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发明人、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区别
3、专利权的主体
![3、专利权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8c512e76192e45361066f5ce.png)
第三章专利权的主体【提要】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审查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并确定其符合专利条件后,授予其相应的专利权,从而成为专利权人,即专利权主体。
第一节专利权主体概述一、概念与分类专利权主体是依法享有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人。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职务发明创造的单位、外国人和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都可以成为专利权的主体。
专利权的主体可划分为三种:1、自然人和法人——自然属性【注意】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法人或其他单位。
2、本国人和外国人——主体国籍)(1专利,享有与中国公民和企业组织同等的权利。
(2请专利根据《专利法》第18条规定了下列3种情况:协议;国际条约;互惠原则。
需要注(3)选择代理机构的区别(应当;可以)参见《专利法》第19条、第22条3、原始和继受主体——取得方式【例题】在我国,可以成为专利权主体的人包括(ACD)A、单位B、无国籍人C、发明人、设计人D、发明人、设计人的继承人二、专利权主体与专利申请权主体1、专利权的主体与专利申请权主体不同。
2、专利申请权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就某项发明创造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3、专利申请人依法向国家提出专利申请,审查合格才获得专利权并成为专利权人。
4、享有专利申请权是否就能获得专利权,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故专利申请人未必就能成为专利权人。
三、确定相同发明创造专利权主体的原则美国专利法多年来采用先发明原则(First to invent),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9月16日签署了《美国专利法案》,这是美国近60年来对专利法做出的最大一次修改。
该法案授予第一位申请者(First to file)专利权,而不是原创人。
【阅读文献】朱雪忠,漆苏:《美国专利改革法案内容及其影响评析》,《知识产权》2011年第9期。
(一)先发明原则是指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就同样发明创造分别向国家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专利权授给(二)先申请原则则。
WIPO关于知识产权的界定
![WIPO关于知识产权的界定](https://img.taocdn.com/s3/m/4405481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4.png)
WIPO关于知识产权的界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使用和保护人类智力作品的国际组织。
这些作品──知识产权──正在拓展着科学和技术的疆界并不断丰富着艺术世界。
WIPO通过本身的工作,在提高生活的质量和乐趣以及为各国创造实际财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联合国组织系统中的16个专门机构之一。
它管理着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各个方面的23项国际条约。
本组织的成员国有179个国家。
一、专利专利是对发明授予的一种专利权利;发明是指提供新的做事方式或对某一问题提出新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产品或方法。
1、专利的作用是什么?专利对专利权人的发明予以保护。
所予保护在一段有限的时期内有效,一般为20年。
2、专利提供什么样的保护?专利保护是指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不得对发明进行商业性制造、使用、经销或销售。
这些专利权通常由法院实施,在大多数制度中,法院有权制止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但同时,法院在第三方提出的异议成立时,也可宣告专利权无效。
3、专利权人有哪些权利?专利权人在发明受保护的时期内,有权决定谁可以--或不可以--使用该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
专利权人可允许或许可其他当事方按双方议定的条件对发明进行使用。
权利人也可将其对发明享有的权利出售给他人,该他人则将成为新的专利权人,专利一旦失效,即不再受保护,该发明便进入公有领域,也就是说,权利人不再对该发明享有专有权,该发明可由他人进行商业性利用。
4、为什么必须要有专利?专利通过对个人的创造力予以承认,并对其适于在市场上销售的发明提供物质上的奖励的方式,而对个人提供刺激。
这些刺激鼓励创新,从而确保人类生活的质量不断地提高。
5、专利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电灯(爱迪生和斯旺的专利)和橡胶(贝克兰的专利)到圆珠笔(伯罗的专利)和微处理机(英特尔公司的专利;仅举以上几例以说明之)。
作为对专利保护的回报,所有专利权人必须公开披露关于其发明的信息,以丰富世界上的整个技术知识宝库。
知识产权名词解释
![知识产权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bdded63af1ffc4ffe47aceb.png)
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其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信誉及其他无体财产而依法享有的支配性无体财产权。
2.知识产权法: 指调整因知识产品的创造、使用、保护和管理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指有知识产权法律规范调整的,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发生的,以一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4.专有性:专有性又称排他性,是指非经知识产权人许可或者法律特别规定,他人不得实施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
