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选修课
国学通识选修课《周易》中的美学元素教学解读

读书育人文_申剑飞国学通识选修课《周易》中的美学元素教学解读摘要:《易经》博大精深,神妙莫测。
本文仅从美学的角度,对《周易》中所蕴含的美学元素进行一些探索与研究。
中国美学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形象思维、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以及形神统一观等诸多理念,都源出《周易》。
如果说:古希腊的柏拉图所写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最有系统的美学论文的话,那么,产生于我国商周之际的《周易》,从某种意义上说则是中国乃至东方美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关 键 词:国学;通识选修课;周易;美学元素;解读《周易》是一部千古奇书,博大精深,奥秘无穷,神妙莫测。
它是中华文化之母,由此演绎出阴阳五行、天平地支等玄妙法门,孕育出中医、风水、术数、兵法、美学以及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剧艺术等诸多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仅从美学的角度,对《周易》中所蕴含的美学元素进行一些探索与研究。
首先,《周易》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中国美学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提供了哲学依据。
《周易》中的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坤,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而反映在社会人伦上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就表现出了人事与自然的吻合统一。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在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在不停的运动变化着,生存在这个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只有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人必须顺其自然,做到“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统一,这是艺术和审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周易》既肯定自然的东西(天)必然合乎社会伦理(人),同时又肯定社会伦理的东西也必然合乎自然,首次从美学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相通一致的亲密关系。
《周易》中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为中国美学追求主体(人)与客体(天)浑化合一的审美心境和艺术境界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世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艺术态势指明了方向。
其次,《周易》的“象论”对中国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道管理—经权之道篇讲义+试题答案

学习课程:中道管理—经权之道篇 单选题1.《易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之一,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整体观的著作, 《易经》包括 回答:正确 A A 天文 B 地理 C 人文 D 以上三项都是2.《易经》中的“不易”就是任何学科知识本身是有复杂体系的,都不是 回答:正确 C A 能掌握的 B 很难就能掌握的 C 很容易就能掌握的 D 很容易就不能掌握的3.老子认为一个只懂得变,而不懂得常,即“知变不知常”的人,最后结果是 回答:正确 A A 凶 B 吉 C 好 D 恶 4.“道”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管理学上,要讲究 回答:正确 C A M 理论 B 絜矩之道 C 经权之道 D 安人之道 5.变与不变是 回答:正确 C A 正确的 B 不对的 C 相对的 D 绝对的 6.上级的命令是“经”,自己的斟酌是 回答:正确 C A 经 B 絜 C 权 D 矩 7.判断下属对策好坏的标准在于 回答:正确 D A 政策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第 1 页 共 25 页 B 对策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 C 政策是为公还是为私 D 对策是为公还是为私 8.经权中的“经”就是 回答:正确 B A 常识 B 共识 C 经验 D 经过 9.经和权合起来,叫做 回答:正确 C A 安人 B 絜矩 C 经权 D M 理论 10.较长时间、较多轻微的变,叫做 回答:正确 A A 微调 B 剧变 C 聚变 D 不变 11.变中之常叫做 回答:正确 A A 经 B 权 C 絜 D 矩 12.经权分离又叫 回答:正确 D A 权经 B 经权 C 经离 D 离经 13.权不多用,就是 回答:正确 A A 尽量减少权宜的措施,以减少例外的比重 B 在权宜变通的时候,不可以损及他人 C 权不离经 D 经不离权 14.经权配合的基本原则是 回答:正确 A 权可舍本第 2 页 共 25 页 B 权不舍本 C 权不多用 D 权可多用 15.要尽量避免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 回答:正确 B A 把“权”定得合理 B 把“经”定得合理 C 把“絜”定得合理 D 把“矩”定得合理第一讲 经权是安人的方法(上)引言 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 权指配合时空的态度 安人的经不应该常变 安人的权要随时变动 经权要以安人为目标 安人有赖于持经达变引言《易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之一,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整 体观的著作,其整体意识不断地被中国人发扬光大。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大纲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适用专业:全校各类专业开课学期:总学时:30学时平行课程: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简要介绍《周易》文本的结构及流传情况,历史上主要的易学流派。
