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
2024年最新最全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方案精品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排水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洪涝灾害频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因此,打造海绵城市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详细阐述2024年最新最全的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方案,以期改善城市排水及环境问题。
二、海绵城市建设原则1.生态原则: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为出发点,与自然和谐共生。
2.综合原则:将泛滥、污染、干旱、萎缩等问题综合考虑,采取多种综合措施解决。
3.可持续性原则:建设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
三、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内容1.雨水收集与利用在城市规划中加强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建设,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和蓄水池,将雨水引导到绿化带和广场进行雨水渗透和蓄存,以满足城市绿化用水需求。
2.自然滞留与渗透通过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湿地、雨水河、湖泊等自然滞留设施,增加城市地表自然渗透能力,使雨水渗透至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3.综合渗透管理在城市道路、广场、建筑等大面积硬化区域,采用透水材料和技术,使雨水能够自然渗透至地下,增加地下水资源。
4.绿色屋顶与墙面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面上增加植被覆盖层,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内部温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5.河湖湿地修复修复城市内的河湖湿地,恢复水体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
6.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城市内的绿化面积和湿地面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
7.污水处理与回用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系统,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实现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
8.地下空间利用通过挖掘地下空间,建设雨水收集、蓄存和渗透系统,增加城市地下水资源。
9.能源利用采用可再生能源设施,如太阳能、风能等,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引入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消耗。
四、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优势1.解决城市排水问题,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
2.改善城市内部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4.提高城市自然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临港某地块海绵城市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
37【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3月上海市临港某地块海绵城市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包 涵(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摘 要:本项目位于上海市临港片区,通过分析研究项目情况,确定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海绵设施,以最终达到最佳运行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筑与小区;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3-0037-02图1 建筑小区类海绵城市设计技术路线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将雨水蓄存净化,需要时将雨水错峰释放或利用的过程。
海绵城市通过各种低影响开发(LID)手段,采取“渗、蓄、滞、净、用、排”的各项措施,将宏观的海绵城市拆分为各种小规模的源头控制,使开发后的状态尽量与开发前的自然状态一致,以达到改善整个城市水循环的目的。
1 项目背景概况1.1 项目背景上海市是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编制了《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而临港片区是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颁布了《上海市临港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并制定了试点区内三年计划项目的管控指标,涉及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新建或改建海绵型建筑小区等一百多个计划项目,相关的计划项目均需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及验收。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保证规划区域内实现“5年一遇降雨不积水、100年一遇降雨不内涝、水质有提升、热岛有缓解”的总体目标。
1.2 项目概况本地块位于临港地区滴水湖附近。
临港地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特征,雨量充沛,短历时设计降雨强度大于上海主城区。
另外,临港陆域地势平坦,土壤入渗率偏低,综上,临港地区适合于海绵城市建设。
本地块由3栋多层住宅、9栋高层住宅和两栋商业建筑组成,地下为两层,总用地面积89313.7m 2,总建筑面积278599.4m 2,建筑占地面积29653.25m 2,建筑密度33.2%,绿化率25%。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根据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风险,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的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集成自然和人工系统,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雨水的绿色排放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和生态保护水平。
