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
xy双向变距移栽机构设计
xy双向变距移栽机构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首先,本文将讨论和研究的主题是xy双向变距移栽机构的设计。
该机构的设计旨在实现在移栽过程中双向变距移动,以适应不同种植物的生长需求。
移栽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决定了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传统的移栽机构往往只能实现固定距离的移动,无法灵活地适应不同种植植物的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移栽的适应性和效率,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双向变距移动的机构。
本文将首先介绍xy双向变距移栽机构的原理,包括机构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随后,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和要求,对该机构的设计要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结构设计、运动控制和传动装置等方面。
通过对每个设计要点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将确保机构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完成后,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将评估该机构的性能和优势,并总结出该机构的具体效果和实用价值。
最后,本文将给出对该机构的结论和总结,总结该机构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意义,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为种植业的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实验与结果以及结论。
引言部分(1. 引言)主要对文章进行概述,介绍研究对象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本文的目的,并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正文部分(2. 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了xy双向变距移栽机构的设计方案。
在正文中,首先介绍了该机构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基本的背景知识。
然后详细讲解了设计过程中的要点,包括设计要点1、设计要点2和设计要点3,以实现该机构的双向变距移栽功能。
每个设计要点都会给出具体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步骤,并解释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实验与结果部分(3. 实验与结果)描述了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井关PZ60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的结构、使用、保养及故障排除
2021年第3期农机使 用 与 维修109井关PZ60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的结构、便用、保养及故障排除王密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牡丹江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 要:高速水稻插秧机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水稻插秧的作业效率,推动了水稻生产的发展。
使插秧机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是发挥其工作效率的关键。
近年来,通过对插秧机实践应用进行调研,不少用户只重视插秧机的使用,而忽视了插秧机作业期及作业结束后的维护、保养环节,根据上述问题,总结了井关PZ60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的使用、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
关键词:插秧机;使用;维护保养;故障排除中图分类号:S223.91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14031/j. cnki. njwx.2021.03.0490引言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生产大省,常年种植面积近400万hn?。
水稻插秧机是水稻生产机械化最关键的设备之一,是确保水稻种植面积及高产、稳产 的关键所在。
目前,黑龙江省使用水稻插秧机种类很多,每种型号的插秧机都在不同的水稻种植区发 挥着重要作用。
井关PZ60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在黑龙江省的保有量近4000台,了解及掌握该机的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是发挥和提高该机的工作效率的关键。
1总体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1. 1总体结构井关PZ60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主要由驱动表1底盘和插秧工作部装两大部分组成。
(1) 驱动底盘。
驱动底盘部分由发动机、机架、变速箱、操纵系统、行走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电器系统和报警系统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行走和悬挂插秧机工作部装并驱动其进 行水稻插秧工作。
(2) 插秧工作部装。
插秧工作部装通过悬挂系统悬挂在驱动底盘上,动力由驱动底盘动力输出轴经传动轴传入,由机架、移箱器、秧门组合、秧箱总 成、链轮箱总成、栽植部件和浮船等组成。
其主功 用是将水稻秧苗等距、等宽、等深有序地移栽到水田中。