重点讲解《周易》对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对道家及道教思想的重要影响。
并通过揭示《周易》与古代的天文历法、数学、建筑学、养生保健等古代自然科学关系,使同学们了解易学视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讲解《周易》与古代占测术、古代择吉术等民间信仰的关系,使同学们能够认清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和迷信成分,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书目:1、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3、刘大钧.《周易概论》. [M]成都 ,巴蜀书社,2004年.4、会群苗雪兰.中华第一经:《周易与中国文化》.[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二、课程总目标:通过讲解《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使同学们了解易学视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认清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和迷信成分,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是同学们热爱民族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绪论:(4课时)教学内容:一、《周易》文本产生的(巫教)文化背景二、《周易》文本的形成及流传三、易学流派形成和演变四、《周易》文本的逻辑结构和内容教学目标及要求:让同学们从总体上了解《周易》文本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历史上不同学派对《周易》文本结构、思想内容的不同解读。
第一章:《周易》对儒家思想的影响(4课时)教学内容:一、易传与孔子的关系二、汉儒卦气说解易三、邵雍易学与朱熹易学四、王夫之、熊十力对《易传》新解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讲解《周易》对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同学们了解历史上儒者援易入儒的动机和方法。
《易经》精华讲解ppt课件

乾卦:天、阳、主、创造 坤卦:地、阴、次、配合
32
学习了《易经》以后,我们要懂得:
该当主角的时候
不要推辞
该当配角的时候
心安理得
33
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 不要过分苛求 这永远是自然的真理
34
第三节:破解命运、超越吉凶
人有三种特性:
1、创造性 2、自主性 3、局限性
35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他会得到很多人的祝福,同时他也 会成就很 多部下。飞龙就是成功的领导者,即能够达到自身或企业的目标。事业 登上高峰,理想得到实现,德、智、才、位具备,吉祥圆满,人称九五 之尊。因此, 九五之尊的说法也出自《易经》,九五便代表最高的境 界。
上九——亢龙有悔
盛极即衰,戒骄戒躁,急流勇退。
29
坤卦:坤卦用六表示
初六——履霜坚冰至
当脚踩到地上的薄冰时,便可知道结坚冰的寒冬要到了。顺着这个规律发展 下去,就可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爻说明君子在建功创业时的开端利 弊决定事情发展的成败,故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之说。
六二——直方大 不习无不利
表现的是正直、端方、宏大的德行,当君子具备了这样的德行,不求过度 没有什么不好,有大地那般的宽厚。此爻说明君子想建功创业必须要具备德高 望重的品德,谦虚谨慎,拥有地德深厚包容万物的德行。
20
做任何事情,要适可而止 不要过分奢求。
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就是易经的道理。
21
学了《易经》后,我们应该知道在工作中如何定位: 1、知道应该做什么。 2、怎样守位。 3、不断的改善。
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弄明白、弄清楚。
因为目标和方向的正确 远远比速度更重要。
《周易》1讲 绪论85

书 、观看资料片、问答互动。 成绩评定:考勤 ╋ 平时成绩40%(课堂 问答、课堂书面练习、8或9周期中测验、 交布置的作业);期末试卷60%。 期末考试形式:开卷、笔答。题型:单多 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图表题、材料题、 论述题等。 参考用书:《易学基础教程》 北京大 学 朱伯昆 为:她古老,
时间距离大;她神秘,谜团较多;她具思辩性, 道理深奥而晦涩;她涉及面宽,须具备广博的知 识;她文字古奥,有时要借助各类工具书帮忙。 如文字古奥,人们往往识其字而不明其义,似读 “天书”。例如:“元亨利贞,介于石,不终 日”“王用三驱,失前禽”“包承,小人吉,大 人否”“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女承筐无实, 士刲(音亏,屠割之意)羊无血”。 所以,《周易》适宜专家来面授,当我们大家对 她有了一定的了解基础后,再考虑自学。
课堂讲授中安排的环节 1
三个版块的《周易》经典选读: 1《易经》64卦泛读——“每周八卦”
(每逢单周讲)
2《易传》通读——《系辞传》
(每逢双周讲)
3 周易精华句摘编
箴言隽语
易言
难尽
(每周讲)
善 解 玄 机 慈 善 心 善 始 善 终
《易经》原文泛读
“每周八卦”
诚 询 乾 坤 虔 诚 意 诚 惶 诚 恐
《周易文化》课程目录16讲
依据《周易文化》的整体框架结构,我
们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设计安排。按照 一学期18周来安排课程内容。所以, 《周易文化》选修课共有16讲,分成三 个大版块: 绪论 上篇——基础知识篇(共5讲) 中篇——功能文化篇(共6讲) 下篇——辐射影响篇 归结语(共5讲)
第三,《周易》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
是封建社会选拔人才、求取功名的必要功课。 古代实行科举考试,学它为的是金榜题名,不 论是初级考试的考秀才,还是中级考试的考举 人,乃至高级考试的考进士、最后中状元, 《周易》同样都是重要的考试内容,足见其重 要的地位。 我们今天学习《周易》,已经不是为了应付考 试,也不是为了所谓“黄金屋”或“颜如玉”, 而是为了……为了什么呢?选修者众背后的动 机可能会千差万别,但我分析主要的因素有这 样三方面:
