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影像数据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fcb37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1.png)
遥感影像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影像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影像技术能够快速、大面积地获取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
它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收集地表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经过处理和分析,形成直观的图像。
这些图像包含了丰富的土地信息,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状况、地形地貌等。
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遥感影像成为了得力的工具。
过去,传统的调查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而利用遥感影像,可以高效地获取大范围的土地利用信息。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清晰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发现城市中哪些区域从农田转变为建设用地,或者哪些区域的森林面积在减少。
在土地资源监测方面,遥感影像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够实时、动态地监测土地资源的状况,及时发现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等问题。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分析,可以判断土地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比如,当土地受到污染时,其光谱特征会发生变化,从而在遥感影像上呈现出异常。
这有助于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在土地规划中,遥感影像为规划人员提供了直观、全面的土地信息。
规划人员可以根据遥感影像所反映的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划定各类土地的用途,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比如,在规划城市建设时,可以根据遥感影像确定适宜建设的区域,避免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或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开发。
此外,遥感影像在土地资源评估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评估土地的价值、适宜性等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对土地的自然条件、利用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土地的潜力和价值,为土地的交易、征收等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遥感影像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并非一帆风顺。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作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8125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2.png)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1-01-14T07:11:33.25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3期作者:闫振国[导读] 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牡丹区自然资源局山东菏泽 274000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卫星遥感技术的概念,从土地利用现状、社会关注等多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国土资源调查现状,并从基础数据监测和动态监测这两个方面探究了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具体应用,并简要分析了其局限性和改善方法。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应用引言为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应用,明确各个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促使国土资源部门明确土地数量,土地使用情况。
通过应用遥感技术,可保障国土资源调查的持续性性。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优越的技术手段,在各行各业内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主要阐述、探讨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与调查中的应用,详细研究如下。
1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主要运行原理卫星遥感技术是由多项技术共同构成的,常见的有专业运行仪器、遥感技术操作平台以及信号快速处理系统等,这些部分在相互配合之下组成了卫星遥感应用技术,能够快速完成地面信息的收集、传输以及处理工作。
在得到相关信息之后,卫星遥感技术借助专业的装置发射出电磁波,并且详细分析以及实际勘测周围的物体,从而可以得到全部的信息内容。
由于不同的物体对于电磁波的反应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详细分析这种不同的表现情况,将其传递到卫星遥感装置中,将不同事物的直观影像直接反映出来。
如今,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运用人造卫星体系能够客观评价扫描结果,并且准确完成定位操作,有利于掌握整体客观物体的实际情况。
通过收集相关电磁波变化的数据,能够稳定测量整个客体,从而有效保障初始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后续的数据采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a52ca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d.png)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催生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需求。
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高覆盖、高效率的监测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对地球表面的高精度观测和数据采集,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的自然环境信息,包括地表反射率、表层温度、水文气象参数等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动态监测、变化分析和预测预警。
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和环境监测,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选择。
以下是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土地利用监测土地利用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也是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分析。
例如,对于城市扩张的监测,可以通过分析高分辨率影像数据中建筑物的变化和土地的覆盖情况,来分析城市的扩张趋势和空间特征,并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
二、水资源调查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环境保护的重点保护对象。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地表水、地下水和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变化情况,来实现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包括水资源的分布、质量、数量和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海洋表面水温和潮流状况,来预测台风和海浪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海洋监测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景观之一,也是全球自然资源中最丰富的资源之一。
海洋保护和管理十分重要。
卫星遥感可以通过高精度的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来实时监测海洋中的油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气象等信息。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图像的监测和处理,使得海洋资源的提取和质量评估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海洋的保护和管理。
四、气象监测气象是自然环境中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卫星遥感技术能够通过遥感图像对气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气象监测,使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更加深入,有助于人类实现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减缓措施。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382f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a.png)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6-30T08:36:14.28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李明礼1 刘禹博2 [导读] 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实时性等特点。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技术能为国土资源调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监测、动态监测等服务,它成为了国土资源调查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支持之一。
李明礼1 刘禹博2吉林省基础测绘院1 136001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综合服务中心2 132417摘要: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实时性等特点。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技术能为国土资源调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监测、动态监测等服务,它成为了国土资源调查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支持之一。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国土资源;调查工作一、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发挥的作用1.1遥感影像数据源的选择在立足于工作需要的基础之上,选择并且购买对应的遥感影像数据源。
分辨率是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精度的考虑不仅要重视比例尺地图对于影像识别以及成图精度的需求,还应该注重成本的节约。
如果分辨率太低,不仅会加重数据的处理负担,同时还会影响到成图的精度。
因此,在选择数据源的时候,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成本因素、比例尺以及数据的可得性,不能过度追求高精度。
QuickBird遥感影像的优良现势性以及地面分辨率比较高,能够获得清晰的空间纹理。
同时,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多光谱段具有大量的信息,在对屏幕进行矢量化的处理之后,能够使成图比例尺到达1∶10000或者1∶5000,还可以确保全色段的分辨率达到0.61m。
但是,因地物的颜色比较接近,导致在这一影像中很难准确分辨出复杂的地面地物。
面对这种情况,有效融合这两个影像数据,就能够得到所需的数据资料。
1.2遥感数据处理从供应商提供遥感影像到工作人员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将此过程中的处理工作称之为遥感数据处理,影像数据的更新准确度会受到数据的处理质量的影响。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1de3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2.png)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成为了全球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土地利用规划和调控中,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和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测绘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空间信息获取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
本文将分析几种常用的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卫星遥感技术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遥感监测中,通过获取卫星影像,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土地的空间分布情况。
卫星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大范围、多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能够实现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例如,通过比对不同时期的卫星影像,可以定量统计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扩张或退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也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GNSS是通过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对地球上任意点进行位置测量和数据采集的技术。
在土地利用监测中,GNSS可以用于获取土地边界、标定控制点等关键数据。
结合GIS技术,可以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实现多时相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视化展示。
这种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把握土地利用的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为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精确的依据。
除了卫星遥感技术和GNSS+GIS技术,激光雷达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
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快速、高精度地获取地形和地貌信息,通过反射和回波信号,测量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在土地利用监测中,激光雷达可以用于获取地表高程模型(DEM)数据,实现不同时期地表高程的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DEM数据,可以获得土地的发展状况、水文特征等信息,为土地规划和环境评估提供支持。
此外,无人机技术也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6ccc1e1172ded630b1cb613.png)
市国土资源局必须及时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
调 查 和 地 籍 调 查 , 时 查 处 违 法 用 地 现 象 , 测 及 监 基 本 农 田保 护 执 行 情 况 和 土 地 开 发 整 理 项 目执 行 情况 ,检查 土 地利 用 总体 规 划执 行 情 况等 , 这
2 . 2实现 过程
・ 京测 绘 ・ 北
4 7
这 样 就 确 定 了土 地 利 用 现 状 图 上 该 图斑 已
经发生 了变化 , 并根据变化 的具体情况制定野外
调查 和 G S测量 计 划 。 P 222外 业 调查 与量 测 .. 根据 已制 定 的计 划 , 到土 地 利用 图斑 变化 的
更新 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迭加对 比发现变化信息 ,
再 通过 外 业 调查 和 G S实 测 确定 变 化 图斑 的 边 P
界 、 性 和 面 积 , 过 室 内处 理 得 到 更 新 后 的 土 属 通
全境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图~O 1 . 米快 6
鸟 ( ucBr) Q i i 数据 。 k d
系列 的工 作都 需要 快速 、 确地 获取 土 地利 用 准
及其变化信息 。 用传统变更调查 的方法根本不适
应 时 间 紧 、 务 重 、 增 线 状 道 路 缺 乏 参 考 资 料 任 新 的具 体工 作 条件 ,为 了有 效 解决 这 一 技术 瓶颈 ,
2 技术方法的实现 过程
21总体 思 路 .
