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人物关系图
巴金激流三部曲介绍
![巴金激流三部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76d17a9284ac850ad0242b7.png)
(1)觉慧有没有责任? 不能不说觉慧对于鸣凤的悲剧负有重要的责任。 觉慧起初认为“这简直说不上爱,不过是好玩罢了。” 作为热血青年,急于创造一番不寻常的事业,单纯幼 稚的他,对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他 知道这个家庭是“无可挽救的了”,他并不想对“家” 寄托什么希望,而是热心于交接新朋友,讨论社会问 题,编辑刊物,创办阅报社等等社会活动。这样一来, 即使在他与鸣凤热恋的时期,他在外面也是“确实忘 了鸣凤”,而只有在回到那和沙漠一样寂寞的家里, 才“不能不因思念而苦恼”。虽然后来曾说出过“我 要接你做三少奶”的话,徒添了鸣凤的幻想。
人物形象赏析
1、鸣凤是怎样一个人:
社会地位:高家长房的婢女,十六岁,在高家却 已有七年了。七年以前,被“一个面貌凶恶的中 年妇人从死了妻子的她父亲那里领走了她”,送 到了高公馆,从此“听命令,做苦事,流眼泪, 吃打骂”便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性格特点:纯洁、朴素、善良、能干,对爱真挚, 相信命运。
2、如何看待鸣凤的自杀:
• 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同时还加 入了进步组织,参与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在《时事新报 · 文学旬刊》发表过《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 1923年,巴金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毕业后赴上海,不 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在此期 间,巴金积极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 • 1927年初去了法国,在那里广泛地涉猎了西方资产阶 级思想家、革命家及无政府主义活动家的著述,开始从 事翻译和创作活动。
鸣凤
鸣凤
• 鸣凤作为高家大宅中一个 不具人权没有自由的小丫 鬟,与三少爷觉慧擦出爱 的火花,并因觉慧的积极 回应而对未来燃起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正值妙龄 的她被高老太爷逼着嫁给 年纪可以作她爷爷的怪老 头冯乐山。出嫁前一晚绝 望的她去找觉慧,可不知 情的觉慧忙于赶稿,没有 在意鸣凤的不寻常的表现 便将她遣走。
07.专题六 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等小说
![07.专题六 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等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d328977a700abb68a982fbb4.png)
1927年至1928年12月,巴金创作了第一部小说《灭亡》 (中篇)。从此开始使用笔名“巴金”。这笔名曾被许多 人误以为是取无政府主义领袖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首尾 两字组成的。其实, “巴金”中的“巴” 字是为了纪念 与他处得极好的在法国投水自杀的中国同学“巴恩波”, “金”字是另一个同学从巴金当时正在翻译的《伦理学的 起源和发展》的最后一个字信手拈来的。
罪恶社会里的“小人物的悲 哀”。
三个善良的小人物:懦弱 自卑的小职员汪文宣;渴望个人 幸福的“花瓶”曾树生;封建守 旧的“二等老妈子”汪母。小说 写了一个普通市民知识分子家庭 汪家,在现实中破裂的悲剧,揭 露了时代的黑暗和腐败,为那些 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了痛 苦的呼声。
悲剧的成因
▪社会的悲剧 ▪性格的悲剧:汪文宣和曾树生在性 格、追求和思想观念上的不和谐。 ▪文化的悲剧:汪母的传统道德和曾 树生的新派思想。
就在这一背景下,作品描写了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 事。其中高觉慧与婢女鸣凤构成了第一个悲剧事件; 高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构成了另两个悲剧事件。
这几个悲剧事件虽然原因各异,但在一个基本点上 却是共同的:她们都为追求幸福的爱情而和封建礼教 及封建专制制度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导致了 她们的悲剧命运,特别是,她们的不幸都与高老太爷 直接间接地相联系着。
▪ 性格中还存在着“幼稚”:行动上犹豫、 不够果断;感情上同封建家庭藕断丝连; 对未来生活没有明确目标。
《寒夜》
40年代,巴金开始写 没有英雄色彩的小人小事, 写社会重压下的“委顿的 生命”,由热情奔放的抒 情咏叹变得悲戚而悒郁, 转向对人生世像的深沉思 考。最具代表性的是长篇 小说《寒夜》。
《寒夜》的悲剧及其 成因分析
《灭亡》
《灭亡》1929年在国内发 表并引起轰动,使巴金正式 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巴金和他激流三部曲
![巴金和他激流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153fa58fcc22bcd126ff0cd0.png)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fèi,取自“蔽芾甘棠”),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
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
现代文学家,现代翻译家,现代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
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志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名利。
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他于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中篇小说《寒夜》。
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这一刻停留了。
巴金《家》赏析
![巴金《家》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a6ba56dd36a32d73758195.png)
巴金《家》赏析整理人:沈玉成校对人:张媛媛作品全貌名著背景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庭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赞颂了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作者在该书的几篇序言中多次谈到,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一是要表达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愤恨,“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诉)”,二要为青年一代呼吁,“要为过去那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我要从恶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