下面将从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雨水管理、水体保护和绿色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阐述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一、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海绵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再生,推进城市生态脆弱区的改善,逐步减少城市地表径流量。
指标包括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整体蓄滞洪水能力等。
1.城市绿地率:要求城市建设用地中至少有一定比例的绿地用地,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2.城市绿化覆盖率:要求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一定程度,为城市提供自然的氧气源和空气净化功能。
3.城市整体蓄滞洪水能力:要求城市在面对暴雨等极端天气时,能够通过绿地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手段,实现雨水的自然排放和绿地的蓄水功能。
二、雨水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强调雨水的绿色管理和综合利用,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和雨洪灾害风险,提升城市的抗灾能力。
指标包括雨水收集利用率、雨水渗透率等。
1.雨水收集利用率:要求城市在收集雨水后能够充分利用,如在公园、绿地等场所用于植物灌溉、景观水体补充等。
2.雨水渗透率:要求城市建设中尽量减少硬化地面的使用,提高自然地面的渗透能力,减少雨水径流量。
三、水体保护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保护城市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水文环境,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水污染现象。
指标包括水体水质评估指数、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指数等。
1.水体水质评估指数:要求对城市的各类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2.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指数: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如控制排水口的废水排放、合理规划城市的水体布局等。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4.08.13•【字号】沪水务〔2024〕350号•【施行日期】2024.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沪水务〔2024〕350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区水务局(海洋局),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相关处室,城投集团、城投水务集团:《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已经2024年7月30日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2024年8月13日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为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根据《本市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增大调蓄空间、提高蓄滞能力为目标,蓝绿灰管多措并举,落实水务各项工作,加强水务设施建设以及水务设施、海绵设施融合,助力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推进水务设施与海绵设施融合,统筹城市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统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以缓解城市内涝为重点,兼顾削减雨水径流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水安全韧性增强、水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系统健康、水资源利用高效的目标。
到2025年底,完成水务“十四五”各项任务,助推本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目标。
到2030年底,完成水务“十五五”各项任务,助推本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目标。
二、重点任务(一)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体系1.强化规划管控(1)结合编制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布局雨水调蓄空间,在详细规划中明确各类地块雨水调蓄能力。
上海临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顶层设计规划方案
上海临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顶层设计规划方案提纲一上海临港总体概况二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与需求三试点区顶层设计四试点探索及阶段性成果三、试点区选择与分区规划 区域位置一、上海临港总体概况临港中心城区临港浦东国际航空港洋山国际枢纽港•位于上海东南角,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地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由6大功能板块组成装备产业区南汇新城☆装备产业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临港奉贤园区☆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主产业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综合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临港奉贤园区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南汇新城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区域构成上海临港由德国GMP 公司按照“田园都市理念”进行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方案理念从天而降的一滴水跃入广袤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环带城市临水而居——Ebenezer Howard城市人自然城市规划核心:滴水湖一环带:商务办公二环带:城市公园三环带:城市居住•2016年4月,申报成为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临港试点区面积79.08 km 2,包括:主城区The Main City森林一期Lingang forest芦潮港社区Luchao-port communitya.主城区 67.76 km²b.国际物流园区 4.09 km²c.芦潮港社区 3.26 km²d. 临港森林一期 3.98 km²物流园区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滴水湖及周边水系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临港新城 ”田园城市 ” 的核心 整个临港区域降雨径流汇入点 临港新城最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滴水湖定位:•一般湖泊寿命只有几千年至万余年,分为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和衰亡期。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1109)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1109)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一.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一)必要性1.抢占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需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由于发达国家中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提高利润的需要和寻求兴新市场的驱动,产生了向外转移产业的压力。
