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归类材料(十类)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明细表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4bfc1b25581b6bd97f19ea46.png)
•特别注意:“三龄一历”材料(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
–党籍、党龄、国籍、确定更改参加工作时间的审查材料
–更改民族、出生年月、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的审查材料
–更改姓名、籍贯的材料
–有关工龄的认定材料
1.以鉴定材料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的登记表;
2.干部、党员、团员、学生、等各类人员的鉴定材料;
3.毕业、结业、出国、出境、调动、疗养、劳动鉴定及其他一些鉴定性的材料;
4.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
5.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的离任审计材料;
6.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7.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材料;
8.后备干部登记表、公务员登记表;
9.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10、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登记表(审批表)。
例:知青上山下乡登记表(审批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退伍登记表、军队人员转业审批表、职务变动登记表、干部任免审批表、调整级别登记表、授予预备役军衔登记表、警衔晋升表、职员晋升职级审批表、录用工人登记表(花名册)、职员首次套定审批表、辞职信、人员调动审批表、劳动合同书、解除劳动合同书、“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提拔干部登记表、后备干部登记表等。
2.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登记表等相关的博士后材料;
3.被评为名誉教授、院士等相关材料。
例: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审批表、拔尖人才审批表、论文成果奖、论文(著作)目录、当选为院士通知书、被聘为名誉教授的聘书、学术理事会聘书、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国家级人选通知书以及各项与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相关材料;
企业职工档案内容与分类
![企业职工档案内容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0b541c60c22590102029dbe.png)
企业职工档案的内容和分类第一类:履历材料1、职工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2、简历变化补充材料3、申请更改姓名材料此类材料按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登记目录,但材料排列时,将一份近期《职工履历表》放在首位。
第二类:自传材料指职工本人所写的有关叙述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自传性质的材料。
此类材料按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三类:鉴定、考察、考核材料1、有组织意见的自我鉴定2、职工、学生、学员、党员、团员鉴定3、毕业、结业、调动、出国鉴定及其它鉴定材料此类材料按形成时间顺序排列。
第四类:学历、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岗位技能材料1、学历、学绩、培训材料(1)报考、选拔中专以上学校学生登记表、报考表、审查表、毕业生登记表(2)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记分册、学籍卡。
包括“专业证书”班结业成绩登记表及证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情况登记表,全质管理基本知识成绩报告单(3)学历证明材料2、专业技术、岗位技能材料(1)专业技术、岗位技能申报、考核、评定材料。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表、呈报表原件归此类,其复印件和各年度考核表、个人小结等材料进个人考绩档案)。
(2)聘任、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技能审批表。
(晋升材料原件进此类,复印件进考绩档案)。
3、职工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影响的论文在归类时,各种测验卷,考试卷不归档。
第四类材料按并列法顺序排列。
如学历、学绩、培训为1-1;专业技术、岗位技能为2-1;创造发明、科研成果等为3-1。
各小类按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五类:政审材料1、历史问题、党籍问题审查材料2、入党、入团、参军、出国政审材料3、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证明材料及平反改正的决定、通知4、更改职工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5、有组织审查续集的调查表、审查表6、关于个人历史情况的交待材料7、已经查证清楚的有关职工经历问题的检举材料、查证材料此类材料按材料的主次排列,如批复、结论、报告、主要证明材料(证明材料按问题集中排列)、检举材料、本人检查交代或主要申诉材料。
人事档案的存档方式及档案材料分类
![人事档案的存档方式及档案材料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b99a623b7360b4c2e3f64ad.png)
人事档案的存档方式及档案材料分类存档方式目前国家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管理办法:一是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接收,并由个人去办理托管手续。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是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是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如果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档案材料分类第一类:履历材料第二类: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第四类: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培训材料;转正定级表;第五类:政审材料;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第六类: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第八类:涉法违纪材料第九类:招录、聘用材料;任免、调动、授衔、军人专业(复原)安置、退(离)休材料;辞职、辞退,罢免材料;工资、待遇材料;出guo(境)材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材料第十类: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处理材料;治丧材料;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其他材料。
