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治
前言
▪ 国内针对颈源性头痛诊断的标准为: ▪ A.源于颈部疾患的一处或多处的头面部疼痛,满足C项和D项。 ▪ B.有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证据发现能导致头痛的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疾患或损害。 ▪ 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以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①头痛的出现与颈部疾患或病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密切相关; ②头痛随着颈部疾患或病变的缓解或消失而明显缓解或消失; ③刺激性动作可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和头痛明显加重; ④诊断性神经阻滞后头痛消失。
前言
▪ 诊断标准: ▪ A.任何头痛符合诊断C; ▪ B.有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证据发现能导致头痛的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疾患或损害; ▪ 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以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①头痛的出现与颈部疾患或病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密切相关; ②头痛随着颈部疾患或病变的缓解或消失而明显缓解或消失; ③刺激性动作可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和头痛明显加重; ④诊断性封闭颈部结构或其神经阻滞后头痛消失;
▪ 也就是说,三叉神经和C1~C3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在三叉颈神经核团 汇聚。这使得来自头部和颈部的感觉传入纤维可以激活该核团内相同 的二级神经元。
▪ 因此,由颈部关节病变不仅可以通过颈段脊神经之间的汇聚,引起头 部颈段脊神经支配区域(如枕区及耳)的疼痛;
▪ 还可以通过颈段脊神经与三叉神经痛觉传导通路的汇聚引起头部三叉 神经分布区域(如额区来自眶周区域)的疼痛。谢谢观看
鉴别诊断
▪ 应和下列继发性头痛相鉴别: 1.外伤后头痛,根据病史结合头颅MRI和CT可以鉴别。 2.血管源性头痛,如卒中后头痛、血管瘤头痛和高血压头痛等,根据相关临床表现, 结合头颅MRI/MRA和CT/CTA、血管造影等可以鉴别。 3.颅内感染引起的头痛,往往有畏寒、发热等感染性征象,血常规、血沉等炎性反应 指标,以及脑脊液细菌培养等检查可加以鉴别。 4.肿瘤、炎症等原因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引起剧烈头痛,呈持续性非搏动性,咳嗽 加重,可伴有视乳头水肿和呕吐。
邓其友—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特征是固定于颈部一侧的疼痛或不适,常扩展到头的颞部疼痛,通常还伴有颈部活动范围稍受限制,即颈部僵硬感。同侧的肩部及手臂也可伴有疼痛。这类疼痛往往比较模糊不清,为中等程度的持续性钝痛。当颈部活动时或常时间保持某种不自然的位置时可诱发疼痛,压迫病变侧枕部或上后颈部也可诱发疼痛。某些病呈较长者,可伴有视力模糊、怕光、恶心或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少数人可见眶周水肿及脸红。
3、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引起的非菌性炎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椎间盘物质释放可直接引起非菌性炎症、水肿;由于正常情况下成人椎间盘无血管是免疫豁免区,免疫系统视椎间盘物质为异物而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性炎症,引起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除了直接产生根性疼痛外,末梢释放炎性介质,引起分布区域内软组织炎症也可产生疼痛,这是部分患者发生顽固性颈源性头痛的机制。
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肌肉持续收缩以维持姿式,使肌肉供血减少,继发肌痉挛,并使韧带、肌筋膜易发生损伤;冗长而乏味的精神话动或体力劳动,在全身各部位中最容易引起颈部神经—肌肉的紧张,这些是青少年颈源性头痛的常见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造成颈源性头痛的病因是多种的,故在考虑治疗时应尽可能地寻找发病的原因,那么颈源性头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1、颈椎压迫神经所致:高位颈神经包括第1~4颈神经,与头痛关系密切。一旦颈椎病变压迫这些神经就会引起期的头痛。
2、颈椎及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发头痛:当椎间盘突出时,无论在静态或动态下,都能影响相邻椎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改变椎间孔的大小和形状。此时,椎间孔内通过的神经和血管,都可因压迫、牵拉、成角和炎症而受到刺激。
4、肌肉痉挛:颈源性头痛也可产生于颈部肌肉组织,一方面神经根,特别是其腹侧的运动神经根(前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另一方面,持续性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代谢的终未产物引起肌筋膜炎,产生疼痛,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关于颈源性头痛的一些思考
患侧广泛的痛阈值降低现象。 头部以外广泛存在温度觉阈中枢致敏
实验性的颈部肌肉疼痛导致—
(但可能与紧张性头痛及偏头痛也有关)
眶上神经
枕神经
三叉神经核尾部
瞬目反射(blink reflex, BR)
瞬目反射(blink reflex, BR)是众多脑干反射 的一种, 常用来评价脑干的病理过程以及三叉神经和面 神经功能的完整性。 通过BR来研究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
颈肩痛可以导致头痛, 但是,头痛也可以造成颈部和肩部的疼痛。 三叉神经眼支与高位颈神经发生的会聚中,兴 奋的传导是多方向的。 谁先谁后?
