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批评视阈下的《疾病解说者》
《疾病解说者》的创伤研究
《疾病解说者》的创伤研究作者:黄鑫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18期摘要:《疾病解说者》是印裔美籍女性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处女短篇小说集,同时也是2000年普利策小说奖的作获奖品。
同名短篇小说《疾病解说者》讲述了达斯夫人因向她丈夫隐瞒私生子的秘密长达八年之久而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在其与家人在印度旅游的途中,她向身为导游同时身兼疾病解说者的卡帕西先生倾吐了这一秘密,希望能得到治疗。
作为跨学科文学批评的分支之一,创伤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
本文从创伤的症状、原因及治疗三方面对达斯夫人的创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疾病解说者》裘帕·拉希莉创伤理论一、引言英语中的创伤(trauma)一词来自希腊语,本意指对身体造成的物理性损伤。
维基百科(wikipedia)对不同领域的“创伤”(trauma)进行了定义:在人体医学领域,创伤主要指由外部力量对生物组织造成的物理性损伤或伤害;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创伤则指极度痛苦的事件对心理造成的伤害。
因此,现在创伤既可以指身体上的所遭受的物理伤害,又可以指由强烈情感反应造成的心理伤害[1](“Trauma”)。
创伤理论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的医疗保健领域,且多与越战老兵及其他幸存者群体的研究相关,例如受虐的妇女、儿童、大屠杀和灾害幸存者、难民和性侵受害者。
以病理学家卡西·卡鲁斯(Cathy Caruth)和朱迪斯·赫曼(Judith Herman)为代表,最近的创伤研究主要集中在妇女或儿童经历的创伤[2]。
根据先驱学者们的研究,创伤理论与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学有着紧密联系,尤其是弗洛伊德有关精神分析的著作。
在《无法言说的经历》一书中,卡西·卡鲁斯总结认为,弗洛伊德的两部重要著作《超越快乐原则》和《摩西和一神教》为创伤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3]。
《疾病解说者》是美国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于1999年出版的一本小说集,并获得了2000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小说讲述了印度移民与印度后裔在他们继承的文化与新大陆交织的困境中生活的故事。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评《疾病的隐喻》
作者: 胡蓉[1,2]
作者机构: [1]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教育学刊
页码: 122-12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3期
主题词: 上海译文出版社;隐喻化;苏珊·桑塔格;政治压迫;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道德批判
摘要:�疾病的隐喻》收录的是美国女学者苏珊·桑塔格1978年连载于《纽约书评》的一组文章,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引进。
此书成功地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疾病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一步步地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一种道德批判,或者一种政治压迫。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所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最典型,也是最主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疾病解说者》的食物叙事与身份认同
070裘帕·拉希莉是当代美国文坛著名印度裔女作家,1967年生于伦敦,1969年随家人移居美国,幼年时常陪父母回印度加尔各答居住。
《疾病解说者》(Interpreter of Maladies )这部短篇小说集自1999年出版后几乎囊括了美国批评界的所有重要奖项,入选美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集,同时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和普利策小说奖。
小说叙事融入印度传统习俗、宗教、政治、历史等元素因而极具异域色彩,食物书写就是其中一个维度。
裘帕·拉希莉以其细致入微的写实主义叙事和独特的叙事视角反映了两代印裔女性流散者在美国异质文化中的生存困境和身份流变。
一、家庭关系与文化语境食物被用来构成人物关系和文化语境,并构建作品中的社会关系体系。
一次用餐就可能体现由语言、仪式、礼节等编码构成的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符号组合系统。
借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阐释,一次用餐除了能满足用餐者的基本生理要求,同时还将用餐者置于复杂的关系中,用餐者和某一个人一起吃饭,就可能是在确认用餐者之间属于同一个团体,又或是在履行用餐者之间的某种义务。
