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优选稿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d55e9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5.png)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杨明亮;丛芳;黄永青;杨德刚;李建军;李强;邱卓英;陈超;高峰;杜良杰;周红俊;胡春英【摘要】目的制订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
方法总结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领域的经验、患者住院流程及住院费用情况,同时参考 ICF Core sets 相关内容。
结果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适用于胸、腰、骶椎损伤并发脊髓神经损伤患者。
内容包括急性期的外科治疗(伤后2周内)和亚急性期及后期的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伤后2周~6个月)。
急性期的外科治疗路径体现了重建脊柱稳定性及神经减压等核心治疗内容;亚急性及后期脊髓损伤治疗路径体现以康复为主的综合治疗特点。
结论本路径的制订及实施基于疾病发展时间进程及脊髓损伤后神经恢复和治疗的阶段性特点,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消耗。
%10.3969/j.issn.1006-9771.2012.08.031【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6页(P791-796)【关键词】脊柱损伤;脊髓损伤;临床路径;临床治疗;康复【作者】杨明亮;丛芳;黄永青;杨德刚;李建军;李强;邱卓英;陈超;高峰;杜良杰;周红俊;胡春英【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理疗科,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运动疗法科,北京市 10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2脊髓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通常具有不可恢复性(或恢复的有限性)。
SOAP模式书写脊髓损伤康复治疗
![SOAP模式书写脊髓损伤康复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68ec3174693daef5ff73d0d.png)
SOAP模式书写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一、基本信息患者姓名: XXX 性别:男年龄:20岁职业:自由职业临床诊断:截瘫;脊髓损伤后遗症(T11,ASIA A级)发病时间:2020年06月16日接诊时间:2020年09月16日联系电话:195XXXX二、S(主观资料)陈述人:本人√家属(关系)陪护(一)主诉:2020年06月16日凌晨两点在工地被土块砸倒,致伤全身多处,以腰部为甚。
当即感到胸闷,腰背部疼痛,无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现病史:发病时间:2020年06月16日,开始康复治疗时间:康复治疗项目:物理治疗、理疗 ,治疗效果:尚可(三)既往史:曾患过的疾病:无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否 ,既往健康状态:健康有无预防接种、外伤、手术史:无移动能力:正常ADL功能:正常认知能力:正常 ,精神状况:正常其他:无(四)个人史:吸烟:无 ,喝酒:偶尔 ,作息时间:规律职业:自由职业 ,业余爱好:唱歌(五)社会史:居住情况:农村有无电梯:无厕所(蹲厕/坐厕):蹲厕浴室(淋浴/浴缸):淋浴(六)情感或态度(个人和家属):积极配合√有时配合不配合易怒抑郁(七)患者的康复目标:能利用助行器走路三、O(客观资料)(一)生命体征心率:80次/分血压120/68mmHg呼吸频率19次/分体温:36.8℃(二)肢体围度:12肿胀/萎缩:和受伤时相比,双下肢肌肉萎缩(三)肌张力(R/L)1.颈部:正常2.肩关节:正常3.肘关节与前臂:正常4.腕关节/手指关节:正常5.髋关节:无6.膝关节:无7.踝关节:无(四)关节活动度(ROM,R/L)1.颈部: 正常2.肩关节:正常3.肘关节与前臂:正常4.腕关节/手指关节:正常5.髋关节:36.膝关节:7.踝关节:(五)肌力(MMT,R/L)关键肌4自主肛门括约肌:无收缩(六)感觉28个关键点5直肠感觉:无;脊髓休克期:未结束感觉平面:T11;运动平面:L2神经平面:T11;ASIA分级:A级疼痛(程度和性质):VAS:0/10分,无痛(七)平衡:1.坐位:长腿坐位平衡3级62.Berg量表评估结果:总计:6分。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675f5e3727d3240c8447ef78.png)
二、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恢复期(ICD-10:T09.30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天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住院第 1 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完善辅助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与入院康复评定 □ 初步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 □ 安全告知 □ 签订相关医疗文书及项目实施协议
住院第 8-19 天
□ 各级医师查房 □ 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康复
评定,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 拟定中期康复评价; □ 完成中期康复评价,调整
康复治疗方案 □ 落实康复治疗 □ 相关科室会诊
住院第 20-27 天 (出院前日)
□ 上级医师查房,末期康 复评定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 页、出院证明书等
3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T09.300 脊髓损伤编码。 2.经急性期完成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生命 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 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卫 生部《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 准(试行)》(卫办医政函〔2013〕259号): (1)生命体征平稳。 (2)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处理结束,脊柱基本稳定。 (3)脊髓损伤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 稳。 (4)接受系统康复诊疗后仍存在功能障碍,需继续住 院康复治疗。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 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或以上并发症已得到 较好控制。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辅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①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③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路径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a6a6805127284b73f24250b9.png)
