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政府补助(新准则)
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核算

1、准则制定背景⽬前,我国政府补贴基本上都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补贴,主要有出⼝退税、财政贴息、研发补贴和政策性补贴。
在此次会计准则的全⾯改⾰中,将政府补助作为⼀项具体会计准则单独列⽰,主要原因有以下⼏点:(1)履⾏对WT0的,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2)现⾏的针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规定⽐较分散,不够全⾯、系统,理论上也不够严密。
(3)我国对政府补助的许多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还有很⼤差距。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新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对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2、新准则的主要内容新准则共分为三章⼗条,包括:总则、确认和计量、披露。
(1)总则部分“总则”部分共分四条,分别规定了本项准则的制定⽬标和依据、政府补助的定义和类型。
①本准则制定的⽬标和依据。
新准则第⼀条规定:“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②政府补助的定义。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的资本。
③政府补助的类型。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于购建或以其他⽅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另外,债务豁免和所得税减免分别适⽤《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汁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不适⽤本准则。
(2)确认和计量部分“确认和计量”部分共有五条,包括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计量基础、会汁处理要求三⽅⾯内容。
①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
政府补助同时满⾜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企业能够满⾜政府补助所附条件。
·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
②政府补助的计量基础。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额计量;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额计量。
一文带你搞懂政府补助准则

一文带你搞懂政府补助准则新政府补助准则严格来说不太新了,2017年发布至今也快三年了,只不过它也反映了中国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单独介绍一下。
相比旧准则,新准则主要有以下变化:1.明确定义了“政府补贴”的范围;2.引入净额法的会计处理方式;3.增设“其他收益”科目核算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4.明确了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有形的手,优化资源的配置,引导资本到纯市场经济中不愿到或不能到的地方,其中,政府补助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因此政府补助相关财务信息就需要得到更规范的披露,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提供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财政部于2017年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的通知》(财会〔2017〕15号)1政府给企业的钱,一定是政府补助吗?毫无疑问,并非所有政府给的钱都属于政府补助,毕竟中国有大量的国企央企,政府随时都可能与其发生往来、交易、投资。
某些情形下,政府转移给企业的经济资源是否属于政府补助并非显而易见,比如免征税款是否适用政府补助?名义上给到企业但实际上是补贴终端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补贴、家电下乡价格补贴是否属于政府补助?在新准则下,以上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通过以下图表对政府补助与非政府补助进行对比。
政府补助非政府补助1. 政府补助是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集团公司作为代收代付方将来自政府1. 政府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权益的经济资源拨付给子公司,子公司也可确认为政府补助)2. 政府补助是无偿的(可能是附带条件的)2. 政府购买服务3. 作为收入对价的一部分①政府对企业的无偿拨款②税收返还③财政贴息④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①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②增值税出口退税可以看出新政府补助准则相比于旧准则重要变化就是对何为政府补助进行更为明确的定义,将其与政府的资本性投入和收入区分开。
企业会计准则新政府补助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17)》及其应用指南解读目录一、政府补助的定义和特征 (4)(一)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4)(二)无偿性 (4)二、政府补助准则的适用范围 (6)三、政府补助分类应注意的问题 (6)(一)相关文件中未明确具体补助对象 (7)(二)综合性的政府补助 (7)四、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 (8)(一)确认时点 (8)(二)总额法与净额法的选择 (9)(三)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10)(四)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1)(五)其他收益还是营业外收入 (11)(六)非经常性损益的判断 (14)(七)政府补助退回的会计处理 (15)(八)财政贴息 (16)《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17)》及其应用指南解读(财会[2017]15 2017年,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号)(以下简称“新政府补助准则”或“新准则”)。
鉴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06)(以下简称“旧政府补助准则”或“旧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施行至今已有十年时间,随着经济业务日益复杂,旧政府补助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为切实解决我国企业相关会计实务问题,同时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对政府补助准则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政府补助准则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允许选择采用净额法对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旧准则仅允许采用总额法)。
