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含完整图文动画,超实用公开课)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精品课件: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019-2020年初中体育健美操提高班第9次课教案
教学内容1、复习大众健美操和自编操
2、健美操成套动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大
众健美操与自编操串编(要求六个队形变
化)




1、进一步熟悉自编操和大众健美

2、完成健美操成套动作串编
3、使学生体验成功并培养一定的
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审美能力
部分时

内容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
3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
查着装,师生问好。

2.老师解说本课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要求:快速、整齐、安静
准备部分
7


1、热身操练习
(1)基本步伐:踏步、并步、一字
步、前后步、“V”字步、交叉
步、踏点步、十字步等
(2)基本动作组合:基本步伐与肢体
动作的配合
组织:
教法:
1、采用背面示范法
2、以领操与跟做形式进行
3、口令手势提示动作
4、多用协调重复教学法
要求:脚步动作要紧跟,肢体动作
的配合则因人而异。

结束部分5


1、.集合做放松操3节,合轻音乐。

2、收还器材
3、记载本课出勤情况
4、本课小结及课外练习布置
5、学生提问及老师解答
要求:认真放松,师生共同总结讨
论本课教学情况。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公开课】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公开课】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
是( D )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2、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适当延 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A ) A、呼吸作用减弱
B、呼吸作用加强
释放大量能量, 产生大量ATP
细胞质基质
无氧或缺氧,呼吸酶
酒精和CO2或乳酸 释放少量能量,形 成少量ATP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创可贴:上药的同时透气,避免厌氧菌的繁殖 发酵:利用麦芽、葡萄、粮食等于发酵罐中发酵。
制食醋、红酒、啤酒等。 花盆松土透气: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利于无机盐的吸收。 稻田定期排水:根部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有毒害作用。 破伤风: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易在伤口深处繁殖。 慢跑:有氧运动,产生更多能量。
3、有氧呼吸 过程图解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 场所:细胞质基质 特点:不需要氧的参加
反应式 : C6H12O6 酶 2丙酮酸 + [H] + 少量能量 (葡萄糖)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 第二个阶段 场所:线粒体基质 特点:不需要氧的参加
反应式 :

丙酮酸+ H2O
CO2 + [H] + 少量能量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3、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 其原因是( D )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 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 他产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件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件


2C3H6O3
(乳酸)
例:动物肌细胞、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乳等)
3、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4、能量去向: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释放196.65 kJ,其中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约69%);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 中(61.08 kJ,约31%)储存,形成 2 molATP。
H2O
CO2
四、无氧呼吸
1、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酶 C6H12O6
2丙酮酸+ 4[H] + 能量(少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2、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1) 酒精发酵
细胞质基质
2丙酮酸+4[H] 酶 (2C酒2H精5)OH + 2CO2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2)乳酸发酵
细胞质基质
2丙酮酸+4[H]
kJ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约60%); 另 一部分转移到ATP中(1161 kJ,约40%)储存,约形成 38 molATP。
葡萄糖
ATP
2870kJ
约40%
CO2+H2O
能量
ADP+Pi
用于各项 生命活动
热能 (维持体温)
有氧呼吸小结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放能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有氧装置 无氧装置
初始
相同时间后
用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检测酒精
+有氧装置的酵母菌滤液

【公开课课件】必修一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公开课课件】必修一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葡萄糖 水溶液
葡萄糖 水溶液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 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酵母菌是否在有 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 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
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
实验原理3: (2)酒精的检测方法
橙色的_重__铬__酸__钾__溶液, 在_酸__性条件下与_酒__精___ 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__灰__绿__色___。
4.进行实验 步骤一: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10g酵母菌+240mL5%葡萄糖溶液
A组
B组
甲实验组(有氧情况下)
1.取两个锥形瓶,各注入 240mL的澄清石灰水。再 取一个锥形瓶,注入质量 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组装好装置,如图。
灰绿色
6、实验结论:
酵母菌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都 产生CO2。且有氧条件时产生的CO2 比无氧条件产生的多。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实验拓展
(1)为什么葡萄糖溶液加入锥形瓶前要 先煮沸? 加热煮沸可以去除溶液中的氧气;杀死葡 萄糖溶液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排除干扰 (2)为什么要将葡萄糖冷却后再加入锥 形瓶中?
(一)有氧呼吸
扩大内膜 面积!
双层膜
线粒体结构
1、有 氧 呼 吸 过 程 中 , 哪一阶段放能 最多 ? 2、为什么说线粒体是有 氧呼吸的主要场 所? 3、氧气在第几阶段参与反应 ? 4、氧气参与反应的意义是什么 ?
有氧呼吸的详细过程: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3H4O3 +4 [H] + 能量(少量) (丙酮酸)