由于对旧制度的深恶痛绝,对广大青年男女的诚挚热爱,作者用自己的创作向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生动形象地揭示出封建宗法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并通过对青年一代勇敢抗争的描写,展现了在严密残酷的黑暗王国里放射出的一线光明,使作品充满了信心、希望和力量。
小说写的是一个个悲剧性故事,但作者说过,“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他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作品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
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之家。
他从小就感受到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旧礼教对青年的戕害,并在与下层劳动者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的不幸命运,从而激发起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憎恨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在“五四”运动浪潮的激励之下,他接受了科学民主思想,进一步产生了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要求和尊重人、同情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精神,确立了为追求光明和真理而献身的志向。
1927年至1928年间巴金旅居巴黎,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和文艺思潮的影响,开始创作,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巴金进入创作鼎盛时期,连续写出《家》《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短篇小说和散文。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58ea30b4e767f5bcfce2b.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题目已按字母A~Z排序一、单项选择题1. 1912年出版的《玉梨魂》曾风靡一时,是鸳鸯蝴蝶派最为畅销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作者是(徐枕亚)。
2. 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
西谛即(郑振铎)。
3. 1926—1929年,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了三个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的作者,是当时尚在英国的(老舍)。
4. 1930年,丁玲以瞿秋白和王剑虹(丁玲的好友)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
5. 1944年到抗战胜利期间,老舍创作了一生中规模最宏大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组成,近一百万字。
这部小说是(《四世同堂》)。
6. 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与散文集《漂泊杂记》一起,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范围。
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南行记》)。
7. 巴金的第一部小说是1929年问世的(《灭亡》)。
8. 被卞之琳誉为“抗战以来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沙汀的(《淘金记》)。
9. 被称为“鬼才”的新感觉派后起之秀是(穆时英)。
10. 冰心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谈女子教育问题的(《两个家庭》)。
11. 冰心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两个家庭》)。
12. 《财主底儿女们》是作为七月派作家贡献给新文学的重大收获。
其作者是(路翎)。
13. 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酒后》)。
14. 丁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
15. 短篇小说《法律外的航线》表现作者在一艘外国商船上的见闻,船上趾高气扬的洋人和贫困国人的鲜明对比,对偷搭轮船的穷人的残酷惩处,以及峡岸。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33516d1859eef8c75fbfb332.png)
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李芾甘,1922涉足文学,1923年走出封建家庭。
《家》于1930年开始创作1931年在上海《时报》连载,题名为《激流》。
此后又于1938年写了《春》、1940年写了《秋》,与《家》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表现了一个封建家族的悲剧与青年艰难的新生。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以作者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为素材,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起的时代。
这是一部控诉旧家庭的罪恶,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的系列小说。
“激流三部曲”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败、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激流三部曲”里的高氏家族式“五四”时期的一个封建家族,而当时高家所处的时代已面临分崩离析。
家族中的三代人面对江河日下的情况,有的仍是醉生梦死,有地希冀苟延残喘,有的追求冲破樊篱的个性解放。
小说整体以觉新不幸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对封建体制的屈服,觉慧等人的抗争与醒悟为线索,预示着封建主义扛不过土崩瓦解的历史厄运。
作者还塑造了生活在高家众多被欺凌、被吞噬、被侮辱、被迫害的女性艺术群形象,通过这些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深刻抨击了封建势力的残忍和虚伪。
最终随着觉新的醒悟,巴金先生所期盼的秋天过去了,春天总会来的“民主”主义亮出了曙光。
一、以觉新为代表的“作揖主义”者,成为封建社会下男性的悲哀在“激流三部曲”中,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觉新,他贯穿作品的始终。
作者在他的身上花了大量的笔墨,作者为他塑造的人物形象表明在封建社会以他为代表的男性的悲哀。
