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 总承包模式
目前比较常见四种典型的总承包管理模式
![目前比较常见四种典型的总承包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f078ae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a.png)
目前比较常见四种典型的总承包管理模式
1.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Design-Build):在这种模式下,建筑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由同一家公司或团队负责。
这种模式加强了设计和施工之间的协作,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2.建设管理总承包模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atRisk):在这种模式下,建筑项目的所有方面都由一个建设管理团队负责,他们与业主进行合作,并在工程的各个阶段提供专业建议。
这种模式强调了项目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3.工程总承包模式
(Engineering,Procurement,andConstruction):这种模式下,一个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工程、采购和施工。
承包商在整个项目周期内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并与业主进行紧密合作。
4.建筑管理总承包模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在这种模式下,建筑项目的管理和协调由一个专门的建筑管理团队负责。
建筑管理团队与业主合作,负责项目的规划、监督和协调,并与各个分包商进行协调和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下如何管理项目
![EPC总承包模式下如何管理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60ac4e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0.png)
根据项目需求和合同约定,制定物资检验标准,确保接收的物资符 合质量要求。
物资检验与接收
在物资到达现场后,按照检验标准进行严格检验,合格的物资方可 接收。
物资存储与管理
对接收的物资进行科学合理的存储和管理,确保物资的安全、完整和 可用性。
05
施工阶段管理实践
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单一责任主体
EPC总承包商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全过程负责,有利于明确责任主体,减少业主的管理压力 。
降低成本
通过总承包商的统一管理,可以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优势与挑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缩短工期:EPC总承包模式有利于实现设计、采购、施工 等环节的并行作业,从而缩短项目工期。
优势与挑战
高风险
EPC总承包商需要承担项目的设 计、采购、施工等全过程风险, 对承包商的风险管理能力要求较 高。
发展趋势
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EPC总承包商的专业化、 精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未来,EPC总承包模式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转型升级 。
02
项目策划与前期准备
明确项目目标及范围
确定项目目标
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为后续工作提供 方向。
EPC总承包模式下如何管理 项目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录
• 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 项目策划与前期准备 • 设计阶段管理要点 • 采购阶段管理策略 • 施工阶段管理实践 • 调试、验收及后期维护管理 • 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策略 • 总结:提高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管理水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关键点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关键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0a021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a.png)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关键点摘要: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EPC总承包项目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新型建设模式,在对其进行具体应用时,需要合理优化管理模式,确保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保障相关部门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使建筑工程建设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确保能够有效推进现代建筑行业发展,为了进一步明确如何对EPC项目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特此进行本次研究工作。
关键词:EPC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实践应用1、EPC工程总承包的特点和优势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相较施工总承包模式可以通过内部协调减少分包单位间的各项矛盾,提高工程项目整体建造水平。
对于投资方或建设方来说,能够控制建设总投资、减少报批报建手续办理、控制施工进度、提高总体建造质量;对于设计方和施工方来说,可以直接进行交流,减少设计与施工沟通不畅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设计与施工联动,促进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推动行业新技术发展。
对于整个市政道路行业来说,大型项目、标杆性项目应用EPC总承包,能够引领区域发展,有效规范行业市场,减少违法发包、转包等行为,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对于大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来说,通过自身结构调整,促进主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发展,使得企业做大做强。
EPC工程总承包的特点在于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发挥总承包单位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发挥专业人才的管理优势,促进设计与施工的协调联动,通过各方对EPC项目的设计方案优化,实现设计、采购、施工、报批报建、交付、维保等阶段的统筹管理与有序运作,尤其是利用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资深项目管理经验和现场建造过程中孵化新技术的优势帮助完成投资方或建设方的建设目标。
2、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关键点2.1、招投标管理在市政道路项目工程中,依据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开展招投标工作,EPC总承包模式能够在市政道路项目工程初期进行招投标工作,从而能够减少招标时间,对于缩短整体建设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
![简述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bad3e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c.png)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简介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将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一系列工作整合起来由一个总承包商来完成。