2.要求企业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确定政府补助在利润表中的列报项目: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根据采用的不同方法计入其他收益(在“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增设)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也应当根据采用的不同方法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冲减营业外支出。
3.修订了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区分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和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企业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4.将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2012年年报工作的通知》关于政府补助和收入的区分原则引入到准则正文中,明确了来自政府的经济资源如果是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密切相关,且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其组成部分的,应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

二、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收益法: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 收益法 收益; *总额法 总额法: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益 总额法 *净额法: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 账面余额或者所补偿费用的扣减 资本法: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 资本法 政府补助准则采用的是—— 收益法下的总额法
二、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确认流程图 ——确认流程图
•直接取得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不属于政府补 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例如政府与企业间的债务 豁免,除税收返还外的税收优惠,如直接减征、免 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
一、政府补助概述
第二、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特征:
•政府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投资 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属于互惠交易。这与其它单 位或个人对企业的投资在性质上是一致的。
政府补助款用于补偿 企业已发生的费用或 损失, 损失,于取得时计入 当期损益。 当期损益。
二、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 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也就是 说,这类补助应当先确认为递延收益 递延收益,然后 递延收益 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该项资产使用 营业外收入。 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
一、政府补助概述
第三、我国常见的政府补助形式有:
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如政府拨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 产或进行技术改造工程的专项资金, 产或进行技术改造工程的专项资金,政府鼓励 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 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政府拨 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 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政府拨付企业开展研 发活动的研发拨款等。 发活动的研发拨款等。
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及涉税处理

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及涉税处理作者:于丹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2期从科技创新着手是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扶持力度,将适当的资金拨给企业用于科研开发就是其中之一。
企业在受到补助之后需要按照相关规定与要求进行单独的核算,严格遵守补助资金的用途对其进行使用,尤其是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保障其规范性、完整性以及真实性,手续以及程序完备也是这部分内容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从根本上提升政府补助资金税务工作总体质量与水平。
一、新准则下政府补助更改的背景和意义政府补助是政府对特定企业的无偿财政拨款,新准则下的政府补助主要针对企业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产品发明等等,主要包括低息贷款、税收返回和提供担保等等。
政府可以通过补助的形式,使企业的发展向着政府希望的方向前进。
政府补助在市场经济国家非常常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方向有重大影响,新准则下政府要在政府补助方面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环境,企业也应当对政府补助做好会计核算和涉税处理。
对于企业来说,政府补助是一种无偿的资产。
无偿性以及收益性是其明显特征。
在全新的会计准则之下,债务豁免、税收减免以及增值税出口退税等都不在属于政府补助的涵盖范围。
政府在补助过程当中会附有一定的条件.企业在获得相关补助或必须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对其进行使用,否则政府有撤回或者收回的权利。
在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之下,政府补助规定在整体上进一步明确。
企业核算的会计方法得到全新的规定,这对会计信息性以及价值观念提出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必须从实际着手实现对整体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提升。
企业政府补助方面的利润在整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状态,企业不断减少的纳税负担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重要方法。
但是其也有一定的弊端存在,企业容易面对长期的政府补助挂账问题,对未来发展以及融资都有一定的损害。
二、企业政府补助的具体会计核算方法新准则下企业政府补助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即企业的政府补助会计核算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可以设置为递延损益科目,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的设置为营业外收入科目,与企业资产相关或与企业在将来的收益相关的,可以先计入递延收益,再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