②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路径
时间
内容
入院第一周
1评估病人健康教育的需求和能力。
2入院介绍:环境,人员,病区制度,病室管理,贵重物品的保管,防火防盗安全防护。
3讲解翻身的重要性及方法。
方法:翻身时头部、颈部、躯干保持一条直线
4告知病人留置尿管定时开放是为了锻炼膀胱功能,开放时间为2-4小时开放一次。
5指导饮食:以高热量、高白蛋、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粗纤维的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过度进食牛奶、糖等产酸产气食物。
2讲解排尿方法并指导实施。
﹙1﹚Valsalva屏气法:患者采取坐位,身体向前倾,腹部放松,训练患者收缩腹肌,从而增加膀胱及骨盆底部的压力,促使尿液排出。
﹙2﹚Gredert手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下腹部膀胱区,用力向盆腔压迫帮助排尿。
﹙告知病人及家属,此操作有泌尿道感染及肾功能损害的可能。﹚
6指导饮水计划及方法。
饮水计划:一天水量1600-1800ml,分早、中、晚餐,睡前及两餐之间一次,每次饮250ml,如其余时间实在口渴可饮余量,但睡觉时间是严格控制饮水。
7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如:吹气球,健肢做扩胸运动。
8解答病人及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
①
②
入院第三周
1评估病人及家属对前两周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没掌握的继续指导。
7解答病人及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
①
②
入院第四周︵出院前︶
1评估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2强化没掌握的内容。
3讲解功能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指导。如轮椅、支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4讲解间歇导尿的方法并要求家属讲解家庭皮肤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7讲解坚持家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常见疾病康复课件)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常见疾病康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bfe7b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7.png)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二)康复训练——恢复期康复治疗
➢ 肌力和耐力增强训练 ➢ 轮椅操纵训练 ➢ 上肢支具、辅助具应用训练(T1以上损伤患者) ➢ 下肢支具应用训练(T2以下损伤患者) ➢ 治疗性站立、步行训练(T2~T12损伤患者) ➢ 功能性步行训练(L1~L5损伤患者)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二)康复训练——恢复期康复治疗
L3~L4 L5~S1
S2
应用短下肢支具(AFO)及肘杖进行社区功能性步行 应用足托及手杖进行社区步行 社区步行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二)康复训练——恢复期康复治疗
摆至步
摆过步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二)康复训练——恢复期康复治疗
四点步
两点步
不同脊髓损伤水平患者站立及行走的训练内容
损伤水平
康复训练内容
C2~C4 起立床站立
C5~C8 平行杠内治疗性站立
T1~T5 应用骨盆带长下肢支具(HKAFO)及腋杖进行支具站立训练
T6~T10 应用骨盆带长下肢支具(HKAFO)及腋杖进行治疗性步行
T11~T12 应用长下肢支具(KAFO)及腋杖进行治疗性步行 L1 应用长下肢支具(KAFO)及腋杖进行家庭功能性步行 L2 应用长下肢支具(KAFO)及腋杖进行家庭或社区功能性步行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目录/contents
01 恢复期定义及康复目标
0目标 恢复期康复治疗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脊柱稳固性好,并
能够离床坐在轮椅上2小时及以上时,即可开始恢复期的康复。 从急性稳定期(轮椅活动期)开始,康复训练进入全面进行阶段。 康复目标为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功能,借助一切可能的康复手 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为配合患者回归家庭、重 返社会做好准备。
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555b7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7.png)
2020年6月第27卷第6期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谢瑜(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52)【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能够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临床护理路径;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20.06.0823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XIE Yu(Zhengzhou Orthopaedic Hospital,Zhengzhou45005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Methods88patients with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2018to