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简答题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
认知和情境意识方面的原因
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
当我们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变得相对模糊。

聚焦观点偏见,观点会随时间产生变化,自我知觉
当我们把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身上。

以上内容揭示了人们犯归因错误的原因:我们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

文化差异方面的原因
文化同样会影响归因错误。

一个持有西方式世界观的人,更可能认为是人本身而不是环境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而东亚文化下的人们通常对环境的作用格外敏感,他们很难想象到他人的行为还与他们的内在特质相关。

研究归因错误的必要性
想揭示人类怎样思考自身与他人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种思维偏见
过度自信产生的原因人们倾向于在他们完全正确的时候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人们往往会去寻找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态度是针对具体行为的,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
语言何时变成信念
人们经常用语言来取悦自己的听众,当诱导人们对其所怀疑的事做出口头或书面证据时,他们常常会为自己的欺骗行为感到不安,他们会开始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假如他们不是受贿或被逼才这样做的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提出三个可能性的原因。

自我展示理论认为,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一直。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合理的。

自我知觉理论假定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当对我们的感觉或信念不确定的时候,我们会观察自己的行为,就像其他人那样)。

什么因素引起了服从受害者的情感距离,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权威的机构性,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个体为什么会从众?
规范影响是“与群体保持一致”以免受拒绝,得到人们的接纳,或者获得人们的赞赏。

信息影响会导致人们接纳。

当现实较为模糊时,其他人可能就会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总结:对社会形象的关注往往容易产生规范影响;而希望自己行事正确则往往产生信息影响。

当人们需要面对群体作出反应时,会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从众行为,这反映
的是规范影响(因为不管人们公开反应还是私下反应接受的是同样的信息)如果任务难度比较大,个体感到自己无力胜任,也就是当个体关心行为的正确性时,也会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从众行为,这反映的是信息影响
为什么会产生社会懈怠?
在社会懈怠实验中,个体认为只有在他们单独操作时才会受到评价。

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

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者并不对其努力程度
进行单独评价时,所有小组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

对于社会懈怠的另一种可能解释:如果不管个人对群体做出多少贡献,都是平均分配报酬,那么付出单位劳动所得报酬多的人就等于搭了集体的便车。

因此,人们就会想在自己的努力无法被单独监控或者单独评价的时候偷懒。

偏见有哪些社会根源?
偏见起源于多种根源:可能源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人们想证明这些差异是正当的,并且愿意维持这些差异,可能是我们坐在父母的膝盖上习得的,可能源于我们的社会制度对于偏见的维持和支持,社会制度的支持
偏见有哪些动机根源?
偏见可能由于社会情境而滋生繁衍,但偏见中的敌意和希望不偏不倚的愿望背后都有动机方面的原因。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避免偏见的动机
如何消除偏见
消除刻板印象,增开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我们为什么有帮助行为?
获得回报,避免惩罚,进化心理学,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真正的利他主义
26.群体对个体的影响1)社会促进①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其活动效率提高,这种现象叫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②他人在场→唤起→促进优势反应 a.促进简单行为 b.消除复杂行为③结伴效应:由于结伴活动而使活动效率提高观众效应:有人在场观看而使活动效率提高2)社会抑制 1.他人在场并不总会提高个人的绩效,也会出现相反效果,叫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

2.如何解释社会抑制和社会促进同时存在的现象A.优势反应强化说a优势反应:对于那些简单的事或个体已经熟练到不假思索表现出来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将产生助长影响,称为优势反应。

b.过程: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优势反应增强→1 促进熟练工作成绩2 干扰非熟练工作成绩
c. 原因:他人的存在导致个体精神不集中,尤其是完成复杂的活动;他人的存在造成了个体过大的压力;他人的存在导致个体被评价的焦虑降低,责任意识下降3)社会惰化:当个体参加群体活动,其绩效不能单独被评估时,往往比单独一个人完成任务时努力程度小一些。

这种效应称为社会惰性化或社会携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