新政府补助准则下会计处理探析

照企业的实际储备量给予每季度每斤
(三)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0.039 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于每个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 季度初支付。20×7 年 1 月 l0 日,甲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 企业收到财政拨付的第一季度补贴款
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 390 万元。
情况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1)
在 2006 版准则下,政府补助最 终都会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或 直接计入或通过“递延收益”科目过 渡分期计入)。“递延收益”科目是 专为核算不能一次而应分期计入当期 损益的政府补助而设置的。新准则规 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 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 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 外收支。本次修订最大的变化是根据 政府补助的具体性质,分别计入其他 收益、营业外收入,或者冲减资产账 面价值、成本费用。也就是说,新准 则要求企业对政府补助的具体性质进 行判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会计处理 方式。
分析:粮食保管费补贴是与企业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 日常活动相关的,应作为经常性损益,
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 应计入其他收益,更加明确了其与日
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 常活动相关的地位。
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2)用
(1)20×7 年 1 月 1 日,甲企业确
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 认应收的财政补贴款
府补助相关会计实务问题,提高会计 法供企业选择,既不违背国际趋同的
信息质量,财政部于 2017 年 5 月 25 原则,也允许企业选择简易方法,满
日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足不同企业的现实需求。同时,对财
新政府补助准则的变化及会计处理方式探究

新政府补助准则的变化及会计处理方式探究作者:徐常艳来源:《财税月刊》2018年第02期摘要 2017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新准则从政府补助的范围、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的使用、政府补助的列报以及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对原准则进行了完善,更好地与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相衔接。
本文总结了政府补助准则的主要变化,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会计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补助;主要变化;会计处理2017年5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修订的通知》(财会[2017]15号),新政府补助准则自2017年6月12日起实施,并自2017年1月 1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新政府补助准则使得企业会计处理更规范,更契合实际,但也增加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难度。
把握新修订政府补助准则的具体应用,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一、新政府补助准则的主要变化(一)补充完善了政府补助的特征,明确了政府补助准则的适用范围新准则明确了政府补助的两大特征: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和无偿性。
“来源于政府”不再强调“从政府直接取得”,明确政府是实际拨付者,其他方代收代付,间接取得的也属于政府补助。
“无偿性”指的是“无对价”,如果政府是以投资者的身份向企业投资,或者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活动密切相关,又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者是对价的组成部分,不符合“无偿性”特征,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能够确认为政府补助,而应作为收入处理更为恰当。
新准则增加了对政府补助特征的表述,以便于区分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是政府补助、政府资本性投入还是政府购买服务。
(二)会计处理方法上引入“净额法”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原准则要求采用总额法,即全额确认为收益,以完整地反映补助的相关信息,新准则在保留总额法的同时,为更好地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允许企业采用净额法,将收到的政府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成本费用,以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相关资产折旧、相关成本费用、相关借款的融资成本,从而提高相关资产和营业成本项目核算的准确性。
新政府补助准则下会计处理探析

新政府补助准则下会计处理探析我国于2017年颁布了新政府补助准则,修订后的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对于政府补助范围界定、确认方式、计量方式都有了新的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相趋同的原则,也体现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但是新政府补助准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政府补助准则加以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标签:新政府补助准则;会计处理;财务信息质量一、准则的主要变化(一)细化政府补助特征新政府补助准则规定,政府补助首先是要求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政府在此过程中充当的是资源的供给方,就算没有直接提供补助由其他方代收代付的也算政府来源,确认为政府补助。
其次政府补助的相关资源具有无偿性,在获得政府补助时,不需要支付资金或者货物等对价。
新准则规定了政府补助的范围,减少政府补助确认难题,通过无偿性的确定能够清晰使政府补助得到确认。
(二)核算方法有所调整旧准则下限制企业仅能通过总额法核算政府补助,国企准则允许使用净额法核算,新政府补助准则也允许采用净额法核算,使企业能够根据实际状况使用最为合适的核算方式。
第一,在政府补助中对于与资产相关的,可确认为递延收益,还可以冲减资产账面价值。
确认为递延收益的,若在使用寿命结束前提前报废的资产,递延收益中未摊销完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补助中与收益相关的,若用于弥补费用或亏损,可确认当期损益的也可冲减收益相关的成本。
随着我国新准则的制定,在政府补助核算方法方面我国也与世界趋同。
