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面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及方法“复习资料全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考复习资料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e5986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3.png)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课程代码:060901.人员素质测评:狭义的人员素质测评,是通过量表、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人事考核等多种手段测评人才素质的一种活动。
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还包括企业的测评制度。
2.“自我实现人”假说:“自我实现人”又称“自动人”,它是阿吉利斯、马斯洛、麦格雷戈尔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人性观。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斯洛。
“自我实现人”,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3..当量量化:就是先选择某一中介变量,把诸种不同类别或并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的转化,对它们进行近似同类同质的量化。
4.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也叫人员素质测评要素,是指能反映测评对象的测评深度和广度的一系列质量检测点,它实质上是用人准则的具体化。
5.测评结果的转换:就是运用某种转换方法对原始分数(汇总值或平均值)进行调整,形成种种不同的分数形式,以克服原始分数的弊端。
6.效度:一个测验在测量某项心理特征时所具有的正确程度。
即测评的有效性,反映了运用某种技术得出的测评结果所真正衡量被测评对象的准确和真实程度。
7.信度:又称可靠性,主要测量测评的一致与稳定程度。
若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的测评,结果大体一致,则说明测评结果稳定可靠,信度高。
8.笔试法:是让被测评者在试卷上笔答事先拟好的试题,然后由主测评人根据其解答的正确程度予以评定成绩的一种测评方法。
9.面试法:又被称为口试、面审、面谈等,是主测评人经过事先精心设计,在选择的特定场景下与被测评者面对面地交谈并进行观察,由表及里地测评被测评者的知识、能力、经验等相关素质的测评方法。
10.社会称许性:指被测评者在作答时,故意按照社会评价标准中被认为好的或积极的特征做出回答。
11.投射测验:是向被测评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测评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的结果,就可以推断他的某些个性特征。
福建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与练习题)
![福建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8cfdf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a.png)
福建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与练习题)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一、素质(一)素质的概念(二)素质的特性(三)素质的构成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人员素质测评,素质是我们测评的基本对象。
P2(一)素质的概念 P2我们把素质限定在个体范围内,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要素,包括生理素质....两个方面。
它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工作潜力发展和工作成就的提高起着根本的....与心理素质决定作用。
P2素质是先天的遗传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心理倾向性的总称。
素质与绩效的关系: P3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
素质对个体的行为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然而,良好的素质只是日后发展与事业成功的一种可能性(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条件,而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P3(二)素质的特性 P31.基础性——素质的第一个特性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
但素质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它对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仅是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2.稳定性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体经常性和一贯性的行为和特点,这就是素质的稳定性。
在个体活动的全部时间与空间中,素质的表现在时间上虽然偶然间断,但总体却是持续的;素质的表现在空间上虽然有时相异,但总体上却是一致的。
素质表现的这种持续性与一致性,总括为素质的稳定性。
3.可塑性个体素质是(先天与后天)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影响的综合。
素质的形成和发挥既受遗传条件,如个体的神经过程基本特性的制约;同时环境决定着素质发展的现实性,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发展起主导作用。
2025年1月江苏自考《1411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前押题密训复习资料
![2025年1月江苏自考《1411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前押题密训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60d9a3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e.png)
2025年1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前资料课程代码【1411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述考点1素质的概念(选择、名词解释)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后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
考点2素质的构成(选择、填空、简答、论述)★★(一)自然素质:又称生理或身体素质,是先天的,如身高、体重和骨骼特点等,其他素质均建立在此素质的基础之上。
(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素质(观察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与注意力)与非智力素质。
(三)社会素质:在适应与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
考点3素质的特点(选择、填空、简答)★(一)素质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二)素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三)素质的内在性与表出性。
考点4人员素质测评所依赖的基本前提(选择、填空、简答)★(一)工作的差异。
(二)个体差异。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人与工作的匹配。
考点5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名词解释)是指测评主体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其岗位职责相关活动领域所表征的信息,进而依据测评目标体系之标准做出数量化的推理或价值判断的过程。
考点6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选择、填空、简答)1.测评对象的抽样性;2.测评内容的复杂性;3.测评方式的间接性;4.测评结果的相对性。
