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源教案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案)电源和电流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案)电源和电流

电源和电流【教学目标】1.了解电源使电路形成电流的机制和恒定电场的建立。

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3.掌握电流的定义式,并会用来解决导线中的电流问题以及计算运动电荷所产生的等效电流。

4.能区分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和建立电场的速率。

5.尝试利用水泵和电泵的相似性,通过类比的方法理解电源的作用。

【教学重点】1.电流概念的建立。

2.电流的定义式。

3.电流的微观表达。

【教学难点】1.电流的微观表达。

2.运动电荷的等效电流。

3.定向移动速率、电场传播速率、无规则热运动速率的区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类通过对静电场的研究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电现象的知识,而且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电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但是,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生产和生活领域,更广泛存在着的是电荷流动所引起的效应。

那么,电荷为什么会流动?电荷流动服从什么规律,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过渡】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电流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为什么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能使天空发出耀眼的强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间,而灯泡却能持续发光?【过渡】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电源的知识学起。

(一)电源如图所示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B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

如果用一条导线H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中出现了怎样的电流?如图所示【提问】如果在AB之间接上一个装置P,它能把经过H流到A的电子取走,补充给B,使AB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正、负电荷,情况会怎样呢?【师生互动】建立起电源的概念。

1.电源的定义①定义:能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到负极的装置。

②作用: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电压),使电路有持续的电流。

【提问】形成电流的条件?①存在自由电荷金属导体——自由电子电解液——正、负离子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过渡】在恒定电场中自由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定向运动,从而形成电流,恒定电场中的电流有何特点,又如何描述呢?(二)恒定电流1.恒定电场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电流和电源教学方案(最新)

电流和电源教学方案(最新)

电流和电源教学方案目标:1、了解电流的微观机理及其定义式,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2、了解电源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3、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

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单位。

了解常见电池电动势的大小。

过程一、电流问:怎样才能产生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问:产生电流需要有什么样的条件呢?(①自由电荷②导体两端有电压)说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酸、碱、盐水溶液中的正、负离子,都是自由电荷,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电源,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上的电压。

问:如何规定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问:金属中自由电荷是电子,那么金属中的电流方向和电子运动的方向有何关系?(相反)问:导体中电流的流向如何?(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内部是由负极流向正极)问:电流有强弱的不同,如何比较电流的强弱?(用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来描述电流的强弱)说明:我们把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定义为电流,用I表示,I=Q/t问: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什么?(安培简称安,符号A )问:还有什么常用单位?(毫安mA 1mA=10-3A 微安μA 1μA=10-6A )二、电源和电动势说明:一个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开关构成,问:那么电源的作用是什么呢?(使导体两端建立电场,电场力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运动,形成持续的电流)说明: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电源,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不一样。

不接用电器时,常用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大约是l.5V ,铅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大约是2V 。

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用电动势来描述,符号是E ,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的单位与电压的单位相同,也是伏特。

问: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什么?(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流和电源教学方案】。

高中物理电源和电流和涡流教案

高中物理电源和电流和涡流教案

高中物理电源和电流和涡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源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电源的内部和外部特性。

2. 让学生掌握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以及电流的测量工具。

3. 让学生了解涡流的产生、影响因素以及涡流的应用和防止。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电源的分类和内部特性教学重点:电源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内部特性。

教学难点:电源的内部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2. 第二节:电源的外部特性教学重点:电源的外部特性。

教学难点:电源的外部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3. 第三节:电流的形成和方向教学重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电流方向的判断。

4. 第四节:电流的单位和测量工具教学重点:电流的单位、测量工具。

教学难点:电流测量工具的使用。

5. 第五节:涡流的产生和影响因素教学重点:涡流的产生、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涡流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3. 辅助材料:相关文章、案例、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电源和电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电源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源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源的内部和外部特性。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电源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5. 知识拓展:介绍电流的单位和测量工具,以及涡流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6. 课堂练习:给学生发放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电源和电流的理解。

7. 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源和电流的知识。

六、第六节:电阻、导体与电流的关系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电源和电流教学设计思路