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组织、施工和管理,以确保项目在预定的时间、质量和成本范围内完成。
模式特点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综合性:总承包商承担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采购、验收等一系列工作。
总承包商作为项目的承包方,对项目的整体质量、进度和成本负责。
2.简化管理:总承包模式将项目管理和施工任务集中在一个机构或个人手中,避免了多个承包商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问题。
这样可以简化管理程序,减少管理成本,并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3.风险分担:总承包商与业主签订总包合同,承担了项目的所有管理和施工风险。
这样可以有效地分散项目风险,降低业主的风险承担。
4.高效协调:总承包商作为项目的总责任人,对项目的各个分包工程有统一的协调和管理。
总承包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个分包工程之间的协作关系,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模式流程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总承包商与业主签订总包合同,明确工程建设的目标、范围、质量和成本要求。
总承包商进行项目的初始规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
2.设计阶段:总承包商根据业主的要求,委托设计单位进行项目的详细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调整。
设计方案确定后,总承包商将其分包给相关的施工单位。
3.施工阶段:总承包商负责对各个分包工程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
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明确施工范围、质量要求和进度安排。
总承包商对分包商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达到要求。
4.监理阶段:总承包商聘请独立的第三方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业主要求。
5.完工与验收阶段:工程项目完成后,总承包商组织验收工作,并根据合同约定向业主交付项目。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8fd4e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5.png)
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摘要:本文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势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合同结构形式出发,以法律及政策为依据,详细介绍了管理和工程造价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对项目各阶段风险分析,阐述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改进的方向,为EPC模式的实践给出优化建议。
关键字:EPC总承包管理风险1.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定义及优势“EPC”是“设计、采购、施工”的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
在EPC总承包模式中,总承包单位根据约定对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全过程的承包。
同时对其承包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费用负责[1]。
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总承包模式有如下优势:(1) 有利于进度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打破设计、采购、施工之间相互脱节的壁垒,提高各参建单位的参与度,加大三者之间的配合力度,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有效控制,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2]。
(2) 有利于质量管理和责任划分。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明确了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和责任主体,对造成工程损失的参与各方,责任追究清晰。
(3) 有利于投资管理和成本控制。
采用EPC建设模式,合同价款的组合模式致使投资费用在可调控范围内,尤其是固定总价合同,省去索赔及费用增加,大部分风险有效转移给总承包单位。
总承包单位间设计、施工、采购的有效配合,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间接的节约了成本。
1.EPC总承包模式的合同结构形式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单位承担建设任务,建设单位依据设计和合同进行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按合同规定支付合同价款,承包单位按合同规定完成工程,最终按合同规定验收和结算。
其合同结构表现形式如下:(1)交钥匙总承包;(2)设计—采购总承包(E-P);(3)采购—施工总承包(P-C);(4)设计—施工总承包(D-B);(5)建设—转让(BT)等相关模式。
其中,普遍采用的是第(1)、(4)、(5)这三种形式。
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及应用(44页,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简介,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
![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及应用(44页,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简介,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71ca140a1c7aa00b52acbf6.png)
1.3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组织实施模式
➢ 业主负责制
➢ 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总承包管理模式
1.3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组织实施模式
业主负责制
指业主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投资、风险全面负责。设计、监理、 施工、设备采购由业主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业主分别对设计、监理、施工、 设备供应各方签订相依的合同 。
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及应用
内容
1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介 2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
3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实施
1.1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介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建设项目组织实 施方式也随着变化和发展,其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建设单位自营的方式
目管理方式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随着大量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国外资金
和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设市场,相继带来了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和工程承 包方式,建设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近三十年时间的实践,基 本确立了业主负责制(即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 、监理制)的管理模式。 同时20世纪80年代初,工程建设领域开始推行工程总承包,先后经历了探 索、试点、推广三个阶段。
3
