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上第2课时 共圆中国梦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第2课时 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2课时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2课时共圆中国梦》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辛勤努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理解生活与梦想的关系,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个人梦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追求。
但在国家层面,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个人梦想出发,逐步提升到国家梦想,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紧密联系,明白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认识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理解生活与梦想的关系,学会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奋斗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个人梦想升华到国家梦想,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案例教学法:引入典型的人物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人士为实现中国梦所付出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中国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前布置预习任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共圆中国梦》课件(共18张PPT)

随堂练习
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_______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改革开放、艰苦奋斗 B.爱国主义、改革开放 D.实干兴邦、开拓创新 ( A )
2.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D ) A.自我革新的道路 C.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B.改革开放的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播放视频:《坚定文化自信》
拓展空间
共圆中国梦,共享出彩人生。请你结合实际,设计一份圆梦 计划书: 1.我的梦想是: 2.实现梦想的有利条件: 3.实现梦想的不利因素: 4.圆梦路线图: 5.阶段性目标: 6.自我反思:
知识体系 圆梦大舞台 如何实现中国梦
共圆中
国梦 自信的中国人
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做自信的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我虽然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普通工人, 但我敢求新,愿担当。我已取得150多项科 技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万元。
思考: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自信?
二、自信中国人 1.中国人要自信的重要意义
1. 自信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 自信中国人对文化在底气; 3. 自信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二、自信中国人 2.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1. 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2. 需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需要满怀激情又要锲 而不舍; 3. 我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中学生要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 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 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第2课时 共圆中国梦

依托“一带一路”打造“丝路城市走廊 ”
(1)阅读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 (2)请你观察身边劳动者的手,,感受他们的手 的温暖和力量。 (3)为什么说梦想只有在劳动者的手中才能实现 ?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 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 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提 示: 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
企业家的自信来自于对国家有认同,文学家的 自信来自于对文化有底气,港口维修工的自信 来自于对发展有信心。
自信中国人
马云
刘东强
董明珠
自信中国人
“大国工匠”—顾秋亮
“大国工匠”—宁允展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 口成为城镇居民。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 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 问世。 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 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目标导学二:自信的中国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1)阅读教材第114—115页“探究与分享”;
(2)从他们身上,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 信?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自信?
人教九年级道法上册第四单元2共圆中国梦

1.视频导入
请你说说当今中国取得了 哪些伟大成就。
当今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太空探索等领域取得显著 成就,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显著 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 地位显著提高。现在,我们比历 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 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 个目标。
2.图片导入
同学们,从这几张图片可以看出当今中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3.复习导入
在上一个课时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通过上一个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今中国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 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 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 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共圆中国梦
圆梦大舞台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源自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自信的中国人
做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
做自信的中国人的要求
1.作业本作业:完成《点拨训
练》对应的练习。
2.实践性作业:请结合以下内
容回答,那时的你将如何奉献社 会、创造人生价值,国家、社会 和你的家人为你感到骄傲的理由 会有哪些。
(1)盘点2023 年成绩,作为中国人感到自信与自豪!这种自 信与自豪表现在哪些方面? (2)支撑这份自信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3)我们应该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1.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部编版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圆中国梦》教学课件

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 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大胆 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 法。
结束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 希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 钻研,解决更多的难题。
感谢观看
共圆中国梦(小结)
共圆 中国梦
圆梦大舞台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 自信的中国人 中国人自信的表现
做自信的中国人
课堂总 结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 样的感悟?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 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一、圆梦大舞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哪些条件?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农民栽种绿色,收获希望与幸福;教师立德树人,播撒智慧与关爱;医生救 死扶伤,迎接生命的诞生……劳动者的手,让我们自豪,让我们骄傲,更让我们 钦佩。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二、自信的中国人
1.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 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
一、圆梦大舞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哪些条件?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 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 力量,民族有希望。
2022年新课标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二课时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二课时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共圆中国梦”,教材以“中国梦”为核心,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同时,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较强的关注度,对于中国梦这一主题,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和探求欲望。
但是,对于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确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确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国梦的内涵。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确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中国梦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播放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梦的内涵。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教材,呈现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分析典型案例,明确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教师在小组间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分析。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小组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巩固学生对中国梦内涵和实现途径的理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2《共圆中国梦》教学课件