1 快 鸟卫星遥 感数据 的技术优 势
快鸟 图件数据具有其 它图形数据无 可 比拟 的优 势 , 主要有 以下几点 :
1 数 据及 时 、 面 , 星 遥感 不 受 气 候 和 时 ) 全 卫 间 限制 , 及 时提供 现 势性 很 强 的地 面 土地 资 源 能 图形数 据信 息 , 且 可 以实 现全 区域 覆盖 。 并 2 卫 星分辨 率为 0 1 数 据精 度高 , 以满 ) . m, 6 可
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在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在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991517c281e53a5802ffd6.png)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0%&&12和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45’"6#)2资助7作者简介!王茜*’3))829女9博士研究生9主要研究向为国土资源遥感7: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在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王茜9张增祥9刘斌9牟凤云9王姣*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9北京’##’#’2摘要!应用: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进行天津市"###="##6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9研究该数据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实用性和效果7结果表明9: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影像9光谱信息丰富9纹理结构清晰9整体判读情况良好9能够满足中等比例尺成图要求9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具有实用性9可以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研究中广泛使用9成为遥感数据更新的一种新数据源7动态监测显示9"###="##6年天津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明显7整体表现出了城镇用地通过占用近郊的耕地和其它类型用地而迅速扩展?城镇化过程显著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化明显等基本特征7关键词!: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图分类号!@A)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5%#&"&*"##$2#$%#6#"%#6’引言<C-是灾害监测星座*<D E F E G H ICJ K D G J I D K L -J K E G H M M F G D J K 2的简称9由英国发起成立的国际小卫星组织9整个星座入轨后9每天可反复多次经过同一地点上空9获得快速更新的数据N ’9"O 7:北京一号;小卫星在"##6年’#月成功发射9是<C-最先进的成员之一9卫星扫描面积达$##P QR $##P Q 9具备较高的数据获取?实时存储和转发能力9遥感检测范围大?速度快9并可同时获取&"Q 分辨率多光谱数据和5Q 分辨率的全色波段数据N &O7是中国星地一体化自主经营?可自行控制?快捷地执行灾害监测等专项任务的现代小卫星7它的成功发射9为土地利用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数据源9将改变我国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建设长期依赖于国外商用卫星的状况9目前需要对数据的应用潜力做出客观评价9以期为今后的应用和后续星的设置提供有益参考7以天津市土地利用为应用对象9依托当前工作基础9对:北京一号;小卫星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7"数据准备本次研究选用了: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9&个波段分别为#S 6"=#S $"T Q *绿2?#S $&=#S $3T Q*红2?#S )$=#S 3#T Q*近红外29接收时间是"##6年’’月’5日(分辨率&"Q 9数据量为’S ##U 9像素大小""6"’R ’6351个像元9以@V W 格式存储7影像覆盖范围广阔9北京?石家庄?天津等地区均被包括在内9图像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山区9东南部为渤海7X S Y 目视质量目视观察9现有的:北京一号;影像光谱信息丰富9纹理结构清晰(数据连贯性较好(可以清楚分辨出耕地?林地?草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水库和坑塘等土地利用类型(水体轮廓明显9呈现出不同颜色7图中天津市城市建成区轮廓清晰9整体判读情况良好7X S X 几何纠正使用CU Z 软件的V Q F L H B K F M [E G 模块9以基于’\’#地形图精校正过的@C为参照9进行图像对图像的几何精校正7共应用了"5景@C 影第"’卷第$期"##$年’"月遥感技术与应用]Z C ^@Z /Z _/V _U @Z -‘_^a ^U b B _<B A A a V -B @V ^_c d e S "’fd S $g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h i j S"##$像进行对照校正!纠正过程中"#$%采用正轴等面积双标准纬线圆锥投影%选择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选取了&’(个控制点%多为道路交叉点)河流汇合处等明显地物点!纠正后的影像%山区误差在*+,-.个像元内%平原地区误差在/-.+*-.个像元内!&0北京一号1数据在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2-3研究区域概况天津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北依燕山%东临渤海%海岸线北起涧河%南至歧口%长*&/多45!流经天津市的主要河流有海河)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等!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天津市辖*6个区)县%到,//&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为*/**-&万人!天津毗邻北京%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2-7动态信息提取方法0北京一号1小卫星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对现有数据进行了剪裁%剪裁后天津行政区划范围被包括在内!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89:平台中%采用人机交互判读目视解译方法".%;$%应用<8影像提取,///年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信息%以此为本底%应用0北京一号1小卫星数据解译出动态变化信息%将,///年现状信息和动态变化信息合并%得到,//.年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信息!两期遥感影像具有良好的空间位置匹配!能够完整再现天津市,///年和,//.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状况!将目视判读结果在>?@A B C B D E F89:中以矢量格式导出%通过G H I J K B L交换文件%在K B L=>?I M中进行图形编辑)计算和输出%得到,///年),//.年两期土地利用状况图N图*%,O%以及,///+,//.年.年间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状况!根据图斑位置%结合地形图%找出地理坐标%通过在9P Q定位%进行野外抽样调查%并进行精度评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R目视解译的动态变化图斑正确率在’.S以上!图3天津市7T T T年土地利用示意图U V W-3X Y Z[\]^_Y‘V Za V Y Z b V ZV Z7T T T图7天津市7T T c年土地利用示意图U V W-7X Y Z[\]^_Y‘V Za V Y Z b V Z V Z7T T c全国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草地)耕地)水体)城乡及独立工矿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种一级类型%,.种二级类型!参照此法%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种一级类型%*’种二级类型N表*O!在动态信息提取中%对未发生变化的区域保留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和编码%对发生变化的区域采用统一的分类体系和编码进行标注!2-2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基本状况,///+,//.年的.年间%天津市的发展导致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水域)草地)独立工矿用地和其它用地面积减少d土地利用结构上R城镇用地在天津市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增加%水域)独立工矿用地和其它用地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小%耕地)林地)草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N表,%图&%图#O!&/.第;期王茜等R0北京一号1小卫星数据在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表!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及含义"代码#$%&’!($)*+,’-&$,,./.-$0.1),2,0’3$)*3’$).)4一级分类二级分类5耕地6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7包括熟耕地"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8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果"农桑"农林用地8耕种9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水田6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7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7用以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7包括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的耕地:旱地6指无灌溉水源及设施7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8有水源和浇灌设施7在一般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8以种菜为主的耕地8正常轮作的休闲地和轮歇地:;林地6指生长乔木"灌木"竹类以及沿海红树林地等林业用地:有林地6指郁闭度<9=>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灌木林地6指郁闭度<?