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7-2019年)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名著阅读 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中语文  名著阅读  真题汇编(含答案)

专题14:名著阅读【2020年高考】一、【2020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后刘备战败,陆逊追击至此,为阵所困,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

B.《茶馆》中,常四爷在清朝灭亡后自谋生路,凭良心做事,却生活贫困,晚景凄凉,这说明一个动荡的社会难以让普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C.《边城》中,傩送二老一直喜欢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因为大老的意外身亡,他压抑自己的内心,没有进一步向翠翠表白。

D.《哈姆莱特》中,奧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地位高贵,其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此在去法国前叮嘱奥菲利娅不要轻信哈姆菜特的爱情盟誓。

E.《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弟弟去世后,为保全弟弟的名誉,按照弟弟来信的请求,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让他远赴印度,接受锻炼。

【答案】AE【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能力。

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

理解时要结合作品具体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品的主题、情节、环境等。

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另外,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名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A项,“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错误,八阵图是诸葛亮入川时早就摆下的。

E项,“老葛朗台……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错误,偷换概念,应该是欧也妮资助夏尔一笔钱。

“接受锻炼”也不对,只是把他打发到印度去了。

故选AE。

二、【2020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

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

(2)《社戏》开篇记述了“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经历。

高中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高考名著真题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高考名著真题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高考名著真题汇总必修1-5名著导读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陆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2019届【高考宝典】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福建)

2019届【高考宝典】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福建)

考点23 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福建)一、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一) (2015·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6分)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

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

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

(《三国演义》)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

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

(《红楼梦》)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往她家。

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

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

(《家》)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

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

(《子夜》)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

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

(《欧也妮·葛朗台》)【解析】选AD。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

识记,要求学生判断故事情节的正误,检测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

本试题中所选入考查的情节均为经典中的主要情节。

A项的情节是关羽与黄忠大战于长沙城下,斗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

次日又大战,关羽正要施展拖刀计,不料黄忠马失前蹄,关羽让黄忠换马再战。

因感激关羽义气,第二天黄忠连续空射,于是韩玄要杀黄忠。

魏延救下了黄忠,又杀了韩玄,出城投拜,关羽遂得长沙。

D项吴荪甫彻底绝望的原因是他孤注一掷,抛出150万公债与赵伯韬做最后的决斗。

可是,赵伯韬已经掌握了吴荪甫的底细。

紧要关头杜竹斋却趁他们压价时站到了赵伯韬的一边,大量扒进。

吴荪甫倾家荡产,彻底失败了,也彻底绝望了。

(二) (2015·福建卷)文化经典阅读(6分)2.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2019 年高考】一、【2019 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 5 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 2 分,其余情况得 0 分)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又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著的能力。

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A 说“迅速拆断桥梁”“有智谋”错误。

如果不拆断桥,曹军害怕其中有埋伏不敢进兵。

现在拆断了桥,曹军会料定张飞心虚,必定前来追赶。

故 A 错误。

D“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表述错误。

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夏尔的原因不止是这一点,还有信中夏尔表达的对欧也妮的好感和赞美。

故 D 错误。

BCE 正确。

故选 AD。

二、【2019 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 分)(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6 分)(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 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 分)【答案】(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名著100附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名著100附解析

一、高考语文名著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桥大吼三声,吓死了曹将夏侯杰。

随后,又砍断桥梁,曹军无法追击而被迫撤军。

B. 《茶馆》中,秦仲义说:“你的生意不错,你甭再耍无赖,不长房钱!”他想增加房租,甚至打算收回王利发的茶馆卖掉。

C. 《边城》中,媒人误传口信说大佬选择了碾房,老人信以为真,差一点错过这段姻缘。

爷爷遭遇的一系列误会加重了爱情的悲剧色彩。

D. 鲁迅的《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回忆北京“双十”节各家懒洋洋张挂五色旗的情形,充分表现人们纪念辛亥革命时的冷漠。

E. 《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偶遇克劳狄斯为自己弑兄的罪行忏悔,却没有下手报仇,因为那样会送叔父升入天堂。

2.下列所选名著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儒家经典语录体、对话体无为而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红楼梦》《石头记》红学脂砚斋评点晴雯撕扇C《家》巴金激流三部曲爱情婚姻高老太爷D《祝福》鲁迅短篇小说鲁四老爷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的故事A. AB. BC. CD. D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随想录》,《随想录》是巴金老人的最后一部重要的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里程碑”,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