对同一项无体财产,不允许有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5.知识产权的特征:1无体性2专有性3时间性4 地域性6.知识产权的性质:1)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一种私权;2)是一种无体财产权;3)知识产权具有某些人权的属性7.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1鼓励和保护以智力创造为主的知识产品创新活动的原则,2知识产权法定原则,3 知识产权公开原则4.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原则。
8.知识产权法的功能:1)保护智力成果完成人的合法权益; 2)调动人们从事科研与文学创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为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与传播提供法律保障机制;4)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交流提供法律机制,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
9.知识产权的作用:1)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国家竞争力的标志10.版权与作者权的比较:是不同国家对著作权的不同称谓………11.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比较:。
12.著作权: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他著作人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13.著作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调整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4.邻接权:作品传播者在其传播作品的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
(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录像制作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者权。
)15.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16.职务作品: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中国专利申请法人和自然人
![中国专利申请法人和自然人](https://img.taocdn.com/s3/m/83313a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b.png)
中国专利申请法人和自然人
在中国,专利申请可以由法人和自然人进行。
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 法人申请专利:
•法人主体:法人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定机构。
•申请人资格:法人可以作为专利的申请人,通常由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表代表法人单位进行申请。
•专利权归属:专利权归属于法人单位,法人单位可以自行决定专利的使用、转让或许可。
•费用支付:专利申请费用由法人单位承担。
•申请流程:法人单位通常需要提供相关企业资料、申请人身份证明、发明创造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等材料。
2. 自然人申请专利:
•自然人主体:自然人即个体公民。
•申请人资格:自然人可以直接作为专利的申请人,提出专利申请。
•专利权归属:专利权归属于自然人,自然人可以自行决定专利的使用、转让或许可。
•费用支付:自然人个体通常需要自己承担专利申请的费用。
•申请流程:自然人通常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发明创造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等材料。
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专利申请流程和要求都需要遵循中国国
家知识产权局(CNIPA)的相关规定。
专利权的申请和保护对于促进创新和保护创造性劳动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专利申请时,建议咨询专业知识产权律师,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程序。
专利权属纠纷中是否应当追加专利权人之外的“发明人”为第三人问题
![专利权属纠纷中是否应当追加专利权人之外的“发明人”为第三人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6a833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62.png)
专利权属纠纷中是否应当追加专利权人之外的“发明人”为第三人问题程序问题,抑或事实问题——关于专利权属纠纷中是否应当追加专利权人之外的“发明人”为第三人问题【争议焦点】在因技术成果之争而形成的专利权属纠纷中,职工把本属单位的职务技术成果作为个人的非职务技术成果申报专利,则在诉讼中以该专利权人和单位为诉讼主体当无疑问。
问题在于,实务中,该职工往往会故意把其他人列为共同发明人,从而为判别职务技术成果制造障碍,如果其一审败诉,则以“漏列主体、违反法定程序”为由提出上诉,主张侵犯了专利证书所记载的其他发明人的权益,据此请求追加其他发明人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那么,对这一诉讼主体问题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呢?【大致案情】最近笔者与同事冯俨祯律师、韩萌实习律师承办了一起因职务技术发明而引发的专利权属纠纷案件。
大致案情是,吴某某在该公司工作近二十年,长期以来负责技术、生产工作,担任过生产技术科长、副总经理等,担保副总经理经理期间分管除财务以外的全面工作。
该公司以生产烟叶回潮机、降温机为主要业务,其核心技术是其中的真空系统装置,吴某某在岗期间并绘制了上述产品的相关图纸,还负责与客户单位洽谈相关技术协议等。
吴某某于2010年初辞职,在其后的一年内,申报了“节能型烟叶回潮用汽水联合射流真空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该公司认为,上述专利属于吴某某“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因而属于“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据此根据《专利法》第六条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第(三)项规定,请求判决上述专利权归该公司。
【一审判决结论】郑州市中级人民一审判决支持了公司的诉讼请求,判决诉争专利权归公司。
【上诉请求】吴某某不服提起上诉,其上诉状和二审庭审中均提出,“除上诉人外,涉案专利还有四名发明人,应追加其作为诉讼第三人”。
【二审律师意见】我们作为被上诉人即该建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代理人参加二审诉讼,主要观点是:上诉人该主张既无事实依据,更无法律依据,故无必要也不应追加其他人参加诉讼。