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性能检测试验台结构设计
机构 、 加 载 系统和检测显 示 系统等组成 , 实现 了螺旋 轴速度可调 以及 工作 过程 中的螺旋轴 转速 、 滑块加 速度 、 速度
等信号 实时采 集与显 示, 并且能够保存和 回放相 关数据 。
关键词 : 移箱机构 ; 性 能; L AB V I E W; 试验 台
中图分类号
¥ 2 2 3
国 内的插秧机性 能研究方 法主要有整 机下 田试 验和性
能 检 测 试 验 台 。下 田 试 验 需 要 耗 费 大 量 的人 力 、 物 力 以及
转速 ;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滑块上 , 同滑块一起运动 , 测得 滑
块 的加速度数据之后 , 通过加速度与碰撞力的关 系得 到碰撞
力数 据
时间 , 目前 国内只有少数企业有捅秧机综合性能检测试验装 置, 主要用于对插秧机技术指标进行综合性能评价 。但是针 对插秧机移箱机构进行性 能检测 的试验 装置非常少 , 无法对 移箱机 构进行性 能检测 , 从而很 难生产 出可靠的移箱机 构 。 因此 , 需要设计 出专门针对插秧机移箱机构进行分析 的性 能 检测试验 台 , 用来代替原来 的通过仿真软件进行 的仿 真分 析 或 者整机试验 , 对 制造 出的移箱 机构进行 相关测试 , 以分 析 其性能 , 为建立移箱机构 的运动学 和动力学模 型提供 了相 应 的理论基础 , 其研 制成功有利 于加速产 品实用化 的步伐 , 有 利 于促进水 稻种 植机械化的发展 , 为我 国水 稻插 秧机移箱机 构 的研制提供快速 的实验研究手段 。
摘
要: 为 了准确测量插秧机移 箱机 构在 工作 过程 中的各项性能参数 , 研 究各参数对移箱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 , 研
制 了一套基于 L A B V I E W 虚 拟 仪 器 的 移 箱 机 构性 能 检 测 装 置 该 系统 主 要 由驱 动 系统 、 传动 装置 、 机 械 系统 、 移箱
水稻插秧机的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水稻插秧机的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水稻插秧机的设计课题来源指导老师项目课题类型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一)国内研究现状:1)Z一455手扶步进式插秧机是江苏省南通市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州大学工学院联合研制的新一代高性能插秧机。
该机体积小、结构紧凑,橡胶轮爪式驱动轮,整机长246cm,宽148cm,质量为175kg;适合黏壤土、沙壤土等土质,适合栽插采用软盘、硬盘育秧和双膜育秧等育秧方式育成的秧苗;可在中雨、小雨、晴天、阴天等天气条件下作业,无论是平原地区,还是山丘均可推广,有较强的适应性。
2)一种能自动行走的插秧机械一新型手动自走插秧机,在河南省周口市启成建筑设备厂研制成功。
该机采取滚动分秧、滚动接秧和垂直插秧作业方式,巧妙地模仿人插秧动作,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和操作灵活等特点,解决了以往插秧机普遍存在的分秧能力不强、均匀度不高、勾伤秧苗等技术难题。
该机适合早稻、晚稻的浅根秧苗移栽,1人每小时可插秧0.167hm,苗高 18—35cm,比人工插秧快10倍以上,省时省力、自动成行、作业整齐、株距均匀。
3)XDNZ630型水稻高速插秧机是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
该机采用回转式双栽植臂的插秧工作部件、四轮驱动底盘、液压助力转向、无级变速机构、插秧深度液压自动控制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插秧机栽植速度为2~5km/h,倒退速度为1.6~3.2km /h,行距为30cm,株距分别为12,l4,16,18,21cm,栽植深度为0~4cm,秧苗高度为8—25cm,生产率为0.267~0.533hm /h。
4)目前,国产插秧机可加装施肥装置。
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开发了2ZTF 系列水稻苗带侧、深施肥机。
该机肥料施在苗侧57cm,深4—5cm;安装在相应型号的水稻插秧机上,在插秧的同时深施化肥。
(二)国外研究现状:1)日本水稻种植方式与我国大体相同,基本上是育秧、插秧。
基于ADAMS对水稻插秧机横向移箱机构的虚拟仿真及优化设计
基 于 AD AMS对水稻插秧机横 向移箱机构 的 虚 拟 仿 真及 优化 设计
蒲 明辉 。 徐 磊, 卢煜海 , 李 敏
( 广西 大 学 机 械 工程学 院 ,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4 )
摘 要 :横 向移箱机 构作 为 高速水稻插秧机送秧 关键机构 ,对水稻插秧机 整体工作性 能起 着至 关重要 的作 用。利用 P r o / E对横 向移箱机构各部件进 行三维建模并装 配, 然后通过 A DA MS进行 虚拟仿真 , 可 以真实地反 映滑块和螺 旋轴
滑块受力分析如图 2 所示 , 其中 : 为螺旋轴 沟槽对滑块产生的接触力 ;
。、
螺旋轴支座又包含螺旋轴支座 、 衬套 1 、 衬套 2和螺
母 四个 部件 , 具体 见 图 l 。
分别为在 、 y 、 方向的分力 ; 为滑块支座对滑块 z 方向的平衡力 ; 为 卡簧 对滑 块 Y方 向的接触平 衡力 ;
中 图分 类 号 : T H1 2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4 5 X ( 2 0 1 3 ) 0 5 - 0 0 0 1 — 0 3
水稻作为我国传统 的主要粮食作 物 ,在全国大 部分地 区被广泛种植 。现代的水稻种植 , 机械化 已经 大大普及 , 极大减轻 了人的体力劳动强度 , 将人们从 繁重的水稻种植劳动中解放 出来 。随着社会和科学 技术 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机械种植水稻 的要求也越 来越 高 , 不 仅要 求 种 植 的效 果 要好 , 更 要 求 在操 作 机 械时更舒适 , 生 产 效 率更 高 。 提高 生 产效 率 , 意 味 着 更 高 的移 箱 速度 ,这 就对 移 箱 机构 的设计 提 出 了更 高要求 。移箱机构作为水稻插秧机的核心插秧部件 , 想要提高使用寿命 , 必然要采用强度更好 的材料 , 更 好 的设 计 , 以降低 秧苗 移箱 时 的 冲击 。 双 向螺旋传动是 目前水稻种植机械 中常见 的一 种 换 向机构 , 它 的 大量使 用 , 主要 是 伴 随着 现代 冶 炼 工艺的提高使螺旋轴和与之配合的滑块的强度大大 增加 , 能够满足高速换 向运动对材料的苛刻要求 , 且 随 着在 实 践 中对螺 旋 轴换 向段 曲线 的进 一步 深 人 研 究, 使其在两端 的换向更加柔和 , 避免 了大规模的应 力 集 中造 成 的 机械 损 坏 。但 是 , 在 以往 的研究 中 , 大 多数笔 者都仅仅 把双向螺旋轴本身作为研究对 象 , 而 不 是 把螺 旋 轴 和 滑块 作 为 一个 整 体 ,为 此 提 出 了 基于 P R O / E造型 ,通过 A D A M S 仿 真分析滑块 的细 节设 计 , 分 析对 换 向机 构性 能 的影 响 。