=>"高度在;@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疏林地6指郁闭度为5=>A9=>的稀疏林地:其它林地6指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及各类园地:9草地6指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B >以上的各类草地7包括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郁闭度在5=>以下的疏林草地:高覆盖度草地6指覆盖度<B =>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7草被生长茂密:中覆盖度草地6指覆盖度在;=>AB =>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7此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7草被较稀疏:低覆盖度草地6指覆盖度在B >A;=>的天然草地7此类草地水分缺乏7草被稀疏7牧业利用条件差:?水域6指天然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河渠6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及主干渠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人工渠包括堤岸:湖泊6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水库"坑塘6指人工修建的蓄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海涂6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滩地6指河"湖水域平水期水位与洪水期水位之间的土地:B 城乡"工矿"居民用地6指城乡居民点及其以外的工矿"交通等用地:城镇用地6指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及县镇以上的建成区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6指镇以下的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6指独立于各级居民点以外的厂矿"大型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7以及交通道路"机场"码头及特殊用地:C 未利用地6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7包括难利用的土地:盐碱地6地表盐碱聚集"植被稀少7只能生长强耐盐碱植物的土地:沼泽地6指地势平坦低洼"排水不畅"长期潮湿"季节性积水或常年积水7表层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表D D E E E 年"D E E F 年土地利用统计G 单位6H @;I#$%&’D J .//’K ’)0($)*+,’02L ’$K ’$,.)#.$)M .).)D E E E$)*D E E F G N O P Q 6H @;I年份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其它用地;===年C R S 5T S R 9=C T ;B ;=5T R ;5U ?R T R S C =S T ;C R U R T ==C 5U T B S 5R C T ;R ;==B年C U U C T =?9=C T 595S U T S S5C B 5T ?=S =;T =?R S ;T 9=B U ;T 9=5?5T R C图V 天津市土地利用柱状示意图W .4T V ($)*+,’X +$)0.02-1)0K $,0.)#.$)M .).)D E E E $)*DE EF 具体表现为6G 5I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共减少了55B T S ?H @;7年均减少;9T 5SH @;:G ;I 林地面积变化不大:B 年间7林地面积减少=T 5;H @;7年均减少量仅为=T =;H @;:G 9I 草地面积减少幅度较小:;===年和;==B 年草地面积分别为;=5T R ;H @;和5S U T S SH @;7面积减少9T R 9H @;7年均减少量为=T U UH @;:G ?I 水域面积明显减少:;===年水域面积为5U ?R T R S H @;7;==B 年的面积减至5C B 5T ?=H @;7B 年间面积共减少S U T ?SH @;7年均减少量为5S T B =H @;7占总面积的比例从5B >降至5?>:G B I 城镇用地迅速增加:;===年城镇用地面积为C =S T ;C H @;7;==B 年面积为S =;T =?H @;7面积增加了;S ;T U R H @;7年均增加B R T B C H @;7所占总面积比例由;===年的B >增至为;==B 年的R >7增幅较大:?=B 遥感技术与应用第;5卷图!天津市土地利用类型构成"#$%!&’()*+,+-.*/-*.,#(0#’(1#(#(2333’()2334567农村居民点面积增加8农村居民点的面积由9:::年的;<;%::=>9增加到9::?年的;@9%A:=>9B共增长了C D%A:=>9B年均增长9%;6=>98 5<7独立工矿用地减少89:::年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6C<%?@=>9B9::?年面积减至?<9%A:=>9B 共减少D?%9@=>9B年均减少@%:6=>98占总面积的比例从6E降至?E85;7其它未利用地主要包括盐碱地和沼泽地等B9:::年面积为C;6%9;=>9B9::?年降低至C D C F;6=>9B年均减少量为;%;;=>9B所占总面积的比例从9E降至C E8G%!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主要特点通过9:::H9::?年土地利用面积动态转移状况5表A7可以看出B9:::年至9::?年的?年间B天表G2333H2334年土地利用面积转移情况5单位I=>970’J K,G0L,’.,’0.’(+#-#M(M N&’()*+,-O P,+#(0#’(1#(N.M Q2333-M2334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其它用地耕地D%D C9%@@R9A%;<C:;%D A D A%<@C:%<D:%D C 林地:%;C R R R9%D C:%C?R R 草地R R R R A%:9:%9@:%?C R 水域66%D:R R@%<A6C%C;9%?C A%?A R 城镇用地R R R R R R R R农村居民点:%A@R R C%:6A:%@;R R R独立工矿用地R:%9?R C C%9:D;%69R R R 其它用地6%6@R R R A;%C D R R R注I耕地S耕地和水域S水域面积的转移分别表示耕地的二级类型水田和旱地之间的转移B以及水域的二级类型河渠B 湖泊河滩地等类型之间的转移情况8津市的土地利用T覆盖变化表现出以下特征I 城市化过程明显B除天津市建成区以外B其它城镇用地持续增加的幅度也比较显著B主要通过占用耕地U林地U草地U水域和独立工矿用地U农村居民点以及盐碱地等土地类型来实现8其中占用耕地面积最大B达C:;%D A=>9B占用水域U独立工矿用地次之B分别为6C%C;=>9和D;%69=>98占用的林地和草地较少B仅为9%D C=>9和A%:9=>98此外B天津城镇用地扩展也表现为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占用和对盐碱地U沼泽地等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B分别达到D;%D<=>9和A;%C?=>98耕地面积变化显著B主要原因在于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迅速扩张对其大量的占用B分别为C:;%D A=>9和D A%<@=>98独立工矿用地对耕地的占用量也比较大B达到C:%<D=>98水域面积变化幅度较大8除城镇用地对其占用量达到6C%C;=>9外B还表现为滩地U水库U坑塘等土地类型向耕地的转化8农村居民点通过占用耕地而扩展B占用耕地的面积达到D A%<@=>9B同时自身又不断向城镇用地转化B转移数量为A:%@;=>9B因此B农村居民点面积变化总量不大8除占用耕地外B农村居民点的扩展还占用了水域U林地和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B但占用面积相对较小8林地和草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B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数量也比较少8其它未利用土地类型B 如盐碱地和沼泽地等面积也有一定数量减少B主要被开发利用向城镇用地转化8D结语5C79:::H9::?年天津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明显8城镇用地急剧扩张B面积大幅度?:?第6期王茜等I V北京一号W小卫星数据在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增加!耕地"水域面积减少幅度较大!农村居民点不断占用耕地#同时自身又不断转化为城镇用地#面积总量变化不大$独立工矿用地占用了一定数量的耕地#但被城镇用地占用的数量较大#因此总量减少明显$盐碱地和沼泽地有一定数量被开发利用#向城镇用地转化$林地"草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总之#从%&&&年到%&&’年#天津市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表现出了城镇用地通过占用近郊的耕地和其它类型用地而迅速扩展"城镇化过程显著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结构转化明显等基本特征$)%*+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作为新的遥感信息源#在土地利用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影像彩色成像覆盖面广#进行大范围监测优势明显!重访周期短#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快速更新及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很大潜力$数据质量较好#人机交互目视判读#可以清楚分辨出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工矿用地"水库和坑塘等土地利用类型#能够满足中等比例尺成图的应用要求#可以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国土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和工作中广泛使用$但影像数据量大#几何纠正过程较为费时#今后工作中#仍需要针对影像自身特点在几何纠正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致谢-感谢%.