电源和电流教学设计思路

设计一个电源和电流的教学课程需要从基础知识、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设计思路:一、基础知识教学1. 电流和电压基础:介绍电流、电压的定义、单位、测量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电阻和欧姆定律:讲解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电源类型:介绍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稳压电源等不同类型的电源,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 功率和能量:讲解功率和能量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教学1. 电流和电压测量实验:通过示波器和万用表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际测量技术。

2. 电路分析实验:搭建简单的电路并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情况。

3. 电源管理实验: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电源管理电路,如稳压电路,让学生掌握电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三、案例分析与应用1. 电源故障排除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常见的电源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 电流应用案例:介绍电流在各种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如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等。

四、课程实践与评估1. 课程作业:布置相关的课程作业,加深学生对电源和电流知识的理解。

2.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项目,如设计简单电路、测量电源参数等,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设计的教学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电源和电流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最新技术,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个设计思路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框架,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扩展。

高中物理电流和电源教案

高中物理电流和电源教案

高中物理电流和电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2. 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

3. 理解电源的作用和种类。

4. 能够分析电路中的元件连接和作用。

教学重点: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

2. 电源的作用和种类。

教学难点:1. 电流的理解和计算。

2. 电源的作用和连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电流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电流与电路的关系。

2. 提问:什么是电流?电流的单位是什么?二、讲解电流(15分钟)1. 讲解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2. 分析电流的计算方法。

3. 举例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三、讲解电源(15分钟)1. 介绍电源的作用和种类。

2. 分析电源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

四、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几道计算电流的题目进行练习。

2. 让学生分析电路图中的电源连接。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电流和电源的应用。

2. 收集学生的意见并进行讨论。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提醒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

板书设计:电流- 定义: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 计算:I = Q/t- 单位:安培(A)电源- 作用:提供电荷流动的能量- 种类: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电流和电源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为了加深学生对电流和电源的理解,可以设置更多实际应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同时,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可以设计更多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应用。

电流和电源物理教案设计

电流和电源物理教案设计

电流和电源物理教案设计第一章:电流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教学内容: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指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2. 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 电流的测量: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的流动,并用实验器材测量电流。

2.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形成原因和电流的性质。

第二章:电源教学目标:1. 理解电源的作用和种类。

2. 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教学内容:1. 电源的作用:提供电能,使电荷发生流动形成电流。

2. 电源的种类: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3. 电压的定义:电压是指电场力做的功与电荷的比值,单位是伏特(V)。

4. 电压的测量: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电源的特点,并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2. 引导学生思考电源的作用和不同电源的差异。

第三章:电阻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2. 电阻的计算: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3. 电阻的测量:使用欧姆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并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2. 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形成原因和电阻的性质。

第四章:欧姆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2.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内容:在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公式: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根据已知量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记录实验数据。

2. 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不同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第五章:串并联电路教学目标:1.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电源和电流教案

电源和电流教案

电源和电流教案【篇一:2.1电源和电流教案】2.1电源和电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为什么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能使天空发出耀眼的强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间,而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通过现象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过渡: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电源的知识学起。

1.电源教师:(投影)教材图2.1-1,(如图所示)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b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

如果用一条导线r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 中出现了怎样的电流?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

认识到,最终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理解导线r中的电流只能是瞬时的。

【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让学生回答—电源)类比:(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2—1,水池a、b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b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运动到水池b。

a、b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教师提问:怎拦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呢?让学生回答:可在a、b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中的水抽到水池a中,这样可保持a、b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源教案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源教案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源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源的定义和作用,能说出电源提供电能,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知道常见电源的种类,如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3)掌握电源电动势的概念,能理解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就是电源的电动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源的电动势,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电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源的定义和作用;(2)电源电动势的概念。

2. 教学难点:(1)电源电动势的计算;(2)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如手机电池、充电宝、家用蓄电池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电源是如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电能的?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流与电源。

2. 探究电源的作用让学生观察实验装置,了解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能,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从而理解电源的电动势。

3. 学习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源电动势的含义,即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就是电源的电动势。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电源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4. 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讲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包括为电路提供电能、维持电路中电流的稳定等。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电源的定义、作用以及电动势的概念。

要求学生掌握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就是电源的电动势,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电源电动势的示意图;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分析其电动势的大小和作用;3. 思考电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电源的定义、作用和电动势的概念。

