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
动物百科
![动物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63672239b90d6c85ec3ac67a.png)
/view/7866.htm动物集锦动物是自然界生物中的一类,主要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约一百三十万种。
自身无法合成有机物,须以动植物或微生物为营养,以进行或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
查看精彩图册目录词语释义概念定义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软骨类硬骨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分类与鉴定濒危动物濒危原因总述十大濒临灭绝动物动物中的数学家尾巴的作用动物之最有关古诗动物行为防御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动物思维动物界里的天文学家展开词语释义概念定义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软骨类硬骨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分类与鉴定濒危动物濒危原因总述十大濒临灭绝动物动物中的数学家尾巴的作用动物之最有关古诗动物行为防御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动物思维动物界里的天文学家展开编辑本段词语释义【注音】dòng wù【英文】Animal、Animals(复数)【解释】动物动物-老虎⒈[Animal]∶自然界中生物的一大类,与植物,微生物相对。
多以有机物为食料,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
《周礼·地官·大司徒》:“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物。
”明·叶子奇《草木子·观物》:“动物本诸天,所以头顺天而呼吸以气;植物本诸地,所以根顺地而升降以津。
”茅盾《尚未成功》:“人到底是感情的动物呀!”⒉[Moving object]∶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详细解释。
⒊谓感动或感化万物。
三国魏·嵇康《琴赋》:“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唱导·论》:故以恳切感人,倾诚动物,此其上也。
”《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宋朱熹集注:“诚能动物。
”⒋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b59e4e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9.png)
£洄游:某些鱼类或海兽等水生动物在一生活动中,由于环境影响或生理习性,在一定的时期从原栖息地集群游到另一个水域中去生活,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又沿原路线游回到原栖息地生活,这种集群的定期、定向有规律性的移动,称为洄游;一般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季节洄游;£适应辐射:原始同一物种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成形态结构不同的种类的过程叫适应辐射;£同律分节:环节动物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除前端的二节和最末一节,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同,同时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称为同律分节;£异律分节:高等无脊椎动物,身体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并形成体躯,内脏器官集中于一定的体节内,这种分节现象特征称为异律分节;£外套膜:为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摺向下伸展而成的片状构造称为外套膜,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构成,£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真体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形成广阔的体腔,这种体腔在体壁和消化管壁上都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这种体腔无论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上都比原体腔出现的迟,又称为次生体腔£逆行变态:在幼年向成年发育时,经变态后失去一些重要器官,使躯体变得更简单的变态方式称为逆行变态£外骨骼:节肢动物的含几丁质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的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咽式呼吸:两栖类的呼吸运动主要是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双重呼吸: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主要的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和骨的空腔中;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多态现象:群体内出现二种以上不同体型的个员,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的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生物发生律:生物在个体发育系统总是在简单而迅速的重演,成生物发生律;£拟态现象: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外形、色彩,甚至行为上模仿另一种生物或非生物体,而使自己得到好处的现象;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孤雌生殖轮虫动物: 常见的雌体称为非需精雌体,具有双倍染色体2n,不经受精就能繁殖后代;在外界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因素刺激下,非需精雌体的卵母细胞发生突变,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需精雌体和雄体;它们均为单倍体n;交配受精后形成休眠卵,以抵抗不良的环境;当环境条件有利时,即孵化出非需精雌体,继续进行孤雌生殖;£世代交替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有两种体形,一为水螅型,一为水母型,无性和有性两种生殖方式常交互出现,形成世代交替;£伸缩泡是原生动物的一种收缩和扩张可周期的交替的进行从而调节渗透压的液泡; £疣足:多毛纲的运动器官,是体壁的向外突起,中空,与体壁相通;£皮肤肌肉囊 :由于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如环肌circular muscle、纵斜.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它增强了体壁的保护和运动等功能;£鳞式:硬骨鱼的鳞片通常根据其数目、大小、排列形状来鉴定鱼种,记载鳞片数目的排列方式,常用一个带分数式来表示,称为鳞式;£间接发育:又称变态发育,胚胎发育中有明显变态的幼虫期,因为幼虫与成虫的形态不完全相同,幼虫需经一系列变化,才能发育为成虫,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大类;完全变态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如蛾、蝶等;不完全变态一生经历卵、幼虫、成虫3个发育阶.