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0.04.14•【文号】农计财发〔2020〕3号•【施行日期】2020.04.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委、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财政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农村部相关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指导各地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政策有效落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小康“三农”短板、突出抓好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重点任务,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突出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政策安排中,重点突出三个导向:一是推进统筹整合,优化支出结构。
进一步优化资金任务安排,坚持有保有压,集中力量办大事,逐步探索完善农业生产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支持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重点任务,加快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强农民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产业升级推动农村振兴产业结构优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引导农村产业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知识密集和服务密集型方向发展,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产业结构现代农业是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实现农业由单一生产向产供销一体化转变。
三、发展农村电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农村电商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
发展农村电商可以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农村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农副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
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五、培育新兴产业创新战略布局农村产业结构优化需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推动农村创新创业,引进新的科技、新的产业,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例如,发展农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综合发展水平。
六、推动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振兴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
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推动农村产业集群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同时,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认知度。
七、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方式。
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和引领作用,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八、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才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
现代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领域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农业产业化的理念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实践。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现代农业产业化是以科学的技术、先进的管理、规模化的生产为基础,运用市场化手段开展生产、流通、加工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它通过大力推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加强科技投入,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内部流通贸易化,实现了高效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在产业化经营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革,现代化农业的产值占比不断上升,农村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农村社会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据统计,我国农业产值已从2005年的4.54万亿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9.96万亿元,增长了120%左右。
同时,我国还在不断地推进“农业+(非农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如以旅游业为例,农业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多种模式纷纷涌现。
这些新兴产业与传统农业产业形成互惠互利关系,促进了多产业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这个概念源自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被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农业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逆转性和全局性要求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尊重生态规律和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要优化生产结构,调整生产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使从事农业的农民得到更好的经济回报。
三、现代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现代农业产业化为支撑。
农业产业化的标志之一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它主要是指将农业生产从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方式,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大规模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模式。
凝神聚力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凝神聚力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郭宝松同志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2020年垦区农业工作成效显著,大灾之年实现了 十三五 圆满收官1.1粮食生产实现 十七连丰坚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队 主力军 职责,全力以赴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农业和粮食丰收,牢牢把握了农业生产主动权㊂一是农业生产稳中有进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89.33万h m2,粮食总产达到215.25亿k g,粮食综合产能连续10年稳定在200亿k g以上㊂二是农业结构优化升级㊂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优质长粒水稻44.93万h m2,种植高油高蛋白大豆61.00万h m2㊂按照 以养定种㊁种养结合 的要求,种植青贮玉米㊁苜蓿等优质饲料饲草1.60万h m2㊂全年完成造林1600h m2;建设红松果林㊁榛子㊁蓝莓等多品种共融的生态经济林1.33万h m2;发展森林猪㊁鸭㊁鹅等特色养殖163万头(只)㊂三是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㊂着力推进 规模奶牛场12t奶单产提升工程和牧业集团组建 两项重点工作,加大 两牛一猪一禽 存栏力度,奶牛达10万头,肉牛达9万头,生猪达60万头,禽类达1512万只;肉㊁蛋㊁奶产量分别为15万㊁2万和28万t,畜牧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效益不断增加㊂1.2粮食综合产能巩固提升坚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扎实推进250亿k g粮食产能建设㊂一是强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㊂全力推进以三江平原灌区为重点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6亿元,新增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灌溉面积16.88万h m2㊂完成水利 两规两划 编制工作㊂完善小型水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124座小型水库维修防洪能力,为农业生产持续向好提供水安全保障㊂二是持续强化农田基本建设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持续打造旱涝保收㊁稳产高产的高标准粮田㊂稳步推进规模化格田改造,全年改造面积16.95万h m2,进一步激发了土地 潜力 ,提高土地使用率㊂三是加快推进农机转型升级㊂完成农机更新投入21亿元,购置更新各类农机具3.1万台套,落实深松补贴面积23.60万h m2㊂加快智能化农机应用,建立10个农机转型示范区㊂积极推动农机专业化服务输出,跨区作业面积40.33万h m2㊂固定翼飞机保有量已达118架,全年航化作业面积149.60万h m2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9%以上㊂1.3绿色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㊂一是绿色农产品基地规模扩大㊂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7.33万h m2;绿色㊁有机食品产品认证面积86.07万h m2;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2个㊂二是黑土耕地保护不断深入㊂加快 六个替代 步伐,建设八五二农场等10个黑土保护核心示范区,黑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示范面积12.20万h m2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还田利用率达到97%,还田面积稳定在280.00万h m2以上㊂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三减 示范面积达106.13万h m2,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连续10年稳定在280.00万h