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优化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优化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交通流的集散、换乘和转移功能,对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和便捷度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规划与设计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规划与设计的角度,探讨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化方法和策略。

一、规划优化1. 考虑综合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趋势,确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在规划综合交通枢纽时,应考虑到城市交通网络的布局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尽量将综合交通枢纽布置在交通流量集中的地带,并与其他交通枢纽进行联动,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

2.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空间利用效率。

在规划综合交通枢纽时,应采用紧凑布局,合理利用土地面积,避免过度扩大占地面积,尽量保留周边土地用于其他用途,如商业、办公等,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3. 考虑不同交通模式的需求,合理划分和布局交通设施。

综合交通枢纽旨在为乘客提供便捷的换乘体验,因此,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交通模式(地铁、公交、火车、长途客运等)的需求,并合理划分和布局相应的交通设施,以保证换乘的便捷性和效率。

二、设计优化1. 创建舒适、便利的乘客环境。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中,应优先考虑乘客的舒适感和便利性。

设计宜选择通透明亮的建筑结构,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

同时,应合理规划行人通道和换乘通道,缩短换乘距离,提供便利的步行路径,并设置舒适的候车区和换乘区。

2. 提供完善的信息系统。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中,应设置先进的信息系统,包括导航指引、路线查询、换乘信息、车辆到站预告等,以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给乘客。

同时,在候车区和换乘区设置信息发布板,显示车次时刻表、到站信息等,方便乘客了解交通情况。

3. 优化交通流线和换乘流程。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中,应优化交通流线和换乘流程,以提高换乘效率和减少拥堵。

设计宜考虑乘客的流动路径,合理设置交通设施、通道和出入口,避免瓶颈和拥堵现象的发生。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了当前重要的问题之一。

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在城市中央或者重要节点上,将不同交通模式(地铁、公交、轻轨、有轨电车、出租车等)连接起来,服务于城市的居民和游客,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规划布局的需求、分析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对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进行探讨。

一、规划布局的需求1. 提高交通效率大城市的交通通常呈现出拥堵、爬行的状态,而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可以将不同的交通方式连接在一起,提高城市交通的互通性和便捷性,进而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2. 优化城市空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空间的利用变得愈发紧张,而合理规划综合交通枢纽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利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改善环境质量城市交通拥挤不仅导致了交通效率低下,还带来了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而通过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环境。

二、分析现状1. 缺乏统一规划目前大部分城市的交通规划和建设都是由不同部门分别负责,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

这导致了各交通方式之间的连接不畅,居民出行不便,交通效率较低。

2. 设施滞后大部分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设施滞后,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地铁换乘站人流高峰时段拥挤,公交站等候区域拥堵,都是现有综合交通枢纽设施滞后的表现。

3. 环境问题凸显交通拥堵导致了尾气排放增加、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凸显,加剧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恶化。

三、存在问题1. 交通转换不便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存在着交通转换不便的问题,尤其是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降低了交通效率。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通常狭小拥挤,特别是在人流高峰时段更加明显,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 环境压力较大交通拥堵带来的环境压力较大,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

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

3、公共设施的布置: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公共设施,如商 业设施、休闲设施、卫生设施等,以便于乘客出行和生活。
4、城市规划的角度: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既要 满足当前的城市发展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城市发展潜力。
5、可持续发展的考虑: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规划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注重环保和节能减排,以建设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管理方面,国外典型案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 安检为例,国外综合交通枢纽通常采用智能化的安检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检 测出乘客随身携带的物品,有效提高了安检效率。此外,在换乘方面,国外综合 交通枢纽注重提供便捷的换乘服务,使乘客能够方便地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切换。 例如,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就设置了便捷的换乘通道,乘客只需步行或乘坐电梯即 可轻松到达下一个交通工具的站点。
在系统工程方面,研究者们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经济 等多方面因素,为综合换乘枢纽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数理分析等。实地调研 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为研究提供真实数据。问卷调查可以掌握公 众对综合换乘枢纽的需求和意见,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文献研究可以对既往研 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发现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数理分析可以利用数学模型 对综合换乘枢纽的交通流量、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为优化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在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协调原则:综合考虑各种交通方式的特性,以整体协调的方式安排 交通线路,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顺畅换乘。
2、高效利用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交通枢纽的运输效率,减少交 通拥堵和浪费。
3、公共便利原则:以人为本,合理布置公共设施,方便乘客的出行和换乘。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Ke y wo r d: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n s p o ta r t i o n h u b ; P l a n n i n g l a y o u t ; Ra p i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y s t e m; Cu r b s i d e
h u b , a s we l l a s a n a l y z e s t h e f u n c t i o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h u b. T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wi t h
ZHAN G S h e n g , FE NG Ba o
( S h a n g h a i Mu n i c i p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Gr o u p ) C o . , L t d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 C h i n a )
a r r a n g e me n t a n d g e n e r a l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f o r t h e h u b c a p a c i y t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or f d o me s t i c h u b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