£脊索:消化道和神经管间的一条棒状脊索,内部由液泡细胞组成,围以结缔组织鞘,韧而有弹性, 具支持功能;脊索动物的胚胎期均具有脊索,以后或终生保留,或退化并被脊柱vertebral column代替;£水管系统:无脊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所特有的一个系统,由体腔的一部分形成,内含和体液相似的液体;当海水由水管系统:筛板的小孔流进,经石管,入围口的环管,再流入5条辐管,最后流入管足,使管足膨胀,便于行走;因此,水管系统又称“步管系统”;此外,也有呼吸和感觉功能;£动物区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地理隔离和分布区的一致形成的动物整体,也就是有关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和现今生态条件西所生存的动物群;:£弧胸型肩带:无尾两栖类肩带与胸骨的组合类型之一;主要特征是左右上乌喙骨形大呈弓形,在腹中线上不相连而彼此重叠,肩带可通过上乌喙骨在腹面左右交错活动,这种肩带称弧胸型肩带;例如蟾蜍;£生物多样性就是一个区域内生命形态的丰富程度,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闭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系统: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此类形式的循环就叫闭管式循环系统;£包囊:有些原生动物遇到干旱或寒冷环境时,身体外围能分泌一种蛋白质的膜,不吃不动,进入休眠状态,以抵抗恶略环境;£试述无脊椎动物各门的主要特征;1、原生动物:细胞微小,有单个细胞构成,分化出不同的细胞器,以完成胜利功能气体交换靠细胞膜的等渗完成运动器官有鞭毛,纤毛和伪足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伸缩泡调节水分有自养,异样和营腐生;分鞭毛纲,肉足纲,变形纲和孢子纲2、海绵动物:辐射对称或不对称,两层细胞和中胶层构成;有营固着生活,发育中有逆转现象;没有细胞分化,有领细胞,细胞内消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没有神经系统3、腔肠动物:两侧对称和辐射对称,两层细胞;营固着生活有营固着生活的水螅性和营漂流生活的水母型细胞有分化,有简单的器官和组织,有消化腔,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同时进行网状神经系统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浮浪幼虫时期生活史有多态现象4、扁形动物:体背扁平,出现中胚层,有皮肤肌肉囊,体壁和肠道之间有实质填充梯形神经系统,有神经中枢,多种耳突和眼点等多种感觉器官;排泄器官为原肾型,有口无肛;无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异体受精,有3纲,涡虫纲自由生活,绦虫纲消化系统退化,吸虫纲完全退化绦虫和吸虫多寄生,对人畜有害;5、原腔动物细线型,假体腔三胚层,体壁和肠道之间充满体液筒状神经系统,有围咽神经;体表有发达的角质膜;完整的消化系统,有口有肛;异体受精,也是原肾型的,无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螺旋卵裂,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多为寄生,对人畜生有害;6.软体动物:能在陆地生活,两侧对称或不对称,三胚层,真体腔,原口动物,腮呼吸,后肾排泄,开管式循环,身体由头胸足构成,有外套膜和外壳,神经系统集中分为,脑神经节,脏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有担轮幼虫,勾介幼虫,和面盘幼虫7.环节动物:两侧对称,同律分节;三胚层,真体腔;闭管式循环,后肾型运动器官刚毛或疣足;索式神经,分3纲,寡毛纲,多毛纲,蛭纲,其中蛭纲有血窦海洋中生活的环节动物都有担轮幼虫期;8.节肢动物门:异律分节,躯体分头,胸部和腹部;附肢可形成足,口器、触角等,混合血腔,开管循环,呼吸系统有腮,器官,书肺和书腮;排泄系统有壳腺,绿腺和基节腺;陆生的是马氏管体壁有几丁质外壳可支撑和保护;9.棘皮动物:辐射对称,多5辐射;螺旋卵列;真体腔,肠腔发形成中胚层;后口具内骨骼,次生体腔发达,有水管系统有内外下三个神经系统,有围血系统,具内骨骼;£试述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神经系统的演化;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有纤维系统联系纤毛,有感觉传递作用;眼点感光;多孔动物无神经系统,借原生质来传递刺激,反应迟钝;腔肠动物有散漫神经系统,如水螅的神经系统成网状;触手囊内有平衡石,囊上有眼点:平衡、感觉作用;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为梯形;涡虫有耳突:嗅觉、触觉作用;线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成筒形;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成链状;眼多毛累、感觉细胞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节、脏神经节、足神经节共三对神经节和其间的神经索相连;棘皮动物由下、内、外三个环系统组成,不形成集中的脑,并与上皮还没有分开,是一类特殊的现象;£无脊椎动物中,原肾管与后肾管主要区别在哪里1.后肾管两端开口,肾口一端是漏斗状的收集结构,肾孔一端通往体外,原肾管是一端由焰细胞封闭的盲管;2.后肾管是由上皮细胞围成的;而原肾管是胞内管;3.后肾管开始从血液中接受代谢废物,使进入管内的体腔液代谢废物浓度大大升高,加之重吸收作用的出现,肾管中的液体与体腔液很不相同,就此可称为尿; 原肾管是利用渗透作用集得液体,效率低;£简述软体动物贝壳的来源及结构贝壳的结构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一层为角质层,很薄,透明,有光泽,由壳基质构成,不受酸碱的侵蚀,可保护贝壳;中间一层为壳层,又称棱柱层,占贝壳的大部分,由角柱状的方解石构成;最内一层为壳底hypostracum,即珍珠质层pearl layer,富光泽,由叶状霰石构成;外层和中层为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的生长逐渐加大,但不增厚;内层为整个套膜分泌而成,可随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厚度;£两侧对称,三胚层是在哪类动物最早出现的,有何进步意义两侧对称使之有上下左右,前后背腹只分,使之运动更加灵活,对某些部位更加保护,另外运动向前是身体总是前一端先接触新的环境,使神经感觉器官向前集中,是水生到陆生的重要条件£简述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体排泄系统的类型及其结构特点;1;细胞排泄: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没有排泄器官,多以体表进行排泄;2. 原肾管:扁形动物、线形动物以外胚层形成的原肾管进行排泄;3. 后肾管环节动物的排泄器官称为后肾管软体动物的排泄器官称为肾脏;软体动物有结构相当复杂的肾,其上半部分呈海绵状,富含血管;而后半部构成排泄管;肾口开口于围心腔,具纤毛,可收集体腔中的废物;此外还有围心腔腺凯氏器辅助排泄;节肢动物排泄有颚腺、绿腺、肾管、马氏官;排泄质交换,同时也可从肾口收集体腔内的代谢废物;以蟹为代表的甲壳动物具有触角绿腺,是位于头部的肾小囊,浸泡在血淋巴液中;它可以从血淋巴液中滤出代谢废物,经膀胱和排泄管后从触角基部小孔排出7;蛛形纲的基节腺、半索动物的肾脉球、须腕动物的体腔管均与后肾管同源5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后肾管开始从血液中接受排泄物,使进入管内的体腔液代谢废物浓度大大升高,加之重吸收作用的出现,肾管中的液体与体腔液很不相同,就此可称为尿4. 