实验十三 插秧机构造观察与调整
实验十三水稻插秧机的构造和使用调整一、目的要求(1)了解水稻插秧机的构造(2)掌握插秧的技术要求(3)掌握水稻插秧机主要部件的使用和调整方法二、设备、工具、材料(1)2ZT---935型、2Z—6型水稻插秧机(2)随机各种工具(3)秧苗和秧盘三、实习内容及方法步骤1、插秧机对秧苗的要求(1)对机插秧洗根大苗的要求:洗根大苗根的长度要小于80mm,秧茎粗壮,直立有劲,组织稍微硬化。
秧苗长度一般为200---350mm,从秧田拔出后应将根上的泥土洗净,并使分秧困难而造成伤秧和勾秧。
(2)对带土小苗的要求:秧块上的秧苗数必须合适、分布均匀,它直接影响插秧时每穴的株数和均匀度,也是造成漏插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求育秧时一定掌握好播量,均与撒播。
带土苗移栽的关键在于带土,但泥土泥厚18—28mm;铲秧要求泥厚15—25mm。
采用工厂化盘式育秧可获得土层质量、秧苗密度和均匀度良好的带土菌,最适用于机插。
带土小苗适合的高度为100---180mm。
2、插秧机对水田整地的要求不论机插大苗还是机插小苗都要求浅插,就是要求插秧当时田面有3cm左右的浅水层。
因为水层过深插秧会漂秧,过浅田面不平整,有些田无水分增加滑动阻力,降低插秧质量。
要求田面平整、泥土细烂,并且整地后需经一昼夜以上的沉淀,以免拥泥,影响机插质量。
适合机插的水田泥脚深度要小于350mm,过深将使机插秧地轮下陷打滑,甚至无法行走。
3、插秧机主要部件的调整(1)取秧量的调整:把分离针旋转到秧门为位置的上方,然后松开摆杆固定在链箱后盖上的螺母,拧紧调节手轮,用取秧量标准块校正分离针尖部进入秧门的深浅来调整取秧量的多少。
利用取秧量标准块将各分离针调整一致,拧紧锁紧螺母。
(2)插秧深度的调整:转动插秧深浅调节手柄,改变链箱与秧船底板之间的距离。
距离越小,插秧越深,反之则越浅。
(3)穴距的调整:多数插秧机时通过改变前进的速度来调整穴距的,即变动变速操纵杆的位置,而保持分插机机构每分钟插秧次数不变。
Solidworks钵育水稻栽秧机纵向进给机构的三维设计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我学院插秧机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插秧机进给机构,提出两套纵向进给机构的设计与仿真。
使用专业CAD软件SolidWorks先按照预定的轨迹,设计出进给机构。
然后根据机构设置具体零件,再装配调试,并最终得到两套设计方案。
使用SolidWorks分别建立两套方案的装配文件及爆炸视图。
分别对两套进给机构进行Animator仿真与COSMOSMotion仿真,最后使用COSMOSMotion分析整个设计机构,提出分析意见。
本设计需要用SolidWorks Office Premium(SW完全版 3.42GB)才能进行COSMOSMotion 仿真,文中多处介绍COSMOSMotion仿真工具的用法。
要完美的模拟仿真,还要用到 Framework 2.0和DirectX 9.0c。
本设计是以我学院自行设计的插秧机基础进行研究的,许多基础数据来自假设。
设计结果仅作为插秧机进给机构的一种参考。
关键词:进给机构,插秧机,动画仿真,SolidWorks目录1. 绪论.............................................. - 1 -1.1 选题的意义................................... - 1 -1.2 插秧机进给机构研究的现状..................... - 1 -1.2.1 纵向进给机构的结构设计................. - 1 -1.2.2 纵向进给机构的工作原理................. - 2 -1.2.3 双向螺旋进给机构的设计................. - 3 -1.2.4 学院知识产权现状....................... - 4 -1.3 研究插秧机进给机构的步骤..................... - 4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5 -2. SOLIDWORKS动画仿真与运动分析简介................. - 5 -2.1 产品数字化变革与仿真设计发展................. - 5 -2.2 SOLIDWORKS简介.............................. - 7 -2.3 ANIMATOR插件功能及特点...................... - 8 -2.4 模拟工具简介................................. - 9 -2.5 COSMOSMOTION基本知识........................ - 9 -3.插秧机纵向进给机构设计............................ - 12 -3.1 要解决的问题:.............................. - 12 -3.2 解决方案分析................................ - 12 -3.2.1 初步分析.............................. - 12 -3.2.2 具体分析.............................. - 12 -3.3 直线型从动摆臂机构的设计(方案1).......... - 13 -3.3.1设计的前提条件........................ - 13 -3.3.2 机构原理图及运动分析.................. - 13 -3.3.3 直线型从动摆臂机构主要零件的设计...... - 14 -3.3.4 直线型从动摆臂机构的装配关系.......... - 21 -3.4 圆弧型从动摆臂机构的设计(方案2).......... - 24 -3.4.1 设计的前提条件........................ - 24 -3.4.2 机构原理图及运动分析.................. - 24 -3.4.3 圆弧型从动摆臂机构主要零件的设计...... - 25 -3.4.4圆弧型从动摆臂机构的装配关系.......... - 27 -4. 插秧机进给机构的动画仿真与运动分析............... - 28 -4.1 直线型从动摆臂机构动画仿真.................. - 28 -4.1.1 直线型从动摆臂机构的ANIMATOR仿真..... - 28 -4.1.2 直线型从动摆臂机构的COSMOSMOTION分析. - 30 -4.2 直线型从动摆臂机构动运动分析................ - 33 -4.3 圆弧型从动摆臂机构动画仿真.................. - 34 -4.3.1 圆弧型从动摆臂机构的ANIMATOR仿真..... - 34 -4.3.2圆弧型从动摆臂机构的COSMOSMOTION分析. - 34 -4.4 圆弧型从动摆臂机构动运动分析................ - 35 -4.5 方案1与方案2对比分析...................... - 36 -4.6结论........................................ - 37 -5.结束语............................................ - 38 - 参考文献............................................ - 39 -1. 绪论1.1 选题的意义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我国粮食作物的28%和40%,种植方式主要为传统的人工插秧。
秧苗移栽机结构
秧苗移栽机结构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民们在种植作物时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机械设备,其中一种常见的农业机械就是秧苗移栽机。
本文将介绍秧苗移栽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一、整体结构秧苗移栽机主要由机架、移栽装置、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
1. 机架:机架是秧苗移栽机的基础结构,它支撑着整个机械设备的运行。
机架通常由钢材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移栽装置:移栽装置是秧苗移栽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秧苗从苗床上取下,并移植到地里的相应位置。
移栽装置通常由移栽头、移栽手臂和移栽板组成。
(1) 移栽头:移栽头是移栽装置中最重要的部件,它负责将秧苗从苗床上取下,并将其稳定地放置到地里的相应位置。
移栽头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磨性。
(2) 移栽手臂:移栽手臂是连接移栽头和机架的部件,它通过传动装置控制移栽头的上下运动。
移栽手臂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3) 移栽板:移栽板是移栽装置中的辅助部件,它通过移栽头将秧苗取下,然后将其放置在移栽板上,最后再将其移植到地里的相应位置。
移栽板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耐磨性。
3.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是秧苗移栽机的动力来源,它负责驱动移栽装置的运动。
传动装置通常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链条组成。
(1) 电动机:电动机是传动装置的核心部件,它提供动力,驱动减速器和传动链条的运动。
电动机通常采用电能作为动力源,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2) 减速器:减速器是传动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它通过减速传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移栽装置的低速运动。
减速器通常由齿轮和轴承组成,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3) 传动链条:传动链条是传动装置中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减速器的运动传递给移栽装置。
传动链条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4. 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是秧苗移栽机的智能化部件,它负责控制整个机械设备的运行。
控制装置通常由电气控制柜和传感器组成。
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
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陈中武,陈卫灵,周汉林(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广州510630)摘要对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比分析了几种移箱机构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着重介绍了GL-CPS4型移箱机构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和主要工作部件。
关键词插秧机高速移箱机构原理特点0概述移箱机构是水稻高速插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插秧机工作过程中负责向旋转式栽植臂连续、定量地进行横向和纵向送秧,同时为栽植臂提供驱动力。
各种插秧机的移箱机构虽然各不相同,但均由箱体机架、横向送秧组件、纵向送秧组件和动力传动组件这四个部分组成。
箱体机架是移箱机构各转动部件轴的支承,并为转动部件提供密封和润滑。
横向送秧组件主要为移箱轴、秧箱、移箱传动件等,秧箱与移箱轴固接,移箱轴带动秧箱做横向往返移动,实现横向送秧动作;横向送秧过程要保证栽植臂每栽植一次,横向送秧的移动距离相同;移箱轴的横向移动,多采用螺旋轴转动推动固接在移箱轴上的移箱传动件沿螺旋轴轴向移动来实现。
纵向送秧组件主要由送秧轴、送秧凸轮、棘轮机构、送秧拉杆等执行秧苗的纵向等距输送,纵向送秧只在横向送秧到达最左(或右)端位置时,对秧苗作整体纵向移动,纵向送秧是间歇运动,一般通过送秧凸轮使送秧轴旋转来实现。
动力传动组件则是向旋转分插机构栽植臂提供驱动力,有时也负责移箱机构的动力输入。
在一些插秧机的移箱机构中,为简化结构,减小整机的体积、质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会将螺旋轴、动力传动轴、移箱轴、送秧轴等进行优化组合,但需实现的功能不变。
下面对比分析了几种移箱机构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并着重介绍GL-CPS4型移箱机构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和主要工作部件。