小说《停电时分》正是以食物共享为契机,反映一对在美国生活的印裔夫妻的家庭关系变化和女性在异域新环境中经营家庭遭遇的挫折困境。
食物叙事离不开家庭中女性的身影,其中的女性形象尤为动人,而与女性生活最贴近的食物叙事和食物意象贯穿其中。
作者通过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展示人物的细微心理活动和真实的关系。
丈夫苏珂玛负责烹煮食物,他内心矛盾,既期待每日的停电时分,又害怕两人尴尬的共处。
伴随心理描写自然回述了夫妻的甜蜜过往,倒叙穿插在叙事主线中,夫妻日常生活的今昔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夫妻关系的变化,同时也因叙事的间隔拉长了时间轴,让短时的相聚变得漫长而充满回忆。
叙述看似冗长详尽,食物一一罗列。
苏珂玛每日从他们的储备里挖取食物,他们早已是坐吃山空了,而修芭依然是无视所有生活所需,自顾自地忙,苏珂玛形容她:“可现在这个家对她来说跟旅馆没什么两样。
“小历史”中的“大历史”
“小历史”中的“大历史”内容提要:2000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疾病解说者》由九个短篇小说组成,其中“柏哲达先生来搭伙”运用第一人称女童叙事的独特手法,打破传统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二元对立,将作为文学稳定“背景”的历史置于文学的“前景”突显出来。
通过人物“小历史”的描述,小说把印度被殖民、被分而治之的“大历史”前景化,巧妙地谴责英国殖民者对印度人民的戕害,批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少数族裔文化的压制与埋没,从而达到重新书写少数族裔历史,颠覆殖民话语及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的目的。
关键词:《疾病解说者》女童叙事历史文化霸权作者简介:薛玉凤,文学博士,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美国文学与文化。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新历史主义批评解构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的全新概念。
在新历史主义者看来,历史不再是唯一、客观、本质性地存在于文学文本之外的宏大叙事,而是与文学文本一样也是一种叙事,一种文本,同样具有主观性和虚构性。
而文本的历史性指所有的书写形式,包括批评家所研究的文本和我们处身其中探究其实的文本所具有的特定历史含义和社会的、物质性的内容,指所有“阅读模式中包含的历史、社会和物质内容”(Greenblatt and Gunn 410)。
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被理解为“共建的互文性”(Felperin 77)。
2000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疾病解说者》(Interpreter of Maladies,1999)就是这样一部蕴含丰富“历史、社会和物质内容”的短篇小说集。
印度裔美国女作家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1967-)①有意混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之间的界限,把历史事件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混杂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叙事形式。
《疾病解说者》集中刻画了一群游离于古老的印度与令人迷乱的美国新大陆之间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失败的自我救赎空间批评视角下的《疾病解说者》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1年2月20日Feb.20 2021第41卷 第2期Vo1.41 No.2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2.018失败的自我救赎:空间批评视角下的《疾病解说者》穆 歌(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摘 要: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疾病解说者》展现了女主人公达斯太太从迷失自我到寻找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
在家庭空间、文化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压迫下,达斯太太希望从卡帕西那里获得理解和安慰,从而走向自我救赎。
但由于社会空间中男性和女性的地位不平等,导致达斯太太渴望得到自我救赎失败,最后只得重新回归家庭,继续压抑和隐忍。
关键词:《疾病解说者》;家庭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自我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2-0040-03《疾病解说者》是美国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一经出版就颇受好评,并荣获了2000年的普利策奖。
小说集包含9个故事,每一篇都堪称精品,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同名小说《疾病解说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篇小说讲述了达斯太太在旅行途中偶然得知导游卡帕西的工作是疾病译解后,向其倾诉了不幸的生活以及隐藏多年的秘密的故事。