马氏管马氏管是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的排泄器官;马氏管是由肠管上皮突出衍生形成的细小盲管,但来源不一定,如蛛形纲的马氏管起源内胚层,而昆虫纲由起源外胚层的后肠上皮形成4;马氏管盲端浸泡在动物体的血窦中,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渗入马氏管,经高度浓缩后随粪便经后肠、肛门排出;棘皮动物是管足、皮鳃、肛门,无单独排泄器官;棘皮动物海星纲的肠盲囊也有排泄作用除以上所述的四大类排泄器官外,无脊椎动物还具有形式多样的辅助排泄机制,如涡虫纲无肠目的中央吞咽细胞团,环节动物的黄色细胞等仅为辅助作用;£疟原虫是重要的人体寄生原虫,简述其生活史;在按蚊体内:配子结合--动合子--卵囊---子孢子--人---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环状体---裂殖体---裂殖子---配子--£下列动物哪些无体腔哪些有体腔有体腔的属于何种体腔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涡虫;蛔虫;蚯蚓;虾涡虫为真正的三胚层无体腔的动物,节肢动物体腔在发育早期也形成中胚层的体腔囊,但在继续发育的过程中,不扩展为广阔的真体腔,而退化为生殖管腔、排泄管腔和围心腔;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围心腔壁消失,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初生体腔与围心腔的次生体腔相混合,形成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混合体腔也称作血体腔;£试述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系统演化;1.环节动物的起源有2个学说:1;认为起源于扁形动物涡虫纲;根据某些环节动物的成虫和担轮幼虫都具有管细胞的原肾管,与扁形动物的由焰细胞构成的原肾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环节动物多毛类个体发生中卵裂为螺旋式,这与涡虫纲的多肠目相同;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与扁形动物涡虫纲的牟勒氏幼虫在形态上相似;涡虫纲三肠类某些涡虫的肠、神经、生殖腺等均显有原始分节现象;2;认为起源于似担轮幼虫式的假想祖先担轮动物;是根据环节动物多毛类在个体发生中具有担轮幼虫,而且这种假想的担轮幼虫与轮虫动物门的一种球轮虫非常相似;1.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系统发生中有共同的起源;软体动物的海产种类个体发生中为螺旋型卵裂,且具有担轮幼虫,排泄器官为后肾管,这些特点与环节动物尤其是多毛类相似;2.软体动物各纲之间的亲缘关系:单板纲、无板纲和多板纲原始;这几类的次生体腔发达,近似梯形神经系统;有的如虫形无壳,许多器官如鳃、肾、外壳等有分节排列现象;这些原始性的存在,说明它们最接近软体动物的原始祖先,各自独立发展一支;头足纲为一古老的类群;起源早、化石多;由于头足类既有原始特征,又有高度进化特征,推测它们可能是很早分出的一支,沿着更为活跃的生活方式发展的一支独立的分支;其它3纲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原始腹足类演化而来,原始腹足类与多板纲相似,沿着较不活泼的生活方式演化;节肢动物是原口动物进化发展的顶点,形态学及胚胎学上的证据都认为它起源于环节动物或类似环节动物的祖先;节肢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认为海栖的原有爪类是节肢动物的祖先,由此分别朝两个不同的方向演化,一是:有爪纲多足纲昆虫纲,显示了动物由海栖朝陆栖的发展;由节肢动物远祖演化的另一个方向是:三叶虫纲甲壳纲肢口纲蛛形纲£简述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体腔的演化;从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由外胚层组成的体壁,其中空的腔叫消化循环腔;扁形动物无体腔;线形动物具原体腔;环节动物始见真体腔;节肢动物属混合体腔;£鱼类如何调节和维持体液的渗透压的平衡淡水鱼借多肾小球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将尿中盐重新吸收回血液;海鱼除了从食物获取水,吞海水再由鳃上的排盐器排盐;海洋鱼肾小体数量比淡水鱼类少得多甚至完全消失,以此节缩泌尿量和水分消耗的目的;软骨鱼类血液中因含2%左右的尿素而浓度高于海水,保持体内水和盐分动态平衡,£鱼类的鳞、鳍和尾有哪些类型鱼鳞分3种,即骨鳞、盾鳞和硬鳞,分别被覆于硬骨鱼类、软骨鱼类及硬鳞鱼类的体表;鱼鳍分2种,即奇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和偶鳍胸鳍和腹鳍;鱼尾分3种,即正尾和歪尾,原尾;£两栖类的皮肤是如何适应水、陆两栖生活a 裸露轻微角质化,防水分蒸发,b 表皮衍生多细胞腺体和色素细胞;分泌粘液皮肤保持湿润,对保护皮肤并使皮肤参与呼吸重要意义;c 色素细胞决定动物的体色,使体色随环境改变,保护和参与生理调节£何谓羊膜动物,包括哪些类型动物羊膜卵的出现有何进化意义是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羊膜,爬行类、鸟类、卵生哺乳动物所产的卵;2 羊膜卵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1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2体内受精,受精伤害可无需借助水作为介质;3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减少振动,以防机械损伤;。
原生动物、腔肠动物
![原生动物、腔肠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d0122c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b.png)
外壳的细微构造-旋脊和拟旋脊
(四)研究方法--手标本
个体小,要借助放大镜观察。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隔壁沟。
研究方法--薄片
纺锤虫内部构造必须通过薄片观察。 薄片切面有多种情况,一般在轴切面上观察。
大小:小 大 壳形:短轴 长轴、等轴等 旋壁:单层 四层 蜂巢层 隔壁:平直 褶皱 旋脊:粗大 小
(三)外壳的细微构造--隔壁
平直型:在切片中呈直线状,仅出现于两极。
(三)外壳的细微构造--隔壁
轻微褶皱:泡沫状,限于极部和轴部。
外壳的细微构造--隔壁 强烈褶皱:隔壁全面褶皱,在轴切面上遍布整个壳圈
外壳的细微构造--副隔壁
由蜂巢层聚集下延而成,位于隔壁之间,一般长于蜂巢层而短于隔壁。 P12
二、珊瑚虫纲特征及其分类
3 分类 主要依据:触手、隔膜数目及排列
珊瑚虫纲
四射珊瑚亚纲:单体或复体,隔壁 数一般为四的倍数 O2-P
六射珊瑚亚纲:隔壁数一般为六的 倍数,在6个部位生长。T2-R
八射珊瑚亚纲:触手8个,隔壁羽 状排列。 T-R
横板珊瑚亚纲:复体,隔壁发育弱, 横板特别发育 C-T
三、四射珊瑚亚纲--1 外形
纺锤虫的构造模式图及主要构造 纺锤虫主要演化趋向及主要演化事件 纺锤虫的地质分布
本章要点
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为侧生动物。 有复杂的水沟系统。越高级水沟越复杂。
海绵动物门
海绵动物的骨骼--骨针
骨针:描述为轴或射
海绵的化石代表
古杯动物门
一般特征: 海生、底栖 杯状 寒武纪早期出现,早-中寒武纪繁盛,志留纪绝灭。
四射珊瑚亚纲 内部构造--轴部构造
无脊椎动物总结
![无脊椎动物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8fbccf050876323112123c.png)
