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放射性脑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脑脓肿:临床常有发热、感染史,发病突然,进展迅 速,青壮年多发,病变多位于皮质浅层,囊壁光滑,壁薄均 匀,有膨胀感。 CT:脑脓肿的演变可分为四期:脑炎早期:发病4日内,病 变为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区,伴或不伴有斑片状或脑回状强化; 脑炎晚期:发病4-10日,病变为低密度,环形强化,有占位 效应及周围水肿,延迟扫描中心有强化;脓壁形成早期:发 病10-14日,边缘清楚的环形增强,壁薄而光滑;囊肿壁形 成晚期:脓肿壁增厚,水肿及占位效应减轻。 MRI:急性脑炎期,病灶在T1WI上呈不规则低信号,T2WI上 呈高信号;脓腔和脓壁形成后,T1WI上脓腔和外周水肿呈低 信号,脓壁呈等信号,T2WI上脓腔和水肿区呈高信号,脓壁 呈等或低信号,增强后脓壁呈环形强化。
③免疫损伤机制:放射线作用于神经细胞,使细胞蛋白或类脂质
发生结构变化具有新的抗原性,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水肿, 脱髓鞘或坏死。
由症状及临床表现分析 急性期REP、早期延迟型REP的发生可能与放射线直接损伤、免 疫损伤关联更密切;对晚期延迟型REP而言,血管因素可能是其 发生的首要机制。
诊断-临床表现
急性期:以急性颅高压表现为主:头痛、头晕,严重时有恶 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早期:较典型的嗜睡综合症、学习、记忆力下降,部分患者 可以出现烦躁、不自主哭闹等精神异常症状。 晚期:主要为放射性脑坏死及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额、颞 叶受损患者可出现定时、定向力障碍,甚至出现痴呆、癫痫 发作;脑功能区损伤可造成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如偏瘫、 失语、失认等。脑干损伤可引起颅神经和锥体束损害症状, 如复视、呛咳等;小脑受损导致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
一、临床分期与分型
1、根据放射治疗后出现症状的潜伏期长短分为 急性期:发生在放射性治疗后数小时、数天至一个月内; 早期延迟型:发生在放射线照射后1-6个月内; 晚期延迟型:一般在脑部放疗后6个月-2年内,个别患者 潜伏期可在6年以上。 2、根据发病部位分为: 颞叶型:多位于颞叶底部,可累计额叶后部及顶叶下部; 脑干型:多以脑干为中心,偶向两侧延伸,上至丘脑,下 达颈髓上端; 小脑型:以小脑半球为主,亦波及小脑蚓部或沿小脑脚至 脑干周边; 混合型:上述2型或以上同时发生。
病例:
女,60岁,头痛伴呕吐10天,无明显畏寒、发热。既往有癫 痫病史30多年,因癫痫发作频繁于去年9月份在某医院行伽 玛刀治疗(曾查脑电地形图,据家属介绍病人伽玛刀治疗前 颅பைடு நூலகம்未发现肿瘤性病变)。现行MIR+增强检查。
MR平扫
MR增强:
手术后复查CT:
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脑组织水肿、坏死及囊变,诊断放射性脑病
2.发病机理
REP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无定论,概括起来有三种学说。 ①、放射线直接损伤:放射线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作用, 可造成神经细胞脱髓鞘、变性甚至死亡。 ②、脑血管系统的继发损伤:放射线使血管内皮细胞肿 胀、渗出增加、变性、脱落;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 甚至闭塞,进而引起脑水肿,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 导致退行性变,最终出现神经元坏死、液化。血管损伤 机制:放射线会造成正常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增厚,管 壁透明样变性,内皮增生并形成血管闭塞,放射后早 期血管内皮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内皮细胞凋亡使血 脑屏障破坏,产生血管性脑水肿。血管损伤是时间依 赖性的,它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增加逐渐加重。
一般而言,明显的影像学异常和较轻的临床表现常是 旱期REP最突出的特征。
治疗
1、高压氧:提高组织氧合能力,加速侧支循 环建立,降低血管通透性。 2、药物:激素、脱水、改善循环、营养神经 维生素。 3、手术 4、其他。
预后
REP虽经系统治疗,多数患者仍会后遗认知、定向力、 智能及记忆力障碍,并因此丧失劳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 力。 因此,一定要重视REP的预防,正确使用TDF(时间、 剂 量、分割),注重CRE(累积放射效应)是预防REP的关 键。放射治疗前正确射野,治疗时正确摆位、保证摆位 的重复性是预防REP的基础。
