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区之一。草地面积比重更小,大部分县均为1%左右。
区内旱、涝、碱等自然灾害严重,对土地利用和农业生 产发展威胁很大。
华北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 本区为我国北方人口、产业、城镇密集区,交通也较发达,故非农 业建设用地比重相对较大,而且由于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快,占用 耕地多,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矛盾日趋尖锐。本区土地资源可持 续利用的主要问题是:耕地流失快,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 应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切实保护耕地,节约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 理和水利建设,进一步增加灌溉面积;改良盐渍土、风沙土、砂姜 黑土和白浆土等低产土壤,采取平衡施肥法,满足高产稳产田的综 合肥力要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增加耕地面积,特别注意防治大 气水体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加快京津周围及本区的防护林建设, 防止土地退化。
积占全国耕地面积19.49%,以水浇地和旱地
并重,垦殖率高达49.1%。园地占全国园地面
积19.68%,以果园为主。林地、牧草地,分
别占全国的2.8பைடு நூலகம்%和0.22%。
华北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 区内平原广阔,为我国平原面积最大的地区,开发利用
历史悠久,利用程度高,耕地面积比重大。土地经营较
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使全国主要的粮、棉、油、果、 畜、禽、水产品的生产基地和轻工业原料基地。全区人 多地少,加之中、低产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不高,本 区森林覆盖率约在2.5%以下,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低的
• 分区命名:尽量简化、以利应用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中的一、二级分区分别以土地利用 区和土地利用亚区命名。
三、我国土地资源分区研究概况
• 1954年,我国地理学家罗开富提出“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方案”
• 1979年,任美锷出版了《中国自然地理概要》一书,依 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及利用和改造方向的不同分区。 • 80年代以后,著名地理学家赵松乔等首先将全国分为三个 大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勾画出 中国地域差异的大格局。又将三个大区划分为14个带, 44个区。
Ⅳ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 —农渔和建设用地区 (简称长江中下游区 )
• • • • • • • Ⅳl.皖苏中部丘陵平原水田、旱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和建设用地亚区 Ⅳ2.南阳盆地一大别山区旱地、水田与有林地——农林用地亚区 Ⅳ3.长江三角洲灌溉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果业和建设用地亚区 IV4.江汉平原灌溉水田、旱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和建设用地亚区 Ⅳ5.洞庭湖平原灌溉水田、有林地与水域——水田农业和林渔用地亚区 IV6.鄱阳湖平原有林地、灌溉水田与水域——水田农业和林渔用地亚区 IV7.皖中沿江平原灌溉水田、水域与有林地——水田农业和林渔用地亚区
第三节
分区概述
Ⅰ.东北山地、平原有林地与旱地 ——农林用地区(简称东北区)
Ⅰ1.大小兴安岭有林地与旱地——用材林地亚区
Ⅰ2.三江平原旱地、有林地与荒草地——旱作农业和用材林地
亚区 Ⅰ3.松嫩平原旱地、天然草地与有林地——旱作农业和建设用
地亚区
Ⅰ4.长白山地有林地与旱地——用材林地亚区 Ⅰ5.辽中南旱地、有林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林果渔业
Ⅱ华北平原水浇地、旱地与居民工矿 地—农业和建设用地区(简称华北区)
Ⅱl.冀北辽西山地有林地、旱地与荒草地——防护林地和旱作农业用地亚区 Ⅱ2.京津唐平原水浇地、旱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和建设用地亚 区 Ⅱ3.黄海低平原水浇地、旱地与居民工矿地—灌溉农业和建设用地亚区 Ⅱ4.太行山前平原水浇地、居民工矿地与荒草地——灌溉农业和建设用地 亚区 Ⅱ5.山东半岛旱地、水浇地、水域、园地与居民工矿地——农渔果业和建 设用地亚区 Ⅱ6.鲁中丘陵旱地、水浇地、园地与居民工矿地—农果业和建设用地亚区 Ⅱ7.豫鲁黄泛平原水浇地、旱地与居民工矿地——灌溉农业和建设用地亚 区 Ⅱ8.淮北低平原旱地、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和建设用地亚区
和建设用地亚区
