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则

合集下载

五言 格式

五言 格式

五言格式
五言律句,或称“五言律诗”,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诗体,由五个字组成一句。

其特点是讲究平仄、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以下是五言律句的格式:
1. 平仄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 对仗要求:每句的前两个字要对仗,可以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名词对名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动词对动词。

3. 韵律要求:五言律句的最后一个字要押韵,通常是押平声韵。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流”、“楼”都是平声韵。

4. 意境要求:五言律句要表达出深远、含蓄的意境,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出丰富的内涵。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格律近体诗(律诗,绝句)的平仄,指的是句子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共有四个句型,即:(一)○仄仄平平仄(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下同。

)四个句型错综变化,成为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的一半,所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也有四个句型,即:(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四个句型错综变化,成为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哈。

先说第一种格式,那叫仄起仄收式。

啥意思呢?就是开头的字是仄声,一个字也是仄声。

就像“白日依山尽”,“白”是仄声,“尽”也是仄声。

这种格式呀,读起来有种紧凑的感觉,节奏很快,像是急匆匆要告诉你什么大事儿。

再来说第二种,叫仄起平收式。

比如说“仄仄仄平平”,开头仄声,结尾平声,像“月黑雁飞高”,是不是听起来就稍微舒缓一些,有那么点儿悠扬的味道。

第三种是平起仄收式,好比“平平平仄仄”,“空山新雨后”就是这样的,感觉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味道。

一种是平起平收式,像“平平仄仄平”,“深林人不知”,这种读起来特别平稳,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

其实这四种格式各有各的妙处,就看诗人怎么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啦!怎么样,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稿子二:哈喽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好好唠唠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你瞧第一种,仄起仄收式,这就好像是个急性子,一开口就风风火火的。

比如说“岁暮阴阳催短景”,仄声开头仄声结尾,是不是特别有那种紧迫的感觉?接着是仄起平收式,这就温柔多啦。

像“此地一为别”,开头仄声,结尾平声,就像是有人在轻轻地跟你诉说离别之情。

再说说平起仄收式,“凄凉宝剑篇”这样的,它呀,就像个安静的旁观者,淡淡地讲述着故事。

是平起平收式,“青山横北郭”,这种听起来特别平稳大气,就像一幅展开的壮丽画卷。

每种格式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诗人用它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美妙的诗篇。

咱们在欣赏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呢。

是不是很神奇呀?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咱们下次接着说!。

五律格律表

五律格律表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
晚晴(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回,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需要注意的是,在五律中,除了遵循固定的平仄格式外,还要求对仗工整、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同时,五律通常需要避免犯孤平、三平尾等禁忌,以保证诗的音韵和谐和美感。
五律格律表
五律是五言律诗的简称,属于格律诗的一种。其格律要求非常严格,通常有四个固定的格式,分别为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起首句入韵式、仄起首句不入韵式和仄起首句入韵式。以下是一个五律的格律表,供您参考:
类型
平仄格式
示例诗句
平起首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五言格律诗平仄韵表

五言格律诗平仄韵表

五言格律诗平仄韵表五律的平仄平仄是近体诗格律中最重要的因素。

五律平仄格式是近体诗中最基本的格式,掌握了五律的平仄格式,七律以及入律的五、七言绝句就容易得多了。

(一)五律的类型五律的平仄有四个类型,依次排列,恰好是五律的两联: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

五律共四联八句,将以上形式重复一次,就是一首完整的五律,下面是五律的第一种格式: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点外加圈者表示可仄可平,以下相同。

)例诗: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第一句不入韵。

五律首句也可入韵,倘要入韵,只须将第一句换为第四句即可,其他不变,这就衍化五律第二式:D⊙仄仄平平,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例诗: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倒海隅。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将第一式一、三联与二、四联位置倒换,即成五律第三式: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例诗;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同样的,将第三式的第一句换为第四句,使首句入韵,遂衍化为五律第四式:B平平仄仄平,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

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

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平仄目的
诗词的意境可以给人美感,可以取悦于读者,或可以传情达意,给人启发。

于是有人想到为何不让诗词的声音也能给人美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说就此诞生。

随着平仄之说的刻意发展,到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诗词气势和意境的发挥和拓展,成了诗人的蹩脚鞋或包袱,大大地误入歧途、有违初衷。

特别是平仄之说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众说纷纭,难以统一、难以规范,让学习的人无所适从,学会的人无法运用,这是对诗词文学的自我封闭,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极其不利。

