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核心筒施工整体提模技术研究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的研究.ppt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的研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5876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b.png)
虽然集中在下方,但疏散口比较分散,不影响疏散距离的制约。
• 水平交通
1.核心筒内各空间走道
1.2 电梯组的排列方式
• “十”字形 电梯组呈“十”字布置,核心筒内部形成“十”字的走道。平面中心
对称,利于交通组织、设备布置以及结构布置。 特点:电梯组呈“十”字布置,各组群之间分区明确,但又联系方便,既
• 垂直交通
2.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2.3单区电梯系统
适用于层数不多,建筑面积不大的高层建筑,不分区但可分为逐层 停或者单双层停两种方式。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采用这种系统无疑是效率低下且投资巨大的, 因此几乎没有超高层采用单区电梯系统的例子。
• 垂直交通
2.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2.4多区电梯系统
分区原则: 1. 每约10层或十几层分作一区.; 2. 低层区层数宜多些,高层区层数宜少些,建筑竖向空间布局时注 意,把人多的空间布置在低层区,人多的空间布置在中高层区; 3. 电梯的速度可随着分区所在部位的增高而加快,即高层区电梯比 中低层区的快。 根据分区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分区方式:
•
水平交通 2.核心筒与外部空间的位置关系
2.分散筒式 根据核心筒的个数,又分为单侧筒
东塔竖向分区示意图
• 垂直交通
2.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2.1电梯类别
每个分区的穿梭电梯(从基层直通中区、高区的电梯转换层) 各分区的电梯 各功能区独立的服务梯(部分兼消防电梯) 观光厅或顶层餐厅的专用电梯 VIP电梯(根据需要设置)
• 垂直交通
2.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2.2电梯分区的优点
广州西塔-一 模板
![广州西塔-一 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cfa653d02020740bf1e9b11.png)
第三节 主体结构工程 一、模板工程 (一)主塔楼部分 1.模板工程概况 1.1主塔楼楼盖施工特点● 钢结构工程量大,业主确定安装的3台动臂式塔吊主要为钢结构吊装服务,模板系统的垂直运输需自行解决。
●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采用爬模施工工艺,即先施工核心筒剪力墙体,再进行楼盖施工。
● 楼板内有钢梁和混凝土梁,楼板预留孔洞较多。
● 核心筒体型复杂,平面形状为六边形,整个塔楼的平面形状为心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我局在施工中采用如下形式的模板:1.2主塔楼模板施工概况主塔楼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钢管柱外筒各自展开施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墙体率先进行施工,随后进行钢筋混凝土楼盖施工;外筒先进行钢管柱及钢梁施工,而后进行压型钢板组合楼盖施工。
1.3模板材料的准备 1.3.1压型钢板压型钢板组合楼盖体系施工时,根据图纸提前确定好每层楼板压型钢板的需用数量,与材料供应商签定好材料供应协议,确保材料的供应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1.3.2木模板为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要求,结合广州市的气候情况,70层以下核心筒楼盖施工时需配制三套楼板模板周转,70层以上楼盖施工时亦需配置三套楼板模板周转。
另为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模板每周转10次更新一次模板。
2.模板施工方案2.1压型钢板模板体系施工方案采用压型钢板的搂层,钢梁中线跨度为2850mm 等,拟采用压型钢板型材厚0.92mm ,宽915mm ,高54mm.。
本工程楼面压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同作用,系组合结构,栓钉穿透压型钢板,与钢梁熔透焊接。
2.1.1安装工艺流程压型钢板铺设与钢梁连接,板端头与钢梁熔透点焊,中间采用栓钉与钢梁穿透熔焊;压型钢板间用专用夹紧钳咬合压孔连接;堵头用专用镀锌堵头板与压型钢板及钢梁点焊。
弧形区压型钢板异型裁切采用等离子切割机切割,其切口光滑,表面镀锌层完整。
压型钢板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点焊,焊条为E4303,直径3.2mm ,熔透焊接点为16mm ,按设计要求的焊点间距,如过宽,将焊点加密,以确保操作人员行走时压型钢板不变形,混凝土浇筑时压型钢板端头不漏浆。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3d19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c.png)
难点一
由于本工程造型独特,由钢管混凝土柱组成的斜交网络外框简分为16 个节,每个节27m,钢管混凝土柱在每个节间为直线段,相邻节段的柱于节 点层形成一个折点,并于节点层平面内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在楼层梁板 中产生拉力,如何抵抗该拉力是本工程设计中的一个技术难点。
解决方式
本工程采用了外框筒环梁+拉梁+核心简内闭合环梁构成的独立的平面 内抗拉体系,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节点层抗拉体系的安全储备,在 节点层周边设置体外高强钢绞线预应力索。张拉索使节点层平面内产生 沿径向的压力,大大减少了环梁、拉梁及核心筒连梁的拉力,还可降低楼 板中的拉应力水平,有效地控制楼板的裂缝宽度。
难点二
本工程的另一个主要技术难点是组成斜交网格外框筒的钢管混凝土 柱的“X"形相贯节点。建筑师要求采用2根钢管混凝土柱空间相贯,在 柱轴线交点处截面面积最小,所受轴力最大,因此必须设计一个特殊节点 以满足既不增大节点截面尺寸又能承受更大内力的要求。
解决方法
本工程设计了一个新型节点,利用竖向放置的椭圆形拉板连接4 根相贯 的钢管,节点区内钢管壁适当加厚,细腰处设置水平加强环,该节点形 式简洁,受力明确,便于管内混凝土浇灌施工。
高层建筑讨论课是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 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 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其特点 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 楼建筑。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桁架筒和束筒结 构,后来还出现了多筒和多重筒等筒体结构。
在简体结构中,剪力墙筒的截面面积较大,它承受大部分水平剪力,所以柱子承受的剪力 很小;而由水平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则绝大部分由框筒柱的轴向力所形成的总体弯矩来平衡, 剪力墙和柱承受的局部弯矩很小。由于这种整体受力的特点,使框筒和薄壁筒有较高的承载 力和侧向刚度,而且比较经济。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施工特点介绍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施工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3e0ad9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2.png)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施工特点介绍
叶浩文;季万年;顾国荣
【期刊名称】《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作为在建国内第二高楼,建筑高度达441m。