中国由于政治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及传统的劳动力价格势差优势,成了新的世界经济和投资的热点地区,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最主要的引力中心。
尤其是发生了“9.11”事件,美国“金融安全防空港”的神话破灭。
中国加入WTO更催化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势头。
代表600亿美元投资的美国商会在经过调查后报告,全球投资正越来越倾向于中国,半数的公司将把公司新址选定在中国。
该会在2002年度《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上称,87%的美国企业欲扩大在华投资。
美国全球最富经验和最大的管理顾问公司之一的科尔尼公司,通过对1000家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调查后称,全球最大的跨国企业中有33%表示下一个投资目标是中国!2002年中国首次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国度。
整个世界经济已经显示出类似1992年的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情况。
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高潮,是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中国抓住了机遇,即时开发开放了浦东,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顺利实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小康走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长仍然是我国社会经济成长的核心和基础。
这次产业转移,将为中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极好机遇。
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要求,尽一切努力利用好这次机遇。
与九年代初相比,中国抓住这次产业转移的机会,有可能真正成为“世界工厂”,真正走上强国之路,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2
机密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征求意见稿)十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依托深水港和空港,依托浦东铁路与内河航运中转港,与海港新城相呼应,规划建设一个面积100-1内把生产基地外迁,其中70%把中国作为主要目的地。
中国正成为对全球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来自日、韩、欧、美制造业的转移浪潮极有可能使中国成为新的全球制造基地。
中国必须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装备制造业的滞后已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的瓶颈。
《中国装备制造业“十五”发展规划》提出,把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为我国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作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核心领域。
上海必须构建一个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实施国家战略、吸引国内外装备制造业集聚的全新平台。
这是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提供发展新空间的需要,是为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探索发展新思路的需要。
的基础性和功能性开发,总投资累计3000亿,基础设施投资累计1000亿,对上海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与示范作用。
党的十六大指出,鼓励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
目前,深水港开发已经启动,空港建设进入第以后,国际产业转移的高潮大约持续了四年,1996年以来步入相对平稳期。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步入新一轮产业转移高潮。
据权威经济专家称,新一轮转移呈现目的地多元化的特征,而且高潮时间不会超过3-5年。
如果不能抓住这段机遇期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取得实质性突破,那么在外资的强大竞争压力下,国内市场将面临被外资蚕食,国外市场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制造业强国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历史机遇难得,稍纵即逝。
2、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竞争激烈上海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际上面临着新加坡、香港、台湾、吉隆坡、汉城、曼谷等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国内有5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个保税区、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15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竞争;长三角周边地区作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上海形成水平分工,例如,昆山准备紧贴上海嘉定区建立一个占地180平方公里的吴凇江开发区,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驻;珠三角,如东莞,通过大量接纳台湾、香港等地的产业转移,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迅速崛起;沈阳、德阳等地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试点城市”,广东省已把通过建设南沙开发区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要点——以滴水湖环湖80米景观带为例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要点——以滴水湖环湖 80米景观带为例摘要: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水弹性,在降水时能很好的吸收保存水分,节能减排。
