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搜索教案1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第一课时)》教案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69f4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c.png)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性认识各类互联网现象,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会设计和分析调查问卷,增强研究的意识和葆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能够理性认识互联网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提高独立的思考能力,增强研究的意识和葆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3分钟一、问题导入,视频激趣(一)借助现实生活问题导入(二)视频激趣:播放《互联网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20分钟二、活动引领,深入思考角度一:网络语言明确“网络语言”的含义。
活动一:搜集网络用语请根据日常积累或借助网络,搜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并在学案上写出它们的意思,分类概括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二:我“议”网络用语结合学生文章片段,思考语言文字使用有什么特点。
角度二:电子阅读活动一:修改调查问卷比较两组同学的调查问卷,学习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并修改课前设计的调查问卷。
活动二:分析调查数据请结合这两张数据图进行分析,在学案上写下你的发现和问题。
图一不同群体花费在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上的时长图二各类读物在电子阅读中的占比请你针对这两张数据图拟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活动三:我“辩”网络阅读在班级中组织“我‘辩’网络阅读”活动,正反方结合材料、生活经验和调查分析,有理有据地发表观点。
角度三:网络标题活动一:我“看”网络标题请阅读学案上的文章《太可怕了!死亡率100%!很多人家里都有!》,围绕标题和内容进行一个采访活动,了解他人对“标题党”的看法,采访对象可以是同学、老师、父母或亲友。
活动二:我“改”网络标题如果你是一名优秀媒体人,请你为上面的文章修改标题,要求标题形象生动,有吸引力,同时与文章内容相符,传播准确真实的信息。
1分三、总结简单总结,梳理课堂教学重点。
钟综合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鲜腴.(yú)濒.临(bīn)倔.强(jué)B.游逛.(guàng)残垣.(yuán)臼.齿(jiù)C.婆娑.(suō)蹒.跚(pán)虬.枝(qiú)D.邪祟.(suì)际.遇(jī)秀颀.(qí)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狼籍琐屑局促井然有致B.辟邪倦怠松懈不折不挠C.遏制交卸捶炼触目伤怀D.疾驰黝黑星辰坦荡如底3.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跑”“千米”“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义务教育2024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寻找可靠数据源 教案
![义务教育2024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寻找可靠数据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ddaf9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7.png)
第3课寻找可靠数据源教学目标1.能根据数据的来源,判断数据的可靠性。
2.培养查找有权威数据的意识。
3.认识自主可控技术对数据安全的影响。
教学重点1.知道权威网站的数据要比自媒体数据更可靠。
2.认识到可靠的数据来源需要自主可控技术的支持。
教学难点针对常见的数据,能够找到其权威的数据来源。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回顾第2课讲过的获取温度数据的方法。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回顾第2课中讲述的获取气温数据的方法,进而引出在使用网络搜索时该如何判断信息真伪。
【学生活动1】发表看法,分享自己上网搜索天气数据时会选择的网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快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新知探究一、试一试:互联网上查天气【教师活动2】呈现3个自媒体发布的数据,提问:你相信这些数据吗?为什么?(1)数据1:居民注意了!直径11厘米的大冰雹要来了。
(2)数据2:史上最强降雪,积雪达50厘米,超市货架空了。
(3)数据3:40度高温持续5天,医院热射病人激增。
【学生活动2】交流讨论,充分认识到自媒体上有各种抓人眼球的标题,但可能存在虚假消息,因此不可靠。
【教师活动3】获取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机构或网站。
(1)想获取天气数据,最权威的是中央气象台、中央气象局的官方网站;(2)权威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主流媒体通过传统媒介(报纸、电视节目等)、官方网站、社交平台官方账号(官方微博账号、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视频账号等)等渠道发布或转载的消息;其中,主流媒体包括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
【教师小结】权威机构及主流媒体发布的数据,基本都是经过科学认证和严格把关,具有权威性,比自媒体数据更可靠。
只有来源可靠的数据,才能有效支撑数据分析,从而保证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教师活动4】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活动一,登录权威的网站(如中央气象台官方网站、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等),查看并记录今日本地气象数据。
教案1-信息检索与处理-配套课件-第二单元第一课
![教案1-信息检索与处理-配套课件-第二单元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78c52f1f46527d3240ce0e0.png)
03
教 学 过 程
课前自学
课中导学
课后拓展
小组汇报 检查预习
j
实践探究 摸索方法
活动拓展 学以致用
评价小结 布置作业
搜狗金榜。搜狗金榜是一种 针对特定关键词,根据不同 位置和时间长短收取相应固 定费用的网络推广方式。固 定排名出现在搜狐和搜狗搜 索结果第一页右侧。用户不 仅可通过搜狗搜索引擎看到 企业信息,还可通过搜狐首 页的“行业资讯"直接进人搜 狗搜索结果页,从而为企业 带来更多商机!