考点7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选择、填空、简答、论述)★1.客观与主观测评结合;2.静态与动态测评结合;3.分析与综合测评结合;4.描述与预测结合;5.指导与开发结合。
考点8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选择、填空、简答、论述)★★★(一)选拔型(差异型)测评:强调的是测评差异性,根据企业现状和岗位需求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通常招聘或晋升中所使用的测评都是选拔型测评,这类测评的目的在于区分出优秀和普通人才。
主要特点:(1)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即要把不同素质、不同水平的人区别开来。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eb9a86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0.png)
《⼈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法》复习资料《⼈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法》复习资料华明⽼师北京·新思路第⼀章⼈员素质测评导论⼈⼒资源在知识经济中的作⽤与地位,决定了⼈⼒资源管理与开发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具有关键的作⽤。
第⼀节⼈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素质我们在这⾥探讨的是⼈员素质测评,素质是我们测评的基本对象。
P2(⼀)素质的概念我们把素质限定在个体范围内,指个体完成⼀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为的基础与根本要素,包括⽣理素质与⼼理素质两个⽅⾯。
它对⼀个⼈的⾝⼼发展、⼯作潜⼒发展和⼯作成就的提⾼起着根本的决定作⽤。
P2素质是先天的遗传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获得的⼼理倾向性的总称。
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
素质对个体的⾏为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
然⽽,良好的素质只是⽇后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种可能性。
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条件,⽽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素质的特性 P31.基础性素质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
但素质只是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2.稳定性素质不是个体在某⼀时间的偶然显现,⽽是个体经常性和⼀贯性的⾏为和特点,这就是素质的稳定性。
3.可塑性个体素质是(先天与后天)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影响的综合。
素质的形成和发挥既受遗传条件,如个体的神经过程基本特性的制约;同时环境决定着素质发展的现实性,如教育作为⼀种有⽬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发展起主导作⽤。
4.内在性素质是看不见、摸不着、内化于⼼的,具有隐蔽性与抽象性的客观存在。
5.表出性素质可通过⼀定的形式如⾏为⽅式、⼯作绩效与⾏为结果等媒介与途径表现出来。
6.差异性个体间的素质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个体由于所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的不同,因⽽形成的素质是有差别的。
这种差异性表现在每个⼈的个性特征、⾏为⽅式、⼯作绩效等各有特点。
7.综合性⼈的素质是由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个能素质有机结合⽽构成的独⼀⽆⼆的统⼀体,它显⽰出⾝体素质与⼼理素质的和谐发展,⾝体健康与⼼理健康的有机结合与⾼度统⼀。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72697bccfc789eb172dc8b9.png)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客观部分:(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概念题)(一)选择部分(单项、多项选择)★ 考核知识点:人事的基本概念附 1.1.1 :(考核知识点解释)“人事”的广义理解就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因而“人事”一词的核心就是“关系”★ 考核知识点:测量数据的概念附 1.1.2 :(考核知识点解释)测量数据阶段是主试对被试进行实际测量,从测评开始到回收测评数据的过程。
★ 考核知识点 : 智力测验的基本认识附 1.1.3 :(考核知识点解释)智力测验是通过测验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的一种科学方法。
★ 考核知识点 : 人事测评的概念附 1.1.4 :(考核知识点解释)人事测评就是对人与事之间的适应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测量和评价。
★ 考核知识点 : 面试的基本认识附 1.1.5 :(考核知识点解释)面试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力资源获取的基本程序和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 考核知识点 : 评价中心方法的认识附 1.1.6 :(考核知识点解释)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评价中心方法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战略管理基础。
★ 考核知识点 : 人事测评反馈的概念附 1.1.7 :(考核知识点解释)在评价中心的报告撰写过程中,要知道反馈时要注意具体而不流于宽泛,同时要聚焦于行为,而不是主观评价。
★ 考核知识点 : 人事测评误差的控制附 1.1.8 :(考核知识点解释)在人事测评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减少实施过程中误差的产生。
★ 考核知识点 : 测评要素的概念附 1.1.9 :(考核知识点解释)所谓测评要素是指测评内容的细化条目,确定出测评的内容到底有哪些。
★ 考核知识点 : 人事测评方式的选择附 1.1.10 :(考核知识点解释)标准化的纸笔测验是目前在人事测评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因为它具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测量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优点。
(完整word版)超全面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超全面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957c6310c22590103029d4c.png)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括一、名词解说1.人力资源:指能够作为生产性因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劳感人口总和。
它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伏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行为的生产潜能。
3.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异人员为目的的测评。
4.配置性测评:是一种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的测评。
5.开发性测评: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测评。
6.诊疗性测评:是一种以认识组织人力资源现状或诊疗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为目的的测评。
7.查核性测评:是一种以考证能否具备素质或具备程度为目的的测评。
二、填空1.人力资源的分类:现实的人力资源、潜伏的人力资源。
2.职业发展阶段包含:成长阶段、探究阶段、创业阶段、保持阶段、衰败阶段。
3.人员素质测评的核心思想是:“人—岗般配”或“人—组织般配”。
