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版+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版+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9bc62b9ec3d5bbfc0a748e.png)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家国之思(15分)(共1题;共15分)1.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班级举行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1)下面是一则赞美家乡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1)—(3)小题。
乡土,承载着一个人最深的依恋。
江南祖屋,临街缘.河,轩窗盈.翠,河港波暖,这幅水乡风情画氤氲在无数宁波人心头。
宁波,这座与水结缘的城市,因水催生出的美丽家园,迎来了建城1200年的盛大节日。
悠悠流tǎng①的三江水,依然在日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港通天下的宁波舟山港,依然谱写着海上丝路的热血传奇。
历史juàn②顾宁波,未来属于宁波。
①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承载”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 .载.入史册 B .风雪载.途 C .千载.难逢②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2)下面是爱国诗文朗诵会的开场白,请你补全。
爱国,是诗文常见的主题。
诗人们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
“造化钟神秀,(1)________”,杜甫描绘泰山雄姿赞美壮丽河山。
“(2)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表达心系国家的一腔深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3)________”,抒写戍边将士忘身报国之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4)________”,抒发辛弃疾力图收复失地的壮志。
“(5)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拓展古仁人的忧乐观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6)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
“(7)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文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
2024年宁波市中考语文
![2024年宁波市中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b6456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4.png)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一筹莫展B. 搬门弄斧C. 既往不究D. 戒骄戒燥(正确答案)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待工作总是漫不经心,常常出错。
B. 他的演讲滔滔不绝,让人受益匪浅。
(正确答案)C. 他对待朋友总是斤斤计较,很小气。
D. 他遇到困难总是畏首畏尾,缺乏勇气。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诗集。
B.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歌总集,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正确答案)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吴承恩。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优异,而且思想品质也很好。
C.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正确答案)D.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下列对古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的决心。
(正确答案)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悲伤。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到哪里去”?他问道。
B. 他说:“我明天一定去,”C. 他喜欢唱歌、跳舞;还喜欢看电影、听音乐。
(正确答案)D.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胆小怕事、贪生怕死的人。
B. 《水浒传》中的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英雄。
(正确答案)C.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玩世不恭、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
D.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残忍无情的小人。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B.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ea9df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4.png)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二、诗歌鉴赏三、综合性学习3.同学们在天一阁研学后,搜集了以下材料,打算向某杂志“园林书香——历代藏书楼博览”专栏投稿,请你参与。
【材料一】四、语言表达4.下面是在杨贤江故居研学时的一段对话。
请你根据语境向讲解员提一个问题,填写在横线处(20字以内)。
同学:听我爷爷说,杨贤江先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是这样吗?讲解员:是的。
他写有《新教育大纲》等著作,提倡“全人生指导”。
其实,他不仅是教育家,还是个革命家呢。
同学:我爷爷倒没跟我说起过这点,您能跟我讲一讲吗?讲解员:好的。
杨先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他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用他的行动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引导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
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解员: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带领师生一起高呼:“还我青岛,勿做亡国奴!”他还曾参与组建“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成立演讲团,去学校宣传救国道理。
同学:听您这么一说,我要去查查资料,好好地了解他。
五、填空题六、语言表达七、填空题8.为了劝说小文同学勤奋学习,同学们设计了一份劝说方案,并从《颜氏家训》中搜集了下列材料,作为四个劝说要点的佐证。
请将佐证材料分别填入劝说方案中相应的横线处(填选项)。
【佐证材料】A.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B.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C.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
D.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八、课外阅读九、情景默写10.下面是学习活动结束后学习委员的发言。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997b4d910ef12d2af9e7cb.png)
