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泥条盘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泥条盘筑的基本概念,感受用泥条盘筑法
制作出的作品流畅、质朴、华丽等变化多端的特点。
2、了解泥条制作与盘筑的要点
3、教学联系生活,将学生与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亲身经历实践过
程,体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1、感受泥条盘筑作品的特有的变化
2、了解、掌握泥条制作与盘筑的要点
教学难点:
1、制作泥条时双手用力均匀,前后来回推动泥条
2、盘筑泥条时注意用手按压泥条,使上下层的泥条粘结实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我校二年级中展开的,我校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陶艺和美术课的学习后,对中国陶瓷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并且积累了一定的陶艺制作经验,对于陶艺制作的基本要求已经十分熟悉。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能够比较明确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制作要领,并可以在老师带领下,高质量的完成泥条的搓制和盘筑由于经常能够接触到陶艺,所以在制作是比较自信,想法也比较发散,作品的样式丰富。
但由于对泥性的了解不十分具体,所以在控制陶泥干湿程度的问题上还有欠缺。经常出现在制作中泥巴过干或者过湿的问题。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泥条盘筑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本节课课堂氛围认真、专注也不失轻松、愉悦。师生互动频繁,各个教学环节链接顺畅、自然。教师能够通过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学生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一问一答中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学生动手制作的环节,学生们都积极开动脑筋,综合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考、设计、制作自己的陶艺作品,并且能在制作中遵守各个制作要领。
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们知道了泥条盘筑法是陶艺成型的重要方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老师的示范和讲解,自己的动手体验,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泥条搓制的方法和要领。可以独自搓制粗细均匀适中的泥条。用泥条盘筑出较小体积的作品,并添加丰富的装饰。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们制作的泥条盘筑作品各不相同,装饰丰富,造型新颖。本节课也将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泥到陶”的转变,带领学生探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效果是不错的。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部分学生对泥料的干湿程度掌握不好,产生作品过湿、不结实的现象,亟待在今后的课程中继续
讲解、强调和改善。
教材分析
陶艺课没有国家或地区统一编订的教材,上课内容都是由老师按照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进行合理安排。按照陶艺的成型方法,可以分为: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板成型以及模具成型。细化到每个年级,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等级:
低年级(1—2年级)让学生接近泥土、游戏泥土、感受泥性。不拘
一格地大胆用泥土捏塑和创造。
中年级(3—4年级)初步学习拍打泥板和盘筑的制陶成型方法,培养做陶兴趣。
高年级(5年级)练习制陶方法,了解陶文化的悠久文化历史和陶
制品的实用功能,丰富对陶艺的认识。
本节课所讲的“泥条盘筑”的内容是陶艺成型技法中比较常用的几种技法之一,具有掌握速度快,作品变化丰富的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常用,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方法。但如何最大化的表现出泥条盘筑作品的变化性,是我们在平时上课时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我校将泥条盘筑设计成了一个系列课程,从最初的认识、了解到尝试制作再到增加变化,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感受泥条盘筑的乐趣。
评测练习【练习测评】学生实践作品1_泥条盘筑_综合实践_小学__
【练习测评】学生实践作品2_泥条盘筑_综合实践_小学__
【练习测评】学生实践作品3_泥条盘筑_综合实践_小学__
【练习测评】学生实践作品4_泥条盘筑_综合实践_小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