女性,41岁。 主诉:反复头痛2个月,加重伴呕吐2日。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右颞区持续性隐痛为主,反复发作, 伴头晕,双眼视物模糊、异味感等表现。近两日,患者症状加重,伴呕吐一次,呕 吐物为胃内容物。
手术名称:右颞极切除术。 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右颞叶实质内,并与正常脑实质界限部分显示较 清,部分显示不清,肿瘤呈鱼肉色,血运丰富,质地较脑组织稍韧, 边界隐约可见,大小7.5*6.5*5cm。 病理诊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
病例三男性,1952年10月出生,顺德本地人。
2011年10月出现右眼睑下垂,伴头痛及双侧鼻塞。2012年2 月在外院行MRI检查提示鼻咽癌,2012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 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癌T4N0M1 Ⅳb期(肝内多发转移), 2012-03-20至2012-09-21行放疗鼻咽颅底TD4020CGy/21次, 症状好转。2012-10-25至2012-11-05行鼻咽颅底部追量 18Gy/9次。
病历摘要:肺ca两年,术后半年,术后化疗,目前自觉头晕头痛无呕吐,精神差,20 天前颈部出现一肿块,穿刺检查为转移性病变。 临床诊断:排除脑部转移。 图像所见: 原:肺ca术后半年。 双侧大脑半球均可见多个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不等,ct值20-37hu,边界清晰,部分 病灶壁呈稍高密度影,脑室系统未见明显受压,脑池、脑沟及脑裂未见增宽,中线结 构居中。颅骨结构完整,未见骨质破坏。 诊断意见:双侧大脑半球类圆形低密度影。多考虑:肺ca脑转移瘤。
病例四男性,56岁。 主 诉:鼻咽癌放化疗后5年,头痛半年,加重4天。 现病史:患者5年余前,因“涕血半年,鼻塞1月”就诊于肇庆市人民医院,考 虑鼻咽癌III期,于2007-10-23日至2007-12-24日完成放疗,同期行化疗(具体 不详),后复查病灶明显缩小,之后身体较前变差,易感冒。半年前无明显诱 因出现头痛,双颞部,隐痛,未予特殊诊疗。2月前出现头晕,为天旋地转感, 程度较轻,仍未予特殊诊疗。21日,突然出现晕厥,不伴肢体抽搐,无口吐白 沫、大小便失禁。 手术及病理 手术名称:右侧额颞开颅右颞占位切除术 术中所见:局部脑皮质沟回变浅,可见一囊腔,淡黄色囊液流出,颞极底面 可见一灰红色,质韧,边界欠清,血供中等的结节。在显微镜下整块切除占 位连同部分颞叶约5X6X5cm。 病理诊断:(颅内肿物)呈簇状生长的扩张的薄壁血管腔,伴广泛的出血和 含铁血黄色沉积,但未见典型的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病变须鉴别海绵状血 管瘤伴出血和放射性脑病,鉴于患者有鼻咽癌放疗病史,不排除放射性脑病 的可能,请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出院诊断:1、炎性肉芽肿(颞,右);2、放射性脑病(额、颞、顶、岛, 右;颞,左);3、鼻咽癌放化疗后。 病例分析 放射性脑病行手术治疗的非常少见,这个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行开颅手术其 实也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该患者除了肉芽肿外,还合并囊变。
病例一 女性,1968年7月出生,广东省广州市人。 2010年确诊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T4N2M0 Ⅳ期,后行 根治性放化疗,后患者定期复查未见转移及复发。3月前反 复出血,左耳鸣伴左耳流液。
病例二 男性,1956年3月出生,顺德本地人。 2001年因“发现颈部肿物10余天”在我院住院,鼻咽镜确诊 为鼻咽分化性非角化性癌,予钴60外照射70Gy,并辅以PF 方案化疗2段,治疗后定期复查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左耳 放疗化后4年失聪,右耳听力下降。 2013年3月在外院行鼻咽镜活检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 因患者恶病质,未予放化疗。
病因与发病机理
实验证明REP的发生与放射源、单次剂量、 总剂量 的分割和总的治疗时间有密切关系。 放射量越大, 照射面积越广,越易发病。目前 认为,常规分割照 射:全脑TD5/5 5500cGY ,25%脑TD5/5 6500cGY,超 过此限值可能引发REP。此外REP发生尚与年龄、身 体状况、血管硬化程度、多程放疗、机体免疫状况、 个体差异、是否联合应用化疗等多因素有关。