由于其具备外观形式新颖、建筑功能多样的建筑特点,所以其结构设计形式复杂多变,进而导致该主体结构的施工存在诸多难点,本文以该些施工难点的解决方法入手,总结归纳出如下施工特点:(1)制定并优化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施工机械、总承包管理等项目管理组成因子,解决了施工工期紧张的难题;(2)运用独创的整体顶升钢平台可变模架体系这一世界领先的施工工艺,解决了复杂多变核心筒的施工难题;(3)在不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同时采用先进的泵送设备和技术,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C80)的超高泵送(410m)难题得以完美解决;(4)采用虚拟拟真与现实施工相结合的先进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巨型超重斜交网格钢管柱制作安装的难题。
【总页数】10页(P8-17)
【作者】叶浩文;季万年;顾国荣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4
【相关文献】
1.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雨水系统设计 [J], 王学峰;王峰;江帆;林方;韦桂湘;岑洪金
2.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配合综述 [J], 江帆;岑洪金;王峰;韦桂湘;王学峰;林方
3.广州珠江新城西塔直饮水系统及游泳池设计 [J], 林方;王峰;王学峰;江帆;韦桂湘
4.广州珠江新城西塔给水设计及总结 [J], 王峰;江帆;王学峰;林方;韦桂湘;岑洪金
5.中建协项目管理委员会举办全国建筑企业“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现场观摩会[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西塔-五 (一) 爬模方案
![广州西塔-五 (一) 爬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89aff0c22590103029d11.png)
五、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方案(一)模板体系施工方案1.模板体系的选择珠江新城西塔高432米,共计103层,其中核心筒为混凝土竖井结构,1到66层剪力墙截面大致相同,67层开始三个小外筒由核心筒内圈转向核心筒外圈,70层至72层之间转换为钢柱层,73层以上重新转换为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形式,但截面变化较大,典型剪力墙截面为圆弧形。
本工程核心筒剪力墙施工高度高,结构设计形状变化较大,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剪力墙墙体自下而上厚度逐渐减薄,剪力墙形状随着高度的变化也有很大变化,整个核心筒剪力墙不仅有直墙结构,也有内倾以及外倾结构墙体。
为此我们选择了液压自动爬升体系以及大模板作为核心筒施工用模板。
2.施工工艺及流程2.1模板方案针对广州西塔特殊工程,模板系统的设计中增加了特殊考虑:使用灵活:模板面板及自动爬架平台的设计能通用于核心筒不同形状变化的的断面,截面形状改变时,只需在核心筒上对模板面板及平台重新组装调整即可。
特殊施工环境的考虑:本核心筒高度达到432m,施工高度高,必须慎重考虑风荷载对模板体系的影响,我们的模板设计考虑风速为250km/h,满足超高层的模板设计要求。
外筒为钢结构形式,其节点层为7层、13层、19层、25层、31层、37层、43层、49层、55层、61层、67层、73层、81层、89层、97层,节点层对应的核心筒墙体标高处设有一圈拉接环梁钢板-4~3层局部外筒2200厚核心筒墙体示意核心筒剪力墙分层高度,70层以下砼大多数流程的浇注高度为4.5m ,73层以上砼大多数流程的浇注高度为3.375m ,局部因施工或结构因素分层高度可以调整。
大模板设计高度为4.8m ,其中下部约0.1m 作为新旧砼面的压脚,上部约0.20m 防止砼浆水溢出污浊砼外表面,从核心筒7层27.10高程到98层408.375m 高程,总的爬升工作流程数为92层。
模板总体规划如下:2.2 根据核心筒结构特点,爬架的布置分以下几个典型阶段:2.2.1 结构67层以下标准层爬模平面布置图2.2.2 结构67层~70层爬模平面布置图2.2.3 结构70层以上爬模平面布置图2.3 模板介绍自动爬升模板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 ——大模板——液压自动爬升设备。
广州西塔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广州西塔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8081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8.png)
广州西塔主体结构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广州西塔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
广州西塔是一座具有重要地位的高层建筑,其主体结构施工过程必须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本文档将重点讨论施工过程的步骤、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计划。
2. 施工步骤2.1 地基施工广州西塔的地基施工是整个项目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施工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质勘测:通过地质勘测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地质条件,为后续的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勘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挖土、注浆、加固等,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打桩施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使用适当的打桩机械进行桩基施工,以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
2.2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在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立柱基础施工:根据建筑物结构设计,按照指定的尺寸和标高,进行立柱基础的浇筑和养护工作。
•平面基础施工:根据建筑物结构设计,进行平面基础的浇筑和养护工作,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3 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是整个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其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钢结构安装:根据建筑物结构设计,将预制的钢结构部件进行组装和安装,确保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筑:在钢结构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包括板楼、梁柱、墙体等部分的施工。
•节段施工:根据建筑物高度和结构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节段施工方法,进行主体结构的分段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施工方法为确保广州西塔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将采用以下施工方法:•钢结构吊装:采用起重机进行钢结构部件的吊装和安装,保证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筑:采用流动性好的混凝土,使用泵车进行浇筑,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施工效率。
•节段施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节段施工方法,确保施工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4. 施工时间计划广州西塔主体结构的施工时间计划如下:•地基施工:预计耗时3个月。
珠江新城西塔工程施工
![珠江新城西塔工程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0dc589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0.png)