思考(4)--三叉神经是否存在功 能障碍
既然颈源性头痛中的额眶痛是牵涉痛,三叉神 经是否受累发生病理改变? BR反应的是一个复杂的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病变都可能造成BR的变 化。
思考(5)--电生理学的应用潜力 极大
局限性:干扰和伪值的困扰,其特异性有争议 瞬目反射技术操作方便,而且无创,比较容易 得到患者的配合,并且可以反复多次测量,应 用价值潜力极大。
缺乏较大样本的研究, 缺乏对患者疗效的连续观察。
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暂时接受颈源性头痛为 一种独立的头痛类型,并在《国际头痛症分类 修订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ICHD-II)中发布。
2004年8月由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颈源性头痛的新诊 断标准
A.疼痛,起源于颈部的牵涉痛,并且被发现于一个 或多个头部或面部区域,并符合C和D的标准 B.根据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证据显示,在颈 椎或颈部的软组织存在功能紊乱或损伤,已知其为 头痛病因或一般情况下可视为头痛病因的。 C.基于以下至少一项,并有证据证明疼痛可以归因 于的上颈部功能紊乱或损伤:
颈源性头痛PPT课件
诊断标准
• CHISG*颈源性头痛的断标准:
1.颈部症状和体征
⑴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异常体位时或按压头痛侧 的上颈部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
⑵颈部活动范围受限 ⑶同侧的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痛(定位不明确),或偶有上
流行病学
• 在普通人群中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为 1%~4.1%
流行病学
• 在严重头痛患者中占 17.5%
流行病学
• 在挥鞭伤者中颈源性头痛患病率可达 53%
解剖学基础
• 头面部表面和深层 结构都是由三叉神 经及第 1~3 颈神 经分布支配
解剖学基础
• 第 1 颈神经在寰椎后弓 上方发出,后支内含有 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 大多数头痛(偏头痛除 外)都可能与颈椎的病 理变化有关
发病机制—假说
•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假说--解剖会聚理论
三叉神经第一支和颈神经上 三对的感觉传入纤维在上颈 髓的三叉颈神经核聚集成二 级核团 。这种聚合介导疼 痛信号放射至颈神经或三叉 神经支配的头颈区域
发病机制—假说
•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假说--肌肉痉挛学说
颈部肌肉的异常和机械性损伤
穿行于其间的神经受到卡压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的旋转范围与头痛的严重程 度呈负相关
体格检查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下图)
辅助检查
• 放射学改变与头痛的关系尚不明确。颈椎影 像学多是为了排除相关疾病
诊断标准
• Sjaastad 等认为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必须具有以 下三个特征
1.由头颈运动或姿势激发的单侧头痛 2.按压颈部引起头痛 3.单侧头痛放射到颈部和同侧肩部或上肢
解剖学基础
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分类
• 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分
– 神经源性疼痛: 神经根的感觉根纤维受刺激
颈源性头痛临床特征、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
颈源性头痛临床特征、体格检查、影像学检
查及诊断性治疗
临床特征
颈源性头痛是颈椎包括组成它的骨、椎间盘和/或软组织疾患导致头痛,并非总是伴有颈部疼痛症状。
单侧头痛为主,长病程时可能加重或进展到双侧,可自颈部沿枕部放射至额顶部、颞部、眶周,伴或不伴有同侧肩颈及上肢放射痛,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
诊断标准中临床特征可靠性有限,难以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鉴别诊断,最可靠特征为自颈部到额颞部和/或同侧肩膀和手臂的放射痛,与颈部运动有关。
现体格检查
当前颈部屈曲旋颈试验可能对 CEH 的诊断有小到中等程度的影响,屈曲旋颈试验阳性和颈部活动受限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以支持与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CEH 病人查体时常见头颈部神经走行区蒂内尔征,CHISG 的诊断标准将这些压迫后头痛症状改变的局部被称为激痛点,可能与神经卡压和激痛点有关,同时 CEH 病人的斜方肌上段激痛点敏感性增高。
颅周压痛是慢性紧张性头痛的典型特征,两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临床特征的重叠。
颈椎影像学检查
CT 可以发现颈椎的骨性结构异常,MRI 更侧重于软组织异常。
CEH 颈椎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及退行性变的程度与正常人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诊断性治疗。
颈源性头痛
深圳市南山医院疼痛科 肖礼祖
定义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 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 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 牵涉痛:当来源于躯体两个不同部位的初级传入 纤维与脊髓内的同一个二级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时,其中一个部位病变产生的痛觉冲动就可能被 误认为是来源于另一部位的初级神经纤维的传入。 发展历史:1983年到1990年