“空间就是产品”[1]26是列斐伏尔在其专著《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提出的观点,其强调了空间是可以被生产的以及空间具有极大的社会属性。
生产的空间“是思想和行动的工具;除了作为生产手段之外,它也是一种控制的手段,因此也是一种支配权力的手段”[1]26。
自我在哲学中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体验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我是在个人体验基础上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救赎。
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人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将自我定义为会以意识思考的东西,能感觉到快乐或痛苦,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疾病解说者》中移民的身份建构——以舌尖上的隐喻解读为视角
———以舌尖上的隐喻解读为视角
黄新辉
摘要:在印裔作家拉希莉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集《疾病解说者》中,“食物”作为重要的意 象在《停电时分》《森太太》《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三篇小说中反复出现,蕴含着丰富的隐 喻意义。三个故事中主要人物的饮食方 式 和 食 物 选 择,揭 示 了 拉 希 莉 所 要 传 达 的 主 题 意 义———书写印裔移民通过食物获取情感体验和身份认同的过程,再现了海外印裔移民的真实 生存状态,反映了其在异域文化中身份建构的矛盾与纠结。 关键词:拉希莉;《疾病解说者》;身份建构;食物;隐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20)01-0051-08 作者单位:黄新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广州 510420
引言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满足生存需求的基本自然行为,同时又是深受文化 影响并承载着多重象征意义的社会行为。席焕久(1994:68)指出,“饮食并不仅 仅只是一种维持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更构成了一个社会文化的最基本形态,是 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文化研究角度看,饮食的一系列过程:准 备、烹饪、食用,远非其表层意义那么简单,还给读者传递出所谓“胃口的政治” (Parker,1998),隐含着意识形态的色彩。国内学者陆薇(2001)说,胃口是一种 受文化约束、表达社会关系的代码,它既象征着主体(人)与客体(食物)之间的 关系,又是“自我”与“世界”间的桥梁。就是说食物作为隐喻性的语言代码,具 有丰富的个体性 和 交 流 性 的 功 能。 英 国 评 论 家 特 里 · 伊 格 尔 顿 (TerryEagleton, 1998:204)曾经这样总结食物的象征属性:如果食物有一个确定的属性的话,那 就是它不仅仅是食物,它是可以无限阐释的人类物化的情感。换句话说,食物与
摇曳在莎丽下的孤独灵魂
摇曳在莎丽下的孤独灵魂摘要:《疾病解说者》是裘帕·拉希莉的第一部小说集,这本出手不凡的处女作集子里,九篇小说准确描绘了故事人物跨越国家和时代追求爱的情感之旅。
文化差异和双重乡愁使沟通成了奢望,人们无奈地关上心灵之门,独自忍受心灵寂寞。
关键词:疾病解说者印度文化渴望诉说孤独“我知道我的成就不过是普普通通。
我不是唯一一个、也断不是第一个远离家园追寻幸福的人。
很多时候,我仍然会为我走过的每一里路、吃过的每一餐饭、认识的每一个人、睡过的每一个房间而迷茫不解。
这一切尽可以显得平平常常,然而总有一些时候,它们却是超乎我的想象之外的奇迹。
”——《疾病解说者》《疾病解说者》是裘帕·拉希莉的第一部小说集,问世以来,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的小说奖,其中最大的就是美国普利策文学奖。
这本出手不凡的处女作集子里,九篇小说准确描绘了故事人物跨越国家和时代追求爱的情感之旅。
主人翁大多来自印度或孟加拉,深陷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人物卑微,故事琐碎,像是裘帕·拉希莉父辈的虚构。
故事聚焦于居美印裔移民,通过多重视角艺术地再现了游离于两种文化边缘的流散族群在异质文化中所体验的孤独、困惑、尴尬和无奈。
一、拉希莉:温雅淡然、细腻动人正如书名所提示的,拉希莉自己就是一位处在祖先严格传统和令人迷惑的新世界之间的传译者。
《疾病解说者》带来了美国小说美妙的新声,是一部洋溢着智慧和奥妙的小说集。
不得不说,看完之后真是惊艳。
原来写作真真需要天分,拉希莉就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作家。
我总觉得短篇比长篇更有难度就某种程度而言。
毕竟长篇有的是篇幅,作者尽可以从容地添加枝枝蔓蔓,描画各色人物。
即使某些部分有所疏漏,也不致影响大局的繁荣稳定。
短篇则不然。
一点点小瑕疵也纤毫必现,非得构思精巧,架构严谨才能博得满堂喝彩。
当然,看小说的时候,并不会想那么多,只是单纯地觉得非常好看。
我是一个典型的浅薄的读者。
裘帕·拉希莉的父母是印度移民,所以写起文化冲击下的印度移民或平民自是信手拈来,真实自然。
