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矛盾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论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的和谐性

笔者的语 言教学尝试 ,只是 想在保护方言 和推广普通 的道路上寻找更为便捷和谐 的方 式 。我们 的下一 代 ,下下
代, 既不能 只活 在普通话 的大世界里 , 也不能拘 泥在方言 的
小 田园中。我们要 细心耕作 自己的方言小 田园 , 更要齐步迈 进普通话 的大 环境 , 成为 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 的精英人才 。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 中心小 学)
文 理导 航2 0 1 4 / 1 2 0
4 7位 同学 表示能听懂发言 , 但 是不会说 . 剩下 1 9位学生 , 表 示 自己的生活 环境 中以普通话为 主,对方 言还是 比较 陌生 的。保 护方 言 , 迫在眉睫。为此笔者鼓励 同学利用方言在家 里或者校外与家长和同学交流。但在学校里 , 笔者还是提倡 大家用普通话进行 基本 的正常交流 ,这是 因为虽然推广 普 通话与保 护方 言并 不冲突 , 方 言与普通话也是一 对好兄弟 。 但是方言更适合在 日常生活 中使用 ,在生活 中方言 的表 述 要 比普通话 自然流畅得多。但在公共场所 , 普通话就显得更 加庄重 、 有礼 , 更具社交能力 。方言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 , 只限 本地域 的人进 行交流 , 例如 在我们班级就有 四种 方言存在 ,
在我们要 用普 通话把这些儿时 的记忆 重新润色 。让孩子们 既能用方言来感受祖辈 的爱 , 又能用普通话进行传扬。将两 种语 言的学 习 , 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校本学习的愉快 氛围 中, 将方言寓教 于乐 。让 孩子在普通话 的交 流中 , 得 以 把地 方文化传扬到更广 阔的地方 。 方言 ,像 是一道 田园风光 。把一个地域 的人 串联 在一 起, 他们 的文化 、 精神在方言 中代代 相传 。而普通话则 是一 道 民族盛 宴 , 全 中国的人 都能跨 越地域 障碍 、 方 言 障碍 , 用 普通话顺 畅交 流。先辈 的精神 、 文化 的精髓都在普通话 的推 广进 程中 , 播撒到一代又一代 的中国人心 中。这两者相互映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地方方言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保护文化多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地方方言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保护文化多如今我们中国为了各地区交流更加方便,于是在全中国推广普通话。
但是一直同时我们也推出了保护方言的政策。
有人说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既然要化为统一的语言,那就应该不要保护方言。
其实这是一种偏激的想法,之所以我们要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各地的方言,除去是因为要为了文化更加丰富考虑,也有很多别的方面需要考虑。
一、方言也是文化的一种无论是四川方言的机巧灵动,还是江浙地区的吴侬软语,抑或是徽州话歌一般的调子,对无不展示着方言文化的独特魅力。
所以不能因为方言中一些晦涩难懂的生词,就觉得他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相反,他为语言文化的丰富也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
比如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几乎没人能完全听得懂彼此说的话,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他们觉得特别有趣并且互相学习家乡话。
所以正因为不同才产生了交流,方言为民族融合贡献了力量。
二、方言是民族符号的一种方言,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字,它只是一门独立的语言,不过有一些字,我们只能找到发音不能找到字,尽管大部分的字都是普通里面包括的。
所以说对于这些在普通话里没有的字,难道就不用保护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也是民族符号的一种。
所以为了保护这些,从很久以前遗传下来的方言里的民族符号在汉语语系里面也非常重要。
三、方言有利于缓和矛盾我们先假设这样一个环境,如果一个人在外地与某个人产生了摩擦。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老乡来劝说,或者是一个外地人来劝说,你会听谁的话多一点呢?答案肯定是老乡,是因为她那一口纯正的乡音给了你安全感。
所以方言的存在让人有了安全感,自然矛盾也会减少。
最后不论出于大方面的文化考虑,还是小方面的个人考虑,保护方言和推行普通话一样重要。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而在这个过程中,方言的保护也变得愈发重要。
进行关于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官方语言,它的推广可以促进全国人民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而方言则承载着地域文化和历史的独特性,对于维护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需要在普通话推广的充分考虑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需要进行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包括方言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
对于方言的现状,需要全面了解各地方言的分布情况、使用范围以及受到的外部影响等。
还需要深入研究方言的使用者群体,包括老年人、农村居民、少数民族等,他们对于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影响因素方面,需要考虑到现代化进程、城市化发展、教育体系等对方言的影响,以及媒体、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对方言的影响等。
需要针对方言的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包括加强方言文化的宣传推广、设立方言保护专项基金、开设方言课程等,以及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对方言的保护和传承等。
也需要进行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深入探讨在普通话推广的同时如何促进方言的传承和发展。
对于普通话推广,需要把握好度,既要积极推广普通话,又要注重尊重和保护方言。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展方言文化节、举办方言诗歌朗诵比赛等,来增强方言的活力和吸引力。
也可以在教育领域加大方言教育的力度,鼓励学校开设方言课程,培养学生对方言的兴趣和热爱。
在媒体方面,也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加大方言节目的播出和推广,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方言文化。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还需要政府、学术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方言文化的保护力度,同时也可以加大对方言保护工作的投入,制定专项基金,支持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刍议

种 方 言 都 以 自身 的 演 变 规 律 向 前 发 展 , 例 如 方 言 新 老
普通 话的基础 是北方话 。这是 因为 中国历代都是 以北 方为 政治经 济 中心 的 , 辽、 金、 元、 明、 清都 定都在 北京 , 而且 北方方 言的使用人数 约 占汉族总 人 口的7 5 %, 分布 的地域最
跟 方 言 同 样 有 悠 久 的 历 史 。历 史 上 的 共 同语 称 为 雅 言 、 通
的基础方 言 , 使用 者 占汉族人 口总数的7 0 %以上 。 关于方 言与普通 话 , 曾经引起 过许多 争论 , 特别是 最近