综合交通枢纽的要素与布局_综合考虑空中地面和地下的交通立体规划

综合交通枢纽的要素与布局_综合考虑空中地面和地下的交通立体规划

4.结合地下开敞式空间的设置可有效实现枢纽消防安全
综上所述,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中不可避免要出现大规模地下空间,其消防和 安全问题往往成为制约方案的控制因素之一,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设置适当的 下沉广场,有利于丰富空间效果,明晰功能界面,更可提高消防及安全性能。
4.结合地下开敞式空间的设置可有效实现枢纽消防安全
综合交通枢纽的要素与布局_综合考虑 空中地面和地下的交通立体规划
综合交通枢纽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客流、商流、经济贸易的重要汇 集点,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核心,以枢纽为依托的城市商务区或城 市副中心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其中大型、超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城 市乃至区域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由枢纽引发的新一轮城市建设成效日 益显著。
虹桥枢纽
4.枢纽要素与布局
因此,如何理顺上述各大交通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布局成为枢纽设计的重点。 高速铁路与虹桥机场同样是服务于国内的中长途旅客,故之间的换乘关系并 不是很密切,但高铁与虹桥机场旅客绝对数量很大,发生的换乘量为中等水平; 磁浮车站则担负着浦东国际机场“前厅”的功能,与高铁的城际部分、虹桥机场 均有着重要的换乘关系。
枢纽内交通设施规模呈现不断扩大化趋势,大量的社会车、出租车,公交 车辆停泊,对枢纽内部空间,对城市土地的需求加大,地面的土地资源已不能 满足这种扩大化的需求,特别在城市中心区的枢纽改造工程,面临土地更为紧 张的困境。向地下发展,实施交通设施立体化可以有效解决土地与规模之间的 矛盾,地下空间在枢纽建设中的大量开发使用充分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
虹桥枢纽剖面示意图
虹桥枢纽
4.枢纽要素与布局
由此可见,磁浮车站在换乘关系中处于比较关键的位置,它应该与高速
铁路、虹桥机场取得便捷的换乘关系。 由此形成了如下的场站空间关系: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大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指一个城市内部或者城市周边的一处或者多处地点,集合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如地铁、公交、轻轨、快轨、高铁、长途汽车、出租车等,同时还包括停车场、自行车停放区、换乘站等设施,便于人们进行交通换乘,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在城市规划中,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如何有效地配置各种交通设施,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是城市规划设计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规划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从而设计出合理、高效、便利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应该考虑城市的整体交通需求。

根据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办公区、商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地规划设计综合交通枢纽的位置和规模。

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可以布置更多的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同时加大换乘设施的建设力度,方便市民进行交通换乘。

在商业区和办公区,可以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自行车停放区,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

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应该根据城市的交通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布局。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城市交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规划设计综合交通枢纽时,要考虑未来城市的交通需求,并在设计时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后续的扩建和改造。

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设计综合交通枢纽时,要注重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在综合交通枢纽附近增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引导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在枢纽场站设置绿化带,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还要注重与其他基础设施的衔接。

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衔接,如道路、桥梁、隧道等。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详细规划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详细规划

服务设施规划
服务设施规模
根据枢纽的客流量和需求,规划不同规模的服务设施,包括酒店、 会议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
服务设施布局
根据枢纽的交通流线和空间布局,合理规划服务设施的位置和分 布,确保服务设施与交通流线有机结合。
服务设施经营管理
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优质服务商和运营商,提高服务设施 的品质和效益。
公共交通规划
公交线路规划
优化和完善交通枢纽周边的公交线路网络,提高公共 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市民出行。
轨道交通规划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情况,合理规划轨道交 通线路和站点,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
出租车服务区规划
合理规划出租车服务区,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提高交 通枢纽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停车设施规划
可持续性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 能源等资源,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适应性原则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变化,合理规划交通枢纽 的规模和设施配置,确保规划具有足够的适应性和弹性。
前瞻性原则
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将创新理念和技术融 入规划中,使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实施计划
项目组织与协调
成立专门的规划实施小组,负责协调 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时间安排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任 务和完成时间,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预算与资金筹措
进行项目预算分析,确定资金来源, 积极寻求政府和企业的投资与支持。
技术方案与实施
根据规划要求,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 包括交通设施、建筑结构、环保节能 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措施