专利-专利权人和申请人的区别
![专利-专利权人和申请人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874423e227916888486d7d0.png)
在专利申请的主体中有专利权人、专利申请人和专利发明人等。
三者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明显的区别,如专利请人可以是专利的发明人也可以是其他自然人。
那么专利权人和申请人的区别是什么?一、什么是专利权人专利权人是专利权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统称。
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
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二、什么是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专利申请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说,专利申请权人就是有资格就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专利没授权前的申请人叫专利申请人。
三、什么是专利发明人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四、专利权人和申请人的区别是什么专利权人即专利权主体,是指依法获得专利权,并承担与此相应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从取得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从国籍来划分,可分为本国人与外国人。
专利申请权人,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专利申请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说,专利申请权人就是有资格就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1、专利权人与专利申请权人具有一致性:专利申请权是产生专利权的基础,专利申请权人提出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后,该专利申请权人就成为专利权人(专利法第6条)。
2、专利权人与专利申请权人是有严格区分的:①专利申请权是一种独立的财产权,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请求权,特定主体就某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申请权,并不能排斥他人就同样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换言之,对同一主题的发明创造,有资格提出专利申请的主体可能是多方,但获得批准从而成为专利权人的则可能是其中的一方。
②继受专利权人常常并不是专利申请权人。
专利申报中的角色和贡献
![专利申报中的角色和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3a5d6a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2.png)
专利申报中的角色和贡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专利申报成为了创新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专利申报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各自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从角色和贡献两个方面来介绍专利申报。
一、角色1. 发明人发明人是专利申请中最核心的角色。
发明人是指在技术领域中有一定知识和经验,并且在创造了新的技术方案或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时提出专利申请的人。
发明人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申请人申请人是指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向专利局提出申请的人。
申请人可以是发明人本人,也可以是发明人所在的企业、组织或机构。
申请人负责整理和提交专利申请材料,并负责与专利局的沟通和协商工作。
申请人的责任是确保专利申请材料的完整和准确,并代表发明人向专利局申请专利。
3. 代理人代理人是指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代表申请人与专利局进行沟通和协商的人。
代理人通常是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或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员。
代理人负责协助申请人准备和提交专利申请材料,以及处理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各种事务。
代理人的存在可以提高申请人的申请成功率,减少专利申请过程中的纠纷。
二、贡献1. 技术创新贡献发明人通过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了新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些技术创新贡献不仅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2. 专利申请贡献申请人通过整理和提交专利申请材料,为专利申请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申请人需要准确地描述发明人的技术创新,并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实施细节。
申请人还需要了解专利法律法规,确保专利申请符合相关规定,以提高专利申请的成功率。
3. 法律咨询贡献代理人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专利经验,为申请人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咨询贡献。
代理人需要了解专利法律法规,协助申请人处理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各种事务,包括与专利局的沟通和协商。
发明专利评职称名次要求
![发明专利评职称名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b5f324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d.png)
发明专利评职称名次要求
发明专利评职称的名次要求通常是专利前四名作者。
具体来说,第一发明人、第二发明人、第三发明人以及第四发明人在职称评审中都有可能获得认可。
同一职称级别,认可的发明专利中的人数要比实用新型人数要多。
具体评职单位对于两种类型所认可的人数,还要以单位下发的评职文件中对专利的要求为准。