有 关 部 门 的一 纸 禁 令 : “ 电 视 播 出 单 位 要 禁 止 使 用 方 言 编 译 广 播 电 视 节 目 .为 广 大 未 成 年 人 的 健 康 成 长 营造 良好 的 语
存在 的必要性 和它 自身 的使用价 值。
我 国推 广 普 通 话 并 不 是 禁 止 说 方 言 。 更 不 是 要 消 灭 方 言, 而 是 要 在 会 说 方 言 的 基 础 上 学 会 普 通话 。1 9 5 8 年 周 恩 来
广普通话 的指示 》 . 正式规定 现代汉 民族 的共 同语 就是普 通 话 。现在普 通话 已在全 国广 泛使用 , 不会 说普通话将会 给我 们工 作 、 生活 带来 不便 , 尤 其对 外 出务工 的 朋友来 说 , 学 习
语、 蒙语 、 维吾尔语 、 壮语 、 苗语 、 土 家 语 等 几 十 种 语 言 。 巾华 人 民共和 国成 立 以后 , 党 和政府 于1 9 5 6 年2 月发布 《 关 于 推 正 式 场 合 和 公 众 场 合 使 用 具 有 全 民性 和 较 强 规 范 性 的 普 通 话 然 而 , 方 言 的地 域 性 和 亲 情 特 点 决 定 了 言 如果 在 其分 布 的 不 同地 域 内存 在方 言 的分
浅析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保护的关系

浅析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保护的关系【摘要】文章论述了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保护的关系,认为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保护两者并不矛盾,要提倡普通话用于正式场合或公共场合,方言用于私人场合,以此来构建“双语”社会,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分析了方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方言保护的对策建议:现阶段保护方言应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整理;保护弘扬独具特色的剧种和戏曲;在对待方言类节目方面,要有相对宽松政策以利于方言节目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方言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第二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所以说,推广普通话是写进了我国的法律当中。
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及复杂地形地貌,民族的众多和人口迁移等因素,不同地域间表现出不同的发音,经过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方言。
在现代社会,即便有法律规定了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但是法律的制定是后于语言的出现,法律的制定不过几十年,而语言的流通自人类诞生起,一直发展就没有停止过,所以说,方言的重要性在某些程度上是要高于普通话的。
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方言作为地区语言,两者在不同的舞台上散发光芒,两者完全可以和谐共存。
而作为方言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方言类节目的出现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方言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在满足受众的娱乐同时,也从另一方面使得方言被人们关注和重视。
一、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保护两者并不矛盾推广普通话,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就像很多人所指出的那样,它不仅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人民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域之间的隔阂,并且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凝聚力,还有利于以普通话作为“国语”的地位的强化和巩固,便捷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语言承载了一个地区多年来的历史文化,有着内涵深刻的人文气息,对于联络乡谊,增进亲情,有着无法替代作用。
所以说,方言更彰显了珍视历史记忆、传承精神遗产的意义。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矛盾吗

普通话的含义是什么?普通话就是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是规范的现代汉语,不仅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其使用范围包括汉民族聚居区,也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
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取消方言?无论从语言学科的角度、实用的角度还是社会国家的角度,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并不矛盾。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不是要消除方言,而是进一步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交际的困难,推动社会交往,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
人的母语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母语,是从出生以来自然而然学会的语言、方言一般属于这个类型。
但同时人还有一种社会母语,这种具有标准化特点的母语是和国家、社会联系着的。
二者同属于母语的范畴,没有矛盾。
一.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方言也是如此,所以方言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各地区之间的方言根植于当地百姓的普通生活,根植于他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的一整套语言符号系统。
方言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和人民的情感。
依然被各方言地区的人们所广泛的使用,所以方言不可能因普通话的推广而短期内被消除。
二.方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从形式上,方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包括词语上的以及口音上的,方言反映出各个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人们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依赖方言所形成的许多具有独特意味的字词、民谣、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都是汉语以及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放呀不可能被消除。
三.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普通话保护了方言,同时方言也丰富了普通话的发展。
方言中存在的一些拟声词无法书写出来,便可以采用国际音标的方式进行注音,使得一些词汇和语言得以流传下来。
同时普通话也从方言中吸收和借鉴了一些词汇,丰富了普通话的词汇,促进了普通话的发展。
例如广东话中的“酒楼、买单、打的、爆棚、打工、犀利、按揭、一头雾水”等词汇被普通话吸收并被广泛使用。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摘要:普通话推广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但在推广普通话时也应注意方言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普通话和方言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对方言的保护。
