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士职业倦怠与流失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护士职业倦怠与流失问题
摘要】通过对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原因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护士流失的原因,
并从个人因素、外界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讨论,根据出现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人员流失。
【关键词】职业倦怠流失
护理人员是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发挥着
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的
增加,护士的职能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其作用也进一步得到发挥。
然而,护理工作逐步被人们认识、尊重的同时,护理人员却在大量流失,这
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流失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将造成护
理人员短缺和护理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的建设。
造成护理人员流失的因素主要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
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种负性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包括情感耗竭、非
人性化和工作无成就感。职业倦怠水平越高的护士离职意愿越强。
造成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因素和外界因素三大类。
1.个人因素据有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流失与其年龄、工龄、文
化程度、婚姻状况、职务及业务技术能力有直接关系。对于一名有几年以上护龄
的护士来说,她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上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职的继续
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各种病情变化处理起来能得心应手,她娴熟的技术
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在这种激励因素的作用下,她的职业倦怠率低,因
而流失率也低。
2.工作环境因素因为世俗的偏见,护士地位低,群众形象差,特别是向我们
精神科,因其工作专科性特别强,工作任务重,繁忙而辛苦,在“金眼科,银外科,挨打受气精神科”的理论影响下,使得护士对精神科护理工作望而却步,同时,部分接受此项工作的护士,因为在此项工作中,所学知识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才
华不能得到展现,认为没有前途,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工作倦怠,不能
安心工作,最终导致离职的愿望而离开工作岗位。
3.外界因素因为世俗的偏见,护理工作不能得到应有的承认,在个别医院,
有时还存在患者辱骂、殴打护理人员的情况,医生与护士同样为病人服务,可护
士却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严重打击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另外,护理工作者多为女性,由于他们不同阶段身体的特殊性和角色的多样性,也对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比如,一位30岁的已婚护士,在单位,她
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称得上是技术熟练的老护士,她每天要进行倒班工作;同时,她又处于职称评定阶段,她需要时间去学习,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立足,
她的压力很大。而在家里,她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她要处
理家务事,还要尽女儿的孝道、妻子的义务和母亲的责任,她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这种工作与家庭双重角色冲突的时候,她的身心负担真的很重,所有这些会让
她身心疲惫,进而导致职业倦怠。
护理人员流失不仅导致护理人员缺乏,也加重了其它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
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浪费护理人才,也降低了其他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
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改变这种现状,降低职业倦怠率。
1.加强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对护理工作
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从自身做起,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神圣与重要,不断
提高自身的修养及自我调节能力,正确对待社会舆论,妥善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在患者面前,能忍辱负重而又不失尊严和威信。
2.建议相关部门,重视护士,多为护士创造学习进修的机会合理利用不同层
次的护理人员,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增强护士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3.重视护士节这是护士自己的节日,能体现出国际对护士的重视,使她们自
己能够觉得成为一名护士很光荣、很自豪,使他们能够感觉到对她们的尊重。
4.合理安排工作量随着护理模式和人们卫生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护理的需求
日益增加,而随着法律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为了避免一些不
必要的法律纠纷,护理交班及记录内容也正在进一步完善,劳动强度也相应加大,所以,建议根据每个病种的不同特点,设计出表格,采取打勾的形式,使之内容
一目了然,全面而简单,减少了劳动时间,还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
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强了,安全及防范意识增强了,
工作内容多了,但工作量没增长,病人满意度上来了,护士工作没白付出、得到
了肯定,都会觉得很欣慰,这种情况下职业倦怠率肯定下降,流失率当然也就低了。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8月23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