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重难点分析
知识储备及技能水平:
j
①前期学习了理解与表达课程,对“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有基本的了解。
(预想:已完成第一章学习,对信息的概念、信息需求和信息源有了一定的了性的
搜索引擎了解不够;
③对搜索方法和技巧了解较同?
j
课后拓展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了解学生的基础,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03
教 学 过 程
课前自学
课中导学
课后拓展
小组汇报 检查预习
实践探究 摸索方法
活动拓展 学以致用
评价小结 布置作业
〖翻转课堂〗 在技工院校就读了三年的小刚经过层层选拔,终于获得
实践探究 摸索方法
活动拓展 学以致用
评价小结 布置作业
小组汇报
03
检查预习
教 学 过 程
例如.可以输人“李
课前自学 白' "mp3下载" “蓦 然回首,那人地执行你的命令,要
课后拓展 求“一字不差"
实践探究 摸索方法
活动拓展 学以致用
评价小结 布置作业
实践探究 摸索方法
活动拓展 学以致用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7ad1d484254b35eefd347c.png)
对诗中“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等句子,要指导学生领会其中思想感情,务必要发挥“读”的作用,使学生跟着采莲姑娘的情感进入到文本中去,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重要的。此设计,我注重了学生多元朗读来体验“江南”之美,关注了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
如在设计第二句的教学环节时,先由学生找一找写鱼的诗句,贴一贴鱼儿的图片,在读中体验“鱼戏莲叶间”,在游戏中融入自己对“鱼戏莲叶东……北”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最后在小小组合作表演中感受鱼儿的快乐。一步步落实读的训练目标,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让课堂更加鲜活起来。
3、配乐齐背。
/m?word=mp3,,,[%C3%CE%BD%AD%C4%CF%B9%C5%F3%DD]&cat=0&gate=1&F++sound+%B9%C5%F3%DD&si=%C3%CE%BD%AD%C4%CF;;;;57386;;0&lm=-1&mtid=2&d=7&size=3145728&attr=8,0&titlekey=2914897603,53188&mtype=2
读给同桌听听,读得好夸夸他,读得不好帮帮他。
(三)入情入境
学习第一句诗
1、认一认:(课件演示“莲叶何田田”画面)
/i?ct=5033=%BA%C9%D2%B6%C1%AB%C5%EE%CD%BC&in=6628&cl=2&lm=-1&st=-1&pn=31&rn=1&di=115279128165&ln=1992&fr=ala0&fm=ala0&fmq=133200299576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1&di115279128165&objURLhttp%3A%2F%%2F20100719%2F4589836_104029038516_2.jpg&fromURLhttp%3A%2F%%2Fshow%2F1%2F44%2Fbef5a0a38a161314.html&W1024&H768&T7924&S262&TPjpg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简单网络应用探索教案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简单网络应用探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5e13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6.png)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简单网络应用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会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浏览器进行简单的网页浏览;3. 了解网络应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互联网浏览器的使用方法;3. 网络应用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简要介绍网络的概念,如何使用互联网浏览器等。
2. 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和学生互动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详细介绍互联网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指导手册自行操作电脑,学会打开互联网浏览器,输入网址进行浏览。
通过提供相关网页链接,让学生体验网络浏览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网络应用的理解。
4. 拓展延伸通过展示网络应用在不同领域的实际案例,如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分享他们对网络应用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2. 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分享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电脑设备;2. 互联网浏览器;3. 相关网络应用案例的链接和材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学会使用互联网浏览器进行简单的网页浏览。
同时,通过案例分享,学生对网络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网络应用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
2-1 搜索旅行信息——学用搜索引擎(教案)
![2-1 搜索旅行信息——学用搜索引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73a0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2.png)
3-2-1《搜索旅行信息》教案
学生3:截图保存
……
老师:还会用到的网页,我们可以将其将收藏到“收藏夹”中,方便日后查看;例如,今天我们搜索的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就可以在地址栏的右侧,
单击“添加收藏”工具按钮,在新弹出的“添加收藏”窗口中新建一个收藏夹,命名为“呼伦贝尔大草原”,将有关呼伦贝尔大草原景区的网页收藏起来,如果我们还想查找西安景区,那么我们再建一“西安景区”的收藏夹就可以了。
学生尝试建立自己的信息收藏夹。
老师: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呼伦贝尔三日游》收藏文件夹,说一说你又增加了哪些对苏杭的了解,是如何实现这些信息搜索和收集的。
(二)网络信息安全(7分钟)
课件出示:小清用搜索引擎查找学习信息的时候,网页界面突然弹出一个与所要查找的资料无关的信息框,你觉得这个信息框会存在什么安全风险?小清应该怎么应对呢?