首先,企业对政府补助的选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为报表使用者反映更为真实的信息。
其次,与国际会计的趋同有助于减少国际对于我国企业在国外开展不正当竞争的争议,缓解贸易争端。
(三)新增“其他收益”科目新准则通过“其他收益”科目改变了旧准则将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的状况,若相关的补助与日常活动有关,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成本,与日常活动无关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新准则将补助将是否和企业日常活动相关进行了划分,更加关注经济业务的实质,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

附件1: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政府补助主要包括财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形式。
第三条本准则中的政府补助具有下列特征:(一)政府补助是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对企业收到的来源于其他机构的补助,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是补助的实际拨付者,其他机构只是起到代收代付的作用,则该项补助也属于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二)政府补助是无偿的。
政府与企业之间双向、互惠的交易不属于政府补助。
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属于互惠交易。
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中,国家相关文件要求作为所有者权益进行会计处理的,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企业与政府发生交易所取得的收入,如果该交易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且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者是对价的组成部分,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不适用本准则。
第四条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第五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债务豁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
(二)所得税减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
第二章确认和计量第六条政府补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二)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
第七条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以相关凭据中注明的价值计量;如该资产相关凭据上没有注明价值的,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新版第十四章政府补助(新准则)课件.ppt

• 直接将钱或物无偿的交给企业才算政府补助
精选
7
• 2.不包括:
• 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向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并支付的对 价
• 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
• 增值税出口退税。(本质上是退还企业垫付的税款,所
•
以不属于政府补助)
精选
8
【多选题】下列情况中,属于政府补助的有( )。 A.增值税的出口退税 B.财政拨款 C.先征后返的税金 D.即征即退的税金 E.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 F.政府与企业间的债务豁免
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资产账面价值;(
2)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
,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3)属于其他情况的,直
接计入当期损益。此外,对于属于前期差错的政府补助
退回,应当按照前期差错更正进行追溯调整。
精选
27
• 【例】甲企业于2×14年11月与某开发区政府签订合作 协议,在开发区内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协议约定,开发 区政府自协议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向甲企业提供300万元 产业补贴资金用于奖励该企业在开发区内投资,甲企业 自获得补贴起5年内注册地址不得迁离本区,如果甲企 业在此期限内搬离开发区,开发区政府允许甲企业按照 实际留在本期的时间保留部分补贴,并按剩余时间追回 补贴资金。甲企业于2×15年1月3日收到补贴资金。
合计
-
1题1.5分
-
-
-
-
1题1分 1题1分
-
-
-
1题12分
1题1分 2题2.5分 1题12分
1题2分 1题1分
2题3分
精选
3
本章内容结构
政府补助
新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新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本讲共分四部分:一是准则概述;二是准则内容讲解;三是新旧准则衔接;四是总结与比较。
一、准则概述政府补助会计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英国、香港等均制定了专门准则对其进行规范。
同时,由于我国政府补助形式较多,对企业影响较大,也是我国会计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早在1993年,我国就将本准则列入准则项目计划,并于1994年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
此后,由于当时的条件不成熟,我们没有下发本准则,尽管如此,我们在随后下发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新制度中,吸收了当时的一些意见,对政府补助会计作出了规定。
从现在看来,这些规定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不够系统,而且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披露要求。
这些不足需要通过专门的准则加以解决。
而且有了专门的准则,更便于企业操作,同时又有利于提高政府补助信息的透明度,更好地应对世贸规则提出的要求。
我们国家是转型国家,政府补助内容多、项目多,既有来自科技部门的、还有来自教育部门、农业部门的等等。
因此,就面临着如何进行划分和规范的问题。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政府补助的内容有两个准则,一个是第20号准则《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1994年),另一个是第41号准则《农业》(2003年1月1日起生效),在这个准则中有一章政府补助。
由于第20号准则发布较早,因此,在开始制定政府补助准则时主要参照按照第41号准则,把政府补助分为附条件的政府补助和不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在与IASB协调时,他们认为,第41号准则不是很理想,正在修改,于是,最终又回到第20号准则的思路,将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关于政府资本性投入问题的协调】12.政府补助应有规则地在会计期间确认为收益,以便将它们与需要弥补的有关费用相配比。
政府补助不应当直接贷记股东权益。
