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合集下载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2. 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 3. 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
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记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分
布。 难点 1、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分
布及形状。
教合
读口

河流 湖泊
资源 分布
地形 气候
人口 民族
交通 运输
区域 地理
农业
工业
教材编排(一)辽阔的领土
本节内容编排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宏观到微观。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到从大洲大
洋看中国,再到从邻国看中国,又到从中国自身看中国, 最后到从中国的陆地和海洋看中国。
2、从绝对到相对。从经纬度看中国到从具体事物看
中国。
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开篇,是以七年级地理学习的地 球与地图、世界地理知识为基础。
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 重意义。中国的疆域是中国地理环境所在的空间,疆 域的地理位置是影响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中国各省 级行政区的位置则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 基础。因此,要学好中国地理,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 疆域和行政区划。
3、学会在中国地图中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 间的距离。
4、运用相关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位置的优劣。 5、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
志,增强对外开放的意识。
教学要求(二)省级行政区划
1. 能够在我国政区地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并记 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编排(二)省级行政区划
• 首先介绍法律法规; • 然后介绍省级行政区划具体名称、位置; • 最后具体介绍简称和行政中心。

土地资源学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土地资源学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土地利用率 85.8% 87.2% 62.1%
农业用地率
土地垦殖率 森林覆盖率 建设用地率
71.7%
28.4% 47.4% 10.1%
79%
19.9% 26.1% 5.0%
59.2%
6.9% 9.9% 1.5%
水面覆盖率
牧草地比重
8.9%
——
4.9%
25.8%
3.1%
35.6%
未利用土地面积
——
11.9%
中南区
行政辖区 中南区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园地总面积 2900.1 308.3 398.7 501.4 789.6 386.9 515.2 占全国比率 29.0 3.1 4.0 5.0 7.9 3.9 5.1
西南区
行政辖区 西南区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园地总面积 1445.8 165.1 590.9 73.7 614.6 1.5 占全国比率 14.4 1.6 5.9 0.7 6.1 0.0
地区
4.土地利用分区系统
土地利用区 行政区域 1.东北山地平原有林 黑龙江、吉林、辽宁(不含朝阳市) , 地与旱地——农林用 内蒙古的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盟东北部共 地区 210多个县市区
3.土地污染严重
污染土地总共2186.67万公顷,其中工业三废污染400
万公顷,乡镇企业污染186.67万公顷,农药严重污
染1600万公顷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一、耕地
二、园地
三、林地
四、牧草地
五、居民点击工矿用地
六、交通用地
七、水域
八、未利用地
一、耕地
1.耕地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带的华北、东 北、中南4个大区,该区域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71.7%,西部的西南、西北仅占28.3%。

中国地理分区

中国地理分区

地理分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分区对资源 分配的影响:地 理分区有助于合 理分配资源,促 进区域经济的均
衡发展。
地理分区对产业 结构的影响:地 理分区可以优化 产业布局,形成 合理的产业结构, 提高区域经济的
竞争力。
地理分区对交通 物流的影响:地 理分区可以有效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交通效率, 促进区域间的经 济交流与合作。
旅游资源:中部内陆地区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等。
西部边疆地区
人口分布:西部边疆地区人口稀疏,主要 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交通沿线。
民族构成:该地区民族众多,包括汉族、 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具有丰富的 民族文化多样性。

经济特点:西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 滞后,主要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但近 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植被覆盖:以草原、 荒漠为主,植被稀 少,生态环境脆弱
青藏高寒区
地理位置:位于中 国西南部,包括青 藏高原和川西、滇 西北地区
气候特点:高寒、 干旱、大风、冰雹 等恶劣气候条件
自然景观:以高原、 雪山、冰川、湖泊为 主要特征,是世界上 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
资源优势:拥有丰 富的太阳能、风能、 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资源
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地理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中国地理学的国际影响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绿色发展:推动绿 色产业和清洁能源 的发展,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
区域合作:加强地区 间的合作与交流,实 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 补,提升整体竞争力
深化地理研究与教育普及
地理研究:加强地理科学研究,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育普及:开展地理教育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地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跨界合作: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新人教版