m2以上㊂三是农业生态系统逐步修复㊂统筹推进工程换水㊁休耕停水㊁控灌节水等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18亿m3左右㊂持续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设备设施配套率分别达到85.5%和99%㊂落实耕地轮作任务12.87万h m2,水稻休耕3.29万h m2,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11.60万h m2㊂完成垦区19处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撤销自然保护地6处,科学保留13处㊂1.4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6.28%㊂一是现代种业核心竞争力增强㊂以垦丰种业为主体,将现代生物㊁信息㊁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商业化育种体系,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㊁基因编辑等行业技术领先优势㊂推进八五五㊁赵光等农场国家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农业用种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㊂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㊂建立四个协同创新体系,重点推广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㊁水稻秋旋平免春搅浆等先进适用技术20项㊂组织开展气象㊁植保㊁栽培等三级技术培训,培训人员收稿日期:2020-12-2320万人次㊂加大引入国内知名科研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㊁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在品种选育㊁绿色发展㊁标准制定等方面联合攻关,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㊂三是数字农服稳步推进㊂全面启动10个数字农场建设,农业生产承包系统覆盖231.33万h m2耕地,84个农(牧)场,19余万种植户㊂旱田3S技术实现全覆盖,监测精度达到85%以上㊂探索 无人化农场 建设,建三江二道河等无人化农场分批开展了整地㊁插秧㊁植保㊁收获等全过程无人化作业试验,成果令人震撼㊂1.5农业标准化水平持续提高以现代化大农业巩固提升活动为载体,不断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到位㊂一是从源头抓起,农业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㊂以五大农作物为编制范围,按照新㊁高㊁细㊁实㊁全的编制原则,发布了北大荒集团主要农作物7个企业种植标准,扩大了企业影响力㊂二是从管理入手,保证农业标准化实施㊂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分公司㊁示范农场㊁示范管理区为重点,形成以点带面㊁从线到片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格局㊂围绕巩固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开展考核验收,形成了创先进㊁争一流㊁扛红旗的良好氛围,通过农场自查㊁分公司全面验收㊁集团抽查,评选出巩固提升标兵分公司1个,标兵农(牧)场10个㊁优秀农场30个,农业标准化工作呈现出均衡发展的局面㊂1.6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不断蓄积把现代生产要素㊁经营模式㊁发展理念引入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竞争能力㊂一是 双控一服务 有序推进㊂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准入制度,制定了集团化运营农业生产投入品实施方案和细则,经过一个完整农业生产周期, 双控一服务 成效显著,优势凸显,肥料统供率达54.9%,水田种子统供率达76.2%,旱田种子统供率达51.5%㊂大力探索订单生产,订单种植面积达82.93万h m2㊂二是 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㊂按照市场化机制,探索建立北大荒马铃薯集团与克山农场 产业公司+基地 模式试点工作;申报北大荒蔬菜产业集群项目,助力绿色智慧厨房建设;推进宝泉岭和建三江七星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宝泉岭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公示名单;扶持创业㊁八五一一㊁八五一〇㊁红星4个农场建设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形成现代农业 接二连三 融合联动发展的局面㊂三是对外开放合作加快㊂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发掘文化内涵,走出垦区,走向全国,复制北大荒先进种植模式,输出 双控一服务 和企业标准㊂2020年是 十三五 收官之年,纵观2020年集团农业工作发展形势,总体上呈现了稳中有进发展势头,大灾之年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成绩的取得极为不易,付出的努力极为艰辛,积累的经验极为珍贵㊂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㊂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种植业仍占主导,畜牧业下滑严重,国有及国有控股养殖企业比例过低;林业产业经济处在起步阶段,需进一步加强㊂二是气候变化及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突发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粮食生产;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粮食贸易产业链㊁市场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加大㊂三是种业依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自主品种在垦区范围内种植比例低,甚至部分种子依赖进口,一旦发生 断种 ,农业 芯片 卡脖子 引发的危机直接威胁农业生产;四是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急需构建,没有形成企业内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等㊂这些问题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㊂我们要在 十三五 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 十四五 农业发展新局面㊂2深入领会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农业发展新形势和任务2.1准确把握 十四五 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十四五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㊂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单列专章部署安排,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㊂我国已经进入到 工业反哺农业 的阶段,到 十四五 末,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领域比例要达到50%以上,农业将迎来基础设施㊁生产技术㊁服务体系等全面升级㊂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打造北大荒现代农业领域航母,建成现代化大农业全国标杆㊂我们将面对更加有力的宏观政策环境,集团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要把握发展机遇,在数字农业㊁绿色生产㊁现代种业等方面加速升级㊂2.2深刻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现实重大意义纵观全球农产品市场,稻谷㊁小麦和大豆价格呈现不同程度上涨,而大豆涨幅更为突出,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一定会引起下游产品与食品价格的波动,所以必须以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坚决制止耕地 非农化 行为的通知“明确提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守住耕地这个根基;‘关于防止耕地 非粮化 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指出:我国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 非粮化 倾向,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我国耕地政策由制止耕地 非农化 进一步明确到防止耕地 非粮化 ㊂2020年12月9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粮食应急预案“,指出根据粮食生产及市场供求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产需基本平衡,防止粮食生产大起大落㊂2020年12月16~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提出明确要求㊂我们要充分发挥垦区粮食生产规模大㊁商品率高㊁农业科技能力强的优势,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㊂始终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㊁粮食产量稳中有增,不断巩固提升垦区在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㊂3凝神聚力㊁砥砺前行,确保实现 十四五 农业工作良好开局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 十四五 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工作意义重大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 创新㊁协调㊁绿色㊁开放㊁共享 理念为引领,以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为根本,坚持 一条主线㊁八大行动 ,开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年活动,不断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为 十四五 发展开好局㊁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㊂我们的主要目标是:202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90万h m2以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289万h m2以上,实现粮食总产215亿k g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农机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㊂为此要突出抓好 四个 方面工作㊂3.1紧紧围绕 一个核心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牢固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以 十四五 实现250亿k g粮食产能为核心,全力稳定农业生产,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㊂按照 扩稻玉㊁稳豆薯㊁强经作 的原则,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粮食作物,适度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到53.33万h m2以上;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53.33万h