——IAS20政府补助准则,是新准则体系中篇幅最小的一个准则,不到800字。
最新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资料

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关键词:政府补助、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仅供工作参考)1、财政拨款的会计处理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
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给予特定行业、企业的政策性补助。
这类财政拨款一般没有指定用途而且与资产无关,其实质是对企业经营中因政府调控千预或其他非市场因素导致的“亏损”或“微利”等经营结果,从利润总额的角度进行“纠正”。
比如粮食企业、公用事业企业、三废治理企业,环保企业、高新技术开发企业等按销量、工作量等指标计算或其他规定取得的定额补助。
根据政府补助会计准则,企业应在收到补助或在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发时,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贷记“营业外收入”。
企业获得政府补助一般应在实际收到时进行会计处理,以避免随意性和防止调节利润。
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补助可获得及可计量时可以按照应收的金额确认和计量。
(2)科技专项拨款等。
这类拨款通常在拨付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的用途,如为某项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专拨的款项,而且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形成设备等长期资产,并可能还附加了资金返还的条件。
对于与资产相关的专项拨款,在取得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再将“递延收益”在该资产的寿命期内平均分配并结转至各期的“营业外收入”;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其尚未分配结转的“递廷收益”余额应全部转入该项资产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政府补助会计准则采用总额法确认政府补助利得,没有将财政拨款金额直接冲抵相关资产的价值,避免了相关资产价值被低估,使得与政府补助相关的资产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处置核算与其他同类资产的会计处理基本保持一致,以求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并通过分期将负债转化为损益,使相关资产产生的效益与其折旧或摊销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的利润表中配比。
【例】某环保产品生产企业研发一项节能环保产品获得专利。
政府补助-新旧准则差异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2017.05.10 发布]
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06〕第3号)[2006.02.15发布]
修订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允许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净额法冲减相关成本。
第十条对于同时包含与资产相关部分和与收益相关部分的政府补助,应当区分不同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应当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一)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资产账面价值;
(二)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三)属于其他情况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新旧一致
第二条本准则中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第二条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去掉了“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的描述,但定义一致。
第三条政府补助具有下列特征:
(一)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对于企业收到的来源于其他方的补助,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是补助的实际拨付者,其他方只起到代收代付作用的,该项补助也属于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ຫໍສະໝຸດ 新旧一致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财政部关于政府补助准则有关问题的解读【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财政部关于政府补助准则有关问题的解读【会计实务经验之谈】我部于2017年5月修订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以下简称政府补助准则),为便于理解,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一、关于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
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
政府补助准则不对“日常活动”进行界定。
通常情况下,若政府补助补偿的成本费用是营业利润之中的项目,或该补助与日常销售等经营行为密切相关(如增值税即征即退等),则认为该政府补助与日常活动相关。
二、关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总额法和净额法。
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一次或分次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成本费用等的扣减。
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所补偿成本费用等的扣减。
企业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判断某一类政府补助业务应当采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
通常情况下,对同类或类似政府补助业务只能选用一种方法,同时,企业对该业务应当一贯地运用该方法,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对某些补助只能采用一种方法,例如,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即征即退只能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
三、关于“其他收益”科目企业选择总额法对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增设“6117 其他收益”科目进行核算。
“其他收益”科目核算总额法下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及其他与日常活动相关且应直接计入本科目的项目。