肌肉和运动
原生动物的变形虫是借细胞质的流动而作变形运动。运动器 官伪足由原生质流动形成,可改变形状。伪足内微丝的滑 动引起运动。 鞭毛虫、纤毛虫以鞭毛或纤毛作为运动器官。 腔肠动物开始有原始的肌肉细胞,即外胚层和内胚层中的皮 肌细胞,可使身体、触手伸缩。 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由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组织,与外胚层 的表皮形成皮肌囊。 线虫只具纵肌,其运动作蛇形状。 环节动物具疣足或刚毛,皮肌囊具发达的纵肌和环肌,多毛 纲能游泳,寡毛纲能钻土。 节肢动物具发达的横纹肌,附着在外骨骼或外骨骼形成的内 突上,附肢具关节,能做迅速而多样化的运动。 昆虫纲多数有两对翅,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一个类群。 软体动物一般不活泼,以多肉的足作缓慢爬行运动。 头足类足形成腕,可捕食,外套膜形成漏斗,可喷水。 棘皮动物的腕和管足司运动。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 扁形动物涡虫有耳突:嗅觉、触觉作用; • 环节动物有刚毛、眼(多毛类)、感觉细 胞; • 软体动物有眼、平衡囊、嗅检器;头足类 的眼最高等。 • 节肢动物的感觉器官相当发达:触角、单 眼、复眼、唇瓣(蝇类)、跗节(蜜蜂、 家蝇)、腹听器(蝗虫)、鳌肢的平衡囊 (第一触角原肢节内);
无脊椎动物总结
原生动物(Protozoa)单细胞动物 1.原生动物门(Phylum Protozoa) 后生动物(Metazoa)多细胞动物 中生动物(Mesozoa) 2.中生动物门(Phylum Mesozoa) 侧生动物(Parazoa) 3.海绵动物门(Phylum Spongia) 真后生动物(Eumetazoa) 二胚层、辐射对称动物(Two germ layers&Radiata) 4.腔肠动物门(Phylum Coelenterata) 5.栉水母动物门(Phylum Ctenophora) 三胚层、两侧对称动物(Three germ layers&Bilateria) 无体腔动物(Acoelomata) 6.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 7.纽形动物门(Phylum Nemertinea) 8.颚胃动物(Phylum Gnathestomulida) 有体腔动物(Coelomate) 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e) 9.腹毛动物门(Phylum Gastrotricha) 10.轮形动物门(Phylum Rotifera) 11.动吻动物门(Phylum Kinorhyncha) 12.线虫动物门(Phylum Nematoda) 13.线形虫动物门(Phylum Nematomorpha) 14.棘头动物门(PhylumAcanthocephala) 15.内肛动物门(Phylum Entoprocta) 真体腔动物(Eumetazoa) 裂腔动物(Schizocoely) 16.软体动物门(Phylum Mollusca) 17.鳃曳动物门(Phylum Priapulida) 18.星虫动物门(Phylum Sipunculida) 19.螠虫动物门(Phylum Echiurida) 20.环节动物门(Phylum Annelida) 21.须腕动物门(Phylum Pogonophora) 22.有爪动物门(PhylumOnychophora) 23.缓步动物门(Phylum Tardigrada) 24.舌形动物门(Phylum Pentastomida) 25.节肢动物门(Phylum Arthropoda) 26.外肛动物门(Phylum Ectoprocta) 27.帚虫动物门(Phylum Phoronida) 28.腕足动物门(Phylum Brachiopoda) 肠腔动物(Enterocoely) 29.毛颚动物门(Phylum Chaetognatha) 30.棘皮动物门(Phylum Echinodermeata) 31.半索动物门(Phylum Hemichordata) 32.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动物分类资料
![动物分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3fd0c936bec0975f465e2c3.png)
动物界一共分为38个门,分别是1 原生动物门全都是单细胞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其中我们熟悉的有眼虫、草履虫2 中生动物门结构简单的内寄生动物,有记录的种类不多3 多孔动物门又称海绵动物门。
海绵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4 扁盘动物门到目前为止,此门被丝盘虫一种动物独占~~~厉害,不得不服~~5 古杯动物门顾名思义,“古”意思是此类动物已灭绝了,“杯”就是说它们长得像杯子6 腔肠动物门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说了7 栉水母动物门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栉水母纲8 扁形动物门有涡虫、吸虫、绦虫等我们常听说的寄生虫9 螠虫动物门海洋底栖动物,身体呈柱形或长囊形10 舌形动物门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虫,分类地位尚难确定11 奇怪动物门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12 纽形动物门比扁形动物略高等的类似动物13 颚胃动物门体形很小,生活在浅海的细沙中,人们了解得不多14 线虫动物门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长过的——蛔虫15 腹毛动物门身体腹面长有纤毛的一类动物16 轮虫动物门很小,与原生动物类似17 线形动物门与线虫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18 鳃曳动物门生活在靠近两极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记载的种类极少19 动吻动物门和鳃曳动物类似20 棘头虫动物门身体前端有吻的一类动物21 铠甲动物门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目前没有准确分类22 内肛动物门苔藓状的小动物23 环节动物门蚯蚓、蚂蟥、沙蚕、水蛭……都是身体由功能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24 星虫动物门与前面说的螠虫动物相似25 软体动物门包含有大量常见动物,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说26 软舌螺动物门已灭绝27 缓步动物门很强的一类动物,能忍受高温、绝对零度、高辐射真空和高压28 有爪动物门身体呈蠕虫状,足呈圆柱形,末端有爪,近乎灭绝29 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种类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动物,留到下面介绍这个庞大的家族30 腕足动物门有时你会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像贝壳的化石就是这类动物留下的31 外肛动物门曾经与内肛动物为同一门合称苔藓动物,现已分开32 帚虫动物门又一个很小的门,又是只有10几种动物,又都是海洋底栖动物33 古虫动物门在5.3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中早就灭绝了,在近几年才发现34 棘皮动物门一个我们熟悉的门,有海星、海胆、海参和海百合35 须腕动物门没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动物,生活在深海中,分类地位有争议36 毛颚动物门只有50种左右,还是海洋动物37 半索动物门身体呈蠕虫形,有人将它们归入脊索动物门38 脊索动物门其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等级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84735f6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9.png)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等级