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深度交叉和合理衔接,实现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 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满足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
4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责任和确定责任的承担人。
2.4 EPC工程总承包合同的市场来源
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招投标方式
项
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方式
目
来
融资方式(F-EPC)
2.6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流程
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4942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0.png)
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EPC(设计、采购和施工)总承包模式是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它整合了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建筑施工等各个环节,由一个主要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
这种模式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能源、化工、建筑、交通和水利等领域。
EPC总承包模式的主要优势是有利于项目的整体协调和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各个环节,能够更好地管理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
与传统的分包模式相比,EPC总承包模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减少了不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成本。
此外,EPC总承包模式还能够提高项目的风险控制能力。
由于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减少潜在的风险。
同时,主承包商还能够与设计师和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主承包商能够与工程设计师和设备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技术和信息共享,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主承包商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项目计划,优化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提高项目的综合竞争力。
然而,EPC总承包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较大,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才能顺利实施。
其次,由于项目的实施责任集中在一个主承包商身上,一旦主承包商出现问题,可能对整个项目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选择一个可靠的主承包商对于项目的成功非常重要。
总之,EPC总承包模式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通过整合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可以提高项目的整体协调和管理效果,降低项目的风险。
然而,在实施这种模式的时候,需要注意选择可靠的主承包商,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项目能够成功地完成。
代建制,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区别
![代建制,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d9461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2.png)
代建制,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区别代建制、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承包是建筑行业常见的三种合作模式。
虽然它们都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而存在,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一些区别。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三种模式的区别,分别是合作方式、责任分工、项目管理、合同签订和风险承担。
一、合作方式1.1 代建制代建制是指业主委托建设单位代为承揽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实施。
业主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质量标准完成工程。
1.2 工程总承包工程总承包是指业主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任务委托给一家企业,由该企业负责整个工程的管理和实施。
工程总承包商负责与业主签订合同,协调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并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负责。
1.3 项目管理承包项目管理承包是指业主将工程项目的管理任务委托给一家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该公司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项目管理承包商与业主签订合同,负责项目的计划制定、资源调配、进度控制等工作,并协调各个参与方的合作。
二、责任分工2.1 代建制在代建制中,建设单位承担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实施责任,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
建设单位需要负责项目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并与业主保持良好的沟通。
2.2 工程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商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实施。
他们需要协调设计单位、采购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合作,确保项目按照合同要求顺利进行。
2.3 项目管理承包项目管理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主要负责项目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他们需要与各个参与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三、项目管理3.1 代建制在代建制中,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调配、进度控制等。
他们需要与设计单位、采购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协作,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
工程项目的承包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的承包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2b6d31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d.png)
工程项目的承包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的承包管理模式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合作方式和责任分配方式。
常见的承包管理模式包括设计施工总包(Design-Bid-Build, DBB)、设计施工一体化(Design-Build, DB)、工程采购施工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Turnkey, EPC/T)和设计建造运营(Design-Build-Operate, DBO)。