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措施

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规划设计
3.慕尼黑国际机场枢纽。慕尼黑国际机场占地 15km2,是欧洲范围内十分重要的机场,其和慕尼黑市区 之间的距离为29km。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该机场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小城市。其业务 范围涉猎也较广,内部设置了超市、诊所、展厅等。
4.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枢纽。虹桥国际机场核心阵地面 积为16km2,东西南北分别和上海外环线、铁路外环线、 沪渝高速公路、北翟高架路相邻或者相接,在虹桥国际机 场的连接作用下,城市远距离交通方式、中距离交通方 式、近距离交通方式实现了融合。同时在建筑本体和内部 快速集散道路的作用下,城市跨区域、大范围的人流物流 的快速集散都得到了实现,而且非常方便和快捷。
J YAN JIU IAN SHE
规划设计
Da xing ji chang zong he jiao tong shu niu gui hua cuo shi
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措施
葛林
一、枢纽发展研究 1.交通枢纽定义。枢纽的英文为“Hub”,是指 “引入、接出、内部交互”的一种装置。交通枢纽为 “Transportation Hub”,对应“引入、接出——到达、 出发;内部交互——中转换乘”,是依托于班次化、大容 量的公共交通站点,建立在乘客到发基础上,强调并突出 中转换乘功能的客运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客运交通 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交通枢纽发展历程。在交通方式尚不发达的时期, 城市间的各类对外交通方式之间很少构成交集。随着交通 运输工具现代化、多样化时期的到来,高速铁路、高速公 路以及航空运输业的兴起引发了各类交通工具之间的竞 争,并不断促进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在各种交通系 统发展的同时,铁路、航空、地铁、汽车客站等交通一体 化的综合性枢纽也应运而生。 3.枢纽发展趋势。2012年3月,国际机场协会 (ACI)公布了2019年度全球机场服务质量奖(ASQ)的 获奖名单,共有84个机场获得140项大奖,有史以来获奖 机场数量最多。其中,多次获奖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 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上海浦东国际 机场等依旧榜上有名,2019年共有40多亿旅客通过ASQ 的机场出行。面对当下陆侧交通集散压力的情况,机场的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一、项目背景上海东站作为上海市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承载着大量的客运和货运流量。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现有的交通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上海市政府决定进行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的设计,以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工程目标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的设计目标如下: 1. 提升客运能力:增加候车室和站台的数量,提高客运设施的质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

2. 优化货运体系:改善货运设施,提高货运效率,以支持上海市的经济发展。

3.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4.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优化交通规划,改善道路和交通信号系统,减少交通拥堵。

三、设计方案1. 候车室和站台扩建•增加候车室和站台的数量,以容纳更多的乘客。

•设计舒适的候车室,配备舒适的座椅和便利设施,提供良好的候车环境。

•优化站台布局,方便乘客上下车,减少拥堵。

2. 货运设施改善•建设现代化的货运站,配备先进的装卸设备和仓储设施,提高货运效率。

•优化货运流程,提高货运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货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3. 停车场建设•建设多层停车场,增加停车位的数量,缓解停车难问题。

•引入智能停车系统,提供实时的停车位信息和导航服务,方便驾驶员停车。

•设计合理的停车场布局,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

4. 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商业综合体,提供各类商业设施,满足乘客和周边居民的日常需求。

•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共卫生间、母婴室、自动售货机等,提供便利的服务。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和成本等要素。

•筹集项目资金,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

2. 设计和招标•进行综合交通枢纽和配套工程的设计,包括建筑设计、交通规划和设备选型等。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摘要:一、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概述二、工程设计目标和原则三、交通枢纽设计方案四、配套设施设计方案五、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六、工程效益分析七、总结正文: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一、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概述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一项重大的交通枢纽建设工程。

该工程旨在提升上海东站的运输能力,缓解上海市区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

二、工程设计目标和原则1.提升运输能力:通过扩大上海东站的规模,提高运输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