CDRCS与颈椎病的关系
定义的范围不同:局部及整体(见备注) 与颈型有相似点也有区别点:后者颈部肌肉或 韧带僵硬、纤维化、钙化,有肌肉或韧带的 压痛,小针刀有效。 与神经根型的关系:相同点:横突处压痛;不 同点:前者为干性症状,后者为神经根性症 状(包括前根),有腱反射异常。
枕神经痛
英文表达:
符合以上疼痛特征者, 可诊断为本病。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NSAIDS药物及物理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枕部神经受伤害时:行枕神经注射治疗 颈椎小关节受伤时:小关节阻滞术 颈椎间盘病变:射频或消融术或椎体融合术 颈部肌肉因素:局部注射或肉毒素注射 外周神经电刺激
诊断标准2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 IHS
II 咽后肌腱炎: 1、有菌或无菌性炎症:如高位椎间盘炎、高 位颈椎退变所致小关节韧带、肌筋膜炎症; 2、肿瘤:如后颅窝肿瘤、高位颈椎肿瘤; 3、外伤:如挥鞭伤、高位颈椎骨折脱位; 4、先天或后天畸形 5、其他:如神经卡压
诊断标准2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 IHS
I 颈椎: i颈部和枕部疼痛,可以放射至额、眶、颞、顶或耳; ii疼痛可被特定的颈部活动或颈部姿势所诱发或加重; iii至少符合以下一项:(1) 颈部被动活动抵抗或受限 (2)颈部肌肉的轮廓、硬度、紧张程度及在主动和 被动活动时的反应性有改变(3)颈部肌肉存在不正 常的压痛。 iv影像学检查颈椎至少符合以下一项:(1)前屈后伸 位异常:(2)曲度异常:(3)骨折、先天异常、骨肿 瘤、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疾病。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PPT课件
MRI检查
MRI检查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颈椎 的软组织和椎间盘,帮助医生判 断是否存在颈椎间盘膨出、突出 等病变,以及脊髓和神经根受压
的情况。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提供颈椎的三维图像 ,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颈椎的 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以及是否存
在颈椎管狭窄等问题。
其他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
医生可能会安排血液检查以排除 其他可能的头痛原因,如感染、 炎症等。
症状
头痛通常位于后枕部、头顶、颞部等 区域,可伴有颈部疼痛、僵硬、活动 受限等症状,有时还可能出现恶心、 呕吐、耳鸣等不适。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颈椎退行性变、颈椎失稳、颈椎骨刺形成、颈椎间盘膨出等颈椎病变是颈源性 头痛的主要病因。此外,颈部肌肉痉挛、炎症等颈部软组织病变也可能导致头 痛。
病理机制
颈椎病变导致颈椎对头部的支持力减弱或消失,使颈部和头部处于非正常生理 状态,进而引起头痛。同时,颈椎病变可能刺激或压迫神经、血管等组织,加 重头痛症状。
讨论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 具体情况,如工作习惯、生活习惯等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颈源性头痛患者应重视颈椎保健,定期休息和调整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启示
对于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人群,应加强颈椎保健宣传和教育,提高对颈椎健康的重视程 度。
感谢适当的体重有助于减 少颈椎压力。
避免颈部受到外伤
尽量避免突然的头部或颈 部动作,如突然转头或抬 头,以防止颈椎受伤。
康复训练
颈椎肌肉锻炼
通过锻炼颈椎周围的肌肉 ,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如 进行颈部伸展、旋转等运 动。
颈椎牵引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颈椎牵引,以缓解颈椎压 力和疼痛。
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24年版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部疾病或病变引起的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部位位于颈部,疼痛可放射到头部的特点。
中医认为,颈源性头痛多与脏腑经络之间的阻塞、气血运行不畅、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有关,因此治疗上主要针对疏通经络、驱散寒湿、调理气血等方面进行。
一、中医证候分型1.风湿痹痛型:头颈部疼痛、僵硬,疼痛可放射到头部、肩背部。
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疗原则:祛风湿、活血止痛。
常用药物:桂枝汤加减、乌江活血颗粒等。
2.寒湿型:头颈部沉重胀痛,伴有寒凉感觉,不耐风寒湿冷。
舌苔厚白,脉弦滑。
治疗原则:祛寒湿、活血止痛。
常用药物:川芎茶每、温经活络颗粒等。
3.气滞血瘀型:头痛持续时间长,疼痛如针刺,或伴有胸胁、腰腿疼痛。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苔白黄,脉细涩。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舒筋活络。
常用药物:活血止痛胶囊、通络颗粒等。
4.肝肾亏损型:头痛发作时头沉如裹,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晦暗,舌质淡白,脉沉细。
治疗原则:补肝肾、活血养络。
常用药物:益肾活血颗粒、桃红四物汤等。
二、中医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采用针刺穴位的方法,如风池、天柱、风府、大椎等,刺激穴位促进气血通畅,调整脏腑功能。
2.推拿按摩:通过按压、推拿颈部、头部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促进头部疼痛的缓解。