4.人员素质测评的种类:选拔性测评、配置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诊疗性测评、查核性测评。
5.人员素质测评的三大功能:辨别功能、反应功能、导向和激励功能。
6.人员素质测评的辨别功能的详细表现:展望与选拔、人员配置。
三、简答1.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心理属性(2)人员素质测评属于间接丈量(3)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不是绝对的2.选拔性测评的特点:(1)特别重申测评的划分功能(2)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一旦实行绝不一样意有丝毫改动(3)测评指标拥有选择性(4)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3.诊疗性测评的特点:( 1)测评内容相对深入(2)测评结果不宜公然(3)测评拥有较强的系统性4.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根源则:(1)主观与客观相联合的原则(2)静态与动向相联合的原则(3)分项与综合相联合的原则( 4)自陈与投射相联合的原则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一、名词解说1.信度:指的是靠谱性程度,经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固性和一致性。
2.效度:是指测评工具所测到的能否反应了丈量目标的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测评有效性程度。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eb049302768e9950e738c3.png)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应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B. 差异性C. 准确性D. 可比性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B. 水平C. 能力D. 差异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B. 诊断测评C. 配置测评D. 开发测评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B. 诊断性测评C. 配置性测评D. 开发性测评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B. 考察C. 诊断反馈D. 应用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B. 教育C. 个性倾向性D. 个性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
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B. 可靠性C. 差异性D. 基础作用性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自学考试-人力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培训课件
![自学考试-人力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589c8a28ea81c759f5783e.png)
三、素质差异:
• 个体素质差异的存在是进行素质测评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体相互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生理上、性别上 与外貌上,而且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理上。(判断)
四、认知理论:
• 职业能力测试 • 职业人格 • 职业兴趣
1.古希腊
众多城邦:斯巴达 +雅典
西方古代 选拔思想
6.卢梭
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顺 应人的天性发展而成长的 自然人。
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最早诞生于英国,各国相继效仿 u恩赐制 u个人赡徇制 u政党分肥制 u公务员制度
文官一般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弊端
①政府行政效率较私营企业低
适宜从事语言、艺术、音乐、戏剧和书法工作。
富有合作精神、友好、 肯帮助人、和善、爱社 适宜从事人际关系、教育、咨询、传教、心理分析等工作。 交、易于了解
喜欢冒险、有雄心壮志、 精神饱满、乐观、自信、 健谈
适宜从事领导、人际关系王作。
常规型
谨慎、有效、灵活性差、 服从、守秩序、能自我
(感觉思维型) 控制
3.雅典人
2.斯巴达人
雅典人才标准是要求身心 和谐发展,即有健康的体 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 文化素养,能言善辩。
斯巴达人才标准是身 体剽悍,忍耐苦劳, 遵纪守法,勇猛善战。
4.西方近代 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 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 者心里活动的表现。
5.洛克 人才就是“绅士”。 (单选)
(2)对个人所起的作用 • 促进自我认知 • 促进个人择业 • 促进自我发展
考点示例: 1、自然素质主要指被测者的(B)2013.1 2015.1 A.心理素质 B.身体素质 C.审美素质 D.道德素质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1a5a1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2.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应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B. 差异性C. 准确性D. 可比性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B. 水平C. 能力D. 差异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B. 诊断测评C. 配置测评D. 开发测评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B. 诊断性测评C. 配置性测评D. 开发性测评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B. 考察C. 诊断反馈D. 应用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B. 教育C. 个性倾向性D. 个性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
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B. 可靠性C. 差异性D. 基础作用性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B. 诊断性C. 配置性D. 开发性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自学考试专题: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各章重点
![自学考试专题: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各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798b0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6.png)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1.人员测评: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
认知人、评价人。
2.素质心理学含义:生理素质;先天素质;个人素质。
3.马克思说: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
人的素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素质:是指个体在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
5.素质的特征:素质的基础性;素质的稳定性;素质的可朔性;素质的内在性;素质的表出性;素质的差异性;素质的综合性;素质的可分解性;素质的层次性与相对性:核心素质是基本素质的基础,基本素质又是生成素质的基础。
