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翻译三原则

合集下载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陈莹 林娜 兰丹娥 王丽 河池学院外语系本文为2011-2013年度广西教育厅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1LX574)。

课题名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许渊冲翻译思想研究》。

摘要: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产生译文的结果。

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许渊冲翻译的《西厢记》,描述译者在三个方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以期为许渊冲翻译思想理论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翻译选择适应论;适应与选择;许渊冲;《西厢记》一、引言《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素有中文典籍的“花间美人”之称,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和欣赏价值。

其语言饱含着元代民间活泼生动的特色,俗语、俚语、成语和典故汇集成趣,作品文采飞扬,格调优雅,韵律美妙,情感真挚地讲述了年轻的书生张生和已故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之间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

她和《红楼梦》一并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两朵奇葩,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一中一西、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使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宝库的这一瑰宝在世界文坛上散发出熠熠光辉,许渊冲教授在1992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译《西厢记》四本十六折,又于1998 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许译《西厢记》五本二十折全本。

许译《西厢记》译文韵律严格,格调优雅,遣词造句精雕细琢,传神的西方诗学中的意象和典故在译文中随处可见。

许渊冲的译本读起来琅琅上口,文辞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成功地再现了原曲中的形美、意美、音美。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剖析许渊冲《西厢记》英译本中的适应与选择,解读许渊冲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对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处理技巧。

二、翻译适应选择伦概要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将生物界的“适应与选择“法则引入翻译研究中。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

明确以“译者为中心”,对于译者而言,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

我看中国传统译论——浅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译论和发展方向

我看中国传统译论——浅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译论和发展方向

我看中国传统译论——浅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译论和发展方向论文导读:感性思考、经验综合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译论中的论著大多以感性为主或经验之谈,较多译论的提出大都为僧人或文学家所言而非译论家所发,可以得知中国传统译论较多的是从经验中“悟”出来的,突出了译论中的直觉悟性。

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各译学体系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拓展译学领域,把研究引向深入,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关键词:传统译论,思维方式,中国特色中国的翻译实践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译佛经开始有翻译理论的出现,到严复时期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再到鲁迅、钱钟书、傅雷等这一代人时,已经具有了非常成熟的品质。

大多译论都是由积极从事翻译实践的翻译家根据亲身体验总结得出的,这种理论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真实感人的品质。

笔者认为要继承发扬传统的翻译理论,既要清楚地认识到它的伟大历史功绩又要认识到其历史局限性。

一.中国传统译论的特征及表现形式1. 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悟性感性思考、经验综合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它与西方所谓的理性分析思维是对立的,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并非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分析。

中国传统译论中的论著大多以感性为主或经验之谈,较多译论的提出大都为僧人或文学家所言而非译论家所发,可以得知中国传统译论较多的是从经验中“悟”出来的,突出了译论中的直觉悟性。

这和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和直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由于汉语文字具有高度形象性和语义模糊而概括性强的特征,因此,翻译家们不仅在翻译实践中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译者的灵感和顿悟,而且在翻译研究、译论文字的表述与理解中也重视“悟性”。

刘超先(1994:2-6)指出:如在佛经翻译中悟出的“文”与“质” ,从译事“三难”中悟出的“信、达、雅”,再被后人领悟,发展为译论圭臬。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三元标准就是对严复“信、达、雅”的领悟和发展——除了“美”较“雅”涵义广泛了一点,已无太多新意。

中英互译中的三个技巧

中英互译中的三个技巧

作者简介:赵丽芳(1977—),女,壮族,本科,中职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英语语法的应用。

一、中英互译的三个技巧(一)增译法增译法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等进行添加,使句子意思表达更为完整。

基本原则是不产生额外的语义。

第一种:语法增补。

在进行翻译时,对代词、冠词、介词等进行补充,例如:What about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一个共同点(增译介词)。

第二种:语义的增补。

根据逻辑对原文省略的内容进行增添,A book ,tight shut ,is but a block of paper.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纸。

(增译暗含词语)。

第三种:文化增补。

针对文中提到的故事人物有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两个国家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不同的翻译。

It ’s raining cats and dogs.瓢泼大雨(俚语,谚语翻译)。

If one is not patient in small thing ,one will never be able to control great ventures.小不忍则乱大谋。

如果单纯按照字面意识,如果不对小事有耐心,将永远不能够控制大事业。

但是翻译成中国的成语就会显得更加有文化底蕴。

为此,学生要对这些基础的内容进行增补,就必须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法成分的划分。

在日常的课程教授过程中,注重对中西方文化的教学,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原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表达。

(二)减译法减译法就是对文中多余的部分进行适当的删减,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简洁完整。