每种承包管理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
本文将重点论述这四种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帮助理解其适用性和应用场景。
一、设计施工总包(DBB)的特点、优点和缺点1. 特点:设计施工总包是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管理。
首先,业主邀请设计公司进行项目设计,完成设计后,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承包商进行施工。
设计和施工由不同的团队负责,中间会有比较独立的设计评审环节。
2. 优点:- 质量控制好: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相对独立,有利于质量的管控和监督。
- 招投标公开透明:采用招标方式选择承包商,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市场竞争。
- 技术专业:能够借助专业设计团队和专业施工团队实现项目的高质量设计和施工。
3. 缺点:- 沟通协调难: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需要在两个独立的阶段进行沟通和协调,可能导致不同环节之间的信息流失或变更困难。
- 延期风险高:设计和施工阶段分离,可能导致项目时间延长。
- 合同风险:由于设计和施工合同不是一次签订,业主需要管理多个合同,增加了合同风险和管理成本。
二、设计施工一体化(DB)的特点、优点和缺点1. 特点: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将设计和施工过程结合在一起进行管理。
设计和施工团队合并为一个团队,协作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业主可以与一个集成团队进行单一的合同签订。
2. 优点:- 快速高效:设计和施工同时进行,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
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模式
![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7d34bd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2.png)
一、总分包模式总分包模式是指业主将工程项目全过程或其中某个阶段(如设计或施工)的全部工作发包给一家资质条件符合要求的承包单位,由该承包单位再将若干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工程任务发包给不同的专业承包单位去完成,并统一协调和监督各分包单位的工作。
总分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合同结构简单,有利于合同管理;2. 业主与总包单位直接签订合同,减少协调工作量;3. 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
二、项目总承包模式项目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将项目设计与施工的主要部分发包给专门从事设计与施工组织管理的项目管理公司,该公司自己既没有设计力量,也没有施工队伍,而是将其所承接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全部分包给其他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
项目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项目管理公司专注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2. 合同结构简单,有利于合同管理;3. 项目管理公司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强调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2. 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3. 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四、项目管理服务模式项目管理服务模式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项目管理服务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项目管理企业不直接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2. 协助业主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并受业主委托监督合同的履行;3. 项目管理企业为业主提供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应根据项目特点、业主需求和项目管理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工程项目常见的几种模式
![工程项目常见的几种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1945a7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d.png)
工程项目常见的几种模式工程总承包(EPC)模式EPC工程总承包即Engineering Procurement n模式,又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
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以后,从设计开始,经招标,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对设计-采购-建造进行总承包。
在这种模式下,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总价或可调总价方,由工程公司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
EPC有很多种衍生和组合,例如EP+C、E+P+C、EPCm、EPCs、EPCa等。
优点1、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开工服务工作全部托付给工程总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总承包商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运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业主和承包商自身创造更多的效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协调工作量;2、设计变更少,工期较短;3、因为采用的是总价合同,基本上不消再支付索赔及追加项目费用;项目的最终代价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切实其实定性。
缺点1、业主不能对工程进行全程控制;2、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负责,加大了总承包商的风险,总承包商为了下降风险获得更多的利润,可能通过调整设想计划来下降成本,可能会影响长远意义上的质量;3、由于采用的是总价合同,承包商获得业主变更令及追加费用的弹性很小。
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PMC即Project Management Consultant,即项目管理承包。
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承包商,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进行全面管理,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的具体工作。
PMC模式体现了开端设想与施工图设想的星散,施工图设想进入手艺合作领域,只不过开端设想是由PMC完成的。
优点1、可以充分发挥管理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统一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减少矛盾;2、有利于扶植项目投资的节省;3、该模式可以对项目的设计进行优化,可以实现在给项目生存期内达到成本最低;4、在保证质量优良的同时,有利于承包商获得对项目未来的契股或收益分配权,可以缩短施工工期,在高风险领域,通常采用契股这种方式来稳定队伍。
工程项目中的总承包模式
![工程项目中的总承包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4e2405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8.png)
工程项目中的总承包模式施工总承包、设计一施工总承包(DB).设计一采购一施工总承包(EPC)和建设一运营一移交(BOT)是工程项目中的四种常见模式,也就是总承包的四种方式,不同的方式,它们在合同结构、工作范围、风险承担和融资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施工总承包:这种模式是指业主将建筑工程的施工和部分工程的设计工作发包给一家施工总承包商完成。