患者,男,32岁。反复抽搐3天。 PE:无异常。 临床诊断:抽搐原因待查。
诊断要点
1、有头颈部放射治疗史,TD≧250GY; 2、临床表现早期多可见较典型的嗜睡综合症,晚期主 要为放射性脑坏死及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3、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部位与照射野的范围基本一致, 病灶主要分布在颞叶、脑干、小脑; 4、有典型的影像学(CT、MRI、PET)或MRS表现; 5、除外新生肿瘤或肿瘤复发。
放射性脑病
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encephalopathy REP) 是指脑组织受 到放射线照射,并在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神经元发生变 性、坏死而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EP可在放射治疗脑 瘤、颅外(鼻咽癌)或白血病脑病等多种疾患时发生。REP 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是放疗后最为严重的并 发症。其病程为进展性,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常预后不良,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被公认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放射性脑损伤 是鼻咽癌放疗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放射性损伤, 有近1/3患者会因此死亡。
病理表现:
大体标本病变脑组织早期变化为脑组织充血、肿胀 等,晚期主要为脑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囊性变以 及胶质增生甚至脑皮质继发萎缩。
影像诊断
MRI:放射性脑病的诊断首选MRI检査,病变多位于颞叶,早期表现为 脑水肿,T1WI上呈低信号,T2W1和质子密度加权像时呈高信号,可无 或有轻度占位效应,晚期形成液化坏死时,则会出现清楚的T1WI上呈 低信号,T2WI上高信号; CT:1、呈斑片状低密度区,间杂有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斑点 2、增强扫描病变有强化,且呈不规则斑点状,线条状、团块状、增 强灶多位于脑内照射剂量最大的位置 3、周围脑髓质呈指状水肿 4、可有占位效应 5、脑水肿治疗后可消退。
鉴别诊断 (1)脑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肺癌 CT:1、常位于大脑皮层下区,呈类圆形,60%-70%为多发病灶; 2、平扫可呈等、低、高密度,若为较大的低密度灶,可见低 密度灶的外壁; 3、增强时,病灶强化明显,多结节强化较均一,较大病灶中 心有坏死,可呈环状强化,环壁较厚不均匀 4、瘤周水肿严重 5、占位效应明显; MRI: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亦可局限于白质内;小者为实性结界, 大者多有坏死。可单发亦可多发,大多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 瘤周水肿明显,小肿瘤大水肿为特征性表现,但4mm以下结界周围 常无水肿;强化时表现多样。
(2)、鼻咽癌颅内侵犯,主要改变为鼻咽部肿块向 颅内侵犯,冠状面或矢状面扫描可见肿块呈连续关 系,颅底骨质破坏,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男性,45岁。 鼻咽癌治疗后1年余,现诉头痛,左侧为甚,双目失明。
(3)、星形细胞瘤,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颅内肿瘤的17%, 男女发病比例1.89:1,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位于幕下。 CT:幕上星形细胞瘤(I、II) 脑内低密度灶,类似水肿,少数为混合密度灶,肿瘤边界多不清 楚,90%不出现水肿,少数有轻度或中度水肿,增强常无强化,少 数囊壁或壁内间隔轻度间隔,壁结界甚至花环状强化。 幕上星形细胞瘤(III、IV) 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瘤内 高密度为出血或钙化,钙化率仅为2.3-8%,91.7%有水肿,几乎所 有肿瘤都有强化,可呈不规则或环状强化,环壁上还可见强化的 瘤结节。 MRI:肿瘤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常不均匀,与瘤内出 血、坏死、囊变有关。增强扫描,偏良性的肿瘤多无增强;偏恶 性的多有强化,强化表现多样。瘤周水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