2.优化交通布局:合理规划交通枢纽与配套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方便旅客出行。

3.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4.安全舒适:以人为本,确保旅客安全舒适地出行。

三、交通枢纽设计方案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采用立体化的设计,将不同交通方式的高效整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铁路线:设置多个站台,满足不同列车的停靠需求。

2.地铁站:接入地铁线路,方便旅客换乘地铁出行。

3.公交站:设置多个公交站点,提供多种公交线路,满足旅客不同的出行需求。

4.长途汽车站:提供长途汽车服务,满足长途出行需求。

5.停车场:设置充足的停车位,方便旅客自驾出行。

四、配套设施设计方案1.商业设施:设置购物、餐饮等商业区域,满足旅客购物和餐饮需求。

2.休闲设施:设置休息、娱乐等区域,让旅客在候车时可以放松身心。

3.旅客服务:提供咨询、导乘等一站式服务,方便旅客出行。

4.安全设施:设置安全检测设备,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五、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合理规划排水、绿化等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工程效益分析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提升上海市区的交通能力,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第一章:引言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各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地,也是城市的重要节点。

如何科学规划和设计一个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进行探讨。

第二章: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原则一个良好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应当基于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和体验,创造舒适便捷的交通环境;2)合理布局:合理规划各种交通方式的布局,确保互联互通;3)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交通资源,提高设施利用率;4)可拓展性:考虑未来交通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规划,以便后续的扩展。

第三章: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流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流程主要包括:1)需求调查与分析:了解区域交通状况和未来发展需求;2)设施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便于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3)交通流分析与模拟:通过交通流模拟,评估不同方案的交通运行效果;4)布局设计与功能规划:根据需求和分析结果,设计枢纽内的各项设施和功能分区;5)交通组织与调度: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确保交通流畅;6)环境与景观设计:考虑枢纽周边环境和景观,创造宜人的城市空间。

第四章: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的要点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场站设计:根据交通流量和需求,合理规划车站和候车区域,确保流线畅通;2)换乘设计:设计方便快捷的换乘通道,减少换乘时间;3)停车设计:合理规划停车场,提供足够的停车位;4)公共空间设计:创造美观舒适的公共空间,提升使用者体验;5)设施配置:配置合理的服务设施,满足乘客需求;6)安全防范:加强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确保枢纽的运行安全。

第五章:案例分析:北京南站以北京南站为例,介绍一下其规划与设计。

北京南站是北京地区的一个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汇集了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

该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乘客出行的需求,设置了多条出入口,并合理规划了站内的交通流线,便于乘客的换乘和行走。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在城市主干道、公交线路、地铁线路等重要交通要素的交叉点上,通过建设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地铁、公交)、地上换乘站和周边商业、文化等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连接和便捷换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居民出行舒适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这种综合的交通枢纽不仅有助于城市交通的整合,也是城市规划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下,交通繁忙、出行不便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障碍。

因此,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市民的关注。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位置选址。

综合交通枢纽的位置选址要尽可能地靠近城市主干道、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的交叉口,以方便乘客转换交通方式。

同时,也应根据周边人口密度、商业区、政府机构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二、布局设计。

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设计应该符合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使得乘客的出行方便快捷,让乘客越少走楼梯越好,必要的通行设施需要考虑到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同时,布局设计还要考虑到车辆的通行和停靠,要有足够的停车位和交通管理设备。

三、室内环境。

综合交通枢纽的室内环境应该合理舒适,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建议同时可以为乘客提供商铺、餐厅、休息厅、公共厕所等设施,以增加乘客的舒适感。

四、建设技术。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技术需要考虑到有限的空间条件,因此需要采用精细化的设计和工艺来优化空间布局,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空间。

五、管理服务。

综合交通枢纽的管理服务需要运营商和政府层面合作,建立相应的维护机制,定期进行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设施的长期使用和运作的顺畅。

在服务方面,要做好咨询、导航、安保、清洁、运营等内容的服务,为乘客提供便捷的交通环境和良好的出行体验。

总之,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全方位考虑到交通、人、车、商、文化等要素的需求,才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加便捷、温馨、舒适的交通出行体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

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

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一、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在连接城市、区域乃至国际间的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综合交通枢纽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一个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

其布局设计的合理性、便捷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流畅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的剖析,总结其设计理念和经验教训,为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我们将从枢纽的选址、功能定位、交通组织、空间布局、换乘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成功背后的设计逻辑和实践策略。