1几种常见移箱机构的结构及比较1.1常见结构目前高速插秧机的移箱机构多应用螺旋轴的结构形式,根据箱体内轴的配置方式分类,移箱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方式。
1.1.1二轴移箱机构如图1所示,移箱机构的箱体机架上,分别安装了螺旋轴和移箱轴,螺旋轴一侧装有动力输入链轮,并且安装有移箱传动件。
可调宽窄行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与校核
20l2年6月农机化研究第6期可调宽窄行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与校核葛俊,曹成茂,石鑫焱,李方东,朱德泉(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合肥230036)摘要:主要阐述了一种新型高速可调宽窄行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的设计与关键件强度校核工作。
该机构的整体结构设计主要采用逆向工程的设计方法,参考现有成熟机型的外形构造和材料选择等,初步设计优化后,完成基本的设计任务。
通过分析移箱机构中关键件滑块的运动过程,建立起等效的弹簧减冲击模型,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到滑块的最大载荷,再利用锄s ys/w or 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静力学强度与疲劳强度分析,从而完成零件的强度校核工作。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可调宽窄行;滑块;仿真分析中图分类号:s2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鹋×(2012)06—0069—04O引言如今的插秧机已经从实用插秧机向高速插秧机方向发展。
虽然我国的插秧机水平在引进研学国外先进技术和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研发能力差、制造水平有限和售后服务不完善等方面…。
水稻宽窄行种植主要是利用作物边际优势原理,达到减轻作物病虫害和增产的目的…。
宽窄行插秧机正是在这一理论前提下设计制造的,现在设计生产的宽窄行插秧机基本都不是高速插秧机。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一种宽窄行规格的插秧机难以适应因气温、土质和海拔等因素影响而形成不同的地区种植要求,因而在宽窄行插秧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宽窄行规格可变的高速插秧机,以满足这一现实需要。
移箱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插秧机精确的横向与纵向送秧,同时传递分插机构动力¨。
6J。
移箱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简单的齿条式发展到具有缓冲机构的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
设计的新型高速可调宽窄行水稻插秧机,与其它高速水稻插秧机一样效率很高,但同时由于送秧速度的提高对移箱机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扶插秧机插植部分设计(三维建模CAD图纸)
手扶插秧机插植部分设计(三维建模CAD图纸)1 绪论?1.1?插秧机发展历史中国传统的插秧工具秧马和莳扶, 已有近千年的使用历史。
宋代苏轼曾作“秧马歌” ,叙说了湖北农民使用秧马的情景。
使用莳扶可以代替手工分秧, 并将秧苗梳入泥中定植,直至 20世纪 50年代,某些地区仍在使用。
中国水稻插秧机的研制工作始于1953 年。
1956 年在莳扶分秧方式的启发下,首次提出群体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的秧苗分插原理,从而在水稻插秧机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研制出水稻拔取苗移栽的第一代样机。
到 1960 年,各地推荐生产上使用的人力、畜力插秧机已达 21种。
1967 年,第一台自走式机动插秧机“东风-2S”型通过鉴定定型并投入生产,每天可插秧 15~20 亩。
日本于1898年,发表第一个水稻插秧机专利;意大利于1915年开始研究拔秧苗的水稻插秧机,至 50年代已有拖拉机配套的商品出售,但都由于结构复杂、造价高,作业时需用辅助劳力多而未能推广。
日本于 60年代研制带土小苗的栽植技术和相应的水稻插秧机。
1966 年后,工厂化水稻育秧设备研制成功,促进了插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
?1.2?发展趋势插秧机的研究应该根据各国土质和人口等地区因素,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插秧机,此外,插秧机也要向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对秧苗的适应性,提高使用操作性能方向发展。
为了克服漏插、漂秧和钩伤秧等缺陷,今后将通过对送秧、分秧、插秧等工作机构的改进与创新,继续提高插秧质量和对各种秧苗的适应性,同时要研制适用于每穴一株杂交水稻秧苗的新型插秧机;研究提高工作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如实现自动装秧及故障自动停机等的途径;进一步完善包括育秧在内的水稻全套种植机械化体系,提高非插秧季节水稻插秧机的综合利用程度。
2 插秧机总体介绍?2.1? 插秧机总体结构和设计原理类型水稻插秧机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
按动力分为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两类。
水稻插秧机的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水稻插秧机的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类型:(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E—综合应用型(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1)、(2)均要填,如AY、BX等。
本课题的研究容方案的初步选定:目前,国外较为成熟并普遍使用的插秧机,其工作原理大体相同。
发动机分别将动力传递给插秧机构和送秧机构,在两大机构的相互配合下,插秧机构的秧针插入秧块抓取秧苗,并将其取出下移,当移到设定的插秧深度时,由插秧机构中的插植叉将秧苗从秧针上压下,完成一个插秧过程。