在干旱时候储存在地下的水分可以被植物利用吸收,减少人工罐溉的成本,较高的地表含水量可以调节城市的空气湿度,减少粉尘。
本文以上海临港新片区海绵城市建设为例,讨论海绵施工技术,以期为今后大规模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基础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透水铺装;旱溪;植草沟;盲管1、项目背景上海临港新片区主城区是由“一滴来自天上的神水,落地变成了湖,无数建设者艰辛的汗水汇入湖中,泛起涟漪层层”,涟漪拓出了临港的未来之路,层层环湖。
滴水湖碧波荡漾,是整个临港的灵魂所在,环湖80米景观带是对她最好的守护,也是最美的衬景,滴水湖景观带被誉为临港的“湖滨客厅”。
临港新片区承载了国家海绵城市的试点建设,环湖景观带总面积82.3公顷,总投资25.2亿元,项目定位为综合性开放公园。
我们公司承建的环湖80米景观带工程一期G区,占地面积约4.45公顷,种植面积2.88公顷,透水铺装0.9公顷。
本工程为改建项目,在综合考虑了原地形地貌,绿化景观、自然条件和排水系统等各方面因素,开展海绵施工提升城市功能。
建设理念和目标2.1建设理念海绵城市概念是2012年在我国首次提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它的理念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破坏。
海绵城市设计是在原有自然条件下结合人工措施,在保障城市无水涝,在降水时缓排减排减少污染,尽可能的让雨水存留、渗透、净化,保护环境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
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水塘等水系作为海绵体,并将透水路面、旱溪、植草沟、雨水花园等绿地和城市配套设施作为人工海绵体。
自然和人工充分结合,合理利用,在确保城市功能和景观效果的前提下,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达到最佳的蓄水保水功能。
主要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来达到蓄水,保水,节能减排的环保生态建设。
上海:将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
上海:将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
佚名
【期刊名称】《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年(卷),期】2016(0)3
【摘要】据《文汇报》报道,今年元旦,上海出台的海绵城市实施意见正式实施。
根据规划,各区县"十三五"期间将至少建一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浦东临港地区、松江新城和普陀桃浦地区作为试点区域先行。
据悉,试点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将不低于80%,即把80%的雨水留下来合理利用,20%通过传统方式排放;在老城地区,通过试点和改造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
根据《意见》。
【总页数】1页(P5-5)
【关键词】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文汇报》;铺装率;非机动车道;分流制排水系统;沥青铺装;污水管道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2
【相关文献】
1.城市低影响开发对雨水径流氮污染物的控制效应——以宁波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为例 [J], 毕军鹏;程军蕊;王侃;徐宇婕;王洋
2.海绵城市排水分区绩效达标规划实施路径探索——以深圳市国家试点区域某排水分区为例 [J], 吴亚男;孔露霆;任心欣;黄海涛;张明亮;葛永学;汤伟真
3.城市低影响开发对雨水径流氮污染物的控制效应
—–以宁波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为例 [J], 毕军鹏;程军蕊;王侃;徐宇婕;王洋
4.梧州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苍海新区成为试点区域 [J],
5.未来厦门将建设“海绵城市”18处重点区域确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1212)
机密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征求意见稿)二00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导言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精神,遵循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上海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一、二十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依托深水港和空港,依托浦东铁路与内河航运中转港,与海港新城相呼应,规划建设一个面积100-120平方公里左右,以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制造研发、现代物流、出口加工、自由贸易、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
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将作为一个实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亚太国际航空枢纽港与制造业强国等多项国家战略叠加效应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充分发挥浦东开发的放大效应,为海港新城提供产业支撑,成为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区,成为国家级现代装备业的发展基地,争取建立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为了贯彻落实9月21日陈良宇市长在市府专题会议上的工作部署和市政府第四季度的工作要求,我委会同市经委、市建委、市农委、市外资委、市规划局、市房地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南汇区政府等有关单位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委托科尔尼、野村、麦肯锡等三家国际著名咨询公司进行战略咨询,委托国家计委组织开展在上海创建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研究,会同本市有关委办局及研究机构就必要性与可行性、国际产业转移、规划选址与布局、产业定位、环境评估报告、市政配套等专题进行研究。
在上述三个层面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方案。
一、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一)必要性1、有利于抢抓国际产业转移战略机遇、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国际产业呈现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加速转移的趋势。
美国商会调查表明,87%的美国企业欲扩大在华投资;科尔尼公司最近在对1000家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调查后称,33%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下一个投资目标;在日本东京交易所上市的1143家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表示将在3年内把生产基地外迁,其中70%把中国作为主要目的地。
