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斯大林模式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现象?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 系吗?中国有无类似的现象?
1、外部形势:资本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政治形势:苏联成立,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
3、经济形势:经济恢复但总体仍相对落后(根因)
4、历史传统: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 5、思想环境: 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 6、个人意识: 斯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林专权独断作风
21世纪,我们的思考和回答……… 你怎样看待斯大林模式?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主要表现: 1)经济: 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2)政治: 高度集权,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 3)思想:高度一致,个人崇拜,个人专断 3.历史评价: 1)积极:工业强国;胜利基础 2)消极:三比失调;破坏民主;解体根因
感受斯大林体制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 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 希特勒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的仪式,但 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德军不仅被全线扼止,而且开始遭遇 反攻。 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 会越战越强? ……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 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轻工业产值 重工业产值
——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
210% 550%
工业化最大的牺牲者是农业和农民
二、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27年 生产关系) 问题一:苏联农业集体化是怎样实现的?
冷酷的法律 斯大林1932年制定《关 于保护社会主义财产的 法令》规定盗窃农庄财 产者可以处以最高刑 罚——枪毙并没收全部 财产。到1933年判处了 54645人。
饥饿的农民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 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二、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27年 生产关系)
1、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
(1)农业逐步集体化(1927—1929)
(2)农业全盘集体化(1929—1937)
1929年开始,1932基本实现,1937年完成 全盘集体化,废除土地私有,消灭农村封剥
二、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27年 生产关系) 2、实行农业集体化原因:
回首看历史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 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 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 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 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针对斯大林什么措施提出来的?他批判斯大林的什么 做法? 针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策略。批判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政策
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 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 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 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 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 “……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 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 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 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 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 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
——斯大林:《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
◆苏联的成立与发展
白俄罗斯 乌克兰
俄 罗 斯
南高加索
1922年苏联成立, 一个篮(兰)子两只鹅(俄)外加一条小绳索
苏联成立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 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联盟(苏联)
第一次:追随理想的实验
城市、工厂、农庄和街道甚至山峰都用斯大林的名字来命名。
此后,过分颂扬之风愈演愈烈,进而成为一种政治思潮。一 切成绩胜利都归功于斯大林。斯大林就是党和国家的化身, 真理的代表,他的讲话成为人们工作、发言的唯一依据,判 断事物对错的唯一标准。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当作偶像顶礼
——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二次:面对现实的实验
——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第三次:回归理想的实验
——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体制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 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 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 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 基洛夫被暗杀 — 苏联‚大清 洗‛的导火索 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 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 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
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 掌长达10分钟之久。 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斯大 林是当选委员中得票最少的 一个,缺票270张,而基洛夫 只缺3张。 斯大林对此感到十分震惊。 但是,基洛夫这位在党内外 深孚众望的领导人在1934年 12月1日被暗杀。
回首看历史
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
农民已不像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
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
苏联在农业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有什么问题?
加快集体化进程;有农民的非自愿行为;
回首看历史
这是前苏联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 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高呼:‚斯大林万岁!‛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29年7月到30年7月,牛减少了 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 为什么会出现第二框的现象,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由于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 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
列宁时代: 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失败)
新经济政策: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时代:是否会继续坚持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道路 还是走斯大林自己的道路?
斯大林模式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 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 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 就把它抛开(让它见鬼去)。列宁说 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 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 的施行是永久的。
二、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27年 生产关系)
3、评价农业集体化:
(1)积极: ① 消灭了农村私有制和剥削现象
② 为工业化提供原金、原料,为农业现代化开辟道路
(2)消极: ① 违反了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强制农民入社
——过火行为引起人民不满和抵制 ② 对富农采取不给生活出路的措施,且涉及部分中农 ——使工农联盟再次出现危机 ③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
1、苏联工业化与西方不同:
西方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苏联的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指出:‚没有重 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 2、苏联工业化目的: 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 (1)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 (2)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们‛‚现在不发展重工 业,就等于慢性自杀 五年计划海报
★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西方
经济如何?
100% 75% (1)优先发展重工业 4、工业化特点:
243%
13%
(2)追求高速度
1913年
(3)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1920年 1925年 1932年 1937年
一、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
4:存在问题 1 、经济结构:不合理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状况 —— 农轻重比例失调 1937 年比28年的增长率 2、经济规律:不遵守 农业产值 8.1%
3、 中国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指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 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主要特点是 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
七十多年前的观察
泰戈尔的判断:“这种疗法不能持久” —— 《俄罗斯书简》(1930) 罗曼·罗兰的困惑:两个不吻合的斯大林 —— 《莫斯科日记》(1935) 纪德的悲观:“生虫的红苹果” —— 《从苏联归来》(1936)
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1934 年1月联共(布)‚十七大‛选出的12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 员中的98人,1966名代表中的1108名被逮捕或镇压。当时, 列宁格勒省的154名代表中,只有2名继续当选为‚十八大‛ 的代表。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军5名元 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 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1938年,红军师以上 的军官中,只有39%的人是原任的。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 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 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简介:1879—1953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
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
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
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
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 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 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 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 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则以一 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 作为自己的姓氏。
• 社会主义工业化 阶 级 斗 争 扩 大 化 肃 反 运 动
• 农业集体化
( )
一、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
苏联一五计划几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1928年 初步方案 最佳方案 实际完成数 煤(万吨) 3550 石油(万吨) 1160 生铁(万吨) 338 钢(万吨) 430 棉织品(亿米) 26.78 6800 1900 800 830 57 7500 2200 1000 1040 62 6440 2140 616 592 26.94
一、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 3、实现工业化方式和成就:国家指令性的计划经济
名 称 时 间 主 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一五年计划 1928~32年 要 成 就 600%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二五年计划 1933~37年 工业强国,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三五年计划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斯大林认为,粮食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
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 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 量,虽然只占粮食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 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 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时间
粮食人均产量 (公斤) 470
460
肉类人均产量 (公斤) 35
20~25
1928~1929
1930~1932
1933~1937
1938~1940
440~450
420~430
15~20
25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 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1、 西方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 2、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1)工业化高速发展,对粮食需求量增加 (2)出现粮食收购危机
二、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27年 生产关系)
3、评价农业集体化:
苏联农村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资金,促进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违反了自 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 对富农采取不给生活出路的措施,而且涉及部分中农,使工 农联盟再次出现危机.
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性能 最好的坦克之一,共生产了四 万多辆
PPSH(波波沙)-41冲 锋枪,共生产六百万枝
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
1929年12月21日,举国上下庆祝斯大林50寿辰。《真理 报》用8个版面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祝寿文章,称颂斯大林 是列宁的唯一主要助手,是列宁事业的继承人,是活着的列 宁。各地党政组织和个人也纷纷向斯大林发出致敬信。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