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新人教版

• (2)长江三角洲地区: • ①不利条件: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 • ②解决措施: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节约 能源和资源;发展新能源;加强能源来源的多样化(西气东输、西 电东送、北煤南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
02 核心要点研究
• 考点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区域特征对比 • 知识必备
• (1)图中a与b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 ) • A. a处与b处经度相同 • B. a处与b处海拔相同 • C. a处位于阴坡,b处位于阳坡 • D. a处位于冬季风迎风坡,b处位于背风坡
• (2)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 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 日喀则地区的年积温值较小 • B. 日喀则地区的降水少、晴天多 • C. 日喀则地区光照强度大 • D. 日喀则地区年日照时数较长
• 【热考秀】 [2013·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 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 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 效应。 • 材料二 图甲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 意图,图乙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 东北平原( )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 【了解意图】 • 本题以东北平原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东北平原地区相关 地理特征的认识与思维能力。
• 【获取信息】
• [提示] 分水岭 中间高 南北低 江淮 高 粮 棉 • [答案] A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和——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mm的——地区。

1、东北、华北2、西南3、200mm、内蒙古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 mm的西部内陆地区。

[教学过程][提问] ①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哪些方式?②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导入]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少,比例不尽合理,在各类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布上又呈现分布不均的现象,下面继续学习。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活动]1. 阅读课文和图3.9,思考以下问题:①说说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水田耕地、旱地耕地、荒漠石山、草地、林地、沙漠)②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有什么利用特点?(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占全国的90%以上,土地利用程度高。

)★耕地:东部平原和丘陵——三大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黄土高原★林地:山地——大小兴安岭、武夷山区、横断山区、云贵高原③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有什么利用特点?(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土地利用程度较低。

)★草地:牧业为主——内蒙古高原、天山和阿尔泰山地、青藏高原★难利用土地: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归纳]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高;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未利用土地分布广,牧业在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

[活动]2.读图3.9,联系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

①填表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2、园地 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 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 覆盖度>50%或每 0.066 7 hm(亩)株数大 于合理株数 70%的土地,包括果树苗圃等 用地。园地中分为果园、桑园、茶园、橡 胶园、其他园地5个M级类型
l)园地的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气候适 宜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部丘陵、山区, 其中31.0%分布在华东地区,29%在中南区, 14.4%在西南区。其余分布在西北、华北、 东北等区。 2)园地的特点 园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果粮争地矛盾突出。部分园地质量差,土 壤肥力下降。集约化水平低,经营粗放等, 因此全国各地水果单产水平差距很大。
利用 率 农地 率 % 垦殖率 林盖率 建地 率 28.4% 47.4% 水面率 牧草地未利用 土地 少
东部 85.8% 71.7
10.1% 8.9%
中部 2% 79%
西部 62.1% 59.2
%
19.9%
6.9%
26.1%
9.9%
5.0%
1.5%
4.9%
3.1%
37.7%
72.1%

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我国尚有未利用土地24 508.8万hm2,占 总土地面积的25.8%,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 地区和西南高原、山区,新疆、西藏、青海3 个省区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65.4%。绝大部 分为难开发利用的沙漠、荒漠、裸岩及石砾 地、重盐碱地、沼泽地,其中荒草地、沼泽 地、盐碱地和水域中的苇地和滩涂,视为后 备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西南, 面积约6 189万hm2,占24.6%。

实施土地资源宏观生态开发 1)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1)长江的南水北调工程 (2)其他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2)积极实施防护林改造工程 (1)“三北”防护林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其他防护林工程 3)草原建设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布-2023年学习资料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布-2023年学习资料

土地资源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我国沙质荒漠化面积为3.71×105k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33. %。近10年中,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2100km的速度发展,相当于每年被沙漠吞食掉-一个县,土 沙化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对公路和铁路的威胁。-土地次生盐溃化、潜育化加重:据土地资源调查,有盐渍化-土地991 万hm2,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3693万hm2,残余盐渍-化土壤4487万hm2,-潜在盐渍化土壤1733万 m2,盐碱耕地约-667hm2,另有沼泽地1Q67万hm2。-ppt课件-零
10.1中国七地资源的分析-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前提-合理利用七地资源-ppt课件-3-中國風
一、土地资源基本特征-口-园地-林地-口牧草地-城乡居民点-口工矿用地-口交通用地-口水域-■未利用土地pt课件-h國录-4
一、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2、质量特征-中国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3、区域分布特征-4、后备 地资源性-ppt课件-5-望
第中骨宁写警装改第-ppt课件-1
10.1中国土地资源的分析-中国土地面积辽阔,但人均土地资源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我国土地资源形势严 :->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压力下,土地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以及土地资源 理不当,-加刷了形势的严峻性。-ppt课件-2-中國風
二、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土地资源退化严重-非农建设用地扩大,耕地数量继续减少-土地污染严重pt课件-15-中國風
土地资源退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全国治理了水土流失67万km2,仍有360-万km未得到治理,约占土地 面积38.6%,且以每年流失1万-km的速度逐年增长。建国初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到-20世纪8 年代末治理50万km2,但近几年已发展到163万km2。-分号-牧草地退化:超载过牧和过度樵采,使草原不断 化,退化-面积已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3.8%,每年以200万hm2的速度扩展。-ppt课件-家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课件

