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杭州西湖文化景观_列入_世界遗产名录_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

观点

世界遗产与人类文明 /

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所制订的各项公约、宪章、建议均陆续引入国内,加上从国家到地方的各项相关法规、条例逐步出台,在遗产保护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上已有了较为长足的发展。

但引人深思的是,随着国内遗产保护制度日益健全、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响、各地的申遗热情越来越高涨,近年遗产破坏的状况却愈演愈烈,遗产保护的形势愈加严峻。据媒体统计,自2007年以来,全国共有30 000多处文物古迹因大规模建设而遭到破坏、并永久性地消失了。相比于文革期间蔑视传统、缺乏遗产保护制度的大规模破坏来说,近年来虽有保护制度却仍“因建设而破坏”、或因遗产的可预期经济利益反使遗产本体遭受破坏等等行为具有同样疯狂的杀伤力。历经近30年的追赶,我国目前的遗产保护形势却和40年前《公约》制定时欧美的遗产保护形势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反思近年的遗产保护工作,在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落实措施上、在保护观念的普及上、在社会力量的动员整合上都存在大量有待深入之处。简言之,遗产和遗产保护不仅是制度层面的问题,更是观念、方法层面的问题。尤其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在关注制度的建立健全之外,更需要强调遗产保护观念的普及、保护方法与措施的落实到位;在某种程度上,遗产既是一种世界观,是藉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自身的角度,也是一种方法论,是指导人类进行精神性思

考和物质性实践的根本方法之一。以遗产的视角看世界,是目前的中国所普遍缺乏的。

事实上,唯有制度、观念、方法并重也才真正符合《公约》的精神。《公约》本身是一项体系的制度,但其中同时也在不断阐释一系列观念,如: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应予并重;遗产不仅属于本国本地区,也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我们只是托管者,必须将之传给我们的子孙;各国家应对本国遗产的保护负有主要责任;等等。同时,《公约》对保护措施的细化和方法的制定均有系统的考虑或架构,从而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目前中国的遗产保护现状,应深入理解《公约》等为代表的遗产保护体系,制度、观念、方法并重,系统推进遗产保护事业。例如,在设计行业普及遗产保护观念和形成相关规范、在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中普及遗产观念和制定制约机制、在民间普及遗产观念和借全民之力保护遗产,等等。

守护人类的共同遗产应成为普世价值和普世观念,而保护制度则可根据各国、各地区、各遗产类别等状况进行调适,具体的保护措施、保护方法则更需要有针对性,这是遗产保护制度、观念、方法之合理关系。

在保护观念的深入与保护方法措施的细化与落实上,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能在更多的珍贵遗产被破坏之前,尽早走上破坏状况可控、更多遗产可被传给我们的子孙的道路。

印月对双峰插云,富于韵律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如空间美(八方美景)、时间美(春、夏、秋、冬四季和朝、夕景致)、自然美(秋月、残雪、荷风、夕照)等和人工美(苏堤、断桥等)、静态美(平湖、秋月)等和动态美(荷风、观鱼)和声音美(晚钟、闻莺)、动物美(鱼、莺)和植物美(花、柳、荷)等等。南宋西湖十景中,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之智慧。景观集称文化中有丰富的传统哲学内涵,景观中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南宋西湖十景中,也有阴(月、晚)和阳(晓、夕照),以及金(钟)、木(花、柳、荷)、

土(堤、峰)、水(湖、港、潭)、火(照)五行。

从以上分析可知,西湖十景有丰富的美学内涵。除了画家和诗人的天赋之外,最重要的是杭州西湖景致的确迷人,如同西子,美貌无匹,这是杭州赢得“人间天堂”美誉的重要原因。

殊不知,西湖乃杭州古城的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无先贤的创建和后世的维护、建设和发展,西湖也就不存在了,自然“杭州西湖

文化景观”也就无从问世并成为世界遗产了。

古代杭州城建设了以西湖、城濠及城内河渠为主干的城市水系,具有多种功用,包括供水、防火、军事防御、灌溉、园林绿化等功用,也有重要的调蓄洪水和排洪排涝的功用。这一城市水系靠历代的创立、建设和管理。

西湖的前身是泻湖,自钱塘修筑,泻湖不断被雨水和溪水冲淡,变成了淡水湖。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进行西湖的水利建设。相关内容在乾隆《浙江通志》有所记载。据钟毓龙先生考证,白居易为杭州刺史,由石函桥筑堤,迤北至余杭门,外以隔江水,内以障湖水(按余杭门,即今之武林门,宋时始有之。在唐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有感

吴庆洲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提起“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人们会立即联想到驰名中外的“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出现在南宋,宋本《方舆胜览》已有记载。祝穆《方舆胜览》原本刻印于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至迟在此前,西湖十景已形成。十景景目两两相对:苏堤春晓对平湖秋月,曲院荷风对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对南屏晚钟,花港观鱼对柳浪闻莺,三潭

