
体式显微镜
封装工艺与设备-老化
直流稳压电源
主要用途:
➢激光器封装后不同温度下可靠性 测试与分析。
冷水机试
主要用途:
➢单管和裸管芯(结合探针台)P-IV曲线、光谱及远场发散角测量。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半导体激光器光电参数测试系统
P-I-V
光谱
远场发散角
封装工艺与设备-封帽
主要用途:
➢不同型号TO管封帽。
封帽机
Thanks!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工艺与设备
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工艺与设备
封装工艺与设备-蒸镀
主要用途:
➢热沉蒸镀焊料; ➢陶瓷片蒸镀金属电极。

半导体封装技术后固化工艺流程介绍

半导体封装技术后固化工艺流程介绍

一、介绍半导体封装技术半导体封装技术是将芯片和其它元件封装在一起,以保护芯片不受外界影响,并便于安装和使用的技术。

其主要步骤包括前固化、粘合、后固化、切割等。

二、半导体封装技术后固化工艺的重要性后固化工艺是半导体封装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封装件的质量和性能。

掌握后固化工艺流程至关重要。

三、半导体封装技术后固化工艺流程介绍1. 探针测试在封装过程中,需要对芯片进行探针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探针测试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测试工艺,可发现芯片的问题,保证最终封装件的质量。

2. 后固化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后固化材料对封装件的性能至关重要。

适合的后固化材料能够增强封装件的耐热性、防潮性和绝缘性能,提高其可靠性。

3. 后固化温度和时间控制后固化的温度和时间对封装件的性能影响很大。

合理的固化温度和时间能够确保封装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老化、断裂等问题。

4. 后固化工艺监控通过对后固化工艺进行监控和调整,可以确保封装件的质量稳定。

监控指标包括固化温度、时间、环境湿度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是保证封装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5. 器件存放和包装封装件固化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存放和包装,以防止其受潮和污染。

良好的存放和包装措施可以有效延长封装件的使用寿命。

四、结语后固化工艺流程对半导体封装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严格控制后固化工艺流程,才能保证封装件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半导体封装技术后固化工艺流程有所帮助。

后固化工艺是半导体封装技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到封装件的质量和性能,还直接关系到整个封装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半导体封装行业中,后固化工艺流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将更详细地讨论后固化工艺流程的相关内容。

1. 后固化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后固化的温度和时间是确保封装件质量稳定的关键参数。

在后固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通常情况下,固化的温度和时间会根据所使用的后固化材料和封装件的具体要求而有所不同。

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

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

Lead Frame 引线框架
Die Pad 芯片焊盘 Gold Wire
金线
Epoxy 银浆
Mold Compound 环氧树脂
Sino-i Technology Ltd.
ITSM / ITIL
Raw Material in Assembly(封装原材料)
【Wafer】晶圆
……
Copyright © Sino-i Technolog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Sino-i Technology Ltd.
ITSM / ITIL
FOL– Front of Line前段工艺
Wafer
2nd Optical 第二道光检
Die Attach 芯片粘接
Back
Grinding 磨片
Wafer Wash 晶圆清洗
Epoxy Cure 银浆固化
EOL
Wafer Mount 晶圆安装
【Gold Wire】焊接金线
➢实现芯片和外部引线框架的电性和物 理连接;
➢金线采用的是99.99%的高纯度金; ➢同时,出于成本考虑,目前有采用铜
线和铝线工艺的。优点是成本降低, 同时工艺难度加大,良率降低; ➢线径决定可传导的电流;0.8mil, 1.0mil,1.3mils,1.5mils和2.0mils ;
Copyright © Sino-i Technolog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陶瓷封 装
金属封 装
Sino-i Technology Ltd.
ITSM / ITIL
IC Package (IC的封装形式)
• 按与PCB板的连接方式划分为:

半导体封装后固化工艺流程介绍

半导体封装后固化工艺流程介绍

尊敬的读者:以下是有关半导体封装后固化工艺流程的介绍:一、工艺流程概述1. 半导体封装后固化工艺,是指将封装好的半导体芯片在制程结束后,通过一系列步骤使其达到固化状态,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固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固化剂的选择、固化工艺参数的确定、固化设备的配置和工艺的优化等环节。

二、固化剂的选择1. 固化剂是固化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选择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 固化剂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溶性和高温稳定性,以确保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充分覆盖芯片表面并形成均匀的固化层。

3. 固化剂还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腐蚀性,以保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

三、固化工艺参数的确定1. 固化工艺参数包括固化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参数,其确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分析工作。