对于总额法下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在实际收到或应收时,或者将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分摊计入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递延收益”等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四、关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企业先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再确认所购建的长期资产,总额法下应当在开始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时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将递延收益分期计入当期收益;净额法下应当在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预定用途时将递延收益冲减资产账面价值。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教材精讲-第十四章 政府补助(11页)

第十四章政府补助本章历年考情概况本章是根据新修改的政府补助会计准则进行讲解,属于重点章节。
考试既可以出现客观题,也可与其他章节内容结合出现在主观题中。
本章的考点主要包括:政府补助的判断、政府补助的形式、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等。
近年考试题型、分值、考点分布2019年教材主要变化本章教材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核心考点及经典例题详解【知识点】政府补助的概念(★)(一)政府补助的定义和特征1.定义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1)其主要形式包括政府对企业的无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以及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
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资源,不适用政府补助准则。
(2)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根据税法规定,在对出口货物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的同时,退付出口货物前道环节发生的进项税额,增值税出口退税实际上是政府退回企业事先垫付的进项税,所以不属于政府补助。
2.政府补助的特征(1)政府补助是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政府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及类似机构。
对企业收到的来源于其他方的补助,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是补助的实际拨付者,其他方只是起到代收代付的作用,则该项补助也属于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2)政府补助是无偿的即企业取得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不需要向政府交付商品或服务等对价。
无偿性是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
这一特征将政府补助与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购买服务等互惠性交易区别开来。
政府如以企业所有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相应的所有者权益,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属于互惠交易,不适用政府补助准则。
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如果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活动密切相关,且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者是对价的组成部分,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不适用政府补助准则。
需要说明的是,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条件,这与政府补助的无偿性并无矛盾,只是政府为了推行其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使用政府补助的时间、使用范围和方向进行了限制。
新旧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比较

新旧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比较作者:高雪君来源:《商情》2009年第27期[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让政府补助业务有了系统完整的准则依据。
根据新准则定义,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关键词]准则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国际类似组织也在此范围之内。
归纳起来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
下面就新旧准则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
一、旧准则下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及会计处理方法1.旧准则下政府补助没有单项的准则在2006年之前,由于当时条件不成熟,财政部没有正式发布政府补助方面的会计准则,只是在《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制度中,在对负债类、权益类科目的讲解中对政府补助会计进行了规定。
2.旧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没有统一有些业务采用收益法,如按销量或工作量收取的定额补助计入补贴收入;有些采用资本法,如无偿划拨的固定资产计入资本;有些采用总额法,如先征后退的增值税计入补贴收入;有些采用净额法,如将实际收到的财政贴息冲减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等。
3.旧准则下政府补助运用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1)和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通过“补贴收入”、“银行存款”等科目核算。
例如:某国有煤炭企业2007年收到国家拨付的政策性亏损补贴2000万元,企业做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2000贷:补贴收入2000(2)和资产相关的通过“专项应付款”、“在建工程”、“生产成本”、“固定资产”、“资本公积”等科目核算。
例如:A企业接受国家拨入的专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的资金500万元。
企业收到国家财政拨款时做:借:银行存款500贷:专项应付款500使用过程中有4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项目完工后可以形成固定资产,另外100万元用以研发费用。
则企业做账务处理如下:借:在建工程400生产成本100贷:银行存款500项目结束后,对可形成固定资产的政府补助,在结转固定资产的同时,按相同金额转资“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
一.政府补助定义和基本特征(续) 政府补助定义和基本特征( (二)政府补助基本特征(续) 政府补助基本特征( 5.免税 减税\ 5.免税\减税\增加计税抵扣或抵免等税收优惠不适 免税\ 用本准则,如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5年内 用本准则,如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5年内 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6.政府与企业间的债务豁免不适用本准则 6.政府与企业间的债务豁免不适用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