通过对这些国外典型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优秀的综合交通枢纽往往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地理位置优越,能够有效连接城市内外交通二是功能定位明确,能够满足不同出行需求的多样化服务三是交通组织有序,能够实现各类交通方式的顺畅衔接四是空间布局合理,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空间使用效率五是换乘设施便捷,能够为乘客提供快速、舒适的换乘体验。

1. 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性综合交通枢纽在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的交通集结点,更是连接不同交通方式、实现交通流转换的关键节点。

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设计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否,以及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

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出行难等问题日益凸显。

一个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能够集散大量的客流和货流,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快速转换,从而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效率。

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设计对于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优化城市交通网络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的重要节点,其设计和建设往往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和拓展。

综合交通枢纽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首先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然后详细讨论了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和特点,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原则以及规划布局要素。

随后对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强调了规划布局对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总结指出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为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和完善,以确保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定义、特点、原则、要素、分析、发展趋势、重要性、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大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解决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连接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的重要枢纽,对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也变得愈发重要。

合理科学的规划布局可以有效解决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深入研究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城市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规划合理的综合交通枢纽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划良好的综合交通枢纽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
总工程师 交通一体化是枢纽建设 的 目标 ,

21 0 0城 市 道桥 与 防洪 第 五 届全 国( 国际 ) 术 高峰 论 坛 专 辑 技
2 1 9月第 9期 0 0年
要 求 做 到 交 通 设施 一 体 化 , 以缩 短 换 乘 距 离 , 少 减 换 乘 时 间 , 时有 利 于 组织 管理 一 体 化 ; 同 布局 集 约 化 包 括 土 地使 用 集 约 和 市 政 配套 设 施 集 约 ,以节
i I

斑8
_
酶 寻 莲 }

也 可 为其 他 枢 纽设 施 建 设 提 供 参 考 ,同时 也 为完
善 这 方 面 的 规 范标 准 进 行 了基 础 性 的工 作 。 12 大 型综 合 交通 枢 纽 的 定 义 。
日1 目 ■ ■ ■ 篓
% 卿



随 着 我 国上 世 纪 9 0年 代 以 来 的 高 速 公 路 大 发展 , 空 运 输 大 发展 , 航 以及 目前 正 在蓬 勃 开 展 的
高速铁路大建设 , 极大地改善 了人们 的出行 条件 。 其 中作 为 提 高 出 行 质量 重 要 环 节 的交 通 换 乘 越 来 越受 到重 视 ,综 合交 通 枢 纽 的地 位 和 作 用 越 来 越 突 出 。 分 整 合 都 市 内外 部 交 通 衔 接 资 源 、 力 提 充 努 升 综 合 交 通 枢纽 的功 能与 效 率 , 已经 成 为 各 国大 都 市 一 体 化 交通 系统 建 设 的关 键 环 节 。上 海 在 上
中图分 类号 :421 文 献标 识码 : U 9. A 文 章 编 号 :0 9 7 1 ( 0 0)9 0 0 - 7 10 - 76 2 1 0 - 0 10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解析——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例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解析——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例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解析——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例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入境门户和干线机场之一,为山东民航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形成的临空经济区和航空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我国交通枢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将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系统汇集、衔接,构建各方式协调高效、衔接顺畅、换乘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区域性国际领先的综合交通枢纽。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总体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以建设国际领先的“现代化联运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统筹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货运物流、小清河航运等交通系统衔接引入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各交通方式科学安排、交通换乘系统组织,提出机场枢纽的综合交通体系结构和布局,旨在推进济南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国家交通枢纽城市。

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例,探讨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思路。

一、集疏运交通体系规划集疏运交通体系规划按照整体性、人本位、先进性、一体化、均衡性、可持续、互动性原则,各要素统筹考虑。

规划按照功能完备、能力保障、衔接顺畅的策略加强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

基于以上原则针对国铁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速公路系统、快速路系统、城市道路系统、机场巴士、机场货运组织等进行综合规划。

(一)、国铁系统规划济南铁路枢纽是全国路网性枢纽之一,衔接京沪高速铁路、胶济高速铁路、京沪线、胶济线及邯济线。

枢纽北接京、津、内蒙和东北地区,南接华东地区,西接河北、山西地区,东接山东半岛,与青岛港、烟台港等港口间有便捷通路。

在济南铁路枢纽深入研宄过程中,开展机场-济南东-济南-济南西-济南北-机场环线运营可行性研宄等工作,打造济南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与布局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与布局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与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与布局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交通的纽带,也是城市发展的支撑点。