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范围
![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6db03980f01dc281e43af03e.png)
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范围事档案管理知识——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范围《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大类第一类:履历材料:履历表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等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发生变化的报告表等材料。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
考察考核:考察材料,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鉴定材料:工作调动、转业等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
审计材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对于缺失一般档案材料的,出具“接收档案缺少材料清单”,经本人确认签字后办理档案接收存放手续,缺少材料补齐后再归入档案。
第四类:学历学位职称职业资格科研学术水平培训材料:学历学位: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职称职业资格材料: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呈)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
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业(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
培训材料:②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获得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第五类:政审材料、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
(完整版)干部人事档案分类标准
![(完整版)干部人事档案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bb2190b7360b4c2e3f64db.png)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依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十大类内容的原则划分如下:一、履历材料:主要是履历表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等材料,包括:1.干部、工人、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的履历表(书)、登记表、简历表(《学生履历表》放1类,《学生登记表》放4类);2.个人参加革命活动简历的材料,如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3.带有鉴定的履历表、简历表和登记表;4.其他由本人填写反映个人经历情况的各种表格。
二、自传材料:主要是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及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材料,包括:1.自传;2.带有自传的履历表或简历表;3.带有自传内容的材料;4.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发生变化的报告表等材料。
三、鉴定、考核材料:主要是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调查、评价的材料,包括:1.个人鉴定,干部、党员、团员、学生等各类人员的鉴定材料;2.毕业、结业、出国(境)、调动及其他一些鉴定性质的材料;3.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如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4.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5.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6.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四、学历学位、职称、学术、培训的材料(一)学历学位材料:学生登记表;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学习(培训)鉴定表、学习(培训)考核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档案材料分类
![档案材料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43df00c59eef8c75fbfb36a.png)
档案材料分类第一类:(1)干部履历表,简历表。
(2)干部、教师、医务人员、学生等各类登记表。
(3)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材料。
第二类: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三类:(1)鉴定类(含自我鉴定)。
(2)考察、考察材料;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材料。
(3)年度考核登记表(4)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
第四类:(1)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报考高等院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登记表,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学历证明材料。
(2)教师资格过渡申请表等(要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师资格认定章)(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聘用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
(4)干部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论文等目录。
第五类:政治审查材料;入团入党政审材料第六类:(1)人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团员登记表(2)入党志愿书(形成时间为支部大会通过入党时间)、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党员登记表、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材料,取消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
(3)因私出境保留党籍审批表报党委批准后留档。
(4)民主党派只收集登记表、通知或批复材料即可。