《电流和电源》 说课稿

《电流和电源》 说课稿

《电流和电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流和电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流和电源》是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中的重要内容。

电流是电学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它是后续学习电路知识的基础。

而电源则是提供电流的装置,理解电源的作用对于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还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电流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电流的形成原因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但对于电流的微观本质、电流的定义式以及电源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知识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在学习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仍然需要借助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流的形成条件和定义式,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理解其物理意义。

(3)知道电源的作用和电动势的概念,了解常见电源的电动势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电流微观表达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电流和电源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流的形成条件和定义式。

(2)电源的作用和电动势的概念。

2、教学难点(1)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推导和理解。

(2)电动势概念的建立。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流的形成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电源与电流教案

电源与电流教案

电源与电流教案教案标题:电源与电流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电源和电流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掌握电源的种类和特点。

3. 理解电流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测量单位。

4. 能够分析电路中电源和电流的关系,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电源的种类和特点:a. 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区别。

b. 常见的电源类型: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c. 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特性。

2.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a. 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

b. 电流的计算公式:I = Q / 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量,t表示时间。

c. 电流的测量单位:安培(A)。

3. 电源与电流的关系:a. 电源为电路提供电能,电流是电能在电路中的流动。

b. 电流的大小受电源电压和电路阻抗的影响。

c.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概念,并提问:电路中需要什么才能使电流产生?2. 解释电源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电源的特点和用途。

知识讲解:1. 介绍电源的种类和特点,比较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区别。

2. 分别介绍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常见电源的原理和特点。

概念解释:1. 介绍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2. 通过实例演示电流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关系分析:1. 解释电源与电流的关系,强调电源为电路提供电能,电流是电能在电路中的流动。

2. 分析电源电压和电路阻抗对电流大小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分布的规律。

练习活动:1. 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提供电路图和相关参数,让学生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3.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总结回顾: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电源和电流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展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资源:1. 电路图和实验设备。

高中物理电源和电流教案

高中物理电源和电流教案

高中物理电源和电流教案
年级:高中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
时长: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源的概念和作用;
2. 理解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 电源和电流的概念;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电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电流计算。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幻灯片;
2. 实验器材:电池、电线、电压表、电流表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电源和电流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介绍电源和电流的概念,并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4. 计算练习:布置一些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5. 实践运用: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
1. 在实验中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准确;
2. 在计算练习中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计算电流;
3. 在实践运用环节中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对电源和电流的理解深度。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电源和电流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电源和电流

第二章恒定电流全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从静电到电流(动电)有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从内容上来说,本章和上一章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首先,电路中的电压概念就是静电学中的电势差,导体中的电场也是在静电场基础上引入的电流场(动态的恒定电场),而自由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则简化为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其次,无论电场还是电路,都共同遵守能量守恒这一物理学的基本规律。

从电源、电动势、部分电路的电功和电热,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源的总功率、输出功率和内电路消耗的功率,都是能量守恒的具体体现。

本章是电学实验的核心,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探究性学习素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创造了条件。

本章设计了四个学生分组实验,即“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除此以外,还设计了若干演示实验及课内外做一做、设计与探究、调查与分析等内容,供课堂内外灵活使用。

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1)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例1:以多用电表代替学生用电表进行各种电学实验。

例2:以多用电表为测量工具,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判断大容量电容器是否断路或者漏电。

(3)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4)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6)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例3:观察常见电热器的结构,知道其使用要点。

(7)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

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8)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

关注我国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2.活动建议(1)分别描绘电炉丝、小灯泡、半导体二极管的IU特性曲线,对比它们导电性能的特点。

高中物理电流与电源教案

高中物理电流与电源教案

高中物理电流与电源教案主题:电流与电源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及其特点;2. 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3. 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4. 知道电源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1. 电流的概念及特点;2. 欧姆定律的应用;3. 电源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 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2. 理解电源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实物示例;2.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3. 教学视频或PPT。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识(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流的概念及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概念解释(15分钟)1. 讲解电流的概念及特点;2. 介绍欧姆定律的含义和公式;3. 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展示实验过程: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器进行实验,验证欧姆定律;2. 学生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四、知识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电流与电源的关系,强调欧姆定律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小结,归纳电流、电压、电阻和电源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2. 学生互相讨论答案,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课堂反馈(5分钟)1. 学生回答提问,检验学习效果;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

