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农业气候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 课堂
word2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二、中国气候的一般特征: (二)、大陆性很强: 1、大陆度及其分布:大陆度是表征海陆因素在气 候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程度。用气温的年较差和 纬度的正弦的比值来表示。 (1)、气温年较差:冬酷冷而夏炎热,气温年较 差特别大。而且由南向北年较差增大。 (2)、春秋温对比:大陆性气候,春温高于秋温; 海洋性气候,春温小于秋温。 3、大陆性在降水上的反应:大陆性气候在降水上 的特点:雨量集中在夏季;多对流性热雷雨:降水 变率大(变率小,对农业生产和安排有利)。
电脑 课堂
word2000
(三)农田中湿度的分布
1、绝对湿度的分布 作物生长前期和后期湿度分布基本上同裸 地相似。 2、相对湿度的分布 农田中相对湿度的分布不仅决定空气中水 汽含量的变化,且决定于气温的变化。
电脑 课堂
word2000
(四)农田中风的分布 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农田株间的 风速分布,与作物高度、密度及栽培措 施有关。 (五)农田中二氧化碳的分布 在作物层以上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 加,而在作物层内越往下二氧化碳浓度 越高,贴地气层最大。在叶面积密度最 大层附近为最低。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八章 气候通论 二、气候带与气候型: (一)、气候带:地球表面气候随着纬度变化呈比 较一致的带状分布的特点。划分方法多样。 1、赤道气候带:2、热带气候带:3、副热带气候 带: 4、暖温带气候带:5、冷温带气候带:6、极地气 候带: (二)、气候型:在同一个气候带内,由于海陆分 布和海拔高度的不同,以及盛行风向的不同等,出 现的不同的气候类型。 1、海洋气候和大陆气候:2、草原气候与沙漠气候: 3、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4、高山气候与高原气 候: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八章 气候通论 一、气候形成因素:辐射因素最根本。 1.赤道获得的热量最多,向两极递减,两极获得 的热量是赤道的40%。由于热量分布不均匀,地球 上才有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差异。 2.北半球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大值在20~250N, 有“热赤道”之称。 3.北半球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是赤道, 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均财迅速递减, 所以太阳辐射量也迅速减少,到极点为零。 4.45~550N水平梯度最大,所以中纬度气旋、反 气旋、锋带和急流很频繁。 5.在150S~150N,太阳日总量有两个最高值,在 春、秋分。在150以上两个高值区合为一个。 6.在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八章 气候通论 一、气候形成因素: (二)、地理因素: 1、地理纬度:影响到太阳辐射能投射到地球表面 上的分布。 2、海陆分布: (1)、水陆热特性不同。(2)、季节交替。 (3)、表面性质不同。(4)、降水量、降水频率 不同。 3、地形、地势:(1)、地形、地势本身所形成的 气候特点。(2)、高原和高大山系对于邻近地区 气候的影响。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八章 气候通论 一、气候形成因素: (一)、辐射因素: 1、地面辐射差额是气候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整个 地球表面,辐射差额为零,但个别地区则有正有负。 如白昼常为正,夜晚常为负。 2、组成地面热量平衡的各分量的影响。地面接受 的太阳辐射与土壤和大气均进行着热量交换,影响 气候的形成。 3、乱流的影响。在暖洋流海面上,乱流热通量加 大,并指向空气,气温增高,温和湿润;反之成立。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一、中国气候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2、地形:复杂。 3、洋面情况: (二)、辐射条件: 1、年辐射差额: 2、季辐射差额: (三)、大气环流:包括天气系统和三圈环流的作 用。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二、中国气候的一般特征: (三)、温度差异大:表现在两方面:温度时间变 化差异多,温度空间分布差异大。 1、温度时间变化差异多: (1)、春秋升降温北快于南。 (2)、四季气温日较差: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北 方大于南方,内陆大于沿海。四季各地表现不一, 北方春季最大,长江流域春秋相近,华南沿海秋大 于春。 2、温度空间分布差异大: (1)、冬夏高低温度中心的位移。因而温度差异 大。 (2)、南北温差冬大于夏。 3、关于低温、酷暑问题:对农作物的影响。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八章 气候通论 一、气候形成因素: 3、季风和地方性风:地方性风第5章已经讲。这里 只讲季风。季风指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 且这两种风向的性质(主要是潮湿程度)和它们所 带来的天气现象都有明显差别的风。 (1)、季风的地理分布:主要是南亚、东亚、东 南亚和赤道非洲四个区域。 (2)、季风形成的原因: A海陆性质不同形成的热力差异。 B行星热源的分布和极冰的作用。 C赤道辐合带的南北移动。 D行星风带。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四、中国农业气候资源: (一)光能资源: 1、生理辐射: 2、日照时数: (二)、热量资源: 1、界限温度: 2、活动积温: 3、霜冻特征: (三)、水分资源:降水量与干燥度来表示。我国 有年降水量为400毫米的等值线,西北部分是干燥 的,东南部分是湿润的。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三、中国的季节与物候: (三)、物候:研究动植物各种现象与周围环境的 周期变化之间的相互科学,通称物候学。 发生:西汉时期,每一节气分为三候。 应用: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纬度差异,经度差异, 海拔差异,时代差异。 规律:植物,纬度增高1度(由南到北),洋槐和 柳树的物候推迟1.2天;动物:纬度增高1度,燕子 和布谷鸟的物候推迟2天。 作用:根据一地多年的物候规律,按照物候的顺序 性,可以编制该地的自然历。自然历在农业生产上 有重要意义:预告播种期,预告收获期,进行昆虫 预报
电脑 课堂
word2000
