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盘点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之日期计算方法

【高中地理】盘点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之日期计算方法

【高中地理】盘点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之日期计算方法计算题是高考地理中不可或缺的考查题型。

以下是地理网整理的日期计算方法,请考生背诵。

①日期变化原因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于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且每隔15个经度就相差1小时。

全球有360个经度,同一个地方在绕地球一周后就相差24个小时,即1天。

为消除这种日期上的差异,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为日界线。

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0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

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另外一条日界线---子夜线:地方时为24点或O点的经线,是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线,是由于昼夜的更替而引起的。

②注意的问题a.日界线两侧的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钟点相同,但日期不同,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快24个小时,即快1天。

b.为了避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使用两个日期,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而是绕过了一些岛屿和海峡有三个弯。

c.子夜线两侧的钟点相同,但日期不同,东侧的日期比西侧的日期早(快)1天。

d.子夜线是自然存在的,地方时为24点或O点,说24点时为昨天,O点时则为今天。

③两个日期所占比例的计算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即法定日界线;另一条则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子夜线。

当地球上只存在一个日期时,两条分界线合为一条,便是180经线。

因为日界线是新的一天的起点,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就等于新一天已经转过的时角,也就是说,从18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O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为新的一天,其余的就是旧的一天。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一、地方时及其计算1. 地方时及产生原因。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产生了时间差,偏东的地点时刻早一些。

2. 地方时的计算。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地的地方时=A 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若B地位于A地的东侧,计算时取“+”号;若B地位于A地西侧,计算时取“-”号,可概括为“东加西减”)。

二、时区、区时及其计算1. 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2. 区时及其计算。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B时区的区时=A时区的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

注:①某地所在时区的计算:(该地经度+7.5°)÷15°,整数部分即为该地的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其所在经度来确定。

②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

3. 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从日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方时一定是12时。

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二者关系密切。

两个地点的地方时,相差可以是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整小时。

三、日期界线1. 两条日界线的区别。

2. 人为日界线的特征。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

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的,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难点透析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难点透析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难点透析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大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识点。

随着人类交往的密切,各科联系的加强,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因而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

该类题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图形设计新颖、设问灵活、综合程度高,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的考查,在平时及高三复习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难点透析】1.认识实质: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

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2.理解概念: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日界线有两条,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3.掌握方法:(1)地方时。

地球上的地方时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0点。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大早小晚),每隔15度,相差1个小时。

地方时的计算分三步进行。

①空间定位清楚,用图式两点的经度定点,清楚准确直观反映空间关系;②地理分析到位(已知、未知、东西关系、经度差和时间差的相互转换,四者知其三,可以任求其一);③数学计算准确(认真计算,仔细检查)。

高考地理复习强化双基系列课件18时间计算ppt 通用

高考地理复习强化双基系列课件18时间计算ppt 通用

如下图所示:只要把题目中两地绘入图 中即可,“东西”位置一目了然,有了明确 的方法,学生就永远不会被题目中物体运 动方向所干扰。
2、地理上讲的“早”与“晚”与日常 生活中所说的“早”与“晚”的关系。 ① 地理上讲的“早”与“晚”与日常 生 活中所说的“早”与“晚”的差别。在 地方时的换算上明白了“东”和“西”, 还要明白“早”与“晚”。
【解析】第1题,根据经度的分布和变 化规律,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西四区, 与北京相差12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11 月20日19时,长城站的区时为19日21时。 第2题,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南半球 是夏半年,北半球是冬半年,赞比西为 汛期,湄公河为枯水期,莱茵河与亚马 孙河分别流经温带海洋气候和热带雨林 气候,没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
【例如】:A地地方时6时,B地地方 时9时,知道B地为1200,求A地经度?
【解析】在换算经度时,学生容易在 “早”与“晚”上犯错误,会拿日常生 活中所说的“早”与“晚”来衡量,认 为A地早,应该位于B地的东面,从而犯 错。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明白,地理上的 地方时的“早”与“晚”的判别标准是: 先到为“早”,后到为“晚”。如上面 的例子中,B地到达9时,而A地只到达6 时,B地时间“早”于A地,应该位于A 地的东面。
知识如何转化为技能?
3、高考中解决时间问题需要注意的几点:
①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在时间计算方面的能 力,一定能解决。 ②高考题考察时间问题,主要是靠增加运算 环节和运算量增加学生犯错的概率,或影响 学生思维。因此,遇到时间计算方面的问题 时,在做单选题时,首先应该把题目中所给 出的经度简单化处理,这一步很重要。 ③遇到运动过程复杂的问题,最好用图示的 方法把思维过程变的直观,一般犯错的机率 会降低。
1.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7年3月1日8时 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 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时间计算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时间计算