本文通过阐述普通话推广下方言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对方言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事业能更好的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方言保护1 方言保护的现状随着我国发展的不断壮大,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中国语言也散发出了世界的魅力。
由于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徙、民族的多样性等因素方言普遍存在,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1956年2月,国务院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经过几十年的推广,普通话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方言保护却面临着一些问题。
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变小。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地区的人口流动现象也越来越多,全国各地人民汇聚在一个地方,方言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日常的交流,在普通话推广的大背景下,方言使用范围日益缩小。
后随着方言的日益衰落,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对方言的保护,国家语委从 2008 年起开始逐步收集少数民族的语言,并将其收录,进而来保护方言。
2 方言保護存在的现实意义2.1方言保护对于国家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各地区特色文化的体现。
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方言都体现着不同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特性等。
方言保护对于保护各地区特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国家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2方言保护对于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方言的存在是我国语言发展的一种现象,是维护民族团结、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我国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消灭所有方言,方言的存在体现着当地的特色,它对保持民族团结,促进地方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 方言保护存在的问题3.1部分务工人员偏向普通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务工人员不仅是经济的推动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方言是文化的一种,务工人员在带来特色文化的同时方言却因交流上的不畅通而有所限制,一部分务工人员因生活的需要主动放弃方言;另一部分务工人员因方言的交流不畅而不得不放弃使用方言,方言在务工人员这一大群体中渐渐淡去。
推广普通话,保护方言文化

推广普通话,保护方言文化“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这些脍炙人口的口号也深入人心。
普通话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自然地引发了我们对普通话和方言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我认为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的存在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
推广普通话并不需要以消灭方言为前提。
推广普通话只是消除方言造成的交流方面的隔阂,有利于社会交际,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所以,没有理由要求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必须要阻断方言的继续流传啊!更进一步分析,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普通”即“普遍通用”之意。
正如书上所说,普通话源于方言,有又高于方言。
普通话是提炼多种方言后的结晶,是方言的升华。
因此,要了解普通话,我们首先得了解方言。
由此可见普通话和方言关系密切,联系紧密。
从方言的形成来看,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
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
从方言的价值来看,方言本身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结。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发挥增进亲情、乡情的作用;在一定的艺术领域内方言充当了繁荣名俗文化的使者的角色,试想若是极具地方艺术特色的苏州评弹,扬州评话改为用普通话来演绎,那我们可就失去了这宝贵的地方艺术文化了。
正是因为方言和普通话有着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话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源于方言,高于方言。
普通话的音素更为齐全,且用四声调配,节奏感、音乐性强。
普通话的词汇和习语更丰富,更富于表达功能。
查阅资料可知,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通话也是方言。
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于语言变体,与其他方言之间是兄弟关系,是一种并列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也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但是普通话作为现代汉名族共同语,作为全国推广使用的通用语言,自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普通话是一种特殊的方言。
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普通话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又不同于方言,它要对基础方言的成分进行选择吸收,不是全盘吸收,所以普通话是非常规范的民族标准语。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刍议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刍议作者:郝冰艳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5期摘要:我们应该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保护好各地的方言,这两者并不矛盾。
语言的多样性应该得到保护,但语言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而并不是排外。
地方方言是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中国很多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
关键词:普通话推广保护方言语言多样性语言艺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语言交流思想,协调生产和生活。