3.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内服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桂枝、川芎、当归、熟地黄等,可以通过疏风散寒、活血止痛、养肝调经等作用来缓解头痛症状。
4.理疗手法:如拔罐、火罐、艾灸等,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缓解颈源性头痛。
5.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和生冷之物,多摄入温补养生的食物,如乌鸡、糯米、红枣等,帮助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
三、常用方剂1.桂枝汤加减:用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具有散寒湿、疏通气血的作用。
2.温经活络颗粒:由川芎、桂枝、白芍、熟地黄等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
3.活血止痛胶囊:由红花、川芎、香附等药物组成,具有祛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颈源性头痛的护理ppt
颈源性头痛的护理目 录•颈源性头痛概述•颈源性头痛的护理原则•颈源性头痛的物理疗法•颈源性头痛的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预防与康复颈源性头痛概述01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颈椎对颈部神经的压迫或刺激,导致头痛、头昏、颈肩痛等症状。
定义与症状定义病因颈椎退行性变、颈椎失稳、颈椎骨刺形成、颈椎间盘膨出等颈椎病变,以及颈部肌肉劳损、外伤、炎症等颈部软组织病变均可引起颈源性头痛。
病理机制颈椎病变或颈部软组织病变导致颈椎对颈部神经的压迫或刺激,引发神经根水肿、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头痛等症状。
病因与病理机制根据患者的头痛症状、颈椎及颈部软组织的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可明确诊断。
诊断颈源性头痛需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其他头痛类型相鉴别,同时也要排除颅内病变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
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颈源性头痛的护理原则02010203疼痛评估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以便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症状。
非药物治疗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式,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疼痛管理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颈部过度弯曲。
睡眠姿势调整坐姿调整颈部锻炼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进行适当的颈部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稳定性。
030201日常生活习惯调整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疏导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轻头痛带来的困扰。
认知行为疗法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
社会支持心理护理与支持颈源性头痛的物理疗法03颈椎牵引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拉伸颈椎,减轻颈椎间盘压力,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颈椎曲度异常,从而减轻头痛症状。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近年来,头痛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危险因素之一,每年影响超过约50%的人群。
其中来源于颈椎或颈部疾病的头痛,被称为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
CEH是一种由颈椎、椎间盘或周围组织而引起的牵涉痛,主要表现为一组慢性、单侧和(或)双侧头部疼痛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综合征。
据报道,CHE患病率在一般人群中CHE的患病率约为2.2%-4.1%,其中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4倍[1]。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人们使用手机、电脑的频率不断上升,同时长期不良体位以及“低头族”等多种因素导致了CEH 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相关报道,CEH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因此找到一种有效、快捷、安全的治疗方法可谓迫在眉睫。
1.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CEH的特点是从颈椎到头部的单侧、牵涉性、非搏动性疼痛,表现为颈部疼痛、肌肉僵硬、颈部活动受限制,更有甚者出现单侧肩关节及手臂疼痛。
大部分CEH患者头痛通常始于颈部或枕部,有时可向外辐射到枕骨、额叶和眶后区域。
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发作模式改变,同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对于疑似CEH患者的确诊需要影像学评估,磁共振成像是首选方法,可对颈椎及周围枕骨和颈椎软组织进行高质量的可视化[2]。