南方丘陵区,如柑橘 、茶叶等。通过科学规 划和管理,实现了经济 林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和农民增收。
草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案例
01 总结词
02 案例一
03 详细描述
04 案例二
05 详细描述
合理放牧、生态恢复
内蒙古草原的可持续放牧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 草原,为了实现草原的可 持续利用,采取了限制放 牧数量、季节性轮牧等措 施,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 和牧民的生产生活。
详细描述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工业等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和林地 ,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同时,建设用地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水域资源
总结词
中国水域资源丰富,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等,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
详细描述
中国的水域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长江、黄河等大河以及洞庭 湖、鄱阳湖等湖泊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此外,中国还拥有广阔的近海海域,包 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水域资源不仅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还对维护生态平衡、
案例分析
耕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案例
01 总结词
02 案例一
03 详细描述
04 案例二
05 详细描述
保护性开发、高效利用
东北黑土地的保护性开发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 食生产基地,黑土地是该 地区最宝贵的耕地资源。 近年来,为了保护黑土地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 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 提高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能力。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利用或 开发。
土地质量差异大
中国土地质量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土 地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土地资源的保护情况
土地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土地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为土地资源的保护提 供了法律保障。
土地资源保护工程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土地资源保护工程,如水土保持、土地复垦、退耕还林等,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生产 能力。
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估
土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实现土地开发与保护的平 衡。
土地资源的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优化区域 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土地 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 城乡共同发展。
未利用地
指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 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 泽地等。
土地资源分区的重要性
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将全国划分为 不同的土地利用区,有利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提高土 地资源的利用率。
有利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通过土地资源分区,可以明确各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向和重 点,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半湿润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包括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东北 平原。该区域降水较少,季节分 布不均,土地资源相对东南部地 区较少。
干旱区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包括 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的沙漠 和戈壁地带。该区域气候干燥, 降水稀少,土地资源有限。
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
农业用地
中国农业用地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口增长,农业用地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第10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第10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2 质量特征
1)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其中,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丘陵占10%,平 原占12%。
2)耕地生产力普遍较低 从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光、热、水、 土自然要素组合严重不平衡;从降水来看;我国湿润、半湿润、 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分别为32.3%、17.8%、30、8%和19.2%。 据全国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的资料,我国中低产田比例 很大,高产稳产田占耕地总面积21.54%,中产田占37.24%,低 产田占41.22%,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78.46%,主要分布在 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华北区及东北区等区域。这些中低 产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土流失、沙化、盐渍化、养分贫瘠、 土壤次生潜育化和酸化等。其中侵蚀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 积的40.3%。全国大于25°的陡坡耕地606.67万hm2,有水源保 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只占40%。
耕地 1.30亿hm2 9.5% 四
林地 草地 2.28亿hm2 2.66亿hm2 5.5% 五 7.8% 二
我国土地面积占世界的比例
在我国土地资源面积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 之和占66.6%,居主导地位;农业用地中牧草地、林地比重大, 耕地次之,园地最少。未利用土地多为难开发利用的沙漠、 荒漠、裸岩及石砾地、重盐碱地、沼泽地等,而且大部分分 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开发难度大。
我国各省(区、市)人均耕地比较 (1996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999年全国各区域耕地面积比较
全国耕地减少构成情况
“九五”期间全国增加耕地面积和 减少耕地面积变化
“九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变 化
全国各省非农业建设耕地占补平衡情况
10.1 中国土地资源的分析

中国地理 分区总汇

中国地理  分区总汇

第九章东北区第一节环境与资源特征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面积78.8×104km2,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人口10696万(2001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

一、自然地理条件(一)地表结构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地势从中部向四周高起。

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地以内则是广阔的平原。

地貌类型多,分布有规律。

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二)自然景观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

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主要表现。

二、资源优势(一)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1)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

(3)东北草甸草原区,草地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牲畜饲养。

(4)本区内陆水面较为广阔,南临黄海、渤海,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二)水资源比较丰富较多的降水,较低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本区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本区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丰西歉,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

(三)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配合较好第二节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钢铁工业是东北区工业的基础,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发展。