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参考文献-0.1刘路#斯蒂芬2麦京3小卫星与国际灾害监测星座0413中国航天#%&&5#6-.78%.30%1谢文君#韦玉春#倪绍祥#等3遥感小卫星的进展0413遥感信息#%&&9#9-5.8553091张祥根3小卫星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方向0413电信快报#%&&&#’-%:8%;3051赵英时3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0<13北京-科学出版社#%&&930’1汤国安#张友顺#刘咏梅#等3遥感数字图像处理0<13北京-科学出版社#%&&53061周成虎#骆剑承#杨晓梅#等3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0<13北京-科学出版社#%&&93+=>?@?A B C D ,E?F G H C I J K >L L ?K >M M N N J K JO P P L ?F J K ?H A?AEH A ?K H G ?A BQ J A RS T >M U J A B >?AV ?J A @?AWX Y Z[\]^#_‘X Y Z_a ^b 8c \]^b #d e f g \^#<f h a ^b 8i j ^#WX Y Z4\]k)l m n o p o q o r s tu r v s o r w r m n p m xy z z {p |}o p s m n #~!p m r n r y |}"r v #s tw |p r m |r n #$r p %p m x.&&.&.#~!p m }*O &T K G J F K -’(\)*]*a +j )a ,+-a \.\^b 8.,<\/+k 8)]0a 11\0a 223,]0]0k 4k ^\0k +’\]^.\^1]^,j )a ,i ^]4\//(]^b a 5+k 4%&&&0k%&&’#)0j ,\a ,0(a ,]0]j )]g \1\0i]^,a 55a /0\^0(a 1]^,j )a +a )a ]+/(5\a 1,3’(a +a )j 10\^,\/]0a ,0(]0-+-a \.\^b 8.,<\/+k 8)]0a 11\0a +a 4k 0a )a ^)\^b\4]b a )*a /0+j 4\^5k +4]0\k ^6])+\/(#0a c 0j +a )0+j /0j +a6])/1a ]+#0(a 6(k 1a \^0a +*+a 0)\0j ]0\k ^6])g a 00a +3e 4]b a /]^)]0\)5i 4a ,\j 4)/]1a 4]*+a 7j a )0#(])0(a j )]g \1\0i\^0(a 1]^,j )a +a )a ]+/(5\a 1,#4]ig a 6\,a )*+a ],j )a ,#g a /]4ak ^a 8\^,k 5^a 6,]0])k j +/a6(\/(0(a +a 4k 0a )a ^)\^b ,]0]+a ^a 6)39^0(a k 0(a +(]^,0(a 4k ^\0k +\^b +a )j 10))(k 6a ,-’(a 6(k 1a 1]^,j )a\^’\]^.\^,\)*1]i a ,0(aj +g ]^1]^,+]*\,1ia c *]^,a ,0(+k j b (0]8\^b 0(a )j g j +g 5]+4\^b]^,k 0(a +0i *a )1]^,#0(a j +g ]^\:]0\k ^*+k /a ))6])+a 4]+8]g 1a #]^,g a 06a a ^0(a ,\55a +a ^01]^,j )a 0i *a 0+]^)5k +4\^b 6])k g ;\k j )3<>=>H G R T -+-a \.\^b.,#<\/+k 8)]0a 11\0a #223,]0]#’\]^.\^#d ]^,j )a #3i ^]4\//(]^b a #<k ^\0k +6&’遥感技术与应用第%.卷。
遥感影像技术在农田保护方面的应用
![遥感影像技术在农田保护方面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d3a8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c.png)
遥感影像技术在农田保护方面的应用摘要:积极开展农村耕地保护调查以及农村产权改革工作,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土地利用情况,还可以为城乡土地的统筹规划提供必要支持。
在农田保护方面,对遥感影像技术的灵活应用,有利于耕地保护调查工作的深入实施,实现对农田全方面了解的目的。
因此为将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最大,应该结合农田保护现状,科学制定应用对策。
关键词:遥感影像技术;农田保护;应用引言在农田保护中,对遥感影像技术科学且合理应用,可以全方位了解农村土地利用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与优化对策。
因此为实现农田保护现代化、规范化与现代化目标,应该认识到遥感影像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加强对技术的应用,对农田使用情况展开密切监测,减少土地浪费等问题发生,以便土地资源管理能顺利推进。
1遥感影像技术在农田保护方面的应用路线在农田保护可以让土地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应用,有效对生态环境加以改善,对社会可持续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有很大促进作用。
将相应数量的耕地保存下来,粮食安全能得到保证,因此应该给予农田保护高度重视。
借助遥感影像技术,刚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技术路线实施操作。
(1)通过对遥感影像技术的灵活使用,密切监测目标耕地,并实现远距离探测。
相比于普通监测技术,遥感影像技术呈现出来的优势较多,可以在外部空间或者高空建立信息空间站,之后借助遥感器将信息传输工作完成,相关设备能获得提前采集的数据信息并传给传感器,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以及处理,实现对信息的快速提取,最后将信息传给口空间站,最终得到想要的数据。
将遥感影像技术应用到农田保护方面,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可以有效地对管理费用进行减少,全面促进调查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动态化监测,在短时间内精准定位,对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很大促进作用。
并且整个过程时效性强,具有动态性和周期性特征,分辨率高,采集的数据信息更加全面。
(2)针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快速将相应操作完成,诸如信息确认、配准、校正等。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edae2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e.png)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遥感影像是一种通过卫星、无人机等遥感技术获取的地面图像或数据,对于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并介绍其应用的价值和方法。
一、遥感影像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价值遥感影像具有广覆盖、高分辨率、实时更新等特点,可以提供大范围的土地信息,为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利用遥感影像,可以了解土地的类型、利用方式、变化情况等,并评估土地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这对于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方法1. 影像解译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分析土地的类型、植被覆盖、地形等信息。
常见的解译方法包括目视解译、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等技术。
比如,利用光谱特征,可以将农田、森林、湖泊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分类,并进一步评估其潜力和开发利用价值。
2. 变化检测通过对多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以检测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情况。
这有助于了解土地的开发动态和资源利用效率,并为制定土地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比如,可以监测农田的扩张或退化,城市的扩张和耕地的减少等情况,以衡量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3. 地貌检测通过遥感影像的地貌信息提取,可以了解土地的地形、坡度、水体分布等情况。
这对于土地利用规划、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可以通过分析地貌数据,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和风险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4. 数据融合将遥感影像与其他环境、经济、社会数据进行融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土地资源的价值和潜力。
比如,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将土地利用数据与土壤质量、水资源分布等数据进行集成分析,以支持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
三、遥感影像在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中的案例1. 农田利用规划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分类和定量评估。
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研究者利用遥感影像分析了不同农田类型及其潜力分布,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卫星影像在城镇建设用地监测的应用研究
![卫星影像在城镇建设用地监测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d8db65a98271fe910ef9e5.png)
济、 高效 、 准确地 检测 出城镇 建设 用地 的变 化。但是 , 如果通 过卫星影像技术 , 利用在城镇建设 用地的监测 , 就 能够在短 时 间内得 到我 国城镇建设用 地信息 , 不仅如此 , 卫星影像 技术 能 够 长期 稳定地获取地 表信 息 , 给我 国的城镇 建设 用地 监测 带
1 . 2 . 1 效率高 我 国在城镇建设用地监测一般 是基于县级 土地利用 的限 制进行调查并绘制较大 的比例 尺来反映 的 , 但是 , 随着 我国城 乡经济 的不断发 展 , 许多城 乡地 区 的土地利 用状况 都发 生 了 极大的变化 , 而且调 查时 间长 , 耗费 巨大 的人力 物力 , 无 法经