诗瑶:啊?把谁的名字写错啦?正浩:就是那位园艺师傅方刚,写成万刚了。
诗瑶:哎呀,太粗心了。
正浩:我们要在第四期中刊登一则启事,更正错误,还要表示歉意。
诗瑶:好的。
【答案】【示例】因工作疏忽,我们在本刊第三周“最美人物”栏目中,将园艺师傅方刚的名字错写成万刚,特此更正,并向方刚师傅及读者致歉。
三、阅读理解(52分)(一)(27分)清新的散文隽永的苦味阅读洪素丽的散文《苦瓜》,会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认识作者”“知识卡片”“相关言论”“作者心语”,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苦瓜》。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之旅。
认识作者洪素丽,女,作家、画家。
1947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后赴美习画。
现定居美国。
专事绘画与文学创作。
擅长国画、油画、木刻画,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绘画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在文学创作领域,她亦诗亦文,创作颇丰。
诗集有《十年诗草》《盛夏的南台湾》《流亡》等,散文集有《十年散记》《守望的鱼》《海岸线》《芳草天涯》《梦与旅行》等。
1982年获《中国时报》散文推荐奖,1994年获《联合报》文学奖散文奖。
知识卡片石涛石涛,明末清初画家,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
幼年遭变,后出家,半世云游,以卖画为生。
号苦瓜和尚、瞎尊者等。
他餐餐不离苦瓜,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
木刻画木刻画是用刀在木板上刻出图像,再用纸拓印出来的版画,版面凹凸感强,拓印出来后,线条、色点、色块都具有鲜明的刻刀雕凿的味道,神韵独具。
相关言论她(洪素丽)以画家对空间、光线、色彩的审美感受来取景状物。
——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杨大中对绘画而言,静物写生一般较容易,画动态则较难。
文章恰恰相反,写具体的事件通常比较生动,单纯写物而不空洞死板就很难。
洪素丽既是作家也是画家,想必深谙此理,却还是选了“苦瓜”这个题目,把绘画的技巧融入行文中,别具一格。
——英国剑桥大学硕士丁理感觉上,洪素丽总像定时返乡的鲑鱼,每当我不经意地在心里叨念着:“该是回来的时候了吧?”很奇异地,就会适时接到她的信或电话,告诉我,“我就要返乡了!”言辞句中洋溢着兴奋难掩的情绪,信纸上的字写得龙飞凤舞,就像在跳舞一般。
2024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重点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重点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0d5d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6.png)
2024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重点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面三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世卫组织派13 个工作人员在灾区与国家卫生当局密切协调提供服务,还有更多的国内和国际工作人员整装待发,时刻准备着在需要时灾区。
②运动员参赛,在展示自身竞技水平之外,张扬、创意的个性表达,但亦要守住底线,对那些损毁国家形象之事、让国家蒙羞之举不可姑息。
③黄果树瀑布没有庐山瀑布那么长,远比它宽的多,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A.奔向无可非议虽然……但是……而且……B.奔向无可厚非不仅……而且……所以……C.奔赴无可非议虽然……但是……而且……D.奔赴无可厚非不仅……而且……所以……2.下列文言句子停顿不当的一项是()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B.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观刈麦》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语文考试及答案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语文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eebb3dd5bbfd0a78567323.png)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考试语文试卷一、书写( 4 分)本题依照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书写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应用(26 分)1. 阅读下边文字,依照拼音写出词语。
(2分)在宁波的历史上,宁波帮不但以其( zhuó yuè)的商业才能著称于世,亦以其丰厚的人文精神引领着时代潮流。
在各个领域,宁波籍人士承前启后,各领( f ēng s āo)。
2. 依照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
(任选两个作答)(2分)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伙伴一起搭积木并 A (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浸其中,不觉疲倦) ;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喝茶而B(形容悠闲,快乐而知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C(形容家庭之乐)。
我选,成语:;我再选,成语:。
3. 依次填入下边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若是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刚毅,它能够变得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刚毅,它能够变得命运是那困穷的土地,只要意志刚毅,它能够变得( 1)沃壤千里(2)繁花似锦(3)星光灿烂。
;如;若是说A.(1) (3) (2)B.(2)(3)(1)C.(3)(2) (1)D.(2) ( 1)( 3)4. 读下边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2分)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笨拙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稀里糊涂,最后一事无成□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后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美乐章?①“□”内应加的标点是②将划线句改成陈述句。
下边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分)5..... 3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满地展现了中国的兴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6. C. 经国务院赞同,自 2009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
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体有2000 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损坏。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6367d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6.png)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一、寻·文化之旅(32分)(一)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1—3题。