《易经》第一课

《易经》第一课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
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被誉为“中华文化的奠基石”。
《易经》第一课为我们打开了这本古老智慧之书的大门,让我们一同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奥道理。
第一节:易经的起源与背景易经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据史书记载,伏羲是易经的创立者,他借助观察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了图形和八卦的形式,构建了一套观察宇宙和人事的系统。
同时,周文王和周武王也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的发展和解读。
第二节:易经的核心理念易经的核心理念是“阴阳哲学”和“五行学说”。
阴阳哲学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组成的,阳代表阳刚、阳性、积极,阴代表阴柔、阴性、消极。
五行学说则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生克,并在宇宙、自然、人事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节:易经的基本概念易经中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我们了解。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卦”。
卦由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阳爻用阳线(Yang line)表示,阴爻用阴线(Yin line)表示。
每个卦代表着一种特定的组合和象征意义。
此外,易经还有诸多其他概念,如六十四卦、变卦、爻辞等。
第四节:易经的应用价值易经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占卜、预测、决策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在商业领域,易经可以帮助企业家预测市场走势,决策战略方向。
在个人生活中,易经可以提供人们思考人生道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指导。
此外,易经也被视为一种哲学思考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宇宙间的庞大而深邃的问题。
第五节:易经的现代解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易经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
现代的易经研究将其与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提出了更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
同时,易经也开始在国际间广泛流传,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关注和研究。
总结:《易经》第一课是我们走进这本古老智慧之书的第一步。
通过了解易经的起源与背景、核心理念、基本概念、应用价值以及现代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易经的思想。
[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周易易经
![[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周易易经](https://img.taocdn.com/s3/m/c505fcf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7a.png)
[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周易易经第一篇周易易经:关于易经中的人生《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群经之始,一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指导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另一方面,《易经》的占卜功能始终神神秘秘、隐隐约约,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个人说自己会卜卦,那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这个人顿时神秘起来。
这个学期有幸选到吴老师的《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虽然说是一门选修课,但同学的的兴趣却是极高的,对于《周易》这一国学经典都是抱有极高兴致的,想通过这一门课来一探究竟。
刚上第一节课,我就被《周易》的博大精深所震。
之前都以为《周易》只是一部用来算命的书,现在看来,才知道自己的无知,《周易》不只是占筮用书,它还是哲学名著,它与古代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科技、宗教、政治、中医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说它是群经之首,真是一点都没有错。
吴老师首先给我们详细地讲解了阴阳八卦的基本知识,以及《易经》中六十四卦的构成,并详细介绍了《易经》中的第一卦,乾卦。
乾者,天之本也,乾卦的组成是六根阳爻,每一根爻都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代表了事物发展的始末。
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其意是天是创造万物的伟大根源,既通达顺利与适宜,又端正而本固。
体现了阳气是生化世间万物的推动力,天生地,地化人事。
它的第一根初九爻辞是“潜龙勿用”。
这一爻是说力量还在潜伏当中,应该像“潜龙”那样韬光养晦,以伺时机,不要轻举妄动。
也就是说,做人一定要低调,不能在刚开始就希望能够“兴风使浪”。
第二根九二的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这一爻是接上爻而说,初九的潜龙已经上升,“出潜离隐,故有见龙”,龙已经出现在田野之上,有利于有才有德的“大人”出头露面,展才现世。
这个阶段人已经有所发展,应该找到一位合适的有权威的引导者来指引自己前行。
以免走错方向,走入歧途。