一、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一)农田中光的分布 1、作物生长前期:光随高度分布差别不大; 2、作物生长旺期:随高度增加,光照增强; 3、作物生长后期:光随高度分布差别不 大。
电脑 课堂
word2000
(二)农田中温度分布
1、旱地中温度的分布 作物生长前期和后期温度分布同裸 地相似。 2、水田中温度的分布 同旱地相比,水田中,由于紧贴水 面的一薄层,白天蒸发耗热多,夜 间冷却慢,所以温度分布情况相反: 白天为辐射型分布,夜间为日射型 分布。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十章 农田小气候 因下垫面因子不同有大气候与小气候两种。 大气候:大的地理环境条件,包括大的地形,地理 纬度,高山高原,海洋,陆地等。 小气候:小范围的自然条件,局部下垫面,水池, 水塘,防护林,土壤,植被等。 农田小气候:以作物为下垫面的小气候。我们研究 的部分。 桑园小气候:地面以上2米厚的贴地气层和土壤耕 作层的气候,除决定于局部地自然条件还决定于桑 的种类,栽培方法等。为特殊的农田小气候。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二、中国气候的一般特征: (一)季风性明显: 1、季风性在风上的反应: (1)、风向的季节变换: (2)、季风的地域差异: (3)、季风的进退时间:夏季风来得快,去得快, 冬季风比夏季风强。 2、季风性在气温上的反应: 3、季风性在降水上的反应:因季风影响,我国降 水的三个特点:雨季的其止日期和季风的进退日期 基本上一致;年雨量的季节分配以夏季为主;全国 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五、中国气候区划: (一)、气候区划指标:有三级。第一级,以温度 为指标,第二级以年干燥度为指标,第三级以季干 燥度为指。我国分为9个气候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域,9个气候带又分为18个气候大区,36个气候区; 高原气候带分为4个气候大区,9个气候区,见图910。 (二)、气候带简介: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八章 气候通论 三、气候的变迁: (一)、气候的划分: (二)、气候变迁的原因: 1、自然因素:如太阳黑子,大气环流。 2、人类活动。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的某些气体 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碳、碳化物不吸收可见 光,专门吸收地球辐射它们允许50%的太阳辐射通 过,同时拦截地面辐射,降低能量损失,并释放出 来,相当于温室的暖化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则地表平均温度为零下18摄 氏度,实际上地表平均温度是15摄氏度。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八章 气候通论 一、气候形成因素: (三)、环流因素:(111页,大气环流。)包括 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 1、大气环流模式: (1)、单圈环流:1735年,英国人哈得来提出。 (2)、三圈环流:1941年,美国气象学家罗斯贝 提出。 2、大气活动中心: (1)、活动中心:以北半球为例。 (2)、东风带和西风带: (3)、急流:指风速30米/秒以上的狭窄强风带。 有三中类型。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十章 农田小气候 一、 农田小气候环境的改造: (一)、耕作措施的气象效应: 1、耕翻的气象效应:A辐射平衡相差不大;B热特 性的影响: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减小;C温度效应: 温室效应,低温时,表层降温,深层升温;高温时 与之相反;D保墒效应。 2、镇压的气象效应:A太阳辐射收入的日总量比 未镇压地约少。B增温效应,地面有效辐射增大。 C对土壤的影响,使土壤紧密,孔隙度减小,土壤 容重和毛管持水量增加。 3、垄作的气象效应:土壤疏松层厚,通气良好, 排水力强,对提高表层土温,保持下层土壤水分有 良好作用。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三、中国的季节与物候: (一)、四季: 历法:月球绕地球为太阴历;地球绕太阳为太阳历。 农历:太阴历,月绕地球一圈为朔,29天10小时。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如春季: 早春二月,阳春三月,暮春。夏季:初夏,盛夏 (仲夏),夏末。秋季:初秋,中秋,深秋。冬季: 初冬,寒冬,隆冬。适用于农业,但不太方便。 阳历: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始日。 一般以3、4、5月为春;6、7、8月为下;9、10、 11为秋;12、1、2月为冬。日期固定,世界通用, 但难以反映地域性的差异和年际变化。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二、中国气候的一般特征: (四)、降水复杂化:降水的季风性远大于大陆性。 1、降水的季节变化: (1)、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最多(6~8 月),占全年53%。 ,冬季最少,春季也较少,秋 雨绵绵。(2)、多雨中心的季节位移。(3)、暴 雨的季节性。主要出现的夏半年。 2、降水的空间分布: (1)、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分湿润区(东南半 壁夏季风影响得到的地区)和干旱区(西北半壁夏 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 (2)、年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降水日多集中在 暖季,有多个高值带。 3、关于旱涝的问题:降水距常和农业需水量有关。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八章 气候通论 四、气候与农业生产: (一)、气候与作物分布: (二)、农业对气候资源的利用: (三)、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 1、变化、防灾:气候总是存在起伏变化的,变化 大时称为气候异常。气候异常对作物生产产生影响 时需要防灾。 2、科学种田:根据气候变化的规律进行科学种田。 如,水稻播种,抓住冷尾暖头进行。合理安排种植 制度。 3、因地制宜、因情而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电脑 课堂
word2000
第三篇 农业气候
第九章 中国农业气候 三、中国的季节与物候: (二)、二十四节气: 作用及意义:反应季节的交替,气候演变,物候的 更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农历四季的开 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表示昼夜长短的转换。 产生时间、地点:秦、汉之前,黄河中下游地区。 应用:广泛,播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