东北区范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 蒙古德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盟东北部, 共210多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 95.21万km2,占全国的9.98%。 垦区辽阔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 生产和多种经营 我国重要的林区,木材产量占全 国1/2以上,后备土地资源也较多。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木材生产 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地形
西侧的大兴安岭,东侧的 长白山地,北部北西走 向的小兴安岭,这三列 山地围成半圆状的马蹄 铁形,在其内侧环抱着 肥沃的东北平原。 山地岭脊海拔在1000~ 1500m左右,山地向平原 过渡是漫岗丘陵。大兴 安岭向南偏东为努鲁儿 河流 虎山,长白山地向南偏 较多的降水和较低的蒸发以及植被茂密 西为千山,使马蹄形铁 收口变窄,它们之间怀 的山岭,保证了本区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抱辽河平原。 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图门江、辽 河,以及许多大小河川形成了一个稠密 的水路网,水资源丰富,为灌溉提供了 有利条件,但目前水资源开发不充分, 而且时有洪涝灾害发生。
对策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林地抚育更新力度, 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加强水利建设,增加水浇地面积 对已开发沼泽和草甸等低湿地应建设排 水体系,防止洪涝灾害 在东北山地和岗地丘陵区,种植水土保 持林带,采取等高耕作、横坡垄作 等耕作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三江平原要加强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 防止土壤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肥料投入水平,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改造白浆土等低产土壤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适度开发宜农荒地,注意保护湿地生态 系统,维护和恢复其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续分为64个生产力地区。
以上划分
• 有的侧重于生态条件
• 有的侧重于利用方式
• 有的关注自然条件基础
• 有的更注重社会经济发展 但其共同特点都归结为土地利用方式,这里均将其归 为土地利用区划范畴。
第二节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方案
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分区的原则、依据,中国土地资源 分区系统由12个土地利用区和66个土地利用亚区组成。
植被与种植制度
• 大兴安岭北段森林植被主要是针叶林,有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云杉、冷杉,阔叶树种主要有白桦、黑桦、 蒙古栎、山杨、朝鲜柳等。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 达山和长白山等林区,针叶树主要为红松、鱼鳞云衫、 臭冷衫、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皮云衫等;阔 叶树种在北部较少,向东南逐渐增多,常见的有蒙古 栎、岳桦、山杨、大青杨、水曲柳、黄檗、槭、椴、 榆等。辽东山地丘陵最主要的林木为栎属,如辽东栎、 蒙古栎。岗地平原区主要是草本植物,有五花草塘、 小叶樟、苔草、羊草等。 本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麦、高粱,是我国 商品玉米、大豆的主产区,水稻近年发展很快,比重 已占10%以上。除大豆外,其它油料作物不多,主要 是向日葵。有一定面积的甜菜。作物均一年一熟,低 温危害较大。
• 华北区位于我国东部中原地带, 周边山地丘陵都在海拔1500m以 下。行政上包括北京市、天津市、 河北省大部(除坝上部分县)、 山东全部、河南、安徽与江苏三 省淮北地区,以及辽宁和内蒙古 少部分,共426个市、县(区、 旗)。土地总面积53.06万km2, 占全国的5.56%。地形平坦,土 层深厚,沃野千里,是全国重要 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人口稠密, 平原上村落密布,是土地开发综 合程度和综合生产水平较高的地 区。
气候资源
本区地跨北纬38~53°,大部分 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 气温-2.0~10.2℃,无霜期北部 60~120天,南部140~200天。全年 日照百分率在58~65%之间。≥10℃ 积温不到3000℃。年降水量500~ 700mm,年降水变率不大,约为20%; 夏季降水占全年的50~90%,水热同 季。
年降水量500~900mm。由 于季风、海陆远近和地形的 影响,降水量自南向北,自 东向西减少,中间有相对少 雨带;华北平原属半湿润区, 山东丘陵和淮北平原属湿润 区。海河平原是一个相对少 雨区,年雨量600mm以下,地 下水盐分浓度高,灌溉条件 较差,是华北平原旱涝盐碱 灾害威胁最大的地区。本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 秋三季少雨,夏季雨量集中, 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降 水集中于夏季对喜温喜水的 大秋作物有利。