本文将从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与布局角度,探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布局模式。

一、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重要性:1. 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的节点,起到连接不同交通方式的作用。

它将公交、地铁、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方便市民出行,提高交通效率。

2. 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枢纽,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一个良好的交通枢纽能够吸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3. 交通枢纽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个现代化、便捷、舒适的交通枢纽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原则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原则:交通枢纽规划应该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以满足市民出行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交通枢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实现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

2. 便捷性原则:交通枢纽应该设计成便于市民出行的场所,包括方便的换乘设施、合理的布局和便利的服务设施等。

通过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可以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3. 安全性原则: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包括交通流的分流、行人通行的安全、设施设备的安全等。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 环境友好性原则: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环境友好性,包括降低噪音、减少尾气排放、提供绿化空间等。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措施,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三、交通枢纽的布局模式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1. 集中式布局:将不同交通方式的站点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一个大型的交通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它在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是确保交通系统高效运行和优化交通网络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讨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内容要点以及现代设计趋势。

一、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对于城市交通系统的顺畅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综合交通枢纽能够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机连接,减少换乘时间和成本,并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体验。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还能够减少交通拥堵、优化交通流量分配,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的内容要点1. 交通需求分析: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确定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规模、所需设施和服务等级。

同时,还需考虑未来的交通需求增长和趋势,确保规划与设计的可持续性。

2.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是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的关键。

考虑城市发展的趋势、人口密集度、交通网络和土地可用性等要素,确定最佳的位置。

3. 设施规划与布局:根据综合交通枢纽的规模和功能需求,进行道路、铁路、地铁、机场等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

同时,还需考虑换乘通道、停车区、公共设施、商业配套等附属设施的布局。

4. 环境与可持续性考虑: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5. 功能特色与服务升级:为满足旅客不同的需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要考虑添加特色功能,如商业中心、休闲区、文化设施等。

同时,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设施,如无线网络覆盖、电子导览、自动售票系统等,提升客户体验。

三、现代设计趋势1. 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应用智能化系统来提高安全性、便利性和效率。

例如,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可帮助实时监测交通流量、换乘状况和安全事件,并及时调整运营策略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 着 我 国上 世 纪 9 0年 代 以 来 的 高 速 公 路 大 发展 , 空 运 输 大 发展 , 航 以及 目前 正 在蓬 勃 开 展 的
高速铁路大建设 , 极大地改善 了人们 的出行 条件 。 其 中作 为 提 高 出 行 质量 重 要 环 节 的交 通 换 乘 越 来 越受 到重 视 ,综 合交 通 枢 纽 的地 位 和 作 用 越 来 越 突 出 。 分 整 合 都 市 内外 部 交 通 衔 接 资 源 、 力 提 充 努 升 综 合 交 通 枢纽 的功 能与 效 率 , 已经 成 为 各 国大 都 市 一 体 化 交通 系统 建 设 的关 键 环 节 。上 海 在 上
3 12 布 局 方 法 ..
重 大 , 论 是 主 体 设 施 还 是 集 疏 运 体 系 , 建 设 无 其 规 模 、 级 、 局 以 及 交 通 组 织 和 管 理 方 案 的 确 等 布
() 1 整体 布局 集 中紧 凑
为 了减 少 换 乘 距 离 ,设 施 布 局 应 尽 量集 中 紧 定 ,都有赖 于准确到位 的交通 量分析和预测 , 交 凑 , 旁邻 设施紧密贴 临 , 缝衔接 ; 无 上下设施互相 通 量 预 测 甚 至 是 枢 纽 项 目可 行 性 论 证 的关 键 性 叠合 , 直 换 乘 。 垂 资料 。 ( ) 平 布 局 近 大 远小 2水 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量预测 的主要成果是旅 客 优 先 考虑换 乘 量大 的交 通 设施 靠 近主 体设 换乘 矩 阵 的确 定 。旅 客换 乘 矩 阵 由枢 纽 对 外交 通 施 ,不 得 已时 换乘 量小 的交 通 设 施 布 置在 稍 远 的 客 运量 预 测 、 纽旅 客 集 疏 运 方式 预测 、 纽 周边 位置 , 枢 枢 以使 更 多 的旅 客 方 便 换乘 。 开 发交 通 量 预 测 结果 整 合 得 到 。枢 纽 对 外 交 通 客 ( ) 直 布 局 经 济合 理 3垂 运 量 预测 是 论 证 对外 交 通 设 施 规 模 、服 务 功 能 的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为 了凑 近距 离 , 便换 乘 , 方 常常
收稿 日期 :00 0 — 0 21—73
图 2 枢纽 周边设 施构 成简 图
14 大 型 综 合 交 通 设 施特 点 .
总 结 国 内外 大 型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建 设 的 经 验 , 其 特 点 可 归 结 为交 通一 体 化 、布 局 集 约 化 和 枢 纽
作者简介 : 徐健 ( 92 ) 男 , 苏吴县 人 , 15一 , 江 教授级 高级 工程师 ,
i I