觉新,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体内存在着两个不同的“觉新”,一个是渴望向往民主革命,希望自己能够从封建大家庭中解放出来,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一个是碍于自己是长房长孙,不得不奉承听从长辈的言语,不得不用“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去拥护自己不喜欢的封建制度,尽管内心很痛苦。
课件9:第8课 《家》——祖孙之间
![课件9:第8课 《家》——祖孙之间](https://img.taocdn.com/s3/m/d1c65a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2.png)
(3)这段情节,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何效果? (4)学生不学习,“太嚣张了,太胡闹了”,高老太爷的 看法是不是也有几分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觉慧是最早的觉醒者,他敢于宣传新思 想,抨击旧道学、旧秩序。 (2)爷爷气的是孙子不好好上学却在外面胡闹;孙 子气的是自己正义得不到伸张,碍于老人是长辈只 得忍气吞声。 (3)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 了爷爷的冷酷、专制和少有的关爱。 (4)(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3.高老太爷与觉慧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 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 答案: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 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 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 牺牲青年的生命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 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 大的痛苦。 高老太爷和觉慧祖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法消除的, 因为他们各自代表不同的社会力量。
文学常识
家族小说
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它的题材
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
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
时代特征。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在
历史与现实结合中,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
主的叙事模式,往往是叙写家族由“有序——无
使他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他恨旧 东西,自己也是旧礼教的牺牲品,封建大家族制度 的殉葬品;但由于他受封建传统观念毒害较深,丧 失了反抗能力,因此在“不抵抗主义”支配下,处 处妥协,不自觉地扮演着旧东西的维护者的角色。 总之,觉新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 他性格中的这种矛盾性,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的某 些时代特征。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典型人物,批评了 “不抵抗主义”,指明对于封建旧制度、旧观念, 反抗才是避免悲剧的唯一出路。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人物关系图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人物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28cfc574d1f34693daef3efa.png)
.
;.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人物关系图
祖辈儿辈孙辈重孙辈佣人
高老太爷高克文(大老爷)高觉新(大少爷)高海臣(大孙少爷)黄妈
李瑞珏(大少奶奶,难产死)云儿(二孙少爷)何嫂
高觉民(二少爷)张嫂
高觉慧(三少爷)(爱恋)鸣凤(投湖自杀)
高淑蓉(大小姐,未出场,已死)绮霞
长房高淑华(三小姐)(续弦)苏福
周氏(前大太太,未出场,已死)五小姐(未出场,已死)袁成
(远方堂姐妹)
周氏(大太太)
高克明(三老爷)高淑英(二小姐)婉儿(嫁冯乐山做小)三房高觉英(四少爷)翠环
张氏(三太太)高觉人(七少爷)(爱恋结婚)汤嫂、王嫂、刘升、袁奶妈、文德
高克安(四老爷)高觉群(五少爷)
高觉世(六少爷)杨奶妈
四房高淑芬(六小姐)倩儿(病死)
高淑芳(七小姐)李嫂
王氏(四太太)高觉先(八少爷)秦嵩
高克定(五老爷)高淑贞(四小姐)春兰
五房沈书玉(五太太)高觉非(九少爷)高忠
(丫头)
喜儿(姨太太)
高老太太(妻子,未出场,已死)女儿张太太(克明姐姐)张蕴华(琴)张升
陈姨太(姨太太)
. 钱嫂(女佣)
;.。
巴金《家》《春》《秋》阅读试题及答案
![巴金《家》《春》《秋》阅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6860c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b.png)
《家》阅读试题(1)一、填空。
1.《家》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
2.高老太爷是高公馆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兄弟。
3.________的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
4.《家》中的觉新妻子名叫_________,觉慧爱上的姑娘名叫_________。
5. 《家》中的觉新青梅竹马的恋人叫________。
6._______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
7.《家》与_____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
8.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由于_______向高老太爷告密,觉慧被关在家里。
9._______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
10.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_______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
二、选择。
1.觉民与()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
A、琴B、鸣凤C、梅2.有着道貌岸然的外表,竭力维护封建观念、秩序的人物()。
A、高老太爷 B、克安 C 、克定 D、克明3.行为荒唐,生活糜烂的人物( )。
A、克明B、克安 C 、觉新 D、觉民4.觉民和同学们办周报,()在第五期周报上发表文章提倡女子剪发。
A、梅B、瑞珏C、琴D、鸣凤5.()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
