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模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斯坦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对目标模式的 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
• 对“泰勒原理”的批判 • 目标模式不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 • 目标模式把课程内容分解为行为目标,是与知识的性质和结构相矛盾。
“把知识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行为目标,是学校知识受到歪曲的主要原 因之一”。 • 目标模式过于注重预期的目标,而忽视了非预期的目标。 • 目标模式也不能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 对目标模式的批判是其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理论阐述的前提和依据。
• 虽然在具体操作性方面有不足,但为课程开发提供一种不 同与目标模式的理念,一种新的、批判性的视角,一种课 程研究的“范式转换”。
参考Baidu Nhomakorabea献
•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7(12)
• 安海茹.关于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思考[J].学周刊,2011(7) • 董娜.现代西方两种主要课程设计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
2.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既然过程模式重视的是知识、活动的内在价值,那么如何选择和鉴别 知识及活动的内在价值就显得至关重要,斯坦豪斯引用了拉思 (J.D.Raths)提出的一套标准。鉴别教育活动内在价值的12条标准:
(1)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允许儿童在完成它的过 程中作出其所了解的选择,并能对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作出反应, 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5.过程模式的特点
• 强调以程序原则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强调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重 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习者的主体性。
• 注重一般目标的制定。过程模式摒弃制定具体行为目标的做法,强调 一般目标的制定这里所说的一般目标是指一般性的 宽泛的教育目标, 它只是一个总体的导向,不构成最后评价的依据。
• 强调形成性评价。目的是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 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
四、过程模式的评价
1.优点
过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局限性,否定了目标模式关 于确立和表述课程目标的行为主义和机械主义偏向,强调学习者的主 动参与和探究学习,使课程开发更趋于成熟和完善,与封闭的目标模 式相比,过程模式是一种开放系统。 (1)过程模式反对把教育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教育不是工具 (2)强调教育是一种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欣赏教育过程, 重在过程 (3)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调动了教师在课程开发 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即研究者,教师主体地位 (4)过程模式反对视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而提倡主动的学习和建构,重 视发现和探究的学习。――学习的主动者,主动建构,建构主义 (5)过程模式重视开放的,非形式化的学习环境。――无形的氛围
2.局限性:
(1)在课程开发的程序设计上没有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使课程开发 者因缺乏具体的步骤难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缺乏规范性和客 观性
(2)过程模式在否定目标模式通过阐述课程目标来开发课程的同时,又走 向了否定目标的反面,把整个课程开发局限于对学科体系进行抽象、 演绎的单一来源中,忽视了社会需要、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儿童的可接 受性。——片面性与主观性
(11)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和 别人分享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及活动结果的机会,则这项活动比其他 活动更有价值;
(12)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与学生的表达目的密 切相关,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3.课程开发的过程原则
过程模式鼓励教师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性,教师应遵循的五项过程 原则: (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 (2)在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的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 坛; (3)探究有争议的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的讲授; (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 (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责。
二、过程模式的涵义
• 过程模式: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它不预先指定目 标,而是详细说明内容和过程中的各种原理,然后在教育活动、经验 中,不断予以改进、修正。课程开发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的研究、开发、评价不是公开的、独立的,而是 一体的,所有这些都集中在课程实践当中,且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
• 从内容出发,选择具有价值的知识。这些内容能够代表这种知识当中 最重要的过程,最关键的概念和该知识中固有的标准。
• 不预先制定目标,而以过程或程序为核心。不是事先目标而是在教的 过程中,在教学过程后对其行为进行评价来加以改善。
• 教师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主动性。
三、过程模式的原理
1.课程开发的依据 • 过程模式反对把教育作为工具,主张教育要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
(3)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存在困难,评价 要求没有一个公共标准。教师要完成这一模式所要求的任务,也存在 着能力上的问题。——难以操作,停留于理论
小结
• 过程模式是在批判目标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建立于 结构主义哲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强调教育的过程 性,主张课程应该考虑知识的内在价值,鼓励学生主动、 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重视教师的作用。
