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海藻酸钠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摘要: 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已被广泛应用. 介绍了海藻酸钠的性质、研究现状和几种提取工艺, 综述了其在纺织,食品,医学行业中的应用, 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关键词: 海藻酸钠; 提取; 提纯; 应用引言:海藻酸钠( Sodium Alginate, NaAlg, 简称AGS)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碳水化合物, 是由1, 4- 聚-β- D- 甘露糖醛酸(简称M)和α- L- 古罗糖醛酸(简称G)组成的一种线型聚合物, 是海藻酸衍生物中的一种, 所以有时也称褐藻酸钠或海带胶和海藻胶, 其分子式为[C6H7O6Na]n , 相对分子量在3之间.各种生物合成的海藻酸结构基本相似,海藻酸大分子长链中有一M—M—M一(M一块),-G—G—G一(G一块),一G—M—G—M一(交替块),一M—M—G一、一G—G—M一(混合块)等段节。
结构式如下:自1883 年由海带中发现海藻酸钠以来, 不少学者对其实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直至1929 年才开始在美国应用于工业生产, 1944 年用于食品工业,而用于医药工业不过是近30 年的事. 1983 年FDA批准海藻酸钠可直接作为食品的成分. 20 世纪70年代初期, 我国棉纺织企业在纯棉织物上, 以后又在涤棉织物上, 使用海藻胶代粮上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 世纪80 年代初在食品工业协会、农牧渔业部等联合召开全国食用海藻酸交流会上,专家充分肯定了海藻酸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呼吁我国要大力推广海藻酸的食用技术. 海藻酸在我国目前主要用于印染、纺织工业, 而在食品、医药工业方面的应用报道不多.目前世界范围内提取海藻酸钠可分为几种艺,分别为酸凝酸化法、钙凝酸化法、钙凝离子交换法、酶解提取法,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厂家采用钙凝酸化法.但是目前工业提取海藻酸钠的现行工艺繁杂、生产成本高、降解非常严重,从而使粘度和平均收率普遍较低.1海藻酸钠的性质及制备工艺1.1海藻酸钠的性质海藻酸钠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几乎无臭无味.海藻酸钠溶于水, 糊化性能良好, 加入温水使之膨化. 吸湿性强, 持水性能好, 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酸( pH< 3) .海藻酸钠的稳定性以pH 值在6-11 之间较好. pH 值低于6 时析出海藻酸, 不溶于水; pH 值高于11 时又要凝聚. 黏度在pH 值为7 时最大, 但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海藻酸钠不耐强酸、强碱及某些重金属离子, 因为它们会使海藻酸凝成块状, 但碱金属( 钠、钾) 并不会使海藻酸钠浆发生凝冻.1.1.1海藻酸钠的相溶性海藻酸钠与增稠剂(黄原胶、瓜尔豆胶、西黄蓍胶)、合成高分子药用材料(如卡波沫)、糖、油脂、蜡类、一些表面活性剂和一些有机溶剂(如甘油、丙二醇、乙二醇等)具有相溶性.与吖啶衍生物、结晶紫、醋(硝)酸苯汞、钙盐、重金属及浓度高于5%的乙醇不相溶。
磁性絮凝剂的制备_表征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磁性絮凝剂的制备、表征及其絮凝性能研究徐灏龙 王长智 章一丹(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 310007) 摘要 将磁铁矿粉和浓硫酸通过固液表面反应制备得到新型的磁性絮凝剂,采用XRD、IR和S EM表征分析表明,磁性絮凝剂具有“核壳结构”和良好的磁响应性,其表面生成了多羟基硫酸铁为主的混凝活性结构,呈层状紧密包裹磁核。
混凝烧杯试验比较了磁性絮凝剂与聚氯化铝和聚硫酸铁的混凝效果,磁性絮凝剂对总磷的去除能力与聚硫酸铁接近,磁性絮凝剂投加量为80mg/L,对COD Cr去除率达到45.8%。
磁性絮凝剂产生的絮体相比聚氯化铝和聚硫酸铁要密实、沉淀速度快,其产生的污泥量分别为聚硫酸铁和聚氯化铝产生污泥量的71%和44%,而且磁性絮凝剂约占其投加量61%的磁核可以磁分离回收。
关键词 磁铁矿粉 磁性絮凝剂 固液表面反应 表征分析 在水污染治理中,絮凝过程是各种水处理净化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单元处理工艺,目前广泛应用的无机絮凝剂主要有铝系絮凝剂和铁系絮凝剂,由于铝系絮凝剂产生的絮体沉降慢,并且Al3+在水体中的残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近年来铁盐絮凝剂出现逐步替代铝盐絮凝剂的趋势。
目前市售的固体铁盐絮凝剂通常为两步法生产,将铁矿石、硫铁矿烧渣或硫酸亚铁等酸溶、过滤、氧化等步骤制得液体絮凝剂,再通过干燥器干燥制得固体产品,其存在能耗大、生产工艺复杂等不足[14,15]。
磁分离水处理技术是从矿物磁选技术发展而来,具有工艺简单、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钢铁废水等含有强磁性介质的废水处理,将絮凝剂和磁种结合用于不含磁性介质的水污染治理成为近年来污染治理关注的热点[1~4,11~13]。