学生思考并汇报
老师: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安全级别不断提升,多数浏览器具有安防过滤功能,但这并不能我们上网就非常安全了,所以同学们上网过程中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对于陌生网址或突然弹出的信息框等不要轻易访问,必要时要向家长或教师求证。
四、回归项目,总结评价
老师:今天,在《旅行计划——整理旅行信息》项目中收集信息环节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用不同的工具搜索了旅行信息,并以不同方式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保存和收藏,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那么,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是否完成了“搜索旅行信息”的任务了呢?请结合“活动日志”对今天的学习做一评价。
活动名称:
活动环节1234(在对应环节画)
活动完成内容
活动完成度
活动小结问题与反思:;
改进的方法:;。
《第1课 “互联网+”在学习中的应用》参考教案
![《第1课 “互联网+”在学习中的应用》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c0a9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f.png)
第1课“互联网+”在学习中的应用
一、教材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学科。
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
教材以提高全体学生信息素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数字化创新精神,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明确任务、确立目标、分析任务。
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用的小技巧,适时点拨关键操作。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养成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在数字环境中理解、获取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2、计算思维:利用抽象化、逻辑、算法和数据表示等计算概念来发展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使用数字工具促进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创新。
4、信息社会责任:理解并应用信息使用中的伦理和法律标准,强调尊重知识产权、隐私以及在网络社区中的适当行为。
教学重点:1、掌握“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融合应用。
2、掌握"互联网+"的特征。
教学难点:1、掌握如何用“互联网+教育”去学习。
三、教学过程。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1]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1]](https://img.taocdn.com/s3/m/77aa41ea5ef7ba0d4a733b3b.png)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老师朗读,学生想象,播放VCD)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
2、导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的资料或图片。
2、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根据课标精神和本课的课型特点,针对中年级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自读自悟法。教学时,以朗读作为重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引导学生掌握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五、教学反思;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记,也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散文,语言虽然直白,但是条理十分清晰,描写具体生动。主要描写了“外洞、空隙、内洞景物”的特点。在教学时,反复研读文本,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把握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几处感触颇深。
本节课,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如:在让学生汇报作者游览双龙洞的景点和顺序时,通过设计填写“游览入门券”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而不是单调地指名回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
义务教育2024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获取数据有方法 教案
![义务教育2024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获取数据有方法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d423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0.png)
第2课获取数据有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获取数据的多种方法。
2.认识获取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体验获取数据的过程。
2.了解数据的获取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获取数据的过程。
教学准备活动教室、多媒体课件、用于收集数据的工具(尺、秤、手机、平板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作业反馈:用不同形式的数据介绍喜欢的景点。
【教师活动1】展示学生介绍景点的作业,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获取这些数据的?(1)景点的介绍文字(2)含有数字的景点介绍(3)景点受欢迎程度的图表统计(4)各景点的照片……【学生活动1】结合作业初步思考交流数据获取的方法。
【设计意图】选用学生上节课的拓展作业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新知探究一、为什么要获取气温数据?【教师活动2】出示生活中和气温数据有关的情景或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获取气温数据的目的。
图片一:小明在南京旅行时,每天都会查询第二天的气温数据,目的是?图片二:导游提醒去哈尔滨旅行的游客,既要关注当地的最高气温,又要关注最低气温,目的是?图片三:小林希望寒假期间去较温暖的城市旅行,根据以下表格中的数据,你会推荐他去哪些城市,为什么?【学生活动2】互动交流生活中获取气温数据的目的。
【教师活动3】提问:你还知道有哪些需要实时关注气温变化的应用场景?【学生活动3】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真实情景,思考获取气温数据的目的。
二、如何获取气温数据?【教师活动4】提问:如何获取气温数据?【学生活动4】将自己所知道的获取气温数据的方法和途径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互动交流,说出获取气温数据的方法。
方法一:询问亲人或老师。
方法二:拨打全国统一的天气预报查询电话。
方法三:观看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
方法四:使用网络搜索。
方法五:使用平板计算机或智能手机上的天气应用软件。
方法六:询问人工智能产品。
方法七:使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测量。