一.政府补助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政府补助定义 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 或非货币性资产, 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 投入的资本 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机构, 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机构,国际的类似组织也 在其范围之内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
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续) 政府补助会计处理( (三)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续) 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资产相关”指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相 资产相关”指与购建固定资产\ 关 ——应先确认为一项负债(递延收益科目) ——应先确认为一项负债(递延收益科目),自相关资产 应先确认为一项负债 形成并可供使用时起,在该项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形成并可供使用时起,在该项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 次计入以后各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科目) 次计入以后各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科目) —— 名义金额计量的,按1元计入资产和当期损益 名义金额计量的,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
二.政府补助主要形式与分类(续) 政府补助主要形式与分类( (一)政府补助主要形式(续) 政府补助主要形式( 3.税收返还 按照先征后返( 3.税收返还,按照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 税收返还, 向企业返还的税款, 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给予的政府 补助, 补助,应确认为当期损益 但是,直接免税\减征\抵免\ 但是,直接免税\减征\抵免\增加计税抵扣额等不 适用本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政府补助的类型
与资产相关 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 政府补助 企业取得与资产相 关政府补助以外的 政府补助。(用以 弥补企业的费用、 损失的补助。 企业取得的、用于 购建或以其他方式 形成长期资产的政 府补助。(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等)
• 政府补助的内容
• 1.包括:
• 财政拨款 • 财政贴息 • 税收返还(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 • 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一、总额法下的处理:
(1)20×1年3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
•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10
210
(2)20×1年4月30日购入设备: • • •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480 480
(3)自20×1年5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月末)计提折
旧,同时分摊递延收益:
①计提折旧(月度)(假设该设备用于污染物排放测
100 000 100 000 贷:其他收益
• 借:其他应收款 •
• 【例】丙企业2×15年11月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并与 2×15年12月20日收到了政府补助资金200万元。 • 2×15年12月20日,丙企业实际收到补助资金并选 择按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其账务处理如下:
• 借:银行存款
• 贷:营业外收入
• 借:递延收益
• 借:递延收益
3 000 000
3 000 000 3 000 000
•
贷:管理费用
3 000 000
• 对上例的补充:
• (1)本例中,甲企业应当在实际收到补助资金时应当先判 断是否满足递延收益确认条件。如果暂时无法确定甲企业 能否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即在未来10年内不得离开该 地区),则应当将收到的补助资金先计入“其他应付款” 科目,待客观情况表明企业其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 后再转入“递延收益”科目。 • (2)如果客观情况表明企业在未来10年内离开该地区的可 能性很小,比如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认为甲企业迁离该地区 的成本大大高于收益,则甲企业收到补助资金时应当计入 “递延收益”科目,实际按规定用途使用补助资金时,再 结转计入当期损益。(上页例题中的做法)
• 1.如果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应按照名义金额 (1元)计量资产价值。 • 2.递延收益分配起点为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 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起点为开始计提折 旧或摊销的时点; • 3.递延收益分配终点为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被处置 时。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配 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资 产处置收益(17年重新表述)。 • 4.总额法和净额法两种方法任选一种,不得随意变 更。
造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 二、净额法:
1.收到补助款时 利 借:银行存款 得 贷:递延收益 1.购入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等 资 产 借:递延收益(全 额) 贷:固定资产 2.期末 借:管理费用/制 3.处置时 2.期末 3.处置时
无账务处理
无账务处理
贷:银行存款
造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政府补助的类型
与资产相关 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 政府补助 企业取得与资产相 关政府补助以外的 政府补助。(用以 弥补企业的费用、 损失的补助。 企业取得的、用于 购建或以其他方式 形成长期资产的政 府补助。(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等)
二、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月度):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4)20×9年4月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54 216 2.25((480-210)÷10÷12) 2.25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120
270