第三根九三的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利无咎”。
这一爻是说,有德行有智慧的君子已经出现,但必须时时刻刻努力不懈,日夜警惕戒备,谨慎从事与做人。
《易经》的来源与发展

《易经》的来源与发展《易经》——万经之经!它是群经之⾸、也是群经之始。
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发源出来,它是中华⽂化的总源头、它是诸⼦百家的开始。
它不但是最早的⽂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字·数术·哲学·民俗⽂化等产⽣了重要影响。
⼤约在新⽯器时代就诞⽣了,是中国进⼊⽂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古⼈云:⼀命⼆运三风⽔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敬神九教贵⼈⼗养⽣!天⾏健,君⼦以⾃强不息;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等等这些脍炙⼈⼝的名句都是源⾃于易经,易经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华之绝学,那今天⼩编就和⼤家分享什么是易经以及易经的起源与兴起!易经究竟从何⽽来?我们就要从易经三圣开始与⼤家分享:易经第⼀圣:⼈王伏羲伏羲,华夏民族⼈⽂先始,三皇之⼀,相传伏羲⼈⾸蛇⾝,与⼥娲兄妹相婚,⽣⼉育⼥,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先天⼋卦,创造⽂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结绳为⽹,⽤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们渔猎的⽅法,告诉⼈们东西要烤熟了再吃,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乐曲——瑟。
先天⼋卦图⽆极⽣太极,太极⽣两仪,两仪⽣四象,四象⽣⼋卦——这是宇宙形成的过程! 先天⼋卦的卦序是:⼀乾、⼆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坤。
确定天地⽅位,对⼤⾃然的总体描述。
那么,伏羲的先天⼋卦究竟从何⽽来?“河出图,洛出书,圣⼈则之“,这个圣⼈就是⼈类⽂化始祖伏羲。
传说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卦,就是最早的先天⼋卦,下图就是河图、洛书图!河图洛书易经第⼆圣:周⽂王(周朝奠基者姬昌)⼈王伏羲发明了先天⼋卦之后,周⽂王就把先天⼋卦进⾏整理和注述,发明了⼋⼋六⼗四卦,也叫后天⼋卦,并分别写了卦辞,取名《周易》⼀书,便成为流传后⼈的⼀部经典。
后天⼋卦也叫后天⼋卦图,因为它是图⽂并茂的⼀个古代术语。
后天⼋卦讲流⾏,形容周期循环,如⽔流⾏,⽤以表⽰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的母⼦相⽣。
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学问中的学问。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所在,中国之所以是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就是因为她有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易经》就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经过三古三圣,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经受住风雨的考验,走过了坎坷之道,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地。
爱国就是要热爱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有很深的渊源。
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都能从《易经》之中找到它的源头,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也是《易经》中的《同人》卦的核心思想,我们提出的实现共产主义,是孔子在《易经》中的“大同世界”的理念,我们提出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就是《易经》中的乾坤之道和阴阳对立彼此消长的提炼,就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受易经的阴阳学说的启示。
易经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的总结,是讲人如何与自然达到协调统一,其最高程次就是“易与天地准”。
《易经》也是一部历史书,它经过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从伏羲氏(距今7000多年,有女娲,神农氏,也就是炎帝,轩辕氏也就是黄帝等圣人),到周文王(3000多年,有周公旦,姜子牙),再到春秋时期的孔子(距今2565周年,有诸子百家),历经4000多年才形成。
所以研究它,就是研究中国古代史,所以《易经》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易经》也是一部生活书。
从易经源头,有了后来的《论语》、《道德经》、《佛经》等,《易经》中的乾卦中心思想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坤卦中的中心思想就是“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容品德,这些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
《易经》也是一部占卜书,就是将它应用到预测学中,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服务。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

学习《易经》⼼得体会学习《易经》⼼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你知道⼼得体会如何写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学习《易经》⼼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学习《易经》⼼得体会篇1 通过对《易经⾥的中医智慧》这门课程的的学习,我对《易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以前,我以为《易经》只是⼀部⽤来算命、看风⽔、占⼘未来吉凶祸福的书。