August2019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44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The out-of-bed activity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and postoperative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out-of-bed activity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at3and6months after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pplied in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can accelerat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Key words]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Clinical nursing pathway;Rehabilitation nursing脊柱脊髓损伤往往是由于交通事故或者严重跌倒等外界因素所导致的,情况严重时将有可能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1]。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效果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ff35f304227916888586d70f.png)
黧 l临床医学l
脊柱脊髓 损伤临床及康 复治疗路径实施 效果
张 芳权
( 信 阳市 中心 医 院 , 河 南 信 阳, 4 6 4 0 0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康复治疗路径的效果。方 法 从我院 2 0 1 4年 6月至 2 0 1 5年 l 2月收治的脊柱脊髓损
病、 肺 部感 染 、 深静 脉血 栓等 并发 症 , 以及 7 0 岁 以上 的患 者 。
1 . 2方 法
② 由康 复 小组 成 员 另加 入 职业 康 复 医 师 、辅 助器 具 技 术 人 员等组成评价 小组 , 实 施第二次康 复评价 , 内容 包 括 脊 柱
的稳定性、 脊髓 损 伤 的 恢复 情 况 , 各 个 系 统 的功 能状 态 及 第
伤直 接 对 患 者 的神 经 细 胞 、 血 管 等 造成 的不 可 逆 性 损 害 , 后 者指 由原发 性损 伤所 引起 的生物 化学等 组织神 经 恢复 损伤 [ 1 ] 。 此 损 伤会 使 患者 的 生理 、 心理 、 运动、 感 觉 等功 能 陷入 紊 乱状
态, 丧 失生 活 自理 能力 , 严 重 者产 生 终生 性 截瘫 嘲 。经 过 多年 临床研 究 , 脊 柱脊 髓损 伤依 旧难 以彻 底攻 克[ 3 j 。但 临床研 究发
据 实 际情 况 选择 理 疗 、 水 疗及 生 物 反馈 治疗 。 实 施 多部位 的
针 灸 与 按摩 , 1 次/ d t S l 。进行 床边 康复 训练 , 如选 取 多腔体 冲气
囊 对下 肢进 行 波 浪 式挤 压 , 进 行双 下 肢踏 车 训练 等 , 均为 1 ~
2次 / d 。对 肠 道 功 能 、 膀 胱 功 能 的恢 复 , 进 行 针 对性 的干 预 。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39353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6.png)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途径(湘雅博爱康复医院)一、脊髓损伤康复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疗为脊髓损伤(ICD-10:S14.0-S34.1,T06.0-T09.3),经急性期完毕临床药品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效障碍,或出现影响功效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卫生部《脑卒中档 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原则(试行)》:1.生命体征平稳。
2.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解决结束,脊柱基本稳定。
3.脊髓损伤有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稳。
4.接受系统康复诊疗后仍存在功效障碍,需继续住院康复治疗。
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效障碍、泌尿系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或以上并发症已得到较好控制。
(二)康复功效评定与康复治疗方案选择根据。
参考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订的《脊髓损伤功效分类原则》(ASIA)等脊髓损伤诊疗、干预、评定、康复治疗方案。
(四)原则住院日为 45 天。
(五)进入途径原则。
1.第一诊疗必须符合(ICD-10:S14.0-S34.1,T06.0-T09.3)脊髓损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含有其它疾病诊疗,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途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毕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效、肾功效、电解质、凝血功效;(3)肾脏及泌尿系统彩超,骨盆平片,损伤位置正侧位 X 线,乙肝五项,血栓止血五项,尿液分析,残存尿量,膀胱容量,康复科有关评定量表等。
(二)诊疗有疑问可查:脊柱 MRI,脊柱血管造影等提示有脊髓损失,尿培养以及药品敏感实验,尿液流变学检查等球-肛门反射,骶-尾部感觉、运动等判断与否度过脊髓休克期及损失平面。
(七)原则临床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急性期手术后用糖皮质激素、高渗性脱水剂、自由基去除剂等,康复期间可根据并发症状况对症解决抗感染、防止静脉血栓等药品应用。
护理路径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的应用
![护理路径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0554d1cc175527062208cb.png)
护理路径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的应用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脊髓损伤康复的应用。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方法通过对128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4例,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实验组则采用制定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功能训练等护理模式。