(16分)1.( 3分)下面是“以和为贵”探究组创作的一首小诗,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以和为贵小时候父母会认真叮zhǔ(1)跟邻居要好好相处以和为贵长大后老师会谆谆教huì(2)跟同学要团结友爱以和为贵再以后大自然在反复告诫跟万物要和xié(3)共处应该以和为贵现在啊华夏文明在殷切期望国家不在大小,互尊互信还是要以和为贵2.( 10分)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
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鸢飞戾天者,(1);经纶世务者,(2)。
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4),丰年留客足鸡豚。
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矜、寡、孤、独、废疾者(6)。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
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7),。
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
3.( 3分)下面是“和美家庭”推荐组为宁宁家庭拟写的颁奖词和备选对联。
请依据颁奖词,从备选对联中选出最适合宁宁家庭的一副对联() 【颁奖词】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全家行动,用奉献诠释和美;疫情紧急,义无反顾,医者仁心,用行动践行和美;千里驰援,守望相助,三代和睦,用家风传承和美。
【备选对联】A.义方教子勤为德大志兴家寿乃康B.移山岂笑愚公拙填海当知精卫专C.白衣逆行担道义薪火相传远家声D.风雨有情洁宇宙人间重爱育桃李(二)( 4—6,16分)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新增《活板》一文,下面是课文及部分注释。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市级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市级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8ee1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c.png)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市级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有工夫就阅读书刊,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D.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屏.(bǐng)气凝神鸦雀无声思忖.(cǔn)阑珊B.望眼欲川焚膏继晷.(guǐ)狭隘狡黠.(xié)C.万贯家私左睇右盼箱箧.(qiè)商酌.(zhuó)D.飞黄腾达叱咤.(zhà)风云张皇戚戚.(qī)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枢纽纽带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B.决窍提纲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C.懈怠短板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D.庇护端详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5.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喑哑纪传体鸦鹊无声怒不可遏B.扶掖舶来品满目疮痍涕洒横流C.阴霾催泪弹日月如梭引颈受戮D.藩篱普洱茶腐化堕落美不盛收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不能忌平淡,所以叙述总要讲究妙趣横生,波澜起伏。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2d9b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9.png)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1. 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文章略)问题: 1. 问句1 2. 问句2 …(以此类推)2. 综合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题目略)
3. 词语运用(共5小题,每小题2分)
(题目略)
4. 语法填空(共5小题,每小题2分)
(题目略)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60分)
5. 作文题目
(题目略)
答案及解析
第一卷
1.问题1答案及解析
2.问题2答案及解析…(以此类推)
第二卷
1.作文题目答案及解析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时须使用2B铅笔或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案解析仅供参考,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和分析。
3.考生需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后再作答,以免因误解
题意而导致错误。
4.考生答题需清晰、规范,避免涂改或错误涂改,以
免影响评卷结果。
以上是关于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的文档。
希望对你有帮助!。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efb3d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7b.png)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20分)班级开展以“梳理与探究”为主题的学习经验分享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1—3题。
1.结合语境辨音形。
(4分)【任务一】为下面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一个对读书着迷的孩子,一捧起书,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1)着迷( ) (2)着落( )A.zh āo B.zháo C.zhe D.zhuó【任务二】找出右图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______改为______ (2)______改为______2.专题整理填诗文。
(10分)(1)古诗文中的声音丰富多彩。
“晓雾将歇,①____________”赋予了山林无限生机,“万籁此都寂,②____________”营造了禅院清幽的氛围,陆游笔下“③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描摹了热闹淳朴的乡俗,《醉翁亭记》中“觥筹交错,④____________,众宾欢也”再现了和乐融洽的场景。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笛声寄托了将士的思乡之情: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中的声音表现了诗人面对风雨从容豁达的生活态度: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诗句。
(填序号)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E.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F.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①作者相同的是( )( )②运用典故的是( )( )3.拓展关联知文化。
(6分)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加点的字。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附写作范文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附写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3d82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7.png)