人教版教学课件ATP的来源-细胞呼吸

人教版教学课件ATP的来源-细胞呼吸

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项目
不场
所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是否需氧
需要
不需要
同产 物 分解程度
CO2和 H2O 彻底
乳酸或酒精和CO2 不彻底
点 能量释放
多(2870kJ) 少(196 .65kJ)
生成ATP
38 个 ATP
2个ATP
相 联 系 第一阶段的反应完全相同
同 点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如果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时, 分解葡萄糖产生等量的CO2 那么这两种细胞呼 吸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是:( B )
A、1:2 B、1:3 C、3:1 D、1:6
3、种子在浸水和不浸水的情况下进行细胞 呼吸都能产生( B )
A.葡萄糖 B.丙酮酸 C.乳酸 D.酒精


第三阶段 能

34ATP
20[H]
12பைடு நூலகம்2O 第二阶段
6CO2
6H2O 热

2ATP
线粒体
探究性分析:
将酵母菌细胞进行研磨,得到细胞研磨 液匀浆。将其中一部分匀浆进行离心,得 到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从沉淀 中分离出线粒体,再分别进行下列试验:
(通入空气)
注:上清液 (细胞质基质)
NaOH溶液
2、过程
3、概念:
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 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 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又称发酵
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刘翔在训练时常会 在第二天早上肌肉 酸痛,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酸发酵 )。
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资料分析:
为什么包扎伤口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 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型病原菌(如 破伤风芽孢杆菌)的繁殖,从而利于伤口的痊愈。
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资料分析:
为什么利用酵母菌酿酒时要先 通入一定量的无菌空气,而后 隔绝空气进行密封?
先通气是为了让酵母菌进行有氧 呼吸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数量 后就可以密封,让酵母菌进行无 氧呼吸,产生酒精,达到酿酒的 效果。
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资料分析:
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在有氧条件 下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
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资料分析:
为什么要给作物及时松土? 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 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练一练
D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无氧呼吸
自主学习:教材94页—95页 1.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什么?概况为几个阶段? 2.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相比哪个阶段相同?不同的阶段反应的 过程是什么? 3.试写出每个阶段的反应方程式。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3H4O3 +4 [H] + 少量能量(2ATP) (丙酮酸)
② 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2C3H4O3 +6H2O 酶 (丙酮酸)
6CO2 +20 [H] +少量能量(2ATP)
③ 水的形成 酶
24[H] + 6O2
场所:线粒体内膜 12H2O + 大量能量(34ATP)
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资料分析:
为什么稻田要定期排水? 防止幼根缺氧而产生大量酒精,从而使根系变黑、腐烂。
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实质 细胞呼吸是 有机物 指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 ,
最终生成 二氧化碳 或其他产物,释放出 能量 并生
成 ATP 的过程。
产物及能量释放
“细胞呼吸”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一回事吗?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有氧呼吸顺口溜:
1.糖变酸 2.水来掺,冒出气泡CO2 3.氢氧见,化作纯水御春寒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有氧呼吸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场所 条件
细胞质基质 酶
线粒体基质 酶
线粒体内膜 酶
反应物
产物
能量释放多 少 合成ATP多少
C6H12O6 丙酮酸、H2O
丙酮酸、[H] CO2、[H]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出问题
酵母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吗? 在两种条件下产物分别是什么呢?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有氧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条件:用橡皮球(或气泵)充气 无氧条件: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锥形瓶密封放置一段时间
无 无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酶
缺氧、酶
反应物 终产物 【H】的产生
葡萄糖、H2O、O2 CO2 、 H2O
第1、2阶段
葡萄糖 乳酸/酒精和CO2
第1阶段
【H】作用和利用 释放能量多少
还原O2 多
还原丙酮酸 少
合成ATP多少