6.素质构成: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个体素质一般分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个体的体质、体力和健康状况的总和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
心理素质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人格素质、文化素质等。
心理素质是个体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7.素质测评: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员素质及其功能行为进行定量描述和评鉴。
物质测量用直接的测量方法,人员素质测量用间接的办法。
8.素质测评的功能:甄别和评定功能,这是素质测评最直接、最基础的功能;诊断和反反馈功能;预测和激励功能。
9.绩效:是指工作主体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的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
10.绩效的表现形式:工作效率;工作任务完成的质与量;工作效益。
11.绩效的特征:客观性;效果性;效率性;效益性。
12.绩效评估:是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
对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本职工作或履行职务的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等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的人事活动。
包括考核和评价两个环节。
绩效评估的目的:(1)确认员工个体的绩效品质(2)确认相同岗位或同一能级的员工之间的绩效差异(3)试图找出影响员工业绩的因素和提高业绩的方法,从而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帮助。
13、绩效评估的作用:(1)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供依据;(2)为薪酬管理提供依据;(3)为人员培训提供方向;(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全篇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8e4e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9.png)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素质测评概述第一节素质和素质测评狭义:素质是先天遗传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心理倾向的总称。
(名词解释)多选素质的特性?A基础性B.系统性C.稳定性D.可塑性E差异性F难测性多选本书将人的素质划分为(ABCD)A.道德素质B.文化素质C.身体素质D.心理素质名词解释素质测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采取一系列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体等素质进行的测量与评定。
简答简述素质测评的含义?测评主体针对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如招聘、选拔、安置、考核、培训、晋升等,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员的素质进行多方面系统评价,进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可靠地参考依据。
多选素质测评的原则:A.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B.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相结合C.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D.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第二节素质测评的功能和意义多选素质测评的功能:A.鉴定功能B.诊断功能C.预测功能D.激励功能E.导向功能简答素质测评的意义:1.人员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的基础..2.。
有效开发的重要依据....3.。
优化管理的起点..4.。
合理使用的工具..学习人员素质测评的意义:1.学习人员素质测评是自我了解、自我设计与自我开发的需要2.学习人员素质测评是掌握测评理论和方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需要3.学习人员素质测评是管理科学化和管理创新的需要学习人员素质测评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艺术、管理效能的需要第三节素质测评的基本类型多选分类方法:1.按照测评结果的表达方式..........................划分为分数测评、评语测评、等级测评、符号测评2.按照测评的目的和用途.....划分为选拔性测评、诊断性测评、配置型测评、鉴定性测评和开发..........................性测评...3.按照测评所用方法...........................划分为标准的纸币测评、投射测评、行为模拟和观察类测评名词解释选拔性测评:是根据职位需要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进行的一种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1056)复习材料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1056)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41664d050e2524de5187e16.png)
一、名词解释:1、素质:P1—2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素质就是一个人在活动前所具有的稳定的身体的、精神的及社会的基本特质。
狭义的素质是先天的遗传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心理倾向性的总称。
素质是测评的基本对象。
2、素质测评:P5人员素质测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采用一系列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体等素质进行的测量与评定。
具体的表述是:测评主体针对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如招聘、选拔、安置、考核、培训、晋升等,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员的素质进行多方面系统评价,进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投射测验(或投射法):P45是一种非组织的、随意的测验方法。
它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意义不明确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对多种涵义模糊的刺激,不受限制地、自由地作出反应,从而不知不觉地表露出人格特质。
其基本假设是: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其原因且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
其主要特点是:表现被测试者的整个人格结构。
4、测评要素:P57测评要素是指测评内容的细化条目,确定出测评的内容到底有哪些方面,是素质测评目标操作化的表现形式。
确立测评指标的第一步应该是制定测评要素,5、测评标志:P57测评标志是为每一个测评要素确立的关键性描述特征,要求具备可辨别、易操作的特征,通常一个测评要素要由多个测评标志来说明。
测评标志的形式多样,主要有客观形式、主观评价、半客观半主观三种。
6、测评标度:P57测评标度是指描述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的程度差异与状态水平的顺序和度量。
对于这种程度差异或状态水平的刻度表示,可以是数量的也可以是语言的,可以是精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
测评指标的标度大致有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综合式等。
7、关键事件法:P63关键事件法是一种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者行为的简短描述,来调查与分析工作的一种方式。
自考本科科目代码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最新最全自考复习资料自考小..