珠江新城西塔工程施工一、项目背景珠江新城是广州市的核心商务区,也是广州市的CBD,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商业资源。
作为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广州的发展日益迅速,需要更多的高端写字楼和商务大厦来满足企业和商务人士的需求。
因此,珠江新城西塔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二、项目规划珠江新城西塔工程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高度约300米,是一座地标性的高层建筑。
该工程包括一座高层写字楼和一座商业综合体,是一个集办公、商务、酒店、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项目。
西塔工程的设计理念是“融合创新、突破传统、塑造地标、成就未来”,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多功能、高品质的商务中心。
三、工程施工1. 工程准备阶段在建设珠江新城西塔工程之前,施工方必须进行充分的工程准备工作。
首先,施工方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确定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案。
其次,施工方需要购买和租赁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招募和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
最后,施工方需要编制详细的工程计划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高效。
2. 地基施工阶段地基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工程,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珠江新城西塔工程中,地基采用了钻孔灌注桩和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首先,施工方需要进行桩基础的钻孔和灌注,确保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然后,施工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填充土石方和加固地基,确保建筑物可以承受各种外部荷载和地震力。
3. 结构施工阶段结构施工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在珠江新城西塔工程中,结构采用了先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首先,施工方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确保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抗震性。
然后,施工方需要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的张拉和固定,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外立面施工阶段外立面是建筑物的外观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美观和形态。
在珠江新城西塔工程中,外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和铝合金幕墙。
广州西塔核心筒模板方案
![广州西塔核心筒模板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a3df2aef8941ea76e0582.png)
1. 核心筒概况 1.1. 总体概况本工程核心筒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为钢管混凝土结构。
地上部分共103个结构层,筒顶结构标高为432.050m 。
核心筒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所示:剪力墙楼盖构件-4~15C80普通砼柱-4~顶C50C30非节点层节点层C50C7016~40C6041~80C5081~顶1.2. 核心筒平面形状2层剪力墙定位图1:100核心筒底部形状 部分楼层钢管暗柱墙体厚度变小 内墙减少剪力墙转化为钢管柱钢管柱转化为剪力墙核心筒顶部平面形状1.3. 核心筒剪力墙墙厚核心筒剪力墙厚度详见下表:2. 模板体系选型目前,国内外高层、超高层建筑常采用的模板施工体系主要有提模、爬模、滑模及翻模等,现针对本工程特点对上述模板体系作以技术、经济方面的比较。
2.1. 本工程核心筒特点分析根据上述概况可知,本工程核心筒竖主要存在以下特点:1). 核心筒外壁截面沿竖向逐步收小,变化时为外墙外侧向内收; 2). 核心筒内壁截面沿竖向逐步收小,变化时为一边变化; 3). 部分墙体到66层以后逐步收掉;4). 核心筒外壁每六层(及外框钢柱节点层)设置有环行暗梁,暗梁配筋很密,另暗梁内设置有环行钢梁与外框钢结构连接;5). 核心筒沿竖向存在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的相互转换。
2.2. 模板系统要求1). 模板系统需满足超高层结构施工的安全、质量要求; 2). 核心筒土建施工进度需能满足钢结构施工的流水节拍;3). 本工程塔吊的使用以服务钢结构为主,核心筒施工应尽可能减少对塔吊的依赖;4). 模板系统能满足墙体截面频繁变化的要求;5). 模板系统能便于高空的局部拆除(墙体收掉的部位)而不影响其他部位持续施工;6). 模板系统需避开节点层暗梁、钢梁的影响。
2.3. 技术比较分析根据上述要求,对如下的模板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实现的性能比较: 2.3.1. 方案选择比较2.3.2.提模系统的选择提模系统根据支撑结构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形式:2.3.2.1.格构式支撑架或型钢钢骨柱支架1).型钢钢骨柱支架该种形式的提模系统主要应用与核心筒壁中设计有型钢钢骨,利用其作为提模系统的支撑结构,本工程未设计钢骨,且节点层部位型钢柱无法通过暗梁,因此本方案不可行。
广州西塔-第三章.第一节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广州西塔-第三章.第一节总体施工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560c1d011ca300a6c390dc.png)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第一节 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部署本工程计划按地下室工程、裙楼及套间式办公楼工程以及主塔楼工程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来组织施工,并以主塔楼工程作为重点进行施工部署。
我单位进场后将继续利用附楼部位已有的两台QTZ80塔吊,作为地下室及附楼施工用塔吊设备,主塔楼南侧现有的一台QTZ80塔吊拆除,重新安装一台FO/23B 塔吊,作为前期主塔楼核心筒结构施工用塔吊。
地下室结构工程以后浇带为界划分为三个施工区域,三个施工区域按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整个地下室施工同时展开进行,并于2007年5月19日完成地下室结构工程。
主塔楼四周的地下室首层结构楼板将做为临时施工用道路及主塔楼施工的钢构件及其他材料的堆场,为此,此部分的结构楼板将进行结构加固,结构加固的施工在地下室结构每层模板拆除后插入进行,以保证首层结构楼板的开始使用时间。
由于主塔楼地下结构施工与整个地下室结构施工无法保持同步进行,必须在主塔楼结构与地下室结构之间设置混凝土施工缝。
裙楼及套间式办公楼工程平面上划分成南区与北区、以及南塔与北塔施工作业区,并与主塔楼的结构同时施工。
裙楼结构施工保持平均每7天一层的速度、套间式办公楼结构施工保持平均每5天一层的速度,2007年11月30日封顶,随后进入外墙装修、幕墙安装,及室内精装修施工。
裙楼及套间式办公楼工程于2009年1月29日提前竣工。
主塔楼核心筒地下结构与整个地下室结构工程同时开始施工。
2007年4月底核心筒施工到地上4层时,第一台M900D 塔吊进场,采用150吨履带吊安装,随即利用第一台M900D 塔吊拆除F0/23B 型塔吊,5月底核心筒结构施工至7层时开始安装核心筒爬模施工体系,此时第二、三台M900D 塔吊进场,利用第一台M900D 塔吊安装另外两台M900D 塔吊。
塔吊安装结束后,即进行主塔楼外筒第一道斜交钢管柱和斜交钢管柱节点的吊装、焊接及钢管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外筒混凝土楼盖之后由地下4层逐层往上施工,与此同时核心筒结构继续向上施工至10层,随后塔吊进行第一次爬升。
xxxx核心筒爬模施工方案..