方法八:其他方法。
【教师活动5】组织学生尝试拨打气温查询电话、使用天气应用软件查询气温数据,归纳获取数据的方法。
《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 教案
![《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988e0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7.png)
《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网络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网络世界的基本规则和安全知识;3. 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遵守网络道德。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世界的态度,增强网络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规则、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网络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网络世界的基本规则和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世界,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节第一课时,学生年龄为9-10岁,已经接触过网络,但对网络世界的认识和了解较为有限。
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沉迷网络、不懂得保护个人隐私、不懂得尊重他人等。
因此,本课旨在通过认识网络世界和了解网络规则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四、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网络世界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网络世界吗?你们平时都是如何使用网络的?”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展开师生互动。
学生回答问题,例如:-学生A:网络世界是一个由互联网连接起来的虚拟空间,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来访问。
-学生B:我平时使用网络来搜索资料、聊天、玩游戏等。
2. 讲解网络世界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网络世界的概念和特点,确保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世界的特点和我们可以在其中做些什么。
老师说:“网络世界是由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虚拟空间,它具有以下特点:-学生C:网络世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交流和信息获取。
-学生D:网络世界中有丰富的资源和信息,我们可以学习知识、获取新闻、观看视频等。
任务一小网兜我来编(教案)
![任务一小网兜我来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6ae5d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c.png)
举例解释:
-关键词搜索技巧:学生需学会通过组合关键词,如使用“与”、“或”、“非”等逻辑运算符,来提高搜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网络资源的整理与保存:学生应掌握如何将网页添加到收藏夹,如何给收藏的网页分类,以及如何快速访问已保存的资源。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养:学会运用网络搜索工具,有效获取信息,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2.逻辑思维:通过整理和保存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3.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在网络操作中尝试新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创新意识。
4.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识别并规避网络风险。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搜索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网络搜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搜索技巧、分析搜索结果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网络搜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网络搜索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任务一小网兜我来编(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依据教材《信息技术》第五章“网络生活”第一节“小网兜,我来编”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互联网搜索英语教案设计(刘艳)(1)
![互联网搜索英语教案设计(刘艳)(1)](https://img.taocdn.com/s3/m/a162771b650e52ea5518982d.png)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课题:英语课《Holidays》姓名:刘艳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亭友街99号邮编:215122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6《Holidays》教学设计学习句子“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 My favourite holiday is…”学生学习单词favourite, 跟读后同桌练习。
学生在问答练习中巩固新学的五个节日类名称。
3. 学习句子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at…? Did you…last…?T: 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S: My favourite holiday is…T: When's…?S: It's in/on…T: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at…?S: T hey…T: Did you …last…?S: Yes, I did/No, I didn't.课件呈现各节日活动的图片及名称,如:go to parties, have a big dinner, visit the relatives and friends, dress up in costumes, eat moon cakes, watch the moon, play with lanterns…通过课件的形象展示,让学生理解上述短语的含义,进行对话问答练习。
操练句子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on/at 的区别。
4. Learn the text1)默读课文第一段,回答问题:What’s the date today?Which holiday is coming?When is Christmas?2)分析课文,学生理解本段主要意思。
浙教版(2023)三上第四课进入在线平台教案1
![浙教版(2023)三上第四课进入在线平台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19e36d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7.png)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配备操作系统和网络浏览器,能够访问互联网。
