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演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恶不好闻的气味。“臭”前冠以“恶”字。 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今义范围缩小,只指难闻的气味。chòu
亲戚,
古义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指同姓和 异姓的亲属,也可以指父母兄弟等等。《孟 子》:“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这里指同姓
和 异性的亲属。《战国策·秦策一》:“贫穷则父 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苏秦的感慨系为
古 今 词 义 的 异 同
词汇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
词汇的发展表现为多种情况:
1、旧词消亡: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的一些词语逐
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淘汰了。
2、新词产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度的更迭,习惯
的改变,一些古代没有的新的词语不断产生。
3、基本词汇保持不变。 4、词义不断演变: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
1、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 (1)词义扩大。即是由少到多, 由部分发展为整体,由个别发展到一般。 江、 河,在上古是专有名词,专指长江、黄河。如: 《史记·项羽本纪》“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 后来才扩大泛指一切水流。
睡,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 《说文》“睡,坐寐也”。 《汉书》:“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
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 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③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饥。 ④父母妻子,皆同其宫。《墨子·号令》 ⑤苏秦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战国策》 ⑥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王子坊》 ⑦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
与上 古义中古义都不同,是对将来而言的。在表时间 范畴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古今联系。
2、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转变 有些词,古义和今义在感情色彩
上发生了变化。有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 的;也有古代是贬义,现代变为褒义的;还有 古代是中性词,不含感情色彩,但现代具有感 情色彩的词。
(1)古代是褒义,现在成了贬义。 风骚,古指诗经楚辞的合称,
词义扩大——江、河、睡、菜、齿、匠
词义缩小——贿、谷、臭、宫瓦亲戚兄弟

词义转移——涕、暂、脚、走、汤、

由褒到贬——爪牙、风骚
演 变
感情色彩变化 由贬到褒——锻炼 由中到褒/贬——牺牲、谤
由轻到重——恨、诛
词义轻重不同 由重到轻——怨、感激
分析古今义时应该明确: “古”和“今”是个相对的概念。
其 父母和妻嫂的势利行为而发,“亲戚”指的就
是 这些人。今义则限于同姓和异性的亲属,不能
兄弟,古代泛指兄弟姐妹。 《孟子》“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今义指哥哥和弟弟。不包括姐妹。
(3)词义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就是随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意义,
而新义产生之后,旧义不存在了, 但新旧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左传》“以劝事君者”,这里的劝只能作 “勉 励”讲。如果不理解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很可 能理解为“以此规劝事君的人们”,那就没有真 正 读懂古书。
可见,要读懂古代文学作品,掌握常用词古
分析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 江、河、睡、菜、齿、匠 贿、宫、谷、瓦、臭、亲戚、兄弟 走、汤、脚、 涕、暂 风骚、爪牙、锻炼、牺牲、谤、 诛、恨、怨、感激
宫,上古泛指房屋。如《战国策》: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燕昭王听从郭隗的意见,求天下贤士先从尊郭 隗为师,替他建造住宅做起。郭隗的住宅称为 “宫”,因为“宫”在上古是所有人的房屋住宅
的统 称。秦汉以后,只有帝王的住所,才叫做“宫”。 如“阿房宫”“未央宫”。词义范围大大缩小了。
如 今,宫的词义范围进一步缩小,只有某些文化娱
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陈咸在父亲床边听训,打瞌睡,头撞到屏
风上。“睡”用的是本义,坐着打瞌睡。现在 词
义范围扩大了,不管是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 式,都可以称作“睡了”。
菜,古代的菜专指蔬菜。 《说文》:菜,草之可食者。 现代意义扩大,包括肉类、蛋类。 古书上的菜如菜羹、菜色,这些菜都是指的蔬 菜。直到宋代,“菜”还是不包括肉类等副食品。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仇泰然当太守,与手下一个幕 僚非常要好。一天问他“你家日常费用要多少”,回答 说:“我家十口人,每天用一千钱。”泰然说:“为什
从意义上看,却并不一样。
古今词义差异比较
古今词汇比较起来,既有相同的,也有相异的。 相同的不一定全同,相异的也不一定全异。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纷繁交错,情况相当复杂。我们要学习同中 有异的情况。有些词形体不变,意义却变了。有些词义 差异显著,常易造成误解,需要加以注意;有些词义变 化细小,古今词义差别细微,这更容易让人误解古书, 而且误解了还不知道,以为自己是对的。阅读时碰到这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韩非子》 诛在这里是“责备”、“罚”的意思,意 义较 轻。成语“口诛笔伐”是谴责的意思。后来发 展
恨,
在古代主要是“遗憾”的意思。 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出师表》
(“恨”:遗憾、不满意。) 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恨在古代也有怨的意思,但恨的程度比“怨” 轻,实际是“不满”的意思。仇恨的意思一般