减译不是简单的对原文进行删减,而是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文字的重复。

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联考卷语文试题(七)(无答案)

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联考卷语文试题(七)(无答案)

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联考卷语文试题(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未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早在一百多年前,严复就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斯论一出,直如石破天惊,使译界学人近百年来几乎不敢越雷池一步”。

一百多年来,它在国内翻译界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具有极大的影响。

这一经典翻译标准把“信”置于首位,充分体现了对“忠实”的推崇。

上个世纪30年代,由鲁迅、梁实秋、瞿秋白和叶公超参与的有关翻译标准的争论达到了空前的高潮,此次论战其实可以说是一场“直译”和“意译”之争。

鲁迅先生提出了易解、丰姿双标准:力求易解和保存原作丰姿,就是既要通顺也要忠实。

这其实是对“忠实”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而且要忠实于形式。

到五六十年代,继傅雷提出“神似说”后,钱钟书又提出“化境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

这种“忠实”可以说是对原作最大程度的忠实,但过分强调艺术性,可望而不可及。

西方第一个系统阐述翻译理论的是法国学者多菜,他提出了翻译的五原则:理解原著内容,通晓原语和译语,避免逐字对译,采用通俗形式,讲求整体效应。

18世纪末,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中也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译作应完整地再现原作内容,译作风格与原作相同,译作应如原作一样自然流畅。

进入20世纪,费道罗夫和温特在给翻译定义的时候就加上了“忠实”“全面”“等值”等要求。

卡特福德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的话语材料用另外一种语言的等值话语予以替代,并且提出了“文本对等”论。

西方学者所提的“等值”和我国学者所提的“忠实”标准一样,要求“信”于原文。

中国传统译论沿着“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的思路渐次发展,长期具有理论活力;西方传统译论也是立足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现当代译论颇具影响。

严复“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之比较

严复“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之比较

严复“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之比较作者:李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6期摘要:对中国翻译影响至深的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与作为西方翻译理论开山之论的泰特勒之“翻译三原则”表述相似。

本文将从这两种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来源,含义,意义及影响等方面比较,旨在清楚阐述这两个理论之间的关系,并试图说明这两个理论虽然有相似性,但却只是人类翻译相似性和思维及认知共性的产物。

关键词: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严复,“信,达,雅”,比较1、问题的提出虽然大家普遍认为,严复之“信,达,雅”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但仍不乏有人猜测其理论也许有仿效翻译理论大师泰特勒之翻译三原则之嫌。

钱钟书先生曾说严复翻译三字诀本于泰特勒。

金隄在其《谈中国的翻译理论建设》一文中也说他觉得严复的三字诀可能受到英国泰特勒三原则的影响。

因为严复曾经留学过英国。

不完全按照泰特勒的表述是因为他怕当时的士大夫接受不了。

严复之翻译受众是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这从用“雅”言一词可见。

但是,这种怀疑也的确只是猜测而已。

为此找不到任何理论依据。

本人不敢妄言驳斥其观点,仅将此作为学习思考的一种途径,试图从这两种译论产生的背景,含义,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一次全面比较。

2、提出背景的比较严复学过英文,留学过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

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留学两年。

翻译了《天演论》,《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

成为中国近代翻译大家系统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

亚历山大·弗恩泽·泰特勒翻译过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作品。

在爱丁堡皇家学会宣读过有关翻译和作诗的论文,著《论翻译的原则》。

对爱丁堡青年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理论体系比较全面系统。

两人生于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泰特勒比严复早一个多世纪。

都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大师。

3、理论来源比较关于“信达雅”三字的来历,钱钟书在其《管锥篇》中有过专门的讨论。

他指出这三字可以在东汉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找到影子。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1]..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1]..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06外语系(3)班06050307 单彩敏1.引言习语又称熟语,它通常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来说,做到彻底精确地理解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习语的翻译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习语之所以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是和这种历史文化的沉积分不开的。

汉语习语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

同样,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组合结构和修辞方法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

因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英汉习语进行对比,使语言学习者能加深了解这两种语言习语的文化异同,消除交流障碍和困难,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摘要习语又称熟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它通常包括成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产物,它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在此考察了英汉语言中心理与文化的同异现象。

关键词:英汉习语心理文化对比翻译2. 英汉习语的不同所反应的文化背景差异2.1生活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无不与人们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处西欧边缘,与西欧很多国家相邻,国内有很多富有特色、享有盛誉的城市和河流,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都反映在习语上,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比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进退维谷)”,“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英国的产煤中心),“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烧泰晤士河,伟大的壮举)。

“三贴近”原则在商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以FIDIC国际合同条款英译为例

“三贴近”原则在商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以FIDIC国际合同条款英译为例

32海外文摘0 引言FIDIC 是F éd 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Ing énieurs-Conseils 的法文缩写,中文译为“菲迪克”。