![自考本科科目代码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最新最全自考复习资料自考小..](https://img.taocdn.com/s3/m/f4a943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f.png)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15日下午一、单项选择题1.岗位需求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事测评所依据的“人——职”匹配理论。
3.绝对测评和相对测评人事测评中有两种测评方式,即绝对测评和相对测评。
4.指标的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事测评指标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测评要素,测评标志和测评标度。
5. 心理测验的优势心理测验在人事测评各种方法中的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敏捷性。
科学性。
公平性。
可比性。
)6.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此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研制的成套智力测验。
编制的依据是韦氏独特的智力概念。
7. 瑞文推理测验瑞文推理测验是由巩固心理学家瑞文设计的一套非文字型智力测验。
8. 工作分析和描述是进行结构化面试的必要准备阶段。
9. 在面试中如何提高面试者的听力面试中关于“听”的黄金规则是:主考官提问的时间为总时间的20%,听的时间为80%,积极地听的阶段包括:①观察②记录③分类④评价。
10. 如何有效地提问要进行有效提问,主考官应当使用一些必要的技能,这样才能有利于获得重要信息而对应聘者做出评价。
(1)面试者要使用对方可懂的语言。
(2)封闭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的选择。
(3)独特的行为方面的问题和一般的理论问题(4)决定面试结构的主要问题(5)中性和建议性、判断性的文本题。
中性问题是面试中最受欢迎的,它们最可靠,威胁也最小。
11. 主考官的问题要适合职位要求,使用STAR的技术。
S指情境,T指任务,A指行动,R指结果。
12. 施测前的准备在心理测量中,施测前的准备至关重要。
13. 源于应试者的误差这是最难控制的误差。
14. 信度的概念宽泛地说,信度是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
15. 效度有四种基础类型,即内容效度,构思效度,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
16. 两种准则关联效度估计方法可以有两种方法来估计准则关联效度,即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1、“大事”一词的核心就是(“关系”)这种关系中既有“人”和“事”在(量上)的对应关系,双有(质上)的对应关系。
2024年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992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a.png)
2024年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在以下关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行为事件访谈法比较费时费力B.行为事件访谈法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不够方便C.行为事件发明访谈法能够揭示和挖掘当事人的胜任力D.行为事件访谈法无法揭示隐藏在冰山下的潜能部分2.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差异情况分析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值B.平均差C.两极差D.标准差3.在对测评与选拔结果的总体分析中,编制简单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是()。
A.确定组数与组距→求全距→确定组限→等级频数B.确定组限→求全距→确定组数与组距→等级频数C.求全距→确定组数与组距→确定组限→等级频数D.确定组数与组距→确定组限→求全距→等级频数4.在以下关于分数报告、等级报告和评语报告三者之间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数报告是等级报告的基础B.分数报告与登记报告在本质上是不同的C.分数报告、等级报告和评语报告之间存在递进关系D.评语报告是综合考虑分数报告和登记报告的结果做出的5.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品德测评问卷编制中可以选择的集中具有独立意义的方法是()。
A.内容效度方法B.因素分析方法C.经验效标方法D.关联信度方法6.威金特的倾斜知觉独立测验是知觉测验的一个最好的代表,该测验由以下几个分测验构成,除了()。
A.身体调节测验B.镶嵌图形测验C.选择排列测验D.标尺和框架测验7.在以下关于等级式标度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等级与等级之间的级差应该具有顺序关系B.等级之间的距离过大,会造成区分度较差C.等级数在5以内,考评效果最差D.这种标度应该使用具有明确等级顺序的字词8.在对某企业的测评与选拔结果进行分析时,得到素质A的平均值是200,标准差是10.5,则素质A 的变异系数为()。
A.2100B.19.05C.0.053D.210.59.面试一般分为关系建立阶段、()、核心阶段、确认阶段、结束阶段等五个阶段。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考笔记(分章题型)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考笔记(分章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e956a1f8910ef12d2af9e7de.png)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1、素质的含义: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素质的特性:【论述题】①原有基础作用性。
②稳定性。
【单选题】素质表现为一个人某种经常性的和一贯性的特点。