为0 . 1 m l n , 即1Ⅱ u n 单位 距离 内人 眼能分 辨 出 1 0条 线或 1 0个 像元 , 而最高分辨率达 0 . 2 5 0 . 3 右, 即l呲 单位距 离 内 人眼能分辨 出 3 ~ 4个像元 。
2 . 2 土 地 利 用现 状 图 的 最 小 上 图 面 积 和 卫 星 影 像 的 最 小 响
应 图 斑
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 卫 星影像技术 已经具备 了高效 、 快 速、 准确地对城镇建设用地的监测 能力 , 从而 为我 国政 府 的国 土资源管理 、 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提供 了准确 的参考信息 。
1 . 2 卫 星 影像 在城 镇 建 设 用 地 监 测 的 特 点
目前 , 我 国土地利用 现状 图主要有 1 : 1 万、 1 : 2 . 5 万、 1 : 5 万和 1 : 1 0万等比例尺的图件。在 土地利用 现状 调查技术规程 中, 各地都有规定 的最小 上 图面积 。耕地 和 园地 的最小 上 图 面积是6岫 2 , 居 民点的最小 上图面积 是4- n r n 2 , 林地 的最小上 图面积是2 5Ⅱ u 。其 中 , 居 民点 用地 的最 小上 图面积最小 , 所 以, 可 以用该面积来 说 明一定分 辨率影 像数 据所能 满足 的最 大 比例 尺 的土 地 利 用 现 状 图 。居 民 点 的最 小 上 图 面 积4 I n m 2 , 其对应在 1 : 1 万、 1 : 2 . 5 万、 1 : 5 万和 1 : 1 0万 4种 比例 尺的土地 利用 现 状 图 中 , 最小 响 应 图斑分 别 是 4 O O m 2 、 2 5 0 0 m 2 、 1 0 0 0 0 r n 2 和4 0 0 0 0 r n 2 。那 么 , 可 以识 别 出最 小响 应 图斑 来衡
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07fd7b01f69e314332940f.png)
S忙O C NBiblioteka &TCNL0 EHOOY遥 感 影 像 在 土地 调 查 和 动 态 监测 中 的应 用
肖木来 陈存义 ( 辽宁有 色勘察研 究院 沈 阳 1 0 ) 0 1 1 3
摘 要 : 好 土 地 资 源调 查 评 价 信 息化 既是 当前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 是 实现 可持 续 发展 的 重 要 保 证 , 事 关 全 国 大 局和 中 华 民族 子 孙 后 代 搞 也 是 的 大 问题 。 自 80年 代 中期 , 代 信 息 技 术 进 入 我 1土 地 资 源 管 理 领 域 。 经过 2 现 1 1 0多年 的 发展 , 代 信 息 技 术 在 土 地 调 查 .监 测 和 评 价 现 中得到广泛应 用 , 力地 推进 了我 国土地调查 篮测和评价 信息化的发展 , 有 同时也使我 国土地管理 的方式和 内容 发生 了根本性 的变化。 关键词 : 遥感技 术 高分辨率 定往 系统( P ) G s 中图分类号 : L |‘ r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2 7 12 0 ) lb一0 4 —0 1 7 -3 ( 0 8 1( ) 0 9 1 9
图 。
4. . 1 2分 辨 率 高
快鸟 卫星 影 像分 辨 率达 到 0 6 i , . l 可以 n 和 航 空 相 片 媲 美 , 成 本要 大 大 低 于 航 拍 但 片 , 全可 以适 应 土 地 详 查 的 精 度 需要 。 完 4. . 1 3实 现 了 3 S技 术 的 集 成 鉴 于 GP S所具 有 的 巨大 技 术 优 势 , 卫 星 遥感 图 像采 用 了 GPS技 术 采 集控 制 点数 据 进 行 影 像 纠 正 , 外 业 调 绘 和 量 测 中也 在 用 到 G S测 量 ; P 内业 图形 和 属 性 数据 处理 中以 MAP S为 GI GI S平 台 , 使土 地利 用信息 数据 库 方 便 、快 捷 地进 入土 地 利 用管 理 信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4d51b2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4.png)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技术工具,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能够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GIS 能够将土地利用的各种信息,如土地类型、面积、位置等,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整合和处理,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GIS 在土地利用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土地利用数据的准确采集是进行动态监测的基础。
传统的土地利用数据采集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实地调查和测量,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误差。
而 GIS 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RS)获取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快速、大面积地获取土地利用的现状信息。
这些影像经过 GIS 软件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
同时,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为实地调查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确保采集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精度。
此外,GIS 还可以整合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如土地登记资料、地籍图、规划文件等。
通过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标准化处理,将这些多源数据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为后续的分析和监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二、GIS 在土地利用变化检测中的应用土地利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及时准确地检测土地利用的变化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GIS 技术为土地利用变化的检测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图像差值的变化检测。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计算像素值的差异,可以快速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区域。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分类后比较的变化检测。
首先对不同时期的影像分别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然后对比分类结果,确定土地利用的变化类型和面积。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变化监测和动态分析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变化监测和动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a735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2.png)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变化监测和动态分析遥感影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提供大范围的土地信息,帮助我们监测和分析土地变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变化监测和动态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遥感影像的基本原理。
遥感影像是通过航空或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传感器可以测量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图像。
这些数字图像代表不同类型的地物,如植被、水体、建筑等。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变化监测的第一步是获取不同时间段的影像数据。
这可以通过卫星数据档案或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获得。
获取的影像数据应该包括至少两个时间点的图像,以便进行对比和分析。
土地变化监测的第二步是图像预处理。
这包括影像校正、噪声去除和影像配准等步骤。
影像校正可以消除由于传感器和地球表面几何形状的差异导致的影像失真。
噪声去除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并减少对结果分析的干扰。
影像配准可以将不同时间点的影像对齐,以便进行比较。
一旦预处理完成,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土地变化监测和动态分析。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图像分类的变化检测。
这可以通过将影像像元分配到不同的类别来实现,例如水体、植被和建筑等。
然后,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分类结果,确定土地类型的变化。
除了图像分类,还可以利用变化向量分析来进行土地变化监测。
变化向量分析是一种基于像元间差异的方法,它可以定量地测量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幅度和方向。
例如,在植被监测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植被指数来确定植被的生长或减少。
这种方法对于研究自然灾害、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变化等问题非常有用。
除了监测土地变化,遥感影像还可以进行土地动态分析。
这包括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趋势和模式。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农田的减少和城市扩张造成的土地转变。
这种分析对于制定土地管理策略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遥感影像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土地变化监测和动态分析。