诗词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大众、服务大众,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说而拒人千里,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诗词只是文体的一种,应该走进课堂、走进课本、走进考卷,让教师、学生乃至社会民众都喜闻乐见、共同参与。

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式

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式

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式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五言律诗的格式

五言律诗的格式

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五言律诗的特点是每首八句,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

五言律诗的特点
1、每首八句;
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
3、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
4、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5、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五言律诗的格式
1、仄起仄收句:仄仄平平仄
2、平起仄收句:平平平仄仄
3、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
4、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

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五言律诗格律

五言律诗格律

五言律诗格律
五言律诗格律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
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
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何写五律诗

如何写五律诗

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格律特征:1、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3、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4、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5、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

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为正格,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五言律诗与七言律诗一样,四联八句,每一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与七律不同的是,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但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依然有首联用对仗的例子。

五言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型:1、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2、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3、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4、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如: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格律对照例诗: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言律诗及对仗

五言律诗及对仗

五言律诗及对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律诗物征是律句八句,组成四联,依次名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或称首、颈、腹、尾联),中间两联上下句(出句、对句)要对仗。

对仗即对偶,形同古代仪仗,两两相对。

依据“对”、“粘”规则,五律的平仄格式有以下四种:A、仄起,首句不入韵(等于五绝A式两首相加):(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其中“两”字不依平仄又如,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其中“别”字系入声字B、平起,首句不入韵(等于五绝B式两首相加):(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石:入声字C、仄起,首句入韵(等于五绝C式加A式):(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访频。

平生原有分,况是蔡家亲!*白:入声字D、平起,首句入韵(等于五绝D式加B式):(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平仄要求

五言律诗平仄要求

五言律诗的平仄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平仄相间。

五言律诗的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即每句中平仄相间,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2. 平仄相对。

五言律诗的平仄要求是“平平相对,仄仄相对”,即每句中相对应的词必须平仄相对,形成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感。

3. 粘对规则。

五言律诗的粘对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在一句诗中,奇数位置上的字可以平仄不论,偶数位置上
的字则必须平仄分明。

同时,相邻两句诗中相对应的词必须粘对,
即平粘平、仄粘仄。

4. 对仗工整。

五言律诗的对仗要求是“虚对实,地对天”,即
虚词对实词,地字对天字。

同时,对仗的两句诗中必须平仄相对、
词性相同、语义相关,以达到工整的效果。

以上是五言律诗的平仄要求,遵循这些规则可以创作出符合要
求的五言律诗。

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平仄不严格的格式
来创作诗歌,以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

五言绝句平仄规律

五言绝句平仄规律

五言绝句平仄规律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其实都是只有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四种格式,五律的平起仄收格式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基本句式只有四个,绝句是四句,两首绝句叠加就是律诗。

只要知道第一句,后边的每句利用粘对关系就能推出来。

七言诗就是把五言诗前边加上和原来平仄相反的两个字。

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一诗为首句不入韵的五言绝句,平仄如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平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表示可平可仄)诗的大意:晚春阳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飞翔,在湿地衔泥筑巢;沙洲暖洋洋的,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仄仄平平仄"显然是五言,不可能是四言。

绝句也只有五言、七言之分。

“仄仄平平仄"可以是五言绝句也可以是五言律诗。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包括“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首句入韵”四种基本格式。

格律对照例诗:王之涣《登鹳雀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仄起首句入韵式格律对照例诗:元稹《行宫》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3.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格律对照例诗:李端《听筝》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4.平起首句入韵式格律对照例诗:王涯《闺人赠远》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五言律诗特点结构

五言律诗特点结构

五言律诗特点结构
五言律诗是指每句诗有五个字,而且按照平仄、韵脚要求编排的一种古体诗体。

五言律诗的特点和结构如下:
1. 字数和句式:每句五个字,一般按照1+1+3的句式构成,
即头一句两个字,第二句一个字,第三句三个字。

2. 平仄要求:五言律诗的平仄要求比较严格,通常要求平仄错落有致,使整体韵律更加和谐。

平指声调平缓,仄指声调拖长。

3. 韵脚要求:五言律诗是根据韵脚编排的,每句的韵脚要保持一致,一般有押韵的规定,如仄韵平平、平韵仄仄等。

4. 句与句之间的关联:五言律诗的各句之间通常有密切的关联,句与句之间通过意义、音韵、修辞等手法相互呼应或衔接,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5. 情感表达:五言律诗常常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情感,能够通过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示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总体来说,五言律诗特点鲜明,结构严谨,要求高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表达各种主题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诗格律要求