该合同条款属正式文本,具有法律效应,在翻译中需严谨、准确。

此外,东西方国家在文化思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译者在翻译中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而黄友义提出的“三贴近原则”会为译者的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三贴近原则”则主要遵循“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

重点关照原语和目的语读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此原则探讨商贸合同条款翻译的难点。

与此同时,并结合其主要语言特点、信息等值及句子结构等方面对商贸英语进行详细分析,以此为商贸合同文本翻译提供借鉴。

1 商贸合同文本特征商贸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其合同文本具有专业性、条理性及规范性等特征。

(1)专业性:商贸合同涉及各领域,有正式的法律条款,富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译者在翻译商贸合同文本时需做到词句表达的专业性。

(2)条理性:语言逻辑的表达离不开商贸合同的条理性,译文文本及语言条理清晰需注重结构的一致性。

因此,条理性是商贸合同在翻译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的基本特征。

(3)规范性:由于商贸合同是维护双方各自权益的法定书面依据,受法律保护。

因此,句子的表达需正式,规范且不能随意更改。

2 翻译“三贴近原则”简述著名学者黄友义所提出的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是他从长期外宣翻译工作经验中总结而成,这一原则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帮助。

不管是外宣翻译还是商贸合同条款翻译,都需考虑实际情况、信息需求以及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同时这一原则是除“信、达、雅”翻译标准之外,需及时熟知、掌握及运用的理论指导。

3 “三贴近原则”指导下FIDIC国际合同条款英译翻译实践分析3.1 信息等值信息等值是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的翻译,商贸合同条款的翻译需贴近实际,达到翻译的信息等值。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讲完课后的修改意见:
1. 课程介绍讲解时间过长,翻译史讲授时比较 匆忙、粗略。 2. 翻译的定义讲解不够明确。 3. 翻译定义那页有输入错误:in terms of 4. 科技翻译时期有错误:翻译原因,而非翻译 目的。 5. 翻译史的内容需要加工,有点乱:应先讲这 一时期的总体特征,然后再讲翻译代表人物
另外一种分法:
1. 2. 3. 4. 5. 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至建国之前的翻译活动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活动
第一次高潮:两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1000余年)
1. 2. 3. 中国的翻译始于佛经翻译 佛经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玄奘、真谛 玄奘对我国翻译事业的贡献: 去印度求经,梵文译成汉文 把老子著作译成梵文 提出翻译标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刘四狂笑起来:“哈哈,你这小子要造反吗 ?说你哪,说谁!你给我马上滚!看着你不错, 赏你脸,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 你也不打听打听!滚!永远别再教我瞧见你,上 他妈的这儿找便宜来啦,啊? 选自《骆驼祥子》
“你让我倒他妈的八辈子邪霉了!”
Translation Standards (翻译标准)
第二次高潮: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1. 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 2. 徐光启(科技译祖)、李之藻(中华之才)(几何、测 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哲学等方面的著作) 自身喜爱科学技术 力图通过科学技术改变我国的经济状况 3. 来华的传教士将基督教文化和西方科技文献译介进了中 文(文化传播的使者) 4. 朝廷支持不够,译者不足,传入我国的一大批西方书籍 未得到译传。

• •
Addition
Omission Repetition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西系和汉藏语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篇1论英汉语言的对比及转换摘要:现代社会中西方国家交流和合作日益紧密,语言的沟通尤为重要,这就涉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但是把英语转化成汉语并不仅仅是靠简单的语法和词汇转换。

本文通过研究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其背后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思维特征,旨在更好地转换这两种语言,达到更好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英汉转换文化对比一、英汉语言转换目的及标准(一)语言转换的目的现代社会各种高科技手段使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上的交流和规模,频率和速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巴别塔现象”――各国人们之间语言不通――则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障碍。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而翻译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消除不同语言之间的障碍。

因而翻译这项活动也日益重要。

(二)语言转换的标准翻译的标准有很多名家先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曾经提出“信、达、雅”之说受到普遍的认同,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及语言学家林语堂也提出过好的翻译应做到“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

英国的翻译家泰勒提出了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3)疑问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

国际译联的《翻译工作者章程》指出:“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表现原作的思想与形式。

”但这些标准都有着共同点,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风格得体可以说是所有标准的共核。

二、英汉语言对比(一)主语与主题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

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多为无主语而重主题的形式。

而英语则是注重主语的语言,造句离不开主语。

从“目的论”角度解读典籍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解读典籍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解读典籍翻译一、翻译目的论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一些翻译学者提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开辟了在跨文化背景下研究翻译的新视角。