但经过我的初步学习后,我才发现,它不仅是⼀部占⼘之书,更重要的是它是⼀部知道⼈⽣的哲学巨著,是中国传统⽂化的源头活⽔,是中国传统⽂化的哲学基础。
易经⾥的智慧是,⼀分为⼆、对⽴统⼀的宇宙观,揭⽰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然规律,指明的是,⼈⽣处事的真谛、智慧⼈⽣的法则。
《易经》的最⾼理想是对⾃⼰⽣命掌握主动,培养智慧,发展能⼒,兼顾德⾏。
易经是先秦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它的作⽤是让⼈们认识并利⽤⾃然规律。
易经六⼗四卦与三百⼋⼗四⽘皆从⼋卦演变⽽来,它变幻莫测,扑朔迷离,其实这正是⾃然界既变化⽆常、⼜遵循⼀定规律的如实反映。
所以唯物论者荀⼦说:“善《易》者,不⼘。
”可见易经并⾮供⼈⼘卦占问吉凶的,⽽是要⼈们从卦辞、⽘辞中去体会哲理,对⼈们建⽴⼈⽣观有⼀定的参考价值。
易经是群经之⾸,因为其它的经都是从这⾥发源出来的,它是中华的总源头,也是诸⼦百家之⾸,所以也是群经之始。
《易经》的成书经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伏羲画卦、⽂王重卦、周公系辞、孔⼦作传。
易经的起始⼈是伏羲。
我对《易经》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字:“整体”,这⾥的整体,既是联系整体,也是发展的整体,还是内外的整体,中国⽂化的精髓“天⼈合⼀”,讲的就是内外的整体,按我初浅的理解和认识,“整体”是中国⽂明思想的特征,正是在“整体”源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明。
易经中的《两仪》是太阳也称《太极》,和⽉亮。
太阳为阳,⽉亮为阴。
易经的奥秘

12
2012-12-11
13
二、洛书: 1、表明古人的方位观念有了很 大的进步。河图5方,洛书9方。 大禹根据洛书划分“九州”,铸 九鼎。是“九宫” 的由来。 2、 数字规律。“九宫之法,法以灵 龟。戴9履1,左3右7,2、4为 肩,6、8为足,5居中央。” (1) 横、纵、对角之和都是15。 (2) 24节气,相邻节气相隔 15天,一个月有两个节气。24 节气:“四立”、“二至”、 “二分”。 (3)阴阳相互消长。比河图 的描述更为精细。是后来八卦的 重要基础,进入了“九宫八卦” (后天八卦)。
2012-12-11 7
2、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 《系辞传》 ) (1)河图:在古文字产生之前,用一些点、 符号表示的图形。传说伏羲在黄河边见到一 匹生有河图斑纹的龙马,泅水而来,受河图 花纹的启发,画出了八卦。 (2)洛书:来源于洛水。传说大禹治水的 时候,发现一个神龟,背上刻着图形,称之 为洛书。
2012-12-11
36
2012-12-11
37
六十四卦和八卦的关系
六十四卦是八卦的具体展开,它所反映 的规律既蕴含在八卦之中,又不仅仅是 八卦所能概括的,两者互为参照,互相 影响而形成了《易经》的核心内容。
2012-12-11
38
学习易经的意义
1、可以纠正我们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 2、《易经》道德性的当代价值。 3、《易经》求同存异的思想是实现全球 化之路。
2012-12-11
34
六十四卦次序歌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与《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不同。 宋人朱熹按《易经》的顺序作《上下经卦名次序歌》今改名为 《六十四卦次序歌》录出,括号内的不是卦名。前三十卦为上经, 后三十四其为下经。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 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 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 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周易入门选修课1教学内容

3、后天八卦
后天方位是: 离南,坎北 震东,兑西 艮东北,坤西南 乾西北,巽东南
(二)易经的时位中应理论
时:就是时机,也可以是时段。 《孙子兵 法》:“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 下。”
毛泽东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 鳖。”
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 者昌,逆之者亡。”
4、周易的八个卦
周易的八个卦分别是:乾、兑、离、震、 巽、坎、艮、坤 。
其中乾、坎、震、艮为阳 坤、巽、离、兑为阴 八卦的顺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 八。这个很重要的, 可用来计算卦中的数。
5、周易六爻的阴阳
易经六十四卦,是以六个一组的“—”与“- -”构成 的。“—”象征阳、刚;“- -”象征阴、柔。因此, “—”称作“阳爻”,“- -”称作“阴爻”。
东方:三个红点在内,八个黑 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 为木。 (三八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红 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 为火。 (二七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红 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 为金。 (四九为金)
中央:五个红点在内,十个黑 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 为土。 (中央为土)
周易精髓之一: 简易
周易是一部非常神奇的书,它的精髓是 简易、变易、不易。
所谓简易,就是通过易经的理论把就是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便于理解。我 们从中国人特有的,筷子和毛笔就可以 看出,《易经》的道理看似神秘,但实 则简易。
周易精髓之二: 变易
变易: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是时刻不断变化的,并 且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
《易经》的时
《易经》的时,指时间的变化。它包括时间、 时效、时机、时序、环境和条件等。
《易经》PPT课件

易之名。道藏云: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参同契曰:
日月为易,刚柔相推。这些注释,都是取象于日月
往来、寒暑更迭的作用,以阐明阴阳絪缊、盈虚消
息的道理。
.