从创伤理论角度分析裘帕·拉希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疾病解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创伤理论角度分析裘帕•拉希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疾病解说者》为例姚依萍 郑州西亚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摘 要:《疾病解说者》(Interpreter of Maladies)是美籍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于199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该作品也是她的处女作,一经问世便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荣获2144年普利策小说奖。
本小说集由9个故事组成,主人公大多是社会中下层的小人物,有因为误会而渐行渐远的年轻夫妇,有从根源文化中脱离远嫁美国的孤独太太,也有饱受病痛折磨依旧期盼组建幸福家庭的女孩,各个构思巧妙,语言简洁凝练,将人物内心孤独,悲伤,绝望不露声色地表达出来,女性所承受的身体和精神的创伤在作者的着墨之下也更加触动人心,本论文从女性创伤角度,以《停电时分》和《比比•哈尔达的婚事》两个故事为例,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裘帕•拉希莉;《疾病解说者》;创伤;女性形象作者简介:姚依萍(1990.8-),女,汉族,河南灵宝人,硕士,郑州西亚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文化以及翻译教学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44-02裘帕•拉希莉(1967-)生于英国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自幼随父母移居美国罗德岛,毕业于波士顿大学,主修文学创作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获博士学位。
她一方面沿袭了印度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有着西化的成长和教育背景,再加上她的严谨客观,使得对世间百态的观察更为深刻精透,多面立体。
同时她的故事结构设计精巧,人物形象刻画细致丰满,作者擅长用简洁凝炼的语言描述人物内心,越是不动声色越是触动人心,因为深刻的东西在于情感的真挚不在于语言的华丽,这是她小说一经问世便获得赞誉的重要原因。
这部《疾病解说者》是她的处女作,但赢得了普利策小说奖,海明威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疾病医疗史”
国、 日本 、 韩 国 以及 中国两岸 三地 的 5 0余位 具有 史学 和 医学 等不 同专业 背景 的专 家学 者 参加 。
与会 学 者主要 围绕 着 医疗社 会文化 史 研究 的问题 与方 法 、 殖 民医学 与 中西 医学 文化 交流 、 中国 历 史上疾 疫 与社会 应 对 、 中国 近代 的卫生 观念 与机制 以及 中国历史 上 的医生 、 医疗 行 为与药 材 等 问题 , 进行 了广 泛 而深入 的 交流 。 1 . 疾 病 医疗史 研 究的理 论与方 法 。梁其 姿 ( 台北 中研 院史语 所 ) 在 主 题报 告 《 医疗 史 与 中 国现代 性 问题》 中从 三个方 向 , 即 中国 医学 知识 体 系和 医疗卫 生体 系 、 西 方 医学观念 的传 人 、 帝 国主 义医学 或殖 民 医学 问题 , 审视 了中 国医疗史 研究 中需要 注意 的现 代 性或 近代性 问题 , 指 出 应注 意摈 弃西方 中 心论 的思 维 方 式 , 充分 体 认 非 西 方 思 想 的重 要 性 , 并 注 意 中西 方 的双 向交
评价 , 进而指出, 今 人 的文化 反 思不宜 只是 判断 变化 中事 物 的对 与 错 , 更 重要 的是 明 了其 时人
们 何 以会 有那样 的行 为与 观念 , 重在说 明它 , 以便 后人理 解 , 从 中得 到 教益 。余新 忠( 南 开大 学 中 国社 会 史研 究 中心 ) 的《 防疫 ・ 卫 生行政 ・ 身体 控 制—— 晚 清 清 洁观 念 与行 为的 演变 》 从 社 会
子大 学 ) 的《 近 代香 港天 花流 行与 中 医药 的社 会化 》 以 天花 防治 为 中心 探 讨 了 近代 香 港 的 殖 民 医学 问题 , 并 以香港 东 华 医院为 例研究 了 中医药 的 社 会化 。杨祥 银 ( 香 港 中文 大 学 ) 探 讨 了近
多元视角下的文化漂泊_从美籍印裔女作家拉希莉的_疾病解说者_看流散文学发展的新趋
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0期N O.10多元视角下的文化漂泊—从美籍印裔女作家拉希莉的《疾病解说者》看流散文学发展的新趋势——高玉华(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摘要:美国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聚焦于居美印裔移民,通过多重视角艺术地再现了游离于两种文化边缘的流散族群在异质文化中所体验的孤独、困惑、尴尬和无奈。
本文通过解读《疾病解说者》中穿梭在两个世界中的印裔移民所体验到的文化疏离以及文化漂泊意识,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双重性、混杂性和多元化为特征的流散文学所呈现的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裘帕·拉希莉;印裔族群;流散;漂泊;多元化作为一种全球化现象,流散文化是后殖民理论和跨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指离开母邦文化而在异质文化环境中生存,由此而引起个体精神世界的文化冲突与抉择,文化身份认同与追寻等一系列问题的文化现象。