中国人 中国梦
第二课时 共圆中国梦
小组合作探究:
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怎么做?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 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C.改革开放、艰苦奋斗 D.实干兴邦、开拓创新
2.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
路”是指 ( D )
A.自我革新的道路
B.改革开放的道路
C.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2课时 共圆中国梦
导入新课
袁隆平曾说到他有两个梦:一个是 禾下乘凉梦。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 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外一 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亩产1000 公斤梦早日实现。
袁隆平水稻亩产1000公斤梦已经 实现,他的梦想是靠什么实现的呢? 说说你的梦想。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圆梦大舞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采访身边的人(父母、老师或邻 居等),记录他们的“中国梦”。
企业家: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 一流企业做标准。越来越多的中国行业标准正 在成为世界标准。
文学家: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和中国作 品在国际上获奖,证明中国的文学水平 在不断提升, 升到了让世界可以看到的 高度。
我虽然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普通工人, 但我敢求新,愿担当。我已取得150多项科 技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万元。
202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2课时共圆中国梦教案新人教版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但是,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提高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法治观念、国家认同、社会参与和个人修养四个方面展开。
1.法治观念:通过分析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使学生理解法治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法律的观念。
2.国家认同:通过对中国梦内涵的探讨,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历史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⑥全面依法治国
3.句
①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体现。
②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③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3.社会参与: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从而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4.个人修养:通过学习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修养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一些国家重点项目或历史文化遗址,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成就;
-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或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第2课时 共圆中国梦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2课时共圆中国梦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共圆中国梦。
教材从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展示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素养,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现中国梦的认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含义,明确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梦的实现过程。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含义。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素材,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成就,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梦的内涵。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我国古代文化的介绍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系列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含义。
例如,可以呈现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成果,让学生看到中国梦的实现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含义。
讨论题目可以是:“你认为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第2课时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2课时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了解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
能力目标1、通过展示一个又一个自信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业绩,增强坚持走中国道路的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升学生把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相结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难点: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十九大报告摘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采访身边的人(父母、老师或邻居等),记录他们的“中国梦”。
想一想:他们实现梦想需要哪些条件?还有哪些不利因素阻碍着他们梦想更好地实现?教师用《共圆中国梦》歌词导入:有一个声音穿越历史天空/这就是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共追求/有一个愿景化作奋斗行动/这就是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共奔腾/中国梦国家的梦/中国梦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
共圆中国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右图所示的漫画《大海
航行靠舵手》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 A )
A.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走中国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
2.2022年12月,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先后进行3次
出舱活动,与地面配合完成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这说明( A )
(3)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 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 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
(4)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 大团结 的力量。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原因(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辨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
2.经济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 × )
辨析:实现中国梦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还要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等
D.③④
8.(2022·江苏宿迁)中央财政计划2021—2025年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 点支持1 000余家国家级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专
精特新”企业发展,贯彻的发展理念是( D )
A.共享 B.协调 C.绿色 D.创新
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增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课时2 共圆中国梦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立志于 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 业的百年大党,身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面前是喷 薄而出的曙光!从提出中国梦,到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 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一刻,连接过 去,辉映未来。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2课时共圆中国梦教材小栏目问题解答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2课时共圆中国梦教材小栏目问题解答1.【P112】运用你的经验:(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采访身边的人(父母、老师或邻居等),记录他们的“中国梦”(2)想一想:他们实现梦想需要哪些条件?参考答案(1)①父母的梦想: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等,②老师的梦想:学生能够厚德成人,博学成才,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等。
③邻居:收入更高,生活更富裕,家庭更美满,环境更美丽等(2)实现梦想①需要对人生做出规划:②需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③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④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2.【P112-113】探究与分享:我们正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迈进,请记录下新时代我国取得的輝煌成就。
参考答案①富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一千亿斤;“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官、胶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②民主中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社公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战线巩固发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探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③文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务发展,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202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2课时共圆中国梦教案新人教版

A.发展经济
B.科技创新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繁荣
-简答题:简要阐述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
-讨论题: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后作业
1.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的中国梦”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梦想以及对共圆中国梦的理解和感悟。
2.搜集身边实现中国梦的典型人物事迹,分析其背后的故事和价值观,下节课分享。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梦”的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方面。我们探讨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如发展经济、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以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我们认识到共圆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强调了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性。
2.当堂检测:
-判断题: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喜欢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共圆中国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在对中国梦的内涵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此外,学生在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困惑,不知道如何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分析不透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情况。
6.共圆中国梦的行动:
-学习先进文化
-传承优良传统
-关心国家大事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了课程的重点内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实现途径以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同时,通过明确的结构和突出的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8.2《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8.2《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圆中国梦》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以及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使学生明白,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教材还介绍了我国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路径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和作用,认识还不够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明确中国梦是国家、民族和每个中国人的梦。
2.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我国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国梦的实现过程。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课堂教学。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情境,便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课堂PPT,展示我国在不同领域的成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我国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让学生明确中国梦是国家、民族和每个中国人的梦。
同时,呈现我国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