此外,专利发明人排名由前往后依次是第一发明人、第二发明人、第三发明人以及第四发明人,不同的位置,隐含着对专利发明的贡献,越往前意味着贡献越大,对职称评审的效果也越大,即加分越多。
尤其在评高级职称的
时候,优先选择前面的发明人,即第一发明人或第二发明人。
因此,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推断出,想要在发明专利评职称中获得认可,需要成为专利前四名作者之一。
知识产权简答
![知识产权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b1bf34bd1a37f111f1855bd2.png)
二、简答1、简述发明和实用新型具有的新颖性含义。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2、简述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措施。
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可以对抗他人的在后注册商标。
已注册的驰名商标可以享受跨类保护。
驰名商标与企业名称发生冲突时,该商标可以得到特别保护。
驰名商标与域名发生冲突时,该商标可以得到特别保护。
驰名商标在行政和司法过程中可以享受特殊便利。
3、简述知识产权的基本特性(基本性质)。
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可复制性4、简述版权的经济权利所包括的内容?复制权、出版权、发行权、演绎权、传播权、追续权、质押权5、如何判定专利侵权行为的成立?(1)专利侵权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或假冒其专利的行为。
(2)专利侵权行为所实施的专利必须是有效存在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在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才能构成专利侵权行为。
6、简述我国专利制度中的先申请原则先申请原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7、专利权的客体包括什么?专利权的客体即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团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8、简述版权的精神权利。
版权的精神权利是指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该权利的内容主要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9.简述我国专利制度中的先申请原则先申请原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专利权的主体及权利归属
![专利权的主体及权利归属](https://img.taocdn.com/s3/m/bcefb4027375a417876f8f0d.png)
2 构成职务发明的情形有两种
• 第一种为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 造,是指: • 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 •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 所作出的; • 3)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 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 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
• 第二种为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 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其构成要件为: • 1)单位工作人员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是在本 职工作中作出的,也不是履行本单位交付 的本职工作的任务,而是自动完成的; • 2)主要是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才 完成发明创造。所谓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 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 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二、专利权的归属
• 一)职务发明创造 • 二)非职务发明创造 • 三)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 明创造 • 四)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 • 五)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 • 六)权利继受人
一)职务发明创造
• 1 概念 • 专利法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 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 发明创造,是职务发明创造。 • “本单位”即指完成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所 属单位。也包括临时工作人员所在的临时 工作单位。专利法中的“单位”相当于法 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一)发明人
• 1、概念:专利法所称的“发明人或者 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完成作 出实质性贡献的自然人,不能是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发明人是指对发明的 完成作出实质贡献的自然人;设计人 是指完成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自然 人。
• 案例1中,戊提出了CWG医疗仪器的工作 原理和系统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人;丁负 责的临床试验工作,属于辅助工作,但是 在临床试验中,丁发现戊提出的方案存在 着重大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案,被戊 采纳,使试验获得显著的进步,使该仪器 的技术性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丁也 是发明人。甲、乙和丙不是发明人。
浅谈专利权人与专利权发明人PPT
![浅谈专利权人与专利权发明人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eb6c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c.png)
专利发明人、专利申请人及专利权人之间的关系