本文利用浓硫酸的强酸性和强氧化性,并结合空气中氧的氧化作用,首次提出以磁铁矿粉为原料通过固液相表面反应“一步法”制备核壳结构的固体磁性絮凝剂的方法,磁性絮凝剂的磁核可以通过磁鼓分离器回收循环投加于混合反应池作为絮凝晶核和沉淀剂,构建加载絮凝磁分离的水处理澄清工艺,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社会发展项目(2008C13014-4);浙江省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
一种磁性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磁性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昂,马放,郭海娟
申请号:CN201811260415.7
申请日:20181026
公开号:CN109019879A
公开日:
201812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磁性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絮凝剂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复杂,残留絮凝剂与絮凝后的产物分离困难,分离时间长,造成二次污染和成本高的问题。
方法:一、制备磁性FeO颗粒;二、制备生物絮凝剂MFX溶液;三、复合,得到磁性生物絮凝剂。
一种磁性生物絮凝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Pb。
本发明可以对低浓度Pb废水(Pb浓度为5mg/L~15mg/L)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本发明制备的磁性生物絮凝剂适用于去除废水中Pb。
申请人: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214205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环科园绿园路501号环保科技大厦
国籍:CN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岳泉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024年基于天然海藻酸钠和纳米黏土制备新型复合超吸附微球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天然海藻酸钠和纳米黏土制备新型复合超吸附微球及其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资源的日益紧张,寻找可持续、环保的吸附材料成为了科研领域的重要课题。
海藻酸钠和纳米黏土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环保性和高吸附性等特点,在材料科学领域备受关注。
本研究以天然海藻酸钠和纳米黏土为原料,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复合超吸附微球,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海藻酸钠:天然来源的生物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吸附性。
(2)纳米黏土: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天然矿物质,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高比表面积。
(3)其他辅助材料及试剂。
2. 方法(1)制备过程:将海藻酸钠与纳米黏土及其他辅助材料混合,通过乳化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备出复合超吸附微球。
(2)性能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观察微球的形态结构;通过吸附实验测试微球的吸附性能;通过耐盐性、耐酸碱性等实验测试微球的稳定性。
三、结果与讨论1. 形态结构通过SEM和TEM观察,发现制备出的复合超吸附微球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大小均匀。
海藻酸钠和纳米黏土在微球中分布均匀,形成了良好的复合结构。
2. 吸附性能本实验测试了微球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结果显示,该复合超吸附微球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染料等污染物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这主要得益于海藻酸钠的高分子结构和纳米黏土的高比表面积。
此外,该微球还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3. 稳定性耐盐性实验表明,该复合超吸附微球在盐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盐离子的干扰。
耐酸碱性实验表明,该微球在较宽的pH范围内均能保持良好的吸附性能。
这得益于海藻酸钠和纳米黏土的化学稳定性。