3. 自主学习与协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网络平台上与他人合作交流。
4. 创新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媒体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辨别和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媒体,提高媒体素养。
浙教版(2023)三上 第四课 进入在线平台 教案1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小学信息技术
2.教学年级和班级: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三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了解在线平台的基本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安全、文明上网的意识;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在线平台使用方法和网络安全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 content,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苏教版信息科技教案 03第二单元互联网中信息获取——探索1信息的搜索与遴选
![苏教版信息科技教案 03第二单元互联网中信息获取——探索1信息的搜索与遴选](https://img.taocdn.com/s3/m/27d5b2a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3.png)
苏教版信息科技第二单元互联网中信息获取——探索1信息的搜索与遴选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精准搜索信息的方法,养成遴选和管理信息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2.知道搜索引擎的类型、工作原理,了解搜索背后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难点:掌握精准搜索信息的方法,养成遴选和管理信息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全文搜索引擎通过使用索引数据库来收集和组织互联网资源。
用户输入单词或词组(称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后,搜索引擎从数据库中检索出符合该关键字的所有相关网页,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将结果返回给用户,内容包括网页标题、网址以及网页摘要。
这类搜索引擎的代表有百度、必应、谷歌等。
它们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无需人工干预,但返回的信息往往有很多重复信息和无关信息,需要进一步筛选。
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步: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
(1)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
利用能从互联网上自动收集网页的“网页蜘蛛”系统程序,使其自动访问互联网,并沿着网页中的所有URL(统一资源定位器)“爬”到其他网页。
重复此过程,将“爬”过的所有网页收集在一起。
(2)建立索引数据库。
由分析索引系统程序对收集的网页进行分析,提取相关网页信息(包括网页所在的URL地址、编码类型、页面内容包含的关键字、关键字位置、生成时间、生成大小、与其他网页的链接关系等),根据一定的相关度算法进行大量的复杂计算,得到每一个网页针对页面内容及超链接中每一个关键字的相关度(或重要性),利用这些相关信息建立网页索引数据库。
(3)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024年幼儿园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6篇
![2024年幼儿园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94cc6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4.png)
2024年幼儿园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6篇幼儿园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网络的几种常见功能,感受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
2、尝试浏览幼儿园的网站,上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3、喜欢网络沟通与交流,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1、请一位家长给班级发一封电子邮件;提前请家长帮助幼儿上网查阅幼儿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将查阅的资料带到幼儿园。
2、能够上网的电脑 1 台。
活动建议:1、请幼儿阅读电子邮件,了解网络的方便快捷。
(1)和幼儿一起接收阅读电子邮件。
提问:我们是怎样收到爸爸、妈妈的来信的?收到爸爸、妈妈的来信时你的心情怎样?(2)师幼讨论,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网络传递的便捷。
提问:电子邮件和通过邮局邮寄过来的信有什么不一样?哪种收到的更快?2、引导幼儿了解网络的多种功能,感受网络的丰富多彩。
(1)引导幼儿了解网络功能。
提问:网络还可以帮我们做些什么事情?(2)师幼共同上网浏览音乐、看照片、看动画片等,了解网络的丰富多彩和方便快捷。
3、指导幼儿初步学习如何上网查阅资料,感受网络的丰富和便捷。
(1)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网络查找资料,幼儿初步学习使用网络的方法。
提问: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2)师幼交流:如何使用网络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4、引导幼儿浏览幼儿园的网站,进一步了解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本园网站首页。
提问:这是我们幼儿园的网站,你在上面看到了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班级展示板块。
提问:这里面有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班的照片在哪里?照片中的我们在做什么?(3)引导幼儿观察家园论坛板块:有很多人访问过幼儿园的网站,特别是小朋友的爸爸、妈妈。
我们一起看看爸爸、妈妈都留过什么言吧。
引导幼儿在网站上说说心里话。
提问:你想说些什么?幼儿园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信息安全,让学生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
2、掌握网络存在哪些信息安全威胁,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应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信息。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常见的网络应用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常见的网络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80ee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3.png)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常见的网络应用教案一:认识常见的网络应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应用的概念和作用。
2. 认识常见的网络应用及其功能。
3. 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网络应用进行信息获取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网络应用及其功能。