(二)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三)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煤是本区主要常规能源。

煤集中分布在本区东部和西部。

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约占全国的1/2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储油和产油区。

中国的土地资源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完整版)

中国的土地资源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完整版)

中国三级阶梯中,哪个解体的 土地利用类型复杂一些?
我们这里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以哪一种为主?
区域差异明显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耕 地-
Cultivated Land
季风
季风区

气候 湿润区、半湿润区
地形 平原、盆地、丘陵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东北天然林区
西南天然林区
东南人工、次生林区
-林 地-
Wood Land
由上图可知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均 低 (低、高)于世界人均数 “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
中国土地资源特点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 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类型齐全”
比例不合理:草地所占比重大, 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 土地比重大 。

水土的怒吼
统一规划,植树造林;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林地的管理和保护;
下图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治理
乱占耕地 土地污染 土地荒漠化
耕地 锐减
耕地安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 耕地
植树 宣传保护土地
祝你学业有成
2024年5月1日星期三12时34分50秒
影响我国林地分布的主 要因素?
季风
季风区
气候
湿润区
地形
山地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草 地-
Meadowland
影响我国草地分布的主 要因素?
季风
非季风区
气候 干旱区、半干旱区
地形 高原、山地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下图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治理

中国农业大学_852土地资源管理_复习题第十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中国农业大学_852土地资源管理_复习题第十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第十章第十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1. 土地资源分区要考虑哪些原则土地资源分区要考虑哪些原则
土地资源分区要考虑哪些原则?? 主要有以下五点原则:
(1)地域分异原则
(2)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4)地域完整性原则
(5)多级续分原则
2.通过对中国土地资源分区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土地资源分区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土地资源分区进行分析,,讨论各区土地应如何利用能达到效益最优?
提示:通过对各类土地资源数据及现状的分析来采取相对应的土地利用方式
3.根据西部土地资源特征的分析根据西部土地资源特征的分析,,谈谈在西部大开发中土地资源应如何开发利用?
提示:将所学的土地资源学知识结合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料及数据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