专利发明 人
专利申请 人
专利权人
专利发明人、专利申请人及专利权人的区别
• 专利发明人
对专利享有署名权 和获得奖励报酬权 除此之外发明人对 专利不享有任何权 利,
• 专利申请人
• 专利权人
专利没授权前的申 请人叫专利申请人
专利授权后就是专利 人可自己实施或许可 他人实施专利,并收 取使用费。
专利权人的权利
独占权 许可实施权
转让权 其他权利(标记权、放齐权等)
专利权人的 权利
专利权转让的程序
了解专利技术贸 易的模式
主要模式有:1、普通实施许可2、独占实施许可3、排他 实施许可4、分售实施许可5、交叉实施许可6、专利权转 让。
签订专利许可证 合同
签订合同的注意 事项
合同内容主要包括①前言;②合同术语定义;②合同的标的; ④费用的支付;⑤技术资料的交付;⑥技术改进成果的分享; ⑦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⑧保密条款:⑨担保条款;⑩争议的 解决;⑾违约条款;⑿合同的生效日、有效期限、终止及延期。
专利侵权
专利权人认为自己的专利被侵害后,应按照 以下程序维护自己权利:
收集证据,找 利 权的专利性进 行分析,以确 定其有效性
将对方技术与 自己的专利技 术进行认真的
对比分析
主要包括包括:①合同条款不可违反国家法律,否则该合同将 成为无效合同;②合同的条款应完整,合同的附件应提供齐全; ②合同的内容应该具体、详细、准确;①合同的文字要准确, 不可模棱两可。
义务
专利权人缴费的 义务
专利权人负有缴纳年费义务。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专利权 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可见;不按规定交纳年费,其专利无效。因此 专利权人每年必须按规定交纳年费,来维持其 合法权利,否则视为自动放充专利权。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https://img.taocdn.com/s3/m/cf463890bceb19e8b8f6baa3.png)
知识产权1.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2.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经知识产权法规范和调整而形成的以权力义务关系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方面的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智力成果完成者、知识产权所有人之间;知识产权权利行使方面的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知识产权所有人、智力成果使用人或知识产权使用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
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与智力成果的完成者、智力成果的所有人、智力成果的使用者之间。
因侵犯知识产权而发生的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专利权人、商标权人、著作权人与侵权人之间。
5.知识产权法的概念:是调整因知识产品面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际上通告的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它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
6.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1、鼓励和保护以智力创造为主的知识产品创新活动的原则;2、知识产权法定原则;3、知识产权公示原则。
(商业秘密);4、知识产权限制原则。
(社会公共利益)7.知识产品的基本特点:1、创造性,知识产品必须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创造性是知识产品取得法律保护的条件。
2、非物质性,知识产品是知识形态的精神产品,虽具有内在的价值和实用价值,但没有外在的形态。
非物质性是知识产品区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客体的专有特征。
3、公开性,知识产品必须向社会公示、公布,使公众知悉,公开性是知识产品所有人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4、社会性,知识产品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它的产生、使用和归属等各个方面。
著作权1.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作品:作品是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表现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分类: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
5.摄影作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专利权人名词解释
![专利权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666ee5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2.png)
专利权人名词解释专利权人,这可是知识产权领域里相当重要的一个概念哦。
首先呢,专利权人就是享有专利权的主体。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称呼,它意味着拥有很多重要的权利。
专利权人可以是自然人,就像那些独自搞发明创造的天才发明家。
比如说爱迪生,他可是电灯的发明者,作为专利权人,他就对电灯这项发明拥有专利权。
他可以决定谁能使用他的电灯技术,谁要是未经他许可就使用,那可就是侵权行为啦。
除了自然人,专利权人还可以是法人呢。
现在很多企业都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研发,当企业里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一项新的技术或者产品后,这个企业就会成为专利权人。
像苹果公司,它拥有众多专利,从iPhone的独特外观设计到手机系统里的一些创新性技术,这些专利都归苹果公司这个法人所有。
这对企业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些专利就像是企业的秘密武器,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法宝。
那专利权人到底有哪些权利呢?他们有制造权,这就是说只有他们能制造自己拥有专利的产品。
就好比一家制药企业研发出一种新药并获得专利,那只有这家企业能够制造这种药。
还有使用权,他们可以自己使用专利技术,也可以授权他人使用。
这就涉及到专利的商业化运营了。
比如一家科技公司可以把自己的专利技术授权给其他公司使用,然后收取专利使用费,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来源呢。
再者就是销售权,专利权人能够销售含有专利技术的产品。