13
佛学
❖ 佛学说:世事无常,成住坏空。总之,天道、地道 的演化,直接间接,无形有形,都影响着人道的精 神、思想、修养、学问、事业、家庭、婚姻、寿夭、 得失、成败。是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换言之, 天道、地道、人道,在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之下, 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不过天理无或有,大道本自然。
易理的主张和解释,或各有所宗,或各从其绪,
虽是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但对易学本身的价值
与意义并无影响。限于篇幅,不做考据,仅就前
贤所述,略志如下: .
16
伏羲画卦
伏羲氏,是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姓风,又名太 昊氏。昊就是日月光明的意思。一说他生于距今约 六千四百多年,建都于陈,古称陈国。即今河南省 开封东部地区。一说伏羲氏出生于我国大西北之文 化古城天水,古称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市(在其 附近之麦积山石窟中,仍有早期之石碑、雕塑古物, 此类史迹仍待考据)。为中华文化之始祖,秉承天 纵之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 文,与天地之宜,如是一画开天,始作八卦,“以 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易经之创始者。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
3
八卦符号
.
4
六十四卦图片
.
5
先天六十四卦之组成次序
❖ 乾顺行:乾、夬(guai)、大有、大壮、小畜、 需、大畜、泰;
❖ 兑顺行:履、兑、睽(kui)、归妹、中孚、节、 损、临;
❖ 离顺行:同人、革、离、丰、家人、既济、贲 (bi)、明夷;
❖ 震顺行:无妄、随、噬嗑(shi、he)、震、益、 屯(zhun)、颐、复;
《周易》教案

《周易》教案周易教案教案一:《周易》的概述与起源《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预测工具之一。
《周易》起源于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的卜辞、象数之学,后来逐渐发展为一套成熟的哲学体系。
本教案将从《周易》的起源、主要特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讲解。
教案二:《周易》的主要内容《周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易经》和《系辞传》。
《易经》是由卜辞、象数、文化传统等等综合而成的一部预测与解释的经典。
它由六十四卦、爻辞和彖、象等部分构成,每一卦都代表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生状态。
《系辞传》则是对《易经》的注释和解释,其中包含了众多的注解和传统解读。
教案三:《周易》的主要特点《周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规范性:《周易》是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哲学著作,它对于卜辞、象数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封闭的体系。
2. 多义性:《周易》中的卦和爻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方式,每一种解释都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和启示。
3. 深邃性:《周易》旨在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宇宙间的种种联系和规律。
4. 实用性:《周易》可以用来预测、解读、指导等等,它不仅是一门哲学理论,更是一门实用学问。
教案四:《周易》的应用领域与意义《周易》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卜筮预测:《周易》是一种卜筮预测工具,可以用来解答各种问题,指导人们的决策。
2. 人际关系:《周易》的理念可以用来指导人际交往和沟通,帮助人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3. 自我修养:通过学习和理解《周易》,可以提升个人的智慧和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管理决策:许多企业管理者将《周易》的思想和原则应用于管理决策过程中,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案五:《周易》的学习方法与实践学习《周易》需要一定的方法和实践,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学习方法:1. 阅读经典:先从阅读《周易》经典文本开始,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
《易经》--中国文化的结晶

经》合称(倜易》。
删舢舢』W删M团
万 方数据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第5期
文化论坛
二、《易经》的伟力——莫测的内涵
世界上万事万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但都可以 抽象出阴阳。因此由阴阳爻组成的《易》就有高度的 抽象性。同时,《易》又把它反映的对象落实到特定的 时间、具体的条件、实在的事物上,就会产生无穷无 尽的生命力。《易经》是人类文化史上一本独特的符号 书。正是因为这种表面无意而内涵莫测的符号,才引 起世人的高度重视。《易经》解释的内容也在时间和空 间范围内,在一切物质世界中延伸。《易经》的影响遍 及全世界。“在3 2∞年前古希腊的出土陶器上就有河 图图案,在陶器底部还有用中国古文写的铭文‘连山 八卦图,中国的历数,在遥远的东方’。美国在亚利桑 那州出土的7 000年前的印第安人的彩钵上,发现有7 个表意符号,与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复卦相符合,与中 国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符号完全一致。”(据 《/L卦探秘》张瑞文编著)。早在15世纪《周易》就被 译成法文、拉丁文,开始进入西方世界。而后出版了 英文译本和德文译本,随后又有俄文、荷兰文、南斯 拉夫文、丹麦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语种的《周 易》译文。 台湾学者周鼎珩先生说:“易在文学之先,即已揭 示人天大道之体系,故凡我国一切学术思想,不分儒 道墨法阴阳兵刑各家,胥肇于此。几千年来,垂为立
