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日渐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心理健康标准混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医学化等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当前的困境,还需澄清标准,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chools standards ofmental health model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正逐步得到贯彻和落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日益突显为教育的主导观念。由此而得到重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为推动此项工作,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并于1999年8月13日,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2001年9月教育部又在贵阳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制定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目前,大部分省、市、地区都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一些学校也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如上海市已有36.3%的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有26%的中小学建立了心理辅导室[1]。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目前教育者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心理健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何种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如何确定?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是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一、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考

1、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近年来,人们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比较关注,为此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1995年,佐斌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湖北中等学校1233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35%的学生心理适应方面不太理想,56.7%的学生曾经想到过自杀[2]。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33.2%的学生有强迫现象,24.8%的学生偏执多疑,23.1%有敌对情绪,32.6%心理抑郁,28.6%的学生感到焦虑,34.6%存在适应不良问题,35.7%情绪不稳定,31.4%对人际关系敏感,有学习压力感的学生占36.6%,33.4%的学生心理不平衡[1]。2000年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五个不同地区的16472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似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但是,从内容上看,这些调查的内容差异较大。有的仅就心理健康的某一个或几个维度进行了调查,有的则调查了10个维度。另外,调查的检出率差异较大。有的在10%以下,有的在10%-20%之间,有的平均在30%左右,有的则高达60%-70%。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心理与教育学工作者所持有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很不一致的。而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则更加模糊不清。查明华等人(2000年)研究发现[2],对于学生的厌学问题,31.25%的教师将其视为差生,15.62%的人将其视为思想问题;对人际交往中的退缩行为有6.25%的教师认为不算什么,6.95%的教师认为是有私心,其余的人认为是性格内向,但不认为有多严重;对学生的攻击性有34.37%的教师认为是道德品质差。还有不少教师把心理健康涉及的问题与德育问题混淆在一起。洪@①、申继亮[3]2000年调查了中学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内隐认识,发现教师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常将一些道德的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如把遵守纪律、不损人利己、热心学校和班集体的活动、学习用功等道德标准和学校规章制度纳入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另外,即使是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看法也很不一致。我们(洪@①、申继亮,2000)请一所学校的教师凭自己的直观感觉估计所教学生心理不

健康的人数比例,有23.6%的教师认为不健康的学生比例在5%以下;40.6%的教师认为比例在6%-20%之间;30.3%的教师认为不健康的比例在21%-50%之间;6.1%的教师认为心理不健康的比例高于50%[3]。教师看法上的不一致,说明教师持有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不统一的,同时也说明教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有差异,他们是从学生的不同心理层面以及心理结构的不同维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的。这些足以表明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混乱的。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来看待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呢?

2、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们认为,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澄清四个问题。

(1)是连续还是二分

从心理不健康到心理健康,这之间究竟是连续状态还是二分状态?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每个人的心理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某些方面好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则薄弱一些,很难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定位在一个点上。所以我们应当以连续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从不健康到健康,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健康。同样,我们也应当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看到在心理健康测试或调查中检出的学生,只是心理的某几个方面出了问题,他们也有健康良好的一面,不能全盘否定;另一方面要注意到没有检出的学生并不就是完完全全的健康,他们可能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只是较之前者程度较轻罢了。教师在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认识到学生的问题只是程度轻重不同,应避免把学生截然分成“健康”与“不健康”两部分。

(2)是状态还是特质

许多人在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时,常常把学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同稳定的人格特质相混淆。但是一时的情绪波动并不代表心理出现了异常,相反,人只有体验到不同的情感,才能说明其心理是正常的。很多用于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题目反映的只是受测者接受测验前某一段时间的心理状态,如“最近一周我时常感到焦虑”,但在结果分析时却将其看作是特质性的。事实上,早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轻微的焦虑感能促使个体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受测者在日常生活中有轻度的焦虑是十分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与那些具有焦虑性人格特质的人相比,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而后者才是真正有心理问题的群体。教师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应注意区分哪些现象是学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避免将状态性的问题转化为特质性问题。

(3)是正常问题还是异常问题

所谓正常问题,是指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的、暂时的、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心理行为特征。比如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最容易出现逆反行为,这是这个年龄段比较突出的特点,具有阶段性,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异常问题的涵义有三层:程度非常严重的问题,如反社会行为是严重的逆反行为,属于异常问题;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校恐怖症;不是该年龄段应该出现的问题,如在初中阶段出现分离焦虑。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注意区分正常问题和异常问题。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来评判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有针对性地给以学生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简单将其归入心理异常的群体。

(4)共性与个性

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标准主要是基于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为依据而确定的,其出发点在于寻找共性,即我们常说的“常模参照”。如判断个体的智力发展是否正常,是依据其在相似群体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的。16PF,MMPI等人格测验也是以大多数人的特征来推测个体特征的。然而完全按照“常模参照”来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大多数中国人使用右手写字,少数人写字是用左手,这少部分人就是不正常的吗?多数人这样,就是正确的吗?共性的存在就要排斥个性吗?我们在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时,更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思。众所周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之一,而新颖性、独特性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标志。由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依照“常模参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按照大多数人的发展轨迹来发展,很容易扼杀学生的个性,以致培养不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另一方面,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又可能会使心理健康无法确定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