2. 固化温度应根据固化剂的特性和半导体芯片的材料选取合适的范围,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数值。

3. 固化时间需结合固化剂的固化速度和芯片的尺寸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固化层能够充分固化而不产生裂纹。

4. 固化压力影响固化过程中固化剂的流动和薄膜的形成,需根据具体工艺条件合理调整。

四、固化设备的配置1. 固化设备是固化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工具,其配置应考虑到生产的规模和产品的特性。

2. 固化设备需具备良好的温度控制能力和压力控制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3. 固化设备还需具备较好的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封装结构和封装材料的需求。

五、工艺的优化1. 在固化工艺的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工艺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2. 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找出固化工艺中的瓶颈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固化工艺流程的稳定和可靠。

3. 还需要不断地引入新的技术和材料,以提高固化工艺的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总结:以上是半导体封装后固化工艺流程的介绍,固化工艺对于半导体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和寿命要求。

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

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

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半导体封装工艺是指将半导体芯片封装在外部保护材料中的过程。

封装是半导体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为芯片提供保护、连接和散热,同时也决定了芯片的最终形态和性能。

在半导体封装工艺中,常见的封装形式包括晶圆级封装、芯片级封装和模块级封装。

晶圆级封装是指将整个晶圆进行封装,形成封装体积较大的组五芯片。

这种封装方式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器件,或者需要集成多个芯片的应用。

晶圆级封装工艺主要包括晶圆薄化、切割、球焊、倒装焊等步骤。

芯片级封装是指将单个芯片进行封装,形成封装体积较小的芯片组件。

这种封装方式适用于需要高度集成的应用,如移动设备、计算机等。

芯片级封装工艺主要包括铜薄膜封装、焊点球分离、球贴粘结等步骤。

模块级封装是指将多个芯片进行封装,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

这种封装方式适用于需要实现特定功能的应用,如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

模块级封装工艺主要包括芯片布局、芯片连接、封装材料应用等步骤。

在半导体封装工艺中,常见的封装材料包括基板、封装胶、焊料等。

基板是芯片的支撑材料,它能够提供机械支撑和交流电连接。

封装胶是用于保护芯片和连接线的材料,它能够提供机械强度和防潮性能。

焊料是用于芯片和基板之间的连接,它能够提供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

在半导体封装工艺中,常见的连接技术包括焊接和粘接。

焊接是指通过加热将焊料熔化后使其流动,从而实现芯片和基板之间的连接。

焊接技术具有连接可靠、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

粘接是指使用粘胶剂将芯片和基板粘合在一起。

粘接技术具有连接灵活、成本低、可逆性等优点。

总之,半导体封装工艺是将半导体芯片封装在外部保护材料中的过程,它对于半导体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不断发展的封装工艺将推动半导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

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

半导体封装工艺介绍半导体封装工艺是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将成品芯片连接到封装材料(如封装盖、引线、基板等)上的过程。

封装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芯片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提供连接外部电路所需的物理支持。

以下是半导体封装工艺的介绍。

1.封装材料选择封装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必须具备良好的热传导能力、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良好的防尘、防湿、防腐蚀等性能。

常见的封装材料有陶瓷、塑料和金属等。

选择适当的封装材料可以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2.芯片倒装封装芯片倒装封装是指将芯片倒置,将芯片连接到封装基板上。

倒装封装可以减小芯片尺寸,提高集成度,减小信号传输距离,增加工作速度。

倒装封装需要进行焊接、接线、封装盖等工艺步骤。

3.球栅阵列封装(BGA)球栅阵列封装是一种常见的封装方式,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引脚数量,并且引脚布局紧密,有利于功耗分布和信号传输。

BGA封装采用焊球连接芯片和封装基板,可以提高焊接可靠性和热传导能力。

4.多芯片封装(MCP)多芯片封装是将多个芯片集成在同一个封装盖内,节省空间、提高性能的封装技术。

MCP封装可以集成多个芯片,如存储芯片、逻辑芯片、功率芯片等,从而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5.系统级封装(SiP)系统级封装是将多个不同功能的芯片集成在同一个封装盖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系统级封装可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性能。

SiP封装通常包含各种芯片、射频模块、天线、滤波器等。

6.低温共热封装(LTCC)低温共热封装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封装的技术,可以提高封装成本和性能。

LTCC封装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来实现芯片和封装材料之间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封装精度和工艺稳定性。