土地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

新编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0.1.4 土地资源生态管理的内容
土地资源生态管理是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提升土地生态系统效能的重要保障。它主要是对 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协调度进行管理和调控。
具体地说,就是要研究土地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管理,并规范人类的生态行为等, 把这些组成成分科学地组织起来,把土地的物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 发挥它们之间的协调作用,以达到土地生态系统的最佳效能。
Part 03
土地资源生态建设
新编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0.3.1 土地资源生态建设的内涵
1.指导思想 以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本目标,调整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
1.美国土地资源生态补偿 从1985年开始,美国政府开展了环保休耕计划(Conservation Reserve Program,CRP)。 美国CRP的补偿标准多样化。 美国CRP的补偿期限较长,而且可以适当延长补偿期限。 美国CRP的补偿机制是动态的。 2.德国土地资源生态补偿 德国对矿区开发和复垦都制定了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 德国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一系列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旨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
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有利于改善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有利于减缓生态环 境破坏对经济良性发展的冲击,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与节约型社会构建进程中对各区际间利 益的整合,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态保护外部性内部化,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人”支付 相应的费用,通过制度设计解决生态产品这一特殊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行为,激励公 共产品的足额提供,通过制度变迁解决好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 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的一种经济制度。外部经济内部化,由行为人承担其所造成的外部不经 济后果,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建设用地亚区
东北区范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 蒙古德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盟东北部, 共210多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 95.21万km2,占全国的9.98%。 垦区辽阔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 生产和多种经营 我国重要的林区,木材产量占全 国1/2以上,后备土地资源也较多。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木材生产 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气候资源
本区地跨北纬38~53°,大部分 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 气温-2.0~10.2℃,无霜期北部 60~120天,南部140~200天。全年 日照百分率在58~65%之间。≥10℃ 积温不到3000℃。年降水量500~ 700mm,年降水变率不大,约为20%; 夏季降水占全年的50~90%,水热同 季。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续分为64个生产力地区。
以上划分
• 有的侧重于生态条件
• 有的侧重于利用方式
• 有的关注自然条件基础
• 有的更注重社会经济发展 但其共同特点都归结为土地利用方式,这里均将其归 为土地利用区划范畴。
第二节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方案
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分区的原则、依据,中国土地资源 分区系统由12个土地利用区和66个土地利用亚区组成。
年降水量500~900mm。由 于季风、海陆远近和地形的 影响,降水量自南向北,自 东向西减少,中间有相对少 雨带;华北平原属半湿润区, 山东丘陵和淮北平原属湿润 区。海河平原是一个相对少 雨区,年雨量600mm以下,地 下水盐分浓度高,灌溉条件 较差,是华北平原旱涝盐碱 灾害威胁最大的地区。本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 秋三季少雨,夏季雨量集中, 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降 水集中于夏季对喜温喜水的 大秋作物有利。
东北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以山地有林地、平原 旱地为主,土地利用率高达91.6 %,人均已利用土地0.86hm2,是 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已利用土地中,农业用地占 90.3%,以林地为主,耕地、林 地与牧草地之比是29︰63︰8。 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素有 “北大仓”之称,粮食商品率居全 国首位。粮田广阔平坦,适于机械 化作业,目前耕地经营尚较粗放, 利用水平不高 问题 森林采育失调,土地利用 比较粗放,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偏低。
植被与种植制度
• 大兴安岭北段森林植被主要是针叶林,有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云杉、冷杉,阔叶树种主要有白桦、黑桦、 蒙古栎、山杨、朝鲜柳等。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 达山和长白山等林区,针叶树主要为红松、鱼鳞云衫、 臭冷衫、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皮云衫等;阔 叶树种在北部较少,向东南逐渐增多,常见的有蒙古 栎、岳桦、山杨、大青杨、水曲柳、黄檗、槭、椴、 榆等。辽东山地丘陵最主要的林木为栎属,如辽东栎、 蒙古栎。岗地平原区主要是草本植物,有五花草塘、 小叶樟、苔草、羊草等。 本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麦、高粱,是我国 商品玉米、大豆的主产区,水稻近年发展很快,比重 已占10%以上。除大豆外,其它油料作物不多,主要 是向日葵。有一定面积的甜菜。作物均一年一熟,低 温危害较大。
地形与土壤
• 在山麓洪冲积平原,
土壤以褐土类型为主;
• 开阔平原地区,土壤 以潮土类型以主; • 滨海低平平原,土壤 以滨海盐土为主。
植被与种植制度
• 本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植被已不多见。山东丘陵和太行 山东麓的乔木主要是栎类、油松、侧柏、桦木、山杨、槭等, 灌丛有荆条、酸枣等。
• 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其次为薯类、高粱、谷子、大豆等。
本区黄河以北热量和温度生长期可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 但水热生长期短,旱地一般只能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黄河以 南,旱地、水浇地均可一年两熟,但棉花、水稻仍大都为一年 一熟。本区农业劳力丰富,为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盛行间、套
作。
华北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 土地资源利用的特征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主体,
园地居重要地位,林牧用地面积较小。耕地面
对策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林地抚育更新力度, 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加强水利建设,增加水浇地面积 对已开发沼泽和草甸等低湿地应建设排 水体系,防止洪涝灾害 在东北山地和岗地丘陵区,种植水土保 持林带,采取等高耕作、横坡垄作 等耕作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三江平原要加强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 防止土壤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肥料投入水平,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改造白浆土等低产土壤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适度开发宜农荒地,注意保护湿地生态 系统,维护和恢复其生物多样性
地区之一。草地面积比重更小,大部分县均为1%左右。
区内旱、涝、碱等自然灾害严重,对土地利用和农业生 产发展威胁很大。
华北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 本区为我国北方人口、产业、城镇密集区,交通也较发达,故非农 业建设用地比重相对较大,而且由于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快,占用 耕地多,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矛盾日趋尖锐。本区土地资源可持 续利用的主要问题是:耕地流失快,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 应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切实保护耕地,节约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 理和水利建设,进一步增加灌溉面积;改良盐渍土、风沙土、砂姜 黑土和白浆土等低产土壤,采取平衡施肥法,满足高产稳产田的综 合肥力要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增加耕地面积,特别注意防治大 气水体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加快京津周围及本区的防护林建设, 防止土地退化。

