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重点
绪论
1语文教学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的理论,研究语文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2学科性质:是教育学的分支,是研究语文教育现象的应用性理论学科 3学科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4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味着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追求下列课程理念:(1)教育民主(2)国际理解(3)回归生活(4)关爱自然(5)个性发展6“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这个“时代要求”体现在:(1)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2)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3)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7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的影响:(1)教师角色:从“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2)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第一章1语文素养:是指人经过长期语文学习与实践,从而在语文修养上达到一定水平。它包括作为行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与语文内涵相关的心理课程。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与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有以下四条:(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二章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功能具有内在的联系。3语文课程功能:(1)培植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母语课程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4)母语课程奠定个体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基础4语文课程目标也称语文教育目标,是从语文课程角度出发,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个体规格与要求,是指人们在语文课程学科领域中展开的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5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并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方向。 6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7准确把握“三个维度”,必须认清:(1)过程与结果的统一(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3)接受性与体验性的统一8语文教学过程:是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是语文教师游牧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学生积极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品德的过程。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整体统一过程。9教学过程的构成因素:(1)空间因素:教师、学生、教材(2)时间因素:教学目标、方法、结果第三章1教学阅读转型的表现: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从普适性解读到个性化解读;从“他者解读”到“自我解读”;从“认知性解读”到“体验性解读”。2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表现: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的转换;从教师“肢解”到学生“体验”的转换;从预设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换;从倾听型学习到言语型学习的转换;从结构型教学到后结构教学的转换。 3阅读教学转型存在问题解析: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浅体验;防止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防止阅读教学
中的伪生成;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乱言说;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无结构。4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与教科书对话;与教师对话---垂直性互动;与伙伴对话---水平性互动;与环境的对话---发散性互动5阅读教学要坚持四个主体性的统一: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为主体主导思想教师为主导6钱梦龙---导读基本式 ----三主四式导读训练为主线(导读式)自读课讲读课教学模式作业课复读课 7魏书生---课堂教学六步式(六步法)8中学语文教学原则:(1)德育、智育、美育
相统一的原则(2)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的原则(3)发展智力的原则(4)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9红领巾教学法:是解放初期(1956)苏联教育学家普希金在北师大讲授《红领巾》时所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对我国语文教学影响最大的语文教学模式。理论上有三个阶段,起始、阅读、分析、结果。在实践上表现为:介绍作者时代背景、解释生词难句、朗读、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概括主题思想、总结写作特点,通常称之为讲读法。对我国教学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出现了机械与公式化模仿的形式主义倾向,直到新课改才结束。1写作教学的一般方法:(1)单项作文训练(2)命题作文训练(供材料作文训练(4)想象作文训练(5)话题作文训练(6)研究性作文训练(7)自由作文训练2中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的特点:(1)写以致用的思想一直为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或大纲)所倡导(2)在“写以致用”思想主导下,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掌握,成为我国写作教学的目标(3)端正写作态度、培育写作情感,也是我国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五章1口语教学的第二次飞跃是在新世纪之初,而且体现了质的飞跃。其明显的标志是2001年7月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以往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强调语文的实际应用,从而突出了口语的交际功能。2听说能力的基本机构:(一)听话能力结构:(1)感知语言的能力(2)理解语言的能力(3)品评语言的能力(二)说话能力结构(1)内部语言的组织能力(2)口语材料的选择能力(3)语言应用及应变能力。3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1)听讲(2)诵读(3)复述(4)问答(5)讨论(6)辩论演讲 4三种质地的课程内容:反思性课程内容;形成性的课程内容;技巧性的课程内容第六章1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据,以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借助综合性学习内容与方式,培养学习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课程组合形态。2从课程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一)设置综合性学习突破了传统的、狭隘的语文课程观(二)设置综合性学习有助于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1)密切了语文课程与多个领域的联系(2)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保障(3)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三)设置综合性学习可以弥补分科课程的缺陷,有利于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1)活动准备阶段(2)进入问题(课题)情境阶段、(3)实践体验和问题求解阶段(4)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4综合性学习评价的要求:(1)以正面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2)全面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3)关注问题意识和多样化的探究(4)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5)重视过程和体验5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策略:(1)学生作品品评法(2)教师观察交流评价法(3)问卷调查法 6学生选课制的到来,必然引起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也就是说,客观上要求采用学分制。由此可见,学分制和选课制密切相关。第七章1教材:是指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包括最基本的教科书,也包括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其中,教科书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 2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1)范文系统(2)知识系统(3)作业系统(4)助读系统 3语文教材的功能:德育启迪功能、语文历练功能、语言积累功能、知识扩展功能 4语文教材类型:综合型和分科型5语文教材的特质:基础性、系统性、典型性、具体性第八章1语文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各种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总和,包括一切人力、物力以及社会、自然、人文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又称教学资源,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直接因素。这里所使用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编制及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直接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