A、觉新B、觉民C、觉慧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
她们的社会地位是相同的。
B、《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
C、《家》中觉民、觉慧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D、《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
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
7.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家》贯穿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浓烈的抒情色彩。
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多样的抒情手法的交替使用,增强了作品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经典版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经典版激流三部曲家春秋](https://img.taocdn.com/s3/m/3f12a69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e.png)
推荐
《巴金:家、春、秋(套装共3册)》60年累计印行300万套,《家》单本发行500万册,本套装为全新改版重装 大开本新版式,封面精致淡雅,形象诠释巴金经典名著,而经典作品的装帧设计想要有新意,又不能标新立异。 要做到贴合作品,贴合时代是非常难的。《巴金:家、春、秋(套装共3册)》设计的玄机是在书名的位置,设计者 匠心独运地用门上贴纸的形式代表封建旧式大家庭,贴纸由新到旧,逐渐褪色剥离,象征大家庭的衰败。这是近 年来巴金《家》《春》《秋》的装帧设计中对原著最形象的诠释。
陈姨太:老太爷的姨太太,很矫情,还很喜欢把自己擦的很香。
女佣钱嫂
长房
大老爷高克文:高老太爷的大儿子。
前大太太周氏:觉新、觉民、觉慧、淑蓉、淑华、五小姐的母亲。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字芾甘。 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 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 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 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的良心”。 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 文坛的巨匠。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 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 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 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书颇丰,大都在192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写成 的。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战三部曲》(又名《火》),中篇小说《寒夜》、《憩园》,另有一批短篇小说、童话、散文。 巴金是与 茅盾、老舍、曹禺齐名的著名作家;在国外,巴金及其著作同样享有很高的声誉,曾被授予1982年意大利国际但 丁奖、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及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了北京天 文台的申请,同意以“巴金星”命名为8315号小行星,这是全世界给予巴金的一项崇高而永久的荣誉。巴金被认 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5ae59ec358f5f61fb7366616.png)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作品简介《激流三部曲》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代表作。
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巴金:《激流》的第四部《群》,所述的不再是高家的故事了),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
其中,第一部《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激流三部曲漫画在现代文学史上,揭露封建制度的弊害,是许多作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但是,像巴金这样旷日持久地坚持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家并不多,像《激流三部曲》这样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成功描写的大型作品,更是罕见。
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是巴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特出贡献,也是《激流三部曲》最杰出的思想意义所在。
《激流三部曲》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激流三部曲》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
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
直到今天,它仍激动着许多中国的和外国的青年的心。
凝聚着巴金的经历和感情的《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
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三部曲中,真挚浓烈的爱憎感情,随着流畅而充满抒情气质的文字跳荡,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作根据塑造的那些艺术典型,鲜明生动,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绘,构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生活画面。
巴金《家》PPT课件
![巴金《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3cf29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c.png)
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1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也正因此,当他临终前,意识到这个家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时,又极力挣扎,企图用慈祥、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路的觉慧等拉回到老路上来。当然,高老太爷的挣扎是徒劳的,高家最终没有免于崩溃的命运。