翻译目的论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是目的原则。

翻译应该根据译语环境和文化,按译语读者所期待的方式进行。

翻译活动的目决定翻译过程与策略。

目的由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向译者提出要求,并和译者协商决定;第二,是连贯性原则。

译文应该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译文应该做到语际连贯,与译语读者的交际情景一致,让译语读者容易接受理解;第三,为忠实原则,译文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和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克里斯蒂安?诺德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

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

忠诚是指译者在翻译互动行为中对参与各方所应负的责任,忠诚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范畴。

译者有协调原作者、发起人与译语读者关系的责任。

作为对目的论的补充,功能加忠诚法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

目的论对翻译采取的是前瞻的态度,这样的译文在完成译语情景中交际功能的同时,又符合各参与方的意愿。

二、汉语典籍翻译的目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国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多元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中,成为一种必然。

而通过翻译,把中国经典文化给世界,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大力推广自己的母语,传播民族的文化。

文化传播是扩大国家影响,提升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

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为传播中国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创造了机遇。

中国典籍积淀着深沉丰厚的中华文化。

翻译概论Chapter1-2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及翻译的原则

翻译概论Chapter1-2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及翻译的原则

Chapter1----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1.第一章内容概述1)翻译的重要性(对翻译和翻译家的种种比喻):普希金------“人类精神的传递者。

”歌德------“世界上全部交际来往中最重要、最高贵的事业之一。

”理查兹------“整个宇宙中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人类自有语言交流以来,翻译活动也就一直相伴相随。

翻译不仅使得人类各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而且还帮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的更高阶段发展。

2)从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宏观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1)对翻译或者翻译者总体或宏观的比喻;歌德------翻译家应是“忙碌的媒人”钱钟书------将翻译比作“做媒”《翻译、历史与文化》------把翻译比作婚姻翻译者还被比喻成“像一位雕塑家,用雕塑再现油画作品的形象”,也是“珍宝的发现者”或是“掘金者”。

在西方,翻译家数百年来也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把一个酒瓶里的酒倒到另一个酒瓶里去”,翻译并不是简简单单“倒酒”的机械动作,而是一个需要翻译者在艺术上有所倾注的复杂微妙的过程。

(2)从对翻译操作过程的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①把翻译比作渡河——船是要翻译的文本,领航者是翻译者,渡河的行程便是翻译的过程,河的两岸分别就是原语与译入语的文化。

②美国翻译家Margaret Sayers Peden把原作想象成一块方方正正的冰,翻译的过程就是这块冰的熔化过程。

这个比喻借用了自然科学对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描述,十分生动,也颇富揭示性。

③对翻译,另一种最新的、更具揭示性的比喻是“没有舞台的演出”。

④巴西翻译家——“食人者”对翻译者或者翻译的种种比喻尽管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们基本上都是正面的,都包含对翻译者工作的褒扬,是确实还有少数比喻表达了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否定或批评;如“翻译即背叛者等”。

2)翻译的本质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在国与国之间、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翻译不仅仅是文本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过渡,也是文本之间、文化之间的一种协商过程,是以翻译者为中间人进行交流和斡旋的过程;翻译不仅仅是一门涉及语符转换、意义传递的技巧或技艺,更是一项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活动,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译者像画家、表演家”那样具有高超创作才能的艺术。

翻译史

翻译史

第35课翻译史--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

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

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

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

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

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

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

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

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

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

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

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

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

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

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

戏剧翻译的种类及特点

戏剧翻译的种类及特点

戏剧翻译的种类及特点摘要:本文介绍了戏剧的概念及分类。

同时针对戏剧的特点,提出戏剧翻译与其他文学体裁的翻译是有区别的。

从理论上分别对奈达的动态对等原则、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巴斯奈特的文化转向进行了论证,在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三种翻译原则各自的长处与不足。

关键词:戏剧翻译; 文化转向; 动态对等一、戏剧的概念及分类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

戏剧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为多种形式。

(1)从艺术表现形式: 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2)按篇幅长短: 独幕剧、多幕剧(3)从内容、性质及美学范畴: 悲剧、喜剧、正剧等(4)从题材的时代性来:有历史剧和现代剧。

二、浅析戏剧翻译的特点自翻译学成为独立的学科系统地进行发展以来,戏剧文本译介研究也在不断得以深化。

戏剧文本因其涉及表演艺术和文本翻译两门学问的特殊性,在东西方翻译界均有众多译者在苦苦追求其翻译原则,以期为戏剧和翻译提供一些便捷。

对于戏剧的翻译,国外许多的翻译理论家并没有直接的论述,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他们所提出的翻译方法和标准,推知他们对戏剧翻译所持的观点。