无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分类等级如下:
1、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
2、海绵动物,是一类多细胞但没有组织分化的动物,家用海绵实际上就是模仿海绵动物,连名称都是。
3、腔肠动物,如水螅、海葵、海蜇等。
4、扁形动物,如涡虫、绦虫、血吸虫等。
5、线形动物,如蛔虫、线虫等。
6、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等。
7、软体动物,如螺蛳、河蚌、乌贼、章鱼等。
8、节肢动物,如昆虫、虾蟹、蜘蛛、蜈蚣等。
9、棘皮动物,如海胆、海星、海参等。
[扩展知识]
无脊椎动物特征:
无脊椎动物是不具有脊椎骨的比较低等的动物类群。
与脊椎动物相对应。
不论种类还是数量都非常庞大。
从生活环境上看,海洋、江河、湖泊、池沼,以及陆地上都有它们的踪迹;从生活方式上看,有自由生活、寄生生活和共生生活的种类。
从繁殖后代的方式上看,有的种类可进行无性繁殖有的种类可进行有性繁殖,有的种类既可进行无性繁殖还可进行有性繁殖,个别种类还可以进行幼体生殖、孤雌生殖等。
无脊索动物类群总结
![无脊索动物类群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49d0936bec0975f465e217.png)
14.发育
胚后发育: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的、不经过变 态的叫直接发育,反之称为间接发育; 间接发育的不同类群,各有不同的幼虫期: 海绵动物(两囊幼虫)、腔肠动物(浮浪幼 虫)、扁形动物(牟勒氏幼虫)、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的头、腹足类(担轮幼虫)、软体动 物的海产种类(面盘幼虫)、河蚌(钩介幼 虫)、节肢动物甲壳类(无节幼虫)、棘皮动 物(羽腕幼虫)、半索动物(柱头幼虫)、昆 虫(多种幼虫)。
8.呼吸和排泄
低等无脊椎动物:从原生到环节,无专门呼吸 器官,常以体表通过渗透作用进行气体交换; 高等无脊椎动物:水生种类用鳃、书鳃呼吸; 陆生种类用气管、书肺呼吸。 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没有排泄器官, 多以体表进行排泄。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以外胚层形成的原肾管进 行排泄。 环节动物的排泄器官称为后肾管。 软体动物的排泄器官称为肾脏。 节肢动物排泄有颚腺、绿腺、肾管、马氏官。 棘皮动物是管足、皮鳃、肛门,无单独排泄器 官。
4、骨骼
骨骼是维持体形的支架,无脊椎动物的骨骼 一般由外胚层分化而成,故称外骨骼;但棘 皮动物的骨骼是起源于中胚层,为原始内骨 骼;软体动物头足类的软骨也是起源于中胚 层。
5.肌肉和运动
原生动物以伪足、鞭毛或纤毛作为运动器官, 具化学成分和肌肉的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似。 腔肠动物外胚层中有纵肌纤维,使身体、触手 变短;内胚层中有环肌纤维,使身体、触手变 细长。 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由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组 织。 节肢动物具发达的横纹肌,附着在外骨骼或外 骨骼形成的内突上。
13.生殖系统和生殖
线形动物出现了雌雄异体,且异形; 环节动物以后所有生殖腺均是由体腔上皮产 生,一般由体腔管通于外界;
14.发育
除原生动物外,后生动物中卵生的无脊椎动物, 一般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卵裂:受精和卵裂是胚胎发育的连续过程; 卵裂方式有: 头足类、蝎目为盘裂; 多数节肢动物为表裂; 扁形、纽形、环节、软体的卵裂为螺旋式卵裂; 多孔、腔肠、毛颚、棘皮动物等以辐射卵裂为主; 其他动物均为全裂;
简单实用动物分类表
![简单实用动物分类表](https://img.taocdn.com/s3/m/d8397f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a.png)
简单实用动物分类表简单实用动物分类表I. 原生动物门一个细胞构成1.鞭毛虫纲:动鞭亚纲、植鞭亚纲2.肉足虫纲:变形虫,痢疾3.孢子虫纲II 海绵动物门1.普通海绵纲:III 腔肠动物门在进化上居重要地位,首先出现了胚层分化。
身体辐射对称,有简单的组织分化,其中上皮组织占优势。
基本形态有水螅型和水母型。
1.水螅纲:桃花水母2.钵水母纲:海蜇3.珊瑚虫纲:红珊瑚、海葵IV.原腔动物门1.线虫纲:蛔虫、线虫2.轮虫纲:轮虫V环节动物门1.多毛纲:沙蚕2.寡毛纲:蚯蚓3.蛭纲:蚂蝗VI 软体动物门物种类繁多,生活范围极广,海水、淡水和陆地均有产。
已记载130000多种,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
1.无板纲:蛏子2.单板纲:绝大多数为化石,鲍鱼3.多板纲:4.掘足纲:角贝5.双壳纲:河蚌、牡蛎、贻贝6.腹足纲:蜗牛、田螺7.头足纲:乌贼、章鱼VII 节肢动物门(外骨内肉)1.甲壳纲:(分类很复杂,用途很广泛,研究利益大)1.1软甲亚纲1.1.1等足目:卷甲虫1.1.2端足目:跳虾1.1.3磷虾目:发光磷虾1.1.4口足目:虾爬子1.1.5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基围虾等虾类爬行亚目:海蟹、河蟹等无螯亚目:龙虾科,锦绣龙虾1.2蔓足亚纲:纹藤壶1.3腮足亚纲:水蚤2.蛛形纲:蜘蛛3.多足纲:蜈蚣4.昆虫纲:4.1直翅目:蝗虫、蝼蛄4.2半翅目:臭虫4.3同翅目:蚜虫,蝉4.4鳞翅目:蝴蝶4.5鞘翅目:金龟子、瓢虫4.6膜翅目:蜜蜂、蚂蚁4.7双翅目:蚊子、苍蝇VIII 棘皮动物门1.海胆纲:海胆2.海参纲:海参、海黄瓜3.海星纲:海星4.海百合纲:像花一样美丽的海中动物IX 脊索动物门1.尾索动物亚门:海鞘(据说有的相当美味)2.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3.脊椎动物亚门3.1圆口纲:(大鱼杀手)七鳃鳗、盲鳗3.2鱼纲(值得很好地研究学习和实际应用)3.2.1软骨鱼系(1)鲨目(2)鳐(魟)目(3)银鲛目:鱼翅3.2.2硬骨鱼系(1)鲟形目:中华鲟(2)鲱形目:小银鱼(面条鱼)、(3)鲑形目:柳叶鱼(多春鱼)、大马哈鱼(4)鲤形目:鲤鱼、鲫鱼、青鱼、草鱼、泥鳅(5)鳗鲡鱼:海鳗鱼、海鳝鱼(6)海龙目:海马(7)鲈形目:大黄鱼、带鱼(8)鲽形目:牙鲆鱼3.3两栖纲3.3.1无足目:版纳鱼螈3.3.2有尾目:大鲵、小鲵3.3.3无尾目:青蛙、蟾蜍3.4爬行纲4.3.1龟鳖目:龟、鳖3.4.1有鳞目(1)蜥蜴亚目(2)蛇亚目3.4.2鳄形目:鳄鱼3.4.3其他:各种灭绝了的恐龙3.5鸟纲3.5.1平胸总目:鸵鸟3.5.2企鹅总目:企鹅3.5.3突胸总目(1)鹳形目:鹳、鹭、鹮(2)鹈形目:鸬鹚、鹈鹕(3)雁形目:雁、鸭、天鹅、鸳鸯(4)隼形目:鹰、雕、隼、鹫(5)鸡形目:鸡、鹌鹑、孔雀(6)鹤形目:丹顶鹤(7)鸽形目:鸽、鸠(8)鹃形目:杜鹃,“布谷鸟”、“割麦割谷”(9)鹦形目:各种鹦鹉(10)枭形目:猫头鹰(11)雨燕目:雨燕、蜂鸟(12)鸥形目:海鸥(13)雀形目(占鸟类总数的一半,体型大小不一,多为候鸟)●百灵科●燕科:燕子●雀科:麻雀●黄鹂科●鸦科:乌鸦、喜鹊●掠鸟科:八哥●画眉科:相思鸟、画眉3.6哺乳纲(恒温、披毛、脊椎、胎生的动物)3.6.1原兽亚纲:鸭嘴兽、针鼹3.6.2后兽亚纲:袋鼠、考拉、袋熊3.6.3真兽亚纲(1)食虫目:刺猬(2)翼手目:蝙蝠(3)鳞甲目:穿山甲(4)灵长目(大脑发达,双眼向前,多数具五指)●狐猴科●懒猴科●卷尾猴科●猴科●长臂猿科●人科(隐藏得好深啊!!)●猩猩科(5)兔形目:兔子、鼠兔(6)啮齿目●山河狸科:山河狸●松鼠科:松鼠、土拨鼠●豪猪科●豚鼠科:荷兰猪●鼠科:耗子●跳鼠科●仓鼠科(7)鲸目●须鲸亚目:须鲸科(大型鲸鱼)●齿鲸亚目:海豚、抹香鲸、白稽豚(8)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狗豺属:亚洲野犬貉属狐属●猫科猫属云豹属豹属:狮、虎、美洲豹雪豹属猎豹属●熊科:棕熊、北美黑熊、北极熊、亚洲黑熊、阿拉斯加棕熊、马来熊●大熊猫科:大熊猫●浣熊科:小熊猫(爱洗涤干净的小动物)●鼬科(貂科)【很值得研究】貂属狐鼬属鼬属:黄鼠狼、紫貂(东北三宝之一的貂皮)獾属水獭属小脚水獭属●灵猫科:果子狸●鬣狗科:据说有四种鬣狗(9)鳍脚目●海狮科●海豹科:大连瓦房店有(10)奇蹄目●貘科●犀科●马科(11)偶蹄目●猪科●河马科●驼科●鹿科●长颈鹿科●牛科●叉角羚科(12)长鼻目●象科:非洲象、亚洲象。
