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练习与解析 人教版

高二政治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练习与解析 人教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练习与解析一、选择题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据此回答1~4题。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A.是否承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D.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下列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3.下列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有()①“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弱,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

”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③心外无物④“一日行窃,终身是贼”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指导意义在于()①为我们正确地看问题、办事情提供了一个总的指导方法②指导我们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避免或减少失误,少走弯路④使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组题意在考查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根本观点的理解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现实意义。

第1题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是否承认矛盾,而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故选C不选B,D项说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不完整的,故不选。

是否承认发展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但不是根本分歧,故不选A。

第2题A、C是孤立的观点,D是静止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有B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第3题①是外因决定论,②是孤立的观点,④是静止的观点,都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心外无物”是唯心主义,不属于形而上学,故不选。

第4题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总的指导方法,只有坚持辩证法,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避免或减少失误,故①②③正确,④是唯物主义观点,不是辩证法,故不选。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一)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至今,这种思想方法对人们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人们总是喜欢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因为它省力气,有人说形而上学思想是懒汉思想,不无道理。

认真分析起来,形而上学的影响存在着认识的和社会的根源。

从认识上看,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是错综复杂的。

它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既是运动的,又是相对稳定的;各种事物、现象间既是彼此依赖的,又是相互区别的。

因此,人们很难全面地认识自身所处的环境。

如若只是依据自身的感性体验而把上述情景中的任何一面孤立和静止起来,就必然会得出形而上学的结论。

比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是医学解剖学的诞生。

显微镜下的生物切片是脱离了活生生的生物体而孤立静止存在的图像。

而这些细胞和物质在生物体中活动的状态在显微镜下无从得之,仅仅由此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

形而上学的存在还具有社会历史的原因。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一般说来,革命的阶级和阶层比较倾向于辩证法。

辩证法不承认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认为变革乃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观点是同新兴的革命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相一致的。

处于没落和腐朽阶段的反动阶级或阶层,则比较倾向于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把世界凝固化的观点,是同他们妄图使自己的江山永固、统治长存的愿望相符合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就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坚持唯物辩证法,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唯物辩证法必须反对形而上学。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二)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作为联系,规律同样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和发挥作用,一旦离开特定的条件,原有的联系过程中断,规律就无法存在、无法发挥作用了。

高考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考点

高考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考点

高考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考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为帮助考生们复习好这部分内容,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高考政治》考点:对立统一规律,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点:对立统一规律(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得出这一论断的理由:(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物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

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理解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实质。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以及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4)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

它具有两种基本含义: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a.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它简单理解成政治领域里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对立面之间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关系。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考点1普遍联系1.联系具有普遍性。

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注意: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任何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事物的联系是不同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注意: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联系就建立不起来;任何联系的建立,必须符合事物固有的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建立不起联系。

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没有根本改变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联系。

)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出发,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

既要防止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又要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把握联系。

考点2因果联系1.因果联系的特点: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

如果混淆二者,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

(2)因果和结果相互依存,在客观世界中,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必然由一定原因引起。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3)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

高一政治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高一政治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勤思当奖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
发展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2)分歧之二:发展的 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的分歧。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利就为,没利不为
全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3)分歧之三:全 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 点。
(2)从联系的观点来看,腐败现象 的产生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消极因素和 剥削阶级的影响相联系,它与中国共产党 的性质、宗旨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是 根本不相容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 系。任何用孤立的观点或唯心主义的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都是错误的。
(3)从发展的观点看,党和政府在 反腐败问题的态度是鲜明的,措施是有 力的,特别是最近召开的十五届六中全 会着重讨论了反腐败问题。因此,我们 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腐败现象会得到 有力的抑制和消除,中国共产党一定能 够经受住时代的考验。
勤思当奖
根本对立(根本分歧)
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 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为什么?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 形而上学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 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 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 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能够用联 外部力量的推动,当然也就看不到事 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事 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了。 物。
B、怨天尤人
C、扬长避短
D、竭泽而渔
不定选题
3、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自觉地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才能少犯错误, 少走弯路。这是因为( ) AD A、唯物辩证法正确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状态 怎么样
B、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高中政治】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ppt精品课件2