2.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CEH是根据病变所累及不同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对应的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可采用休息配合保守治疗的方式;对于频繁发作且疼痛剧烈者,可采用微创或其他手术的方式治疗。
2.1药物治疗治疗CEH药物有很多种,其中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最为常见。
该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进而发挥抗炎解痉止痛的效果[3]。
还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联合应用肌肉松药(乙哌立松)、营养神经药、抗癫痫药等。
2.2手法治疗手法治疗可松解颈部痉挛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及减轻神经压迫。
Gwendolen Jull等[4]人采取低速颈椎关节松动技术和高速手法技术治疗调整因椎间小关节障碍导致的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健康宣教 (2)
04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 惯,如规律的作息、 适量的运动和健康
的饮食等。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
颈椎病:颈椎 1 间盘突出、颈 椎关节错位等
肌肉紧张:颈 2 部肌肉长时间 紧张、疲劳
神经受压:颈 3 椎神经受压, 导致头痛
血管痉挛:颈 4 部血管痉挛, 导致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 姿,避免长时间低头
或保持同一姿势
定期进行颈部锻炼, 如颈部操、瑜伽等
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 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避免长时间低头
适当休息:每隔一段 时间,适当休息,放 松颈部肌肉
适当运动:进行适当 的颈部运动,缓解颈 部压力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01 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
长时间低头、弯腰、驼
背等不良姿势,保持颈
部自然挺直。
02 保持正确的站姿:避免
长时间站立,站立时保
学会缓解压力
01
保持积极心 态:保持乐 观、积极的 心态,避免 过度焦虑和 紧张
02
放松训练: 进行深呼吸、 冥想、瑜伽 等放松训练, 帮助缓解压 力
03
运动锻炼:进 行适当的运动 锻炼,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 有助于缓解压 力
04
社交支持: 与家人、朋 友分享自己 的感受和压 力,寻求支 持和帮助
05
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自己的兴 趣爱好,如阅 读、绘画、音 乐等,有助于 转移注意力, 缓解压力
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01
寻求专业心理医生 的帮助,了解颈源 性头痛的心理原因
和应对方法。
02
参加心理辅导课Leabharlann , 学习如何应对压力、 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颈源性头痛的皮温诊断
3、第2颈神经从椎板间隙中出来,内侧 支与来自第3颈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 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是 传导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神经。
4、第3颈神经出椎间孔在椎动脉后方发出 第3颈神经后支,其内侧支分布到多裂肌。
5、1、2、3颈神经后支借交通支相连接形 成神经环(或称为颈上神经丛)。
颈源性头痛病例红外热像对称测温结果 与患部关系表
前额温 与患痛部 颈、肩、肩胛 与患痛部 例 度/局部 位关系 区温度/局部 位关系 数
较高 较高 较高
同侧 同侧 对侧
较高 较高 较高
对侧 6 对侧 2 同侧 4
注:1、其中1例所测温度无明显变化,但颈椎体征阳性。 2、局部温度较高指与对侧相比温差>3°。
与颈部症状体征的关系
▲对500例患者中的410例中,6例疼痛由头 颈运动或头部姿势引起;
▲ 112例长期单侧头痛患者中,只有2例此 类头痛(0.4%)。
▲ 以上结果表明由头部运动或固定姿势激
发头痛的体征不是一个敏感或特异的诊断标 准。
Sjaastad认为颈源性头痛的其他特征为颈 部压力激发的头痛。 在500例头痛患者中,没有出现1例此类 头痛。
受刺激。 2、肌源性疼痛: 腹侧运动神经根受刺激。
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 及发病机制
(一)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 (二)发病机制
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
1、头面部表面和深层结构都是由三叉神 经及第2-3颈神经分布支配。
2、第1颈神经在寰椎后弓上方发出第1 颈神经后支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
因此,远红外线温度摄像技术便可成为 一种疼痛病诊断工具。
激痛点区域温度变化可以作为疼痛病诊
断的基础,作为治疗进步的依据和及早 预防的参考。
颈源性头痛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
颈源性头痛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
第1页
当代生物力学认为造成颈源性头痛 (Cervicogenic Headache,CEH)原因之 一是因为颈椎、骨骼和肌肉韧带等组织 生物力学失去平衡。
颈源性头痛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
第2页
• 椎动脉、传导CEH颈 1-3神经根纤维,走 行在上颈段软组织中
三、缓冲:
1.轴向负荷作用、使椎体承受相同应力; 2.吸收、分散脊柱受力;
稳定、运动、缓冲-保持脊柱生理曲度
第37页
颈源性头痛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
第38页