生成于异质文化土壤上的流散文学,立足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关涉文化价值、身份认同、文化属性等。
流散文学一般着力表现无根的漂泊感,文化冲突中的困惑、迷惘、痛苦与失落,以及由此引发的家园意识、自我定位和文化身份的探寻等等。
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涌现了大量流散文学作品和流散作家。
亚裔流散作家作为一个群体为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增添了新的元素,如华裔作家汤亭亭、谭恩美、任璧莲、哈金等,日裔作家山本久惠、T·森以及韩裔作家金兰英、李章磊,印裔作家巴拉蒂·慕克吉等。
他们的写作和文化传译对主流话语起着既补充又挑战的作用,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使美国文学真正具有了多元文化的特征。
而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凭借其200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迅速跻身美国主流文学视野,成为古老的印度文化传统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西方文明的传译者。
裘帕·拉希莉(1967-)祖籍印度加尔各答,出生于英国伦敦,幼年随父母迁居美国。
批评话语分析视阈下的针灸媒体形象研究——以《中国日报》与《纽
以主流报纸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和塑造意识形态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批评话语分析视阈下,以系统功
能语法为研究工具,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日报》近十年新闻报道中所建构的针灸媒体形象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针
灸媒体形象建构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解读,从而为我国有针对性的调整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参考,为推动中医药海外
择和话语实践层面上转述方式的选择作出深入 解 释 ,进 而 探 究 两 家 报 纸 呈 现 不 同 针 灸 形 象 背 后 的原因。
三尧语料收集与整理
本 文 语 料 取 自 《中 国 日 报》(China Daily)和 《纽 约 时 报》(The New York Times)最 近 十 年 发 布 的 有 关 针 灸 的 报 道 。《中 国 日 报》于 1981 年 6 月 创 刊 ,在 全 球 新 闻 媒 体 等 信 息 交 流 中 为 中 国 政 府 和 中 国 人 民 发 声 ,被 中 国 和 世 界 各 国 公 认 为 最 具 权威和影响力的中国出版的英文刊物和英文媒 体 。《纽 约 时 报》则 在 全 世 界 发 行 ,创 刊 已 有 150 余 年 ,其 世 界 影 响 力 仅 次 于《泰 晤 士 报》,是 美 国 高 级 报 纸 的 代 表 ,自 创 刊 以 来 一 直 都 拥 有 很 好 的 公 信 力 和 权 威 性 [3]。 研 究 者 以 针 灸(acupuncture) 为 检 索 词 ,搜 索 《中 国 日 报》 和 《纽 约 时 报》从 2010 年 到 2019 年 以 针 灸 为 核 心 内 容 的 新 闻 报 道 ,共 计 29 篇 ,其 中《中 国 日 报》15 篇 ,《纽 约 时 报》14 篇 。 通 过 AntConc 3 . 3 . 5 语 料 库 检 索 软 件 对 文 本 进 行 整 理 和 清 洁 ,中 国 新 闻 报 道 语 料 共 计 9873 个 形 符 ,2042 个 类 符 ,平 均 词 长 5 . 06 ;美 国 新 闻 报 道 语 料 共 计 8717 个 形 符 ,2135 个 类 符 ,平 均 词 长 4 . 99 ,两 类 语 料 具 有 一 定 的 可 比 性 。
疾病书写与自我建构:解读《说谎:一部隐喻式回忆录》
疾病书写与自我建构:解读《说谎:一部隐喻式回忆录》汪雅君
【期刊名称】《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40)005
【摘要】罗伦·史蕾特的自传《说谎:一部隐喻式回忆录》借助虚构叙事表达内心真实.这种反传统写作手法既是作家探索艺术与创作的策略,更是作家借助叙事治疗,建构自我身份的手段.本文分析作者如何从疾病隐喻视角,借助叙事治疗宣泄精神抑郁情绪,实现自我建构与自我救赎,以引领读者关注叙事背后的深层动机,体验自传叙述者重构身份的生命过程.
【总页数】4页(P98-101)
【作者】汪雅君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与隐喻的审美表达——以《围城》隐喻构建的解读为例 [J], 李气纠;张建佳
2.基于图像隐喻解读能力的漫画式英语写作思维认知建构 [J], 张录文
3.《疾病解说者》中移民的身份建构——以舌尖上的隐喻解读为视角 [J], 黄新辉
4.分裂的自我——镜像式解读约翰·契佛笔下艾琳自我建构的破灭 [J], 吴玲
5.找寻女性自我意识:《幸存者回忆录》的拉康式解读 [J], 孙方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悲悯与关怀:裘帕·拉希莉对人类生存悲剧性的注解——读《疾病解说者》
作者: 林妮斯
作者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出版物刊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0-121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2期
主题词: 疾病解说者;隐喻;生存悲剧性