世界上的语言有一千多种,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汉语、藏语、蒙语、维吾尔语、壮语、苗语、土家语等几十种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于1956年2月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正式规定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现在普通话已在全国广泛使用,不会说普通话将会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尤其对外出务工的朋友来说,学习普通话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等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一般叫“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使用者占汉族人口总数的70%以上。
关于方言与普通话,曾经引起过许多争论,特别是最近有关部门的一纸禁令:“电视播出单位要禁止使用方言编译广播电视节目,为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这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方言似乎和普通话形成了强烈的对立。
先看看方言和普通话是怎么定义的。
方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
普通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的基础是北方话。
这是因为中国历代都是以北方为政治经济中心的,辽、金、元、明、清都定都在北京,而且北方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分布的地域最广。
浅析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保护的关系

浅析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保护的关系作者:冯佳妮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6年第01期【摘要】文章论述了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保护的关系,认为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保护两者并不矛盾,要提倡普通话用于正式场合或公共场合,方言用于私人场合,以此来构建“双语”社会,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分析了方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方言保护的对策建议:现阶段保护方言应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整理;保护弘扬独具特色的剧种和戏曲;在对待方言类节目方面,要有相对宽松政策以利于方言节目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方言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第二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所以说,推广普通话是写进了我国的法律当中。
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及复杂地形地貌,民族的众多和人口迁移等因素,不同地域间表现出不同的发音,经过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方言。
在现代社会,即便有法律规定了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但是法律的制定是后于语言的出现,法律的制定不过几十年,而语言的流通自人类诞生起,一直发展就没有停止过,所以说,方言的重要性在某些程度上是要高于普通话的。
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方言作为地区语言,两者在不同的舞台上散发光芒,两者完全可以和谐共存。
而作为方言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方言类节目的出现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方言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在满足受众的娱乐同时,也从另一方面使得方言被人们关注和重视。
一、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保护两者并不矛盾推广普通话,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就像很多人所指出的那样,它不仅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人民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域之间的隔阂,并且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凝聚力,还有利于以普通话作为“国语”的地位的强化和巩固,便捷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语言承载了一个地区多年来的历史文化,有着内涵深刻的人文气息,对于联络乡谊,增进亲情,有着无法替代作用。
对家乡方言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对家乡方言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1、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推出相应方言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
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
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保护方言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绍兴电视台就开设了《师爷说新闻》等好几档方言专题节目,但保护的速度赶不上消亡的速度,急需出台相关保护方言的政策。
2、方言要从娃娃抓起,建议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向学生开设方言课程。
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
亟待补充方言本土教材,在中小学(幼儿园)中开设适量的方言课,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多说方言。
3、吸纳非遗传承保护制度,对即将消亡的方言进行挖掘、梳理。
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完整保存。
各地要鼓励方言文艺创作,组织方言民谣、民间传说的搜集和整理,大力宣传当地方言的电视剧、戏曲、歌曲、视频等,举办“寻找方言代言人”等各种赛事,不断增加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刍议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刍议作者:郑芙蓉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8期【摘要】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并不是一对不可兼顾的矛盾。
语言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的排外,其多样性应该被保护。
方言是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很多地方戏曲、原生态音乐都是以当地特色方言为依托的,流传下来的方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个地域的情节。
【关键词】推广普通话;保护方言;语言多样性关于普通话和方言,历来有很多争论。
《现代汉语词典》对“普通话”的解释为: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并不排斥方言,一如我们的教学课本上有白话文也有文言文。
每年的普通话等级考试在推广,各地方也在为自己的方言寻找代言人,开办各类方言节目。
文章将从正反两个方向论述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利弊。
一、支持“推广普通话”的主要论点和论据(一)普通话有利于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