卫星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作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a1bf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e.png)
卫星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作用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资源是地球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然而,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的合理调查与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远距离感知地球的工具,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卫星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作用,并深入解析其优势和应用。
首先,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广泛的资源调查。
卫星借助其高空的视角和全球遥感能力,能够对地球上的各类资源进行全面、连续和大范围的观测。
无论是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还是矿产资源,卫星遥感技术都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进而实现对资源类型、分布和数量的准确测算。
其次,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提供资源动态监测的能力。
由于卫星可进行连续观测,并能够将观测结果实时传回地面,因此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比如,通过对植被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遥感监测,可以获取植被的健康状况和生长情况,并及时发现和评估森林的砍伐情况、植被退化以及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
这将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提供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数据支持。
卫星遥感所获取的影像数据可以为资源评估、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资源的空间分布、面积和体积等参数,有助于科学规划资源开发和利用。
同时,卫星遥感技术还能够通过对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提供合理的资源管理建议,如合理的矿产开采水平、可持续的渔业捕捞量等。
另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具备快速、高效的特点。
传统的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往往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且成本较高。
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够利用卫星自身的定时观测和高分辨率数据处理能力,快速地完成资源调查和监测任务。
这种高效性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还提高了调查和监测的精度与效果。
总之,卫星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能够实现全面、连续和大范围的资源调查,能够提供资源动态监测的能力,能够提供数据支持以及快速高效的特点。
WorldView-1影像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WorldView-1影像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7b76126bd97f192279e979.png)
河 北遥 感
2 1年第 3 0 2 期
WolVe 1 r iw一 影像 在 土地 动 态 监 测 中的应 用 d
李会 芳 邢英梅 武 慧君
( . 北 省 遥 感 中心 , 1河 石家庄 (. 2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 究所, 石家庄 002 ) 50 1 001 ) 5 0 1
摘 要 : 以丰 润 区为例 结合 W 1 V w 1 星影 像 在 土 地 动 态监 测 中的应 用 ,介 绍 o d e 一 卫 r i W rd iW 1- o lV e一 _ 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方法,详细分析土地利用特征 ,建立解译标志,提取土  ̄ - -
地动态变化信息。达到了 确保土地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目的。
供 土 地 基 础 数据 资料 。
地面控制 点等数据 资料完成 正射 校正 ,最后通 过对 影像融合 、增 强镶 嵌 、色彩调 整等处理得 到具有包
含 地 理 信 息和 各 种 专 题 的卫 星 遥 感 数 字 正射 影 像 地 图 。 以丰 润 区 为 例 设 置 的基 本 技 术 指标 为 :
条 带 宽 度 为 1. 公 里 ,此 卫 星 还 将 具 备现 代 化 的地 76
分幅与编号 采用 国家 1 0 0 基本 比例尺 的分 幅与 :10 0 编 号 比例尺 采用 l 0 0 比例 尺 :10 0 D M色彩 O 黑 白( 采用2 6 5 级灰度)
2 1 需 DO .所 M基 本 情 况
关键 词 :W r d iw 1 影 像处 理 o IV e - 解译标 志 是 美 国D g t l lb 公 司 , o lV e一 卫 iiaGoe 于 2 0 年 9 l 号 发 射 的 一 颗 高 分 辨 率 遥 感 卫 星 ,它 07 月 8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3b175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f.png)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摘要: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调查工具,在国土资源管理和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国家土地资源的实际状况,更好地分配和管理国家土地资源,国土资源调查是对国家土地资源实际利用情况的管理和调查。
而且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以充分发挥其经济、实用、准确等优点,满足社会对国土资源的需求。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国土资源调查;具体应用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遥感技术有了很打进展,遥感技术本身属于一种新型现代化科学技术,遥感技术能够实时掌控国土资源情况,以此为土地调查与管理奠定基础,保障国土资源的时效性与合理性。
文章首先分析了遥感技术,同时阐述了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开展的现状,最后总结了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及应用要点,仅供参考。
1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以人造卫星为平台,卫星接收地球表面各类物质发射或反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根据这些电磁波按波段的波谱数据描绘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等。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在环境、气象、海洋等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它可以进行气象监测,可以对农作物长势、病虫害及冻害进行监测,也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监测。
它依靠卫星获取目标对象的数字化数据,并将数字化数据进行实时或准实传输处理,传输给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站将接收到的数字化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融合,从而形成目标对象的基础数据库,具有视点高、视域广、数据收取快和可重复覆盖、连续观测的特点。
2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开展的现状国土资源调查工作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土地、矿产、水文以及生态等等的调查与测绘。
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国土资源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离不开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支持。
国土资源调查在我国传统的调查研究中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调查的速度有比较慢、调查涉及的步骤多,对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消耗也是比较多的。
传统的调查模式对工作人员的劳动增加了许多的负担,同时调查的效率又不高。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及分析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c7870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b.png)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及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及有效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卫星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中。
本文将就如何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及分析这一主题展开对话。
1.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在多源遥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生成遥感影像相应的指数和应用专用软件进行影像分类,可以获取土地利用信息,从而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其中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光谱是常用的遥感影像分类指数。