颈源性头痛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
第39页
2. 2静力平衡系统穴位靶点解析
• 经过X线、CT、MRI即可诊疗关节突关节、 椎间盘和椎间孔病变。
• 针对关节突关节病变:治疗中采取夹脊穴。 因为夹脊穴位于前正中线各棘突下旁开0.5 寸(约1.5cm),这个部位深层即是关节突 关节所在位置。屈伸颈椎并同时用拇指探 摸关节突关节及压痛点。
颈源性头痛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
第46页
星状神经节注射(针尖感触法)
颈源性头痛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
第47页
颈源性头痛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
第48页
还可利用设备帮助调整颈椎动、静态平衡 曲度邦™ 专为保持健康脊柱生理曲度而设计
美国FDA同意全球第一个仿生生理曲度牵引治疗装置
曲度牵引、曲度复位、曲度矫正、曲度塑形、曲度恢复-五效合一
颈源性头痛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
第16页
这些立体三角区每个角,为生物力学凝力点、也 是软组织病理损伤点及无菌炎症粘连点,所以就 是治疗靶点。
肌肉起止点
软组织行径 路线病变点
经过对这些病变点进行准确靶点注射来 调整颈部整体受力状态,使之从“病理平 衡”恢复到“生理平衡”状态。
颈源性头痛课件ppt
加强临床研究,验证各种治疗 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 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THANK YOU
张。
物理治疗
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电疗 和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颈源性头痛,手术 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颈 椎融合术和颈椎间盘置换术等 。
康复训练
包括颈椎稳定性训练、肌肉力 量训练和姿势调整等,可以帮 助患者恢复颈椎功能,预防头
痛复发。
研究热点与展望
神经调节治疗
痛症状。
拉伸训练
对颈部和肩部的肌肉进行拉伸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按摩与理疗
通过按摩、热敷等物理疗法, 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针灸与拔罐
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 、疏通经络来缓解头痛。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
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会导致 颈部疲劳和头痛,应适当休息并适时调整 姿势。
情绪调节
饮食调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头痛的影响。
合理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 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 食物的摄入。
05
颈源性头痛的最新研 究进展
最新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消炎药、肌肉松弛剂和 抗炎药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肌肉紧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通常表现为单 侧眼眶周围疼痛,伴随流 泪、鼻塞等症状,颈部检 查无异常。
03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颈源性头痛的常见治疗方 法之一,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 缓解疼痛和消炎。
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及治疗
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及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概念最早由Sjaastad在1983年提出。
但目前对CEH的认识尚未明确,不同组织、学科对其诊断术语不统一,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复杂,头痛持续时间长,治疗比较困难。
有数据报告,依照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标准,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8%、其中美国的发病率0.4%~4.6%,男女患病比率1:4,平均发病年龄为42.9岁。
而国内尚缺乏类似的统计学资料,且不同的文献其差异较大0.4% ~80%不等,这与研究方法及所依据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
因此,还需要更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来探索颈源性头痛的真实发病率。
2019年《颈源性头痛临床诊疗: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阐释其诊断标准为:A.源于颈部疾患的一处或多处的头面部疼痛,满足C和D项。
B.有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证据发现能导致头痛的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疾患或损害。
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以证明存在因果关系:①头痛的出现与颈部疾患或病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密切相关;②头痛随着颈部疾患或病变的缓解或消失而明显缓解或消失;③刺激性动作可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和头痛明显加重;④诊断性神经阻滞后头痛消失。