普通话是新中国的通用标准语,其推广方便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相互交流,对于各地区间建立联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可以利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升国民语言文化水平,方便互相了解和学习。
(二)普通话能够减少交流障碍。
历史上因为语言的不同出现过太多争端,大的民族迁移常伴随民族间的冲突。
语言不通,造成民族的分裂。
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进汉化的故事都成为了佳话,若想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人民能够和谐共处,使用一种通用的语言减少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障碍,是极为关键的。
(三)普通话是“适者生存”的语言。
语言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尤其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网络上每年都会出现大量新兴词汇,若没有一个统一的语言规范,则很难进行管理。
方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演变逐渐不被需要,成为语言系统中弱势的一方,有的甚至濒临消失或已经消失,这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变化的影响,并不是因为普通话的推广导致了方言的即刻消失。
保护方言具体有效的措施

保护方言的具体有效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建立语言生态保护机制:政府应加强对语言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方言的生存空间,限制方言的同化现象。
2. 推广多元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尊重和保护方言的多样性,推广多元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方言的特色和价值。
3. 鼓励地方文艺创作:通过鼓励地方文艺创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方言的文化内涵,增强方言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建立方言数据库:通过建立方言数据库,对各种方言进行系统性的记录、整理和研究,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科学依据和资料支持。
5. 推广方言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方言文化活动,如方言诗歌朗诵、戏曲演出、民间音乐舞蹈演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方言文化的传承。
6. 建立方言保护机构: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方言保护机构,加强对方言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方言文化的健康发展。
7.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并不矛盾:推广普通话是为了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发展,而保护方言则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和保护方言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保护方言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
建立语言生态保护机制、推广多元文化教育、鼓励地方文艺创作、建立方言数据库、推广方言文化活动、建立方言保护机构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各种方言的特色和价值。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加,普通话在中国大陆的推广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问题。
虽然普通话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全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也引发了对方言保护的关注和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语言的合理发展和保护。
我们需要认识到方言是中国悠久的语言传统和文化遗产。
中国的方言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方言各具特色,体现了地方文化和历史的丰富性。
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文化。
方言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留语言,更是为了保护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
普通话的推广不能成为方言的消失之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大陆的通用语言,它的推广对于促进全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方言与普通话并不矛盾,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存共荣。
在普通话的推广过程中,必须兼顾方言的保护,鼓励人们保持和使用自己的方言,为方言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支持。
方言的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合作。
政府应当通过立法和政策来加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社会应当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增强对方言的重视和了解。
个人应当自觉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方言,通过语言的传承来弘扬和传统文化,保护方言免受现代社会的冲击和侵蚀。
方言的保护需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方言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应当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保护和传承方言的方式,使方言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为方言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到语言的传承和保护,更关系到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传统。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加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为方言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展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传统,为语言文化的合理发展和传承做出积极的贡献。
普及普通话不需要保护方言一辩稿

普及普通话不需要保护方言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
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交流,我国开始大力推广普通话。
与此同时,保护方言的呼声也逐渐加大。
我方承认方言的确需要保护,但我们要看到的是,普通话的推广真正对方言有较大冲击吗?换句话说,如果方言受到影响,其根本原因是普及普通话所导致的吗?它们是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方对此持否定态度。
因此,我方的观点是,普及普通话不需要保护方言,理由如下。
第一,从事实的角度来看,普通话和方言各有不同的生存空间,使用范围和适用语境。