共同点

C6H12O6
酶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氧 呼 吸
例:乳酸菌、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
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
C6H12O6
酶 2 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无氧 的条件下,通过 多种酶 的催化作用,
把 葡萄糖等有机物 分解成 不彻底 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少量 能
酶 2 C3H6O3(乳酸)
2.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要 产生等量的CO2,则二者消 + 少量能量 耗的葡萄糖之比是多少?
C6H12O6
酶 2 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问题拓展:
1.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可以完成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吗? 答:可以,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上进行。 2.下列生物中哪些不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乳酸菌、念珠藻、变形虫、蛔虫、 人的成熟红细胞 答:乳酸菌、蛔虫、人的成熟红细胞。 3.用酵母菌发酵酿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为什么? 答:酒精达到一定浓度对酵母菌有害,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溶液或米饭等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A组:有氧
B组:无氧
目的? 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瓶应封口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连接 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其目的是?
消耗 B 瓶中的 O2以形成无氧的环 境。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检测 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6CO2+ 12H2O+能量
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氧 的参与下,通过 多种酶 的催化作用, 把 葡萄糖等有机物 彻底 氧化分解,产生 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能 量,生成 大量ATP 的过程。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为什么把手插进堆放一段时间的新 鲜谷堆,会有潮湿和发烫的感觉?
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H2O,释放热量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无氧呼吸两个阶段的比较:
无氧呼吸 场所 条件
反应物 产物
释放能量的多少 合成ATP的多少
第1阶段 细胞质基质
无氧、酶 葡萄糖
丙酮酸、[H] 少 少
第2阶段
细胞质基质 无氧、酶 丙酮酸、[H] 乳酸或酒精和CO2
下图测定植物细胞呼吸的装置。
(1)为什么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来罩住植物? 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2)如果将D瓶中的石灰水换成饱和的Na2CO3溶液也可起到相同的 作用,为什么?
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被饱和Na2CO3溶液吸收形成NaHCO3, NaHCO3因溶解度较小而析出,故同样会出现混浊现象。
三、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4[H]
葡萄糖(C6H12O6) 酶
少量能量
2丙酮酸(2C3H4O3 )
热 2ATP
细胞质基质
三、无氧呼吸
第二阶段
4[H] 酶
葡萄糖(C6H12O6) 酶
少量能量
2丙酮酸(2C3H4O3 ) 酶
热 2ATP
乳酸(C3H6O3)
酒精(C2H5OH)+CO2
细胞质基质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有氧呼吸
使内膜的表面 积大大增加!
双层膜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 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有氧呼吸
自主学习:教材93页—94页 1.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什么?概况为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进行的场所是什么?反应物、反应的条件、产物是 什么?各释放了多少能量? 3.试写出每个阶段的反应方程式,提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 丙酮酸的分子式为C3H4O3,还原态氢用[H]表示,能量用文字表 示。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是
指标 溴麝香草酚蓝变黄时间长短 否变成灰绿色
条件 (检测二氧化碳)
(检测酒精)
有氧 无氧
更混浊/快 变混浊/慢
有大量二 氧化碳
有少量的 二氧化碳
无变化
无酒精
出现灰绿色 有酒精
结论
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二氧化 碳。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有氧呼吸的过程图解:
C6H12O6

细胞质基质
①酶
少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 6O2
4[H] 2丙酮酸(C3H4O3)
2ATP

③酶
② 酶 6H2O
20[H]
少量能量
大量能量
热 2ATP
34ATP
12H2O
6CO2 线粒体基质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有氧呼吸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有同学认为,在有氧呼吸实验装置中10%的氢氧化 钠溶液不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有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干 扰,你同意吗?怎样保证实验更严谨?
思考二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B组:无氧
铺上一层石蜡油, 目的是?
制造无氧的环境。
配置酵母菌培养液时, 加入的是煮沸后冷却的 葡萄糖溶液,目的是?
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减少溶 解氧的含量,也能防止杂菌的干 扰。冷却后再加酵母菌是为了防 止溶液温度过高将酵母菌杀死。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
练一练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C )
A.一定是厌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乙醇发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