《家》的人物形象
觉慧是高家最具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 “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正因为如此,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同时积极支持觉民抗拒包办婚姻。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家 族 小 说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
老舍的《四世同堂》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陈忠实的《白鹿原》
01
02
03
04
05
阿来的《尘埃落定》
06
著名文学家巴金长篇小说《秋》内容介绍好词好句鉴赏中学生必读名著PPT模板课件
![著名文学家巴金长篇小说《秋》内容介绍好词好句鉴赏中学生必读名著PPT模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801d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0.png)
YOUR LOGO
PRIDE AND PREJUDICE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巴金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向读者展 示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 织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的在动荡
巴金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向读者展 示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 织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的在动荡
一方面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 垂死的封建统治力量疯狂地吞噬着 年轻的生命,另一方面深为革命潮 流所吸引的青年一代开始了觉醒、 挣扎与斗争的悲壮历程
琴
高觉民的妻子,与他举行了新式婚礼并 即将出外工作
肆
作品鉴赏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描写了周枚与高淑贞的悲剧以及觉 英、觉群的堕落。在这里,着重抨 击了专制主义假手封建礼教腐蚀、 摧残青少年的罪恶
随着第二代家长克明的死亡,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已经找 不到任何人来承担了,
连长房的承重孙觉新也起来反抗,《秋》的主题可以说 着重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支柱的崩溃
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她都将他们写得真实动人
伊丽莎白是一个具有独立灵魂的人物,她因睿智而美丽,她敢于
3
做那个受名利束缚时代的真正的女性.那是不容一丝玷污和污
蔑的
20%
40%
60%
80%
100%
《傲慢与偏见》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 爱情与婚姻。在奥斯汀之前,18世纪 后期的英国小说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 流,充满伤心流泪的感伤情调和为忧 郁而忧郁的嗜好。《傲慢与偏见》克 服了这种倾向而接近于现代生活
作品简介
高公馆卖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觉新给觉慧与淑英 的信中,他写到各房的情况。四房、五房继续着荒诞 的生活,几个堂弟依然顽劣成性。三房与他们住得很 近,保持着亲密关系。他自己娶了翠环并将她当做妻 子看待,至于觉民与琴,也按他们的意愿举行了新式 婚礼并即将出外工作
激流三部曲简介
![激流三部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c7807761711cc7931b71678.png)
《激流三部曲》以成都为背 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 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 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 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 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 分化与衰落,以及青年一代 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 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封建宗 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 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 活的伟大力量。
《家》作品在描写青年一代爱情悲剧的同 时,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封建大 家庭的必然的衰落过程。 《春》这部小说表现了不合理的、丑恶的 婚姻制度对妇女的摧残以及对封建专制的 婚姻制度的控诉和批判。
《秋》是解剖封建社会教育弊病的一本书 。巴金在揭示这种愚昧、专制的封建家庭 教育戕(qiang)害灵魂的同时,又深入地 提示了这种反动教育在怎样地一步步地伤 害少年枚的生命。
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 日-2005年10月 17日)是我国现代的 文坛泰斗。原名 李尧棠,字芾(fu) 甘。祖籍浙江嘉兴, 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 封建官宦家庭。
作者很早就说过,他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 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他拿起笔来。书中 那些人物都是他爱过的和他所恨过的。许多 场面都是作者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那些惨痛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异常鲜明。在作 者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常常被逼着目 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 到悲惨的结局。小说写的是一个个悲剧性故 事,但作者说过,“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 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他自己的生 活段,塑造了富有典型意义的文 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余个,其中既有专横、 衰老、残忍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制 代表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 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狡猾贪婪的 四老爷克安等等统治阶级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 建德和封建礼教的爱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 制抗议的纯洁、刚烈的丫头鸣凤,温顺驯良地吞 咽着旧礼教恶果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柔情的长 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受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 平等、大胆争取个性解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 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判逆者的形象。