四、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出一种基于天然海藻酸钠和纳米黏土的复合超吸附微球,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
该微球在处理水污染、土壤修复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该研究为开发环保、可持续的吸附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型助凝剂海藻酸钠的助凝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新型助凝剂海藻酸钠的助凝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祝苑; 潘丁瑞; 汪艳; 成淑媛; 王立章; 王倩; 赵爽【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年(卷),期】2019(009)006【总页数】5页(P680-684)【关键词】海藻酸钠; 助凝剂; 混凝效能; pH; 作用机制【作者】祝苑; 潘丁瑞; 汪艳; 成淑媛; 王立章; 王倩; 赵爽【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在传统的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是应用最为普遍且成本较低的关键技术环节,其决定着后续流程的运行工况及最终的出水水质[1-2]。
传统的混凝剂虽然有良好的除浊效果,但对有机物的去除并不理想[3-5],因而往往采用混凝剂与助凝剂配合使用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
所用助凝剂多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6],其中聚丙烯酰胺(PAM)因其良好的助凝效能成为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助凝剂[7-8]。
但随着其大规模的市场化应用,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Zhu等[9]研究发现,PAM的水解单体——丙烯酰胺对神经系统有较大的损伤作用,且在污泥处置过程中难以被生物降解,会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安东等[10]发现,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PAM的使用在后续氯消毒过程中会增加强致癌性消毒副产物——亚硝基二甲胺的生成风险。
因此,寻求具备良好絮凝效能而又安全无毒、易生物降解的新型助凝剂代替PAM,是目前我国水质安全净化的迫切需求。
针对PAM的使用带来二次污染的致命缺陷,人们把关注点转向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的天然高分子助凝剂[11-12]。
海藻酸钠(SA),又称褐藻胶,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聚阴离子多糖碳水化合物[13-14]。
其线型高分子结构可以穿过水膜,通过所含有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与混凝剂中的金属离子及其聚合物形成螯合网状结构,在发挥混凝剂电中和作用的同时发挥交联网状结构的网捕作用,从而提高混凝效能。
因此,SA理论上可作为天然高分子助凝剂使用。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复合絮凝剂的效果研究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复合絮凝剂的效果研究张婧【摘要】研究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复合后的絮凝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制备的复合絮凝剂絮凝效果好,复合比例在1:1的情况下,絮凝效果为最佳,有明显的脱色作用.用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复合絮凝剂的作用效果受pH值影响,不同pH 值下,脱色效果都是随着复合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多而提高,但超过一定用量后,脱色效果反而下降,同时在偏酸性条件下,脱色效果最好.复合絮凝剂具有除浊、脱色效果好,投药量低,在达到良好除浊效果的同时还能去除一定的铜离子和铬离子,并且有一定的COD去除率.【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7(043)003【总页数】2页(P125-126)【关键词】壳聚糖;海藻酸钠;脱色【作者】张婧【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91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弱阳离子絮凝剂,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氨基、羟基,性质较活泼,可修饰、活化和偶联,所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备了絮凝剂和吸附剂的特性,对水体中的带负电荷的有机、无机微粒具有较好吸附作用。