B. 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偏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等方面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战国策》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它实际上是当时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

2019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专项版解析汇编 语文——专题14 名著阅读(解析版)

2019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专项版解析汇编 语文——专题14 名著阅读(解析版)

专题14:名著阅读【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又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著的能力。

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A说“迅速拆断桥梁”“有智谋”错误。

如果不拆断桥,曹军害怕其中有埋伏不敢进兵。

现在拆断了桥,曹军会料定张飞心虚,必定前来追赶。

故A错误。

D“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表述错误。

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夏尔的原因不止是这一点,还有信中夏尔表达的对欧也妮的好感和赞美。

故D错误。

BCE正确。

故选AD。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6分)(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案】(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高考名著阅读大全(含答案)

高考名著阅读大全(含答案)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题汇编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一1、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B.?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展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为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蔼良,这个形象与郎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D.?三国演义?是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故事取材自“说三分〞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结合了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写成。

E.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方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

2、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表达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

(5分)〔2〕“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二是〔〕(5分)3.以下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A.?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带刚的梅、抑郁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作者通过对她们悲惨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

“生存还是消灭,这是个问题。

〞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D.?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24】文学名著、文学常识(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24】文学名著、文学常识(含解析)

专题24文学名著或文学常识[:1.(2018·天津卷)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②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①韩愈②班固③屈原④苏轼B.①韩愈②司马迁③屈原④李清照C.①欧阳修②司马迁③贾谊④苏轼D.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李清照【解析】选B。

A项,是指韩愈。

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掷地有声。

所谓“空八代”,源自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认为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是直接继承圣人文章。

B项,是指司马迁,写了司马迁刚直不阿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努力,勾画了司马迁坎坷的人生路,还有他写成史书的伟大历史意义。

C项,是指屈原,上联“三户”指楚,下联“九歌”指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代屈原。

D项,是指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2.(20184·江西卷)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3分)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玄德闻言大惊失色,是因为担心之前的哪件事被曹操觉察?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

对于客观题来说,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对文学名著有更加深入全面的把握,对主要情节要烂熟于心。