m2以上,依托三江平原灌区等水利工程,扩大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灌溉面积,在松嫩㊁三江平原发展优质水稻33.33万h m2;重点推广高油㊁高蛋白和功能性大豆优质专用品种,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73.33万h m2左右;在中西部地区建设高标准马铃薯基地1.33万h m2;以鲜食玉米㊁加工类菌蔬㊁酿酒高粱等为重点,增加高效经济作物竞争力㊂以牧业集团为引领,充分挖掘和释放畜牧业发展潜能,促进 两牛一猪一禽 为主导的现代畜牧业稳步发展,大力实施 12吨奶工程 ,加快推进牧业集团组建,优化畜牧业资源配置,提升专业化㊁集约化管理水平㊂围绕绿色㊁提质㊁增效的理念,推广应用奶牛胚胎移植与选种选配等10项新技术,提高奶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㊂以提高林地生产力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批食用菌㊁中草药㊁绿色养殖等林下经济产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全年新增造林绿化1067h m2,经济林面积达2000h m2,林药面积5733h m2,完成林下特色养殖152万只,特色种苗产业533h m2㊂3.2始终坚持 两轮驱动 ,着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把创新驱动和 双控一服务 作为动力,不断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㊂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㊂依托专家库㊁技术库两库为载体,加强同中国农科院㊁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校的强强合作,重点在数字农业㊁绿色发展㊁黑土耕地保护等关键领域攻关,破解制约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难题㊂加大生物育种研发力度,加强种子库建设,着力提升品种研发能力和标准化的制种能力,加大品种选育力度,培育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内市场的高产优质品种,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㊂以高标准 两园三区 建设为载体,开展农业高标准科技园创建活动,聚集绿色农药㊁有机肥㊁数字农业㊁绿色高质高效㊁三产融合等示范,完善2个分公司高标准科技园,20个农(牧)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0个科技示范主体,实现分公司有高标准科技园㊁农场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㊁管理区有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的高标准科技示范带㊂二是坚持推进 双控一服务 ㊂扩大 双控一服务 覆盖范围,严格执行投入品推荐目录管理,切实加大投入品统管统供统购力度,三大肥料统供率平均要达到75%以上,有效提高产品议价能力,确保农业生产投入品的 三优 (质量优㊁性价比优㊁服务优),要以北大荒通航为主体,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积极扩大通航农业植保占有率,逐步实现航化作业全覆盖;加大农机租赁㊁托管和代耕代种力度,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后端要以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为牵引,围绕龙头企业联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补齐粮食统营短板;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步伐,以10个 北大荒数字农(牧)场 为载体,完成订单㊁金融㊁保险等板块研发及线上应用,打造智慧农业决策支持系统㊂同时,稳步推进鹤山农场-西藏日喀则标准化青稞示范区建设,将北大荒科学精准种植模式复制到省内外,示范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㊂3.3全力抓好 三个基础性 工作,加快优势能力提档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集团 1213 工程体系,高位谋划农业发展基础性工作,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㊂一是抓农业标准化㊂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在已发布主要农作物7个种植标准基础上,推进5大作物植保技术㊁水稻侧深施肥㊁畜牧12t奶单产和智能农机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㊂按照常规技术规范化,关键技术标准化,重点技术普及化的要求,以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为抓手,提高技术标准到位率㊂加强各级农业标准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㊂围绕作物结构与区域布局㊁耕作方式,依托科研院所制定科学㊁系统的指导性耕作制度㊂建设2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分公司,1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农(牧)场,5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管理区,形成以点带面㊁从线到片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格局,引领集团农业标准化全面提升㊂二是抓农业服务体系建设㊂抓好企业化改革后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关键要稳定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配齐配强气象㊁植保㊁土肥等各级各类技术人员,力争实现分公司㊁农(牧)场有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区有综合服务队的网络化格局㊂加大农机整合力度,以试点开展农机融资租赁为突破口,组建农机专业化服务公司,构建农机与航化作业㊁肥药种油统供协同推进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并逐步向周边农民拓展,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㊂三是抓农业经营机制实践研究㊂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采取政策引导㊁典型带动等措施,按照自愿原则,以优势服务项目为切入口,鼓励和支持职工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或土地托管方式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扩大托管服务内容和服务规模,进一步促进农业统管统营,探索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进一步提高国有农场的组织化程度㊂3.4加快实施 六个替代 工程,逐步实现 六个全覆盖 ,培育农业综合竞争优势统筹推进 工程㊁生物㊁农艺 三大举措,以建设 六个替代 综合示范区为引领,保护好黑土地这一 耕地中的大熊猫 ㊂一是有机肥替代化肥㊂大力推广精准施肥技术,落实 三减 示范面积100万h m2以上,发挥 化肥直供 的优势,提高配方肥的到位率与普及率㊂加大畜禽养殖场粪污肥料化利用,以尖山㊁红旗农场等10个有机肥示范场为引领开展种养结合㊁循环发展试点,集成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㊂积极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扩大水稻侧深施肥面积㊂二是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㊂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水稻㊁玉米㊁大豆三大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年稳定在300万h m2次左右,统防统治率70%左右㊂推进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开展绿色农药防控示范推广,大胆探索引进㊁试验新型高效无毒低用量药剂,推广生物杀虫剂,示范推广以虫治虫㊁以菌治菌技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㊂三是地表水替代地下水㊂谋划三江平原灌区远期工程建设,加快地表水置换地下水速度;推进查哈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㊂拦蓄利用地表径流,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水田灌溉弃水,实现 涝水旱用㊁闲水忙用㊁一水多用㊁循环使用 ㊂大力推广水稻 浅㊁湿㊁干 循环交替的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行水稻大棚旱育秧技术,应用旱翻地㊁旱整平㊁旱打埂技术㊂四是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㊂示范扩大免耕技术,开展保护性耕作,持续开展深松整地作业,每年按照适宜深松面积的1/3的进度推进,三年内深松一次㊂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覆盖㊁联合整地碎混㊁深松免耕等方式实现作物秸秆还田㊂以大豆为中轴作物,建立完善 玉豆 为主的轮作制度,实现土地用养结合和各作物均衡增产增效㊂五是无人化替代机械化㊂开展 农机购置综合补贴试点 ,大力实施农业机械转型升级行动,推进农机智能化㊁农场无人化,加快卫星导航㊁智能控制㊁自动监测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步伐,重点推广水田插秧机加装导航㊁智能控制侧深施肥㊁卫星激光平地机等智能农机,构建农业智能化作业评价指标体系㊂深入推进二道河农场等6个 无人化 农场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智能农机技术成熟稳定㊂六是规模化格田替代一般格田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用好国投资金,加大自筹力度,保质保量完成新增建设任务㊂优化规模化格田建设布局,科学制定建设规划,针对不同区域类型耕地条件,因地制宜㊁分类推进规模化格田改造,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㊁提升机械作业效率㊁扩大航化作业范围㊁降低生产成本㊂在全面实施 六个替代 工程的同时,还要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冲刷沟治理,切实保护好森林和湿地资源,不断改善黑土耕地设施条件㊁内在质量㊁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压舱石 的基础㊂(008)。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论述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论述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十二五”农业取得新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还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耕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相对紧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降至1.4亩以下,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农业灌溉缺水约300亿立方米。