斑8
_
酶 寻 莲 }

也 可 为其 他 枢 纽设 施 建 设 提 供 参 考 ,同时 也 为完
善 这 方 面 的 规 范标 准 进 行 了基 础 性 的工 作 。 12 大 型综 合 交通 枢 纽 的 定 义 。
日1 目 ■ ■ ■ 篓
% 卿



最少。
省土地资源 , 降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 枢纽综合开 发 可 以在 提升 枢 纽 服 务 功 能 的 同 时 ,辐 射 周 边 区 域, 同时周 边 土 地 价值 。
2 交 通 量 预 测
交 通 量 预 测 是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规 划 设 计 的 主 要 依 据 , 型综 合 交 通 枢 纽 交 通 量 预 测 更 是 意 义 大
工 程设 施 的逐 步 建 成 ,课 题 研 究 也 取 得 了初 步 的 成 果 。 些 成 果 一 方 面支 撑 了工 程 建 设 , 一方 面 这 另
合枢纽 , 铁路综合 枢纽 , 公路综 合枢纽 等 ; 多主体 模 式有 空 铁 综 合 枢 纽 , 铁 综 合枢 纽 , 空 综 合 枢 公 公 纽, 以及 空 铁 公 综 合 枢 纽 等 13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的 设 施 构 成 . 综合交通 枢纽 的主要设 施分建筑本体和周边 交 通 设 施 两 大 块 。建 筑 本 体 指 枢 纽 内部 各 功 能 组 团, 主要 有 主 体 设 施 、 乘 设 施 、 蓄 车 设 施 、 换 停 商 业 开 发 等 ( 图 1 ; 边 交 通 设 施 指 连 接 枢 纽 与 见 )周 周 边 区域 的 交 通设 施 , 城 市 道 路 或 专 用 道 路 、 有 轨 道 线 路 、 围 站 场等 ( 图 2) 外 见 。