激流三部曲的内容
![激流三部曲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17c9c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4.png)
激流三部曲的内容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它包括《家》《春》《秋》三部小说,以成都为背景,主要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及分化,描绘了封建社会衰退。
《家》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取材于中国封建家庭,通过这个大家庭的没落与分化来描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
它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文坛中的巨匠地位。
《春》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迂腐、丑陋和对青少年的迫害,并号召青少年能勇敢走出封建制度的囚笼,大胆追求民主与自由。
虽然与第一部反映的主题一致,但在内容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秋》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巨制蜚声海内外,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故事。
以上是《激流三部曲》的内容简介,建议阅读原著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供应链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供应链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94ec2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1.png)
一、选择题1. 每一条供应链的目标是()。
A. 整体价值最大化B. 整体成本最小化C. 整体收益最大D. 整体资金规模大答案: A解析: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各个环节,实现整个链条的价值最大化。
2. 为了能使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供应链在设计时应遵循()原则。
A. 集优原则B. 简洁性原则C. 协调性原则D. 动态性原则答案: D解析: 动态性原则确保供应链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响应速度。
3. 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A. 竞争力B. 客户服务C. 营运能力D. 设计能力答案: B解析: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服务水平。
4.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是()。
A. 缩短采购提前期,提高供货的柔性B. 加快资金周转C. 缩短供应链总周转期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D. 减少供应商数目答案: C解析: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
5. 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方式进行的。
A. 订单驱动B. 制造订单C. 生产驱动D. 计划驱动答案: A解析: 订单驱动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减少库存积压。
6. QR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至少在()环节之间进行的紧密合作。
A. 三个B. 所有节点C. 两个D. 四个答案: C解析: QR(Quick Response)强调至少两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以提高响应速度。
7. 不属于物流的作用的是()。
A. 保障信息交流B. 保障商流C. 保障生产D. 保障生活答案: C解析: 物流主要负责物品的流通和分配,而不是直接参与生产活动。
8. 不属于库存物流管理优点的是()。
A. 有利于资金周转B. 有利于缩短物流管理C. 促进生产管理更为合理D. 有利于顺便进行运输管理,也有助于有效应地开展仓库管理工作。
答案: B解析: 库存管理的优点不包括缩短物流管理本身。
9. ECR的主要目标是()。
巴金激流三部曲介绍
![巴金激流三部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e3e93c23b3567ec112d8a17.png)
我们离小说中的时代相距大半个世纪,刚开 始读的时候难免有许多不理解,但小说 传达的感情与精神是不过时的,在身处逆境 的时候,想起从书中所得的感悟, 我也学会清醒,学会珍 惜,学会为了梦想不 遗余力。
内 容
《家》、《春》、《秋》以五四运动
简
后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
介
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
崩溃的历史。年轻人的奋起抗争 ,封建
官僚家庭与旧礼教的的虚伪残酷,军阀
的混战 ……小说描绘阴郁的画面,
人物的苦苦挣扎,暴露久不散的鼓舞和感动。
《家》:作者通过主人公觉慧写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 激荡,写出了包含在旧家庭内部的新力量的成长,也通过 觉慧来对觉新的“作揖主义”和别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
激流三部曲
——巴金
巴金与《家》、《春》、《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 10月17日),杰出的现代文学家、 出版家、翻译家,是20世纪中国 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 的巨匠。《家》是巴金的代表作, 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 作品之一。抗战爆发之后,巴金 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 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 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 和《秋》巴金以自己生活过十九 年的封建大家庭为素材,写下 《家》、《春》、《秋》控诉旧 家庭的罪恶,展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