世界各类动物简介
![世界各类动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c0c4521e2bd960590c677e9.png)
鼠
• 鼠,哺乳动物,大约有 500 余种,分布在世界各 地,有田鼠、冠鼠、仓鼠、竹鼠等。家鼠与人类 关系密切,属于有害动物,经常遭受人类打击, 故鼠字头顶者一个“臼”,意为“屡遭打击,总 是击而不破,打而不尽”。
鹰
• 鹰科动物的种类很多,有的叫鹰,有的叫鹫,叫 鸢,叫鹞,叫鵟,叫雕等等,反正都是些吃小动 物的大鸟或中小型鸟,草原上的这种鹰,身体比 鹞鹰大,比雕小,它们飞行速度快,眼睛能看清 楚十几公里外一只小鸡的一举一动。
蛇
• 蛇是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的总称。身体细长,四 肢退化,无足、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 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部分有毒, 但大多数无毒。另有十二生肖中有蛇。
羊
• 羊又称为绵羊或白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 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 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原为北半球山地的产物, 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体形较胖,身 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 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毛色为白色。
龟
• 龟,俗称乌龟,泛指龟鳖目的所有成员,是现存 最古老的爬行动物。特征为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 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 内。大多数龟均为肉食性,以蠕虫、螺类、虾及 小鱼等为食,亦食植物的茎叶。龟是通常可以在 陆上及水中生活,亦有长时间在海中生活的海龟。 龟亦是长寿的动物,自然环境中有超过百年寿命 的。
鹭
• 鹳形目鹭科鸟类的通称。为大、中型涉禽,主要 活动于湿地及林地附近,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 要指示物种。全世界共有 17 属 62 种,中国有 9 属 20种。这是一群很古老的鸟类,大约在5500万年 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动。它们具有长嘴、长颈、长 脚的外型,羽色有白色、褐色、灰蓝色等,有些 鹭科鸟类羽色有冬羽、夏羽分别。或是繁殖期会 在头、胸、背等部位出现丝状饰羽,繁殖期过后 逐渐消失。飞行时长颈会缩成S形、长腿会伸出尾 后、振翅缓慢,是野外鹭科鸟类的辨识特征。
动物学重点(全)
![动物学重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1f7d39a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4d.png)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动物学重点动物学重点绪论绪论1、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动物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动物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3、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4、物种的概念、物种的概念①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①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特征;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特征;③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③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
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
5、双名法世称二名制,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立。
、双名法世称二名制,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立。
双名法的核心:学名双名法的核心:学名双名法的核心:学名==属名+种名。
属名+种名。
第一章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 1、原生动物结构可分为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和细胞核。
2、运动类器官有伪足、纤毛和鞭毛。
、运动类器官有伪足、纤毛和鞭毛。
3、绿眼虫进行混合性营养方式(混养型)。
4、生殖、生殖 ㈠、无性生殖㈠、无性生殖①二裂:细胞核先分裂(多为有丝分裂,也有无丝分裂的情况),然后细胞质也分裂为2个,形成2个相等的子体。
②裂体生殖(复分裂):核先反复分裂,迅速变成许多核,然后每个细胞核连同周围的细胞质分开形成许多子体。
③出芽:核先分出一个小芽,然后细胞质也发生变形,最后芽脱落或不脱落长成一个新个体。
④质裂:指有些多核的原生动物,不需先行核分裂,细胞质和细胞核可直接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形成新个体(如多核变形虫)。
㈡、有性生殖㈡、有性生殖①配子生殖:又称受精,有些原生动物能形成有性的配子,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②接合生殖:两个虫体暂时靠在一起,互相交换它们的一部分细胞核和细胞质,如大草履虫。
原生 多孔(海绵) 腔肠动物门 1
![原生 多孔(海绵) 腔肠动物门 1](https://img.taocdn.com/s3/m/33aa3a49be1e650e52ea99b4.png)
7
G、生殖机能
无性生殖: 二分裂;出芽生殖;多分裂;质裂;孢子生 殖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8
无性生殖:
