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的概念.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庇古至少作出了如下三个重要 贡献:
庇古至少作出了如下三个重要贡献:
第一,确立了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庇古运用 边际分析的方法对市场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 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是边际私人净产品与边际 净产品相等,亦即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边际社 会净产品相等。市场作用就是通过自由竞争和 社会经济资源的自由转移来实现上述的诸条件 ,从而使经济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达到最 优。
第三,确立了外部性理论
第三,确立了外部性理论。在继承了马歇尔的“外部经 济”概念之后,庇古首次对外部性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 。
没有一个不可见的手可以赖以由个别的部分处理以产 生全体的良好安排。因此必须有一具有广泛权力的机 构,能干预并处理有关美好空气与阳光等集体问题, 如同其处理煤气、自来水等集体问题一样。”
利经济学》的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正式诞 生,它开创了福利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对福利 概念及其政策应用作了系统的论述,在西方经 济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从此,福 利经济学一词广为流行,庇古也被推崇为福利 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功利主义
庇古认为,福利由效用构成,效用就是满足,人性的 本质就是追求最大的满足即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追 求最大的福利。
庇古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边际社会净产 品与边际私人净产品常常产生的背离现象其实质就是 市场的外部性问题,只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的 干预才能消除外部性。
新福利经济学
1938年和1939年英美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卡 尔多、希克斯、伯格森,几乎同时发表了重要 的著述,对旧福利经济学作了重要补充和修改 。随后,萨缪尔森、格拉夫、李特尔、西托夫 斯基、鲍莫尔、阿罗、黄有光等一大批当代新 福利经济学家群体崛起。到50年代,西方经济 学在批判和吸收庇古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终 于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亦即现代西方福利经 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对旧福利经济学做了许多补充和修正, 无论是在基本论点还是在政策主张上,都与旧福利经 济学有所区别。
首先,从方法论上看,新福利经济学摒弃了旧福利经 济学的效用基数论,而采取效用序数论。效用基数论 是用基数一、二、三┄┄来表示效用的大小,而效用序 数论则以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效用的相对 程度。效用序数论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 的,
从上述命题出发,庇古提出了国民收入极大化和收入 均等化两个福利概念。庇古说,影响经济福利的因素 主要有两个,一是国民收入的大小,一是国民收入在 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因为,要想增加经济福利, 就必须要增加国民收入;同时,还要消除国民收入分 配不均等的情况。庇古的国民收入极大化和收入均等 化这两个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命题在西方经济学史中作 了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即首次将社会福利问题与国家 干预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作为一个重要的专门领域 加以研究,
福利经济学沿革
福利经济学沿革
旧福利经济学:庇古,马歇尔 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Pareto), 卡尔多(Kaldor),希
克斯(Hicks),西托夫斯基(Scitovsky), 社会福利函数论 者,阿罗(Arrow),森(Sen)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的巨著《福
第二,确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 的标准。
第二,确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根据边 际效用递减的法则,庇古认为,要增加社会福 利,就必须实现收入均等化,因为,一个人手 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其边际效用就越小,反之 则相反。但市场机制对收入均等化无能为力, 国家应通过征收累进税的办法把富人的一部分 钱收来举办社会福利事业,让低收入者享用, 缩小贫富差距,以增大社会福利。当所有人的 收入均等从而使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社会 经济福利就会达到最大化。
并且,新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和社会福利函数等理 论都是以帕累托的理论为出发点,所以,新福利经济 学家们往往认为新福利经济学可以溯源于帕累托,甚 至认为帕累托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
帕累托标准
帕累托法则:如果某种社会经济状况变化使某些人( 或一个人)福利状况改善,而无其它任何人的福利状 况恶化,则就认为是整个社会福利状况改进,是一种 可取的价值判断。
帕累托最优: 随着帕累托改善的提高,当全体社会成 员都无法在不损害任何一个别的社会成员的福利条件 下得到改善时,这时的社会状态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 优状态。
前提: 个人效用的序数测量性和个人效用的不可比性
。
对庇古理论的修正
从效用序数出发,新福利经济学认为个人福利 取决于个人的偏好,而个人偏好可以用消费者 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根据效用序数论和最优 条件理论,新福利经济学摒弃了庇古关于“收 入均等化”的理论和政策建议,而保留了其资 源有效配置的论点和建议,认为,收入均等化 是不能增加社会福利的,因为效用是不能计量 的,不同的人之间的效用是不能比较的,如果 在增加了A的福利的同时,减少了B的福利,那 就不能认为是社会Biblioteka Baidu利的增加。为此,新福利 经济学提出了补偿原则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补偿原则
补偿原则的基本思想是,国家的任何政策变动 都将会导致市场价格变化,都将会使人受益, 而有人受损,这是不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福 利原则的。应该从受益者那里取走一些收入以 补偿那些受损者,补偿后如果还有剩余,就说 明社会福利增加了,这样的国家经济政策是合 理的。如果受益者的收益大于受损者的损失, 那么,对整体社会来说福利也仍然是增加了。 如果从长期来看,有些国家经济政策对A有利 ,而另一些对B有利,则大家都可能最终受益 的话,受损者自然地得到了补偿。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社会福利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购买的商 品和所提供的要素和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帕氏的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 件仅是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收 入分配政策条件下有可能存在许多种最大的福利,而不是仅有一个“最大 福利”;这样,要达到“最大福利”,就必须满足其充分条件即收入分配的 合理化。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这样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