宁波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卷和答题卷。
试卷卷共8页,有五个语文学习活动,15个题目,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卷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一、学校开展“寻踪美丽宁波领略甬城文化”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26分)【第一站】甬之湖寻山水之诗1.下面是同学们研学时所说的诗句,请你补充完整。
看到东钱湖,同学们不禁说出许多与水有关的诗句:“(1)______,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2)_____。
”“孤山寺北贾亭西,(3)_____。
”……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开启了研学之旅。
2.下面是同学们在东钱湖研学时发现的古诗,请你赏析。
初至茂屿①[明]沈九畴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重.。
山过雨声侵薜荔②,风吹秋色满芙蓉。
湖天____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
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注释】①茂屿:茂屿山,据旧志记载,在东钱湖西南。
②薜(bì)荔:一种常绿灌木。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两种读音。
本诗首联中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结合画线句和颔联加以分析。
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诗中空缺处应填“萧索”还是“浩渺”?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
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站】甬之阁觅园林书香3.同学们在天一阁研学后,搜集了以下材料,打算向某杂志“园林书香——历代藏书楼博览”专栏投稿,请你参与。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Word版,有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Word版,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a81825be23482fb4da4cf5.png)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Word 版,有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
试题卷共8页,有四个大题,19个小题。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0分)班级开展以“梳理与探究”为主题的学习经验分享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1—3题。
1.结合语境辨音形。
(4分)【任务一】为下面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一个对读书着.迷的孩子,一捧起书,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1)着.迷( ) (2)着.落( ) A.zh āo B.zh áo C.zhe D.zhu ó【答案】(1)B (2)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多字音的掌握情况,“着”有四个读音:zhe zhu ó zh áo zh āo音:zh áo mzhu ó lu ò,解释:1.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依托;靠头;指靠。
老头子只担心没有着落。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任务二】找出下图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______改为______ (2)______改为______【答案】(1)示 事 (2)检 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易错字的辨析情况。
寻找、招领失物的应用文用“启事”,拾到皮夹一只应该用“捡”。
西,写一张“寻物启事”;某单位要招工,贴一份“招聘启事”。
但是,上述“启事”却常被人写成“启示”,这类错误甚至见诸报刊上的广告用词,可见对这两个词的构成和它们各自的含义大有辨析的必要。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19156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9.png)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迁”是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B.《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C.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许多人,其中藤野先生、阿长、闰土、孔乙己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D.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2.下面关于名著阅读、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长妈妈买来了“我”渴盼已久的《山海经》,使“我”对她一时产生了“空前的敬意”。
B.序是一种古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
赠序用于临别赠言,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C.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茶馆》等。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D.在一次激战中,保尔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
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中。
3.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冠冕.(miǎn) 窒.(zhì)息修葺.(qì) 咄.(zhuō)咄逼人B.怠.(dài)慢商酌.(zhuó) 府瞰.(kàn) 参.(cēn)差不齐C.摇曳.(yè) 轩.(xuān)昂蹒.(pán)跚纽捏.(niē)作态D.瞥.(piē)见睥.(pì)睨诡谲.(jué) 栩.(xǔ)栩如生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项是A.上级主管部门已批复并审议了佛山市一环主线通车后相关车辆的通行费收费方案。