在诸多国外翻译理论家中,尤以奈达的动态对等,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巴斯奈特的文化转向最为著名。

奈达认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区别在于各自目的的不一致性,形式对等希望达到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对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文词汇、语法、句法结构等语言上的特点;而动态对等的目的是希望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它把焦点放在了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上。

文化与翻译

文化与翻译

从英汉互译看文化与翻译摘要:在英汉互译中,文化始终是翻译的一大障碍,对源语与译语文化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译作的好坏。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互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如果忽视文化对翻译的作用和影响,译文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关键词:英汉互译;源语文化;译语文化;文化交流Abstract: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and English to Chinese, culture is always a big barrier for tranlation. The level of grasp of culture of original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tranlation works.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he exchange of two linguistic forms but the interaction of two cultures. If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to tranlation is neglected, the translation won’t be successful.Key words: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original language culture;target language culture;cultural exchange一、前言我国的翻译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在历史上也出现了几次翻译高潮,而每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都总是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的观念、方法、风格、标准都在改变、演进。

如今翻译界对翻译中涉及到的文化问题越来越重视了。

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
第一章 翻译概论
目录
第一节 我国翻译简史
第二节 翻译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四节 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我国翻译简史
• 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次序,把中国翻译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 段: •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 • 三、“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 的翻译; • 四、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
• 意大利比较文学窳梅雷加利认为“虽然翻译的最终结果大 概是属于语言,而后又属于文学范畴的,可是翻译行为的 本质是语际性,它是自然语言所形成的各个人类岛屿之间 的桥梁”;
• 中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认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 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 的语言活动”; • 中国翻译家张今说“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 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 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 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印象或艺术印象,完好无 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 字翻译活动。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 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
早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时(公元148年),波斯帝国(今伊 朗)的安世高来到中国,开始了较大规模地从事译经活动。他
翻译了三十部四十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
二、翻译的类型
翻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多种类型。 首先,就涉及的语言而论,翻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在同一种语言 内进行翻译,如把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把文言文本译为白 话文本,把广东话译为普通话等等;一类为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如把汉 语文本译为英语文本,或把英语文本译为汉语文本等。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2442020年13期总第505期ENGLISH ON CAMPUS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王中雨化,从理论上而言,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科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学说,因此对中医药翻译的研究其本质是对中医药文化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有效传播的研究。

依据Larry A. Samovar等学者的观点,跨文化交际指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中人们之间的交际。

中医药翻译的关键恰恰就体现在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沟通交流上,如何使翻译既保留中医药文化元素让西方读者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又能被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中医药翻译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这种需求变得比以往更为迫切。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翻译对策尽管中、西医学的本质属性都是治病救人、保护人类健康,但两者从理论到实践上都迥然不同。

西医建立于科学实验基础之上,而中医是基于经验积累和日常实践;从物质上,中医博大精深,包含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西医细致精确,微至粒子;中医代表的是朴素唯物主义,西医代表的是理性科学主义;中医药的特点是医哲交融,理论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道家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的哲学用语进入了中医药的语言系统之中,许多名词术语带有很浓的哲学色彩,例如,阴阳、五行、宗气、藏象、命门等,这些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极难找到对应语,也与西方人眼中的医学截然不同;中医文献多以文学作品或中医典籍的形式出现,而西医文献一般是科技论文的形式出现。

可见,在中医药的翻译过程中两种文化的碰撞更为突出和剧烈,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来探究中医药文化的翻译问题,其实质是要探究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有效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受众意识,从而减少低效率交际和不必要的误解,从根本上提高中医药翻译的整体质量。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俗语汉英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俗语汉英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俗语汉英翻译摘要: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俗语作为民族语言的精华,包含并表达着文化的内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当代学者需要寻找一些更合适的俗语翻译策略。

在本研究中,将从翻译对等的角度分析一些俗语案例,以期为俗语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俗语;翻译对等;文化传播一、背景介绍俗语是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

因其生动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得到广泛运用。

俗语不仅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还经历过时间的淘洗,是民族语言的瑰宝。

研究俗语外译具有一定价值。

对等概念一直是东西方翻译界十分重要且持久争论的概念,郭建中在其文章中指出“西方翻译理论从三个方面探索了翻译中求得“对等”的途径,即1.语言学方面;2.交际学方面;3.翻译学方面。

”(郭建中,1986:2)但是随着翻译理论的逐渐发展,其探索途径在之前的基础上也随之增加,即“语言学途径、交际学途径、社会符号学途径、翻译学方法途径和文艺学途径。