当然啦,权利和义务往往是相伴而生的。
专利权人也有义务呢。
他们需要按时缴纳专利年费,如果不缴纳的话,专利就可能会失效哦。
这就好比你租了房子,得按时交房租一样,要是总拖着不交,房东肯定就不让你住了。
而且,专利权人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也得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滥用自己的专利权。
比如说不能利用专利来进行垄断,阻碍行业的正常发展。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专利权人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各个国家都在加强对专利权人的保护,因为这关系到创新的积极性。
如果专利权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那些辛辛苦苦搞发明创造的人或者企业就会觉得很委屈,那谁还愿意去创新呢?而对于社会来说,专利权人的存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
专利单行本组成及其含义-精选文档
![专利单行本组成及其含义-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6cb972dde80d4d8d15a4fcf.png)
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八个部涉及的技术范 围
A部——人类生活需要(农、轻、医);
B部——作业、运输;
C部——化学、冶金; D部——纺织、造纸; E部——固定建筑物; F部——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G部——物理;
H部——电学。
IPC分类
国际专利分类(IPC分类)系统的体系结 构 —— IPC分类系统按照技术主题设立类目,把整个技术领域分为
■
■ ■
三. 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代码(INID码)
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代码(INID码)
——用以表示专利情报的特征。
这种代码由用圆圈或括号所括的两位阿 拉伯数字表示。
(19)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标准ST.3制定的国家代码或公布专利文献机构的其他标识
(12)文献种类文字释义 (10)文献标志
专利单行本
—— 组成部分及其含义
目
录
1.专利基本知识
2.专利单行本
3.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代码(INID码) 4.我国现行的公告号、申请号号码体系 5.发明人与专利权人的联系与区别 6.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 7.权利要求书 8.说明书
一.专利基本知识
1.专利的含义: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
(45)此日或此日前已经授权的专利文献以印刷或类似方法公布的日期 (22)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文件的日期或寄出专利申请文件的邮戳日期 (73)保护文件的获得者、持有者或其法律继承者姓 名
(72)发明人姓 名
(74)专利代理人或代表人姓 名 (51)国际专利分类或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 类
(54)发明名称
IPC分类
专利权人和申请人有什么区别
![专利权人和申请人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ea522ec7f1922791688e8f1.png)
专利权人和申请人有什么区别是否是专利的持有人:专利权人是专利的持有人,指依法获得专利权,并承担与此相应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申请人是有专利申请资格的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
通常在进行专利申请的时候,我们称当事人为专利申请人,而要是成功的获得了专利权,那么就会成为专利权人。
不得不说,实践中很多人是分不清专利权人和申请人的。
接下来,小编就来为您介绍。
▲一、专利权人和申请人有什么区别专利权人即专利权主体,是指依法获得专利权,并承担与此相应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从取得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从国籍来划分,可分为本国人与外国人。
专利申请权人,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专利申请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说,专利申请权人就是有资格就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1、专利权人与专利申请权人具有一致性:专利申请权是产生专利权的基础,专利申请权人提出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后,该专利申请权人就成为专利权人(专利法第6条)。
2、专利权人与专利申请权人是有严格区分的:①专利申请权是一种独立的财产权,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请求权,特定主体就某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申请权,并不能排斥他人就同样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换言之,对同一主题的发明创造,有资格提出专利申请的主体可能是多方,但获得批准从而成为专利权人的则可能是其中的一方。
②继受专利权人常常并不是专利申请权人。
▲二、专利权人包括哪些专利权人是指可以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也就是专利权的主体。
专利权人类型专利权人包括三种类型:1、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2、发明人、设计人。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完成的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有。
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专利权人、申请人、发明人的区别
![专利权人、申请人、发明人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a404cf7910ef12d2af9e7c9.png)
发明人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发明人应当是个人,不得填写单位或者集体。
申请人是针对发明人的发明申请专利的人,可以是发明人或者发明人的单位,或者发明人授权给其他的个人或者单位申请,如果最后专利授权,专利申请人就是专利权人了!