![xxxx核心筒爬模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c799d908a1284ac850432b.png)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 揽月LYZPM-100液压自爬模体系介绍 (2)四.模板系统的选择和应用 (3)五. 液压爬模施工流程 (5)六. 施工测量方法 (6)七. 施工难点分析与解决办法 (6)八.工期计划与质量保证措施 (7)九. 安全措施 (10)十.参考资料 (13)十一、附件及图 (13)1、工程概况本工程核心筒形状对称、规则;地上部分标准层高为4.05m;外壁部分截面沿竖向逐步收小,变化时为外墙外侧向内收,内收厚度由800mm变化到500mm,每次变化100mm,共变化3次:地下-5F~24F:800mm,25F~30F:700mm,31F~37F:600mm,38F~40F:500mm;核心筒内壁剪力墙由上至下厚度保持不变,均为400mm。
考虑到施工成本和施工速度,本工程地下5层采用爬模架的全钢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从地面第1层塔楼开始采用液压自爬模施工,而且爬模只用于主墙施工,核心筒内其余小墙、楼板、楼梯、核心筒外围墙体采用普通模板支撑体系跟进施工,滞后主墙施工2~3层。
本工程为于广州市经济圈中心,珠江新城北经济线内,故必须确保工地现场文明施工,考虑工程的整体外观和安全防护,以及塔吊吊力的均衡使用。
本工程核心筒剪力墙采用爬模工艺施工,爬模装置选用江苏揽月模板工程有限公司制造的LYZPM-100液压自爬模系统。
本工程共布置100榀机位,从地面1层开始采用液压爬模施工。
爬模架平面布置图(见附件一)模板平面布置图(见附件二)爬模架立面图(见附件三)2、编制依据2.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2.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2.4《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GB50113-20052.5《液压爬模提升机》 Q/321088JPA-001-20052.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3、爬模介绍3.1、主要部件及功能原理揽月LYZPM-100型液压爬模系统装置主要由埋件系统、液压系统、爬模支架、导轨及模板体系组成。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结构设计详细介绍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结构设计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d634235d0d233d4b04e69b0.png)
桩 长 (m)
8.8
8.8 10.2 12.5 13.4 10.6 10.6
8
8
8
8
桩 超 前 钻 编 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桩 长 (m)
8
6.5
8
8
8
6.5
8
11.5 10.5
8
6.5
桩 超 前 钻 编 号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桩 长 (m)
8
9
8
6.5
6.5
17
1、结构体系/基础
(2200)(用 于 ZH1、 ZH5、 ZH6)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调
给 排水
气
构
筑
空
电
结
建
底板 H
纵筋 箍筋
(焊 接 )
(纵 筋 净 保 护 层 )
ZH1~ ZH4桩 身 截 面 示 意
纵 筋 (沿 长 度 均 匀 分 布 )
箍筋
(焊 接 )
桩身
持力层
桩身大样
ZH3
181000
-21.45 4200
详 下 表 5400 600 1800 200
ZH4
247000
Hale Waihona Puke -21.45 4800详 下 表 6400 800 2400 200
ZH5
232000(16000) -21.45 3400 2316
详 下 表 4600 600 1800 200
ZH6
220000(16000) -21.45 3200 3296
筒体结构代表建筑
![筒体结构代表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cba81b1ba76e58fafab00350.png)
筒体结构实例分析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高432m,矗立在城市的新中轴线上,其所在的广场距珠江最近的距离只有200多m,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属于较高的建筑钢结构之一,该结构设计新颖,造型扰美、线条流畅、结构独特,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她的建成,不仅成为广州市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也是当前世界经典建筑中具有时代性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为广州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地位与实力的显示。
珠江新城西塔钢结构外筒是—个不规则网筒结构,其横截面沿整个建筑高度是连续变化的。
主塔楼地面以上103层,高432m,其中1~3层为大厅,4~67层为办公室,67层以上是高级酒店及客房,最高处设有直升机平台。
在办公楼层,采用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柱外筒和钢筋混凝土内筒的筒中筒结构体系,上升至酒店层时,混凝土内筒不再向上延伸,由钢柱锚入核心筒墙内,形成钢结构内框架-斜撑核心筒,结构体系为斜交网格柱外筒加内框架加斜撑的结构体系。
钢结构外筒是结构的主要抗侧力体系,钢管混凝土立柱共30根.由地下四层柱定位点起呈倾斜状沿直线至塔顶相应的柱定位点,各柱的倾角不相同,柱钢管截面的直径与壁厚均沿高度变化,由底部外径1800mm、壁厚50mm缩至顶部外径700mm、壁厚20mm,钢材材质为Q345GJC钢、Q345B钢,管内充填高强混凝土。
北京银泰中心(Beijing Yintai Centre)位于建国门外大街2号,地处北京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带,北临长安街,东接三环路,踞国贸桥“金十字”西南角。
根据首都规划委员会规划,长安街两边建筑限高250米,北京银泰中心中央主楼高249.9米、63层,是长安街上的最高建筑。
其建设与规划,经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审批,曾连续多年列为北京市重点建设项目。
其结构类型中央主楼纯钢结构,东西两侧写字楼钢、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高度 249.90米,占地面积:31,305平方米北京银泰中心拥有的凯悦酒店及度假村集团在大中华地区首家精品酒店——北京柏悦酒店,是凯悦集团在中国投资并全盘管理的第一个项目,与一般建筑不同,北京银泰中心把酒店服务式公寓和酒店统一设置在整个建筑群的中央主楼,完美诠释“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居住理念。
广州西塔施工试验方案
![广州西塔施工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9d05d933d4b14e85246824.png)
施工试验方案1、建筑概况: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位于珠江大道西侧、花城大道南侧,西边毗邻富力中心,南边为第二少年宫,是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务中心。
工程名称: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单位名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施工总承包项目部。
1.1建筑概况特征表(续上表)现场试验室设置在施工现场东北角,便于结构施工时对现场进场各种材料进行取样,对进场的混凝土及时进行坍落度测试和试块制作,并及时将试块送入养护室进行养护。
养护室内布置水池,试件放入水池浸水养护。