施工总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材料采购和施工等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发挥施工总承包商在施工方面的专业优势,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工期管理。
设计一施工总承包(DB):这种模式是指业主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全部发包给一家设计一施工总承包商完成。
设计一施工总承包商负责完成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负责材料采购和施工等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设计和施工的深度融合,减少设计和施工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设计一采购一施工总承包(EPC):这种模式是指业主将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采购和施工等工作全部发包给一家设计一采购一施工总承包商完成。
设计一采购一施工总承包商负责完成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负责材料采购和施工等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设计、采购和施工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整体优化和协同管理。
同时,设计一采购一施工总承包商可以承担工程项目的全部风险,有利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
建设一运营一移交(BOT):这种模式是指业主将建筑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权发包给一家公司,由该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并在特定期限后将项目的所有权移交给业主。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缓解业主的资金压力,同时可以通过运营管理创造经济效益。
这四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情况和业主需求。
选择合适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和风险。
深入分析四种模式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合同结构在施工总承包模式中,业主与施工总承包商签订施工合同,施工总承包商再与各专业分包商签订专业分包合同。
什么是项目管理总承包
![什么是项目管理总承包](https://img.taocdn.com/s3/m/8b19a5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7.png)
什么是项目管理总承包1、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的概念项目管理总承包是针对大型、复杂、管理环节多的项目所发展起来的一种纯粹的管理模式,国外大型项目采用较多。
该模式中项目管理总承包商(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PMC) 作为业主的代表对包括项目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直至对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活动的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但PMC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的具体工作。
首先,业主委托一家有相当实力的国际工程公司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承包,即PM C;其次,项目被分成两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称为定义阶段,PMC要负责组织/ 完成基础设计,确定所有技术方案及专业设计方案,确定设备、材料的规格与数量,做出相当准确的投资估算( ±10%),并编制工程设计、采购和建设的招标书,最终确定工程中各个项目的总承包商(EPC 或EP+C)。
第二阶段称为执行阶段,由中标的总承包商负责执行详细设计、采购和建设工作。
PMC代表业主负起全部项目的管理协调和监理责任,直至项目完成。
在各个阶段,PMC应及时向业主报告工作,业主则派出少量人员对PMC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在定义阶段,PMC负责编制初步设计并取得有关部门批准,为业主融资提供支持;在执行阶段,不管采用EP+C方案,还是采用EPC 方案,PMC都要直接参与从试车至投料以及协助业主开车和做性能考核。
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的组织架构如图2-13所示。
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与我国投资体制改革推行的项目代建制模式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图2-13 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组织架构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对于国内工程建设领域而言是一种新的形式,但国际大型工程公司采用该模式已经成为惯例。
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总承包在设计、采购、建设、进度控制、质量保证、资料控制、财务管理、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IT 管理、HSE管理、政府关系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都已形成了相应的管理程序、管理目标、管理任务和管理方法,尤其是在项目费用和奖励机制、项目费用估算、项目文档管理体系方面都有一些独特做法。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概念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9d2a4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1.png)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承包合作方式,它在一个合同下由一个总承包商来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交付等全过程。
这种模式在工程项目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及其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定义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是指在一个合同下,由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并与各个分包商进行协调合作,将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的一种承包合作模式。
总承包商会根据业主的需求,进行项目的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组织等工作,并与各个分包商进行协调沟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特点1. 统一管理:总承包商承担着整个项目的管理责任,可以有效减少业主与分包商之间的沟通成本,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2. 分工协作:总承包商将项目分解为多个工作包,并与各个分包商进行合作,各自负责自己的专业领域,实现分工协作,提高专业性和效率。
3. 资金调配: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整体投资和款项支付,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配资金,减少业主的财务风险。
4. 项目核算:总承包商会进行项目的核算,对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进行监控,确保项目在预算和时间范围内完成。
5. 风险担当:总承包商一方面需要承担项目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要获得相应的利润,因此需要在项目管理和分包商选择上做出明智的决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适用范围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如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