结果128例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都有不同程度好转。
结论只有通过各种正确的康复护理,才能使患者缩短疾病恢复的疗程,减轻痛苦,加速疾病的康复,最终获得尽可能多的生活自理力。
标签:脊髓损伤;护理路径;舒适护理;康复护理由于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障碍问题,患者或家属对脊髓损伤一直抱悲观态度。
所以在脊髓损伤的治疗过程中,舒适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以及避免患者脊髓进一步损伤,起到关键的作用。
现将制定护理路径和护理干径预总结如下。
1功能锻炼和功能重建适当的功能锻炼是促进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前,先根据脊髓损伤的水平、类型及残存的运动感觉功能,以及患者的年龄、体质、有无复合伤、各期的特征等进行康复评估,以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康复程序。
同时配合适当的外周刺激,如电刺激,局部按摩和针灸等,可进一步提高功能锻炼的效果,促进患者康复[1]。
1.1初期锻炼用于卧床期患者。
约在2~4w以内,此期患者脊柱和病情尚不稳定或刚刚稳定。
同时,50%左右的患者因合并有胸腹部、颅脑及四肢的复合伤以及脊髓损伤特别是高位脊髓损伤形成了多器官系统障碍,可造成重要生命体征的不稳定,患者需要卧床和必要的制动。
但是,这一时期也是开展早期康复的重要时期。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积极进行床旁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肌力加强训练、呼吸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及床上体位变换训练。
床上锻炼是整体训练的基础,包括:翻身训练;上肢主动训练,可用握力器、拉力器等辅助锻炼;腰、胸段脊椎骨折整复后,腰背垫枕仰卧6个月。
2w后开始练功,先作仰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再作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
临床路径在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953d55804d2b160b4ec0cd.png)
2 8 ・ 8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 1 年 3 00 月第 1 卷第 3 C i J e ai h。 rc! ! 6 期 h R hbl e at n :
! ! : !:
Hu tHes 级 低 的 患 者 。 目前 , 于 介 人 治 疗 损 伤 n— s 分 由 小 , 需 开 颅 , 老 年 人 中 的 应 用 愈 来 愈 多 , 提 高 疗 无 在 可 效 和缩短住 院时 间 。虽 然本 组 预 后 未见 明显 差 异 , 但
肿 者 , 好 手 术 治 疗 。 老 年 患 者 动 脉 硬 化 及 血 管 迂 曲 最 等 可 能 会 不 利 于 介 人 治 疗 , 且 介 入 治 疗 尚 无 长 期 随 而 访 结 果 。 随 着 技 术 的完 善 及 新 技 术 的 应 用 会 减 少 复 发
仅考 虑年 龄 , 应评 价术前 疾病 的 自然史 , 患者 的 总体状 况及 相关危 险 因素 。如 果 6 0岁 以上老 年 患 者术 前 伴
发 多 种 疾 病 , 难 治 性 高 血 压 , 们 不 建 议 积 极 手 术 治 如 我 疗 , 应 当稳 定 后 再 治 疗 。 Ha d 而 ma a等 认 为 , 果 患 者 如 在 动 脉 瘤 破 裂 前 生 活 能 自理 , 出 血 后 2 在 4h来 院 , 没
率 , 以具 体结论 尚需 长 期 随访 观 察 。脑 血 管造 影 检 所 查 非 常必 要 , 对 于老 年 人 , 血 管 造 影 随访 是 个 问 但 脑 题。
M 。 o
麓r T
篙=
2 :
clgn 13 aetw h ut e ir r i aer m : r 一 oi 4 ptn i p r tc n lnu ss a i i2 i s t r u dn aa a n y a n r ld g s g us n aer mO l-- ̄Ln 053 e e i , r p, d nu s C snJ ac , 0, 6 b e n b o a y Cuo[] ., . e2 i - - t 6 4 8) 8 817 8 R 09 - . []9 4F ( i ,A
脊髓损伤康复阶段目标及措施
![脊髓损伤康复阶段目标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1f829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1.png)
脊髓损伤康复阶段目标及措施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常常会导致肢体瘫痪和功能障碍。
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部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阶段,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一、康复阶段目标。
1. 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脊髓损伤后,受损的神经组织需要进行再生和修复,以恢复受损的功能。
因此,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是康复阶段的首要目标。
2. 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肌肉萎缩和协调能力下降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3. 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会面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问题,包括如厕、洗漱、进食等方面。
因此,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康复阶段的重要目标。
4. 促进社会适应能力,脊髓损伤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包括学习如何使用辅助器具、如何融入社会等方面。
因此,促进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康复阶段的重要目标。
二、康复阶段措施。
1. 康复训练,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功能训练等,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2. 辅助器具使用,指导患者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包括轮椅、助行器、电动助力车等,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心理支持,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4. 家庭支持,脊髓损伤患者的家庭成员也需要得到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促进患者的康复。