高考试卷中设置主观题对文学名著进行考查,一般有三种题型:一是要点识记题,即要求记住名著中的一些要点;二是故事情节概括题,即对名著中某个故事情节做简要的梳理、概括,可以针对全书,可以针对某章节,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事件设题;三是人物形象描述题,即针对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描述,考查的对象既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23】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23】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含解析)
-2-
去。
答案:(1)( 第一问)吕布
[来源:]
(第二问 ) 要点: ①陈宫与曹操一起逃亡 , 投宿在吕伯奢家时误杀多人②外逃时路
遇吕伯奢③曹操为绝后患 , 杀了吕伯奢④陈宫见曹操如此不义 , 就弃他而去 ( 意
思对即可。 )
(2)( 第一问)贾宝玉
(第二问 ) 要点: ①众清客交口称赞大观园②大观园题匾额对联 , 宝玉施展了诗才
2. 简答题。 (选做一题 )(5 分) [来源:] (1)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 下邳城曹操鏖兵 ) 选段, 完成后面的题目。
徐晃解陈宫至。 (曹)操曰:“公台别来无恙 ! ”宫曰: “汝心术不正 , 吾故弃汝 ! ”
[ 来源:]
(第三问 ) 要点: 几个小厮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意思对即可。 ) 【评分标准】 (1) 第一问 1 分; 第二问 4 分, 一个要点一分。 (2) 第一问 1 分; 第二 问 2 分, 一个要点 1 分; 第三问 2 分。 二 (2014 ・福建卷 )文化经典阅读 (6 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 , 完成后面的题目。
专题 23 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
一、(2014・福建卷 ) 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1. 下列各项中 , 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 , 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冯云卿靠放高利贷挣起了一份家产 , 因投机公债库券 , 很快就亏折了 , 但他不 承认是自己失误 , 而认为是运气不好。 ( 《子夜》 ) B.觉慧去看生病的祖父 , 祖父对他说 , 冯家的亲事不能不提 , 要他去把二哥找回 来谈这件事 , 但是觉新等人却把觉民藏了起来。 ( 《家》) C.老葛朗台知道欧也妮把私房钱给了堂弟 , 大怒, 把她关在房间里。克罗旭得知 后, 提醒他欧也妮拥有母亲去世后的遗产继承权 , 劝他善待欧也妮。(《欧也妮・葛 朗台》) D.伽西莫多因为出奇的丑陋 , 没有参赛却意外地当选为愚人王。当有人称他是十 全十美的愚人王时 , 伽西莫多激动地说 : “谢谢! ”(《巴黎圣母院》 ) E.押解马斯洛娃这一批人的火车就要开了 , 涅赫柳多夫去为她送行。见到他 , 马 斯洛娃很高兴。 涅赫柳多夫告诉她 , 下一班火车他也去西伯利亚。 (《复活》) [来源:] 【解析】 选 BD 。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 B项, 祖父对他说的 是“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 , 要他把二哥找回来 , 他想看看觉民” ;D 项, 伽西莫多没 有说“谢谢”。 【评分标准】 选对一项得 2 分,两项都对得 5 分。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名著阅读)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名著阅读)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名著阅读)汇编一、(2023ꞏ北京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②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论语·卫灵公》)③子曰:“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史记·孔子世家》)④先生(王阳明)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①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②之意。

”(《传习录》) 【注】①去声:第四声。

②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孟子》。

情,实情。

对于①中画线的句子有两种解读,今人杨伯峻的解读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

④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解读,与杨伯峻有所不同。

(1)说明杨、王两种解读对“称”的读音和词义的理解有何不同。

(2)用自己的话写出王阳明对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解读的大意。

(3)在杨、王两种解读中任选一种,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简要解释其合理性。

二、(2023ꞏ天津卷ꞏ高考真题)22.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阅读《乡土中国》有哪些作用?请给出2条阅读理由。

23.《红楼梦》中出现了诸多人物,其中有些人物的话,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请举出1个这样的人物,并结合情节说明。

三、(2022ꞏ天津卷ꞏ高考真题)以下三幅图均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请从中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指出其所涉及的人物和相关情节,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要求100字左右。

四、(2022ꞏ北京卷ꞏ高考真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开头,作者自道书名说:(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三年高考(2017-2019)语文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名著阅读(解析版).pdf

三年高考(2017-2019)语文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名著阅读(解析版).pdf

专题17:名著阅读【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又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著的能力。

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A项,“迅速拆断桥梁”“有智谋”错误。

如果不拆断桥,曹军害怕其中有埋伏不敢进兵。

现在拆断了桥,曹军会料定张飞心虚,必定前来追赶。

故A项错误。

D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表述错误。

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夏尔的原因不止是这一点,还有信中夏尔表达的对欧也妮的好感和赞美。

故D项错误。

B、C、E项正确。

故选AD。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6分)(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案】(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名著阅读-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Word版含解析

名著阅读-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Word版含解析

专题:名著阅读【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又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著的能力。

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A说“迅速拆断桥梁”“有智谋”错误。

如果不拆断桥,曹军害怕其中有埋伏不敢进兵。

现在拆断了桥,曹军会料定张飞心虚,必定前来追赶。

故A错误。

D“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表述错误。

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夏尔的原因不止是这一点,还有信中夏尔表达的对欧也妮的好感和赞美。