”(张雪芳,2008:392)在同一时期,除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卡特福德也提出过对等概念,即形式对应和文本等值,“形式对应是指译文在语言范畴(单位、类别、结构成分等)与原文的语言范畴对应;文本等值是指译文全文或部分跟原文全文或部分等值。

”(张美芳、钱宏,2007:12)从卡特福德和奈达对于对等概念的阐述可知,前者更倾向于文本本身的对等,而奈达将目的语读者对于文本的感受纳入考虑范畴。

因此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更具有解释性。

虽然俗语因其自身的民族特色而难以翻译,但也因此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已经十分成熟,所以可以用来研究俗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谭载喜(1989)把奈达的翻译思想分为三个不同的主要发展阶段,分别为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社会符号学阶段。

交际理论阶段是1959年至1969年,以《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一文为起始,以《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出版为结束。

从玄奘“五不翻”原则看音译的重要作用

从玄奘“五不翻”原则看音译的重要作用

从⽞奘“五不翻”原则看⾳译的重要作⽤2019-09-09【内容摘要】⼀千多年前,唐代⾼僧⽞奘就在翻译佛经的实践中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即:“秘密故不翻”、“多义故不翻”、“⽆此故不翻”、“顺古故不翻”和“⽣善故不翻”,不翻就是指⾳译。

由于语⾔和⽂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可译的现象,这时⽞奘“五不翻”理论指导下的⾳译法就是消解不可译性的⼀个好办法。

【关键词】⾳译不可译性 “五不翻”理论⼀、引⾔⼀般来说,语⾔之间是可以互译的,因为语际间存在着⼴泛的意义转换条件。

但是可译不是绝对的,因为在语⾔各层次中存在着种种限制,使得语际意义转换不能完全实现。

这些限制,就是所谓的可译性限度(刘宓庆,2005)。

正是这些可译性限度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不可译现象,勉强翻译只会造成词不达意甚⾄阻碍交流。

这时⾳译作为⼀种不可或缺的翻译⽅法,就可以发挥它的重要作⽤,消解语⾔的不可译性。

⾳译法在翻译史上由来已久,早在⼀千多年前,唐代⾼僧⽞奘在经过多年的佛经翻译实践后,就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即:“秘密故不翻”、“含多义故不翻”、“⽆此故不翻”、“顺古故不翻”和“⽣善故不翻”,不翻就是指⾳译(陈福康,200:33-34)。

本⽂通过分析“五不翻”理论的现实意义,旨在揭⽰⾳译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不翻”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奘,通称“三藏法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为佛经翻译四⼤译师之⼀。

⽞奘提出了著名的佛经翻译理论—“五不翻”,成为佛经翻译中众多佛经译者所奉⾏的法则。

虽然⽞奘是为佛经翻译才提出的“五不翻”,但是“五不翻”理论在今天的翻译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和现实意义,在此理论下指导的⾳译法对于⽂化间的交流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

1.“秘密故不翻”⽞奘认为,具有神秘⾊彩的词语应该不翻,即应当采取⾳译的形式,如“陀罗尼”。

佛教中的“陀罗尼”指咒语,汉译为“秘密语”或“真⾔”,是佛、菩萨的密语。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unit 1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unit 1

主体 “介入”
近二、三十年流 行
侧重以解构主义 等受“后殖民主 义”思潮影响的 翻译理论
强调译者操纵
1.5 翻译的主体
• 翻译研究界已逐渐开始重视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但 这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呼吁“正名”阶段,而应进
一步探讨“译者背后的总的原因”、机理和特征,特
别是应从理论上真正对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
严复 “信、达、雅”
《天演论》、《原富》
1.3 翻译史简介
东方翻译史始于翻译佛经
高潮 时期
特点及代表人物
4th 五四运动至 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莎士比
建国前
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品
《死魂灵》、《毁灭》等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5th 建国初期到 东西方文学翻译
文革之前
译介学
6rd
20世纪70年 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
• 杳杳寒山道,rough and dark-the cold mountain trail,
• 落落冷涧滨。sharp cobbles-the icy creek bank. • 寂寂更无人。bleak,alone,not even a lone
hiker.
• 朝朝不见日,morning after morning I don't see the sun
代至今
文教、卫生等领域
翻译爆炸
1.4 翻译的标准
• 翻译的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文质之争”、 “直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之争”
• 严复:信、达、雅
• 鲁迅:宁信而不顺(直译) • 赵景深:宁错而务顺 •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三美”(意美、
音美、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 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翻译“三原则”评述学号:20090502111317 姓名:马丽峰摘要:翻译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

翻译原则不是永恒的,来自于翻译实践,来自于当时当地的翻译实践。

翻译原则作为检验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从有翻译以来,就众说纷纭。

一些优秀的翻译实践者逐渐形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其中“三原则”一直为后人奉为经典之说。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翻译“三原则”的分析,说明翻译标准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争论中发展的。