5. 康复评估,定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在脊髓损伤的康复阶段,确立明确的康复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患者本人和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4910a43eaef8941ea76e05d8.png)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摘要:目的分析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路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康复治疗路径,对所选患者治疗前后的脊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焦虑评分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脊髓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脊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分析;康复治疗路径脊柱脊髓损伤是常见骨科疾病之一,通常是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外界物理撞击导致。
脊髓损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轻者劳动能力丧失,重者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注重其康复治疗[1]。
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分析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路径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所选患者均为腰、胸、骶段部分脊柱损伤,且为胸、腰水平脊髓损伤、马尾神经损伤,所选患者均有脊柱脊髓病史,存在大小便功能障碍、肢体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症状。
排除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伴随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脑外伤患者、骨盆骨折患者、肺部感染患者、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等。
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最大为62岁,最小为27岁,年龄均值为(39.12±4.23)岁。
1.2治疗方法所选患者均实施康复治疗路径:①急性期康复治疗。
这一阶段治疗的关键在于骨折部位回位、神经减压、建立脊柱稳定性、药物治疗。
为实现这些康复治疗目的,具体路径如下:饮食方面需要对进食量进行控制,确保营养充足,注重患者吸收,避免胀气不消化等现象出现。
在体位方面应尽量选择侧卧位或平卧位。
脊髓损伤的康复2稿
![脊髓损伤的康复2稿](https://img.taocdn.com/s3/m/f041e42a58fb770bf78a5518.png)
并发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80%的脊髓损伤患 者由于合并症在3年内死亡。第一次世界大 战时美军脊髓损伤者中20年后仍生存者仅 一例。二战后康复医学迅速发展,特别是 SCI中心的建立,使SCI患者的预后大为改 观。除去少数患者因损伤于伤后短期内死 亡以外,80%的脊髓损伤患者可以经职业 训练后恢复工作,重返社会生活。而且可 以回归家庭,结婚或生育。因此SCI 的康 复,无论从社会和个人角度,均应给予高 度的重视。
肌力检查
0 完全瘫痪 1 可触及或可见肌肉收缩 2 在无重力下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3 对抗重力下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4 对抗重力和部分阻力下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5对抗重力和完全阻力下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5+在无抑制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对抗充分阻力下全 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NT 无法检查。患者不能够可靠地进行用力或者 因制动、疼痛、挛缩导致无法进行肌力检查。
Causes of SCI
Analyses of causes of SCI
Causes of injury fall from a height traffic accidents struck by object sports injury stab injury others total Cases 109 59 49 3 1 43 264 Percentage(%) 41.3 22.3 18.6 1.1 0.4 16.3 100.0
农村居民回归家庭
诊断
脊柱骨折的诊断:X-ray
CT 神经损伤的诊断:损伤水平 损 伤程度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第六版 ASIA 2000年)
椎体平面
指面是指在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 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 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运动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 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76212b102de2bd9705880f.png)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脊椎损伤的临床康复治疗路径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脊柱脊椎损伤的患者50例,多以云南昭通地区为主,通过利用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对其进行治疗,从而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自理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再把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和治疗之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临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在我院50例脊柱脊椎损伤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之后,其身体情况恢复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相比较于在没接受治疗之前的情况好很多,所以患者进行临床及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促进身体恢复。