第七类:(1)奖励材料(包括科技业务奖励、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模范事迹通报材料等(2)手续齐全的学生奖学金审批表或登记表。
第八类:违纪处分材料第九类:(1)工资变动登记表(排九类1号,日期写用该新表时的日期填写)工资变动情况(按时间顺序排)(85年工改以来的材料)(2)干部任免审批表、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解聘审批表(按时间顺序排)(90年以来干部任免材料)(3)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
(4)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5)延长退休时间审批表归入九类第十类:其他组织参考的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如就业报到证、协议书、工会会员表、残疾体检表等●材料形成时间:为材料落款标明的最后时间●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放在目录后面第一类第一号前面,不编号不记页●工龄津贴、职务(岗位)津贴、养老保险补贴不登记在“工资变动登记表”内●97年后“干部任免审批表”缺的必须补全●1977后入学的大学生,应有《高校学生登记表》、高校学习成绩表。
干部档案十大类内容(20150209)
![干部档案十大类内容(20150209)](https://img.taocdn.com/s3/m/a254bfb251e79b8968022648.png)
干部档案十大类内容第一类履历材料(按时间顺序排放)包括以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的归类,此次明确归入第一类。
履历材料一定要有本人照片、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和组织印章。
招工登记表(审批表)、入伍登记表、退伍登记表归第一类,此次统一调整到9-2类(老档案不用调整,新档案按新标准分类)。
学生登记表此次统一调整到第四类。
第二类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家史材料)(按时间顺序排放)自传一定要有本人签字和时间。
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归入此类。
(现有关事项报告表是6页,而且每年都有,建议不放)。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按时间顺序排放)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工作调动、转业等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审计工作中形成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注:1、由于干部职务任免而形成的考察(表现)材料归9-2类,放在任免表之后作为附件。
2、1993年以来的《年度考核登记表》须收集齐全,或在档案中有相应记载。
第四类分成四大块(均按时间顺序排放)以前顺序为学历材料-各类培训资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资料,现统一调整为学历学位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资料-科研学术水平材料-各类培训资料学习(培训)鉴定表、学习(培训)考核表归第三类,此次统一调整到第4—4类。
第一块学历学位材料(卷中材料序号上要标注4-1-)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表,专家推荐表;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人事档案材料分类(部分文件)
![人事档案材料分类(部分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2fbc4be518964bcf847cd1.png)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干部考核表 新兵鉴定表(有成绩的)处理情况,参考毕业生鉴定表 战士思想档案(其中有鉴定,只有一个成绩,)把它归放在 军地两用人才考核鉴定表 学生鉴定表中,如果有学期成绩,不是毕业成绩,且不起主要作用,则可以将其放入 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呈报表(有成绩,有钱) 职业技能鉴定审批表登记表(不管有无成绩) 不满三个月的培训,不用存档。满三个月的培训,必需存档。 计算机考核登记表(不管有无成绩) 材料名称
53 上岗合同书,劳动合同书,军人合同书,(干部)聘任合同书(同时看是否需要代替其他资料,如代替,则放入相应类别) 不存档 54 如果已经有企业录用工人登记表(有同意录用字样或章)则,与此内容相同的试用表 不存档
55 有关入学通知书的处理,(如果没有这个学校的任何相关资料,则需要保存它,放入4类),否则 不存档 56 失业证不存档,但是要放在档案盒里,以后不剔除 57 材料生成时间一般都以资料上最晚的时间为准,最好还盖章 58 职工基本情况表时间为2008.12.30 59 职工养老保险基数卡(1999.2003.2007)12.31 60 新职工登记表于固定工人录用通知书时间一样,登记表放在前边 61 红头文件的时间,要按照盖章时间来算。虽然文件印制时间会比盖章时间晚. 62 红头文件输入的时候,只需要输入文件内容即可 63 派遣通知书和双向选择协议书以及固定工人录用通知书之间的关系 固定工人录用通知书如果没有,有报到(派遣)通知书, 双向选择就业协议书放入十类 64 固定工人录用通知书如果没有,并且没有报到(派遣)通知书,双向选择就业协议书放入 技工学校成绩优异毕业生提前定级呈报表(有成绩),档案中如果没有相同成绩,则将其放入 65 如果有相同成绩,则将其放入 辽河石油勘探局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呈报表(有成绩),且没有相同的呈报表,则 有钱 66 都没有 入团决心书,军人决心书 67 有时没有入团申请书,可以用入团决心书代替。军人决心书也是这样,看可否需要代替别材料 不存档 默认情况 默认情况 默认情况 默认情况 默认情况 默认情况
企业职工档案的内容和分类
![企业职工档案的内容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820c73b02768e9951e73870.png)
企业职工档案的内容和分类第一类:履历材料1、职工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2、简历变化补充材料3、申请更改姓名材料此类材料按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登记目录,但材料排列时,将一份近期《职工履历表》放在首位。
第二类:自传材料指职工本人所写的有关叙述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自传性质的材料。
此类材料按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三类:鉴定、考察、考核材料1、有组织意见的自我鉴定2、职工、学生、学员、党员、团员鉴定3、毕业、结业、调动、出国鉴定及其它鉴定材料此类材料按形成时间顺序排列。
第四类:学历、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岗位技能材料1、学历、学绩、培训材料(1)报考、选拔中专以上学校学生登记表、报考表、审查表、毕业生登记表(2)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记分册、学籍卡。
包括“专业证书”班结业成绩登记表及证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情况登记表,全质管理基本知识成绩报告单(3)学历证明材科2、专业技术、岗位技能材料(1)专业技术、岗位技能申报、考核、评定材料。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表、呈报表原件归此类,其复印件和各年度为核表、个人小结等材料进个人考绩档案)。