关键词:翻译实践;翻译原则;东西方翻译“三原则”一、西方翻译“三原则”《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

《圣经》翻译在西方翻译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古罗马后期,文学创作活动逐渐衰退。

统治阶层为了挽救濒于崩溃的帝国,收拢民心,加紧对基督教的利用。

这样宗教翻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宗教翻译形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二大高潮。

哲罗姆作为早期西方基督教会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对希腊宗教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最著名的是他主译的拉丁文《圣经》,即《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是第一部“标准”的《圣经》译本,成为罗马天主教所承认的惟一文本。

哲罗姆既是既是出色的翻译家,又是卓越的翻译理论家。

他陈述的原则和方法主要可归纳为:(1)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

哲罗姆认为,各种语言在各方面都互有区别,不能采用逐词翻译的方法,在可以加以“适当更改”的作品中,译者可以掺入自己的性格色调。

(2)应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

文学翻译中,译者可以而且应当采用易于理解的风格传达原作的意思。

但《圣经》翻译中,主要应以直译为主,不能一概采用意译。

(3)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

中古时期,蛮族国家逐个建立,民族地域逐渐划定,民族语言相继形成。

意大利民族语翻译的规模不大,但其影响并不亚于其他国家。

其中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家是利奥纳多·布鲁尼。

他的见解主要有以下三点:(1)译者务必使自己深入作品,忠实于原作风格,用译语进行创作。

(2)任何语言都可以用来进行有效翻译,优秀的译者必须精通原语和译语。

(3)译者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把原文正确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

中世纪末期的德国推崇的是逐词对译,大量直译拉丁古典文学作品,其中最突出的译者和评论家是尼古拉斯·封·维尔。

维尔利用名家言论印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维尔的翻译观点如下:(1)准确翻译拉丁语能得出最优美的德语风格。

采用逐词对译,模仿拉丁风格,译作就必然会含有拉丁原文的全部优点。

(2)单懂德语是不够的,逐词对译能推广拉丁语。

(3)为了忠实于原文,宁愿牺牲译文的易懂性。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方翻译在17至19世纪继续向前发展。

这一时期的翻译虽不如文艺复兴时期大,但所译题材范围很广。

翻译理论的研究在这一个时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构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又一重要发展时期。

最早提倡准确翻译的理论家是17世纪中期法国的巴歇·德·梅齐利亚。

他于1635年提出译者必须遵循三项原则:(1)不得给原著塞进私货;(2)不得对原著进行删减;(3)不得做有损原意的改动。

在17至19世纪期间,英国翻译蓬勃发展,特别是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是空前的。

约翰·德纳姆是17世纪著名翻译家之一,也是一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他的译诗理论对17世纪诗的翻译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按照德纳姆的观点,译诗必须(1)保留“火焰”,即原诗的活的灵魂,而不保留“灰烬”,即原诗的死的形式;(2)忠于原作的意思,但更忠于原作的声誉;(3)加进新的力量,弥补冂于时代、语言、地点的变异而引起的走失。

温特华斯·狄龙(通称罗斯康芒)也是一位诗人、翻译家,提出了译诗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1)译诗不仅必须自己是诗人,而且还必须具备所译诗人那种特殊的天赋。

(2)译才与原作者之间必须建立起一各“友谊”,在思想、言语、风格和灵魂上与作者保持一致。

(3)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以透彻理解原意、忠实原作实质为总则。

一不改,二不增,三不减,增减相比,宁减勿增。

乔治·坎贝尔是18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位代表人物,他带来了理论发展的突破。

他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1)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意思;(2)在符合译作语言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移植原作者的精神与风格;(3)使译作像原作那样自然、流畅。

这三大原则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时隔一年后,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也提出了三项原则。

但泰特勒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坎贝尔。

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泰特勒给“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

他提出翻译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泰特勒的翻译理论是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座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19世纪俄国翻译首先应当提到的是亚历山大·普希金。

普希金在俄国翻译史上的贡献如同整个俄国文学史与俄国标准语言史上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的翻译方法和翻译见解主要有:(1)译者在选择原文材料上必须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受别人思想的支配。

(2)译者在处理原著的过程中,应当享有充分的自由。

(3)原著独具的特色,译者必须尽量保留。

即使对原作进行某种改变,也要抓住原作独有的特点。

俄国大批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对翻译问题的探讨大大丰富了翻译理论的内容。

其中维萨利昂·别林斯基对翻译理论的见解大致如下:(1)无论原作或译作都必须内容充实。

(2)忠于原文精神,而不是原文字面。

(3)翻译艺术作品,译者本身必须是艺术家。

进入20世纪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

西方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发生兴趣。

英国最卓越的汉学家阿瑟·韦利既是翻译家,又是作家、诗人。

他所遵循的翻译原则有三:(1)译文必须立足于忠实原作,准确地再现原作风格;(2)译文必须通顺流畅,特别是译诗,必须给人以自然而优美的感受;(3)不同的内容必须采用不同的译法。