这些项目在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合作,总承包商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小型简单的工程项目,采用总承包模式可能会增加成本和复杂度,不太适合。
四、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优势1. 降低成本:总承包商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减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成本,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项目总体成本。
2. 减少风险:总承包商承担项目的风险,并与业主签订合同,可以有效地分担业主的风险,提供保障。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bb91f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b.png)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优点1. 统一管理: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可以集中管理项目,由总承包商负责各个层面的协调和管理,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2. 减少沟通成本:总承包商负责与客户、设计师、供应商等各方进行沟通,减少了各方之间的沟通成本和时间,提高项目进展效率。
3. 简化合同管理:总承包模式可以通过与不同供应商和分包商签订一个总合同,简化合同管理流程,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4. 简化项目投标:总承包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和报价,减少了客户在项目投标过程中的工作量和风险。
5. 提供质量保证:总承包商有责任确保项目按照规定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提供质量保证,减少项目质量问题的发生。
6. 降低客户风险:总承包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承担了各种风险,如成本超支、施工延期等,减低了客户的风险承担。
缺点1. 降低分包商竞争性:总承包商通常与特定的供应商和分包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了其他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竞争性,可能导致成本偏高。
2. 项目管理风险:总承包商需要同时管理多个子承包商和供应商,如果项目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工期延误等风险。
3. 信息不对称:总承包商与客户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果客户对项目建设了解不足或缺乏监督,可能导致项目执行不顺利。
4. 需求变更困难:总承包模式下,客户的需求变更可能会导致合同变更,增加了合同管理的复杂性和变更成本。
5. 资金流问题:总承包商需要提前垫付各个分包商和供应商的费用,而在项目结算时才能获得款项,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付款困难。
总的来说,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有其优点和缺点。
在选择使用总承包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特点、客户需求和风险承担能力,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项目管理模式与工程总承包
![项目管理模式与工程总承包](https://img.taocdn.com/s3/m/c1a9c4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d.png)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企业需要不断创 新和改进,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
谢谢观看
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项目管理带来新的机遇, 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监控等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定制化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 个性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对企业的意义与影响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工具,提高项目管理 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和风险。
03
工程总承包模式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业主通常在项目前期阶段就有 明确的建设意图和要求,希望通过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快速建设、降低风险的 目的。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固定总价合同
工程总承包合同通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 式,业主在招标阶段就能明确工程造价。
集成管理
工程总承包模式强调对工程项目的 整体规划和集成管理,包括设计、
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项目规模与复杂性
根据项目的大小、复杂性和风险程度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大型复杂 项目可能需要更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管理模式。
组织文化和战略目标
考虑组织的文化、价值观和战略目标,选择能够支持这些目标的项目 管理模式。
行业特点和客户需求
针对特定行业和客户需求,选择能够满足其特殊要求的项目管理模式。
不同项目管理模式比较
传统项目管理
侧重于项目的执行和实施,关注 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适用 于中小型项目,强调项目经理的 领导和协调能力。
敏捷项目管理
注重快速响应变化,强调团队的 自组织能力。适用于需求变化快、 产浪费、持续改进和客户 价值。适用于追求高效率、高质 量和低成本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基于总承包模式下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基于总承包模式下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8e770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c.png)
基于总承包模式下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核电项目管理的发展也逐渐与国际接轨。
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都在探索核电项目的总承包管理模式。
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大大增强项目经理对工程建设的管理能力,提高协调效率,提高风险可控性,降低工程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总承包模式;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一、核电项目建设的主要模式分析1.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在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下,核电企业需要肩负更多的职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对总承包单位控制风险的要求也更强。
主要服务内容需要双方协商确定,然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要求进行调整。
2.项目总承包模式在EPC模式下,核电企业可以承担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根据合同。
由于核电企业的合同范围比较广,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系统地考虑问题,可以实现上下游信息传递和沟通的优化,实现数据共享,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成本,加强风险预控。