申请人就是专利权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是单位,增加一个申请人,申请的费用是要增加的。
发明人只能是自然人,多少个人都不增加费用。
专利发明人:顾名思义,是发明这样东西的人专利申请人:可以是发明这样东西的人,也可以是他朋友,也可以是公司,主要发明人愿意,就都可以专利权人:可以是发明人自己,也可以是发明人与别人或者公司谈妥,把发明的这样东西转让给他,也就是这样东西的所有权给了别人,那么别人就是专利权人
简单地说,发明人就是做出发明的人;申请人就是申请专利的人,申请人和发明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同一人,比如你为完成公司任务做出的发明申请专利,公司作为法人就应该是申请人,若专利授权公司就是专利权人。
专利授权一定是授权给申请人。
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发明人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专利发明人是名誉权不是财产权,只能变更不能转让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可以为个人和单位,是财产权可以转让专利没授权前的申请人叫专利申请人,授权后叫专利权人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只允许在申请日起2个月内提出主动修改;发明专利申请只允许在提出实审请求和收到专利局发出的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书之日起3个月内对申请文件进行主动修改。
专利权人和发明人有什么区别
![专利权人和发明人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85f70c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2.png)
专利权⼈和发明⼈有什么区别现今,买只笔上⾯可能印着专利号,我们就可以知道那⽀笔申请了国家专利。
但是,你知道专利权⼈是哪些吗?那专利权⼈与发明⼈有什么区别?为了给您解决相关疑惑,店铺⼩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专利权⼈和发明⼈有什么区别1、从定义上区分:专利权⼈:专利权的所有⼈及持有⼈的统称。
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
专利权⼈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
发明⼈:专利法规定,在发明专利和实⽤新型专利中,对发明创造具体实质性特点做出贡献的⼈称为发明⼈。
发明⼈为⾃然⼈。
2、从权利上区分:专利权⼈的权利:包含专利⼈⾝权和专利财产权两个⽅⾯。
(1)、专利⼈⾝权:指专利发明⼈、设计⼈有权在专利⽂件中写明⾃⼰是该专利的发明或设计⼈,即署名权,署名权不因专利财产权的转让⽽消失。
(2)、专利财产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1)、独占权。
指只有专利权⼈才有实施其发明创造的制造、使⽤、销售,对该专利获得享有独占的权利,任何⾃然⼈、法⼈其他组织均不得不经许可,不⽀付报酬使⽤、制造、销售专利产品。
2)、许可权。
指专利权⼈有条件地允许他⼈使⽤其专利技术。
具体地讲,专利权⼈(称“许可⽅”)通过签订合同的⽅式,允许他⼈(称“被许可⽅”)在⼀定条件下使⽤其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术的权利。
3)、转让权。
《中华⼈民共和国专利法》第⼗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可以出卖、赠与、抵押,也可以作价投资⼊股,继承转让是由于法定原因⽽发⽣的转让,当专利权⼈(⾃然⼈)死亡后,专利权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给有继承权的⼈。
发明⼈的权利:署名权,发明⼈可以请求专利局不公布其姓名。
发明⼈只能是个⼈不能是单位专利发明⼈只拥有名誉权并⾮财产权,只能变更不能转让;专利申请⼈或专利权⼈可以是个⼈和单位,财产权可以转让;专利没授权前的申请⼈叫专利申请⼈,授权后叫专利权⼈,有申请权的⼈(包括⾃然⼈和法⼈)才是专利权⼈,才拥有专利权。
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人和申请人的权益
![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人和申请人的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98fb08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3.png)
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人和申请人的权益在专利申请中,发明人和申请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发明人是指创造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的个人或团体,而申请人则是指在专利申请中拥有权利的个人、企业或机构。
发明人和申请人的权益在专利申请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发明人享有发明权。
作为创造者,发明人有权利对其发明进行决定权、发布权以及获利权的行使。
他们可以选择将发明自行保密,或者选择通过专利申请公开并保护自己的权益。
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发明人都应该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申请人有权在专利申请中主张对发明的权益。
申请人是指在专利申请中拥有权利的个人、企业或机构。
虽然发明人通常也是申请人,但在某些情况下,发明人可能将申请权转让给其他个人或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有权代表发明人行使专利权,享有专利的保护和商业利益。
发明人和申请人之间的权益应当得到平衡和保护。
一方面,发明人应该获得对其发明的公正认可和奖励。
他们应该在专利法律框架下享有创造者的权益,即通过专利保护获得商业利益。
另一方面,申请人作为专利的所有者,也应该享有专利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利益。
为了保护发明人和申请人的权益,专利法律制度提供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措施。