临港 海绵 实施方案
临港海绵实施方案临港海绵实施方案。
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所带来的水泥、沥青等人工覆盖物的增加,城市地表透水性不断下降,雨水难以迅速渗透地下,导致城市内涝、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城市水环境管理的一种新型手段,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临港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必须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海绵实施方案,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所带来的水环境问题。
二、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1. 提高城市地表透水性,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2. 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环境;3. 促进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海绵实施方案。
1. 道路绿化。
在临港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利用绿化带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设施,将雨水收集并逐渐渗透地下,提高城市地表透水性。
2. 屋顶绿化。
鼓励市民在屋顶进行绿化改造,设置绿化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设施,将雨水收集并利用于植被生长,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冲击。
3. 湿地公园建设。
在城市规划中适当设置湿地公园,利用湿地植被和土壤的吸水能力,将雨水进行自然过滤和净化,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
4. 雨水收集利用。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用于城市绿化、冲洗道路等,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
5.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
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增加雨水收集设施,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冲击。
四、实施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度;2.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市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3. 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4.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效果落实。
五、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
1. 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定期评估;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确保其效果最大化。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城市内部的水logging、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以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因此,发展海绵城市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整体思路和方案两个方面探讨海绵城市的建设。
一、整体思路1.整体目标:建设具备水循环、景观、生态三个特点的可持续城市。
2.核心理念:将水的自然循环引入城市管理,利用海绵特性调节城市水资源。
3.全过程管理:涵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实施和运维等各个环节。
二、方案1.规划设计阶段(1)水资源评估:对城市各个区域的水资源进行评估,包括降雨量、污水排放、地下水等。
(2)空间布局规划:合理划定城市绿地、湿地、水系等基础设施的分布,形成有机衔接的海绵网络。
(3)风险评估与适应性设计:考虑到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评估并在规划设计中采取适应性设计策略。
2.建筑设计阶段(1)绿色建筑:建筑内部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自然通风与采光能力。
(2)屋顶花园和雨水收集系统:建筑利用屋顶空间种植植被,减少热岛效应,同时收集雨水用于浇灌和冲洗等。
(3)生物滞留设施:在建筑内部设置生物滞留设施,通过滞留和过滤的手段改善水质。
3.工程实施阶段(1)改善排水系统:引入中央排水和分布式雨水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
(2)构建湿地与河道:建设湿地和河道,增强城市的自然保护能力,调节城市的洪水和干旱问题。
(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水资源回用工程,将污水处理达到再生水标准,用于绿化、清洗和工业用水等。
4.运维阶段(1)制定管理维护计划:建立全面的管理维护计划,包括设施巡检、定期清理、设备更新等。
(2)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城市水资源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3)加强公众教育与参与:通过举办培训、宣传等活动,提升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促进公众参与和支持。
雨水花园--上海临港新片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大风向
雨水花园--上海临港新片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大风向摘要:上海临港新片区作为首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地区,建成了大量的海绵城市景观及设施。
目前已完成了大量的海绵景观、小区海绵改造、道路海绵改造、水生态改造修复等关于海绵的建设。
新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不仅要有具体的海绵功能,还需要景观营造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帮助,使得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的作用。
其中,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及海绵景观建设中最主要的形式,具备完整的海绵功能和极佳的景观效果。
为此,本文针对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园的结构分析、营造方法和效益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雨水花园;蓄水消纳上海临港新片区作为首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地区,建成了大量的海绵城市景观及设施。