贷: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收入
54
66
•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
• 一、总额法:
1.收到补助款时 利 借:银行存款 得 贷:递延收益 1.购入资产时 资 借:固定资产等 产 贷:银行存款 2.期末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其他收益 2.期末 3.处置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3.处置时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管理费用/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试,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旧 ②分摊递延收益(月末):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4(480÷10÷12)
4
1.75(210÷10÷12) 1.75
(4)20×9年4月出售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①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96 累计折旧 384(4×96) 贷:固定资产 480 借:银行存款 1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6 营业外收入 24 ②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42(210-1.75×96) 贷:营业外收入 42 (20×1年5月份开始折旧和摊销,20×9年5月份最后一次折 旧和摊销,正好8年,共96个月)
二、净额法下的处理:
(1)20×1年3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 • • •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10 210 480 480
(2)20×1年4月30日购入设备:
•
•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
210
210
(3)自20×1年5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月末)计提折旧(
2 000 000
2 000 000(非日常活动)
• (3)已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需要退回:
•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退回的,应当在需要退回的
当期分情况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1)初始确
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资产账面价值;(
2)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
,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3)属于其他情况的,直
• (2)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支出:
• 【例】乙企业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该企业的这种产品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 策,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 超过3%的部分,实际即征即退。乙企业2*17年8月在进 行纳税申报时,对归属于7月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提交退 税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的退税额为 10万元。 • 由于软件企业即征即退增值税属于与企业日常经营 活动密切相关的补助。乙企业2*17年8月申请退税并确 定了增值税退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第十四章 政 府 补 助 (新准则)
近六年考试情况
2013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综合题 1题1分 1题1分 2014 1题1分 1题1分 2015 1题1分 2016 1题1分 -
合计
2题2分
2题2分
1题1分
1题1分
近六年考情
2017年卷 2017年卷 2018年卷 2018年卷 一 二 一 二 单选题 多选题 1题1.5分 1题2分
)。
F.政府与企业间的债务豁免
【答案】BCDE 【解析】行政划拨属于无偿的,所以选E;债务豁免是 少还钱,而不是直接收到政府的钱,所以不选 F。
• 【例】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高效照明产品的企业。国家为了 支持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使用,通过统一招标的形式确定中标企 业、高效照明产品及其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甲企业作为中标企业 ,需以中标协议供货价格减去财政补贴资金后的价格将高效照明
接计入当期损益。此外,对于属于前期差错的政府补助
退回,应当按照前期差错更正进行追溯调整。
• 【例】甲企业于2×14年11月与某开发区政府签订合作
协议,在开发区内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协议约定,开发
区政府自协议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向甲企业提供300万元
产业补贴资金用于奖励该企业在开发区内投资,甲企业
自获得补贴起5年内注册地址不得迁离本区,如果甲企
判断题 计算题
合计
1题1分 1题1分
1题1分 2题2.5分
1题12分
1题12分
1题1分 2 题3 分
本章内容结构
第一节 政府补助 第二节 政府补助的 会计处理(重点) 政府补助概述
第一节
• ⒈政府补助的特征
•
政府补助概述
• 一、政府补助的定义及其特征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
货币性资产。
回部分补助,说明企业每多留在开发区内一年,就有权
取得与这一年相关的补助,与这一年内补助有关的不确
定性基本消除,补贴收益得以实现,所以甲企业应当将
该补助在5年内平均摊销结转计入损益。
• • • • • •
• • •
• •
【解答】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15年1月3日甲企业实际收到补贴资金: 借:银行存款 3 000 000 贷:递延收益 3 000 000 (2)2×15年12月31日及以后年度,甲企业分期将递延收 益结转入当期损益: 借:递延收益 600 000 贷:其他收益 600 000 假设2×17年1月,因甲企业重大战略调整,搬离开发区, 开发区政府根据协议要求甲企业退回补贴180万元。 借:递延收益 1 8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 1 800 000
• 甲企业选择将该政府补助冲减管理费用,其账务处理如下:
• ①2×14年4月10日甲企业实际收到补贴资金,客观情况表明甲企 业在未来10年内离开该地区的可能性很小
• 借:银行存款
• 贷:递延收益
10 000 000
10 000 000
• ②2×14年12月、2×15年12月、2×16年12月甲企业将补贴资金 发放高管资金时: • 借:递延收益 • • 贷:管理费用 贷:管理费用 4 000 000 4 000 000(冲减高管薪酬费用)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 分为: • • • •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 . (3)已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需要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