2、设计要求2.1结构概况2.1.1地下室结构(续上表)2.1.2裙楼及套间式办公楼结构(续上表)2.1.3主塔楼梁、板、墙、柱2.2混凝土基本情况(续上表)2.3钢筋基本情况地下室及裙楼、附楼钢筋级别从一级到三级,直径从6.5mm到32mm,大直径钢筋较多,其中跨度大于12m的梁及附楼转换层转换梁纵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塔楼核心筒及楼板多为三级钢,特别是塔楼楼板均为双层双向配筋且钢筋均为三级。
2.4砌体材料2.4.1主塔楼部分外墙砌体均用≥MU7.5厚180,M10水泥砂浆或专用配套砂浆砌筑,内墙用M5石灰水泥砂浆砌筑。
卫生间部分用MU7.5灰砂砖或陶粒砖,M5砂浆砌筑。
±0.00以下用MU10灰砂砖(或页岩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主塔楼填充墙采用新型墙体材料:<1> 中空内模金属网水泥内隔墙:用于电梯井道(厚度150mm、200mm);<2> 耐火砖:用于厨房排烟井(厚度120mm);<3> 轻质墙板或砌块:用于以上部位之外(厚度100mm、150mm)。
2.4.2主塔楼以外部分2.5回填土本工程土方回填量约为35300m3,采用场外汽车运土,机械及人工夯实结合的方式施工。
3、预控计划根据该工程的工程量,依据图纸要求,依照有关文件、法规、原材试验及施工试验的规程、规范的要求,对现场的试验做出一个预控计划,以便有条不紊地做好试验工作,真正做到把好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量关,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上,以保证工程质量。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研究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0e51f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4.png)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研究【摘要】为探讨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结合工程实例,立足爬模施工技术的优势,分析了此项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中的应用过程和特殊部位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具体的应用效益。
分析结果表明,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在施工安全、施工效率、施工效益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优势,非常契合现代化超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要求,值得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爬升【引言】完整的爬模施工系统有模板系统、爬升系统、架体系统三大部分共同组成,模板系统主要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条件,爬升系统负责整个爬模系统的爬升工作,架体系统主要为施工人员的活动和施工材料的堆放提供平台,三个系统相互协同才能保证核心筒竖向结构施工工序能够有序开展。
在具体应用中,为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都采取封顶、封底钢平台爬模体系,不但大幅度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而且增加了钢筋堆放平台的面积,营造出一个更大的施工环境,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爬模系统在提升过程中,其动力来源是本身自带的液压顶升系统,以达到一定强度(15MPa)的剪力墙作为承载体,在联合利用千斤顶的提杆导轨,利用千斤顶的提模功能提升爬升支架,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模板架体与导轨间形成互爬,从而使液压自爬模稳步向上爬升,再以液压油缸为动力,实现模板的水平进退。
和传统木质模板相比,爬模施工技术在施工效率、安全、便捷、质量、成本、绿色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可为核心筒施工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施工条件,促使各道工序能够高效、安全、有序的开展。
一、核心筒爬模设计1.1模板设计在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中,既需要用到标准板,也需要用到异型板。
其中异型板的应用取决于建筑墙体的设计方案。
模板板面可选择锰钢板,厚度控制在6mm左右,刚性比较好。
10号钢槽和8号钢槽为主龙骨和次龙骨的结构,模板高度和标准层高密切相关,高度可设定为3.1m。
1.2核心筒架体设计建筑工程的层高,取决于核心筒外架的高度,可初步设计外架高度为15m,架体高度需要达到3层楼的高度,才能满足后期施工的要求,提升施工效率,整个核心筒墙体可依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设计标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设计,一个是设有52个爬模机位,另一个为9组爬模架。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及工效研究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及工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0aff6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6.png)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及工效研究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为提高超高层建筑稳定性和建筑工效,应对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进行深度分析。
本文就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及工效进行分析,结合爬模原理构建相应的核心筒爬模体系,按照标准化核心筒爬模施工流程进行作业,旨在有效提升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工效,促进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引言:在进行核心筒爬模施工的过程中,应对爬模体系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计算,调整爬模方式和方向,使爬模施工技术的实施更加便捷,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施工效率。
相关施工人员应加强对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利用,不断提升整体的工程建设效果。
1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原理“登高望远”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追求,为了建造更高的楼层,人们不断创新发明新的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一般在40层以上,并且高度在100m以上,此类型建筑需要承受更大的载荷和振动影响,为保障安全性,提高建设效率,核心筒结构应运而生。
核心筒是建筑的中央部分,使用框架构建出具有较强结构受力和抗震效果的圆筒结构,在该结构的帮助下,使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空间更大,并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对核心筒结构进行施工建设时,需要使用爬模技术进行施工,通过融合大模板和滑动模板两种工艺特点,形成具有较强施工效率的新型爬升模板技术,使工程施工的工效。
爬模施工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支撑体系与提升模板体系结合,在上升过程中,利用支撑结构带动整体结构向上提升,在提升到相应位置后将结构与墙体支撑结构进行结合,随后进行模板支撑和核心筒施工,施工完毕后继续上升。