基于NDVI指数,提取有关植被的校正上下文,可以得到城市地表的特征,用于土地利用信息筛选。
在光学遥感影像处理中,SVM(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可以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并可以让数据集处于最佳分割案例。
2.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针对不同时间段遥感影像所提取的土地利用信息,可以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变化检测方法进行变化分析,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的演变和变化趋势。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等信息,可以评估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状况,得到诸如城市扩张速度、土地利用改变类型、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的定量化结果。
3.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实践案例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产生了大量土地利用变化。
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开展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十分必要。
在成都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的研究中,利用收集的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结合Google Earth影像、地籍图、行政区划图等多种数据资源,重建了城市环境遥感数据库,实现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通过评估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成都市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功能,实现了合理地利用城市资源。
4.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的优劣势卫星遥感技术具备高时空分辨率、高覆盖率、非接触式等优势,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和技术方法。
3S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3S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1deb3e67ec102de2bd8948.png)
3S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一、3S 技术简介卫星遥感技术(RS)是一种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而取得其信息的探测技术,是获取空间信息和时间序列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
由于土地利用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特点和时间特点,通过遥感获取的信息,可为恢复和重现土地利用的空间信息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更好地管理与使用土地利用状况时空信息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可以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导航系统,它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广泛应用于完成区域土地资源的外业调绘和数据采集工作中。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软件环境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取、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综合评价、管理、定量分析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系统。
3S集成技术是指将上述三种对地观测新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在 3S 系统中, RS 相当于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更新;GPS 相当于定位器,进行实时定位;GIS 相当于中枢神经,进行空间分析和综合处理等。
三者有机结合, 能够准确把握土地资源利用化区域的特征, 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 有着传统调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图 1 3S集成技术的相互作用二、3S技术在土地使用现状调查中的优势基于 3S 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具有如下优势:1、能够及时的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并且快速的获取变化的特征和数量;2、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及时的分析和对比变化信息和历史数据,生成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图;3、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的管理和可视化功能,及时、准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管理。
三、3S技术在土地使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3S集成技术应用有多种形式,主要是根据工作需要而定。
三个系统的功能和数据资源的相互结合实现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基于GPS和遥感探测,可以获得具有三维地理信息的遥感图像数据,并输出三维地形数据模型数据和所需要的各种实用图件,简化了传统地形测量的过程,减轻了工作量;应用GIS三维地形模型叠加遥感图像技术,可以生成真实地形模型,是当前在计算机上实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维护,进行土地动态监测的主要现代化手段。
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0892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f.png)
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准确、及时地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遥感影像作为一种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遥感技术是指通过非接触式的传感器,远距离获取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技术。
遥感影像则是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地表特征信息,如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类型等。
遥感影像具有多种类型,包括光学遥感影像和雷达遥感影像等。
光学遥感影像通常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能够清晰地反映地表物体的形态和颜色特征,适用于监测土地利用的细节变化。
例如,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可以分辨出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绿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边界和分布情况。
雷达遥感影像则具有穿透云雾、不受光照条件限制等优点,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或对某些特定地物的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遥感影像的获取是第一步。
目前,有多种卫星和航空遥感平台可以提供不同分辨率和光谱特性的遥感影像,满足不同尺度和精度的监测需求。
获取到遥感影像后,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图像增强等操作,以消除影像中的误差和噪声,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可用性。
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基础。
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可以将地表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
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基于目视解译,即通过人工判读影像的特征来确定土地利用类型。
这种方法虽然准确性较高,但效率低下,难以处理大规模的影像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算法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逐渐成为主流。
这些方法能够自动提取影像中的特征,并根据训练样本进行分类,大大提高了分类的效率和精度。
在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时,通常需要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影像数据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王海燕 李庆东(国家测绘局第一航测遥感院 陕西西安 710054)The Appli cati on of Satellite Im age Data i n Dyna m ic Land M onitori ngWANG H aiyan LI Q ingdong摘 要:卫星遥感影像具有周期性、现势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在土地变更调查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结合具体项目,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的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技术。