在正规场所使用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二者并不冲突。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明确显示,在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政策环境下,方言可以在公务活动、影视媒体、艺术形式、出版、教学、研究等正式场合中使用。
所以不存在普通话遏制方言发展的问题。
而且由于方言对当地民众的巨大亲和力及凝聚力,较有利于它的保持和发展。
以苏州市为例,虽然当地学生普遍认同普通话的社会声望和实用价值,但82%的学生情感上更倾向于苏州话。
再加上生活环境的影响,说甲方言的人到了乙地也会逐渐学会乙方言,它们会一直传承下去。
普通话与方言不是生物圈中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它们就像大树和小草,在不同空间沐浴着阳光,共同生长,又何来冲突之理呢?第二,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方言的变化并非大部分因为推广了普通话。
早在普通话诞生之前,各种方言便有的相互交融,有的与时俱进,也有的走向消亡。
推广普通话也许加速了方言的发展,致使方言原有的一些特点淡化而向普通话靠拢,但我们要看到它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语言的演变是客观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它并不是推广普通话造成的。
另一方面,我方承认方言的确有弱化的趋势,这是一直存在的。
我们就来认真探讨一下,为什么在没有推普之前,已有许多方言消失了呢?这主要是因为说该方言的人口基数少,该地区不发达,由于经济原因而被迫迁移到较发达地区,学习说较发达地区的语言,即使没有普通话,它也会被其他具有影响力的方言所同化。
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推广普通话的辩证关系

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推广普通话的辩证关系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语言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推广普通话,看似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方向,实则存在着紧密且辩证的关系。
少数民族语言承载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每一种少数民族语言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识,也是民族情感的寄托。
比如,蒙古族的语言记录了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和英勇的征战历史;藏族语言蕴含着高原上神秘而深邃的宗教文化;维吾尔族语言展现了丝绸之路的繁华与多元。
这些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民族精神的宝库。
它们以独特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系统,描绘出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少数民族语言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下,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年轻一代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更多地使用普通话甚至外语,导致少数民族语言在家庭和社区中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同时,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也主要以主流语言为主,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播渠道相对有限。
此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语言保护的资源和投入不足,也影响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存续和发展。
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搭建了桥梁。
它有助于消除语言障碍,促进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教育领域,普通话的普及能够确保全国各地的学生接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在就业市场上,熟练掌握普通话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在社会交往中,普通话使人们能够更便捷地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
那么,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推广普通话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首先,它们是相互促进的。
推广普通话可以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
当各民族之间能够通过普通话进行顺畅的交流时,有助于加强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从而增强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保护意识。
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推广普通话的辩证关系

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推广普通话的辩证关系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大家庭中,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推广普通话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又重要的辩证关系。
这种关系并非是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少数民族语言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工具,它们承载着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传统、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情感。
每一种少数民族语言都蕴含着本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比如,蒙古族的语言记录了草原上的英雄史诗和游牧生活的智慧;藏族的语言传承着高原上神秘而古老的宗教文化和艺术瑰宝。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少数民族语言面临着失传和衰落的危机。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主流文化的冲击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等,都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融入主流社会,逐渐减少了对本民族语言的使用。
这使得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一些珍贵的语言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广普通话就显得尤为重要。
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具有便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通过推广普通话,能够打破地域和民族之间的语言障碍,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经济领域,普通话有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和信息沟通,推动经济的发展;在教育领域,普通话能够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在文化领域,普通话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但需要明确的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摒弃少数民族语言。