浙江省宁波市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试卷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f5aa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03.png)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语文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liàng)磅礴(bó)挑剔(tī)锐不可当(dǎng)B. 咀嚼(jué)模样(mú)祈祷(qí)踉踉跄跄(qiàng)C. 遒劲(jìng)缄默(jiān)追溯(shuò)恪尽职守(gè)D. 绯红(fēi)伫立(zhù)倔强(jué)孜孜不倦(zī)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A项中“酝酿”的“酿”应读“niàng”,“锐不可当”的“当”应读“dāng”;C项中“追溯”的“溯”应读“sù”,“恪尽职守”的“恪”应读“kè”;D项中“倔强”的“倔”应读“jué”,但此处作为形容词,表示性格刚强不屈,应读“jué”,不过根据选项中的注音来看,这里应视为错误,因为其他选项的错误更明显;而B项注音全部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军训活动,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 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C项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与“……造成的”杂糅,应删去“造成的”;D项没有语病。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B.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文章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浙江省宁波市语文中考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语文中考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81e4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f.png)
浙江省宁波市语文中考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骊山(lí)诘难(jié)煞有介事(shà)B. 汲取(xī)缄默(jiān)随声附和(hè)C. 赦免(shè)矗立(chù)恪尽职守(gè)D. 黝黑(yǒu)颔首(hàn)断壁残垣(yuán)答案:D解析:A项中“煞有介事”的“煞”应读“shā”,意思是“极,很”;B项中“汲取”的“汲”应读“jí”,意思是“从井里打水,泛指从下面取东西上来”;C项中“恪尽职守”的“恪”应读“kè”,意思是“谨慎而恭敬”。
D项注音完全正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马克思在探索真理的征途中矢志不移,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终将这一理论推向新的境界。
B. 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C. 去年冬天,南京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真是首当其冲。
D. 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
答案:C解析:A项中“矢志不移”的意思是发誓立志,决不改变,用来形容马克思在探索真理的征途中坚定不移的态度,使用恰当;B项中“栩栩如生”的意思是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用恰当;C项中“首当其冲”的意思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而句子中的意思是南京的冰雪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损失,不是“首先”受到损失,使用不恰当;D项中“可歌可泣”的意思是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来形容他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使用恰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e28b9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5.png)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下面是“和美家庭”推荐组为宁宁家庭拟写的颁奖词和备选对联。
请依据颁奖词,从备选对联中选出最适合宁宁家庭的一副对联()【颁奖词】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全家行动,用奉献诠释和美;疫情紧急,义无反 顾,医者仁心,用行动践行和美;千里驰援,守望相助,三代和睦,用家风传承和美。
【备选对联】A.义方教子勤为德大志兴家寿乃康B.移山岂笑愚公拙填海当知精卫专C.白衣逆行担道义薪火相传远家声D.风雨有情洁宇宙人间重爱育桃李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
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莺飞戾天者,(1);经纶世务者,(2)。
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4),丰年留客足鸡豚。
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矜、寡、孤、独、废疾者(6)。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
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7),。
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3.读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重复",完成问题。
读《水浒传》中重复出现的“夜”。
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分析“夜”这一场景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A. 林冲雪夜上梁山B.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4,读《儒林外史》中重复出现的“帽子"。
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为句中的人物选择相应的帽子,并结合人物身份或人生追求说明理由。
(1) 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王冕)便戴了 ,穿 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2) (周进)头戴一顶 ,身穿元色绸旧直襁,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 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9年浙江各地的中考陆续结束,为此查字典初三语文频道小编为您搜集了2019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本站!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26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宁海,顾名思义,这是一片波lán( )宁静的海湾,一方欢乐、安宁、xiáng( )和的土地。
相传东海之内皆波涛xiōng( )涌,惟有此处港湾风平浪静,故名“宁海”。
千百年来,宁海人民在这儿安居乐业、繁yǎn( )生息。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油光可鉴胭脂褪尽险象叠生迫不急待B、引经据典人迹罕至天翻地覆相形见绌C、英雄气慨鸡毛掸子别出心裁锲而不舍D、津津有味谈笑风声眼花缭乱怨天尤人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比赛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二十多位选手不期而遇。
B、“五一”期间,人民群众生活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C、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D、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处心积虑表演的近景魔术受到大家的喜欢。
4、短文修改。
(3分)①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
②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
③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
④读得好不好,要看(实验、实践、实力)。
⑤读死书,死读书,结果造就了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