结论:在临床医学中针对脊柱脊椎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促进身体恢复,该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柱脊椎损伤;临床康复治疗;实施方案;效果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质的发展,在针对脊柱脊椎损伤这一病症,毫无疑问的说,该病在治疗时间以及消耗医疗资源方面是属于高消耗的,其治疗时间长,病理知识复杂,消耗的费用高以及治疗效果不明显[1]。
而且脊柱脊椎损伤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中枢神经损伤,其有着很大的可能性是不能恢复的,患有该病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是丧失了一定程度的劳动力,而较为严重的患者则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其对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通常患有该病的患者会使得身体其他部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2]。
因此,针对该病症的危害性,我院试图通过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的实施方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了2017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脊柱脊椎损伤的患者50例,通过临床康复治疗方案来提高对患者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脊椎损伤患者为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
床路径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2016年版)
一、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ICD-10:T09.3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运动功能障碍
(2)感觉功能障碍
(3)自主神经障碍
(4)
(5)呼吸功能障碍
(6)循环功能障碍
(7)吞咽功能障碍
(8)体温调节障碍
(9)二便功能障碍
(10)
(1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等
2.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的相应脊髓病变或损伤表现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脊髓损伤功能分类标准(ASIA)》(2011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2周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损伤程度分类、躯体功能分类、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神经损伤平面评定、疼痛评定、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吞咽功能、膀胱与肠功能评定、心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职业能力、社会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体位摆放与处理
(2)呼吸训练
(3)运动与作业活动训练。
(4)物理因子治疗。
(5)佩戴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训练
(6)神经源性膀胱处理。
(7)神经源性肠处理
(8)痉挛处理
(9)疼痛处理
(10)心理治疗
(10)中医治疗
3.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的治疗
(2)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3)压疮的治疗
(4)异位骨化的治疗
(5)其它并发症的防治:如症、关节挛缩、体位性低血压等的康复。
上述并发症,根据需要请专科会诊治疗,必要时转科行专科诊疗。
(五)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六)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T09.300脊髓损伤编码。
2.经急性期完成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卫生部《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准(试行)》(卫办医政函〔2013〕259号):
(1)生命体征平稳。
(2)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处理结束,脊柱基本稳定。
(3)脊髓损伤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稳。
(4)接受系统康复诊疗后仍存在功能障碍,需继续住院康复治疗。
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或以上并发症已得到较好控制。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辅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①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③感染性疾病筛查(、、、等);
④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脊柱X线、脊髓CT、核磁共振(MRI)
(2)肌电图
(3)双下肢/髋关节X片,或骨密度
(4)尿液分析、尿液培养及药物敏感
(5)尿量、残余尿量,膀胱压力与容量,尿动力学检查
(6)心、肺功能检查。
(7)腹部、泌尿系统、血管检查;
(八)康复医学科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和临床病情稳定。
2.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或者功能改善进入平台期。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而影响第一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