00
350
650
分析:第1题,考生通过读图可从以下信息入手判断:
图中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则为白昼;②按读图的一般法则可知,图中数条经线的交汇点为北极;③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北极点周围地区有极昼现象,由此可推知,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北半球是冬季。
第2题计算时间的关键是从图1中确定晨昏线,考生通过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可以这样分析: ①判断东西经;②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日落。那么图中与晨昏线和赤道相交的两点的地方时就分别为6时和18时;③图示时刻西经950的地方时为18时;④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方时。 据以上分析计算,西经95度的地方时为18时的时刻,东经120度的地方时为18时+14时20分=次日8时20分,即A项正确。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商务工作通用模板
时间
地方时
区时
高考例子
2000年高考题
2001年高考题
2002年高考题
2004年高考题
2006年高考题
2007年高考题
01.
项目背景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项目概况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1800
1800
00
950W
1200E
18时

2002年高考题
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答5-6题: 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0)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东京(东经139.50) B、香港(东经1140) C、伦敦 D、纽约(西经740) 6、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0)、伦敦 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0) C、伦敦、东京、纽约 D、东京、洛杉矶、纽约

直击考点-2|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

直击考点-2|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

直击考点-2|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一、规律方法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地方时、区时和日期计算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且多以某重大事件发生的时空图文信息为载体,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这两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熟练掌握有关时间和日期的解题思维流程,灵活运用相关方法技巧。

1.巧用综合思维解答时间计算类题目2.落脚地理实践力,掌握地方时判断的4个技巧(1)地方时6时(2)地方时18时(3)地方时12时(4)地方时0时3.运用综合思维掌握日期范围的2种计算方法方法一:表轴法。

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从180°经线处将地球展开,数轴的两头为180°经线。

然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从而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

如下图90°E为零点时,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1/4。

方法二:180°时间法。

当180°经线为零时,全球同一个日期。

随后,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零时线向西移动1小时,180°经线为1:00,全球有1个小时的范围进入新的日期。

因此,180°经线为几点,全球便有24分之几的范围进入新的一天。

做题时需注意,要求的日期范围是新日期的范围还是旧日期的范围。

二、典例分析命题视角一时间计算(2018·全国卷Ⅱ·节选)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题。

1.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审答流程]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信息①:恩克斯堡岛位于南极洲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时针⇒顺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大,西经度减小,可知恩克斯堡岛经度大约为165°E信息②:2月7日,恩克斯堡岛正午恩克斯堡岛地方时为12时,即165°E为12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约为2月7日9时[尝试解答] 1.__A__命题视角二日期变更(2018·海南高考)如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篇 专题3 地球自转运动 考点3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名师精编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篇 专题3 地球自转运动 考点3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名师精编课件

【解题法】 时间的计算方法 1.地方时的计算 已知 A、B 两地经度和 A 地的地方时,求 B 地的地方时: 经度差 B 地地方时=A 地地方时± ×4 分钟 1° 如果 B 地在 A 地的东面用“+”;如果 B 地在 A 地的西面用“-”。(东加西减) 以 0° 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异侧两地经度差为“+”。(异加同减) 2.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通过经度确定其所在时区的方法: 经度数÷15° =商…余数 若余数>7.5,时区数为商数加 1;余数<7.5,时区数为商数。 (2)区时的计算方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考法综述] 时间的计算,考查频率较高,有两种考查方式。该考法通常会通过文字材料或光照图 给出(或隐含)一个已知的时间信息,考查另一个地区的时间;或考查另一个已知时间的经度位置。解答此 类题的关键是获取题中的时间信息、确定两地东西方向、掌握经度差(时区差)与时间差的对应关系。 命题法 1 时间的计算 典例 1 1996 年我国与 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 至 2010 年我国有 20 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 部设在国内)在 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 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 2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 6 月 22 日 12 时从北京(116° E,40° N)起飞,7 小时后途经 a 地 (165° W,67° N)上空,14 小时后抵达芝加哥( 87.5° W,42° N)。 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 6 月 22 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4 C.1/2 B.1/3 D.3/4 )
2.图中 P 地( A.位于晨线上
) B.位于昏线上 D.当地时间 8 时日出
C.当地时间 6 时日出