在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对翻译问题提出一些精辟的见解。

他的观点是:(1)翻译不可能完美地再现原作面貌。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言语不可重复的矛盾,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地步。

(2)翻译必须进行再创造。

译者应当让原作和自己的思想性格融为一体,然后创造出新的表达形式。

(3)文学翻译不可过分自由,专业性翻译不可过分拘谨。

译作应与原作有几分相似,但译作本身也可成为独立的艺术品。

德国20世纪上半叶在翻译理论研究上最著名的是活尔特·本雅明。

他的观点新颖,主要为如下三点:(1)原文的可译与不可译,取决于原文本身有无翻译的价值。

(2)翻译不是译意思,而是译形式。

(3)最理想的翻译法,是逐行对照式翻译即逐词对译。

要再现原作形式,就只有死抠原作字眼。

按照30年代、40年代苏联翻译理论家伊凡·卡什金的观点,现实主义翻译要:(1)忠于原作;(2)忠于读者;(3)忠于现实。

译者根据原文进行再创作,应当再现原作反映的客观现实,既充分表现出原作的典型特点,又保持译者自己的面目。

尤金·奈达是迄今为止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对于翻译,他提倡一种“三性原则”,即可懂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并重的原则。

奈达是语言学派的代表之一,作为与之相对峙的文艺学派代表之一,苏联翻译理论家基维·加切奇拉泽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苏联文艺学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个学派的艺术见解,在苏联翻译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如下:(1)文艺翻译必须坚持创造性原则,译文在字面上可以脱离原文。

(2)文艺翻译必须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忠实地传达原作的风格。

(3)文艺翻译不能纳入语言学研究范围。

只研究艺术形象的语言特点,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艺术品,会导致不忠实的译文。

西方的翻译发展史,自古至今已经历时两千多年。

翻译作为一项极其古老的运动,实践和理论研究源远流长,硕果累累。

二、中国翻译“三原则”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其翻译活动历史悠久,几乎与西方翻译史同龄,内容丰富。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

各翻译理论家都先后对翻译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中国最早的翻译活动可追溯到周代,其中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始于东汉的佛经翻译。

释道安在翻译佛经时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中的“三不易”原则:一、圣人是以当时的习俗来说话的,古今时俗不同,要使古俗适应今时,很不容易。

二、把古圣先贤的微言大义传达给后世的浅识者,很不容易。

三、释迦牟尼死后其弟子阿难造经时尚且小心翼翼,现却由平凡的人来传译也不容易。

清朝末期,严复在《天演论》首卷《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标准。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已。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严复主张的“信”是“意义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求“达”是为了取“信”。

“信,达,雅”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翻译标准成为了中国翻译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产阶级的一些文人曾用自己的主张比附严复的信达雅,最显著的像林语堂提出的忠实、通顺、美,认为忠实非字字对译的意思,须求传神;通顺是译文须以句为本位,译者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美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内容并重。

陈西滢主张放弃信达雅,提倡形似、意似、神似的说法,形似即是直译;意似则是原作者怎么说的译文就怎么来;神似是能抓住原文的神韵。

关于翻译标准,鲁迅主张直译,他提出的原则如下:(1)保持原作丰姿;(2)宁信而不顺;(3)译文要有异国情调。

鲁迅基本上从事文学翻译,他的文学翻译主张有如下三点:(1)主张直译,并主张容忍多少的不顺;(2)主张要有重译,要有复译;(3)主张文学翻译批评应实事求是。

1921年,郑振铎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一文中论及译文学说的方法时指出翻译有三个不可逾越的法则:(1)译文必须能完全传达出原作的意思;(2)译作的风格与态度必须与原作的性质是一样;(3)译文必须有原文中所有的流利。

钱钟书关于翻译的点评述说 ,很值得精研。

他的翻译理论有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诱” ,指翻译所能起到的作用 ;二是“讹” ,误读误译 ,叛离原文 ,或是创造性误读 ,却有独特价值 ;三是“化” ,忠于原作又不泥于原文 ,达到“化境”。

傅雷在谈到翻译与知识、翻译与文化、翻译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时提出:(1)译者要具备常识与百科知识,要有足够的文学修养;(2)中西差异实则为文化差异,译者要琢磨文字;(3)译者要有丰富的个人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