该爬模施工技术对工程施工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1]。
2核心筒爬模体系计算分析在爬模施工过程中,由于支撑结构需借助墙体结构进行上升,因此需要得到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大小,根据受压情况设计模板。
利用公式:其中:为模板受到混凝土带来的侧压力,单位(KN/m2);为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单位(KN/m3);为混凝土初凝时间,单位(h);为外加剂的修正系数;为坍落度的修正系数;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单位(m/h)。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及工效研究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及工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8b77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0.png)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及工效研究发布时间:2022-10-28T08:52:27.154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6月12期作者:吴国晖[导读] 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10725吴国晖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10725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内一、二线城市1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传统的脚手架搭设技术不仅投资成本高、危险系数大,并且,也使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影响,而爬模技术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借助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实例,对爬模施工技术要点予以说明,对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工效进行论述,旨在验证爬模施工技术在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施工进度、节约投资成本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卓越特性。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技术;工效分析爬模施工集模板支架与施工脚手架平台于一体,随着已完成建筑主体结构的升高而升高的一种施工技术,由于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工、施工成本低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超高层建筑当中。
从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爬模施工技术的安全性与爬升稳定性远远好于脚手架施工技术,特别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爬模技术表现的尤为明显。
1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实例国内某一线城市的证券交易中心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9万m2,主塔楼高度为236.8m,地下三层为地下车库与设备调试重地,地上51层,主塔楼核心筒爬模最大使用高度为178 m。
该工程主塔楼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核心筒呈规则的四边形,东西长为24.2m,南北长为23.6m,核心筒到达42层时逐渐收缩,东西长与南北长分别缩减至16.7 m与16.5 m。
其中,该建筑核心筒的首层高度为5.80m,以上各层均高为4.25m。
通过专家组的广泛研讨,并出于对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的考虑,该建筑核心筒采用内外爬模施工技术,以确保主塔楼能够在规定的合同工期内完成[1]。
2 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要点2.1 核心筒爬模系统结构组成该建筑工程的核心筒爬模系统主要由模板系统、埋件系统、支架系统、液压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筒体结构代表建筑
![筒体结构代表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2009243b767f5acfa1c7cd91.png)
筒体结构实例分析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高432m,矗立在城市的新中轴线上,其所在的广场距珠江最近的距离只有200多m,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属于较高的建筑钢结构之一,该结构设计新颖,造型扰美、线条流畅、结构独特,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她的建成,不仅成为广州市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也是当前世界经典建筑中具有时代性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为广州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地位与实力的显示。
珠江新城西塔钢结构外筒是—个不规则网筒结构,其横截面沿整个建筑高度是连续变化的。
主塔楼地面以上103层,高432m,其中1~3层为大厅,4~67层为办公室,67层以上是高级酒店及客房,最高处设有直升机平台。
在办公楼层,采用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柱外筒和钢筋混凝土内筒的筒中筒结构体系,上升至酒店层时,混凝土内筒不再向上延伸,由钢柱锚入核心筒墙内,形成钢结构内框架-斜撑核心筒,结构体系为斜交网格柱外筒加内框架加斜撑的结构体系。
钢结构外筒是结构的主要抗侧力体系,钢管混凝土立柱共30根.由地下四层柱定位点起呈倾斜状沿直线至塔顶相应的柱定位点,各柱的倾角不相同,柱钢管截面的直径与壁厚均沿高度变化,由底部外径1800mm、壁厚50mm缩至顶部外径700mm、壁厚20mm,钢材材质为Q345GJC钢、Q345B钢,管内充填高强混凝土。
北京银泰中心(Beijing Yintai Centre)位于建国门外大街2号,地处北京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带,北临长安街,东接三环路,踞国贸桥“金十字”西南角。
根据首都规划委员会规划,长安街两边建筑限高250米,北京银泰中心中央主楼高249.9米、63层,是长安街上的最高建筑。
其建设与规划,经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审批,曾连续多年列为北京市重点建设项目。