高考地理微专题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高考地理微专题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2.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
12月(A )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微专题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三、区时的计算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已知经度求时区= 经度/15°(四舍五入)
每相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方法:数轴法
在同一个时区内,行程所用时间=到达时刻— 出发时刻。因此,先把起飞时刻北京时间8月8 日8时换算成纽约时间为8月7日19时。答案为13 小时。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 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 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
飞机到达哈瓦那里,当地时间是
3、晨昏线三至点
(1)晨赤交点:晨线与昏线与赤道 交点的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00。
微专题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晨昏线的判读
3、晨昏线三至点 (3)晨昏纬度最高点:晨昏 线纬度最高点的所在经线, 如果大部分经过夜半球,则 为晚上0:00或24点;如果 大部分经过昼半球,则为正 午12点。
微专题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晨昏线的判读 二、地方时的计算 三、区时的计算 四、跨时区的行程问题。 五、新旧日期的计算
微专题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晨昏线的判读 1、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关键:画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转方向必须 与纬线平行
微专题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晨昏线的判读 2、晨昏线的特点
A 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四、跨时区的行程问题
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8月8日8点从北京起飞,于8 月8日8点在纽约(西5区)降落,求飞机飞行的 时间。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福建省仙游县榜头中学:陈建芬时间计算是高考自然地理部分的主干知识,难度大,实践性强,在历年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计算原则:时间是东早西晚,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特别注意:“早”指的是时间数值大小,比如10点比8点早2小时,而不能同我们平时所说7点比8点到校早1小时相混(即共时而不是历时)。

二、地方时的计算:1、不同经度的地区地方时不同,相同经度的地区地方时相同。

经度差10,时间4分钟。

经度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

2、计算:(1)思路: 已知地方时已知经度~?所求经度,只要知道三个条件,则所求地地方时即可求。

也就是说要求某地的地方时,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已知地(该地的经度和时间均为已知)。

当然这个已知地可能是题意中直接提供的,也可能隐含在题意中。

如昼半球的中央经度(太阳正对的经线)为正午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时,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或0时。

[案例]、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0E )在帕米尔高原上。

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 、8时18分B 、9时8分C 、10时28分D 、11时18分[答案] B时6730E ~?E 0120(3月21日全球各地日出时间约为6时,所以3月21日730E 日出时的地方时为6时,可以作为已知地点)(2)计算方法:①公式法: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所求地方时说明:a 、公式中“±”的确定:当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取“+”;当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侧时,取“-”。

(东西侧的确定:同位于东经,大数在东侧,小数在西侧;同位于西经,大数在西侧,小数在东侧;一地东经,另一地在西经,东经在东侧)b 、经度差的确定:00经线同侧,经度差等于大数减去小数;异侧,经度差等于经度和。

高中地理:日期变更的解题方法

高中地理:日期变更的解题方法

地球上有两条重要的日期分界线:一条是180°经线,为“固定日界线”,另一条是0时经线,为“可变日界线”。

一、确定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及180°经线1. 把握日期变更规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反之则加一天。

2. 归纳总结与图示(1)若0时经线与0°经线重合,则全球“今天”与“昨天”各占一半。

(2)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则全球都属同一天。

(3)若0时经线位于东经度范围,则全球“今天”小于“昨天”,且0时经线越往东移,“今天”范围越小。

(4)若0时经线位于西经度范围,则全球“今天”大于“昨天”,且0时经线越往西移,“今天”范围越大。

(5)若0时经线与90°E经线重合,“今天”占1/4,“昨天”占3/4;若0时经线与90°W经线重合,“今天”占3/4,“昨天”占1/4。

二、例题例1、下图是从某角度观看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代表2日,则非阴影部分的日期是_________日。

解析:据图中太阳光线可知,太阳直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由条件可知,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B 点为180°经线。

再由规律可推知,非阴影部分的日期是1日。

例2、下图为某一时刻地球上的昼半球,图中等值线是太阳高度线,问图示时刻,地球上的昼夜和日期情况是A. 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白昼范围大小相同B. 西半球白昼范围大,东半球白昼范围小C. 全球以0°经线和180°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D. 全球同属一个日期解析:图中心点太阳高度角为90°,说明太阳此时直射中心点所在的经线和纬线,则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则0时经线为180°经线,由归纳总结(2)知,全球都属同一天。