从今后的趋势看,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对农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资源约束越来越紧、水旱灾害影响加大、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等诸多压力下,要保持粮食自给率90%―95%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800亿斤以上,肉、蛋、奶、果、菜等主要农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食用和加工需要,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迫切需要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农业动植物新品种、优质高效种养技术和成果的转化推广,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粮食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来看,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主要推动力。
当前,生物技术已成为引领未来农业的前沿领域,精准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也将在农业上广泛应用,农业发展将越来越依靠科技的贡献。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但我国农业依然靠天吃饭,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劳动者素质低下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依靠科技提升农业素质的要求十分紧迫。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不断加快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进程,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使我国农业逐步摆脱靠天、靠土地和水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尽快转向靠现代装备、现代科技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增长轨道上来。
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对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行的实施方法。
一、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概念与意义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指在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健康利益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农业生产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应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农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技术手段,综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并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对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影响1. 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注重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倡导生态农业种植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绿色发展还鼓励优质种植、无公害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促进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利用资源。
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水肥一体化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这将有助于减少土地的破坏和污染,实现农田生态的持续发展。
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鼓励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产品由原料生产者向价值链更高端的环节延伸。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浪费和损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实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方法1.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引导农民采用更加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
2024年农业经济工作总结
____年农业经济工作总结一、综述____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之年。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方针,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农业生产1.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安全形势稳定。
我们认真贯彻粮食安全第一的方针,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____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万亿斤,比上年增长5%。
同时,加强对农业灾害的防控,无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
2.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我们坚持以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养结合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有效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政策引导下,大力发展粮、油、肉、蔬果等优势农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我们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贷款和信用保证等金融支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____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5%,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
三、农业科技创新1. 农业科技研发成果丰硕。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推动农业科技研发。
____年,我们推出了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尤其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控和高效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2. 农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加大对农业机械和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____年,农业智能化水平较上年提高20%,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
3. 农村电商发展迅猛。
我们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提供电商平台和物流支持,鼓励农民参与电商创业。
____年,农村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000亿元,较上年增长30%。
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
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为了深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不断开创我区乡村振兴的新局面,现就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规划可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组织坚强、城乡和谐”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公平正义的理念建设新农村,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做大做精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二、主要目标——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结构明显优化。
202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7825.8万元,增长4%左右。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600万公斤左右;蔬菜、林果、畜禽和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
到202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9878万元,年均增长6%,粮食总产量达到7800万公斤。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 %,达到13600元。
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万人次,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75%。
力争到2022年,南梁区的农民收入水平在河南名列前茅,超出全市的平均水平。
——村庄规划建设快速推进,现代农村特色充分显现。
进一步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完成全部村庄建设规划。
2020年新建和改造农民新居示范点3个。
完成310户农民新居新建和650户旧居改造工程。
到2022年农村新居新建和旧居改造将占到农村总户数的50%,农村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脏、乱、差面貌得到根本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能源建设逐步推进。
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2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建设任务,新建沼气池300座。
农业经济高级经济实务经济师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高级经济实务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案例分析题(本大题有3个案例题,第一题20分,其他每题25分,共70分)第一题背景材料:某地级市计划在县域范围内发展生态农业,以提升农业经济水平和农民收入。
为实现这一目标,市农业局提出了三项主要措施:一是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发展绿色食品;二是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三是完善农村合作社组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案例材料】:1.2020年至2022年,该市共投入1.5亿元用于有机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农民超过2000人次。