目前已完成了大量的海绵景观、小区海绵改造、道路海绵改造、水生态改造修复等关于海绵的建设。
新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不仅要有具体的海绵功能,还需要景观营造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帮助,使得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的作用。
其中,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及海绵景观建设中最主要的形式,具备完整的海绵功能和极佳的景观效果。
为此,本文针对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园的结构分析、营造方法和效益分析。
1海绵城市建设随着城市的急剧发展,城市消纳功能和景观生态功能需要相互融合,在推进城市建设中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功能基础上,需要转变园林建设理念,优化海绵景观发展模式,保持共享、绿色的发展理念,统筹协调海绵城市园林建设、市政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注重地下结构、外部景观的有机结合,实现营造优美景观环境和提升城市海绵功能双赢。
2雨水花园雨水作为自然资源对大自然的循环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另外,对于一些水资源会发的地区,雨水也是对其有一定的补充补给作用。
因此,雨水本身在城市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及功能。
因此,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打造雨水花园首先需要考量雨水的收集、处理与综合利用。
长期以来在,城市环境的建设中,由于技术、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雨水的收集处理并未达到既定的效果;并且大量的雨水反而引发了洪涝等自然灾害。
基于精细化规划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临港为例
基于精细化规划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临港为例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背景,结合现实需要,进一步阐述创建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以上海市临港城市为例,分别从系统规划与精细化设计两方面,重点阐述如何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面向该城市采用精细化规划方式展开海绵城市建设。
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精细化规划;城市建设引言:海绵城市建设中处处体现着城市规划中因地制宜的原则,强调在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天人和谐、统一发展。
尤其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水灾害持续加剧,现有水资源供应与实际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海绵城市的构建更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1.海绵城市建设背景每逢暴雨季节,城市居民小区、街道等处均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积水,特别是对于旧城区而言,暴雨过后积水现象尤为严重,即使有关部门及时设置了临时泵站用以城市排水,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积水问题,为城市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各类绿色设施数量大幅减少,城市绿地面积急剧下降,水生态循环更是遭到不小的破坏。
再加上我国水资源逐渐呈现出急剧短缺的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阶段内我国已有水资源总量仅仅占据全球水资源的6%,已然列入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行列之中[1]。
雨水收集并二次利用就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另外,各城市中普遍存在着水体污染严重、污水处理率与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为水体生态系统带来恶劣影响。
海绵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是解决的当前我国水生态系统问题的一大重要举措,力求在保证城市排水正常、安全的基础上,在最大限度上渗透城市区域雨水,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时兼具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绿色建筑屋顶、透水路面一类设施,通过与城市原有管网建设的充分结合,可将二者的排水作用最大化,有效提升雨水利用率。
2.实际工程案例以南汇新城中涟河河道绿化工程为例,该工程由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上海临港海绵城市试点区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上海临港海绵城市试点区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摘要:遏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是上海临港海绵城市试点区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MIKE21FM软件构建临港试点区二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并进行参数率定,通过模型计算为水环境容量计算提供设计水文条件、水质降解系数等条件参数,采用公式法计算试点区河湖水系50%、90%保证率下的水环境容量,为试点区开展污染物总量控制,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考核指标提供保障。
关键词:上海临港;海绵城市;数学模型;水环境容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上海市出现了城市内涝、面源污染、水环境功能退化等全国很多城市在雨水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共性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上海水质型缺水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使得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越来越受到质疑。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建设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上海市政府以此为契机,深化认识、转变观念,积极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城市河湖水系是构成完整城市海绵体的骨架,具有囤积、调节、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以上海临港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区为研究对象,开展河湖水系的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是制定遏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总量控制方案的前提,是临港试点区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助力临港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1.1 临港试点区概况临港试点区位于上海市东南角,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东濒东海,正当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临港试点区地理位置见图1。