在个体活动的全部时间和空间中,素质的表现在时间上虽然偶尔间断,但总体却是持续的;素质的表现在空间上虽然有时相异,但总体上却是一致的。
素质表现的这种持续性与一致性,就总括为素质的稳定性。
③可塑性。
个体的素质是遗传、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④内在性。
【单选题】素质虽然是任何个体身上的一种客观实在,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具有隐蔽性与抽象性。
⑤表出性。
行为方式、工作绩效与行为结果(包括工作产品在内)是素质表现的主要媒介与途径。
⑥差异性。
⑦综合性。
⑧可分解性。
⑨层次性与相对性。
3、素质的构成:【填空题】素质的构成在这里指素质结构的基本划分,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不同的学科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划分。
【单选题】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
【单选题】心理素质是个体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多选题】心理素质中的智能素质,包括知识、智力、技能与才能。
【多选题】品德素质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创新意识、道德品质与其他个性品质。
【单选题】心理健康素质是衡量一个具体人员身心发展的综合素质指标内容,在21世纪及未来社会的人员素质测评中居于重要地位。
4、【名词解释】素质测评基本界定: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5、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无目标测评(如述职、小结与访谈等写实性测评)按测评标准划分常模参照性测评(如晋升测评、人员录用与招聘)【单选题】效标参照性测评(如飞行员选拔与录用)单项测评(如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按测评范围划分【单选题】综合测评(如人员选拔与绩效考评)自我测评他人测评个人测评按测评主体划分群体测评【多选题】上级测评同级测评下级测评选拔性素质测评诊断性素质测评按测评目的与用途划分配置性素质测评【多选题】考核性素质测评开发性素质测评6、【单选题】选拔性素质测评:选拔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考讲义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考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1c6f218bed5b9f3f90f1cf1.png)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考讲义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一、识记:素质:结合相关分析、解释及人员素质本身的特点,我们把素质限定在个体范围内,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
包括:1、生理素质;2、心理素质。
素质与水平是相区别的,素质优劣表现为行为水平高低,水平不是素质。
二、识记:素质的构成:指素质结构的的基本划分,包括:基本成份、因素与层次。
身体素质:个体的体质、体力和精力的总和。
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
三、识记:素质测评: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四、领会:素质的特性:1、原有基础作用性;2、稳定性;3、可塑性;4、内在性5、表出性;6、差异性;7、综合性;8、可分解性;9、层次性与相对性。
五、领会: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关系。
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相异的地方:测评所指向的范围不同,有交叉关系。
但它们在测评理论、方法与技术上却是相同的。
人员素质测评是指对16岁以上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素质的测评。
人才素质测评是指对具有一定才能个体素质的测评,包括某些儿童测评、学生测评与人员素质测评。
如通过问卷选择题进行的智力、气质、品德测验。
狭义的人才素质测评:指通过量表对人才品德、智力、技能、知识、经验的一种评价活动。
文义的人才素质测评:通过量表、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业绩考评等多种手段综合测评人才素质的一种活动。
六、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测评标准:(1)无目标测评:述职、小结与访谈等写实性测评;(2)常模参照性测测评:晋升测评、人员招聘与录用;(3)效标参照性测评:飞行员的选拔与录用。
按测评范围:(1)单项测评: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2)综合测评:人员选拔与绩效考评中的测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
它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行为的生产潜能。
3.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测评。
4.配置性测评:是一种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的测评。
5.开发性测评: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测评。
6.诊断性测评:是一种以了解组织人力资源现状或诊断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为目的的测评。
7.考核性测评:是一种以验证是否具备素质或具备程度为目的的测评。
二、填空1.人力资源的分类: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
2.职业发展阶段包括: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业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
3.人员素质测评的核心思想是:“人—岗匹配”或“人—组织匹配”。