此刻地球上白昼范围从90°W(6时)-90°E(18时),东西半球以20°W为界,则东半球的白昼范围大于西半球。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湘教版必修1

________较为合适。
A.23日15:00
B.23日18:00
C.24日7:00)时间为12月24日19:00,北京 (东八区)的区时=19:00+8:00=27:00,即12月25日凌晨3: 00。第(2)题,根据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用第(1)题计算结果减 去行程时间,即出发时间=北京的区时-行程时间=19:00+8: 00-17:00=10:00。因此,李先生应在12月24日上午10:00出 发,由于不可能一下飞机就观看比赛,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如就餐、搭车前往赛场等,因此应在北京时间24日10:00前出发。 故选C项。 答案 (1)12月25日3:00 (2)C
二、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加试)
当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除日期变更外,时刻是否 发生变化?为什么? 提示:不发生变化。东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区时相同。
[探究归纳] 1.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 (1)自然界线: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 自西向东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 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区时的判断与计算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处理:若小于7.5则直 接舍去;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上一个时区),方向不变。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 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第2课时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学考报告】
学考要求 必考要求
考纲细解
地方时与区时的区 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并
别及计算
能够进行常规的计算
加试要求 国际日期变更线
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划分, 掌握其两侧日期、时刻的变化 规律

地方时、区时计算与日期变更

地方时、区时计算与日期变更

地方时、区时计算与日期变更回扣导图知能梳理1.影响地球上某地自转线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和海拔。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3.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

4.地球公转过程中,近日点时间为每年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时最慢。

5.地球表面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0时或24时所在经线(设为A),另一条是180°经线(设为B)。

从A线向东至B线为今天(新的一天),其他部分为昨天(过去的一天)。

AB重合时,全球一个日期。

深化练习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某地(40°30′S,64°W)拍摄到太阳位于海平面上的景观照片(如下图),照片上显示出北京时间为5时16分。

读图完成1~2题。

1.拍摄的景观和日期最可能是()A.日出1月1日B.日落4月1日C.日落7月1日D.日出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照片拍摄地位于南半球,拍摄时间是北京时间5时16分。

根据该地经度,可以计算出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是17时,图片反映的应是日落景观。

该地17时日落,因此可以推断出该地昼长约10小时。

该地位于南半球,昼长短于夜长,南半球是冬半年。

4月1日太阳直射点离赤道较近,该地昼夜长短差别不大。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此时的当地时间是17时,正是日落时间,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2015年11月27日5时2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据此完成3~5题。

3.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伦敦烈日当空B.纽约(西五区)日渐西斜C.悉尼(东十区)夕阳西下D.旧金山(西八区)夜幕降临4.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时,世界上新旧一天范围之比约为()A.2∶3B.4∶9C.5∶11D.3∶75.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后的20天内()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B.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渐增C.南京白昼时间渐长D.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渐大答案 3.B 4.A 5.D解析第3题,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时,是北京时间27日5时24分,伦敦位于中时区,所以伦敦时间=27日5时24分-8小时=26日21时24分,纽约(西五区)时间=27日5时24分-13小时=26日16时24分,悉尼(东十区)时间=27日5时24分+2小时=27日7时24分,旧金山(西八区)时间=27日5时24分-16小时=26日13时24分。