2. 学会使用网络应用进行信息获取和交流。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网络应用?网络应用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各种软件和服务,包括网页浏览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
2. 常见的网络应用及其功能:(1)网页浏览器:用于浏览网页内容,如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等。
它使我们能够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和信息。
(2)搜索引擎:用于搜索互联网上的信息,如谷歌、百度、必应等。
通过搜索引擎,我们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料、图片、视频等。
(3)社交媒体:如微信、QQ、微博、Facebook、Instagram等,用于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分享照片和视频等。
(4)电子邮件:如Gmail、Outlook等,用于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通过电子邮件,我们可以与他人进行文字和附件的交流。
(5)在线视频平台:如YouTube、优酷、爱奇艺等,用于观看各种类型的视频,包括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等。
(6)在线购物平台:如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用于购买各种商品,方便快捷地进行网上购物。
(7)在线地图:如谷歌地图、百度地图等,用于查找地点和路线,方便进行导航和出行。
(8)在线办公应用:如Google文档、Office 365等,用于创建、编辑和共享文档、表格、演示文稿等办公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网页、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的图标,引导学生对网络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认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网络应用及其功能,并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
3. 实践:分组活动,让学生使用电脑或平板电脑上的浏览器搜索引擎,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找到相关的信息和图片进行分享。
《老王》阅读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
![《老王》阅读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73ed3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6.png)
《老王》阅读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王》,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老王》的阅读与理解。
2. 互联网搜索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3. 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情感。
2. 搜索实践: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拓宽视野。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搜索成果,分析作品内涵。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搜索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老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情感。
3. 搜索技巧讲解:教师讲解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4. 搜索实践: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运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搜索成果,分析作品内涵。
6.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搜索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搜索成果:检查学生的搜索成果,评估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老王》文本。
2. 网络环境:确保课堂上有充足的网络连接。
3. 搜索工具: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搜索引擎或数据库的使用指导。
4. 讨论指南:准备针对课文内容的小组讨论问题。
5.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教学资源1. 互联网资源:收集与《老王》相关的文章、评论、背景资料等。
2. 视频资料:如果可能,寻找与《老王》相关的视频或纪录片,以提供额外的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案背景
综合性是美术课程的特征。
美术课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课,而是一种文化学习。
我国《美术课程标准》是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新教材拓宽了美术学习的途径,拓展美术学校的时空。
美术的外延广阔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紧密了。
教材引导我们借助各种媒体,广开美术资源,搜集美术信息。
教材是点燃我们探究学习的火苗。
引导我们用美术的视野去看大千世界,感悟人生。
二、教学课题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三、教材分析
本课的核心是美术家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及其在绘画中的表现。
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局限性,牢牢把握教材中心,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网络资源。
因此我根据教材中活动建议二,挑选出凡高这个具有争议,学生感兴趣的画家入手,探究凡高自画像中表现自我的方式。
通过凡高悲剧性的人生和创作经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我和社会的关系,并提醒学生借助网络搜索,广开美术资源,搜集美术信息,并学会与人共享。
(设计思路:我们渐渐感到,教材再也不是金科玉律了,而是点燃生活体验的火苗。
我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那么人间万象、大千世界、人生感悟可以尽收美术课程的视野。
因此我根据教材的分析和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对凡高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凡高的生平及艺术风格,理解自画像中自我意识的表达,并学会联系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美术作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感受、讨论、分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会根据画面内容来认识、分析和阐释美术作品的能力。
即学会欣赏的方法,锻炼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审美评价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对自我的审视,帮助更好的汲取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