(5)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够由处于不同能力水 平的儿童成功地完成,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6)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在一个新的背 景下审查一种观念,一项对于智力活动的应用、或一个以前研究过的 现存问题,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7)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审查一些题目 或问题,这些题目或问题是人们一般不去审查的,是典型的被大众传 播媒介忽略了的,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斯坦豪斯认为,教育与课程意味着向学习者传授具有价值的东西,即 发展学习者的知识和理解力,所以教育与课程有自己固有的内在价值 和优劣标准。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详细说明内容和程序原则的方法来合 理地开发课程,而不必用目标预先指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课程内容 即指能反映各学科领域内在价值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程序原则即指 贯穿于课程活动始终的课程总目的或总要求。 • 过程模式是根植于结构主义教育哲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结构 主义是源于上世纪60年代法国,借助于学科结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哲 学思潮,它强调认知事物内部的结构,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强调从系 统功能关系中把握事物。发展心理学强调儿童的世界观与成人是有差 异的,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经过各种复杂思考而形成的,因此要使他们 真正达到认知发展,教师必须了解和诊断儿童现存的知识水平和结构, 引起儿童内在学习动机。
4.课程评价的方法
• 斯坦豪斯认为,课程评价不应以目标的实现情况为依据,而应以在多 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实现程序原则为依据。过程模式从根本上说 是一种批评模式,而不是一个评分模式。斯坦豪斯主张,在学生学习 过程及结果评价中,教师应是一个诊断者、批评家,而不是一位判分 者。一方面学习的评价应建立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上,另一方面学习评 价应建立在教师的诊断与评析基础之上。斯坦豪斯甚至还明确提出了 “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 框架 1.过程模式的提出 2.过程模式的涵义 3.过程模式的原理 4.过程模式的评价 • 小结 • 参考文献
一、过程模式的提出
•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以实用主义 哲学为指导思想,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将目标作为课程开发 的基础和核心,强调先确定目的、目标,再以精确表述的目标为依据 进行评价。特别注重目标表述的清晰性和明确性,但由于目标模式自 身的局限性,对它的批评一直不绝于耳。
刊),2010(3) • 汪霞.课程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
2003(4) • 黄忠敬,李晓军.当代国外课程设计模式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
报,1998(2)
(8)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 “冒险”,即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冒险,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 值;
(9)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改写、重温及 完善他们已开始了的尝试,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10)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应用与掌握有 意义的规则、标准及准则,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2)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在学习情境中允许学生 充当主动的角色而不是被动的角色,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3)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探究各种观念, 探究智力过程的应用,或探究当前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则这项活 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4)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涉及实物教具 (即真实的物体、材料与人工制品),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 值;
• 对“泰勒原理”的批判 • 目标模式不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 • 目标模式把课程内容分解为行为目标,是与知识的性质和结构相矛盾。
“把知识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行为目标,是学校知识受到歪曲的主要原 因之一”。 • 目标模式过于注重预期的目标,而忽视了非预期的目标。 • 目标模式也不能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 对目标模式的批判是其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理论阐述的前提和依据。
• 虽然在具体操作性方面有不足,但为课程开发提供一种不 同与目标模式的理念,一种新的、批判性的视角,一种课 程研究的“范式转换”。
参考Baidu Nhomakorabea献
•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7(12)
• 安海茹.关于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思考[J].学周刊,2011(7) • 董娜.现代西方两种主要课程设计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
2.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既然过程模式重视的是知识、活动的内在价值,那么如何选择和鉴别 知识及活动的内在价值就显得至关重要,斯坦豪斯引用了拉思 (J.D.Raths)提出的一套标准。鉴别教育活动内在价值的12条标准:
(1)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允许儿童在完成它的过 程中作出其所了解的选择,并能对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作出反应, 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5.过程模式的特点
• 强调以程序原则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强调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重 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习者的主体性。
• 注重一般目标的制定。过程模式摒弃制定具体行为目标的做法,强调 一般目标的制定这里所说的一般目标是指一般性的 宽泛的教育目标, 它只是一个总体的导向,不构成最后评价的依据。
• 强调形成性评价。目的是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 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
四、过程模式的评价
1.优点
过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局限性,否定了目标模式关 于确立和表述课程目标的行为主义和机械主义偏向,强调学习者的主 动参与和探究学习,使课程开发更趋于成熟和完善,与封闭的目标模 式相比,过程模式是一种开放系统。 (1)过程模式反对把教育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教育不是工具 (2)强调教育是一种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欣赏教育过程, 重在过程 (3)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调动了教师在课程开发 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即研究者,教师主体地位 (4)过程模式反对视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而提倡主动的学习和建构,重 视发现和探究的学习。――学习的主动者,主动建构,建构主义 (5)过程模式重视开放的,非形式化的学习环境。――无形的氛围
2.局限性:
(1)在课程开发的程序设计上没有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使课程开发 者因缺乏具体的步骤难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缺乏规范性和客 观性