该工艺全程采用数字化作业方式,大大减少了动态监测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关键词:土地变更调查;卫星影像;影像纠正;影像融合;影像对比中图法分类号:P237.9;P271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地资源数量减少,非农业用地大量增加。
因此,及时、精确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关系着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与规划。
获取土地利用变更信息常用的方法是在已有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基础上,实行人工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然后上报数据。
该方法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很难及时准确地获取全局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因而无法实时掌握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并分析评价土地利用变化是否合理。
此外,传统的方法根据用地单位的上报数据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状况,不仅被动,而且中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误报、漏报的问题,对于地块的空间属性难以做到准确掌握,更不能满足动态变更及时准确的要求。
而卫星遥感影像具有周期性、现势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故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动态监测调查,及时准确地获取变更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院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准确地发现了省会城市和重点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为土地执法检查提供了基础技术资料。
扑结构在数据预处理时生成,并隐含到用户应用程序的路段结构中,因此利用此方法,克服了在实际进行最短路径分析时构造邻接矩阵或邻接表的局限性,提高了最短路径分析的响应速度和实现效率。
参考文献[1] Stokes R W,M arucc i G.G IS for T ransportation:CurrentP ractices,P rob l em s and P rospec ts[J].I TE.1995,65(3):28-37[2] Cherkassky B V,Go l dberg A V,R adzi k T.Sho rtest PathsA l go rith m s:Theory and Expe ri m en tal Eva l uati on[J].M a t he m atical Progra mm i ng.1996,73(2):129-174 [3] F Benja m i n Zhan.T hree F astest Sho rtest P ath A l gor it hmson R ea l R oad N e t w orks:D ata Struct u res and P rocedures[J].G eog raph i c In f o r m ati on and D ec i sion A na l ysis.1995,1(1):69-82[4] 乐 阳,龚健雅.D 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一种高效率实现[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9,24(3):209-212[5] 龚洁晖,白 玲,高健梅.最短路径算法的改进及面向对象的实现方法[J].郑州测绘学院学报.1998,15(2):121-124[6] 鲍运慧,冯三强,徐 敏.基于矢量地图的路径寻优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9,16(5):10-13 [7]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8] 龚 劬.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9] 卢开澄,卢华明.图论及其应用[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收稿日期:2009-04-09第一作者简介:翟 娜,助理工程师,硕士,现主要从事测绘项目管理。
41测绘标准化 2010:26(1)1 卫星影像资料分析本项目要求以2006年底或2007年初的卫星遥感资料作为基点资料,以2007年6月以后的最新遥感资料作为比对资料,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要求不低于5m,最终制作1 50000图幅的变化图斑数据。
目前,分辨率较高、较常使用且能满足土地动态监测项目的卫星影像数据主要有QuickB ird 、I K O NOS 、OrbV ie w 、I RS P5、ALOS 、SPOT 5、资源卫星2号和北京1号小卫星等。
其中,Qu i c kB ird 的分辨率为0.61m,I K ONOS 、O r bV i e w 的分辨率为1.0m,I R S P5、ALOS 、SPOT 5(HRG )的分辨率为2.5m,资源卫星2号的分辨率为3m,北京1号小卫星的分辨率为4m 。
经了解,各种卫星影像的存档数据都较多,但是受基点资料和比对资料所需时间的限制,没有一种卫星影像的数据能完整覆盖整个项目区域,故项目中各个地区所使用的卫星影像数据类型及分辨率有所不同。
2 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土地动态监测是利用最新时相的卫星遥感资料和 3S !技术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督。
本项目主要是以2006年底的卫星遥感影像及部分矢量数据(如主要道路、居民地注记、境界等)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本底,进行影像纠正、配准、镶嵌、多源数据融合和变化信息的获取,与土地变更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GPS 引导外业实地调查,核查数据。
其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3 关键技术3.1 影像纠正本项目收集到的遥感影像数据种类较多,有I K ONOS 、I R S P5、ALOS 、SPOT 5和资源卫星2号等。
不同的影像纠正软件所接受的传感器类型不同,使用的纠正方法也有差异,如利用轨道参数纠正、利用有理多项式函数纠正和利用多项式纠正等。
3.2 影像融合本次收集的全色波段影像的分辨率较高,最低为3m,但由于其缺乏光谱信息,色调单一,大部分地物仅靠目视解译难以区分,很难实现精确土地动态监测调查。
因此,需对遥感影像进行一定的增强处理,以提高影像的可判读性和判读精度。
近年来,影像融合已经成为遥感影像增强处理中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影像融合的原理是将不同类型传感器获取的图像数据经预处理后,采用一定的算法将各幅图像中所包含的优势信息或互补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影像既保持了高分辨率影像的分42测绘标准化 2010:26(1)辨率,又包含了多光谱影像的影像信息,大大提高了融合图像的信息含量并使其在特征提取、分类、目标识别以及目视效果等方面更为有效,增强了解译能力,从而提供了更可靠的分析结果。
对于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H I S变换法、主分量分析法、高通滤波法、小波变换和Pansharpen等影像融合方法已经取得了较深入的研究成果和很多成功的应用。
本次作业因影像种类较多,未局限于某一种方法,选取了融合效果较好的方法,用的较多的是Pansharpen融合方法。
3.3 影像对比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动态监测的关键,在于发现遥感图像中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区域。
常用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方法有影像-影像对比判读、矢量底图-影像对比判读、影像迭加分析法和多时相直接分类法等。
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实地特点进行选择,往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发现变化区域,达到动态监测的目的。
作业中利用融合后的影像,以目视解译为主,人机交互式解译为辅,进行影像解译,从而获得土地利用分类信息。
主要是把不同时相的分幅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在软件中进行叠合,利用新时相的影像数据检查旧时相的影像数据,即影像-影像对比判读和影像迭加分析法,比较光谱特征和地物细节,发现土地利用变化范围超过10亩的图斑;然后利用相应工具准确地圈出变化图斑的范围线,同时初步确定即内业判定该土地利用的变化性质,如耕地变为新增建设用地或非耕地变为新增建设用地等,从而达到分析土地利用状况变化情况的目的。
3.4 面积统计及实地核查应用GIS的统计功能统计新旧影像时间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的总面积及总图斑数,并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土地利用的变化性质;然后迭加境界、道路和注记等信息,通过GPS引导外业实地调查,核查数据的准确性,并将核查确实的数据提供相关部门参考。
表1为土地变化统计表的格式。
表1 土地变化统计表序号图斑编号图斑位置X Y图斑面积行政归属变化前地类变化后地类实际用途土地现状用地单位备 注4 结 语本项目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程采用数字化作业方式,大大减少了动态监测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快速、准确、经济地获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地监测部门利用这些变化信息,能够对管辖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正确评价和监管各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并抑制某些不利因素。
科学管理土地利用的时空数据,对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李德仁.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s1):7-12[2] 陈 军,赵仁亮,王东华.基础地理信息世界动态更新技术体系初探[J].地理信息世界,2007(5):4-5收稿日期:2009-04-02第一作者简介:王海燕,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测绘产品质量检验。
43测绘标准化 201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