语言特色
文笔干净而不失优美,语言描写平中出奇,精 彩的心理描写(选段:鸣凤得知自己即将被送给 冯乐山做小,内心极其痛苦,怀着最后的希望, 去找觉慧,然而又知道有一堵墙横在他们中间, 三天后她就成了冯家的人。她就没有机会看见他 了。任她怎样受人侮辱,怎样呻吟哀叫,他也不 会知道,也不会来救她了。分离,永久的分离, 这种情形比死还要难堪)所以虽然人物众多,关 系复杂,但每一个形象都让人难以忘记。
家,春,秋三部曲简介
![家,春,秋三部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1a8c0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5.png)
三部曲简介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
其中,第一部《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作者简介巴金,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
(《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
《短简》等散文集。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现代文学家。
作品简介《激流三部曲》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年。
第一部写于1931年,以《激流》为题,从当年4月18日起,到第二年5月22日止,断断续续地在上海《时报》上连载了一年多,1933年5月出版单行本时,作为《激流》之一改题《家》。
《春》的写作从1936年开始,在《文季月刊》上连载了十章,后因刊物停刊而中止,直到 1938年2月才写完,单行本同年4月出版。
《秋》是1939年7月至1940年5月一气写成的,这段时间每晚写五、六个小时,边写边送印刷厂付排,5月初结稿,7月即出书。
以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为素材,写一部控诉旧家庭的罪恶,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的系列小说,在巴金的心中酝酿了多年。
中小学必读图书《春》作家巴金《激流三部曲》第二部阅读鉴赏PPT
![中小学必读图书《春》作家巴金《激流三部曲》第二部阅读鉴赏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9f965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7.png)
作品鉴赏
封建制度和家庭在溃败前夕,但还在摧残青年一代,蕙的死进一步 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觉慧是在这个旧家庭中点燃叛逆之火的火 花。他的出走更激发了年青人的心。《春》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 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 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 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并号召青少年能勇敢 走出封建制度的囚笼,大胆追求民主与自由。巴金对受封建势力摧 残的青年一代寄予了很大的同情和希望,《春》从另一侧面反映封 建社会的黑暗,控诉封建家庭的专制,暴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揭 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全书充满激动人心的感情力量, 不息地冲击着黑暗、野蛮的封建社会。
作品鉴赏
《春》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 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 托尔斯泰、赫尔岑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 翻译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金用平易、平白的 文字,却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充满浓 郁的抒情色彩,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 多层次性。
觉新
高家的长房子孙,在《家》一书中写到他死了妻子。他是高家上上下下的希望,但是 “双重”性格使他既在幻想改变摧残人生的旧势力,又在旧礼教面前唯唯诺诺,对立的 矛盾让他生活得苦不堪言。他很需要别人的同情,但是相反更多的是嘲笑、指责,正因 为他的懦弱,他没有勇气说点正义的话。觉新一直说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是不是没人 不理解他,而是他根本不敢面对现实。他喜欢上了表妹蕙,却无法把她从悲惨的命运中 救出,为此他痛苦不已,蕙的死成为了觉新无法抹去的伤痛之一。
作品简介
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 走出家庭。 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冯家,她极力 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 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 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 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 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 英在觉民等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在《春》 的结尾,觉新等人收到她从上海的来信,信中倾吐 了她获得自由后的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人物关系图
祖辈儿辈孙辈重孙辈佣人
高老太爷高克文(大老爷)高觉新(大少爷)高海臣(大孙少爷)黄妈
李瑞珏(大少奶奶,难产死)云儿(二孙少爷)何嫂
高觉民(二少爷)张嫂
高觉慧(三少爷)(爱恋)鸣凤(投湖自杀)
高淑蓉(大小姐,未出场,已死)绮霞
长房高淑华(三小姐)(续弦)苏福
周氏(前大太太,未出场,已死)五小姐(未出场,已死)袁成
(远方堂姐妹)
周氏(大太太)
高克明(三老爷)高淑英(二小姐)婉儿(嫁冯乐山做小)三房高觉英(四少爷)翠环
张氏(三太太)高觉人(七少爷)(爱恋结婚)汤嫂、王嫂、刘升、袁奶妈、文德
高克安(四老爷)高觉群(五少爷)
高觉世(六少爷)杨奶妈
四房高淑芬(六小姐)倩儿(病死)
高淑芳(七小姐)李嫂
王氏(四太太)高觉先(八少爷)秦嵩
高克定(五老爷)高淑贞(四小姐)春兰
五房沈书玉(五太太)高觉非(九少爷)高忠
(丫头)
喜儿(姨太太)
高老太太(妻子,未出场,已死)女儿张太太(克明姐姐)张蕴华(琴)张升
陈姨太(姨太太)
钱嫂(女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