D.头痛在病因性疾病或病变成功治疗后3个月内消失。
01发病机制解剖会聚理论Kerr和Olafson通过在猫的高位颈髓(C1、C2)实验证明,三叉神经与颈部的传入纤维在后角中部及腹侧会聚,因此颈部的疼痛可引起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头面痛。
而且由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神经元的有序分布,使三叉神经眼支与高位颈神经可发生最大程度的会聚,所以临床上CEH疼痛主要集中在额部、颞部及眶部。
炎性机制研究显示,无菌性炎症是CEH的直接原因。
Martelleti研究发现CEH可以激活致痛因子(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导致血清IL-1β和TNF-a水平明显高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和健康人。
另外,上颈椎的炎性疾病如风湿、椎间盘炎或肌腱、筋膜、韧带、软骨的炎性水肿,紧张挛缩及粘连组织均可导致刺激枕神经及C1~C3后支造成头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神经的感觉范围可向前延
伸到前额部、眶下部
发病机制
• 当神经受卡压或炎症刺激时可出现牵涉性头部疼痛、 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改变,类似鼻窦、耳部或 眼部疾病的表现
发病机制—假说
•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假说--解剖会聚理论
三叉神经第一支和颈神经上 三对的感觉传入纤维在上颈
髓的三叉颈神经核聚集成二
级核团 。这种聚合介导疼
临床表现
• 牵涉痛:
– 头痛部位常模糊不清,分布弥散并向远方牵涉
• 伏案工作者中发病率较高 • 查体:
– 耳下方、颈椎旁及乳突下后方等处有明显压痛
体格检查
• 颈部小关节节段触诊 • 压痛点的评估:
– 枕大神经(枕颞部) – 枕小神经(胸锁乳突肌附着处) – 第三颈神经根(C2-C3关节) – 斜方肌前后缘和肌腹
痛信号放射至颈神经或三叉
神经支配的头颈区域
发病机制—假说
•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假说--肌肉痉挛学说
颈部肌肉的异常和机械性损伤
穿行于其间的神经受到卡压
形成颈源性头痛
发病机制—假说
• 肌肉痉挛学说--产生于颈部肌肉组织
伏案工作者多见,通 常在长时间伏案工作
或劳累后加重,多数
病人伴有轻重不同的
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治疗
• 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常用方法:
– 颈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
– 颈神经后内侧支乙醇阻滞术 – 颈神经后内侧支切断术 – 颈后路小关节减压术
及颈肩部酸痛
发病机制—假说
• 其他致病说
• 机械刺激学说:
颈椎病变可造成颈神经或交感神经的机械刺激
或压迫而出现疼痛:
如:椎间盘变性、椎体退行性病变、椎体间的
错位、脱位或小关节紊乱、骨赘形成、椎间孔
狭窄
发病机制—假说
• 其他致病说
• 机械刺激学说:
颈部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机械损
伤也可刺激颈神经或交感神经丛而引发头痛
治疗
• 颈部硬膜外腔注射方法:
– 对于单侧疼痛者,可在第2、3颈椎棘突间隙穿
刺,将针口斜面转向患侧置管
– 也可在第5、6颈椎棘突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
注药治疗
– 患者应住院治疗硬膜外腔置入的导管要妥善固
定,防止感染
治疗
• 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
– 适应症:
• 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活疗 • 可采用颈神经后内侧支破坏性阻滞
者)
– 休息、头颈部针灸、牵引、理疗
– 按摩慎重,许多病人经按摩后病情加重,有的
还发生严重损伤
治疗
• 休息很重要
– 减轻工作压力和精神紧张,改善情绪。
– 颈椎间关节的退行变多由于颈部外伤或长期劳
损引起,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 颈椎间关节退行性变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是慢
性颈痛,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对于治疗和康复都
解剖学基础
• 第1、2、3 颈 神经后支借交 通支相连接形 成神经环(或
称为颈上神经
丛)
解剖学基础
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分类
• 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分
– 神经源性疼痛:
神经根的感觉根纤维受刺激
– 肌源性疼痛:
腹侧运动神经根受刺激
常见病因
• 颈椎及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椎间孔狭窄 •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引起的无菌性炎症 • 颈部损伤
发病机制—假说
• 其他致病说
• 炎性水肿学说:
上颈椎的炎性疾病如风湿、椎间盘炎或肌腱、筋
膜、韧带、软骨的炎性水肿,均可以导致高位颈
神经受炎症刺激而产生头痛
临床表现
• 患者年龄多在 20~60 岁 • 早期多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后转为闷 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 • 疼痛可有缓解期,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 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
X光引导下穿刺治疗
[1]WU J X, FAN R J, SONG W X, et al. [Effect of cervical paravertebral block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on cervicogenic headache] [J]. Zhen ci yan jiu = Acupuncture research, 2013, 38(5): 411-4
