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负面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克服负面情绪
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老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说明有早期心理创伤,是在运用隔离与抽离的防御机制,像鸵鸟在危险时把头埋在沙子里那样。而注意力训练可以帮助修复创伤,减少恐惧、焦虑、紧张、愤怒、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创造幸福成功。
天才比常人能更高度的集中注意力。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勤奋工作的人,才可能成为天才。
情绪的抛物线理论认为,一个情绪从产生、到发展、到达顶峰、降低、消亡的自然过程类似于抛物线,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一个情绪,比如愤怒、紧张等情绪,之所以维持较长时间,是因为以某种方式给此情绪增加了能量,使得情绪过程成为爬楼梯似的上升过程,而不是抛物线似的过程。给情绪增加能量的方式很多,例如情绪反刍现象,情绪压制现象。
“情绪反刍”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表现为遇到情绪时反复思考情绪本身、产生情绪的原因和各种可能的不良后果,而不进行积极的问题解决。例如,对以前发生的不痛快的事情,反复去想,反复回味、咀嚼。再例如,性幻想成瘾现象,往往发生在焦虑、紧张比较多的人身上。他们经常有此类不舒服的感觉,不能活在当下,所以就更需要摆脱不舒服的感觉。而性幻想可以使他们暂时感觉舒服一些,所以就逃入性幻想。进一步通过“情绪反刍”,使自己长时间停留在性幻想中,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而能够活在当下的人,由于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很少,意识清澈舒适,所以不必逃入性幻想中暂避一时。当然,相当多的紧张焦虑的人没有清晰意识到自己的状态,进入一种“熟视无睹”的“感觉适应”状态,对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不舒服的感觉觉察不够。
情绪压制现象,例如越是强压怒火,越是压不住火。强压这股情绪,实际上是给这股情绪输送了能量。
心灵导师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人之所以生活在焦虑、抑郁、烦恼当中,是被思考、思维所控制,忘不掉过去,担心未来,不能全神贯注于此时此地。佛学中说,“第一念”是真心,第二念以后是妄念、杂念,例如第六念是分别心,第七念是执着心。
修禅定的口诀: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才动即觉,觉之即无。
妄起即觉,觉即离妄。
一念不觉,即生无明。
自我觉察是一项很重要的功夫,其关键是要及早觉察,晚了则可能被情绪所控制。例如一个愤怒的人,可能满脑子是对方如何坏,如何需要被惩罚,而对自我状态的意识是不太清晰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言语字面的意思是次要的,主要是
潜意识层面的交流。例如,一个人的情绪,像愤怒、紧张,可能通过呼吸频率、心率、肌肉紧张、语速语调、面部微表情、眼神、体态、肢体语言、口误措辞等线索被对方的潜意识所接收到,如果对方没觉察到,可能会被“传染”,不知不觉中也变得愤怒或紧张。这种情绪会在两人之间反复同频共振,放大。在意识层面,言语里的敌意、攻击性的内容也会逐渐增多,形成恶性循环的增长。
觉察到之后,就可以准确地运用语言加以命名和概念化,并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和别人进行有效地、双向的交流沟通。说出来,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力量,使人不易被负面的东西所役使、所控制,从而见诸行动。
消除妄念的方法。我们凡夫有贪嗔痴慢,分别、妄想、执着的习气乃是经由无量劫染污而成,其产生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其消除也不是一天的功夫。有妄念,不必害怕,首先是要对之及早有觉察。妄念出现,既不是欢迎它,也不抗拒,也不要粘住它、咀嚼品味它、也不要压制它、驱赶它。此时可以念“阿弥陀佛”这句咒语,把注意力集中在“阿弥陀佛”这一念上,用这一念替换各种杂念、妄念。妄念见你不理它,很快它自己就离开了。从而达到万缘放下、一念不生、一心不乱、如如不动的境界。这是消妄念的妙法、诀窍。
修禅定的方法,首先是观呼吸,当然要用腹式呼吸。吸气,同时默念阿弥陀佛,每个字用一秒钟时间,然后再停顿不念一秒钟,这样吸气总共花五秒钟时间。然后,用同样方法,用五秒钟时间呼气。一呼一吸一个周期总共用十秒钟时间。这个十秒钟是有讲究的,它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达到最佳的平衡、和谐状态。任何妄念杂念都不要有,只是专注于观呼吸、默念阿弥陀佛。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均匀的腹式呼吸已经成为习惯,不需要牵扯注意力。因为没有杂念妄念,所以也不必念阿弥陀佛了。此时人完全保持在清澈澄明的“第一念”之中,定能生慧,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觉察力会大大提高,对于极短时间刹那间的起心动念也会觉察得到,就像一台高速度高清晰度的摄像机,感觉被拍摄的东西很慢,而且得见其极细微处的细节。另一方面,慧能助定,当人理解了清净、臣服、平等、慈悲的理念以后,就会客观真实的观照当下,识别哪些是恰当适度的反应,哪些是过度的反应,哪些是分别妄想执着,哪些是移情投射,哪些是我执或人我界限混乱,从而提升到很高的层次,看破、放下、真诚、随缘、悦纳,再读《金刚经》《心境》《无量寿经》等,豁然开悟,了生死、出三界、持戒忍辱、摆脱自卑身份焦虑、死亡焦虑,获得安全感和真自尊自爱,不再仅仅是“解悟”,而是真正深刻的“体悟”,真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