高审美情趣,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设计思路:在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网络搜索,主动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
四、教学重难点:
从三个模块出发:1、我所了解的凡高2、别人眼里的凡高。
3、凡高笔下的自我,通过对凡高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凡高的生平及艺术风格,理解凡高自画像中自我意识的表达。
五、教学准备:
计算机房,互联网信息,收集凡高的有关资料,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
并在开课前,检测教室多媒体设备情况。
六、教法
我根据激、导、探、放的原则。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容量、新视角、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浓缩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有关知识外,还要进行比较深入的艺术分析,以增强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开展对不同作品的比较和作品的评论。
努力做到课堂欣赏教学与组织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提高能力,帮助更好的汲取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七、学法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当代80后90后学生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
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另一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网络资源的筛选、讨论,评述运用影片、图片等直观演示、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八、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活动一搜索体验分享评述
1、在课前,教师让学生分组抽签了解梵高的生平,主要的代表作,画家的
画风形成等学案,要求学生上网搜索相关信息。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寻找有利于本课教学的内容。
(由于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在运用和把握上就很容易眼花缭乱,不易掌握其中心。
)
2、教师播放梵高的歌曲《文森特》展示网络搜集的梵高自画像
3、展示课题:“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展现”
(2)、讲授新课
活动二、欣赏作品感受人生
1、观察表现尝试探究
播放学生绘画课对着自己的照片画的自画像。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绘画自画像时的情感体验,并从不同角度理解观者和画者的情感表达。
)
2、(利用网络搜集美术资源)著名的美术家的自画像
提问“你认识他们吗?”欣赏解读美术家的自画像
丢勒自画像是美术家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高更自画像是画家的自我审视和人类对自身的审视
凡高自画像是画家对内心世界的表述
伦勃朗自画像是记录了画家一生的生活笔记
3、通过网络收集,梵高的自画像
他从1886年至1890年艺术成熟期自画像作品多达四十几件。
浏览画家自画像。
(通过展示收集到的不同时期的自画像,让学生讨论分析这些自画像的不同风格,已经画家自己对每一幅自画像的自白,从来体验画家作品中的情感。
)(3)、引出主题,走进大师
活动三与大师对话—文森特凡高,真正的凡高到底是怎样的呢?
1、学生分享搜集资料,讲解评述:
各组汇报演出,讲述对梵高及其作品的理解,感受梵高作品的情感表达。
第一组:上网查阅梵高艺术馆的网页,并结合小组的讨论、研究阐释了梵高不同时期作品的艺术风格。
其他各小组参与提问,讨论并解答。
第二组:通过网路播放梵高生平,由于给予其评述的时间要求,在众多的梵高生平的电影资料里,他们选择的一段梵高的动画片。
并配以学生的精彩讲解,
以梵高的人生经历为明线,梵高的艺术成就为暗线,解读生梵高坎坷的人生及其对其绘画的关系。
第三组:搜集对梵高有影响的同一时代的绘画大师的资料。
(设计思路:启发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的搜索、开发、利用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以有的阅读水平,发现资源、运用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通过学生展示资料,并提出问题:
从以上各组同学搜集的资料中,你感受到凡高是个怎么样的人?他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为何他的作品风格如此独特?你认为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2、别人眼里的梵高(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新闻报道中,人们对这位大师的评价。
)
3、画家笔下的自己
教师再次展示画家一生不同时期的自画像,以画家的书信作为自己对自画像的自我表白。
然后出示重要的四个时段的代表性的四幅自画像,引导学生作出简单的评述与判断。
(4)、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活动四欣赏歌曲文森特画家作品浏览
在音乐声中,带领学生再次回顾在网络搜索代表其不同时期的作品。
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延伸。
活动五课后拓展
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络链接。
以便学生课后拓展。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能力开发,引导发现运用互联网资源,将学生的能力提高到最佳状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就感,并轻松而愉快的在本节课中受益匪浅。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几点问题。
1、我们看到了,运用互联网搜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本课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但是这必须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学习基地,需要有一个计算机房,可以接通互联网,这对发达城市的学校不成问题。
但是如果是边远山区或农村条件差的学校来说则望尘莫及了。
2、互联网的搜索大大的缩短了我们欣赏美术的空间,可以跨地域跨国家的流量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个给我们教学带来了一件大问题,就是如何筛选这些资料,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上去。
九、网络搜索资源
1、百度搜索,关键词:梵高
链接:/view/3521.htm
2、百度图片搜索,关键词:梵高
链接:/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梵高
3、百度图片搜索,关键词:自画像
链接:/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D7%D4%BB%AD%CF%F1&s=0 &oq=zihuax&f=3&rsp=0
4、PPT资源
谁能救梵谷
.tw/art/tank/lesson_resources/vangogh/who_can_save _vangogh.ppt
5、梵谷
梵谷
.tw/fineart/painter-wt/vangogh/vangogh.htm 6、文森特·梵高.画语人生.Van.Gogh.Pai
/show/sEwHGARkvp_WfJRJNSQt2w...html
7、歌曲:文森特 Chloe Agnew -Vincent-Starry, Starry Night
/v_show/id_XMzE3NjExMTY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