同时,通过浮板和液压系统,控制行走轮与机体的相对位置和浮板与秧针的相对位置,使得插秧深度基本一致。
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进行分类。
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
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
目前,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在结构设计上,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机架及行走系统、液压仿形及插深控制系统、插植系统、操作系统等组成。
传动系统是发动机与其它工作部件之间所有传动部件的总称,主要包括法兰盘、离合器、变速器,和行走箱总成组成。
因为插秧机要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两个不同的机构,所以在当中便需要一个传动装置来改变动力的传递方向。
于是就选择齿轮传动箱的设计作为设计的对象。
关键部分是分插秧机构、移箱机构、送秧机构的结构优化设计,其中包括用于让插秧杆保持向下伸出的垂直状态的方向控制器、二个前车轮、右后后轮、左后车轮和机架,前车轮分别能转动地安装在机架前端左右两侧的下方,右后车轮固定安装在后转轴的右端,左后车轮固定安装在后转轴的左端,后转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机架后端下方,方向控制器套装在后转轴右端位于右后车轮的侧处,后转轴的左端位于左后车轮的侧处固定安装有左转盘,左转盘和方向控制器之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多个连杆,每个连杆的左端分别能左右滑动地穿过左转盘。
解读水稻高速插秧机的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
N o n g y e j i x i e水稻种植期间,高速插秧机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插秧作业效率和质量。
由于插秧机使用过程经济性良好,因此,可以取代传统的水稻插秧机,辅助农业生产。
利用高速插秧机,机展开水稻插秧工作,不但转移灵活,而且操作便捷,运行速度稳定,插秧质量好。
高速插秧机使用过程,维护和保养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定期维护,对机械各部件随时检查,并适当调整,才能保证其使用性能良好。
因此,需要做好各项保养工作,延长插秧机零件使用期限。
下文重点对高速插秧机的使用原理,及其维护和保养措施详细分析。
一、水稻高速插秧机相关介绍1、特点介绍高速插秧机属于农业机械化重要产物之一,水稻种植期间,应用此机械能够提高插秧效率,保证插秧质量,防止水稻插秧期间出现倒苗问题。
由于机械行走过程平衡性良好,能够高速行走的同时,不产生振动,通过其行走轨迹,对运行速度合理控制,确保水稻秧苗能够直立在田间。
对比于普通插秧机,使用高速插秧机,插秧速度可提高1倍以上。
与此同时,机械使用期间,可精准控制插秧速度。
由于机械拥有液压自动结构,因此,能够对插秧深度较好地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插秧深度、插秧平稳性等。
使用期间,操作灵活,利用液压悬挂,能够减小地头位置的转弯半径,在田间移动灵活。
2、结构原理不同型号的高速插秧机由于结构不同,性能也存在差异。
但是,使用期间主要流程大体相同。
插秧机结构按照水稻秧苗的群体进行逐次分格,采取直接插栽方式。
机械原理为:在秧苗箱内,将水稻秧苗按照群体整齐码放,机械运行期间,秧苗随之横向运动,取秧器能够按照分格,将特定数量秧苗取走,随着插秧机运行轨迹,将符合生产要求的秧苗向泥土当中插入,之后,按照特定轨迹,取秧器重新回到秧苗箱内,完成取秧流程。
在插秧机的内部结构方面,包含柴油机功率为6.6kW,工作速度2~5km/h,后退速度1.5~3.5cm,可结合实际需求,调整插秧株距,调节范围在12~21cm之间,插秧深度4cm,适合高度在8~20cm的秧苗,每小时可栽植面积2100~4000平方米。
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调整方法
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调整方法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6期田旭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调整比较复杂,主是两大部分的调整,一是插秧工作部分的调整,二是整机性能的调整。
下面以东洋牌pf455s型插秧机为例,介绍其技术调整方法。
一、插秧工作部分的调整1、插秧株距的调整插秧株距的调整,是通过调整株距调节手柄的位置来完成的。
株距调节手柄有三个档位可以调整,即70, 80,90三个档位。
它的意思是每3.3平方米面积上有70穴,80穴,90穴。
株距分别是16厘米,14厘米,12厘米,每亩总穴数分别为14000 穴,16000穴,18000穴。
调整技术方法,发动机在怠速运转的情况下,将株距调节手柄推进或拉到相应位置就可以。
这时应注意,调节手柄必须完全结合。
否则,插植机构部分将无法正常工作。
2、穴株数的调整穴株数是由插秧机取秧块的面积来确定。
它与秧块的大小,高度,宽度有关。
因此,穴株数的调整,由横向取秧量,纵向取秧量,送秧量三方面组成。
横向取秧量的调整,即取秧块宽度的调整。
横向取秧量三个档位可以调整,20,24,26。
它的意思是插秧机在取秧时将横向宽度28厘米的秧块分20,24,26次取完。
取秧次数与取秧块宽度为28除以20,24,26等于1.4,1.17,1.08厘米。
调整技术方法,必须在苗箱移动到最左或最右边时,将插植离合器拨到连接的位置,发动机熄火,旋转圆板,使圆板上的数字转到螺栓口处,用螺栓固定即可。
纵向取秧量的调整,即取秧块高度的调整。
纵向取秧量有8-17毫米的10个档位,每个档1毫米的调节。
它是通过调节秧苗移送支架箱孔位置及秧苗移送螺杆长度来实现的。
当纵向取秧量调节手柄位于8-11毫米时,对应为3孔,最下的孔。
位于11-15毫米时,对应为2孔,中间的孔。
位于15-17毫米时,对应为1孔,最上的孔。
3、插秧深度的调整,可通过改变调节手柄的位置来选择4个档位。