海藻酸钠是一种典型的阴离子多糖,其阴离子活性,主要来自分子中含有的羧基。
海藻酸作为一种多糖絮凝剂,用于水处理已有50a的历史,由于其成本低、无毒副作用、脱水性能好。
本文通过将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两个大分子电解质复合,形成聚合物,增加其架桥和网捕作用,提高絮凝效果。
1.1 试剂与仪器主要试剂:壳聚糖(浙江玉环海洋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脱乙酰度为92%),海藻酸钠(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活性红染料,硅藻土,盐酸,乙酸,氢氧化钠,磷酸,氯化钠均为市购分析纯试剂。
主要仪器:DELTA 320 pH计,RC-6溶出度测试仪,UV-9100紫外分光光度仪,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2 絮凝剂的制备取一定量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醋酸(1%)溶液,分别配成海藻酸钠溶液和壳聚糖溶液。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复合絮凝剂的效果研究
壳 聚糖 作 为一种 天然 的弱 阳离子 絮凝剂 ,分子 中含有 大 合 絮凝 剂 投入 到 l O O mL模 拟废 水 中,快 速 ( 1 8 0 r / ai r n )搅 拌 ai r n,再慢速 ( 6 0 r / mi n)搅拌 l O mi n ,静置 6 0 mi n后,取上清 量的氨基、 羟基, 性质较活泼,可修饰、活化和偶联,所以 2
2 0 1 7 年3 月
壳 聚 糖 与 海 藻 酸 钠 复 合 絮 凝 剂 的效 果 研 究
张 请
( 武汉职业技术 学院生物工程 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0 0 )
摘 要: 研 究 了壳聚糖与 海藻酸钠 复合 后的絮凝特征 。 实验 结果表明 ,壳聚糖 与海藻酸钠制备 的复合絮凝剂 絮凝 效果好 , 复合 比例在 1:1 的情况下 ,絮凝 效果为最佳 ,有 明显的脱 色作 用。用壳聚糖 与海藻酸钠复合絮凝 剂的作 用效果 受 D H值 影响 , 不同p H值下 ,脱 色效果都是 随着复合絮凝 剂投 加量 的增 多而提 高,但超过 一定用量后 ,脱 色效 果反 而下降, 同时在偏 酸性条 件下 ,脱 色效 果最好 。复合絮凝剂 具有 除浊 、脱 色效 果好 ,投 药量低,在达到 良好 除浊效 果的同时还能去除一定的铜 离子和铬 离子 ,并且有 一定 的 C O D去除率 。 关键词 : 壳聚糖 ;海藻酸钠 ; 脱色 中图分类号 : X7 9 1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3 - 6 4 9 0( 2 0 1 7 )0 3 - 0 1 2 5 02 -
S t u d y o n t h e Ef fe c t o f Ch i t o s a n a n d S o d i u m Al g i n a t e Co mp o s i t e F l o c c u l a n t
4种磁性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4种磁性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考察骆艳华;潘峰;魏运洋【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在超声波分散作用下,用聚丙烯酰胺和壳聚糖对d50=1μm的分析纯四氧化三铁和d50=20 μm的磁铁矿精矿进行改性,制得聚丙烯酰胺-四氧化三铁、聚丙烯酰胺-磁铁矿、壳聚糖-四氧化三铁和壳聚糖-磁铁矿4种磁性絮凝剂.对4种磁性絮凝剂进行XRD、FTIR和SEM分析,发现聚丙烯酰胺能够通过键合作用在两种磁性物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针状物,而壳聚糖对两种磁性物的改性结果不理想.用4种磁性絮凝剂处理马鞍山城市生活污水和巢湖河蓝藻水,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四氧化三铁磁性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磁铁矿磁性絮凝剂对污物、蓝藻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8.13%、99.61%和93.75%、99.02%,但壳聚糖-四氧化三铁磁性絮凝剂和壳聚糖-磁铁矿磁性絮凝剂所获相应去除率分别只有67.50%、35.29%和49.38%、31.57%.由于聚丙烯酰胺-磁铁矿磁性絮凝剂可取得良好的水处理效果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因此认为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总页数】4页(P177-180)【作者】骆艳华;潘峰;魏运洋【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中钢集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81;X703.5【相关文献】1.磁性絮凝剂的制备、表征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J], 徐灏龙;王长智;章一丹2.含镍碳化硅纤维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Ⅱ.含镍碳化硅纤维的电磁性能 [J], 王军;陈革;宋永才;萧加余;许云书;孙颖3.原位沉析法制备壳聚糖磁性絮凝剂及其性能研究 [J], 张聪璐;侯晓虹;伦小文;夏海莲4.“磁性纳米胶囊的制备、磁性和电磁性能研究”获2011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J],5.磁性纳米粒子MFe2O4的制备及其磁性能 [J], 宋晓蕾;余媛;祁珍明;王春霞;葛明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and flocculation property of magnetic alginate flocculants