二、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优势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核电项目建设中采用以设计为主导的总承包模式,包括设计、施工、采购等环节。
设计施工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以设计为主导的总承包模式优势逐渐显现,成为现阶段核电项目建设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以设计为主导的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设计的造价控制功能,设计部门对整个核电项目的造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全局的角度系统地考虑问题,研究整个核电项目之间的相互制约,从整体上实现对项目进度、投资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通过将设计、采购、施工有机整合,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人员的施工管理责任,可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阶段积极优化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对方案进行变更和调整,降低整个项目的沟通成本,有助于沟通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以设计为主导的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总承包单位的人力资源优势。
项目管理人员在研究设计方案时,可以参考以往的工程经验,结合最新的技术和工艺,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新技术。
项目承包模式的分类
![项目承包模式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d3cb7e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b.png)
项目承包模式的分类
项目承包模式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对项目进行实施。
根据承包商对项目的责任和权力,以及承包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项目承包模式分为以下几类:
1.总承包模式:承包商承担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全部工作,并对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和费用等方面负责。
2.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模式:承包商既负责项目的设计,又负责施工工作。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设计和施工之间的协作效率,降低项目的成本。
3.施工分包模式:承包商只承担项目的施工工作,而其他工作如设计、监理等则由业主或其他承包商完成。
这种模式适合于大型项目或复杂项目,可以将风险和责任分散。
4.管理-承包模式:承包商主要负责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具体的施工工作则由其他承包商完成。
这种模式适用于项目管理能力强的承包商,可以降低项目管理成本。
5.BOT模式:承包商建设完成项目后,将项目交由业主或投资方进行运营和管理,承包商则获得项目的经济收益。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降低项目的融资成本。
以上是项目承包模式的主要分类,每种模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点。
对于项目业主来说,选择合适的承包模式可以降低项目的风险和成本,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Z201043 项目总承包的模式一、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内涵“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但是,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4条)。
“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引自《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
“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
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设计一施工总承包(Design-Build),“设计一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见》,建市[2003]30号)。
2.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已在我国石油和石化等工业建设项目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出发点是借鉴工业生产组织的经验,实现建设生产过程的组织集成化,以克服由于设计与施工的分离致使投资增加,以及克服由于设计和施工的不协调而影响建设进度等弊病。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总价包干和“交钥匙”,其核心是通过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以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应该指出,即使采用总价包干的方式,稍大一些的项目也难以用固定总价包干,而多数采用变动总价合同。
二、国际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组织国际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组织有如下几种可能的模式:(l)-个组织(企业)既具有设计力量,又具有施工力量,由它独立地承担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任务(在美国这种模式较为常用),(2)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一个特定的项目组成联合体或合作体,以承担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任务(在德国和一些其他欧洲国家这种模式较为常用,特别是民用建筑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往往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的项目联合体或合作体承担。
待项目结束后项目联合体或合作体就解散);(3)由施工单位承接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任务,而设计单位受施工单位的委托承担其中的设计任务;(4)由设计单位承接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任务,而施工单位作为其分包承担其中的施工任务。
三、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从招标开始至确定合同价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业建设项目、民用建筑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各有其特点,但其从招标开始至确定合同价的基本工作程序是类似的,以下工作步骤仅供参考。
1.业主方自行编制,或委托顾问工程师编制项目建设纲要或设计纲要,它是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编制项目设计建议书的依据。
项目建设纲要或设计纲要可包括如下内容:(l)项目定义;(2)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3)项目实施的技术大纲和技术要求;(4)材料和设施的技术要求等。
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编制项目设计建议书和报价文件。
3.设计评审。
4.合同洽谈,包括确定合同价。
在国际上,民用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的招标多数采用项目功能描述的方式,而不采用项目构造描述的方式,因为项目构造描述的招标依据是设计文件,而工程总承包招标时业主方还不可能提供具体的设计文件。
四、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工作程序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工作程序如下(参考《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