2010届地理高考专题二:时间计算专题

2010届地理高考专题二:时间计算专题
A3 月 21 日 17 时 B3 月 22 日 1 时 C3 月 21 日 10 时 D3 月 21 日 1 时
【解析】 该题中 3 月 21 日、日落前 1 小时和伦敦拍摄原格林尼治天文台均含蓄的表达了已知的经度和时间( 0 °经线为 17 时),如果不能明白,该题就难以计算。在含蓄文字型表达时间上,常见除日出、日落外,还如:正午、太阳直射、半夜等都是学生容易忽视的。
2 、图象型
根据图象来计算时间是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问题,这除了学生读图的空间思维能力影响外,还跟学生难以寻找已知点经度和时间有关。根据已知点分布规律,我将该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1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昼夜长短是在变化的,地球上太阳升落的时间除春、秋分日全球都为 6 点和 18 点外,其余时间就难以确定了。但是,我们知道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可特别关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 6 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18 点。
问:( 1 )地震时当地地方时是 ;
( 2 )当地所在的时区是 ;
( 3 )地震时当地当地区时是 ;
( 4 )此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经纬度为 ;
( 5 )此时全球处于 2 月 24 日的范围是 。
2 、解题技巧:
时间计算一直是文综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它对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断能力要求较高,具有很强的地理性。特别是穿插了日界线和东西方向运动后更使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所以如何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复习是时间计算重点解决的问题。
A3 月 8 日 1 时 B3 月 8 日 11 时 C3 月 7 日 1 时 D3 月 9 日 10 时
【解析】 由于 116 ° E 所在时区 n=116 ° E/15 ° =7+11/15 °,四舍五入,所在时区为东八区。因此根据公式③计算: t 2 =3 月 8 日 14 时 + ( -5 — 8 ) =3 月 8 日 1 时,同时,由于飞行用去 10 小时,所以,我们选择答案为 B 。从该题中我们可知,利用公式计算,无须考虑运行方向,只需知道起止点的经度和时间即可。但同时,通过前两题,我们可看出,公式利用过程中,寻求一个已知点是解题的关键。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十年真题汇总(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

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1小时40分钟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D.3小时20分钟2.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A.降水多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D.受山地影响强3.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2023·浙江卷)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下图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刻,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①①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完成下面小题。

4.该国为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求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增加原子能发电量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C.拓宽电能进口渠道D.调节燃气火力发电5.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A.7日1-2时左右B.7日7-8时左右C.8日3-4时左右D.8日8-9时左右(2022·河北卷)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7.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C.逆风顺水D.顺风逆水8.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A.夕阳西下B.深夜时分C.太阳初升D.日近正午(2022·天津卷)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TU NAN DIAN突难点)1.时间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每个步骤要注意所坚持的规则。

(2)区时的计算(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 地起飞,经过m 小时飞行,降落在B 地,求飞机降落时B 地的时间。

需建立如下关系图。

计算公式:降落时B 地时间=起飞时A 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意:加减的原则为东加西减。

〔方法技巧〕 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利用技巧: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A 和B ,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口诀为:时间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180°,减去一天日期变。

2.日界线(1)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区别与联系(2)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

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开图示②极地投影图示(3)确定日期范围的方法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方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例如:①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②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③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无论广东、上海还是全国文综小综合卷中的地理卷都考到了该知识点。

随着人类交往密切,各科联系的加强,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因而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

该类题图象设计新颖,设问灵活,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的考查,高三复习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难点磁场如图6—1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1~2题。

(2000年苏、浙、吉文科综合)1.★★★★★甲地时间为( )A.8时B.9时C.15时D.16时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图6—1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D.罗马气候干热若图6—1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3~4题。

3.★★★★★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B.9时C.3时D.12时4.★★★★★北京为( )A.6日8时B.7日8时C.6日20时D.7日20时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的统一货币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回答5~6题。

(2002年文综高考题)5.★★★★假定世界各地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东京(东经139.5°)B.香港(东经104°)C.伦敦D.纽约(西经74°)6.★★★★★★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下列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C.伦敦、东京、纽约D.东京、洛杉矶、纽约7.★★★★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A.19小时B.11小时C.8小时D.15小时(2001年上海高考题)●案例探究[案例1]如图6—3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读图回答。

(1)OP 的经度为 ,ON 的经度为 。

图6—2(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2000年广东卷)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时间的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推断经度并进而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特点来确定北京时间。

知识依托:地球自转的方向,东、西经度的划分方法,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日期的变更特点,北京时间的规定等知识为依托。

错解分析:从南、北极点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不准;东、西经度的划分方法以及北京时间的规定记忆不准,或是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日期的变更方向掌握不准确等;还有可能漏掉“E ”“W ”等东西经符号。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圆形地球上日期、时间变化推移的规律,并据此进行推导和计算。

(1)由图所给的条件,先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因为按地球自转方向ON —OP 为3月22日(非阴影部分),OP —ON 为3月21日(阴影部分),则ON 为新一天的开始即3月22日0时,OP 与日界线重合即为180°,根据图中120°推出ON 为60°E 。