摘要: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在2000年问世即获得美国最高文学奖"普利策奖"。
小说题名"疾病"一词隐喻人类生存的悲剧性。
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篇篇都是普通人生存悲剧的详尽注解,从爱情婚姻生活的诸多细节细腻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困境和理解之惑。
作品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类普遍生存悲剧性的关注,也浸透着作家对于普通人不幸生活的悲悯与关怀。
社会建构论视域下《疾病解说者》中的市场医疗想象
社会建构论视域下《疾病解说者》中的市场医疗想象
胡朝霞;蒋天平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5)1
【摘要】《疾病解说者》是裘帕·拉希莉的第一部小说集。
文章试图在社会建构论的观照下,从比较视域对主流医学与补充医学两种话语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西方的理性文明对印度本土文化而言是一种灾难,通过印度补充医学市场中的以帕西为代表的市场医学形象的塑造,颂扬了印度文化中的生命文化与爱文化的主题。
【总页数】6页(P107-112)
【作者】胡朝霞;蒋天平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75.074
【相关文献】
1.医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疾病、健康与医疗(上)——2016年中国大陆医疗社会文化史著作举要与导读
2.医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疾病、健康与医疗(下)r——2016年中国大陆医疗社会文化史译著举要与导读
3.《疾病解说者》中移民的身份建构——以舌尖上的隐喻解读为视角
4.文化认同视域下中泰电影的符号建构与想象空间
5.跨文化视角下《疾病解说者》中的女性移民群体形象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疾病隐喻者
斯科特先生25岁了,他坚信,自己无处求医的顽疾是从一个遥远的下午开始的。
“那是一个淡淡而太阳短命的日子,”我本该读到这里就丢开这封邮件的,“地球正终日旋转,在游荡中接近离太阳最近的点;沉闷的低压控制全境,有人注射胰岛素自杀,把流光溢彩的遗书砸向互联网。
那天,数以千计的柳树落下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意味着北半球漫长而坚韧的冰期就要开始了。
我愿意向您解释,医生,是世界这个庞大的整体毁了我,正是这不可控的一切——阳光、水、天气、命运——对我起了作用,从那天起我决定放纵自己不知休止的求知欲去学习一切。
这样说未免有造作之嫌,但在无尽的字迹中,我确实沉痛地看到了我的一生……”一年后我将知晓,斯科特曾耗费两个日夜,从报纸夹缝、不知名网站的角落、公寓楼下的小广告里翻拣出了一百零七位心理医生的联系方式,换言之,他向一百零七个无辜的人描述了自己玄学一般的病因。
而我,在对其疾病毫无预见的情况下(如今我乐意称他为理论知识重度疾病隐喻者南京师范大学 马安宁在如今的青年写作者群体中,有一类写作,不仅是要虚构一个模糊的世界,甚至其中人物的姓名、身段、语言和行为,以及其叙述方式,都有典型的异国情调或者说“翻译腔”。
这一类的写作,应该是这个群体“用中文阅读大量外国文学”的结果。
本期马安宁的《疾病隐喻者》,虽然脱不掉稚嫩的模仿痕迹,但是却搭建了一个相对复杂的隐喻体系,疾病与情书,主人公斯科特和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以及二人之间的“医患”关系等等,都似有象征或指涉,并可做多向度的阐释。
其中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向度,是这一文本所触及到的关于“爱的表达”的问题。
但是如何爱,或者如何表达爱,显然是太复杂的题目,虽然缥缈、抽象,却也与现实息息相关。
然而,作为一个“理论知识重度瘾者”,斯科特在面临“爱”的问题的时候,却“跌落进了秩序分明的颜料瓶”,居然尝试依赖理论知识来定义“爱”并对之进行分类,结果反而丧失了表达爱的能力,以至于写不出一封致玛蒂娜的“合格的情书”。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社会文化史视阈下人的疾病及其历史书写素材
社会文化史视阈下人的疾病及其历史书写自20世纪初期开始,随着新史学运动的开展,西方医学史的书写范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向,由传统的科学技术史范式转向社会文化史范式,所表达与书写的重点从原来对伟大医生及其伟大发现的关注,转向对人的疾病与健康社会文化意义的探讨与表达。
在社会文化史视阈下,人类个体因疾病所经受的身体疼痛与其他不适,虽从本质上说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但由于患者所成长与生活其中的社会、文化不同,他们的疼痛与不适体验也各具不同的社会与文化特征。
换言之,患者在生病时所体验的疼痛与不适,是经其所在社会与文化规定的。
每个社会都会在其文化模式下定义疼痛与不适,并规定患病个体的行为与社会地位、社会对他〔她〕的态度以及包括治疗方案和措施在内的对待方式。
著名的医疗社会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特早在其1944年出版的?文明与疾病?一书中即明确指出,"宗教、哲学、教育、社会和经济状况,所有决定一个人生活态度的东西,也影响着他对疾病的处理方式。
"在对导致疾病的原因认识方面,疾病社会文化史学家深受疾病人类学观点的影响,认为"我们并不仅仅是因为不同的'事情'或'原因'才生病,而是以与我们各自的身体、各自不断展开的人生经历、各自在文化和历史中的位置和眼下的境况相应的方式在生病"。