其结构类型中央主楼纯钢结构,东西两侧写字楼钢、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高度 249.90米,占地面积:31,305平方米北京银泰中心拥有的凯悦酒店及度假村集团在大中华地区首家精品酒店——北京柏悦酒店,是凯悦集团在中国投资并全盘管理的第一个项目,与一般建筑不同,北京银泰中心把酒店服务式公寓和酒店统一设置在整个建筑群的中央主楼,完美诠释“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居住理念。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综合施工技术创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综合施工技术创](https://img.taocdn.com/s3/m/e03aad39b90d6c85ec3ac631.png)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综合施工技术创“国家科技进步奖”初步策划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建筑总高度432米,为国内在建第二高楼,华南第一高楼,作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对提升广州市的新形象,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指导思想本着大胆创新的精神进行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和和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二、科技目标1、力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确保詹天佑大奖3、“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叶浩文副组长:季万年顾国荣组员:党保卫王崇文向小英邹俊吴能淼杨玮汪永胜郑宝铖陆建新日常事务由技术设计部办理。
四、“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综合施工技术”课题组成:1、巨型超高斜交网格钢管柱安装成套施工技术2、复杂多变砼核心筒多功能整体提升模板综合施工技术3、M900D塔吊及提模对73层以上核心筒结构影响分析4、主塔楼施工阶段结构分析5、内外筒不均匀变形差分析及对结构安装的影响6、体外预应力全过程模拟分析及张拉方案的确定7、结构施工过程日照温差及风荷载对结构安装位形的影响分析8、“X”形节点焊接残余应力及残余变形的研究9、高强超高钢管砼施工工艺研究及应用10、高强超高砼泵送成套施工技术11、施工过程结构应力及变形监测技术12、P3E/C及POWERON普华项目管理集成系统应用五、分课题主要内容及人员分工1、巨型超高斜交网格钢管柱安装成套施工技术实施单位:中建三局钢结构公司负责人:党保卫陆建新汪永胜主要内容:M900D塔吊安装、爬升、顶升、超高空拆除技术超重、超大型构件安装技术复杂空间钢结构测量控制技术高空复杂节点焊接技术2、复杂多变砼核心筒多功能整体提升模板综合施工技术实施单位:技术设计部、施工管理部负责人:吴能淼杨玮主要内容:多功能整体提升模板设计、监造整体提升模板施工工艺核心筒变截面及结构变化部位技术措施3、M900D塔吊及提模对73层以上核心筒结构影响分析实施单位:清华大学、技术设计部负责人:常鹏、杨玮主要内容:分析M900D塔吊、提模对73层以上核心筒影响及相应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广州珠江城核心筒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广州珠江城核心筒施工关键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c7f5c7a1c7aa00b52acbc4.png)
表 1 核心 筒剪力墙 厚度 变化一 览 mm
标 ( 楼 广~ T T T T T T T 高 止 层~ 竺 3 4 5 6 7 C D 起
2.m一6. 底板  ̄3层) 6 5 4 6m( 1 1 0 70 70 7o 1 o ( ( o o 0 o 01 ) 1 ) 5 5 5c 5c
核心筒和外框 架。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剪 力墙 结构 , 力墙 剪 最高点标高 3 09m 0 . 。核 心筒平面为长方形 ,再 由内隔墙分
106 0.m一109 2 层  ̄0 1 o 5o 5o 5o 1 0 o 0 3 m( 3 3 层1 0 0 o o o1 c1 c 3 3 3 3
占
占
占
占
占
图3 2 3层 以 下 核 心 筒 液 压 爬 架 平 面 布 置
占
占
占
占
图4 2 ‘ 3层 以上 核 ・ 液压 爬 架平 面 布 置 心筒
图 2 塔 楼 施 工 立 面搭 接 关 系
液压 自动爬升模 架结构主要 由操作平 台系统 、模板 系 统、 爬升机械 系统 、 液压动 力系统和 自动控 制系统 5大部分 构成 , 图 5 如 所示 。 操作 平台系统由绑筋操作 架、 模板操作层
1 o 6 0 6o 60 1 o 3 c 1 o o 0 o 0 0 1 o c 3 3 3 6. m一10 m( 4 6 0. 1 6 4层 - 2 2 层1
2 . m 建 筑总高度 3 96 T 65 , 0. I I 。主体结构 采用带端部斜支撑
的钢框 架——核 心 简体 系。核心筒 为钢筋混 凝土剪 力墙结 构 , 部钢框 架 由 4个角部 的外包混凝 土 巨型 柱、 外 端部钢支 撑、 组合 型钢柱、 楼层钢 梁等 组成 , 图 1 如 所示 。 在设备层( 3 2 层 ~2 6层和 4 9层 ~5 2层 ) ,通过外伸桁架和 带状桁架联接
某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大行程顶升模架施工技术
![某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大行程顶升模架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ac25865a58da0116d1749a8.png)
某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大行程顶升模架施工技术* 摘要:在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竖向结构施工中,顶升模架施工技术日趋完善,该工艺具有爬升速度快、施工质量高、安全度高等优点。
针对长沙某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设计了一种符合该结构体系的智能化结构的液压顶升自爬模架体系,并制定了完整的施工工艺流程。
实践证明:该体系解决了多个支撑系统同时自爬造成上部钢桁架系统在墙体上的支撑点减少而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且顶升无步距限制,整体稳定性高。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顶升模架自20世纪70年代广州白云宾馆[1]建成以来,我国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建筑高度也不断被刷新,2016年上海中心大厦[2]的完工,标志着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达到世界领先行列。
当前,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因此在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核心筒竖向墙体的施工成为重中之重。
在超高层建筑大发展时期,相继出现了滑升模板施工技术、液压自爬模板施工技术以及整体顶升钢平台模板施工技术,这3类典型模板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各异,各自适应了不同类型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李海民在天津市宁车沽防潮闸施工中,详细介绍了液压滑升模板的组成、构造与施工工艺[3],证明滑模技术具有节省材料、施工进度快、结构整体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筒仓、冷却塔、烟囱等结构的施工。
广州珠江城作为一幢典型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超高层建筑,采用了液压自动爬升模架系统[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针对滑模、爬模两种超高层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张家瑜结合两者的基本概念,分别介绍了其施工原理、工艺流程及两者的异同点[5]。
在广州东塔[6]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7]施工中应用的整体提升钢平台系统,前者实现了竖向、水平向结构同步施工,在降低施工风险和缩短施工工期的同时加强了结构稳定性,后者解决了核心筒劲性桁架层结构施工的难题。
通过对比各类核心筒模架施工方案,同时结合本工程核心筒结构特点,最终确定选用大行程顶升模架(少支点大行程顶升钢桁架)作为施工模架,并采用与之对应的核心筒施工方案,顶模系统装配剖视示意如图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0’$-12 &( 3-1" *45" 3-(6’14+’&-( -$ 740()8,-4 9"6’ *-:"1