7.高温共热封装(HTCC)高温共热封装是一种在高温条件下封装的技术,适用于对高温环境具有高要求的应用。

HTCC封装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传导和散热能力,增加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半导体封装工艺是将芯片连接到封装材料上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

半导体封装工艺简介

半导体封装工艺简介

半导体封装⼯艺简介封装产品的基本结构:⾸先来看⼀下封装产品的基本结构1. 晶⽚托盘:将芯⽚黏贴到托盘上,使之固定牢靠,之后才能进⾏打线;2. 框架内引脚:与芯⽚bond pad⽤⾦线相连接的部分,位于⾦属框架的内部;3. 框架外引脚:⽤来与PCB版焊接的部分,在⾦属框架外⾯;4. ⾦线:它是封装⼯艺的关键部分,连接了芯⽚bond pad和框架内引脚,使之形成电⽓连接;5. 树脂:即外⾯塑料状物质,有⿊⾊和透明两种,将芯⽚⽤树脂材料包裹,按⼀定的模型定型后即形成了最终的封装外观,然后再讲⾦属框架原来互相连接的部分去掉,将溢出的胶去掉即可。

传统IC的封装流程:先通过划⽚⼑,将芯⽚按设定好的划⽚槽划开,然后将单个芯⽚黏贴在⾦属框架的晶⽚托盘上,然后进⾏打线,之后⽤树脂材料浇筑成模,然后将多余的⾦属框架连接部分去掉,将外引脚弯曲成需要的形状。

我们再来看⼀下封装⼯艺的截⾯图,这⼏个部分也就是上⾯提到的部分⽤截⾯图绘制出来了。

我们从头来讲,先是芯⽚切割⼯艺:要完成切割,就需要将硅⽚黏贴在蓝膜上,并置于铁环之上,⽤以固定,之后再⽤芯⽚切割机切割。

芯⽚切割机⽤的划⽚⼑。

我们来认识⼀下芯⽚切割机⽤的划⽚⼑划⽚⼯艺的基本过程如下:贴膜,烘烤,划⽚,清洗我们来认识⼀下划⽚机型号:下图给出了⼏种划⽚机的特点,其中按照主轴的单双分类,双轴划⽚机产能⼤的多,但要调试后速度,避免造成因为划⽚速度过快导致的应⼒。

划⽚前后对⽐⼏种常见的划⽚异常现象:晶粒黏贴:划⽚完进⼊晶粒黏贴晶粒黏贴⽤到了顶出装置和夹取装置。

焊线然后我们就开始进⼊到最关键的焊接部分,⾸先来看⼀下焊线陶瓷劈⼑,陶瓷劈⼑的结构见下图最左边,呈中空的管状,将⾦线铜中间穿过,然后⾦线在打⽕杆的作⽤下,⾼温烧球,这个烧出来的球,焊接时要⽤到陶瓷劈⼑第⼀焊点,另⼀个焊点是当焊线到达⾦属框架内引脚时,在劈⼑下降凹内引脚时形成的焊接,并通过劈在陶瓷劈⼑的压⼒和超声作⽤下在bond pad上形成第⼀焊点第⼆焊点。

半导体封装共晶工艺

半导体封装共晶工艺

半导体封装共晶工艺导言:半导体封装共晶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封装工艺,它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封装共晶工艺的原理、流程以及应用领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共晶工艺的原理半导体封装共晶工艺是通过将不同金属或合金与半导体芯片接触并加热,使其共同熔化形成共晶点,然后冷却凝固,从而实现半导体器件与封装材料的连接。

共晶工艺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共晶材料,以及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的温度和时间。

二、共晶工艺的流程1. 准备工作:选择适合的共晶材料和封装材料,并准备好芯片和封装基板。

2. 清洗处理:对芯片和封装基板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等杂质,保证封装质量。

3. 粘贴芯片:将芯片粘贴在封装基板上,并采用适当的黏合剂进行固定,以便后续加工。

4. 加热共晶:将封装基板与共晶材料进行加热,使其共同熔化形成共晶点。

加热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封装要求进行调整。

5. 冷却凝固:在共晶点形成后,将加热温度逐渐降低,使共晶材料迅速冷却凝固,与芯片和封装基板牢固连接。

6. 清洗和测试:对封装好的器件进行清洗,以去除残留的共晶材料和其他杂质,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质量检验。

三、共晶工艺的应用领域半导体封装共晶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封装中,特别是集成电路芯片和功率器件的封装。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应用优势:1. 优异的电气性能:共晶工艺可以实现器件与封装材料之间的良好电气连接,提高封装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2. 高效的散热性能:共晶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有效地将器件的热量传导到封装基板上,提高散热效果。