(2)聘任、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技能审批表。
(晋升材料原件进此类,复印件进考绩档案)。
3、职工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影响的论文在归类时,各种测验卷,考试卷不归档。
第四类材料按并列法顺序排列。
如学历、学绩、培训为1-1;专业技术、岗位技能为2-1;创造发明、科研成果等为3-1。
各小类按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五类:政审材料1、历史问题、党籍问题审查材料2、入党、入团、参军、出国政审材料3、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证明材料及平反改正的决定、通知4、更改职工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5、有组织审查续集的调查表、审查表6、关于个人历史情况的交待材料7、已经查证清楚的有关职工经历问题的检举材料、查证材料此类材料按材料的主次排列,如批复、结论、报告、主要证明材料(证明材料按问题集中排列)、检举材料、本人检查交化或主要申诉材料。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5b393d6a1c7aa00b52acbe3.png)
干部档案材料的分类: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包括以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
具体为:1、干部(包括录、聘用干部)履历表(书)、履历变化补充表(书);2、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公安等各类人员登记表和简历表;3、个人参加革命活动的简历材料;4、带有鉴定的履历表、简历表和登记表(以履历为主)。
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的归类,此次明确归入第一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包括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以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发生变化的报告等材料。
注:此类中新增了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自传材料的归类,应该以内容和用途为依据,不能单纯按名称归类。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包括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调查、评价的材料。
具体为:1、考察材料;2、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3、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援青、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4、工作调动、转业等鉴定材料;5、后备干部登记表(经上级组织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6、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注:一是与原规定相比,本条中增加了干部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以及援藏、援疆、援青、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干部经历、政绩等情况,但要注意与9-2类材料的区别,此类为考核材料,九类为登记(推荐)表。
二是由于干部该职务任免而形成的考察(表现)材料归第九类,附在该任免材料之后;三是培训鉴定一般放在4-4类,方便培训情况的查询;四是年度考核的说明、品德评定、实习小结、学年小结等也放在此类。
第四类: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水平的材料;培训材料包括记载和反映干部学习、技能、科研水平的各种材料,需要采用二级分类法,按照内容的不同再分为四小类:1、学历学位材料: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反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干部档案十大类内容(20150209)
![干部档案十大类内容(20150209)](https://img.taocdn.com/s3/m/43dcb8999e31433238689318.png)
干部档案十大类内容(20150209)干部档案十大类内容第一类履历材料(按时间顺序排放)包括以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的归类,此次明确归入第一类。
履历材料一定要有本人照片、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和组织印章。
招工登记表(审批表)、入伍登记表、退伍登记表归第一类,此次统一调整到9-2类(老档案不用调整,新档案按新标准分类)。
学生登记表此次统一调整到第四类。
第二类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家史材料)(按时间顺序排放)自传一定要有本人签字和时间。
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归入此类。
(现有关事项报告表是6页,而且每年都有,建议不放)。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按时间顺序排放)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工作调动、转业等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审计工作中形成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注:1、由于干部职务任免而形成的考察(表现)材料归9-2类,放在任免表之后作为附件。
2、1993年以来的《年度考核登记表》须收集齐全,或在档案中有相应记载。
第四类分成四大块(均按时间顺序排放)以前顺序为学历材料-各类培训资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资料,现统一调整为学历学位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资料-科研学术水平材料-各类培训资料学习(培训)鉴定表、学习(培训)考核表归第三类,此次统一调整到第4—4类。
第一块学历学位材料(卷中材料序号上要标注4-1-)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表,专家推荐表;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整理所需资料统计
一类:
身份证复印件(二代身份证,复印一张,正反复印)
二类:
自传
三类:
提供人社局分配文件复印件或人社局分配正式函件复印件,若无法提供,注明具体分配时间。
四类:
凡参加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提高人员,学籍材料未归档的需提交学籍档案,所有在职人员须提供学历证书复印件,2000年及以后毕业生须提供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书。
五类:
家庭主要成员包括(父母、子女、姑姑、舅舅,如有死亡亲属,后边注明“死亡”)。
六类:
加入各类团体未归档的材料,包含入团材料,入党材料等。
七类:
县级及以上表彰奖励证书复印件(A4纸复印,学校加盖公章)
八类:无
九类:无
十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