Meng Duo1,2 Ni Caihua1,2 Zhu Changping1,3 Huang Bo1,3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3.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Changzhou 21302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2.Th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Colloids and Biotechnology,
1.2 实 验 方 法
1.2.1 ST-Fe絮 凝 剂 的 合 成 按文献方法[5-6],在4 ~8 ℃和避光条件下,用 高 碘 酸 钠
将 SA 部分氧 化 制 得 氧 化 海 藻 酸 钠,氧 化 度 为 40%,收 率 为 87.5%。参照文献 [7]制 备 得 到 淡 黄 色 粉 末 颗 粒 絮 凝 剂 海 藻 酸钠-氨基硫脲 ST。参照 文 献 [8],用 化 学 共 沉 淀 法 制 备 得 到 Fe3O4 纳米粒子,再用 KH-550 对 其 进 行 修 饰,得 到 表 面 含 有 氨 基 的 Fe3O4 纳 米 粒 子(Fe-NH2)。
摘 要 首先用氨基硫脲对海藻酸钠进行功能化改性,然 后 与 磁 性 纳 米 Fe3O4 发 生 缩 合 反 应,得 到 同 时 具 有 吸 附 性 和磁性能的杂化海藻酸钠絮凝剂(ST-Fe),IR、XRD 及 TG 的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得 到 了 目 标 产 物。 用 该 絮 凝 剂 对 重 金 属 离 子 的絮凝研究结果表明,杂化海藻酸钠絮凝剂对于一些重金属离子吸附容量高,絮凝沉降速度快,分离效果 好。 其 原 因 归 于 絮凝剂的纳米结构以及功能化基团。本研究的产物在快速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68 ·
化工新型材料
第 42 卷
将氨基硫 脲 改 性 的 海 藻 酸 钠 ST 加 入 100mL 三 颈 烧 瓶 中,用蒸馏水溶解搅拌均匀,用盐酸调节至 pH=4,加入 EDC/ NHS活化反应30min,加 入 一 定 量 的 Fe-NH2,室 温 搅 拌 反 应 30h后停止反应,用磁铁分离得到淡灰色的 ST-Fe絮凝剂。 1.2.2 絮 凝 实 验
用蒸 馏 水 配 制 一 定 浓 度 的 金 属 离 子 溶 液 (Pb2+ 、Cu2+ 、 Hg2+ 、Cd2+ 、Ni 2+ )和 3% (w/w)的 ST-Fe-2溶 液。取 重 金 属 离 子溶液20mL置于 50mL 具 塞 锥 形 瓶 中,用 移 液 管 逐 滴 加 入 一 定量的 ST-Fe-2絮凝剂进 行 絮 凝 沉 降。样 品 在 外 磁 场 环 境 下, 室温下磁力搅拌一定时间,转 速 200r/min,过 滤,测 定 滤 液 中 吸 附前后重金属离 子 的 浓 度。分 别 采 用 EDTA 络 合 滴 定 法 测 定 汞离子,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 测 定 其 他 重 金 属 离 子。检 测 方法和计算吸附容量 Q 和去除率 R 的方法参照文献[7]。
藻酸钠 高 分 子 是 非 结 晶 状 态。 根 据 Scherrer 公 式:D= Kλ/ (βcosθ)可计算出 各 衍 射 峰 晶 体 粒 径 的 大 小[9](式 中,K 为 峰 形 因 子 ,取 决 于 几 个 因 素 ,其 值 一 般 取 0.89;λ为 射 线 波 长 ,一 般 取 0.154nm;D 为晶体的平均粒径,θ为衍射角;β为校正后的衍射 峰半高宽 )。由图2中晶面特征衍射峰的半高宽得到 ST-Fe的 平 均 粒 径 约 为 45nm±5nm,其 投 射 电 镜 (TEM)见 图 2(b)。
图1 絮凝剂 ST-Fe-2及其原料的红外光谱图
2.2 XRD 分析
图2(a)是 Fe3O4、Fe-NH2、ST-Fe-2 及 ST 的 X 射 线 衍 射 图。在 Fe3O4、Fe-NH2 图 中 可 观 察 到 尖 锐 的 衍 射 峰 ,经 KH- 550改性的 Fe3O4 粒子的晶型没改变 ,说明 Fe3O4 的结晶状态 很好,分 别 对 应 于 反 尖 晶 石 结 构 Fe3O4 的 (220)、(311)、 (400)、(422)、(511)和 (440)晶 面 ,对 应 的 2θ分 别 为 30.1°、35. 5°、43.2°、53.5°、57.1°、62.8°。ST 的 XRD 图 谱 在 2θ=25.5° 左右只有1个较 宽 的 衍 射 峰,由 ST-Fe的 XRD 图 谱 知,在 2θ =24.6°时出现较宽的 ST 特征衍射峰,且保留着 Fe3O4的结晶 性,但是 ST-Fe结晶性明显较 Fe3O4 和 Fe-NH2 差,这是因为海