1.项目启动:在工程总承包合同条件下,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
2.项目初始阶段:进行项目策划,编制项目计划,召开开工会议;发表项目协调程序,发表设计基础数据;编制计划,包括采购计划、施工计划、试运行计划、财务计划和安全管理计划,确定项目控制基准等。
3.设计阶段:编制初步设计或基础工程设计文件,进行设计审查,编制施工图设计或详细工程设计文件。
4.采购阶段:采买、催交、检验、运输、与施工办理交接手续。
5.施工阶段:施工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竣工试验,移交工程资料,办理管理权移交,进行竣工决算。
6.试运行阶段:对试运行进行指导和服务。
7.合同收尾:取得合同目标考核证书,办理决算手续,清理各种债权债务}缺陷通知期限满后取得履约证书。
8.项目管理收尾:办理项目资料归档,进行项目总结,对项目部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解散项目部。
12201044 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施工任务的委托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l)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视需要再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配合施工;(2)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业主方另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进行施工}(3)业主方不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也不委托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而平行委托多个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一、施工总承包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包单位,经业主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将施工任务的一部分分包给其他符合资质的分包人。
施工总承包模式有如下特点。
1.投资控制方面(l)-般以施工图设计为投标报价的基础,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较有依据;(2)在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有利于业主的总投资控制;(3)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可能会引发索赔。
2.进度控制方面由于一般要等施工图设计全部结束后,业主才进行施工总承包的招标,因此,开工日期不可能太早,建设周期会较长。
这是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最大缺点,限制了其在建设周期紧迫的建设工程项目上的应用。
3.质量控制方面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4.合同管理方面(l)业主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与施工总承包商签约,因此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将会减小;(2)在很多工程实践中,采用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施工总承包,而采用所谓的“费率招标”。
“费率招标”实质上是开口合同,对业主方的合同管理和投资控制十分不利。
5.组织与协调方面由于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其组织与协调的工作量比平行发包会大大减少,这对业主有利。
二、施工总承包管理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Managing Contractor)的内涵是: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业主方另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进行施工。
一般情况下,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但如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也想承担部分工程的施工,它也可以参加该部分工程的投标,通过竞争取得施工任务。
(一)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1.投资控制方面(1)-部分施工图完成后,业主就可单独或与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共同进行该部分工程的招标,分包合同的投标报价和合同价以施工图为依据;(2)在进行对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招标时,只确定施工总承包管理费,而不确定工程总造价,这可能成为业主控制总投资的风险;(3)多数情况下,由业主方与分包人直接签约,这样有可能增加业主方的风险。
2.进度控制方面不需要等待于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招标,分包合同的招标也可以提前,这样就有利于提前开工,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
3.质量控制方面(1)对分包人的质量控制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2)分包工程任务符合质量控制的“他人控制”原则,对质量控制有利;(3)各分包之间的关系可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这样就可减轻业主方管理的工作量。
4.合同管理方面(1)-般情况下,所有分包合同的招标投标、合同谈判以及签约工作均由业主负责,业主方的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较大;(2)对分包人的工程教支付可由施工总包管理单位支付或由业主直接支付,前者有利于施工总包管理单位对分包人的管理。
5组织与协调方面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对所有分包人的管理及组织协调,这样就大大减轻业主方的工作。
这是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基本出发点。
(二)施工总承包管理与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比较1.工作开展程序不同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工作程序是:先进行建设项目的设计,待施工图设计结束后再进行施工总承包招标投标,然后再进行施工,如图l2201044-2(6)所示。
而如果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招标可以不依赖完整的施工图,当完成一部分施工图就可对其进行招标,如图l2201044-2(a)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建设周期。
2.合同关系正如前述,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合同关系有两种可能,即业主与分包单位直接签订合同或者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与分包签订合同,其合同结构图分别如图l2201044-3和图l2201044-4所示。
而当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时,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直接签订合同。
3.分包单位的选择和认可一般情况下,当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时,分包合同由业主与分包单位直接签订,但每一个分包人的选择和每一个分包合同的签订都要经过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认可,因为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要承担施工总体管理和目标控制的任务和责任。
如果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认为业主选定的某个分包人确实没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而业主执意不肯更换分包人,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也可以拒绝认可该分包合同,并且不承担该分包人所负责工程的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