【高中政治】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ppt精品课件2
(这里的世界包括什么?)
(1)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矛盾。
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 方,就是机械运动的矛盾;
在物理运动中,有吸引和排斥、正电和负电、 吸热和辐射热等矛盾;
在化学运动中,有化合与分解、阳离子和阴 离子等矛盾; 在生命运动中,存在着同化与异化、遗传与 变异等矛盾。
(2)社会运动中更充满着复杂的矛盾。
探究问题6:
邀请不同领域的36位专家讨论一条河流问 题。有关部门在是否开发怒江问题上的这种谨 慎态度说明了什么? 探究提示: 这一态度说明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一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是要尊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探究问题7: 以上论述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 (1)“十个统筹”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每一事物与其周围事物之间 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十个统筹”立足全局,着眼整 体,正确反映了经济、社会、自然发展中的内在联系, 正确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事物及其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坚持两点论 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 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 突破。
探究问题5:
“小鱼胜大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 互联系的,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联系又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 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规律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 罚,这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基础知识汇总辩证法是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本的重要知识点,有哪些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理解?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基础知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1、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原理内容】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系统优化原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原理内容】系统具有整体性(即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系统具有有序性(即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ppt精品课件1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ppt精品课件1

等的哲学学说放到《物理学》的后面,取名为 《物理学后编》,当这部著作介绍到我国时,学 者严复借用《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 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超乎物体具体形态之上 的那些事物叫做"道",具有具体形态的事物叫做 "器"),把阐述抽象道理的《物理学后编》就取 其意翻译成了"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的学问)。 所以,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理学后编"。从黑格 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 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矛盾及其 方法论要求?
为 看 问 题 片 面 者 造 像
形而上学片面的观说是否承认矛盾,是 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 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 本分歧?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 容,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 方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 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 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 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 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 变,道亦不变。”所以,“大纲人伦、道理、 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应当“尽如故”。 静止的观点
第三组: 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 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 才会运动。” 承认矛盾的观点 杜林认为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 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否认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 法
形而上学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 根本分歧
唯物 辩证法
联系 的 观点
发展 的 观点

高二政治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课件 人教

高二政治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课件 人教

“形而上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它本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文集的名称,叫《物理学后编》。当时在出版文集时,编撰者们把亚里士多德的有关宇宙中各种具体自然现象的著作叫《物理学》,而把他研究有关宇宙普遍规律等抽象问题的取名为《物理学后编》,当这部著作介绍到我国时,学者严复借用《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把阐述抽象道理的《物理学后编》就取其意翻译成了“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的学问)。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P138
主要问题
1、辩证法回答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3、辩证法可以分成哪些派别? 4、如何正确的坚持辩证法的思想?
一、辩证法回答的哲学问题
世界的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
辩证法
形而上学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其早期含义是进行对话、论战的意思。在古代哲学家那里,指的是通过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得胜利、求得真理的艺术。
(1)“别人说我行,努力才最行”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的道理,只有经过自身努力,才能行。反之,不去努力,即使我行也不行。 (2)“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的道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3)“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的成长。 (4)“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体现了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辩证法
-唯心论

高二政治教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目的: 识记①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

重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难点: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教法:阅读-讨论-比较-例举-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程:
【复旧】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幺?两大基本哲学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是什幺?两者的根本分歧是什幺?哲学上有两大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对立。

【导新】两者的根本观点是什幺?根本分歧是什幺?
【导学检测】
考点: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关于对世界存在的方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这就是辩证法与形而上。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知识点(2)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知识点(2)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知识点(2)7、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内容】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矛盾有主次之分,同一矛盾又有主次方面,是两点和重点的统一。

(什么是两点论和重点论?)【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8、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找中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原理内容】(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认识论原理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② 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③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高中政治哲学的考点-唯物辩证法(2)_

高中政治哲学的考点-唯物辩证法(2)_

高中政治哲学的考点-唯物辩证法(2)_考点8矛盾的特殊性1.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它是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考点1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表现为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发展阶段则变成普遍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注意:共性与个性是从性质角度而言,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是从数量、范围角度而言。

多数与少数是事物数量上的差别,不能说多数存在于少数之中,少数包含多数;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不是事物各部分的共同本质(普遍性是同类事物的共性),也不能说整体寓于部分之中。