"无论时空如何转换,疾病以及如何治愈疾病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
然而,对疾病的理解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却因时因地而大有不同,从根本上受到了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
在人类学视野中,"患病"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在本质上"是人的身心或自我——意识、身体、灵魂或与世界的关系正在经历一种他/她并不想经历的状态",是一种由其承受者即病人所决定的一种看法与感受。
尽管"诱发疾病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因素,也可能是病菌、病人的生理状况甚至他人的恶意加害行为,但起界定作用的却不是这些,而是病人自身的主观感受和价值判断"。
叙事医学视域下的道德评判与反思——从《疾病的隐喻》说起
叙事医学视域下的道德评判与反思——从《疾病的隐喻》说起陈雪;景坚刚【期刊名称】《叙事医学》【年(卷),期】2022(5)3【摘要】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疾病的隐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中指出,任何一种病因不明、医治无效的重疾,都充斥着意义,没有比赋予疾病某种意义更具有惩罚性的了。
她反思并批判了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在社会中被赋予隐喻,导致患者要承受一种加诸疾病之上的道德评判并陷入伦理困境。
因此,她提出,疾病不应该带有任何隐喻,要摆脱隐喻,就必须正视、揭露、批评、细究、接纳和利用它。
笔者通过疾病叙事类文学作品来解读这种隐喻背后的深意,以提高大家对于疾病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
在叙事医学理念的指引下,医者应该帮助患者正视隐喻的“污名化”枷锁和“宿命论”思想,接受并且好好利用它,将其转化成一种积极的、有希望的隐喻,帮助患者在饱受歧视的世界里寻求新的突破。
【总页数】6页(P178-183)【作者】陈雪;景坚刚【作者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相关文献】1.美学视域下《沙恭达罗》叙事进程中的隐喻映射--基于季羡林汉译本叙事研究2.斯坦纳阐释学视阈下的叙事医学相关中译本研究——以《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为例3.叙事医学视角下的疾病隐喻话语分析4.生命健康叙事语境下的隐喻思维与疾病叙事5.叙事医学视域下提高医学生叙事能力的策略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历史批评视阈下的《疾病解说者》
发表时间:2019-04-22T14:41:16.24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作者:文杨
[导读] 针对《疾病解说者》所探讨的话题,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基点,集中分析小说中不同短篇所反映的共同的社会历史内容,解析战争、移民潮等历史大背景下的“疾病”所包含的异乡情绪、身份意识与文化斥力等因素。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摘要:针对《疾病解说者》所探讨的话题,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基点,集中分析小说中不同短篇所反映的共同的社会历史内容,解析战争、移民潮等历史大背景下的“疾病”所包含的异乡情绪、身份意识与文化斥力等因素。
同时,对作家所处的历史环境、思想倾向进行考察,进而上升到对小说浸淫的正面情感力量的探索。
这种探索表明,拉希莉在《疾病解说者》中的书写是一种积极的书写,“疾病”的阴郁与“愈合”的明亮赋予了小说更加昂扬的情志。
关键词:社会历史批评;《疾病解说者》;战争;移民潮;社会意义
一
印度有将近90多年被英国殖民的历史。
1947年,印度实现独立,但是“蒙巴顿方案”的通过造成了印度的分裂,史称“印巴分治”。
1971年,“巴基斯坦内战”打响,南亚次大陆这块土地再次面临分裂。
[1]拉希莉通过《柏哲达先生来搭伙》和《真正的看门人》两个短篇将这段历史生动地展现出来,将流离失所的小人物嵌入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从细节处拖曳出复杂的历史况味。
《真正的看门人》中的布梨大妈由于印巴战乱,从孟加拉逃难来到加尔各答,做起了楼道清洁工。
她恪尽职守地看守大门,却因为一桩失窃案被众人反咬一口,逐出大楼。
布梨大妈的出场带有喜剧性,这仿佛是作者对苦难的刻意冲淡,但当楼道中那些怀着“酸葡萄”心理的邻居们相继登场后,我们又不得不佩服作者嬉笑笔触间的尖锐。
紧接着,拉希莉又将目光转向美国这个异域空间,《柏哲达先生来搭伙》就是这一转向的具体实践。
印裔小女孩莉丽亚用自我的经验理解着柏哲达先生,虽然她不知道地球另一端的战乱意味着什么,也始终分不清印度人与穆斯林人的区别,但是她始终置身于柏哲达先生的情感现场。
电视新闻、失败的鬼脸灯笼、深埋掌心的哭泣,这些见证串联起了一个小女孩最单纯的体认和最蓬勃的情绪,唤起了一种跨越代际的共鸣。
而这所有的呈现都包含着拉希莉对印度殖民历史及其“后遗症”的反思,包含着对历史的一种回忆性的凝视。
历史上印度人向美国移民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19世纪末至1945年;二是1945年至1965年;三是1965年至今。
[2]在移民潮的时代大背景下,拉希莉从移民者身上挖掘出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以及微妙的文化信息,这些信息汇聚成了一副生动而独特的移民图景,成就了历史深处的想象。