相反,两者应该并行不悖,共同发展。
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维护,而推广普通话则是为了提高交流效率和促进社会发展。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有助于保留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丰富中华文化的宝库。
每一种少数民族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结构、词汇表达和语音特点,这些都是人类语言文化的宝贵财富。
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推广普通话的辩证关系

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推广普通话的辩证关系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推广普通话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这种关系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其推广有助于消除语言交流障碍,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人员流动频繁,普通话的普及能够使人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拓展视野、融入社会。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掌握普通话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比如,在教育领域,普通话的熟练运用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接受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成绩,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就业方面,能够流利使用普通话的少数民族人员在求职时更具竞争力,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然而,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忽视或摒弃少数民族语言。
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每一种少数民族语言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至关重要。
不同的民族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如果少数民族语言逐渐消失,与之相伴的民族文化也将面临失传的危险,这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有助于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通过学习和了解其他民族的语言,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感受他们的文化内涵,增进民族之间的感情,加强民族团结。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推广普通话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广普通话,提高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
这需要加强普通话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要提供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和资源。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力度。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的含义是什么?
普通话就是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是规范的现代汉语,不仅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其使用范围包括汉民族聚居区,也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
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取消方言?
无论从语言学科的角度、实用的角度还是社会国家的角度,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并不矛盾。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不是要消除方言,而是进一步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交际的困难,推动社会交往,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
人的母语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母语,是从出生以来自然而然学会的语言、方言一般属于这个类型。
但同时人还有一种社会母语,这种具有标准化特点的母语是和国家、社会联系着的。
二者同属于母语的范畴,没有矛盾。
一.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方言也是如此,所以方言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各地区之间的方言根植于当地百姓
的普通生活,根植于他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的一整套语
言符号系统。
方言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和人民的情感。
依
然被各方言地区的人们所广泛的使用,所以方言不可能
因普通话的推广而短期内被消除。
二.方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从形
式上,方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包括词语上的以
及口音上的,方言反映出各个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
人们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依赖方言所形成的许多具有
独特意味的字词、民谣、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都是
汉语以及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放呀不可能
被消除。
三.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普通话保护了方言,同时方言也丰富了普通话的发展。
方言
中存在的一些拟声词无法书写出来,便可以采用国际音
标的方式进行注音,使得一些词汇和语言得以流传下来。
同时普通话也从方言中吸收和借鉴了一些词汇,丰富了
普通话的词汇,促进了普通话的发展。
例如广东话中的
“酒楼、买单、打的、爆棚、打工、犀利、按揭、一头
雾水”等词汇被普通话吸收并被广泛使用。
四.普通话和方言承担不同的社会功能,并不互相冲突,而是互相补充。
普通话是民族共同语,占主导地位,普通
话不但是方言区与方言区之间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我国
不同民族之间交际的工具,方便了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
往。
方言则局域次要地位,是一个方言地区内部的交通
工具。
所以普通话与方言之间互相补充,共同生存,和
谐发展。
五.语言对于一个民族的凝聚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统依赖于语言的传承,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方言作为可以彰显文化个性的语言形态同样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所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