试点区范围包括临港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主城区、产业发展聚集的国际物流园区、典型旧城镇芦潮港社区及临港森林(一期),总面积约79.08 km2。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中根据临港试点区不同区域的自然地形地貌、地物的集聚特点、自然和人工元素,将试点区划分为七个不同示范类型的片区,分别为①湖泊水体生态保护净化示范区、②商务街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③生态廊道雨水滞蓄净化示范区、④已建城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⑤新建城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⑥新建城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⑦老城区积水改造河道综合治理示范区。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本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本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
实施意见》
佚名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
【年(卷),期】2024(55)10
【摘要】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精神,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本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至2025年底,上海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到2030年底,上海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具体将通过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构建韧性安全城市河湖系统、完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全域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能力等方面实现任务。
具体详见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总页数】1页(P1261-12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2.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政府采购改革创新实施意见的通知简
3.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本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实施意见的通知
4.特大城市区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思考
5.山西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23〕96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临港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2☐相关规划解读目录☐总体实施方案☐待完善的工作3原规划启示☐区域竖向控制☐水体流向、雨水汇流路径控制 ☐沿途水质改善、雨水净化措施基地坡度《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临港新城规划面积约296.6平方公里,范围为北至大治河,西至A30高速公路——南汇区界,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的区域。
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164.8平方公里。
试点区由主城区、临港森林、物流园区和芦潮港镇组成主城区:以滴水湖为核心的“水中涟漪”扩散的空间布局。
物流园区:以同盛大道为园区的发展轴,形成南北纵向发展的格局。
总面积约13.8平方公里。
园区以仓储运输、物流服务、港口辅助生产、港口物流相关工业为主体功能。
总规确定的用地布局是试点区相关规划编制的法定依据《临港地区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5年)》(过程稿)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分区规划试点区范围涉及中心区规划5个社区,其中包括9个单元、9个特定区,加上芦潮港社区DA单元、国际物流园区和临港森林一期三个独立规划单元,总计21个控规单元试点区范围内的控规是系统化方案编制的用地布局依据,规划管控用地严格按照控规确定的规划用地落实。
主城区水利专业规划水利规划在确保城市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提出: •中心区(主城区)内外水系相对独立; •开挖引水河道进行调水;•建闸进行挡污和控制水位、调水; •规划河道与现状河道相互连接协调。
绿地系统规划每个片区形成以结构绿地为“生态保护壳”、道路绿化为“生态走廊”、核心城市公园为“生态保护核”的格局。
水量:☐因:雨水排放水量缺乏法定规划管控 ☐果:渗滞蓄净用排,目前以排为主水质:☐因:雨水排放水质缺乏法定规划管控 竖向(水动力差)、入湖无控制 ☐果:排“好水”、蓄“差水”存在问题:9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问题水环境控制压力较大入湖污染负荷远超环境容量•源头雨污混接•建设用地面源污染•水体自净能力差•入湖补充水源水质较差现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仅74.2% •已开发地块不达标•待开发地块无管控水安全风险尚存•现有部分排水设施不达标•百年一遇降雨情况下存在内涝风险问题产生原因现状水系统问题:总结10现状 vs 目标现状目标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主城区河网Ⅲ~劣V 类 Ⅳ类随塘河(人民塘)为Ⅴ类滴水湖Ⅲ~Ⅳ类 Ⅲ~Ⅳ类主城区外水系下游断面 Ⅲ~劣V 类主要指标不低于来水指标地表水体水质达标率 / 85% 初雨污染控制(以悬浮物TSS 计)/80%水安全积水、内涝风险尚存5年一遇不积水 100年一遇不内涝水生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74.2% 80% 生态岸线恢复率/80%11总体方案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提升水安全保障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保质雨污混接改造、源头雨水净化、初雨闸坝拦截河道清淤疏浚生态补水提质生态修复生态岸线建设、生物修复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除险应急管理源头水量削减排水管渠优化、积水点整治控制河道水位、行泄通道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排水防涝泵车配备、定期应急演练长制久清湖长制、综合保障措施新区规划管控生态格局、竖向控制、绿地系统管控、蓝绿线划定、地块指标管控综合保障措施制度保障体系、技术管控体系、监测考核体系12 水环境提升雨污混接改造解决方案:改造时将这些管道引入污水井•雨污水管路混接•厨房排水不畅居民私接排水管入雨水井(沟)•进行混接改造的小区共17个,阳台混接改造共3220处,洗涤池混接改造1004处,厨房废水混接改造1059处,埋地与污混接改造287处。