球上各种声音,还有脱氧核糖核酸、人体解剖、植物 花草、分娩等图象编码,其中里面有一个类似八卦的
图象一以此表示地球上人类已经掌握到这种文明。
李约瑟博士指出:莱布尼茨“关于代数语言或数 学语言的概念也是受到中国的影响,正如《易经》的 排列体系预示二进制一样”。 马丁・斯科诺伯杰在《生命的奥秘》一书中叙述了
经》是作为向神灵卜问吉凶的典籍,只有形式上的系 统,在内容上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如对卦爻象和卦爻 辞之间的安排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易传》则是将
学(1):易经入门

选修课:学(1)《易经》的入门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易经》的主要内容,知道《易经》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理解《易经》的有关概念,掌握《易经》的结构。
情感目标:用平常的心态去学习《易经》,体会《易经》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方法:讲授法,交流互动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易经》的有关概念,掌握《易经》的结构。
难点:掌握《易经》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教程:《易经》的入门知识1、《易经》的主要内容,我们学习易经能得到什么启示:(1)义理----哲学理论----中国智慧主要学习智慧:做人的道理----时空位;处事的原则----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得到的启示----三易(变易、不易、简易)。
(2)象数----科学技术----实践应用主要有:预测(梅花易数、六爻预测、四柱预测、大六壬预测、奇门遁甲预测等);风水、中医、起名等。
2、《易经》的形成过程:我想用几个“三”来说明和概括,这个不重要,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三古:远古(7000年)----中古(3000年)--------近古(2500年)三圣:伏羲时代-------------周文王时代----------------孔子时代三阶段:卦画阶段----------卦辞、爻辞阶段----------系辞、彖辞等《十翼》---------称《周易》(--------这一阶段称<易经>) ----(这一阶段称<易传>)三“易”:开始《连山易》以山为首,后来《归藏易》以土地为首,现在是《易经》或称《周易》是以天为首。
其实,“天”就包含了“山和地”。
3、《易经》的有关概念我们经常听说,八卦、六十四卦、算卦等概念,就知道卦是周易里一个重要概念,为了说明卦的概念必须先做一个铺垫。
(1)爻(yao)爻有两种,一种叫阳爻,一种叫阴爻。
阳爻用一长横表示:—,阴爻用两个短横表示:--周易中用阳爻和阴爻来表达阴和阳这两种抽象的概念,对于阴阳大家先不必多想,就把它当作两种符号,好比正号和负号。
易经课程简介

《易经与中国文化》课程内容简介
《易经》是影响中国文化最为深远的经典之一。
自汉代至今,《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既是儒、道两家哲学之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各门学术基本理论的依据。
本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把握“万经之首、大道之源”的中国文化总源头,让学生得到中国文化熏陶。
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易经》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部书,让大学生系统掌握其核心内容与原著的精华,为理解“诸子百家”打下基础,并提升道德人格。
使学生掌握数理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并能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解“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等模式,从而提高把握理解中国传统和中国文明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
《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
要于优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
手段。
第6页/共16页
《系辞》中的精警言论
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发挥了“物极必反”的思想,强调提出了“居安思
第二把钥匙——“文王64卦”。他告诉我们宇宙只有 64个密码。64卦就是宇宙的64个密码,它是用数字 来代表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所有保险箱都是用数 字的,凡是密码一定离不开数字。
第三把钥匙——“孔子《十翼》”。孔子删《书经》、 《诗经》,但当他读完以后肃然起敬,却是赞《周 易》,所以他就就替《周易》装上了十只翅膀—— 《十翼》。
有两句话大家非常熟悉“其大无外,其小 无内”,大到没有外面,够大了吧!小到 没有里面,够小的吧!
我们今天很喜欢讲系统,世界上最大的系 统就是《易经》。那这样一本书到底是干 什么的呢?
《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
第3页/共16页
解开宇宙密码第一人
现在科学那么发达,科学家也那么多,都在兢兢业 业想方设法,不就是为了想解开宇宙的密码?但他 们都还不敢这样说,你凭什么说《易经》这么一本 那么古老的书,它能做到这样了不起的事情?那第 一个解开宇宙密码的人到底是谁呢?