3. 紧凑的封装结构:共晶工艺可以实现器件与封装基板的直接连接,减少封装结构的复杂性和尺寸,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和紧凑性。

4. 低成本高效率:共晶工艺相对于其他封装工艺来说,成本较低且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结论:半导体封装共晶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封装技术,通过将半导体芯片与封装材料共晶连接,可以提高器件的电气性能、散热性能和封装紧凑性。

半导体封装键合工艺

半导体封装键合工艺

半导体封装键合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半导体封装键合工艺,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超级重要的玩意儿啊!你看啊,半导体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盒子,里面装着无数神奇的电子世界。

而封装键合工艺呢,就像是给这个魔法盒子穿上一件合身的衣服,让它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想象一下,半导体芯片就像是一个娇贵的小宝宝,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封装键合工艺就是给这个小宝宝打造一个温暖舒适又安全的小窝。

这个小窝得足够牢固,能保护芯片不受外界的干扰和伤害;还得有良好的导电性,让电子能顺畅地跑来跑去。

在封装键合工艺中,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呢!就好像我们有不同款式的衣服来搭配不同的场合。

有热压键合,就像是给芯片来个热情的拥抱,让它们紧紧贴在一起;还有超声键合,那“嗡嗡”的声音,就像小蜜蜂在辛勤劳作,把芯片连接得牢牢的。

而且哦,这可不是随便做做就行的事儿!就跟你缝衣服一样,得细心,得有耐心。

一个不小心,线缝歪了,衣服就不漂亮了。

封装键合要是出了差错,那整个半导体可就没法好好工作啦!这可关系到我们的手机能不能快速上网,电脑能不能流畅运行,各种电子设备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便利呀!你说这封装键合工艺重要不重要?那当然重要得很呐!它就像是幕后英雄,默默付出,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咱再说说这工艺的难度。

哎呀呀,可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做好的!这需要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还得有丰富的经验。

就像一个大厨做菜,盐放多少,火候怎么掌握,那都是有讲究的。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得小心翼翼。

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压力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

这就像是走钢丝,得稳稳地走好每一步。

那有人可能会问啦,这么难,为啥还要做呢?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吧!没有封装键合工艺,半导体就没法发挥出它真正的威力呀!就像千里马没有好的马鞍,也跑不起来呀!所以啊,咱可得重视这半导体封装键合工艺。

这可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呢!咱得不断研究,不断进步,让这个工艺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半导体封装工艺技术的探讨

半导体封装工艺技术的探讨

半导体封装工艺技术的探讨# 半导体封装工艺技术的探讨## 1. 半导体封装工艺技术的历史: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1.1 早期的简单封装其实啊,半导体封装技术刚开始的时候特别简单。

就像给一个小宝贝裹上一层布一样,最早期的半导体封装只是为了保护脆弱的半导体芯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比如说,在晶体管刚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只是用一些简单的金属或者塑料外壳把晶体管包起来,这个时候封装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芯片被灰尘、水汽这些东西弄坏。

这就好比我们把珍贵的小物件放在一个小盒子里,避免它被弄脏或者受潮。

那时候的封装工艺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地把几个部分组合在一起,没有太多复杂的工序。

1.2 随着半导体发展而变革随着半导体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芯片变得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就像一个小村子逐渐发展成一个大城市,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一样,半导体芯片也需要更高级的封装来满足它的需求。

比如说,当集成电路出现后,芯片上的元件数量大幅增加,对散热的要求就变得很高。

如果把芯片比作一个忙碌的工厂,那么热量就像是工厂里产生的废气,必须要及时排出去,不然就会影响工厂的正常运转。

于是,封装工艺就开始加入了散热的设计,像采用散热片或者特殊的散热材料等,这就是封装工艺随着半导体发展而进行的一次重要变革。

## 2. 半导体封装的制作过程:一场精密的组装之旅2.1 芯片准备首先呢,得有芯片。

这芯片就像是我们做菜的主要食材,得精心准备。

芯片从晶圆厂生产出来后,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就像我们挑选水果的时候,要把那些有坏点的挑出去一样。

只有合格的芯片才会进入封装环节。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选美比赛中,只有最漂亮、最健康的选手才能进入下一轮比赛。