2.方法论:第一,应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第二,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考点12主次矛盾1.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课件(共2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课件(共28张PPT)

探究二:事中有理
洪城之东,有艾田数亩,葱郁茂盛,有溪穿 田而过,土人谓之“艾溪”,溯流而上,有洼 地数顷,水汇聚于此,渐成汪洋之势,曰:“艾 溪湖”。登临高处,放眼望去,碧波荡漾,气 象万千,俨然有洞庭之魂、鄱阳之势,其美非 言辞能达。
洪城之东,有艾田数亩,葱郁茂盛,有溪穿田而过,土人谓之 “艾溪”,溯流而上,有洼地数顷,水汇聚于此,渐成汪洋之势, 曰:“艾溪湖”。登临高处,放眼望去,碧波荡漾,气象万千,俨 然有洞庭之魂、鄱阳之势,其美非言辞能达。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的根本分歧。
探究一:画中有话
探究一:画中有话
探究一:画中有话
探究一:画中有话
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 说,是一个坏兆头。——【美】罗斯科·庞德
探究一:画中有话
探究一:画中有话
探究二:事中有理
探究二:事中有理
探究二:事中有理
探究二:事中有理
——只看到了排污的便利,没有看到治理污染的难度 ——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利益 ——只看到了经济利益,没有看到生态、社会效益
其主要错误在于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矛盾。
探究三:言中大智慧
探究三:言中大智慧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第三单元政综合探究治复习专
题 ——非选择题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事中有理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1.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观,是关于客观世界存在和发展状况的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立足全面、整体地了解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以片面、局部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2.对立与分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孤立的,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离开同其他事物的联系,绝对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因而唯物辩证法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在研究个别事物时,不要忽视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研究某一部分时,不要忽视它同整体以及整体中其他部分的联系。

例如,我们在研究中国发展问题时,不能孤立地就中国而研究中国,而是要把中国放在整个国际环境、世界格局之中来进行研究。

形而上学的观点恰好相反,他们总是试图找到了事物之间固定不变的“界限”,而把一个个事物孤立起来进行研究。

实际上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会使我们的认识走入误区。

也就是说,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或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全体。

科学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全面的、整体的观点看待世界是正确的,形而上学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则是错误的第二,运动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不仅存在着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且存在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发展表现为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静止不动的,即使承认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也只承认机械运动,只承认量变,认为事物的变化只有数量的增减而无本质的变化,一种事物只会产生同样的事物;看不到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更看不到事物的变化会使自己转化为性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因此我们说它实际上是静止不变的观点来看待世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讲解_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讲解_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1.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_、对事物发展起___________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_、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_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2.处于__________、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即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___________。

(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___________的认识方法。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___________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___。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___________,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 支配地位决定作用2.从属地位3. 相互转化(二)1.支配地位主导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2.被支配地位3.相互转化(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一点论均衡论(四)1.矛盾普遍性原理重要原则活的灵魂2.基础关键【要点精析】要点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注意:①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汇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高中政治哲学课本的内容,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1、发展的观点(普遍性及实质)【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原理、事物发展途径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原理)【原理内容】:⑴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⑵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⑶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①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控制量变,坚持适度原则4、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热门12篇)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热门12篇)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第1篇一、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
1.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这四点分歧并不是并列的,其中关于事物发展原因问题上的分歧是它们的根本分歧,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矛盾的观点揭示了任何事物都包含了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克服片面性,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则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其次,矛盾的观点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也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则主张用孤立点看问题.
第三,矛盾的观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引起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也就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则主张用静止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把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从而可见,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分歧从根本上决定了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后转为哲学名词。

从黑格尔开始,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辨法的同义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形而上学的特点是同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

形而上学的思想在古代即已产生。

在欧洲流行于15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

当时,科学家们将自然界划分为各个部分,并从外部分门别类地加以考察。

这种思想方法,由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上就造成了当时哲学的一个特殊的局限性。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一词,出自希腊语“dialego”,传入中国,与中华道根思想文化相合,扩大增强其内核。

辩证法一词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辩证法是一种化解不同意见的辩论方法。

在两个或更多对一个主题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间的对话,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有充分理由的对话建立起对事物真理的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