图 1 枢纽 建筑 主体构 成简 图
以一 种 及 一 种 以 上 城 市 对 外 交 通 为 主 体 , 涵 盖 两 种 及 两种 以上 城 市 公 共交 通 ( 面 公 交 , 道 地 轨
交通等 ) 设施 , 融合 多种换乘方式的交通综合体称 为 综 合交 通 枢 纽 。 当 城 市 对 外 交 通 主体 设 施 达 到 以 下 标 准 , 定 义为大型主体设施 ,即机场客运量每年 200万 0 人次 ; 路 客运 专 线 站 日发 送旅 客 5万 人 , 发 送 铁 年 旅 客 185万 人 ; 路 客 运 站 日发 送 旅 客 1万 人 . 2 公 年 发 送 旅 客 3 5万 人 。组 成综 合 交 通 枢 纽 的 对 外 6 交通 主体设施 至少一个 达到 了其 自身领域 内“ 大 型” 级别 , 类综合 交通 枢 纽称 为大 型综合 交通 此 枢纽 。
中图分 类号 :421 文 献标 识码 : U 9. A 文 章 编 号 :0 9 7 1 ( 0 0)9 0 0 - 7 10 - 76 2 1 0 - 0 10
1 概 述
1 1 研 究 背 景 .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根 据 主 体 设 施 组 成 可 分 为单 一
主 体模 式 和 多 主体 模 式 。单 一 主体 模 式 有 航 空 综
需要上下叠合 , 立体布局 , 这时需要综合考虑设施 投 资 和 长 期 运 行 的 经 济 性 以 及 乘 客 换 乘 的 方 便 甚 质 交、 出租 车 或 小 客 车 的 比例 。 型综 合 交 通 枢 纽往 性 , 至 还要 顾 及 设 施 的景 观 和环 境 因素 。 量 大 大 地 往 能对 周 边 地 区客 流产 生 较 强 的吸 引 力 ,枢 纽衔 的 交 通 设 施 布 置 在 地 面 层 往 往 可 以节 省 投 资 ; 接设 施 交 通 容 量 需要 考 虑 这 部 分 交 通 量 ,或 反 过 下工 程 造 价 往 往较 高 , 比将设 施 高架 起 来还 要 贵 , 来 对周 边 地 区开 发 规模 提 出控 制 性 的 意见 。 并 且 还 需 要 长 期运 营耗 费 ,但 城 市 轨道 交 通 为 了 成 功 的 交 通 量 预 测 需 要 在 一 些 方 面 准 确 把 与城市道路立体化 , 并且避免运行 噪音 , 在线路段 握。 一是 要 准 确 把 握 枢 纽 的 功能 定 位 , 明确 枢 纽 的 已经行 走 在 地 下 ,在枢 纽 内布 置 在 地下 就 是 合 理 主 要 交通 功 能 、 射 服务 区域 和 集 散交 通 方 式 。 辐 一 的 了 ; 客 上 下移 动 困难 , 乘 一般 在 枢 纽 内需 提 供 电 般 对 外交 通 是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的 主要 功 能 ,不 同的 梯 或 自动扶 梯 , 涉 及 增 加 投 资 和运 营 费用 。 些 也 这 对外交通 方式有着不 同的衔接交通需求 和特点 , 都需 要 综 合 考 虑 平 衡 , 出较 优 的方 案 。 找 枢 纽 服务 区域 的不 同也会 决定 不 同 的集 疏 运 方 式 () 4 换乘 衔 接 公 交 优先 枢 纽 的各 设 施 衔 接 应 突 出公 交 优 先 。枢 纽 的 和 需 求 。二 是 要 准 确 把握 枢纽 所 在 区域 和 城 市 的 主体设施 : 航站楼 、 铁路 客运站等具有客运量大 、 背 景 交 通 状 况 , 括 交 通 量 、 通 方 式 、 网和 交 包 交 路 通设施情况 ,这些都可能对枢纽 的集疏运方式产 客 流集 中 的特 点 。大 运量 的公 共 交 通 非 常适 合 作 生 影 响 。三是 要 准确 把 握 枢 纽所 在 区域 和城 市 的 为 主 体设 施 到 发 旅 客 的集 散 交 通 方 式 。 公交优先主要 体现在大运量轨交优先和地面 交通规划 , 准确 判 断 各 种 交 通方 式 的承 受 能力 , 必 大 须将 轨 交 的 布 要 时对 交 通 规 划 提 出调 整 建 议 。一 般对 于 大 型综 公 交 优 先 两方 面 。 运 量 轨 交优 先 , 减 上 合 交 通 枢 纽 的 衔 接 交 通 方 式 要 优 先 考 虑 公 共 交 局 靠 近 主 体 设 施 , 少 换 乘 距 离 , 下 换 乘 常 常 地面公 交优 先 , 将公交 车站靠 应 通 , 不 仅有 利 于减 少 道 路 交 通压 力 , 有 利 于低 是选 择 的方 案 ; 这 更 近 主体 设 施 布 局 , 大 型综 合 交 通 枢 纽 中最 好 将 在 碳 和环 保 。 公 交下客站设置在枢 纽站厅 门 口, 使旅客步行距
世 纪 建 设 了铁 路 上 海 站 、 东 国 际机 场 后 , 世 纪 浦 本 又相 继 建设 了铁 路 上 海 南 站 和 虹 桥 枢 纽 ,结 合 工 程 建 设 实践 ,在 大 型 综 合交 通 枢 纽建 设 理 论 方 面 展 开 了必要 的探 索 , 尤其 是 虹 桥 枢 纽 建 设 , 规模 其 和 集 约 度 前 所 未 有 , 解 决 规 划 、 计 、 设 中 面 为 设 建 f 重 大 问题 , 临的 有关 各 方 开 展 了深 人 的 研 究 , 随着
总工程师 , 从事 道路工 程规 划 、 计工作 。 设
综合开发三方面。 交通一体化是枢纽建设 的 目标 ,

21 0 0城 市 道桥 与 防洪 第 五 届全 国( 国际 9月第 9期 0 0年
要 求 做 到 交 通 设施 一 体 化 , 以缩 短 换 乘 距 离 , 少 减 换 乘 时 间 , 时有 利 于 组织 管理 一 体 化 ; 同 布局 集 约 化 包 括 土 地使 用 集 约 和 市 政 配套 设 施 集 约 ,以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