(2)过程模式在否定目标模式通过阐述课程目标来开发课程的同时,又走 向了否定目标的反面,把整个课程开发局限于对学科体系进行抽象、 演绎的单一来源中,忽视了社会需要、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儿童的可接 受性。——片面性与主观性
(11)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和 别人分享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及活动结果的机会,则这项活动比其他 活动更有价值;
(12)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与学生的表达目的密 切相关,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3.课程开发的过程原则
过程模式鼓励教师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性,教师应遵循的五项过程 原则: (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 (2)在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的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 坛; (3)探究有争议的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的讲授; (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 (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责。
二、过程模式的涵义
• 过程模式: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它不预先指定目 标,而是详细说明内容和过程中的各种原理,然后在教育活动、经验 中,不断予以改进、修正。课程开发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的研究、开发、评价不是公开的、独立的,而是 一体的,所有这些都集中在课程实践当中,且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
• 从内容出发,选择具有价值的知识。这些内容能够代表这种知识当中 最重要的过程,最关键的概念和该知识中固有的标准。
• 不预先制定目标,而以过程或程序为核心。不是事先目标而是在教的 过程中,在教学过程后对其行为进行评价来加以改善。
• 教师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主动性。
三、过程模式的原理
1.课程开发的依据 • 过程模式反对把教育作为工具,主张教育要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
(3)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存在困难,评价 要求没有一个公共标准。教师要完成这一模式所要求的任务,也存在 着能力上的问题。——难以操作,停留于理论
小结
• 过程模式是在批判目标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建立于 结构主义哲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强调教育的过程 性,主张课程应该考虑知识的内在价值,鼓励学生主动、 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重视教师的作用。
(5)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够由处于不同能力水 平的儿童成功地完成,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6)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在一个新的背 景下审查一种观念,一项对于智力活动的应用、或一个以前研究过的 现存问题,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7)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审查一些题目 或问题,这些题目或问题是人们一般不去审查的,是典型的被大众传 播媒介忽略了的,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斯坦豪斯认为,教育与课程意味着向学习者传授具有价值的东西,即 发展学习者的知识和理解力,所以教育与课程有自己固有的内在价值 和优劣标准。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详细说明内容和程序原则的方法来合 理地开发课程,而不必用目标预先指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课程内容 即指能反映各学科领域内在价值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程序原则即指 贯穿于课程活动始终的课程总目的或总要求。 • 过程模式是根植于结构主义教育哲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结构 主义是源于上世纪60年代法国,借助于学科结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哲 学思潮,它强调认知事物内部的结构,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强调从系 统功能关系中把握事物。发展心理学强调儿童的世界观与成人是有差 异的,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经过各种复杂思考而形成的,因此要使他们 真正达到认知发展,教师必须了解和诊断儿童现存的知识水平和结构, 引起儿童内在学习动机。
4.课程评价的方法
• 斯坦豪斯认为,课程评价不应以目标的实现情况为依据,而应以在多 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实现程序原则为依据。过程模式从根本上说 是一种批评模式,而不是一个评分模式。斯坦豪斯主张,在学生学习 过程及结果评价中,教师应是一个诊断者、批评家,而不是一位判分 者。一方面学习的评价应建立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上,另一方面学习评 价应建立在教师的诊断与评析基础之上。斯坦豪斯甚至还明确提出了 “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 框架 1.过程模式的提出 2.过程模式的涵义 3.过程模式的原理 4.过程模式的评价 • 小结 • 参考文献
一、过程模式的提出
•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以实用主义 哲学为指导思想,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将目标作为课程开发 的基础和核心,强调先确定目的、目标,再以精确表述的目标为依据 进行评价。特别注重目标表述的清晰性和明确性,但由于目标模式自 身的局限性,对它的批评一直不绝于耳。
刊),2010(3) • 汪霞.课程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
2003(4) • 黄忠敬,李晓军.当代国外课程设计模式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
报,1998(2)
(8)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 “冒险”,即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冒险,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 值;
(9)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改写、重温及 完善他们已开始了的尝试,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10)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应用与掌握有 意义的规则、标准及准则,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2)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在学习情境中允许学生 充当主动的角色而不是被动的角色,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3)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探究各种观念, 探究智力过程的应用,或探究当前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则这项活 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4)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涉及实物教具 (即真实的物体、材料与人工制品),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