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目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内涵

⑴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⑵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⑶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⑷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⑸中小学教育目的实现的最基本途径就是(教学工作)。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3.教育目的的功能

①导向功能: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结果,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

行动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

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②激励功能: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③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益,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4.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

⑴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

⑵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

⑶教育目的的类主体性特征。

二、教育目的的确定

1.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⑴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⑵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是确定教育目的重要依据。

⑶受教育者人们的教育理想

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2.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教育目的理论)

3.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时应注意的问题

⑴社会价值取向: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②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问题

③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

⑵人的价值取向:①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问题;

②科学技术与人文素质的问题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 我国的教育目的

⑴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①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⑶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能力的统一。

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

⑴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⑵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①德育②智育③体育④美育⑤劳动技术教育

⑶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②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③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④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是社会制度条件;

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途径。

3.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⑴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⑵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和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⑶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⑷注重提高民族素质。

⑸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⑹要培养受教育者的的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

4.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②掌握其中的三个基本概念: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③掌握五育之间的总体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而且在活动中相互渗透。

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指的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

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美育的根本上任务:一是发现美,二是鉴赏美,三是创造美。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作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中国清朝末年新学制改革之后,清政府学部与1906年规定的教

育目的。

四、国外教育目的的概览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

⑴“培养完人”的内涵:人的发展和培养包括“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⑵“培养完人”的目的:学会生存。

⑶“培养完人”的实现途径是:终身学习。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即教育者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五、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⑴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⑵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⑶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⑷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⑸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志。

2.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⑴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观点,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及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养成良好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⑵智育方面:掌握必须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⑶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⑷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⑸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择业的一般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学龄中期(少年期)。学龄中期是儿童到少年又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因而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打基础最关键的时期。

3.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⑴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们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社会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