所谓古义,不论是先秦的、两汉的、六朝的、 唐宋的,凡是没有流传到今天的意义都是古 义;所谓今义,是指现代义。但今义许多也是 历史上产生的,不能认为凡是今义都是现代产 生的。因为词义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 是一朝一夕发生的。
在辨析古今词义时,还要注意区分古代汉语的单 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
古代单音词占绝对优势。某些相连的单音词,很 象现代的双音词,其实是两个单音词。用今义去解释 它,就会造成误解。如:“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和
么 用这么多钱?”回答说:“早上买点肉,晚上吃菜羹。” 泰然吃惊道:“我做太守,平常不能吃肉,只是吃蔬 菜。你做小官,就敢吃肉,一定不是廉洁的人。”幕僚 从此以后受到疏远。这里,肉和菜的区分是很清楚。
齿,古义指排列唇前的牙, 即门牙。牙指齿后大牙。今义扩大, 泛指一般牙齿。
匠,上古专指木匠,“匠石”是指一个名叫石 的 木匠。《说文》“匠,木工也。”后来,一切手 工 业工人均可叫做“匠”。今义扩大了。
谷,
在古代指的范围非常广, 是一切粮食作物的总称,包括谷物、豆类。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谷的现代意义一般只指稻谷。
瓦,
《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大约相当于 现在所说的“陶器”。可指盖房用的建筑材料;还有
瓦 盆、瓦罐、瓦锅等义;此外,在古代,纺锤也可以叫 做“瓦”。成语“弄瓦之喜”。弄瓦,古人把瓦给女
现代的牺牲是褒义,指为了正义的事情献出生 命或局部、个人利益,是光荣的。
谤,古代指背后的批评议论,并不带感情色 彩。“国人谤王。”《国语·周语》
现在“谤”指“无中生有讲别人坏话”,变成 了贬 义词。
3、在程度轻重方面的差异
有些词,古今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或者古义轻,今天的意义重, 或者古义很重,今义却轻。如:
以上都是词义扩大的例子,今义大于古义, 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也有一些词,古义范围大 于今义,也就是说,今义的范围缩小了。
(2)词义缩小。 即词义由多演变为少,由整体 演变为部分,由一般演变为个别。 贿,在上古时期泛指财物,也指以财物赠人。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卫风·氓》 贿的现代义指用来买通人的财物,或用财物 买通人,应用范围小多了。
访,上古义指咨询,征求意见
《左传》“穆公访诸蹇叔”。 访的今义是探望、拜访。古义和今义虽都有会 见某一对象的意思,但古义和今义又有细微差 别。我们阅读古书时,要特别注意这种细微的差 异,不能以今义去释古词,误解古书的意思。
又如“劝”,
上古只有勉励和鼓励的意思,善言 规劝和劝解的意义是很晚才有的。
还有“罗织罪名”的意思。 《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 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现代汉语的锻炼是指“通过体育运动使身 体强壮”或“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能力提高”。 由贬义变成了褒义。
(3)古为中性词,今带感情色彩。 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牛羊,
不含褒贬色彩。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左传·庄公十年》
类词,尤其要注意。如:
购,
今义是购买;上古义是悬赏征求。 《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是说汉用千金万户的重赏征得项羽的头。
《唐书》“帝方博购王羲之贴。”广泛地重价 征 求“贴”-珍贵文物。
这些“购”都不是一般的买义,因为“买” 是商 品交易,悬赏征求的对象不是商品。由于要征得 必以赏赐为前提,才逐渐演变为购买义。
子 是两个单音词,是妻子和子女,用在一起是并列关系。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和鄙是两个单音词,卑 指 身份低下,鄙指见识浅陋,用在一起是并列关系,这 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辞。
说明划线词的意义,指出是词义扩大、 缩小、转移,感情色彩或轻重的变化。
涕,古义,泪水。 现代常用义为“鼻涕”。成语保存古 义,如“痛哭流涕”
《诗经·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面对着奏章(即出师表),眼泪滴落。
暂,上古义指“突然”、“一下子”, 直到中古,暂才开始表示“不久”而 逐渐成为常用义。中古以后,暂的意义又发生了 新的转移,即现在“暂时的”意义。“暂时的”
孩 玩,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旧时常用来祝贺人家生 女孩。出自《诗经·小雅》:“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这 个瓦指的就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原始纺锤。今义指盖房
臭,在上古是泛指一切气味,
包括香味。读作xiù。 《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是说
同心话,它的气味像兰草一样幽香。 《礼记·大学》“如恶(wù)恶(è)臭”是说像
只 用“怨”。到了现代则相反,恨之入骨,程度
重 得多。
怨,古义重,今义轻。 今义指埋怨,不满意; 古代常用义指怨恨,仇恨。 《孟子》“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构怨于诸侯是指在诸侯之间结下仇恨。
又如“感激”, “皆感激为云泣下。”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感动得至于“泣下”,意义较重,今义只是感谢 的 意思,意义轻多了。
走,古义是跑。 《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 《战国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今义,步行。 从表腿部动作这一点看出古今义的联系,不过 一快一慢而已。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汤,米汤等。 从表“水”这点上,可以看出其联系。 《列子》“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脚, 本指小腿,今义由小腿转移到“身体下部接 触 地面的肢体”。
或诗文泛称,指人为俊俏、秀丽之义。 今义为贬义,多指人轻佻、放荡、不检点。
爪牙,古为褒义,今贬义。 《诗经》“予王之爪牙。”(我是王室的爪牙) 《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这里的“爪牙”是虎士、武臣、勇猛的得力 帮手的意思,属于褒义;现代爪牙一词,专指帮 凶、走狗,完全是贬义。
(2)古为贬义,今变为褒义。 如“锻炼”, 在古代除了“冶炼”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