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推广有机农业技术的地区,农作物平均增产15%以上,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2.市农业科技示范园于2021年建成,占地2000亩,涵盖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储藏等多领域。
示范园每年接待来自附近地区的农民和技术人员超过3万人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3.2022年,该市农村合作社组织进一步完善,合作社数量从2020年的20个增加到50个。
通过合作社,农产品流通效率显著提高,农产品滞销现象有所缓解。
合作社成员年均收入较2020年增长了20%以上。
问题:1、试分析该市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取得的成效及原因。
2、简述农业科技示范园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
3、分析完善农村合作社组织对农产品流通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二题【案例材料】某农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
合作社成员主要为当地农户,共有200户,覆盖面积3000亩耕地。
近年来,合作社发生了以下变化:1.合作社采取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参与合作社的经营决策,并按股分红。
2.合作社投资建设了农产品加工厂,将部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3.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4.合作社积极开拓市场,与国内多家知名农产品销售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拓展了产品销售渠道。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的几项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的几项措施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研发,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精准化农药施用等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二、加大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利用效率,减少水分浪费。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水库、堤坝,解决农业用水的问题。
同时,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三、提供金融支持。
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向农民提供低利贷款,用于购买现代化农机设备、农业生产资料和种植高效农作物等。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保险,提高农民对农业风险的承受能力。
建立农业信用体系,为农民提供信贷支持,解决农民资金难题。
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推动农业从传统的家庭农场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企业转变。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五、推进农业资本运营。
鼓励农民组织开展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引导农民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本化,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的市场化运作。
六、加强农村人才培养。
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鼓励农民子女进农村、进农业,培养专业人才和农业技术人员。
同时,加强农村学校和农业院校的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农村创新人才。
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公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建设美丽乡村。
落实以上措施,将有助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金融支持,解决农民资金难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资本运营,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意见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意见农办市〔2012〕21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鼓励大中城市郊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部署,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现就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全面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近年来,我部围绕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先后颁布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对于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建设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明确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对加快形成城市郊区与优势农产品生产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区良性互动的全国农业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保障大中城市农产品有效供给。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和人口持续增加,大中城市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大范围、长距离的跨区域流通,不仅增加购销成本、加大质量安全风险,而且各种原因引起的主产区生产波动很快会波及城市农产品市场。
因此,大中城市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保持一定的生鲜食品自给能力,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基础。
(三)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
稻田是人工湿地,菜田是人工绿地。
都市农业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在防洪排涝、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能够提供绿色自然景观和农耕文明实体,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体验田园生活、旅游观光休闲等精神需求。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虽然大中城市郊区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农牧区,但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在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大力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注入到农业,促进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和服务社会化水平,有利于为农民乃至市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
发展现代农业总结
发展现代农业的总结与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我们对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1.保障粮食安全: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不断增长,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关键。
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4.提高农业竞争力:现代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成效1.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土地改良、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现代化。
3.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引导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生态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等措施,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5.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挑战与对策1.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科技创新不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产业链条不完善:深化农业产业链整合,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农业人才短缺: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展望1.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印发天津市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印发天津市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5.23•【字号】津农委〔2022〕15号•【施行日期】2022.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印发天津市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各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和《天津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委在充分吸纳各涉农区、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天津市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2022年5月23日天津市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天津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天津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上位规划,编制《天津市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旨在认真总结“十三五”天津市种植业发展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新发展阶段下天津市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研究确立天津市种植业“十四五”发展思路、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指导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依据和指引。