2.2 贴装芯片接下来就是贴装芯片了。

这一步就好比把一颗珍贵的宝石镶嵌到戒指上。

工人会使用专门的设备,把芯片准确地贴装到封装基板上。

这个过程要求非常高的精度,就像飞机在跑道上降落一样,偏差一点点都不行。

如果贴装不好,芯片就不能正常工作,就像宝石镶歪了,戒指看起来就不美观,也失去了它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制造工艺Zhang.2008.6.4 Tel: 622131 / 49半导体发展史1. 60年前,第一只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诞生,从此人类步入了飞速发展的电子时代。

2. 50年前,第一块集成电路在TI公司诞生,从此我们进入了微电子时代。

3. 40年前,仙童公司出走的“8叛逆”中的诺依斯、摩尔和葛罗夫创立了Intel公司,来自仙童公司的另一位员工C.Sporck 则创立了AMD。

他们的创业引发了自硅谷席卷全球的高科技创业热潮!4. 30年前(1978年2月16日),芝加哥的Ward Christiansen和Randy Seuss开发出第一个计算机的公告牌系统,成为普及Internet的启明星,人类从此进入互联网时代。

5. 现在,3G、移动视频、GPS、高清电视、RFID… 数不清的高科技梦想要实现,所依靠的都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工业,像半导体产业一样充满创新和变革。

”2 / 49半导体制造过程分类− 前段(Front End)制程晶圆处理制程(Wafer Fabrication;简称 Wafer Fab)、晶圆针测制程(Wafer Probe);− 后段(Back End)封装(Packaging)、测试制程(Final Test)3 / 49晶圆制造过程−晶棒成长−晶棒裁切与检测−外径研磨−切片−圆边−表层研磨−蚀刻−抛光−清洗−检验−包装4 / 495 / 49封装测试过程6 / 49半导体器件封装概述1. 半导体组装技术(Assembly technology)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它的封装型式(Package)不断发展。

2. 通常所指的组装(Assembly)可定义为:利用膜技术及微细连接技术将半导体芯片(Chip)和框架(Leadframe)或基板(Sulbstrate)或塑料薄片(Film)或印刷线路板中的导体部分连接以便引出接线引脚,并通过可塑性绝缘介质灌封固定,构成整体立体结构的工艺技术。

3. 从三极管时代的插入式封装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表面贴装式封装,发展到现在的模块封装,系统封装等等。

4. 驱动半导体封装形式不断发展的动力是其价格和性能。

低价格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成本,这样材料用得越少越好,一次性产出越大越好。

高性能要求产品寿命长,能耐高低温及高湿度等恶劣环境。

半导体生产厂家时时刻刻都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

7 / 49封装的作用1. 封装(Package)对于芯片来说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封装也可以说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它不仅起着保护芯片和增强导热性能的作用,而且还是沟通芯片内部世界与外部电路的桥梁和规格通用功能的作用。

封装的主要作用有:2. (1)物理保护。

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保护芯片表面以及连接引线等;同时通过封装使芯片的热膨胀系数与框架或基板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这样就能缓解由于热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应力以及由于芯片发热而产生的应力,从而可防止芯片损坏失效。

3. (2)电气连接。

封装的尺寸调整(间距变换)功能可由芯片的极细引线间距,调整到实装基板的尺寸间距,从而便于实装操作。

4.5. (3)标准规格化。

规格通用功能是指封装的尺寸、形状、引脚数量、间距、长度等有标准规格,既便于加工,又便于与印刷电路板相配合,相关的生产线及生产设备都具有通用性。

8 / 49封装的分类半导体(包括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其芯片的封装已经历了好几代的变迁,从DIP、SOP、QFP、PGA、BGA到MCP再到SIP,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包括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越来越接近于1,适用频率越来越高,耐温性能越来越好,引脚数增多,引脚间距减小,重量减小,可靠性提高,使用更加方便等等。

封装(Package)可谓种类繁多,而且每一种封装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即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当然其所用的封装材料、封装设备、封装技术根据其需要而有所不同。

根据材料分类根据所用的材料来划分半导体器件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陶瓷封装、金属一陶瓷封装和塑料封装。