(1)二分裂 (binary fission)是原生动物最普遍的一种无 性生殖,一般是有丝分裂(mitotic),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 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等的分布在两个子核中,随后细胞质也 分别包围两个细胞核,形成两个大小、形状相等的子体,二分 裂可以是纵裂,如眼虫;也可以是横裂,如草履虫;或者是斜 分裂,如角藻(Ceratium)。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1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1、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最微小、最简单的单 细胞动物。 • 绝大多数的原生动物是显微镜下的小型动物,最小的种 类体长仅有2—3μm,例如寄生于人及脊椎动物网状内皮 系统细胞内的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大型的种类 体长可达7cm,例如海产的某些有孔虫类 (Foraminifera),淡水生活的旋口虫(Spirostomum) 可达3mm,新生代化石有孔虫例如钱币虫 (Nummulites)竟达19cm,这是原生动物在个体大小 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大记录。但是大多数的原生动物体长 在300μm以下,例如草履虫(Paramoecium),在 150—300μm之间。 • 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来讲是最简单的,而作为一个 细胞来讲是最复杂的。 2
26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它们大多 是单细胞的有机体。 从细胞结构上看,原生动物的单细胞相似于多细胞动物身体 中的一个细胞。 从机能上看,原生动物的这个细胞又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它能完成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生命机能,例如营养、呼吸、排 泄、生殖及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这些机能由细胞或由细胞特 化而成的细胞器(organelles)来执行。所以不同的细胞器在机 能上相当于多细胞动物体内的器官及系统。它们是在不同的结 构水平上执行着相同的生理机能。 构成原生动物的这个细胞在结构与机能上分化的多样性及复 杂性是多细胞动物中任何一个细胞无法比拟的,所以从细胞水 平上说,构成原生动物的细胞是分化最复杂的细胞。 极少数原生动物是由几个或许多个细胞组成,细胞之间可 能没有形态与机能的分化,也可能出现了初步的形态机能的分 化,但每个细胞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我们把这类原生动 物称为群体(colony),例如盘藻(Gonium)、杂球藻( 27 Pleodorina)等。
世界各类动物简介分解
![世界各类动物简介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f4412d2102020740be1e9b81.png)
驴
• 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 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驴的形 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它的头大耳 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 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型。颈项皮薄,蹄小坚 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驴很结实,耐粗 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 使役等优点。
——记录动物
2012年6月第二次更新
写在前面:
动物是自然界生物中的一类,主要包 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 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约 一百三十万种。自身无法合成有机物,须 以动植物或微生物为营养,以进行或维持 生命活动的生物。
猫
• 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 地被驯化),现在,猫成为了全世界家庭中极为 广泛的宠物。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 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趾 行性。以伏击的方式猎捕其它动物,大多能攀缘 上树。猫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捕鼠时不会惊跑鼠, 猫在休息和行走时爪缩进去,捕鼠时伸出来,以 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防止爪被磨钝。
貂
• 貂 diāo,形声。从豸,召声。本义:哺乳 动物。又称“貂鼠”(学名貂Martes )。 体细长,色黄或紫黑,种类很多貂属是食 肉目鼬科动物中的的一属。大部分貂属动 物都居住在树上,以松鼠为食,它们的食 物还包括小鸟和蛋。貂在中国主要产于东 北地区,有多个品种,属珍贵毛皮动物。
熊
• 熊,食肉目,是属于熊科的杂食性大型哺乳类, 以肉食为主。从寒带到热带都有分布。躯体粗壮, 四肢强健有力,头圆颈短,眼小吻长。行动缓慢, 营地栖生活,善于爬树,也能游泳。嗅觉、听觉 较为灵敏。种类较少,全世界仅有7种,我国有4 种:马来熊、棕熊、亚洲黑熊、大熊猫。除澳洲、 非洲南部外,多有分布。
第七章 低等动物性原料
![第七章 低等动物性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174f54305727a5e9856a6117.png)
(2)肉质特点
① 虾和蟹的肌肉均为横纹肌,色泽洁白,无肌 腱,肉质细嫩,持水能力强。虾的腹部肌肉 发达;蟹的螯肢、其余的附肢以及头胸部连 接螯肢、其余附肢的部位肌肉发达。
② 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矿物质和维生 素的含量也较高,营养丰富。
③ 虾蟹类容易腐败变质。
(3)选料
① 以鲜活、体大者为佳; ② 初加工时,要除尽不可食用的部位如鳃、 肠和污物; ③ 要仔细拆取肉、蟹黄、脂膏等,不要浪费; ④ 以突出其本味为烹制的原则; ⑤切忌长时间的加热,以免肉质变得老韧。
其它感觉器官。但瓣鳃类动物的头部不 明显
4、足在身体的腹面,由肌肉组织组成,是 运动器官。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各个种 类的足部形状有很多种,如块状、斧状、 围绕头部崩裂成数条腕状等。
5、贝壳是软体动物的保护器官。瓣鳃纲有2 个贝壳,呈瓣状;腹足纲的贝壳为单一的 螺旋形;头足纲则有的是外壳,有的内陷 于外套膜中或退化。
鲍按产地可分为澳洲黑边鲍、青边 鲍、棕边鲍和幼鲍;日本网鲍、窝麻 鲍和吉品鲍,其中网鲍为鲍中极品; 我国北部沿海常见的是皱纹盘鲍,南 部沿海常见的为杂色鲍。
◆按商品分类有: a. 紫鲍:个大、色泽紫、质好; b. 明鲍:个大、色黄而透明、质好; c. 灰鲍:个小、色灰暗、不透明、表面 有白霜、质差。 ◆按大小分类有:有两头鲍、三头鲍、五 头鲍、二十头鲍等。民间有“千金难买 两头鲍”之谚。
Hale Waihona Puke 3、软体动物的肌纤维之间含较多的热凝固 蛋白,受热后肌纤维相互的接触力增强,也 使原料加热后硬度增加。
4、软体动物原料呈现出独特的鲜甜味。其 中甜味来自于甜菜碱、甘氨酸、丙氨酸和脯 氨酸;鲜味来自琥珀酸。所以可为菜品提供 鲜美的滋味。
需注意的卫生问题:有些品种特别是淡水 螺类、毛蚶等是某些寄生虫和病毒的中间 寄主或宿主,而且死后易发生腐败变质, 所以,在选料时不但讲求鲜活,而且对淡 水螺类等要加热熟透后再食用。
无脊椎动物各系统进化主线
![无脊椎动物各系统进化主线](https://img.taocdn.com/s3/m/a879846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0.png)
1. 消化系统的进化主线:原生动物只有胞内消化,可用伪足或胞口摄食,另外还可植食和腐食性;海绵动物仍然是胞内消化;腔肠动物开始有了消化管;胞内和胞外消化;扁形动物为胞外消化,但消化管是不完全的;线形动物出现了完全的消化管,并且有了分化;环节动物以后由于真体腔的出现,消化管更加复杂和分化,同时有了消化腺。