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年,2025年为目标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天津市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奠定了“十三五”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推进现代农业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石。
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关于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议。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们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大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攻克农业关键技术难题。
2.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3. 实施农业人才强农战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立足资源禀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 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单产水平。
2. 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农业品牌。
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2.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四、强化农业政策支持,激发农业发展活力政策支持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强化农业政策支持,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1.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
2. 加强农业信贷支持,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3.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五、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保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文(原文).doc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文(原文)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 2020年)全文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部署,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发展新特征一、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粮食连年增产,产量连续三年超过12000亿斤。
肉蛋奶、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2%、56%和63%,良种覆盖率超过96%,现代设施装备、先进科学技术支撑农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适度规模经营呈现新局面。
以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产权制度、支持保护制度为重点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明显上升。
产业格局呈现新变化。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2∶1,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蓬勃兴起,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22元,增幅连续六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73∶1。
典型探索取得新突破。
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大型垦区的部分县市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成为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
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时期。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挑战加大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
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
现代农业项目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项目规划方案一、项目概述。
现代农业项目规划方案是为了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本规划方案旨在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资源整合等手段,打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
2. 保障粮食安全,加大粮食生产力提升力度,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保障粮食安全。
3. 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产业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4.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等手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2. 产业升级,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
3. 资源整合,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咨询、市场信息服务、金融支持等服务,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5. 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产业集群,提高农业产业集约化水平。
6. 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增加农田灌溉面积。
四、项目实施。
1.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
3. 加大对项目实施的投入,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确保项目实施的资金需求。
4. 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一、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4-2024年)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增收,实现农/农产品"三农"问题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理念1.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控,推动农业生产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变。
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提高农产品自给率和市场竞争力。
2.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生产相衔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以农户为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企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4.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重点1.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灌溉设施、农机化水平。
完善农业生产要素供给体系,加强农产品贮藏、加工和物流等环节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储存、加工和流通能力。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培育一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3.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优化农产品结构,促进农产品优势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推动农产品企业集团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组织化、企业化水平。
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民合作组织。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农民收入。
四、政策措施1.加大农业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业投入。
加强农业市场调控,推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加强农业金融支持,提供优惠贷款和信贷服务,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
农产品年终答谢会致辞(3篇)
第1篇大家好!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共同举办这场农产品年终答谢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辛勤工作的全体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在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战线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我们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了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在此,我要向大家汇报一下公司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