13 水环境提升源头雨水净化•在区块的开发建设及改造、扩建过程中落实低影响开发的理念,通过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透水路面等措施进行雨水径流的水量水质控制。
建筑与小区项目公园与绿地项目道路与广场项目14 水环境提升•河湖分离:一年一遇(36mm)降雨时,河道水不进入湖,达到目标90%径流污染控制要求,•位置:在射河入口处•闸坝形式:钢坝闸环湖闸坝位置初雨闸坝拦截(远期)河道清淤疏浚河道名称 河道疏浚工程量(m )路漕河 1200 林场界河 4446 纵一河 2308 纵二河 3260 中横河 2949 芦潮支河 6094 日新河19194结合河道生态整治工程,主要针对老城区河道开展清淤疏浚工作。
生态湿地:•引清入流,补充滴水湖,湿地净化后补水作为湖生态补水,维持滴水湖及周边河道水质。
•近期保证射河链河平均换水周期不大于180d ,远期60d 。
湿地处理负荷,近期10万m3/d ,远期20万m3/d.生态补水提质河 湖生态修复1、新建河道生态岸线建设河湖新开之后,新建护岸50.7km,其中生态护岸长49km。
2、老城区河道生态整治工程对于现状为硬质护岸且有改造条件的河道,如日新河、老庙港河、路槽河、芦潮支河,改建生态护岸,共计3.4km。
庙港河、林场界河、老庙港河、里塘河不稳定土坡进行生态化改造,共改造3.6km。
生态岸线建设楔形绿地河湖•目标效果:控制总磷,改善透明度,预防蓝藻水华,提升水景观•原理:营养物的生态转化、利用与沉淀•技术体系:底栖软体动物生态修复体系沉水植物生态修复体系•实施路径:1、滴水湖主湖区:底栖软体动物生态修复体系2、涟河/射河:沉水植物+底栖软体动物协同修复体系生物修复污染物来源•建设用地面源污染•农业面源•干湿沉降负荷•点源污染物控制方式•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污染物削减途径•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海绵化改造等源头减排工程•建设沿湖闸坝过程控制•园林绿地、河道整治等系统治理污染物削减 源头削减 过程控制 系统治理污染物入湖量30%12%~15%污染物总量100% 15.3t4.6t1.5t50%~55%8.4t5% 0.8t81%3%9%7%污染物(TP )来源占比建设用地面源污染农业面源干湿沉降负荷点源2035年TP 削减控制方式21 水安全保障 积水点整治序号积水点位置汇水范围(hm2)积水原因是否已整治整治措施备注1 环湖北二路(临港大道至E港)0.03 道路施工单位未对市政雨水管出浜口封堵头子拆除干净是已采取潜水员拆除封堵头子等方法解决已解决2 古棕路-马樱丹路路口0.02 周边施工,建筑垃圾造成雨水管淤积是雨水管清淤已解决3 古棕路-美人蕉路路口0.03 道路施工单位未对市政雨水管出浜口封堵头子拆除干净是已采取潜水员拆除封堵头子等方法解决已解决4 古棕路-马云当路路口0.01 周边菜场垃圾造成雨水管淤积是雨水管清淤已解决5 海事大学49 汇水面积过大,源头径流控制不足。
否源头削减、管渠改造结合海事大学海绵化改造工程实施6 渔港路(桃源一村门口附近)0.02 地势低洼否已经纳入城镇管理办的改造工程项目,预计年底完成结合城镇管理办的改造工程实施7 海芦居委999弄西门口0.01 地势低洼否已经纳入城镇管理办的改造工程项目,预计年底完成排涝除险-控制河道水位2018年近期规划新开水系面积1.7km 2,即到2018年主城区水域面积达到9.2km 2 ⏹以3.0m 为河道最高控制水位满足水面率11%的目标排涝除险-控制河道水位⏹河湖不独立⏹环湖闸坝高度为2.2m ,河道水位上涨至2.8m 后放倒⏹环湖闸坝高度为2.2m ,并保持不变河道预降水位:调至2.2m 预降方式:环湖闸坝24水安全保障应急管理排水与气象、水文、水利、规划和城管等部门联网,建立具有灾害预警、预报预警、风险评估等功能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结合海绵城市管控平台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修订相关应急预案,确保超过城市暴雨内涝设防标准的暴雨时,人防、物防和技防相关人员、物资能准确到位并发挥作用。
•提升城市建成区应急排涝能力:每平方公里不低于100立方米/小时。
试点区近期应配备6台排水防涝泵车(规模以500 m 3/h 计)。
•应急演练每年2次以上。
生态格局综合考虑规划试点区生态资源要素分布、用地生态敏感性、内涝风险及地形标高,形成“一核-两环-六楔-多片”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一核”:滴水湖水生态敏感核心,其功能定位是生态“两环”:包括临港森林通廊的外围生态环带和玉环带城市公园环带,其功能定位是调蓄和生态净化。
“六楔”:是以橙黄绿青蓝紫六条河及周边绿地空间形成的楔形绿地,其功能定位是生态净化,主要发挥雨水径流污染强化拦截、净化等作用“多片”:是指试点区范围内主要的集中建设空间。
竖向控制☐主要目标在满足防洪排涝、道路交通、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综合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填土搞定,降低土方工程量及地基处理费用。
☐主要控制条件防洪排涝、缓冲排水模式☐竖向控制水系道路地块以3.0m为河道最高控制水位,河道预降水位调至2.2m根据排水走向,确定地势坡向及最不利点高程,一般4.2m最大限度减少最远点至出水口距离,保证排水通畅,减少填土高度除用于雨水调蓄的下凹式绿地和滞水区等之外,建设用地规划高程宜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的地面高程或地面雨水收集点高出0.2m以上,小于0.2m时应有排水安全保障措施或雨水滞蓄利用方案绿地系统管控已建绿地:保证消纳自身雨水径流新建和改造绿地:消纳自身雨水径流,且考虑分担周边雨水径流消纳与河湖水净化蓝绿线划定☐绿线划定划定原则•基于调查分析•以城市总规为指导•符合各专业规范划定方法•现状绿地控制线——以准确的现状绿地边界线为依据。
•规划绿地控制线——利用1∶2000 航空照片或1∶500 地形图对城市现状绿地进行全面普查, 利用GIS 建立精度为1∶500 的现状绿地的数据库, 结合总规。
☐蓝线划定划定原则•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与同阶段城市规划的深度保持一致•控制范围界定清晰•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划定方法•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一致,在1:2000以上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确定蓝线坐标。
•河道蓝线的控制范围以水系规划为主要依据,由平面控制要素、立面控制要素及相关附属工程(如水闸、泵站等)的控制要素决定。
•有地块规划管控的,按地块规划控制目标进行开发建设 •无地块规划管控的,按区域规划控制目标进行开发建设地块指标管控30结合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在确保达标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项目对多系统的贡献,综合考虑形成了2018年内要建设的97个项目。
分类技术措施项目数量数量占比总投资(万元)投资占比水环境控源截污68 72% 673791.6 83.39% 生态修复24 25% 127584 15.79% 长制久清 3 3% 6617.2 0.82% 总计95 100% 807992.8 100.00%水生态径流总量控制66 74% 641952.6 83.48% 生态修复23 26% 127048 16.52% 总计89 100% 769000.6 100.00%水安全源头减排66 70.97% 641952.6 82.69% 排涝除险24 25.81% 127584 16.43% 应急管理 3 3.23% 6767.2 0.87% 总计93 100.00% 776303.8 100.00%•源头水质水量控制项目投资占比最大,对水环境提升和水安全保障均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