土壤
地带性土壤有大兴安岭北段寒温带的 棕色针叶林土,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 温带的暗棕壤,辽东半岛的棕壤,山 地向平原过渡地带丘陵漫岗上的黑土 和黑钙土。隐域性土壤有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上的白浆土、草 甸土、沼泽土、潮土等。土壤有机质、 腐殖质含量丰富,尤其是黑土、黑钙 土、草甸土等有机质或腐殖质层深厚, 含量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Ⅳ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 —农渔和建设用地区 (简称长江中下游区 )
• • • • • • • Ⅳl.皖苏中部丘陵平原水田、旱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和建设用地亚区 Ⅳ2.南阳盆地一大别山区旱地、水田与有林地——农林用地亚区 Ⅳ3.长江三角洲灌溉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果业和建设用地亚区 IV4.江汉平原灌溉水田、旱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和建设用地亚区 Ⅳ5.洞庭湖平原灌溉水田、有林地与水域——水田农业和林渔用地亚区 IV6.鄱阳湖平原有林地、灌溉水田与水域——水田农业和林渔用地亚区 IV7.皖中沿江平原灌溉水田、水域与有林地——水田农业和林渔用地亚区
积占全国耕地面积19.49%,以水浇地和旱地
并重,垦殖率高达49.1%。园地占全国园地面
积19.68%,以果园为主。林地、牧草地,分
别占全国的2.83%和0.22%。
华北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 区内平原广阔,为我国平原面积最大的地区,开发利用
历史悠久,利用程度高,耕地面积比重大。土地经营较
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使全国主要的粮、棉、油、果、 畜、禽、水产品的生产基地和轻工业原料基地。全区人 多地少,加之中、低产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不高,本 区森林覆盖率约在2.5%以下,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低的
• 华北区位于我国东部中原地带, 周边山地丘陵都在海拔1500m以 下。行政上包括北京市、天津市、 河北省大部(除坝上部分县)、 山东全部、河南、安徽与江苏三 省淮北地区,以及辽宁和内蒙古 少部分,共426个市、县(区、 旗)。土地总面积53.06万km2, 占全国的5.56%。地形平坦,土 层深厚,沃野千里,是全国重要 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人口稠密, 平原上村落密布,是土地开发综 合程度和综合生产水平较高的地 区。
全国土地资源利用区
• • • • • • • • • • • • Ⅰ.东北山地、平原有林地与旱地—农林用地区(简称东北区) Ⅱ.华北平原水浇地、旱地与居民工矿地—农业和建设用地区(简称华北区) Ⅲ.黄土高原旱地、牧草地与有林地—农牧林业用地区(简称黄土高原区) Ⅳ.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和建设用地区(简称长江 中下游区) Ⅴ.川陕盆地有林地、旱地与水田—农林用地区(简称川陕盆地区) Ⅵ.江南丘陵山地有林地与水田—林农用地区(简称江南丘陵山地区) Ⅶ.云贵高原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旱地—林农用地区(简称云贵高原区) Ⅷ.东南沿海有林地、水田、园地与居民工矿地—农林渔果和建设用地区(简 称东南沿海区) Ⅸ.内蒙古高原牧草地与旱地—牧业用地区(简称内蒙古高原区) Ⅹ.西北干旱区牧草地与水浇地—牧业和绿洲农业区(简称西北干旱区) Ⅺ.青藏高原牧草地—牧业用地区(简称青藏高原区) Ⅻ.藏东南一横断山有林地与牧草地—林牧用地区(简称藏东南一横断山区)
气候资源
全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15℃。 ≥10℃积温为4000~4500℃, 无霜期为175~220天。光照充 足,年日照为2800~2100 h。 春季日照条件好,气温回升快, 相对湿度低,麦类作物光合效 率高,病害少。7~8月光、热、 水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特 别有利于喜温作物玉米的生长。
地形
西侧的大兴安岭,东侧的 长白山地,北部北西走 向的小兴安岭,这三列 山地围成半圆状的马蹄 铁形,在其内侧环抱着 肥沃的东北平原。 山地岭脊海拔在1000~ 1500m左右,山地向平原 过渡是漫岗丘陵。大兴 安岭向南偏东为努鲁儿 河流 虎山,长白山地向南偏 较多的降水和较低的蒸发以及植被茂密 西为千山,使马蹄形铁 收口变窄,它们之间怀 的山岭,保证了本区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抱辽河平原。 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图门江、辽 河,以及许多大小河川形成了一个稠密 的水路网,水资源丰富,为灌溉提供了 有利条件,但目前水资源开发
分区概述
Ⅰ.东北山地、平原有林地与旱地 ——农林用地区(简称东北区)
Ⅰ1.大小兴安岭有林地与旱地——用材林地亚区
Ⅰ2.三江平原旱地、有林地与荒草地——旱作农业和用材林地
亚区 Ⅰ3.松嫩平原旱地、天然草地与有林地——旱作农业和建设用
地亚区
Ⅰ4.长白山地有林地与旱地——用材林地亚区 Ⅰ5.辽中南旱地、有林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林果渔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