9 / 49封装的分类根据外形、尺寸、结构分类按封装的外形、尺寸、结构分类可分为引脚插入型、表面贴装型和高级封装。

DIP CSPBGAPGAQFNZIP MCMSOP10 / 4911 / 49什么是半导体封装测试?如从封装测试的定义概念来讲,应该说:半导体的生产首先是芯 片的生产,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都是先芯片的生产,然后是为 了加装引脚连接,为了保护脆弱芯片的机械强度而进行的包封,这个 工艺过程叫封装,然后为了剔除不合格品而进行按标准的各种测量 和筛选,这个工艺过程叫测试.如下图:客户 需求芯片 设计持续下单芯片 生产包装 出货制造分部生产车间成品 测试芯片 封装晶圆IQC晶圆盒晶圆晶圆检查测量仪器12 / 4913 / 49晶圆测试晶圆测试系统晶圆14 / 49研磨研磨目的:将晶圆研磨到符合封裝形式及客戶要求的厚度. 作业流程:待磨片晶圆正面贴胶膜贴胶膜机将胶膜贴在晶已完成贴胶膜圆的正面上,再依照晶圆尺寸将胶膜切割下來.15 / 49已完成贴胶膜研磨机作业未磨片已磨片将晶圆背面(非作用區)以磨砂轮粗/細磨兩道程序,研磨至所需厚度.已完成研磨的晶圓16 / 4917 / 49贴膜划片划片目的:将贴片后的晶圓,用划片机将晶圆中相连的晶粒切割分开,使其成为单独的晶粒。

作业流程:貼片完成晶圓貼片机作业将铁圈,晶圓放置于贴膜机上后把胶膜贴在晶圆的背面上完成撕胶膜晶圓18 / 49貼片完成晶圓划片机作业划片机划片完成晶圓用划片机将贴片完成后的晶圓,以划片刀将晶粒切割分开.19 / 4920 / 4921 / 49粘片粘片目的:从划片后的晶圆中把单独的晶粒取放在引线框架上,并将其与银桨和引线框架做粘合的动作。

物料和辅助工具:顶针银胶吸嘴划片后晶圆引线框架22 / 4923 / 4924 / 4925 / 49未粘片框架粘片机作业划片后晶圆放在粘片机上, 将引线框架点上银桨后与晶粒做粘合. 完成粘片的框架26 / 49焊线焊线目的:利用金线/铜线/铝线连接晶片与引线框架的焊垫,使其连接.(焊线是影响IC封装制程良率最重要的工序)物料和辅助工具:焊嘴金线未焊线框架27 / 4928 / 4929 / 4930 / 4931 / 4932 / 49完成粘片和烘烤焊线机作业焊线机焊线完成品33 / 49模压模压目的:将完成焊线制程的IC放入模具中,以冲压的方式将热固型树脂填入模具中以保护IC。

(模压是后段制程的关键工序)物料和辅助工具:模具作业树脂清模树脂脱模树脂焊线完成品34 / 4935 / 4936 / 49待模压物料模压机作业模压完成品37 / 49后固化后固化目的: 脱模后,再经过烘烤 2~6 小時使胶体充分硬化,增加胶体的強度以保护IC 。

设备:烤箱38 / 49去溢料去溢料目的:经过药水的软化后,采用高压水喷淋的方式将模封后残留在塑封体及脚仔边缘的溢料去除干净. 在脚仔出的溢料物料和辅助工具: 软化药水等去溢料设备39 / 49电镀电镀目的: 保护露在胶体外部的引线框架免于被氧化,并提供良好的PCB板焊接之界面,以及良好的导电性与外观。

药水:A.电解去胶槽药水B.铜化研槽药水C.預浸槽药水电镀机器D.电镀槽药水E.中和槽药水F.剥离槽药水G.重工剥离槽药水电镀前引线框架电镀后引线框架40 / 49烘干烘干目的:防止锡须生长,造成引脚间短路.使镀层更加均匀. 设备:烤箱41 / 49切筋(DFNP2x5)切筋目的:将整片引线框架切断成为单个IC。

材料和模具:完成电镀框架模具42 / 49未成型材料切筋机作业切筋机切筋完成品43 / 49切割(DFNWB2x2) 切割目的:将整片引线框架切割成为单个IC。

材料和刀具:44 / 49未成型材料切割机作业切割机切割完成品45 / 49成品测试打标成品测试目的: 对产品进行电性测试及外观检测,以判定材料是否符合规格及要求,并对测试完成的材料加以分类和良品的封带,不良品则集中于不良品盒內。

成品打标目的:根据客户的要求利用激光在胶体表面印字,使得产品便于识别区分。

材料:待测试打标产品包装材料46 / 49未测试打标材料测试打标机作业测试打标完成品47 / 49产品包装包装目的: 把最终完好的产品装入防静电袋内,并进行抽真空处理, 然后依照规定贴上相应的标签,最后把包装好的产品放进纸箱内,入仓,发货给客户.材料:48 / 49The End谢谢!49 / 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