地形与土壤
• 在山麓洪冲积平原,
土壤以褐土类型为主;
• 开阔平原地区,土壤 以潮土类型以主; • 滨海低平平原,土壤 以滨海盐土为主。
植被与种植制度
• 本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植被已不多见。山东丘陵和太行 山东麓的乔木主要是栎类、油松、侧柏、桦木、山杨、槭等, 灌丛有荆条、酸枣等。
• 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其次为薯类、高粱、谷子、大豆等。
全国土地资源利用区
• • • • • • • • • • • • Ⅰ.东北山地、平原有林地与旱地—农林用地区(简称东北区) Ⅱ.华北平原水浇地、旱地与居民工矿地—农业和建设用地区(简称华北区) Ⅲ.黄土高原旱地、牧草地与有林地—农牧林业用地区(简称黄土高原区) Ⅳ.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和建设用地区(简称长江 中下游区) Ⅴ.川陕盆地有林地、旱地与水田—农林用地区(简称川陕盆地区) Ⅵ.江南丘陵山地有林地与水田—林农用地区(简称江南丘陵山地区) Ⅶ.云贵高原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旱地—林农用地区(简称云贵高原区) Ⅷ.东南沿海有林地、水田、园地与居民工矿地—农林渔果和建设用地区(简 称东南沿海区) Ⅸ.内蒙古高原牧草地与旱地—牧业用地区(简称内蒙古高原区) Ⅹ.西北干旱区牧草地与水浇地—牧业和绿洲农业区(简称西北干旱区) Ⅺ.青藏高原牧草地—牧业用地区(简称青藏高原区) Ⅻ.藏东南一横断山有林地与牧草地—林牧用地区(简称藏东南一横断山区)
本区黄河以北热量和温度生长期可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 但水热生长期短,旱地一般只能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黄河以 南,旱地、水浇地均可一年两熟,但棉花、水稻仍大都为一年 一熟。本区农业劳力丰富,为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盛行间、套
作。
华北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 土地资源利用的特征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主体,
园地居重要地位,林牧用地面积较小。耕地面
气候资源
全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15℃。 ≥10℃积温为4000~4500℃, 无霜期为175~220天。光照充 足,年日照为2800~2100 h。 春季日照条件好,气温回升快, 相对湿度低,麦类作物光合效 率高,病害少。7~8月光、热、 水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特 别有利于喜温作物玉米的生长。
第十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第一节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研究概况
一、土地资源分区的基本原则:
• 地域分异原则 • 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原则
•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原则
• 地域完整性原则
• 多级续分原则
二、土地资源分级区划与命名
• 分级区划:一级区—土地利用区
二级区—土地利用亚区
• 1979年,我国开始编制系统的全国农业区划,这是一次
比较全面的土地利用研究,将全国陆地部分分为9个一级
区和38个二级区。 • 1991年,林培主编的《土地资源学》将全国分为11个区, 1996年修订版分为10个区。 • 2002年,王秋兵在其主编的《土地资源学》中将全国分
为12个区。
• 2003年,陈百明将全国分为11个土地利用区和12个土地
•
土壤
地带性土壤有大兴安岭北段寒温带的 棕色针叶林土,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 温带的暗棕壤,辽东半岛的棕壤,山 地向平原过渡地带丘陵漫岗上的黑土 和黑钙土。隐域性土壤有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上的白浆土、草 甸土、沼泽土、潮土等。土壤有机质、 腐殖质含量丰富,尤其是黑土、黑钙 土、草甸土等有机质或腐殖质层深厚, 含量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东北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以山地有林地、平原 旱地为主,土地利用率高达91.6 %,人均已利用土地0.86hm2,是 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已利用土地中,农业用地占 90.3%,以林地为主,耕地、林 地与牧草地之比是29︰63︰8。 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素有 “北大仓”之称,粮食商品率居全 国首位。粮田广阔平坦,适于机械 化作业,目前耕地经营尚较粗放, 利用水平不高 问题 森林采育失调,土地利用 比较粗放,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