”⑥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带着乐趣读书;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1)文中第⑤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方法。
(1分) (2)从第④句的括号内有三个备选词语,请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
(1分)(3)第⑥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1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
﹤(1)-(3)必做,(4)、(5)任选一题﹥(6分) (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中有许多与“马”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奉献是一种精神,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颂扬这种精神。
6、名著阅读(4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稍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进出,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2分)(2)请写出鲁达主要的性格特点。
(2分)7、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 【材料链接】时下,在繁忙的都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称― 慢活族。
在教育部公布的新增171 条词语中,“慢活族”一词解释为:“慢活族”是“慢并快乐”的一群人。
这个名称缘自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慢》,由小说延伸出一种名叫“慢生活”的国际运动,并出现了“找回失去的时间”这样的组织,他们思考“生命的过程除了工作,还应该拥有什么”,呼吁品味缓慢的生活节奏,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提倡“慢生活”观念,用适当的慢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
与“慢活族”的生活方式恰恰相反的是“快活族”。
早上,他们在闹钟的“滴滴”声中匆忙起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到公车站,以最简短的时间解决“快餐式”的午饭,在繁忙而充实中度过8小时的工作时间,回到家或许还要在灯光下继续查阅文件或者起草策划书。
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就是“快活族”的真实写照。
(1)某班就上述材料中的两种生活方式展开辩论。
甲方认为“慢活族”的生活方式好,乙方认为“快活族”的生活方式好。
你支持哪一方?请说明理由。
(不超过80 字)(4 分)(2)看了这则材料后,如果就“现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一次社会调查,并形成报告,你认为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有用素材?请写出其中一点。
(示例除外,2分)示例:人们对现今生活方式的满意度。
三、阅读理解(40分)(一)雪梨的滋味(13分)林清玄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水果里,我最喜欢的是梨;梨不管在什么时间,总是给我一种凄清的感觉。
我住处附近的通化街,有一条卖水果的街,走过去,在水银灯下,梨总是洁白地从摊位中跳脱出来,好像不是属于摊子里的水果。
总是记得我第一次吃水梨的情况。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水果四季不缺,可是像水梨和苹果却无缘会面,只在梦里出现。
我第一次吃水梨是在一位亲戚家里,亲戚刚从外国回来,带回一箱名贵的水梨,一再强调它是多么不易地横越千山万水来的。
我抱着水梨就坐在客厅的角落吃了起来,因为觉得是那么珍贵的水果,就一口口细细地咀嚼着,没想到吃不到一半,水梨就变黄了,我站起来,告诉亲戚:“这水梨坏了。
”亲戚虽一再强调,梨削了一定要一口气吃完,否则就会变黄的;但是不管他说什么,我总不肯再吃,即便水梨的滋味是那么鲜美。
我的倔强把大人都弄得很尴尬,最后亲戚笑着说:“这孩子还是第一次吃梨呢!”后来我才知道,梨的变黄是因为氧化作用,私心里对大人们感到歉意,却也来不及补救了。
从此我一看到梨,就想起童年吃梨时令人脸红的往事,也从此特别喜欢吃梨,好像在为着补偿什么。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旧俗,就是梨不能分切来吃,因为把梨切开,在乡人的观念里认为这样是要“分离”的象征。
我们家有五个孩子,常常望着一两个梨兴叹,兄弟们让来让去,那梨最后总是到了我的手里,妈妈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身体弱,又特别爱吃水梨。
直到家里的经济好转,台湾也自己出产水梨,那时我在外地求学,每到秋天,我开学要到学校去,妈妈一定会在我的行囊里悄悄塞几个水梨,让我在客运车上吃。
我虽能体会到妈妈的爱,却不能深知梨的意义。
直到我踏入社会,回家的日子经常匆匆,有时候夜半返家,清晨就要归城,妈妈也会分外起早,到市场买两个水梨,塞在我的口袋里。
我坐在疾行的火车上,把水梨反复地摩挲着,舍不得吃,才知道一个小小的水梨,竟是代表了妈妈多少的爱意和思念,这些情绪在吃水梨时,就像梨汁一样,满溢了出来。
记得爸爸说过一个故事,他们生在日本人盘踞的时代,他读小学的时候,日本老师常拿出烟台的苹果和天津的雪梨给他们看,说哪一天打倒中国,他们就可以在山东吃大苹果,在天津吃天下第一的雪梨。
爸爸对梨的记忆因此有一些伤感,他每逢吃梨就对我们说一次这个故事,梨在这时很不单纯,它有了国仇家恨的滋味。
日本人为了吃上好的苹果和梨,竟用武士刀屠杀了数千万中国同胞。
有一次,我和妻子到香港,正是天津雪梨盛产的季节,很多梨销到香港,香港卖水果的摊子有供应“雪梨汁”的,一杯五元港币。
在我寄住的旅馆楼下正好有一家卖雪梨汁的水果店,我们每天出门前,就站在人车喧闹的尖沙咀街边喝雪梨汁;雪梨汁的颜色是透明的,温凉如玉,清香不绝如缕,到现在我还无法用文字形容那样的滋味;因为在那透明的汁液里,我们总喝到了似断还未断的乡愁。
天下闻名的天津雪梨,表皮有点青绿,个头很大,用刀子一削,就露出晶莹如白雪的肉来,梨汁便即刻随刀锋起落滴到地上。
我想,这样洁白的梨,如果染了血,一定会显得格外殷红。
我对妻子说起爸爸小学时代的故事,妻子说:“ 那些梨树下不知道溅了多少无辜的血呢! ”可惜的只是,那些血早已埋在土里,并没有染在梨上,以至于后世的子孙,有许多已经对那些梨树下横飞的血肉失去了记忆。
可叹的是,日本人恐怕还念念不忘天津雪梨的美味吧!水梨,现在是一种普通的水果,满街都在叫卖,我每回吃梨,就有种种滋味浮上心头;最强烈的滋味是日本人给的:他们曾在梨树下杀过我们的同胞,到现在还对着梨树喧嚷。
满街过往的路客,谁想到吃梨有时还会让人伤感呢? (选自《飞越蓝天的白云》,有删节)8.文章以“雪梨的滋味”为题,有何作用?(3分)9.在作者笔下,梨已经不是一种普通的水果。
请简要概括作者与梨有关的经历及品尝到的丰富滋味。
(3分)10.文中写爸爸讲雪梨故事一段是否离题?为什么?(3分)11.揣摩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分)(二)祸从天降,谁为真凶陈祺①2019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
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
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
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
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19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
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
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
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
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
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
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
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