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第8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反弹琵琶铸绝唱
——角度创新
教学目标:
一、兴趣目标
1、本节课的兴趣培养目标:
让孩子对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
2、承上启下点:
这是创新思维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要使学生真正爱上创新、拥有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就是其逆向思维的能力。
3、怎样设计才能更好地培养此兴趣?
(1)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着手。
(2)开展辩论赛,激发逆向思维的潜能。
4、检验方式及标准
(1)方式:对学生察言观色;电访问家长。
(2)标准:学生觉得这节课很快乐,辩论完意犹未尽。
二、知识目标
1、本课的知识目标是什么:
(1)让孩子知道什么叫逆向思维,以及逆向思维的注意事项;(2)孩子会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独立写作。
2、怎样设计才能承上启下:
这是创新思维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要使学生真正爱上创新、拥有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就是其逆向思维的能力。
3、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1)减少老师直接灌输的方式,变为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的方式。(2)重复。除了在课堂环节上的重复,家庭作业设计也要注重学生的重复。
(3)启发。老师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对常见事物、现象、观点进行质疑,从而逆向思维。
(4)运用。学生在运用逆向思维完成一篇习作中巩固住此知识点。
4、学生在放学后,在家里如何进一步强化、巩固此知识点?
(1)布置学生搜集需要逆向思维才能做出的脑筋急转弯及学科趣味题。
(2)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逆向思维的名人轶事。
(3)留心思考,记录下来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运用逆向思维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例子。
5家长要如何配合?
(1)家长大体了解逆向思维,当孩子作业有困难时,家长可进行提示。
(2)写好家长反馈,细致记录孩子逆向思维的言行。
6、如何让家长愿意配合?
(1)课尾的时候给家长调频,把家长和老师、孩子调成一个频道,告诉家长孩子学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家长一定不要错失了这个和孩子一起体验和成长的机会,所以,家长必须了解和配合孩子;还要给家长讲他们在
家里配合的重要性:给孩子是支持,对学习内容是强化,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结者。
(2)利用家长群对所有家长进行逆向思维的简单培训。
7、检验方式及标准
(1)方式:通过看学生作文看是否会运用此思维来写。
(2)标准:所有孩子作文中都能体现出逆向思维。
三、能力目标
1、本节课的能力培养目标:
(1)自主学习力方面:能够独立思考,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2)思维力方面:培养孩子初步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激发孩子逆向思维的意识。
2、怎样设计才能更好地培养此能力?
(1)自主学习力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和竞争机制,调动所有孩子积极思考,提高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
(2)思维力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和竞争机制,锻炼逆向思维能力。
3、学生在放学后,在家里如何进一步强化、巩固此能力
(1)布置学生搜集需要逆向思维才能做出的脑筋急转弯及学科趣味题。
(2)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逆向思维的名人轶事。
(3)留心思考,记录下来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运用逆向思维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例子。
4、家长要如何配合?
(1)家长大体了解逆向思维,当孩子有困难时,家长可进行提示。(2)写好家长反馈,细致记录孩子创新的言行。
5、如何让家长愿意配合。
课尾在调频环节里给家长讲解我们这堂课绝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题目创新的知识,同时借助这些知识的传授,培养了孩子的几种能力(可分别简要给家长介绍老师是如何培养学生这几种能力的。)同时要给家长讲这些能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6、检验方式及标准
(1)方式:通过上课时听孩子分享以及通过看孩子写作文。
(2)每个孩子本节课的能力目标都能达到。
四、习惯目标
1、本课要培养的学生习惯目标是:
(1)学习习惯:检查和修改的习惯。
(2)阅读习惯:每天固定阅读时间不低于30',学会精读中的读书笔记及读后感的写法。
(3)练笔习惯:本周完成两篇练笔。
2、承上启下点:
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如何设计才能完成此目标:
(1)修改习惯:学生写完作业后宣布检查奖励:改出一处错误加1分。
(2)布置阅读作业时告诉学生选择一篇文章仔细地读,做好读书笔
记,下节课带来检查,优秀者展示给所有同学家长看。
(3)练笔习惯:课堂上写一篇习作,回家之后和家长共同完成一篇完整的练笔,并讨论逆向思维在作文中如何体现。
4、回家之后如何巩固这一习惯
完成家庭作业。
5、家长如何配合
做好家庭作业的辅助工作,写好创新反馈。
6、如何让家长愿意配合
同“知识目标”。
7、检验方式及标准
(1)方式:通过看孩子课堂作业及家庭作业,看孩子是否会修改作文并有修改的习惯。通过检查阅读作业,看孩子是否具备每天阅读的习惯。
(2)标准:每个孩子都按这个要求去做。
五、素质目标
1、本节课的素质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仁爱的素质:
用权势去压服人,他们虽然会表面服从,但心里还是不服;用道理说服人,才会令他们心服口服。
(2)培养孩子遇到难题,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本节课中对培养好此素质应怎样设计才能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