!"# $%&. ’(&! ,)*+,! -.&/! ,$0 *%1.2.&" ,!" !31. 41&a件
表 ! 中的等比例加载, 虽不能正确反映钢平台结 构中各个荷载作用顺序及大小, 但也是从理论上考察 结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的一个指标。由于分析中竖向 力也同比例增加而超出实际结构承受的竖向力, 故分 析结果偏于保守。从实际看, 由于竖向力 (荷载、 施工 活荷载、 施工堆载等) 在施工过程中易于控制且基本保 持恒定, 分析取值与实际大小较接近, 而水平力 (风荷 载) 的随机性使其实际值很难准确把握, 故按竖向力恒 定的加载模式计算的弹塑性承载力更接近实际。 在表示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时, 选取了钢平台中 位移有代表性的几处节点, 它们分别是: 一级桁架支座 点 %& , 一级桁 架 下 弦 跨 中 点 %! , 钢平台外边缘下弦 。 %(见图 5) . 钢平台及支承 柱弹 塑性极 限承载 力分 析结果 表 明: 结构最不利工况为 2&6 工况, 极值时结构所承受的 极限荷载与设计荷载的比值为 . )!&。在设计荷载水平
轨滑动至墙面, 进行模板支设作业。 浇筑混凝土后回到初始状态, 完
图 " 珠江新城西塔的整体提模系统
对于整个钢平台结构, 支承柱数量的确定是非常 重要的一步。虽然, 钢平台的支承点越多越稳固, 但考 虑到西塔核心筒的构成特点、 施工效率以及结构的安 全性, 最终选择 ! 根支承柱的方案。众所周知, ! 个点 惟一确定一个平面, 即使钢平台在提升过程中有不同 步现象发生, 也不会引起支承柱轴力的较大变化。 $ %$ 荷载取值及边界约束条件 钢平台及 其支承 柱的承 载力分 析取 以下几 种 荷 载: 吊架恒荷 $ 恒荷载 提模钢平台考虑了桁架自重、 载及模板恒荷载的作用; % 活荷载 包括滑模平台施 工荷载、 钢筋堆载、 悬吊走道活荷载等; ! 风荷载 考 虑到施工的特殊性, 取相当于地面八级风速, 换算其基
架跨中, 个别弦杆、 腹杆最大设计应力为 , )5,, 大部分 杆件设计应力比小于 , )",。钢平台的最不利位置为支 承柱与平台的节点处以及一级桁架跨中弦杆。 & 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 结合前述计算, 对提模系统钢平台在不同荷载工 况下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 以评价其实际承 载力, 特别是提升平台支承系统的承载能力。选择工 根据竖向力和水平力的不 况 2& 和 3& 作为基本工况, 同加载比例, 极限承载力分析工况如表 ! 所示。
用于本工程提模系统的千斤顶, 其一次性顶升高 度 $%&’, 等于 ( 层楼的高度。通过圆钢管支承柱顶升 平台, 进而带动模板和挂架整体提升, 利用双向千斤顶 的顶升与回收实现整个提模系统的自爬升。 整体提模的标准施工流程如下: 初始状态 () 钢筋绑扎 )) 顶升状态 !) 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上下支撑梁 开始上层钢筋绑扎, 同时等候下层 上支撑钢梁端部伸缩机构回收, 下 距离 $ %&’, 平台下部留空 &%&’ (钢筋绑扎作业面) 。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 支撑固定不动, 油缸顶升 $%&’ 后上支撑钢梁端部伸缩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为集办公、 酒店、 休闲娱乐于一 体的综合性商务中心, 位于珠江江畔。其主塔楼地下 地上 !%# 层, 采用筒中筒结构体系, 其中内筒为钢 ’ 层, 筋混凝土核心筒, 外筒为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柱, 建筑 高度 ’#"@, 总建筑面积 ’(! )"/@(见图 !) 。
"
!%# 层墙体再次转换 为钢 管 混 凝 土 斜 圆 柱。核 心 筒 竖 向 各 典型 截 面 如 图 # 所 示。 > ?@ 提模施工工艺 针对该工 程 核 心筒 的结 构 特 点, 采 用整 体 提 模 技 术 进 行 施 工。 提 模 系 统 由桁架钢 平 台、 圆钢 管支 承 柱 ( # 根) 、 上
图 ! 整体提模系统钢平台
本风压, 该取值满足通常天气的施工要求, 但在风力大 于八级时, 应采取临时加强措施; 风向考虑沿 ! 轴负方 向; ! 顶升阶段的支承柱位移不同步。 根据边界约束条件的不同, 钢平台分为两种计算 模型: 假定 ! 道支撑梁两端为铰接, 如 " 施工状态时, 图 "# 所示; 忽略支撑梁的约束作用, 将 # 提升状态时, 千斤顶与支承柱的连接简化为铰支座, 如图 " $ 所示。 两种状态下的有限元模型如图 % 所示。
图> 西南 图@ 核心 立面效果 筒竖向划分
> > ?>
核心筒提模施工方案 核心筒概况 广州珠 江新城西 塔的核 心筒 沿高 度 方 向变 化 较
大, 整体可分为 / 段 (见图 ") 。核心筒外壁截面沿竖向 逐步收小, 变化时为外墙外侧向内收; 部分墙体到 // 层以后逐步收掉; 核心筒外壁每 / 层 (即外框钢柱节点 层) 设置有环形暗梁, 暗梁配筋很密, 内部设置有环形 钢梁与外框钢结构连接; 节点层核心筒外壁设有钢牛 腿, 伸出墙面 (%% L &%%@@; /& L /) 层短边新增 # 个小 筒, 其混凝土后浇, 继续收掉部分内筒剪力墙; *% L *# 层核心筒沿竖向存在混凝土 结构与 钢 结 构的 相 互 转 换, 混凝土墙转换为混凝土大梁及钢管混凝土斜圆柱; 核心筒三面长墙在 *# 层以上 *% 层以后内墙全部收掉; 变为弧墙, 并向内倾斜, )# 层以上弧墙向外倾斜; !%! L
图# 支承柱与各构件的连接
爬升, 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塔吊的依赖, 减少了对其它工 种的影响, 减少了人工作业, 对整体工期极为有利; ! 可实现变截面处的模板系统提升; (! " 使用支承点少 根钢柱支撑, 便于控制整个平台的同步提升) , 对于支 撑系统和平台, 仅作局部修改即可运用于 "# 层以上的 核心筒施工; 辅助活动铰接 # 模板采用定型大钢模板, 角模机构和钢骨架木面板补偿模板, 便于收分及拆装。
;56’10+’: -0 1 2342.5306 075897856,:81;4<2=8 >607 +=?65 30 9=@A=06B =C 1 9=;95676 9=56 78D6 1;B 1 0A6931E 6F7653=5 C51@6 ?2392 9=;03070 =C 3;9E3;3;4 9=;95676.C3EE6B 9=E8@;0 G H106B =; 075897851E 92151976530739 =C 726 3;;65 9=;95676 9=56,06EC.E3C73;4 7692;=E=4I =C 1 0766E AE17C=5@ B6034; C=5 9=;0758973=; =C 9=;95676 9=56 78D6 ?10 6@AE=I6B 1;B 3;75=B896B 3; 7230 A1A65 G JK651EE 071D3E37I D621K3=5 =C 726 0766E AE17C=5@ ?10 1;1EI<6B B853;4 E3C73;4 A5=9600 1;B B3CC656;7 9=;0758973=; 07176 G <". :-1=6: 9=56 78D6;06EC.E3C73;4 7692;=E=4I;0766E AE17C=5@;=K651EE 071D3E37I
!,," 89: ’
郭彦林等: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核心筒施工整体提模技术研究 表(
结构状态 施 工 阶 段 绑扎钢筋 支模板 提升瞬间 提 升 阶 段 就位 支座位移 /& /! 2& 2! 3& 3! 3. 3( 4& 4!
’"
结构分析时采用的工况
荷载组合内容 &)! " 0 &)( # 0 ,)’ 1 &)( $ &).- " 0 ,)" 1 &)( # 0 ,)’ 1 &)( $ &)! " 0 &)( # 0 ,)’ 1 &)( $ &).- " 0 ,)" 1 &)( # 0 ,)’ 1 &)( $ &)! " 0 &)( $ &).- " 0 ,)’ 1 &)( $ &)! " 0 &)( $ &).- " 0 ,)’ 1 &)( $ &)! " 0 &)( $ &).- " 0 ,)’ 1 &)( $
表$
结构状态 施工阶段 支模板 提升阶段 提升瞬间
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时采用的工况
荷载组合内容 加载顺序 等比例加载 竖向力恒定加载 等比例加载 竖向力恒定加载
工况
2&6 &)! " 0 &)( # 0 ,)’ 1 &)( $ 2&7 &)! " 0 &)( # 0 ,)’ 1 &)( $ 3&6 3&7 &)! " 0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