故D错误。

BCE正确。

故选AD。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6分)(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案】(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高考语文名著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名著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名著试题附解析1.《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中黛玉为什么要选择在黄昏时候去探望宝玉,而且还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这表现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抢着发言,接着冉有、公西华、曾皙是在老师点名后才发言的。

最后,子路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赞许。

(《论语》)B.叶公询问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孔子学生不知怎么回答。

孔子说,你应该告诉他,孔子是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

(《论语》)C.大卫成了名作家,但朵拉离开了人世。

大卫在极度悲痛之中决定出门旅行。

他在国外漂泊了数年。

这数年里他一边旅行,一边埋头写作。

(《大卫·科波菲尔》)D.渔民佩葛蒂、海姆等人,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很诚朴、善良,与富有的史蒂尔福斯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卫·科波菲尔》)3.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正确的一项是()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红楼梦》中,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以及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B.《边城》中爷爷在听歌的第二天,找到天保,鼓励他继续唱歌,回来后又委婉劝翠翠要“懂歌中的意思”,表明他为有人向翠翠求爱而高兴。

C.鲁迅写小说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映时代气氛。

如《阿Q正传》中用阿Q盘辫子、秀才载“银桃子”、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等细节写革命后来未庄的变化。

D.《白光》中,白光一直在诱惑着陈士成的思维和行动,直到他出城门,投水而死;白光象征升官发财的诱惑,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E.《老人与海》以直观、浅白的故事,向读者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何谓生命的壮美。

故事也启示人们:即使失败也要不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5.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觉民向高老太爷告状说,五叔克定骗妻子的首饰拿去卖,在外娶私娼做姨太太等,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江苏卷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40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

C.《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

D.《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E.《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23.简答题(10分)⑴《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分)⑵《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

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

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A、E(5分)23.⑴惜春迎春。

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

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6分)⑵“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江苏卷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___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40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

《三国演义》中,___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___。

C。

《棠棣之花》中的___和___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救___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

D。

《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E。

《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初、___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23.简答题(10分)⑴《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___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___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___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分)⑵《边城》中,___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

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

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A、E(5分)23.⑴___。

___的态度是“立逼___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

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___离开。

历年江苏高考名著阅读大全含答案

历年江苏高考名著阅读大全含答案

历年江苏高考名著阅读大全(含答案)往年高考语文名著1、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B.《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为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郎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D.《三国演义》是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故事取材自“说三分”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结合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写成。

E.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

2、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

(5分)(2)“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二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带刚的梅、抑郁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作者通过对她们悲惨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D.《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7-2019年)【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又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著的能力。

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A项,“迅速拆断桥梁”“有智谋”错误。

如果不拆断桥,曹军害怕其中有埋伏不敢进兵。

现在拆断了桥,曹军会料定张飞心虚,必定前来追赶。

故A项错误。

D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表述错误。

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夏尔的原因不止是这一点,还有信中夏尔表达的对欧也妮的好感和赞美。

故D项错误。

B、C、E项正确。

故选AD。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6分)(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案】(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2)“大改良”指的是茶馆将被小刘麻子、沈处长等霸占。

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与茶馆及老友诀别时的悲愤。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本题考查宝钗的“动人”之处,实际上是考察宝钗的形象特点,这形象特点要结合宝钗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格来答,概括时要依托于人物的行动。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话剧《茶馆》截取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历史片段,将整个社会都浓缩到茶馆中,来展现三教九流的生死沉浮,折射整个社会的变迁。

“大改良”指的是茶馆将被小刘麻子、沈处长等霸占。

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与茶馆及老友诀别时的悲愤。

【2018年高考】一、【2018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答案】C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对名著作品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C项,“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错误,七斤的辫子是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错误,他骂赵七爷是“贱胎”,说明他对封建势力是不满的,不能就此说他是“具有新思想的农民”,因为面对反革命的复辟,七斤完全看不清自己的敌人是谁,对事件的性质和危害不认识,他们所焦虑的仅仅是没有辫子就当不成顺民的问题。