一、稳产保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二、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我们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成功研发了一系列高效、环保的农业产品,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我们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拓宽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我们充分发挥公司优势,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通过与各大电商平台、商超等合作,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五、关爱员工,共创美好未来我们始终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和活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激发团队凝聚力,共同为实现公司发展目标而努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面提升都市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海出台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上海农村经济圆园21年第2期全面提升都市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海出台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年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全文如下:(2021-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都市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乡村振兴“三园”工程建设总体要求,制定本方案。
围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努力实现“五高”(高品质生产、高科技装备、高水平经营、高值化利用、高效益产出)。
以农业“三区”为重点,通过实施五大行动,构筑五大保障机制,聚焦打造一批绿色田园先行片区,不断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制度框架体系。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地产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效特色农业占比达到85%以上。
———绿色农产品比重显著提升。
扩大绿色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地产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到70%。
地产农产品品牌覆盖率显著提升,打造3—5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科技装备处于国内领先。
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水平,设施菜田绿叶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60%。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
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
———生态循环发展深入推进。
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方式,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显著下降,耕地质量不断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
———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率达到60%。
(一)绿色循环发展行动1.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达到60%,绿色农产品认证率达到30%以上。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途径与策略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途径与策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既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的关键之举。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探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途径与策略。
一、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引领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农业科技的快速进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农民合作,推动农业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二、改善土壤质量土壤质量的改善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基础。
通过优化农田的施肥制度,合理调整农作物的轮种搭配,减少土壤侵蚀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体系。
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根本途径。
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加强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
政府要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的风险防范能力。
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对资源的消耗。
政府要广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如智能农机的应用、精准农业的实施等,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七、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关键。
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结构的指导,鼓励农民从传统农业转型到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
八、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
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九、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路径之一。
政府要制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要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组织体系发展农业,力促农业农村工作在新的起点实现大的跨越。
一、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这一目标,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倾力打造农业品牌,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
以兴产业、富农民、增活力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各类种养基地发展到118处,规划建设优质出口大花生基地10万亩、土豆种植基地5万亩、经济林基地19万亩、万只肉鸭养殖基地30处、绿色有机蔬菜基地5处,兴建农产品交易市场24处,其中蔬菜批发市场12处、电子交易市场1处。
按照每个优势产业都有龙头、每个龙头都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加大资金投入、提供信贷支持、实施技能改造等措施,培大做强了金鹏食品、禾丰牧业、圣地源牧业等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6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济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4家,带动发展种养殖基地32万亩,连接农户8万户。
(二)富民强市产业培植大见成效。
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工程来实施,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龙头带动等措施,全面建立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食用菌产业体系。
截止目前,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及合作组织达到46家,其中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加工企业17家,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686万平方米,年产鲜菇12万吨,产值11亿元。
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26处,规模菇棚8万个。
培植了华源食品公司、常生源菌业公司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能力强的食用菌“航母群”,其中集盛食品公司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友和菌业公司投资2亿建成的金针菇智能化、标准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达到了省内第一、国内领先水平。
3家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5000万美元。
2010年我市被纳入山东省“十二五”果菜食用菌振兴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在2011年的项目实施中取得全省第一名的成绩。
(三)品牌农业建设规范完善。
按照现代农业、高端农业发展要求,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频振式杀虫灯、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为扩张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先后投入600万元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与意大利国家食品研究委员会合作建设了中意农产品实验室,投资300余万元在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了57个质量检测站。
2011年整合农业、质监、疾控等检测资源,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挂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牌子。
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开展大规模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3处、济宁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1处、绿色标准化示范区14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40处、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9处,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5个、绿色食品认证17个、有机食品认证18个,创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山东省名牌农产品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个,3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成功创建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四)农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依法登记注册经济合作组织415个,辐射农户8万户,带动种植面积43万亩、畜禽养殖792万头只、水产养殖7600亩。
