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
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
理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
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
红 海
天方
木骨都束
刘家港
占城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烟草
课堂巩固
1、(2007年北京文综)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 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 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 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 读不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历史证明
73.(2007四川文综)(32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
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
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
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
73.答案要点:
(1)地区: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
意义: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了整体发展的进程。
③ 在当前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积极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④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⑤ 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崇尚
友好是中国人民的传统,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是中 国传统的外交政策。
⑥ 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坚持个性的基 础上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中华文明的 发展。
文明的交流
输出 输
入
手工业品 生产技术 水利技术 造纸术
土特产 佛教
制度 物种 手工业品 生产技术 文化 印刷术
三大发明
土特产 物种 艺术 医术
科技著作 文化
农作物的品种 生产技术 科技 宗教
突出 人物
张骞 班超 甘英
国际 地位
东方 文明 的中 心
吉备真备
鉴真 玄奘 义净
亚洲 经济 文化 的中 心
郑和
6、(2005年上海历史卷·34)不同文明的 相遇必然涉及到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 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 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 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问题:(13分) (1)试列举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交 往的史实。(8分) (2)归纳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5 分)
参考答案: (1)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物品和人员的 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 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 识,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 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2)郑和:展示明朝的强大和富有成效,换取奇 珍异宝;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增进了 解;“西洋Leabharlann Baidu各国来朝。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 交往,了解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认识到中国 科技的落后,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林则徐:学习 西方“长技”,睁眼看世界,反对侵略,平等交 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 变化是,从展示大国的强大和富有,到认识落后, 开始学习西方,谋求民族自强。
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 ②我国经济重心的
南移③指南针、造船业的进步④主要外贸商品 是陶瓷制品,易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4、(2007年高考上海历史)5.据《明史外国
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
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彼国新法
相参较,开局纂修。”文中的“其”是指曾与
思想:
民主、科学的传入,有利于思想解放
文化:近代科技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和习俗变化
问题探究3:结合中国古代、近代与世界交往的 概况,谈谈你的启示?
条件 作用 主流 文明 发展
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和国际地位如何,取决 于本国的综合国力,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大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 件。
一、古代中国走向世界 1、与世界交往的概况
时期 交往 范围
对外 交通
秦
东亚:朝、日 东南亚:越南
汉
南亚:印度 中亚:
西亚:安息
欧洲:
陆路为主 海路
东亚:新罗、日
东南亚:
陆路、
隋
南亚:天竺 中亚:
海路发 达
唐
西亚:波斯、大食 欧洲:东罗马
非洲:
海路为主
宋 元
明
亚非30多个国 家,后限制
海路为主
清
(闭关锁国) (壮举)
2、(2007上海历史)2007年2月,印度天竺 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 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 是因为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 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汉唐时期以陆路 为主,宋元以后逐渐转向以海路为主,这种变 化的原因 ( )
迫1、开原放因,纵观综合整国个力近落后代史试分析中国向
世界被迫开放的影响?
客观上有
屈辱的外交政策
利于中国
2、概况:晚清政府、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近府代化
3、特征:屈辱与不平等
政治:(1)主权破坏, 社会性质改变
(2)抗争与探索
4、影响
经济:(1)促进自然经济的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2)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徐光启长期合作的
A.白晋
B.利玛窦
C.南怀仁
D.巴多明
5、亚洲各国文化深受唐文化的影响。下列能反 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①新罗设立国学,教授儒 学 ②日本在服饰、姓氏、节令、风俗等方面, 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③十进位记数法传至 印度 ④铸铁术、井渠法传至西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回答:
(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西汉
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地区之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4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3分)
执教者: 平桥中学 周亚妮
“对外开放不仅是新加坡 发展的成功之路。从中国的 历史发展来看,也可以得出 这样的结论:只有开放兼容, 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 然落后。”
——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 的演讲(2007、11、19)
一、古代中国走向世界 二、近代中国向世界被迫开放 三、现代中国向世界主动开放
(3)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政治地位。
(4)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扩 大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
问题探究1:为什么从秦汉到明初中国 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而之后却逐渐 走向了闭关自守呢?
5、影响对外交往的因素: 政治因素:
客观条件
经济因素: 文化因素:
主观条件
交通及工具: 对外政策
二、问中题国探近究代列2:向强近的世入代界侵中被国迫由开封放闭自守到被
利玛窦 徐光启 戚继光 郑成功 康熙帝
领先 地位
下降
2、交往途径:
(1)贸易,官方贸易(为主)、民间贸易两种形式。
(2)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
(3)宗教传播
(4)战争
3、特点:
(1)开放性 (2)双途性
(4)中心性 (5)领先性
(3)双向性
(6)友好性(主流)
4、影响:
(1)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 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发展。 (2)促进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 流,丰富世界人民的生活。
1.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中华文明都可以传播到的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
B.印度半岛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沿岸
公元100年左右的主要文明
欧洲文明
西亚文明
印度 文明
中华文明
2.汉代的陆上“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 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大秦使者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给东汉皇帝 B.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西传 C.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 D.佛教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