七、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勤加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流与电源的相关知识,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1:11.1 电源和电流

教学设计1:11.1 电源和电流

11.1 电源与电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电流的定义、公式和国际单位,了解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2.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恒定电场。

初步体会动态平衡的思想。

3.理解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并从微观角度分析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理解电流的形成过程,利用恒定电流的知识解决问题。

2.应用现有电流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科学,积极参与到科学实践中。

2.有参与实验总结规律的热情,从而能更方便的解决实际问题。

3.将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电流的定义、公式及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2.电源的作用及导体中恒定电场的形成。

3.恒定电流是如何形成的,从微观角度分析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难点:1.电流的形成条件,恒定电场是如何形成的。

2.如何从微观角度分析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理论、类比探究、讨论分析【教学准备】教学媒体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电闪雷鸣的视频,静电图片,小灯泡发光的简单电路.【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如图,水池A、B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B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运动到水池B。

A、B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若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可在A、B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中的水抽到水池A中,这样可保持A、B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如果在A、B之间接上一个装置P,它能把从B流到A的电子取走,补充给B,使A、B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正、负电荷,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的电流。

装置P就是电源,A、B是电源的两个电极。

探究1:如图1所示,为什么在两个分别带异种电荷的导体A、B之间连接一条导线R,自由电子就会定向移动产生电流?如图2所示,为什么导线R中电流很快就消失了?为什么闪电时耀眼的闪光只能存在一瞬间,而手电简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结论:小灯泡电路中有电源。

高二物理教案 电源和电流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电源和电流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电源和电流教案[要点导学]1.能把电子从正级搬运到负级的装置是__________。

2.恒定电场: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尽管导线中的电荷在运动,但有的流走,另外的又来补充,所以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电场的分布也不会随时间变化。

这种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3.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1)要有能自由移动的______。

在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中的_______,电解液中的________等。

(2)导体两端有______,即能产生驱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作用力--电场力。

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从而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4.电流的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电流,表达式I=q/t。

电流的单位:安(A),1A=1C/s,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A),1A=103mA=106A。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之一。

5.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___。

但电流是标量,电流的方向表示的是电流的流向,电流的叠加是求代数和,而不是矢量和。

6.恒定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7.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vS。

其中,n是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是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v是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推导过程如下:如图12-1-1所示,在加有电压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AD上选取截面B和C,设导体的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在时间t内处于相距为vt的两截面B、C间的所有自由电荷将通过截面C。

由于I=q/t可得:I=qnSvt/t=nqvS[范例精析]例1 某电解池中,若在2 s内各有1.01019个二价正离子和2.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A.OB.0.8 AC.1.6 AD.3.2 A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一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时,通过某截面的电量应是两者绝对值的和。

电源和电流课堂教案

电源和电流课堂教案

电源和电流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源的概念和作用,知道电源是电路的能量来源。

2.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计量单位,知道电流在电路中的传递过程。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电源和电流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电源的概念和作用2. 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计量单位3. 电源和电流的关系实验三、教学难点1. 电源能量的转化2. 电流的传递过程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源和电流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源、电线、灯泡、电流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电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源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分享对电源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电源的定义和作用。

二、电流的形成和计量单位(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电流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产生。

2. 学生跟随PPT学习电流的计量单位(安培),了解电流的大小表示方法。

三、实验观察电源和电流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发放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观察电源、电线、灯泡和电流表的变化。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小组讨论和分享(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总结电源和电流的关系。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源和电流的关系。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绘制电源和电流的关系图,阐述电源和电流的相互作用。

2. 学生领取作业,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七、课后反思(教师)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后续教学计划。

八、课后作业(学生)1. 完成电源和电流的关系图,阐述电源和电流的相互作用。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电源和电流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电源和电流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电源和电流【学习目标】1.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4.通过类比和分析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电路形成的基本构造,在本节学生将要从微观角度去学习电源和电流。