在申请专利时,申请人必须清楚地记录发明人的身份,以确保发明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此外,在专利授权后,申请人也需要遵循特定的法律规定,如发明人对专利权的署名权和报酬权等,以保护发明人的权益。
对于发明人和申请人来说,专利保护的意义非凡。
发明人通过专利保护,获得了对其创造的发明的所有权,并有权享受专利带来的经济利益。
申请人作为专利的所有者,也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保护和优势。
专利保护不仅鼓励创新,也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总结起来,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人和申请人的权益是密不可分的。
发明人作为创造者,享有发明权和创造者的权益;申请人作为专利的所有者,享有专利的保护和商业利益。
发明人和申请人的权益应该得到平衡和保护,以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专利第一作者重要还是专利权人重要
![专利第一作者重要还是专利权人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6497695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c.png)
专利第一作者重要还是专利权人重要
专利第一作者,是专利第一发明人。
专利权人是专利的申请人。
申请专利授权,不管是专利第一作者,还是专利权人,都不可或缺。
那么,专利第一作者重要还是专利权人重要?同等重要,没有对比的必要。
首先,任何专利技术的出现,都离不开发明人的贡献。
有的专利技术是多个发明人共同完成的,相当于该专利有多个专利作者,从前到后的排序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第四作者等。
专利第一作者,就是排名第一位的作者,是对专利贡献最大的作者,又称专利第一发明人。
其次,专利权人与专利申请权人具有一致性。
专利授权为申请人,授权后未专利权人。
专利申请人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专利申请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专利第一作者和专利权人,属于两种不同的身份,各有各自的作用。
而且专利第一作者可能是专利权人,也可能不是。
因此,专利第一作者和专利权人都很重要,没有对比的必要性。
具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当自己需要的是第一作者时,那对自己来说专利第一作者更重
要一些。
当自己需要的是专利权人时,那对自己来说专利权人更重要一些。
比如专利参加职称评定,职称单位认可的是专利作者而不是专利权人。
当你是专利权人而不是专利作者时,此专利对你的职称评定是没有用的。
即对参评人来说,评职称专利的第一作者比专利权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发明人、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的区别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
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授权或许可,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
专利按持有人所有权分为有效专利和失效专利。
通常所说的有效专利,是指,专利申请被授权后,仍处于有效状态的专利。
要使专利处于有效状态,首先,该专利权还处在法定保护期限内,另外,专利权人需要按规定缴纳了年费。
专利申请被授权后,因为已经超过法定保护期限或因为专利权人未及时缴纳专利年费而丧失了专利权或被任意个人或者单位请求宣布专利无效后经专利复审委员会认定并宣布无效而丧失专利权之后,称为失效专利。
失效专利对所涉及的技术的使用不再有约束力。
什么是专利发明人?
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什么是专利申请人?
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专利申请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说,专利申请权人就是有资格就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专利没授权前的申请人叫专利申请人
什么是专利权人?
专利权人与专利申请权人具有一致性:专利申请权是产生专利权的基础,专利申请权人提出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后,该专利申请权人就成为专利权人。
三者的区别
1、申请人和发明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同一人。
比如你为完成公司任务做出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司作为法人就应该是申请人,若专利得到授权,公司就是专利权人。
专利授权一定是授权给申请人。
2、专利发明人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享有获得奖励、报酬的权利和署名的权利,却没有独自使用、占有、处分专利的权利,只能变更不能转让;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可以为个人和单位,拥有独占权(独占实施本专利)、许可权(许可他人实施本专利)、转让权(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专利申请在获得授权前,只能称为专利申请,如果其能最终获得授权,则可以称为专利并对其所请求保护的技术范围拥有独占实施权。
汇桔网有着全国各地资源商家,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专利网信息,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分层次、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本文介绍的专利发明人、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区别,希望可以帮助您了解专利的相关知识,如果有进一步的需要可以移步汇桔网https:///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