而当风波过去以后,他们又如释重负,照旧生活,丝毫没有想到从复辟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

这说明他依然是麻木、胆怯、愚昧、盲从,政治上无知,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当时农民的典型形象。

D项,“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错误,从书中来看,男孩儿来到茅棚,看见老人那双满是伤痕的手,哭了起来,然后给老人送来了热咖啡,并表示要跟他一起出海去打鱼。

二、【2018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

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

(6分)(2)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

请说明梅表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4分)【答案】(1)处变不惊,性格坚强;处置果断,能力出众;分配得当,处事公平;轻财重义,顾全大局。

(2)心中仍有旧情,想跟心上人说话;婚姻现状和礼教束缚,不便单独与觉新见面。

【解析】(1)题干要求结合“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来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这其实是考查《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只不过要求结合固定的章节来分析。

题干对该章节的内容做了简单介绍,即“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结合书中老太太的分派处理来看,如面临家庭变故,“却说贾母叫邢王二夫人同了鸳鸯等,开箱倒笼,将做媳妇到如今积攒的东西都拿出来,又叫贾赦、贾政、贾珍等,一一的分派”,可见处变不惊,性格坚强;老太太的分配中,既顾及到荣国府,也顾及到宁国府,既顾及儿子辈,也顾及孙子辈,同时还有衣服饰品的分配,同时还留下五百银子好把林黛玉的棺材送回南去,等等,在这些分配中,足可看出老太太的能力之强,处事很公平,轻财重义,顾全大局。

考生只要能了解这一大章中老太太的分派处理即可概括出答案。

(2)题干问的是“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

请说明梅表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这是考查对巴金《家》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的把握。

题干已经告知情节,考生需要明确“梅表姐”与“觉新”之间的关系,觉新和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子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

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

不久,梅出嫁。

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

军阀开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这是二人之间的关系,此时二人再次相见,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该如何说起,从梅的表现来看,说明她心中对觉新仍有旧情,想和觉新说话,但婚姻现状摆在那儿,封建礼教摆在那儿,二人的私下见面已不合理,更何况是私下的交谈?解答本题,必须明确二人的关系,才能体会此时梅的心理。

三、【2018年高考天津卷】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四书语录体舍生取义逝者如斯夫B 《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以时间为序拥刘反曹三打祝家庄C 《家》现代小说巴金高觉新激流三部曲D 《哈姆莱特》悲剧文艺复兴莎士比亚卡西莫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

A项,舍生取义出自《孟子》;B项,三打祝家庄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项D,卡西莫多,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巴黎圣母院》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2017年高考】一、【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

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雨的夜里死去,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C.《子夜》前三章用吴老太爷之死把军、政、工、商、学等各界人物聚拢到一处,为小说全景式反映中国社会面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奠定了基础。

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必须杀死它。

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

题干要求选出“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

A项,“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错误;刘备当时的反应是“刘玄德吓得筷、勺掉地”。

D项,“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错,应是“偷改了信”,第二天他们遇到了海盗袭击,哈姆雷特在混战中跳上了海盗船,后偷偷潜回国内,找到霍拉旭,把一切都告诉了他。

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江苏高考要求阅读的名著篇目为《三国演义》《红楼梦》《边城》《呐喊》《子夜》《茶馆》《欧也妮•葛朗台》《哈姆雷特》《老人与海》。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中的一些片段、人物的行为、事情的起因结果等的考查。

二、【2017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2)《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4分)【答案】(1)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2)民众愚昧、落伍,无法理解新思潮及其运动的意义;新思潮及其运动脆弱、不彻底,无力走入民众的世界。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把握。

第一小题,是考查《红楼梦》中的内容,要求“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联系前面章节宝钗对于黛玉的照拂,比如行酒令时宝钗私下提醒;闲谈时教导黛玉不要看杂书;还有四十五回中对于黛玉身体的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