每档改变插秧深度6毫米,还可通过改变浮板与机器连接的插孔,选择6个档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安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姓名xx学号xxx院系 xxx专业x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职称 xxxx中国·合肥二o一五年五月目录Abstract (18)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作者:xxx 指导老师:xxx(xxxx大学工学院 11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合肥 230036)下载须知:本文档是独立自主完成的毕业设计,只可用于学习交流,不可用于商业活动。
另外:有需要电子档的同学可以加我2353118036,我保留着毕设的全套资料,旨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解决人口温饱以及粮食安全问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慢慢提升和年轻劳动力的行业转移的提升,传统种植人工移栽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因此,发展机械化移栽迫在眉睫。
但目前国内生产上使用的高速插秧机行距固定,而我国各个地区的地域条件不一样,对水稻植株之间的行距要求也不尽相同。
为保证不同的水稻品种能在合适的行距下种植,提高插秧能力,水稻产量达到最大,故需研制一种可调宽窄行高速插秧机。
移箱机构是可调宽窄行高速插秧机核心机构,故设计一种可调宽窄行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
本文在主体机械的基础上,对移箱机构进行结构的优化与设计。
通过参数优化,增强螺旋轴等零部件的耐磨性和实用性。
根据可调宽窄行高速插秧机和功能工作性能要求,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对主要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校核,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可调行距高速插秧机移箱螺旋轴1 绪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如何在有限的土体上实现产量最大化一直是众多科学界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捍卫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
在众多农作物中,水稻因其单产最高、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毋庸置疑在我国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在解决全国人口的温饱问题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水稻的机械化收割,但在播种种植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却较低下。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广,南北跨越度大,气候不一,种植农作物种类多样,对于同一种农作物种植的方式也不同。
对于水稻种植,南方以水田种植为主,北方以旱植为主,这也就对水稻插秧机有了不同的性能要求。
再加上阳光照射等多种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于行距的要求也很大。
市场的前景以及容量大小主要取决于用户需求。
所以在高速插秧机飞速发展的同时,宽窄行水稻插秧机应运而生。
但从目前的市场和需求来看宽窄行水稻插秧机送秧量等已无法满足众多用户需求。
现在高速插秧机的广泛推广,使得移箱机构也必须与之发展速度相适应,以此完成水稻的高速插秧,提高插秧机的工作效率。
而且在中国,由于各地区地形、地貌的差异,致使不同地区对机插秧作业的性能要求不同,导致水稻种植的行距不尽相同。
所以研究行距可以根据农技、质量、土地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做出相应调节的可调行距高速插秧机的移箱机构势在必行。
移箱机构是现代化插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决定了秧针每次的取秧量,影响整机的工作性能。
因此,设计工作可靠的可调行距移箱机构是实现水稻种植走向大面积、规模化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1.2 国内外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的研究现状纵观移箱机构的研究历程,从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到机动插秧机移箱机构,从间歇性送秧到连续性送秧,其工作效率毋庸置疑已作出了非常大的提高。
移箱机构的具体形式也随着其发展研究而呈现出多种多样。
早期的移箱机构以链条式移箱和转盘齿条式为主,后期随着高速水稻插秧机的出现,逐渐向多轴式移箱机构转型,以三轴式和四轴式为主。
而其也在不断的研发优化过程中由早期的停顿式工作逐渐向具备缓冲机制的持续送秧机构转型。
至今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其毯状苗插秧机选取的都是持续送秧的移箱方法。
这种方法下移箱的具体工作过程是:秧箱不停顿地横向连续移动,当其移动到两端极限位置时,秧箱为保证换行后能顺利取到第一个秧苗而停歇一次,在转向的时候通过纵向送秧机构的作用来实现同步纵向送秧。
这种机构的优点是在这一个完整的送秧进程里,因为螺旋轴的运动方式自始至终都是做匀速的单向转动,这样就避开了由移箱的停顿而导致的惯性冲击。
以此在增强了插秧速度以及送秧速度的同时,还可以减缓移箱机构中螺旋轴所受到的破坏以及其带来的磨损。
在水稻插秧机方面,走在技术前沿的一直是日本和韩国。
日本率先发明了井关PF100型插秧机,在韩国的LG、大同等厂家生产的国际牌插秧机在当时也享有不错声誉。
但是这些厂家生产的机械都是固定行距,也没有在可调行距方面做出研究,所以也没有在移箱机构做出相应改进。
国内最早对宽窄行水稻插秧机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是赵匀教授。
2010年赵匀教授率先对高速水稻插秧机的分插机构进行了设计,研发出宽窄行水稻种植机械,实验效果良好。
扬州大学紧接着也专注于可调行距插秧机的研究,但其仅限于固定行距可调,受到很大限制。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赵匀教授的可调宽窄行插秧机还是扬州大学的可调行距插秧机,都没有能为满足市场需要研制出横、纵向都可调的移箱机构。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作物生产机械与智能装备”创新团队在高速水稻插秧机的可调行距研究上实现了新的突破,研发了2ZGK-6型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插秧机,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插秧行距的无级调节,成功制造出样机,实验结果较理想。