(2)明确北京时间为120°E 的地方时,因ON 为3月22日零时,即可推出北京时间为3月22日4时。

做题过程中可以把方向、日期标注在相应位置上,推断北京时间可以采用画数轴作辅图的方法。

答案:(1)60°E 180° (2)22 4[案例2]图6—4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1)~(2)题。

(1)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A.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C.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A.9时40分B.20时20分C.8时20分D.21时40分(2001年文综高考题)命题意图:本题以经纬网为主要信息载体,考查学生对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坐标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的区域自然地理概况的了解程度。

知识依托:晨昏线的特点,密西西比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南极科考站的位置,昼夜长短的规律,极昼、极夜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及硅谷的气候类型等知识为依托。

错解分析: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不准,或是相关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不熟悉,或是不能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准确判断出此时刻的具体时间,也可能地方时的计算能力较差等方面的错误。

解题方法与技巧:(1)从图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可判断是北半球冬季,密西西比河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季为河流枯水期;南极长城站位于南极州乔治岛的土地上,不在南极圈之内,一年之内无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季,漠河的白昼比广州短。

硅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为多雨期。

(2)图中已知经线65°,与35°相差30°且按地球自转方向度数递减,故应为65°W 、35°W ,图中昏线与赤道交点正好与95°W 经线相交即95°W 的地方时为18点,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北京时间应为8时20分。

答案:(1)A (2)C●锦囊妙计地方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该知识点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题目选材容易,而且能很好地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试题都有体现,而且题目越来越图6—3 图6—4灵活。

1.地方时的计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2)明确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先确定对应点的时区,求出时区差。

(3)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

(4)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种/1°;4秒/1′,“东加西减”。

(5)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

2.日期的变更(1)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

(2)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

(3)注意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

(4)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时除确定180°经线外,还要找到“零”时对应经线。

3.地方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差错率较高,复习备考中学生和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1)确定为重点知识点,系统讲解,训练。

(2)培养学生作辅助图解答地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3)研究高考试题,探求该知识点的高考方向,并加大与其他相关内容的联系。

●歼灭难点训练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考察路线图6—5,回答1~2题。

图6—51.★★★★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A.12日14时B.13日2时C.12日2时D.13日14时2.★★★★在上题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B.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C.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倍D.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3.★★★★读图6—6,D 点所处经度是116°E ,一架飞机从图中①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1年3月8日15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的时间是( )A.3月8日1时B.3月8日23时C.3月7日1时D.3月8日9时图6—7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4~5题。

4.★★★★★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7日4时B.8日8时C.7日8时D.8日4时5.★★★★★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6~8题。

6.★★★★★在图6—8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图6—87.★★★★★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A.8日14时B.9日2时C.9日20时D.8日8时8.★★★★★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9.★★★★读图6—9,回答下列各题。

图6—9(1)A 点此时是 点钟。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 月 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

(3)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 个时区。

(4)此时以 和 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两天。

图6—6图6—7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2.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和计算能力。

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阴影区与非阴影区的界线是晨昏线,而且晨昏线与经线完全吻合,其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18时,根据甲点位置,可计算出甲点时间应为9时,故第1题选B。

第2题根据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这一特点,可推断出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春分或秋分,华北平原立夏种植冬小麦,秋季播种,夏初收获,故A正确,长江中游的梅雨发生在春末夏初,罗马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干热的季节应该是盛夏。

答案:1.B 2.D3~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时和日期的计算能力,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阴影部分与非阴影区的界线一条为日界线,另一条为“零”时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推知甲地左侧一条经线为0时,故甲地应为3时,第3题选C;另一条经线为180°经线,0时经线对应0°经线故北京时间在非阴影区120°E的区时,应为7日8时,第4题应选B。

答案:3.C 4.B5~6.解析:第5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灵活的区时计算能力。

根据题目要求,当东一区(法兰克福所在的区时)是21时(9时加12小时),应选择的金融市场所在的区时应该介于上午9时至下午5时之间,根据区时的计算,当东一区(法兰克福)是21时,东京(东九区)是次日凌晨5时,香港(东八区)是次日凌晨4时,伦敦(0时区)是当时20时,纽约(西五区)是15时,即下午3时,故所选择的金融市场应该是纽约。

第6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计算、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题意,每个金融中心营业时间都是8小时,三个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营业,那么这三个金融中心应彼此之间相隔8个时区,通过简单计算,知道只有B组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