围绕加快农业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引导农民有序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截止目前,共有596个村、97万户农民进行了土地流转,流转面积1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1%,流转方式也由过去的一家一户间零星流转,转变为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规模流转。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以及新品种、新农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启动实施了花生良种快繁及高产栽培、秸秆高效产沼气、食用菌高效种植、农产品绿色防控等一批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农业科研项目,其中11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6个科技项目取得国家专利,7项技术获得济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当前“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
由于受家庭为单位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影响,并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以及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农业产业基地普遍布局零散、没有规模优势、缺乏区域特色,农业规模效益不高。
各镇街主导产业不明确,特色优势不明显,产业优势不突出,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规模集群发展。
(二)产业结构不优,产品质量不高。
农业产业结构普遍存在层次较低、结构不优的问题,各镇街主导产业基本相似,多是粮油、瓜菜、果品等大众化产品。
种养殖品种不优、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三)加工能力不足,龙头带动乏力。
中小农业企业大多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加工程度低。
在全省全国范围内行业影响力大、品牌知名度响、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数不多,龙头企业在拉动行业发展、宣传推介**等方面影响力较弱,大型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市场开拓不够,服务体系不健全。
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仍是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且普遍存在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完备、信息管理不先进、产品吞吐能力不足等问题,与农业生产集约化、商品化、信息化的要求极不相称。
品牌意识、商标意识淡薄,不注重产品包装和品牌塑造,宣传推介力度不大,一些在本地市场受欢迎的优质特色产品进入不了高端市场、卖不上好价钱。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尚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总体数量、发展规模,还是规范程度、组织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三、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坚持把培育高产高效循环型农业作为工作基础,把提升农业的工业化水平作为重中之重,把打响绿色有机农业品牌作为关键环节,把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作为有效载体,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努力打造鲁南农业新高地。
(一)良种+良法+科技化保障,打造高效农业。
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千方百计保障粮油、果蔬、蛋肉等农产品供应是安民立命的根本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一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立足我市农业资源和区域优势,按照稳粮油、强畜牧、优林果、重特色的原则,在邹东重点扩张优质大花生和鲜食地瓜种植,在邹西重点发展智能化食用菌栽培和无公害水产养殖,在东南片区重点发展无公害土豆、黄姜种植,在西南片区重点发展核桃种植,在城市近效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有机瓜菜种植,力争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供应能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水平。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两年高标准发展经济林示范园5万亩,加速石墙薄皮核桃、香城长红枣、金山大樱桃、峄山桃园等林果示范园建设,促进传统林果生产向高档果品生产和精深加工转变。
二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依托各类农业科技推广站,重点加强与农科院以及农业大专院校的深度技术合作,积极实验并应用防灾能力强、增产空间大、产品品质优的农业新品种。
继续发扬农业科技创新的优良传统,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农业科研课题,加快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转化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不断加大新农机、新农艺的研发、改进和推广力度,农业机械重点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禽养殖业倾斜,有效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和特色产业生产成本。
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快捷、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和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
三是增强科技保障能力。
探索建立农技人员一线工作法、1/2基地工作法和现场考核制度,科技干部和农技人员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在镇街和农业基地上班,靠上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在邹东山区组建抗旱服务队和森林抚育队,加强林木管护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建设。
在邹西粮食主产区组建机务服务队,集中开展农业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和小麦玉米集中收获作业,规范农业生产行为,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
(二)龙头+基地+标准化生产,打造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是延长农业发展链条、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效益,实现这一内容的必要条件则是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基地建设的标准化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对禾丰牧业、友和菌业、玉晰面粉、金鹏食品、十八趟工贸等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成长性好的农业企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加强对外联合协作,用好专项资金和关键技术,促使现有骨干龙头企业增量提质,增强行业辐射带动能力,并形成食用菌加工、畜禽养殖加工、粮油加工、林木果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
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引导中小型农业企业退村进园,提高农产品加工集聚能力。
立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围绕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销等各环节,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知名行业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参与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一批与优势特色产业相配套、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规模龙头企业,以龙头的“昂起”带动产业的“掘起”。
二是突出抓好产业基地扩张。
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强基地、建好基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种养殖空间布局,扩大基地规模和标准档次,促进零星基地向十万亩大型基地发展,培育壮大食用菌、核桃、大枣、肉鸭等十大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
用足用活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在邹东山区重点引导农民集中土地资源,连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邹西平原重点引导农户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进一步扩张牛蒡、苗圃花卉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
扶持金瑞肉牛、圣地源牧业、呱呱鸭等重点畜牧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模式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高标准屠宰、加工生产线和冷链物流体系,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三是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
坚持走绿色路线、做品质农业、打品牌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绿色、有机质量标准要求的种养加模式,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标准化生产的转变。
进一步巩固扩大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严格执行农药经营备案及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大力推行农资连锁经营,规范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市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有计划地在产业基地、农业企业、贸易市场建立质量安全检测站或产品质量化验室,并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进行联网,对农产品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全过程管理,加快形成“三位一体”的无缝隙检测网络和质量可追溯体系,让全市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四是突出抓好食用菌产业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