第9页/共16页
西方:信宗教者得永生
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永生,因为人不能说我 活这几十年我就走了,不甘心,我一定要想 办法永生。
西方人找不到任何途径,最后只有寄希望宗 教,叫“信我者得永生”。
中国人不必要,中国人是你活在大家的心中 你就永远不会死,你看孔子永远没有死过, 他活在我们心中,伏羲永远没有死过,他活 在我们心中。
《易经》是从开天辟地(从科学角度叫做大爆炸) 说起,一直说到人类最后的状况会是怎么样,还没 有完全把它展开。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 要走,这本“无字天书”是今后人类生生世世要走, 而不一定走得完的一部宝典。
第12页/共16页
伏羲观察事物的三个方法
1.仰视——大家也许会认为这很轻松,但仔细想想, 你就会发现,这是人类专有的权力,动物没有权力 仰观天象。
第11页/共16页
伏羲八卦与“无字天书”
因为伏羲氏当年根本还没有文字,实际上整部《易 经》也不过4000多字,都是后来有了文字以后, 才慢慢加上去的。所以伏羲时代只有图像,没有文 字,所以伏羲八卦也叫做“无字天书”。
没有文字、没有条条框框,不受任何局限。他才 可以通天下、通宇宙。伏羲就是把整个都想通了 以后,才开始来画卦的,所以我们对他的那一画, 都非常的恭敬,就把它叫做:一画开天。
数字化时代是从何时开始的?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 术、数字经济、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 字电影……计算机时代?数字化时代?
其实“数字化时代”是从7000年前的伏羲 时代开始的。
伏羲他根据人民的需要,慢慢地推出不同 的卦象。伏羲没有一开始告诉这卦象具体 是什么,因为你跟老百姓讲太多,他们也 不明白。所以他只告诉大家只要记住几个 数字就好了……
是孔子, 的确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解开了。只是 我们在这2500多年来一直都是小用,从来没有大 用过。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第4页/共16页
解开宇宙的密码的三把金钥匙
第一把钥匙——“伏羲八卦”。伏羲的“八卦”告诉 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秘密叫作“阴阳”。“阴阳” 就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
《易经》是什么?
《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 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始呢?因为不管
是五经还是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 面,所以叫群经之首。 实际上,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 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 所以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一起来探讨。
第5页/共16页
孔子《十翼》——易传
《易传》因为一共有七种十篇,所以也称《十 翼》。
具体是指—— 《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 《系辞传》上下篇、《文言传》、 《说卦传》、
《序卦传》和《杂卦传》。
《系辞》是总论《易经》大义的,是今本《易传》
7种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系辞》认圣人之道:一
第1页/共16页
世历三古,人更三圣
《易经》是怎么完成的? 世历三古,人更三圣:上古-伏羲;中古-周
文王;近古-孔子。 《易经》属于集体创造:因为成书所经历
的时间非常长,所经历的圣人也很多。我 想我们中国人差不多所有东西都是集体创 作的,很少说是一个人把它整个完成的。
第2页/共16页
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危”的忧患意识。以“保合太和”为最高的理想目 标,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视和谐的思想。 认为易卦包罗万象,囊括了一切变化法则:“《易》 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将以箸求卦的过程理论化, 实际蕴涵着宇宙生成论,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
第7页/共16页
第8页/共16页
伏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伏羲是谁?他是什么人?——他是一位真正为 人民服务的人。
外国人不太了解我们,都说中国人拜偶像,中 国人自古以来从不拜偶像,我们只是对那些生 前很热心的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在他死 后感谢他、纪念他,如此而已。
你看我们所拜的人哪一个不是生前为人民服务 的人——孔子、周文王、周公、周恩来、雷 锋……
2.俯视——整部《易经》都是从自己身上看出来的 东西,所以后来我们讲“万物皆备于我”,我就是 个小宇宙。
3.广角——就是不能光看一个地方,你要多看一点, 四方八面都要看一看,叫看得很周到,想得很周密, 一点都没有遗漏,这样才叫做《周易》。所以《周 易》的“周”就是很周密、很周详,而且它是周流 不停的,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但很多人都说这 个“周”就是周文王所在的周朝,但这觉得《周易》 的“周”跟周朝没有多在关系。
第10页/共16页
中国:为人民服务者得永生
伏羲怎么会活在我们心中呢?
因为他替当时的人民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同 学们想想看看,在农业社会以前我们靠什么 过日子?靠打鱼、靠狩猎,一个人要出去打 鱼、要出去狩猎,他最怕的是什么?
第一怕碰到天气激烈变化。第二怕碰到猛兽 袭击。第三怕……伏羲氏用他聪明的智慧, 进行准确的预测,为人们解决了许多现实中 的问题,最终得到了广大人民很大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