Perspective / WORLD HERITAGE AND CIVILIZATION

时,并未有城,武林门一带,犹为泛洋湖与西湖相通之地。故白居易筑堤以隔之。此所谓白堤也)。

据《说杭州》一书,西湖建设,管理疏浚之大事如下:(1)唐代宗时,杭州刺史李泌凿阴窦,引水入城,为六井利民汲。(2)唐穆宗长庆间,白居易筑堤建涵,以利蓄泄灌溉。(3)五代钱镠特置撩兵千人,浚治西湖,并开涌金池,引湖水入城利舟楫,并作大、小堰以蓄水。(4)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郡守王济命浚治西湖,增置斗门,以防溃溢。(5)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守杭,大力浚治西湖,为西湖建设立不朽之功。(6)南宋建都杭州,西湖浚治建设更好,增置开湖军兵,修六井阴窦水口,增置水门斗闸,蓄泄有度。禁官民抛弃粪土,栽芰荷,秽污填塞湖港,增筑堤岸防水溢致灾等等。(7)元代一度废而不治,听民侵占,全湖尽为桑田。明初仍元之旧。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郡守胡浚,稍稍辟治外湖。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一步清理占湖者。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郡守杨孟瑛锐意恢复,力排众议,上书言西湖当开者五:以风水言,西湖塞,则杭州形势破坏,生殖将不蕃;以守备言,西湖塞,则城之西部,无险可守;以人民之卤饮为言;以运河之枯竭,妨害交通为言;以田亩之缺乏灌溉为言。朝议许之。于是毁田荡三千四百八十一亩,西抵北新路为界;增益苏堤高二丈,阔五丈三尺。西湖大部始复唐宋之旧。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年)、十八年(1539年)、四十四年(1565年)皆有管理防止侵占西湖。神宗万历间(1573-1620年),太监孙隆修白沙堤,建风景名胜。(8)清康熙、乾隆帝多次来杭,西湖建设更好。雍正间(1723-1735年),总督李卫,浚湖三次。嘉庆时(1796-1820年),巡抚阮元,二次浚湖。同治时(1862-1874年),巡抚左宗棠、布政使蒋溢澧并加浚治。后又设浚湖局,由绅士管理,民国后,改由官办。除西湖外,城壕、城河均有管理浚治,使杭州的城市水系完整而有各种功效。

杭州西湖历代的管理、兴废,说明人之管理不可废。有管理浚治,则湖兴,否则,湖就废,成为民田。若此,杭州城就不成今日的杭州矣!竺可桢先生在《杭州西湖生成原因》一文中指出:“西湖若无人工的浚掘,一定要受自然的淘汰,现在我们尚能徜徉湖中,亦是人定胜天的一个证据了。”

回顾历史上西湖之兴废,令人感慨万千!“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存至今,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1 000多年来无数先贤和今人共同维护和建设的成果,实在来之不易也!希望西湖在21世纪会变得更加美好!

多样的世界,尽一切可能来保护世界的整体性③”,因而,缔约国政府的作用是实现遗产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缔约国政府要建立其国家的遗产保护战略,维护自身国家的遗产安全。1985年中国正式签署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但此后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直至2004年的春夏之交,“非典”之后一年的中国,又迎来一场不亚于“非典”的新冲击,2004年5月6日的人民日报第四版,记者刘玉琴的一篇《不要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披露了韩国将把“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两国民间相互的口水之战即刻开打。2005年11月25日该项目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05]42号《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文件。其间及事后,尽管许多人士无论从何种立场解释中国的端午节与韩国的端午祭是如何的一样抑或是不一样,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特别的事件使中国全民再一次被动地回归到对自身文化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政府对遗产保护事业的进一步重视,引发了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对遗产的关注,推动了“遗产”在中国的宣传与普及,吸引了更多的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展与遗产保护事业相关的基础研究与教育。

其次,在文明和谐、共同繁荣的目标指引下,提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2012年的伊始,传来了与庆祝40周年并不和谐的声音。2012年1月20日,ChinaDaily的手机晚报以“希腊或将出租古代遗迹(Ancient Greek sites for rent)”为题,转载了法新社(AFP)2012年1月17号一篇题为Ancient Greek sites could soon be available for rent的报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致使“希腊文化部近日表示将向广告公司或其

世界遗产名录的确立并非一个学术活动

宋峰 北京大学副教授

2011年11月7 日,巴黎,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启动了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的庆祝活动①,这一致力于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将要迎来自己40岁的生日了。

近些年,遗产保护领域越来越多的事件突出地表明了“世界遗产名录的确立并非一个学术活动,这是一个法律、技术和实用性质的国际承诺,旨在推动有效地协同一致地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②”,这一各国政府共同的国际承诺的实质“就是要以多样的价值观来评价本来就

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