4.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选拔性测评、配置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诊断性测评、考核性测评。
5.人员素质测评的三大功能:辨识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和激励功能。
6.人员素质测评的辨识功能的具体表现:预测与选拔、人员配置。
三、简答1.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心理属性(2)人员素质测评属于间接测量(3)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不是绝对的2.选拔性测评的特点:(1)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2)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一旦实施绝不允许有丝毫变动(3)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4)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3.诊断性测评的特点:(1)测评内容相对深入(2)测评结果不宜公开(3)测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4.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3)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4)自陈与投射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一、名词解释1.信度:指的是可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效度:是指测评工具所测到的是否反映了测量目标的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测评有效性程度。
3.项目分析:在编制人员素质测评量表时,首先就面临着需要挑选测评项目的问题,即哪些项目适用于对被测评者进行测评,哪些项目不适用于对被测评者进行测评,这就是项目分析。
4.内部一致性信度:具体表现为被测评者在各个题目上所得成就的一致性。
二、填空1.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原理:信度、效度、项目分析。
2.效度的估计方法: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预测效度。
3.心理测评的类型:智力测评、能力测评、人格测评、投射测评。
三、简答1.人员素质测评的认知演变:(1)从绝对的人到相对的人(2)从静态的人到动态的人(3)从孤立的人到系统的人2.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演变:(1)“黑箱理论”(2)“人—岗匹配”理论帕森斯最早提出“人—岗匹配”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条件匹配和特性匹配(3)“人—组织匹配”理论3.影响信度的因素:(1)随机误差:测验内容的自身、施测过程、被测评者自身(2)受测团体的范围(3)测验的长度(4)测验的难度4.心理测评的优点(特点):(1)信度和效度高(2)标准化程度高(3)心理测评的客观性强5.评价中心技术主要包括:(1)无领导小组:是指由一组应聘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对一个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最终做出决策的一种集体面试方法。
(2)文件筐测试:又称公文处理测评或公文包测评,是指应聘者扮演所聘岗位角色,在模拟办公环境中编辑加工需要处理的各种日常文件。
(3)角色扮演:是比较复杂的测试方法,是一种面试官事先向应聘者提供一定的背景情况与角色说明,要求应聘者在模拟环境中扮演相关角色完成规定任务的测试方法。
(4)管理游戏:也是评价中心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一种以完成某项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标准化模拟活动。
6.面试的形式:(1)个别面试:面试官一对一地对应聘者进行面试(2)小组面试:由两三个人组成面试小组对各个应聘者分别进行面试(3)成组面试:由面试小组(由两三人组成)同时对几个应聘者(最好是5-6个)同时进行面试(4)电话面试:通过手机、固话等通讯工具对应聘者进行面试第三章智力测评一、名词解释1.智力测评:是指有关人的普通心智功能的各种测评的总称,又称一般能力测评。
二、填空1.韦氏智力测评共有三套:成人(WAIS)、儿童(WISC)、幼儿(WPPSI)。
2.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包括11个分量:语言类量表6个、操作量表5个。
三、简答1.韦克斯勒智力测评的注意事项;(1)在操作修订韦氏量表时,一定要按本量表的标准程序进行(2)测评者必须接受过训练,掌握本量表的测量技术(3)测评材料应整理有组织,以便测评时取用,能得心应手,不影响进行时间(4)测评时间选择要恰当,这是与被测评者建立良好关系所必须的,被测评者应在精力充沛、身体舒适、没有急事的时候来接受测评(5)测评者应努力取得被测评者的合作,尽量使他们保持对测评的兴趣2.智力测评的新发展和前沿方法:(1)智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2)采用动态测评方法评估智力(3)结构方程的运用第四章能力测评一、名词解释1.特殊能力测试:全称是特殊能力倾向测试,是指那些独特于某项职业或职业群的能力测试。
二、填空1.能力测评的常用工具:一般能力测试、特殊能力测试。
三、简答1.特殊能力测试的工具和方法:(1)文书能力测试:文书能力主要强调知觉反映的速度和动作的敏捷性,但实际工作中除了需要这两种能力外,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字能力也很重要(2)机械能力测试:一般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所占的优势不同,这种差异与年龄成正比,与文化也有一定的关联(3)创造力倾向测试:创造力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人发散型思维的流畅程度、变通程度,是个人具备的推陈出新的能力,是个人的一种思维和能力类型2.人员素质测评中使用能力测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能力测验的效度较高(2)能力测验对许多职位都有效,但随着职位的复杂性增加,能力测验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效度也提高(3)在组织人力资源选拔和测评中,使用的能力测验信度和效度系数应该达到0.85-0.90,因为如果测验分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不高,那么根据这个测验分数进行录用决策会有很大风险第五章人格测验一、名词解释1.人格测验: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定量分析对人的行为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以便预测个人未来的行为和发展方向。