体格检查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对颈源性头痛诊断的敏感性 91%,特异性为 90%。对于颈源性头痛的鉴 别诊断和鉴定患者的运动障碍在C1/2有很大帮
助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的旋转范围与头痛的严重程
度呈负相关
体格检查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下图)
辅助检查
• 放射学改变与头痛的关系尚不明确。颈椎影 像学多是为了排除相关疾病
诊断标准
• Sjaastad 等认为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必须具有以 下三个特征
1.由头颈运动或姿势激发的单侧头痛
2.按压颈部引起头痛
3.单侧头痛放射到颈部和同侧肩部或上肢
诊断标准
• CHISG*颈源性头痛的断标准:
1.颈部症状和体征
⑴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异常体位时或按压头痛侧 的上颈部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 ⑵颈部活动范围受限 ⑶同侧的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痛(定位不明确),或偶有上 肢根性痛
极为重要
治疗
• 口服药物治疗
– 消炎镇痛药
– 改善微循环
– 抗癫痫药
– 抗抑郁药
治疗
• 药物注射治疗
– 颈椎旁神经阻滞
– 颈椎关节注射
– 颈部硬膜外腔注射
–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
治疗
• 注射疗法:
– 在相应的病灶区注射消炎镇痛药物,既有诊断
作用,又起到治疗作用
– 无论是急性发期还是慢性期,注射治疗都是
定义
• 颈源性头痛学会将颈源性头痛描述为:
– 在头枕部、顶部、颞部、额部或眼眶区或者上
述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这个定义缺乏
特异性,因为几乎包括了整个头部
定义
• 由于上述定义缺乏特异性,颈源性头痛学
会又补充了颈源性头痛的特征:
– 头痛的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颈部
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多有
• 肌肉痉挛
发病机制
• 头面部表面和深层结构都是由三叉神经及第 1~3 颈神经分布支配 • 大多数头痛(偏头痛除外)都可能与颈椎的病理变 化有关 • 神经解剖学发现上部颈神经和三叉神经核团之间
有联系
发病机制
• 第 1、2、3 颈神经离 开椎管后走行在柔软的 肌肉组织内,软组织炎
症、缺血、损伤、压迫
治疗
• 寰枢椎间关节注射 :
– 病人取俯卧位,X线从后部射入。用25G 4cm穿 刺针向关节腔穿刺
– 穿刺针到达关节后面,从此点向前向内移动穿
刺针直到进入关节腔内小范围内移动穿刺针可
避免反复的试穿刺
治疗
• 寰枢椎间关节注射 :
– 刺人关节腔内后,从侧位方向透视观看,可见 穿刺针尖已位于关节腔内 – 关节腔造影证实后注入阻滞药液1ml
头、颈部损伤史
特征
• 在头枕部、顶部、颞部、额部或眼眶区或者上述 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 • 头痛的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颈部僵
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 多有头、颈部损伤史
特征
• 具体部位:
– 关节、椎间盘、韧带、肌肉、硬脑膜(C1~C3)
• 这些类型的头痛通常是单侧的,往往在颈部 或者颅底开始,并蔓延到眼额颞区
• 疼痛范围符合分布规律
• 神经根刺激症状 • 影像学特点:对诊断晚期患者并不困难, 但早期患者常不易见到异常表现
鉴别诊断
偏头疼、紧张性头痛和颈源性头痛的区别诊断
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
女性占多数
单侧性 从后背到前面的辐射 到身体同侧肩和臂的辐射
+++
+++ (侧方移动) -(+) -
++
- - -
流行病学
• 在普通人群中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为 1%~4.1%
流行病学
• 在严重头痛患者中占 17.5%
流行病学
• 在挥鞭伤者中颈源性头痛患病率可达 53%
解剖学基础
• 头面部表面和深层 结构都是由三叉神 经及第 1~3 颈神
经分布支配
解剖学基础
• 第 1 颈神经在寰椎后弓 上方发出,后支内含有 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
治疗
• 寰枢椎间关节注射注意事项 :
– 寰枕椎间关节阻滞的操作规程在文献中也较少, 同样是因为存在刺破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危险 – 应在X线透视下施行 – 寰枕关节注射用于治疗寰枕关节源性头痛
治疗
• 颈部硬膜外腔注射适应症 :
– 经注射治疗效果不佳者,多系病变位于椎 管内,以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椎间盘源性神 经根炎多见,椎旁注射的药液无法到达病 变部位。可选用颈部硬膜外腔注药法
缓解疼痛的有效手段
– 对神经阻滞试验阳性者均适用
治疗
• 颈椎旁病灶注射[1]
:
– 在第2颈横突穿刺注射消炎镇痛药物,有良好治疗效果 – 药液在横突间沟扩散可流到第1、3颈神经及周围软组 织内,发挥消炎、镇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由于药液直接注入病灶区域,疗效较好 – 由于第2颈横突的体标标志在较肥胖者不易触及,可在
*国际颈源性头痛研究会
诊断标准
• CHISG*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
2.诊断性阻滞可明确诊断
颈部可以达到确切阻滞的结构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
颈椎小关节、颈神经干、颈椎间盘
3.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
*国际颈源性头痛研究会
临床实践中颈源性头痛诊断
• 上部颈椎旁、乳突下后部、及头部压痛点 是诊断颈原性头痛的重要依据 • 头颈部的外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