一代移民由于各种原因搬迁到美国,在那里定居,他们对故土有一种顽固的依恋情结,而对美国文化却难以认同。
《森太太》中的森太太随丈夫来到美国,无法遏制的思乡情绪让她将客厅装饰成印度风格。
她每天换不同色彩的莎丽、在发际间涂朱砂粉;她喜欢听印度的拉伽音乐,一次次去买在印度常吃的鱼。
对饮食习惯、日常打扮、文化习俗的坚守铸就了森夫人孤独的抵抗,这种抵抗是森夫人家园依赖情感的一种变形,是她与故土建立情感连接的唯一方式。
二代移民生于美国,长于美国。
他们“没有生活的失落与再创,只是在他们的背景里隐隐约约有那些异域文化的影子罢了,然而,面对‘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他们充满困惑”。
[3]他们在印、美两种文化中都被视为另类,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作为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压轴之作,体现出了作者的总体情感。
小说的叙述主人公“我”是典型的印度第三次移民大潮中的一员,美国是他踏上的第三块大陆,也是他最后定居的家园。
“我”在包办婚姻的传统之下娶了并不熟悉的印度女人玛拉为妻,以疏远、甚至带点嫌弃的态度对待新婚妻子,这种冷漠是对印度传统文化的抗拒。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在与代表美国文化的克罗夫特夫人相处时表现出的是谦卑、钦佩的情绪。
拉希莉将这种文化上的趋避式冲突写得很透彻,但她没有就此止笔,而是依着这个线索勾勒出了两种文化紧密交融的积极景观,结尾处关于“平凡的奇迹”的剖白就是对这种景观的最好注解。
从对疾病的解说到最后满含历史温度的剖白,拉希莉厚积薄发,让最后的情感表达成为托举起整个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力量因子。
也因此,《疾病解说者》于阴郁下有了根本的光亮底色,这一光亮使小说的整体情感得到扬升,也指明了小说的精神方向。
二
通过追溯拉希莉的生平及经历,我们找到了其小说历史深度的来源。
首先,拉希莉的祖籍是印度,她196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在美国罗德岛长大,是典型的印裔二代移民。
所以她觉得于她而言,印度文化是相当远的。
[4]可以说,正是拉希莉的这一背景为她提供了极高的文学敏感度,为她塑造的二代移民形象增添了真实感、生动感。
而从西方教育的层面来说,拉希莉的移民经历为她能接受系统的文学教育提供了条件,西方艺术以及西方优秀的文化氛围赞佐了拉希莉的文学天赋,令她在创作中脱离平庸,始终高人一筹。
其次,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拉希莉的文化趣味。
她对契诃夫、弗兰纳里•奥康纳等作家称赞有加,对《都柏林人》也很喜爱。
这些短篇大师或经典短篇小说集或多或少给予了她影响,以至于使她出手便不凡。
[5]所以,我们看到《停电时分》暗藏悲伤、《森太太》孤寂疏离、《性感》佻达醒觉、《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坦然悠扬。
拉希莉将这些情感处理得滴水不漏,丝毫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是难得的。
再者,“慢‘炖’小说”的创作理念也成就了其小说的社会历史格调。
最后,在关于“文化身份”这一观点的探讨上,拉希莉的见解始终是前瞻性的、灵活的。
这一点从短篇《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中就可以看出来。
在这个短篇中,她没有赋予“我”以确定的姓名,这样一来是表达一种普遍经历,二来是意在表明“我”的身份的流动与变化。
移民主人公在空间的移动中积极地构建自己新的身份,最后在美国家园中寻找到皈依感,这正是拉希自我文化倾向的一种表达,也是当代印裔美国移民作家主流的情感方向。
她的这一文化见解以历史为基石,以情感为经纬网,最后于小说尾部完美收束,实现了文学与历史的接洽,波澜不惊而又暗潮汹涌,令人回味无穷。
在全球化的今天,《疾病解说者》的书写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
首先,它开辟了一种审视历史的独特视角。
在展示严肃的历史主题时,它坚决从宏大的叙事中脱离出来,以历史中的小人物为切入点,将一段历史包裹在琐碎的对话、复杂的个人情感中,实现了社会历史与人物形象的完美沟通。
它调整着艺术的焦距,将历史的真实与经验的真实兼容并包,在增强现场感的同时反馈给读者回溯历史的新方法:我们需要铭记历史,也需要回忆性的审视;我们需要“观看”历史,也要掌握观看之道。
其次《疾病解说者》对于异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境遇、文化困惑、生存状态的书写无疑会引起异乡人群体的共鸣,也会由此及彼,加深对人类普遍生存状态的反思。
而更重要的是,《疾病解说者》所展现的包容视野与多元胸襟会为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一种方案,也激发着人们对在流动、开放的空间建构跨越文
化鸿沟的精神家园的美好追求。
参考文献
[1]林承节.印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毕素红.1965年以来美国印度移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裘帕•拉希莉.疾病解说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唐嘉遥.空间视域下的裘帕•拉希莉作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6.
[5]吉尔•欧文斯,林果.移民文化的阐释者——裘帕•拉希莉访谈[J].译林,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