酸汞、氯 化 镉 、硫 酸 镍 、FeCl3 · 6H2O、FeCl2 · 4H2O、NaOH 均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 公 司,为 国 产 市 售 分 析 纯;氨 基 硫脲(TSC,AR),上 海 五 维 化 工 科 技 有 限 公 司;3-氨 丙 基 三 乙 氧基硅烷 (KH-550,98%),阿 拉 丁 试 剂;1-(3-二 甲 基 氨 基 丙 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上海共 价 化 学 科 技有限公司。
2 结 果 与 讨 论
2.1 IR 分析
在 Fe3O4 的红 外 谱 图 (见 图 1)中 看 到 :3404cm-1 是 OH 的伸缩振动峰,580cm-1是 Fe-O-Fe的 伸 缩 振 动 强 特 征 峰;由 Fe-NH2 的红外光谱图知,3340cm-1 为 N-H 伸 缩 振 动 与-OH 伸缩振动的叠加峰,581cm-1为 Fe-O 键的伸缩振动带,在800 ~1005cm-1之间出现了 Si-O 伸缩振动强峰,说明 KH-550成 功修饰 了 Fe3O4 纳 米 粒 子;与 ST 相 比,ST-Fe红 外 光 谱 发 生 了变化,3010~3600cm-1-OH 与-NH2 的 伸 缩 振 动 吸 收 峰 叠 加,SA 上的羰基峰由1650cm-1红移至1600cm-1,N-H 吸 收 峰由1430cm-1红 移 至 1400cm-1,且 吸 收 峰 强 度 变 弱 ,1047 cm-1是 C-N 伸 缩 振 动 和 C-O-C 反 对 称 伸 缩 振 动 的 叠 加 峰 , 548cm-1 是 N-H 的 变 形 振 动 和 Fe-O 键 的 伸 缩 振 动 峰 的 叠 加。红外谱图说明了絮凝剂的成功合成。
基 金 项 目 :河 海 大 学 水 文 水 资 源 与 水 利 工 程 科 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开 放 研 究 基 金 (2012490911);江 苏 省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 工 业 部 分 (BE2012017) 作 者 简 介 :孟 朵 (1986- ),女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功 能 高 分 子 材 料 。 联 系 人:倪才华。
Abstract Magnetic alginate flocculant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coupling reaction of thiosemicarbazide-modified alginate
and nanoparticles Fe3O4using the catalyst of EDC and NHS.The structure of the floccul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IR,XRD and TG. The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flocculant on heavy metal ions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cculent pos- sessed high adsorption capacities and fast adsorbing and flocculation settlement rate.This was ascribed to the nano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groups in the flocculant.The product had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for rapid removing heavy metal ions from wastewater.
第 42 卷 第 11 期 2014 年 11 月
化 工 新 型 材 料 NEW CHEMICAL MATERIALS
Vol.42 No.11 ·67·
磁性海藻酸钠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孟 朵1,2 倪才华1,2* 朱昌平1,3 黄 波1,3
(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8; 2.江 南 大 学 食 品 胶 体 与 生 物 技 术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江 南 大 学 化 学 与 材 料 工程学院,无锡 214122;3.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213022)
图 2 (A)Fe3O4 、Fe-NH2 、ST-Fe-2 的 XRD 谱图;(B)ST-Fe-2的 TEM 谱图
改变 ST 与 Fe-NH2 质 量 比 合 成 了 6 个 样 品,其 XRD 分 析见图3。可以看出,随着 ST 与 Fe-NH2 质量比的不同,得到 产 物组分有所变化,而且ST-Fe的 XRD 峰形不同,意味着ST- Fe的 结 晶 性 变 化 。 随 着 Fe3O4 组 分 的 增 加 ,其 特 征 衍 射 峰 增 强 ,同 时 海 藻 酸 钠 的 特 征 衍 射 峰 变 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