1.3 课题的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可调行距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的设计。
根据中国不同地域的不同种植要求设计出与可调行距插秧机相配合的移箱机构;通过参数设计,使螺旋轴等零部件的耐磨性和实用性满足要求;通过三维软件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增强设计直观性;通过对设计结果的校核,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2 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2.1 移箱总体结构设计和基本原理1.圆锥齿轮轴2.分插机构驱动轴3.链条4.移箱动力输入轴5,8.齿轮 6.纵向送秧轴 7.螺旋轴 9.横向送秧轴 10.滑套11.滑块 12,13.凸轮 14.纵向送秧杆图2-1一种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结构简图Fig.2-1 Scheme of variable lead seedling feeder mechanism图2-1是一种高速插秧机的移箱机构简图。
该机构主要由横向送秧轴、纵向送秧轴、移箱动力输入轴、圆锥齿轮轴、分插机构驱动轴、链条、齿轮、滑块和滑套等主要零部件组成,其中位于主箱体内部的四根轴分别用来完成横向移动及纵向送秧,位于副箱体内部的机构一方面承担分插机构的驱动,另一方面负责把动力传送到主箱体内。
动力经由圆锥齿轮轴输送到分插机构驱动轴,以供其驱动分插机构完成纵向送秧。
接着动力再链条向移箱动力输入轴输送,经过一对齿轮,调整到合适的传动比继而向横、纵向送秧轴传递,在滑块、凸轮和纵向送秧杆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横向移动和纵向送秧。
移箱机构存在的意义是可以使取秧爪在秧箱的有限工作范围内有序且快速的进行取秧,从而使移秧箱和秧苗连成一个整体,做同步的移动和停顿。
移箱机构主要由螺旋凸轮轴、移箱轴、指销、指销座的共同配合来控制移箱的、行程及移动距离。
传动轴将力传递给一对直齿轮和一对圆锥齿轮,以此带动螺旋凸轮轴的旋转。
指销插在螺旋轴上的螺旋槽内,沿着螺旋槽斜面移动,以此带动固定在移箱上的指销套随之横向移动,指销套与移箱轴的联合行动使移箱轴实现左右移动。
因为秧箱和移箱轴两端采取的是固定连接,所以秧箱随之移动,以此完成一次完整的移箱动作。
2.2 移箱机构关键零部件(1)螺旋轴螺旋轴是插秧机移箱上主要零部件之一,也是承受移箱作用力最大,最容易发生失效的零件之一。
在一根实心轴上按照一定的旋转角增开两个反向旋转的滑道便形成了螺旋轴的大体结构。
插秧机移箱机构上的螺旋轴与滑套、转子等部件配合,共同完成轴向定位和传动,完成横向送秧。
考虑到其工作工程中反复经受磨损,其材料选取为40Cr。
其三维模型如图2-2所示。
图2-2 螺旋轴Fig.2-2 Screw axis(2)滑套螺旋轴上的滑套的运动主要是在转子的带动下进行的。
位于滑套内部的转子绕轴轴转动,滑套被带着转动并横向移动,从而带动移箱的横向移动。
该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其作用和工作环境决定了其必然经受磨擦,长此以往容易造成零件自身的磨损。
为防止磨损失效或者增强其使用寿命,当其与相配合的轴之间的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必须按规定对其进行换新处理。
因此考虑到该因素,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硬度稍低但耐磨性能良好的适当材料为滑套来保护螺旋轴,使其避免受到严重的磨损。
其三维图为2-3所示.图2-3 滑套Fig.2-3 Sliding sleeve(3)滑块(转子)滑块,亦称转子。
导程滑块常采用圆柱指销形式,其圆柱体与柱指销座配合,起着传递动力的作用。
设计时采取具有一定长度(作为导向用)和粗细的主体,其端部为导向舌,其宽度与凸轮轴的螺纹槽配合,其长度不能太短,要大于螺旋槽交叉外的长度,才能具有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以防止到“十字路口”出现顶撞和乱转现象;但过长又会在端头转向时发生困难。
由其性能可知,其材料必须具有适当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还要能够承受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
所以可采用铸铁或者优质钢,其热处理表面硬度要比凸轮轴稍低些。
其三维图如图2-4所示。
图2-4 滑块Fig.2-4 Slider3 主要零部件设计及校核3.1 移箱机构设计要求移箱机构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精准、均匀地移箱,使秧苗做轴向移动,以此配合秧爪顺利取秧,并能够向秧门不断补充。
为完成此作用,对移箱器的设计要求如下:(1)为保证秧爪能够准确有序取秧,要求秧箱每次的移距需与秧爪的每次取秧宽度相配合。
(2)为保证秧箱内每排秧苗都能够被全部取完,移箱行程需与秧箱宽度相配合,同时还要避免秧爪外侧与秧箱内壁的相互干涉。
(3)为保证秧爪每次都能够顺利取走一排秧苗的第一块秧苗,针对盘育带土苗,还要保证移箱移至两端极限位置时能够停歇一次。
(4)移箱轴采用换挡结构,分别适应于中苗与小苗不同取秧面积的要求。
(5)传动平稳,结构简单。
3.2 螺旋轴最小直径的设计在移箱机构中,螺旋轴是最为重要的部件。
同时螺旋轴也是整个机械中受力最大的部件,因此对此部件必须要集中设计。
为避免螺旋轴在工作时受到的作用力过大而导致断裂,所以在设计计算螺旋轴输入端的最小轴径的尺寸时,必须对其进行功率校核。
查机械设计可知,由于螺旋轴在工作时所受的弯矩不大,所以采取按许用扭剪应力的方法进行计算。
假设螺旋轴受到的扭矩是T(N.mm ),那么螺旋轴所受的的扭剪应力为:τT =T T W ≈ 9550000 0.2³P d n≤[τT ] 式中:τT —扭转切应力,MPa ;T —轴所受的扭矩,N ·mm ;W T —轴的抗扭截面系数,mm3; n —轴的转速,r/min ;P —轴传递的功率,kW ;D —计算截面处轴的直径,mm ;[τT ]—许用扭转切应力,MPa ,由上式得轴的计算公式:d A ≥== (3-2-1)式中0A =查机械设计手册可得轴的几种常用材料的[τT ]和A 0值,如表3-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