【自主学习】一、回顾旧知:复习内容:电路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起到的作用:[过渡]二、基础知识感知一、电源1、电源:能把自由电子从________极搬到_________极的装置。

2、其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的_____________,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的__________。

二、恒定电场1、恒定电场:导体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尽管这些电荷也在运动,但有的流走了,另外的又来补充,所以电荷的分布是_____的,不随时间变化,电场的分布也不会随时间变化.这种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称为_________. 三、恒定电流1、电流的定义:表示电流的 程度。

如果用I 表示电流,q 表示在时间t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则它们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_。

常用单位:毫安(mA )、微安(μA ),1 A = mA = µA2、电流的形成:电荷的 移动。

形成电流需要两个条件:(1)存在自由电荷 ①金属导体—— ⑵电解液—— . (2)导体两端存在一定的当导体两端存在电压时,导体内建立了电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电流的方向:⑴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教学设计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第5节课
课 题: 电流和电源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其定义式,知道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2. 了解电源的发明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3. 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单位,以及电池电动势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的展示和生活的引证,加强学生对电流和电源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流、电源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
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1.掌握电流的定义式;
2.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
教学方法: 讲解和提问相结合
教学参考书:教材(人教版高中选修1-1)
教 具: 多媒体设备
其它教学准备:准备课件,并与其他老师共同讨论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历史导入:
在18世纪末,大多数物理学家仍停留在静电现象(上一节课内容)的火热研究上,然而有一位意大利医学教授伽伐尼,在试图用两种金属分别接触蛙腿的筋腱和肌肉,当他让两种金属的另一端相碰时,发现蛙腿竟奇迹般的发生了抽动,他称此现象为动物电现象(同时给学生展示蛙腿实验的图片)。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这一发现竟给后来电磁科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那么“动物电”(或者说蛙腿产生电流)是不是电流产生的本质呢?(提问一) 要点:其实啊,当时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这么认为。

但伏打在经过对蛙腿的长期实验后发现,产生电流的关键是两种不同金属的连接,青蛙肌肉只是起了检验的作用。

(在课件上列出两们科学家的不同的观点)
二、新课教学:
A1.什么是电流呢?首先来介绍一下电流的概念: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A2.电流的产生需不需要条件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图,然后回答电流产生的条件:(提问二)
要点:(导体)两端有电压,我们称它为电流形成的外因;
还有一个条件是,(导体)内部有自由电荷,我们称它为电流形成的内因。

A3.在物理学上,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那么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呢,为什么?(提问三)
要点:反方向,因为电子带负电。

A4.下面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引入一个符号I 。

对于符号I ,有以下几点说明:(讲解)
首先,电流I 是用来描述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t Q I / 。

对于这个定义式,它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我们要熟练掌握。

和其它物理量一样,电流也有单位,它的国际制单位是安培,简称安,记作A 。

以下是电流的一些常用单位的换算:
A mA 3101-=和A A 6101-=μ。

下面来讨论一个问题,电流是矢量还是标量?(提问四)
要点:虽然电流有大小也有方向,但这里的方向同速度、位移所指的方向有区别,它是人为规定的,只有正反之称,没有一般意义下方向的多指向性。

练习:
1.导体中电流是0.5A ,求半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子电量?(15C)
2.把5.0V 的电压加在一段电阻丝的两端测得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01mA 。

请问电阻丝阻值多少?(Ω⨯5101)
下面让大家看一张图片(展示一些生活中电源相关图片):里面有干电池,还有蓄电池,发电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就是能够供电。

我们称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电源。

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用电动势来描述。

初中我们学过电压,电动势和电压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为了理解这句话,现有两电路图,请指出,谁描述的是电压,谁是电动势?
B3.电动势的符号用E 表示,单位和电压一样,也是伏特,简称伏,记作V 。

B4.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展示常用的直流电源图片),干电池的电动势 都是1.5V ,铅蓄电池是2V ,了解一下。

三、课后习题解答:
板书设计:
一、历史背景 三、电源
伽伐尼 动物电现象 1.什么是电源
伏打 伏打电池 2.电动势(重点:它与电压的关系)
二、电流
1.概念
2.形成条件(内因和外因)
3.方向
4.电流I (重点:定义式)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