2.人格测验常用的工具方法:自陈量表法、投射测验。
三、简答1.自陈量表法的特点:(1)测量工具一般是调查表(多为客观测验的形式)(2)题目编制的数目多(3)大多包括多个分测验(分量表),以同时测量多种维度的人格特质(4)易受反应定势和反映形式的影响,通常采用一定措施识别和控制这种影响(5)多采用纸笔形式,可对个体施测,也可对团体施测2.明尼芬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的用途:(1)在医疗和心理咨询领域,可以帮助医生和心理咨询人员分析正常人的个性特征,分析人的个性偏离,对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进行鉴别和诊断(2)在司法领域,可以帮助鉴别涉案人员是否有精神疾病,以保证判案的公正(3)在人才选拔和职业测评方面,可以帮助人们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工作岗位(4)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测试评价,测评员工是否适合现有职位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的操作方法:(1)每个被评价者发一份答卷纸,没有时间限制,并要求被评价者以第一印象依题序作答(2)每一个题目有三个可能的答案,被评价者任意选择。
A、B、C三个答案可得0分、1分或2分不等(3)被评价者可将个人答卷纸上的答案与计分标准对照,计算出其在16种人格因素上所得的原始分(4)根据被评价者的年龄查常模表,通过常模表将原始分数转换成0—10的量表分4.在人员测评中运用人格测验要注意的问题:(1)要使用所测人格特质广度大的人格测验,广度越大,越有效(2)要使用“正确”答案不明显的人格测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3)要根据职位不同确定是否在人员素质测评中使用人格测验(4)要根据工作要求确定需要测量哪些人格特质(5)一般来讲,人格测验安排在能力测验之后施测(6)要使用那些信效度都比较高的人格测验,一般信效度要达到0.80以上(7)人格测验的使用需要专业人员的辅导或参与第六章投射测验一、名词解释1.投射测验: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2.笔迹测验:也称笔迹分析,也是投射测验的一种,其理论基础来源于笔迹研究学。
二、简答1.笔迹测验的步骤:(1)开发一个透视绘图器,根据确定的测量规则,对书写样本中出现的前100个向上笔画进行分析,结果得出不同倾斜角度的百分比(2)在专门表格中记录是否具有100种主要个性特质与50种被评估的次要特质2.笔迹测验的应用需注意:(1)有些非心理学背景的笔迹测验家将笔迹测验当做占星术之类的神秘预测技术,阻碍了笔记测验的科学化进程(2)笔迹测验只能作为人员素质测评的辅助手段(3)不能全盘否定笔迹测验的科学性(4)把中国特色的笔记测验纳入人才测评中3.投射测验法的优缺点:A 优点:(1)以简洁的形式测量被测评者的人格,可消除其心理防卫和作假反应,为研究提供真实的心理(2)对人格的测量是整体的和动态的,不仅有助于了解人格的状态,而且有助于了解人格的成因。
另外,由于投射测验的刺激物多是非文字的,所以可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范围广泛的被测评者(3)投射测验除研究人格外,还可以测量被测评者的智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B 缺点:(1)原理深奥,不容易掌握(2)被测评者的反应不易结构化,使测验结果不易量化(3)信度和效度不易确定(4)对测验的解释依赖于测评者的临床经验,不易标准化第七章无领导小组讨论一、名词解释1.无领导小组:是指由一组应聘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对一个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最终做出决策的一种集体面试方法。
二、简答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缺点:A 优点:(1)考察更具有全面性(2)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使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3)具有真实诱发效应(4)效率更高、节省时间B 缺点:(1)对讨论题目的要求较高(2)对评价者的要求较高(3)被评价者的表现往往受同一小组中其他成员表现的影响较大2.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类型:(1)根据讨论背景的情景性:无情景性的、有情景性的(2)根据是否给被评价者分配角色:指定角色的、不指定角色的(3)根据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竞争性的、合作性的、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3.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设计:(1)确定选题原则(2)题目形式(3)小组讨论题目设计(4)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主要测评要素(5)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表设计4.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施准备:(1)材料准备(2)场地准备:现场布置三种模式:标准化模式、传统模式、实践模式(3)考官准备:将考官分为主考官、考官、引导员、分数统计员第八章文件筐实验一、名词解释1.文件筐实验:又称公文处理测评或公文包测评,是指应聘者扮演所聘岗位角色,在模拟办公环境中编辑加工需要处理的各种日常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