唐诗格律要求

唐诗格律要求
唐诗格律是唐代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唐诗格律要求包括:
1. 唐诗应按七言或五言排列,每句五七字或七言排列,每句七七字。

2. 五言绝句的格律要求是:平起首句,仄起第二句,平起第三句,仄起第四句;且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应呼应对仗。

3. 五言律诗的格律要求是:每句五七字,平仄相间,起首句和终止句必须平声,中间的句子必须押韵,一般是押二句相连的韵。

4. 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是:平起首句,仄起第二句,平起第三句,平起第四句;且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应呼应对仗。

5. 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是:每句七个字,平仄相间,起首句和终止句必须平声,中间的句子必须押韵,一般是押二句相连的韵。

总之,唐诗格律要求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规范,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诗歌音律和韵律的深刻认识和艺术追求,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五言律诗平仄

五言律诗平仄

1、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

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

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例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下面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

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

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怎么写五言律诗

怎么写五言律诗

怎么写五言律诗一、平仄不同句式的四种五律我们用杜甫的《春望》来解释下,四种律句的特点。

国破山河在,中仄平平仄第1种句式;城春草木深。

平平中仄平第2种句式;感时花溅泪,中平平仄仄第3种句式;恨别鸟惊心。

中仄仄平平第4种句式;烽火连三月,中仄平平仄重复第一句;家书抵万金。

平平中仄平重复第二句;白头搔更短,中平平仄仄重复第三句;浑欲不胜簪。

中仄仄平平重复第四句。

根据第一句的句式: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可以知道这首《春望》是仄起仄收式的五律。

说明一下:中,代表平可仄。

另外,国、别、白等字,古韵是仄声,今为平声。

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第一句是仄收的五律,四联的平仄句式是句句相对的(不是指对仗),后半首是前半首的重复。

第一句是平收的句式,只有后三联句句相对(不是指对仗),除了第一句和第五句不同,后半首也是前半首的重复。

假如第一句是仄起平收的句子,这首诗《春望》就是平起仄收的五律。

同理,四种句式谁作第一句,我们就称之为哪一种律诗。

二、押韵接着上面说,假如第一句是仄起平收的句子,这首诗《春望》就是平起仄收的五律。

但是第一句平收,就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一句要押韵。

顺便说一下韵书的小知识。

隋朝以前用口语押韵,和今天的人做现代诗一样,读着押韵即可。

隋朝人编撰了一本韵书叫《切韵》,于是给诗人套上了枷锁。

唐人作诗用隋朝《切韵》及其改编本《唐韵》,宋又有广韵、集韵、平水韵等,我们今天作诗用的古韵指平水韵。

这些韵书都是隋朝《切韵》基础上的改编本,所以唐诗押韵也符合宋人编写的平水韵。

律诗押韵,要求一韵到底,第1句平收押韵可以用邻韵,但双数句的韵脚必须是一个韵部的字(一韵到底),否则就是落韵。

唐朝人把律诗创作搞成了科举进士科的考试科目,落韵基本就没戏了。

所以押韵是重点注意事项之一。

例如杜甫《春望》押的【侵】部,在平水韵中是下平十二部。

它和上平的十一真、十二文不是一个韵部。

所以今天读起来挺押韵的侵、真字,是不能一起用的。

五言律诗的格律

五言律诗的格律

五言律诗的格律五言律诗的格律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个基本句式:(一)仄仄平平仄;(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

用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可以构成四种平仄格式。

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表示按照格律安排这个位置,虽然是平声,但也可用仄声。

仄,表示按照格律安排这个位置,虽然是仄声,但也可用平声。

杜甫的就是这种格式: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二种是以[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晚晴唐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第三种是以[平平平仄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春日登楼怀旧宋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第四种以[仄仄仄平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从*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则(诗词格律解说(7))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个基本句式:(一)仄仄平平仄;(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

用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可以构成四种平仄格式。

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表示按照格律安排这个位置,虽然是平声,但也可用仄声。

,表示按照格律安排这个位置,虽然是仄声,但也可用平声。

杜甫的《旅夜书怀》就是这种格式: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二种是以“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第三种是以“平平平仄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春日登楼怀旧
[宋]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第四种以“仄仄仄平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