2.呼吸系统的进化主线: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都没有呼吸和排泄系统,呼吸作用通过体表完成的;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也无呼吸系统,呼吸也是体表进行的,寄生种类为厌氧呼吸,环节动物的呼吸可通过体表和疣足进行;软体动物的呼吸通过体壁突起的鳃和外套膜进行;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包括鳃(虾)、书鳃(鲎)、书肺(蜘蛛)、气管(昆虫)、气管鳃(幼虫) 以及体表;棘皮动物的呼吸是通过管足和皮鳃完成。
3.神经系统的进化主线:1) 原生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有纤毛虫有纤维系统联系,起着感觉传递的作用;2) 海绵动物也无神经系统,借原生质来传递刺激;3) 腔肠动物是网状神经系统,原始,无神经中枢,神经传导无定向性,速度慢。
4) 扁形动物门为梯形神经系统(原始中枢神经系统)。
5) 原腔动物门为圆桶状神经系统,感官不发达。
6) 环节动物门为链状神经系统。
此神经系统集中,有脑与一对围咽神经、一对愈合的咽下神经节相连,此后腹神经链纵贯全身。
7) 软体动物门的神经系统一般有脑、足、侧、脏4对神经节,各纲有不同的愈合现象和其间相连的神经索。
头足类的神经系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
8) 节肢动物门也为链状神经系统,有灵敏的感觉器官,具神经内分泌系统。
9) 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有3 套。
分为下、外和内系统。
4.体制和分节(1)体制原生动物(阿米巴,变形虫):无对称。
(太阳虫):球形辐射对称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起:两侧对称棘皮动物:五辐射对称(2)分节线虫动物:同律分节环节动物:同律分节软体动物:异律分节(头、足、内脏团)节肢动物:异律分节(头、胸、腹)5.肌肉和运动原生动物:鞭毛、伪足、纤毛海绵动物:肌丝、肌细胞腔肠动物:皮肌细胞扁形动物:皮肤肌肉囊线虫动物:皮肌囊环节动物:疣足和刚毛软体动物:足节肢动物:附肢棘皮动物:管足6. 胚层和体腔(1)胚层原生动物:单细胞、单层细胞海绵动物:逆转腔肠动物:双胚层扁形动物:三胚层(2)体腔扁形动物:无体腔线虫动物:假体腔环节动物:真体腔。
生物竞赛:动物的分类
![生物竞赛:动物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8ee3c08763231126edb1125.png)
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无脊椎动物一.原生动物门(一)特征1.单细胞动物2.具有各种功能的细胞器3.身体微小、形态多样4.具有三种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渗透营养)5.呼吸和排泄主要通过体表进行6.生殖方式多样:无性生殖:①二分裂②出芽生殖③复分裂(裂体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①接合生殖②配子生殖7.多在液体环境或潮湿土壤中生活8.许多种类以包囊的形式度过不良环境(二)分类1.鞭毛纲:具鞭毛(1)植鞭亚纲:盘藻、团藻、夜光虫、沟腰鞭虫、裸甲腰鞭虫(后三种会引起赤潮)(2)动鞭亚纲:利什曼原虫(黑热病)、锥虫、鳃隐鞭虫、披发虫(与白蚁共生)2.肉足纲:用伪足运动和摄食(1)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变形虫(2)辐足亚纲:太阳虫、放射虫3.孢子纲:全部寄生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和肝细胞,能引起疟疾球虫:寄生于脊椎动物消化器官的上皮细胞4.纤毛纲:具纤毛,如:草履虫、喇叭虫、钟虫、纤毛虫二.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一)门的主要特征1.体柔软而多孔,似海绵2.固着生活,体型多不对称,少数对称3.有细胞分化,但没有明确的组织4.具特殊的水沟系5.胚胎发育有胚层逆转现象6.海产种类发育中具有两囊幼虫(二)分类:根据骨骼的骨针和水沟系的特点分三纲钙质海绵纲:白枝海绵、毛壶六放海绵纲:拂子介、偕老同穴寻常海绵纲:沐浴海绵、淡水海绵(三)地位:侧生动物三.腔肠动物门(一) 主要特征1.体形多数辐射对称,少数两侧对称2.具两胚层及消化循环腔3.有原始的组织分化4.出现网状神经系统(扩散神经系统)5.具水螅型和水母型6.生殖方式多样,有的种类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二) 分类水螅纲:水螅水母纲:海月水母,海蛰珊瑚纲:海葵,红珊瑚四.扁形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身体扁平,两侧对称2.出现中胚层3.皮肌囊发达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5.排泄系统为原肾管6.梯状神经系统7.生殖系统复杂(二)分类1.涡虫纲:三角涡虫(再生能力强)2.吸虫纲:日本血吸虫,姜片虫,肝片吸虫(本纲多为寄生)3.绦虫纲:猪带绦虫五.线形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身体一般为长线形,体表具角质膜2.具原体腔(假体腔、初生体腔)3.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4.排泄系统腺型或管型5.大多雌雄异体,异形;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6.无呼吸、循环系统7.水生、陆生或寄生,分布广泛(二)分类1.线虫纲:蛔虫,蛲虫,钩虫,丝虫2.轮虫纲:轮虫六.环节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身体分节2.次生体腔(真体腔)3.具疣足和刚毛(运动器官)4.闭管式循环系统5.排泄系统是后肾管6.链状神经系统7.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担轮幼虫阶段(二)分类1.多毛纲:沙蚕2.寡毛纲:水丝蚓,带丝蚓,环毛蚓3.蛭纲:水蛭(蚂蝗),宽体金线蛭七.软体动物门(动物界第二大类群)(一)主要特征1.身体柔软、不分节2.身体分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3.具外套膜4.具贝壳5.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同时存在6.多为开放式循环(具血窦,动静脉不相连)7.链状神经系统,多具神经节8.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阶段(二)分类1.多板纲:石鳖2.腹足纲:螺类3.瓣鳃纲:双壳类4.头足纲:乌贼八.节肢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身体分头、胸、腹三部,附肢分节2.体被外骨骼,有蜕皮现象3.肌肉成束,不形成皮肌囊4.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5.呼吸器官与排泄器官形式多样6.链状神经系统,神经节随体节愈合而合并(二)分类(1)有鳃亚门1.三叶虫纲:三叶虫2.甲壳纲:虾、蟹(2)有螯亚门3.口纲:鲎4.蛛形纲:蜘蛛,蝎,蜱(3)气管亚门5.原气管纲:6.多足纲:蜈蚣7.昆虫纲:蝗虫、蜜蜂、蚂蚁、蚊子、苍蝇、蜻蜓、蛾、蝶。
2.原生、海绵、腔肠、扁形、假体腔动物、环节动物
![2.原生、海绵、腔肠、扁形、假体腔动物、环节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44b08854b307e87101f696a7.png)
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通称“桃花鱼”。水 螅水母,体透明,微 带乳白,触手约256条, 依长短可分为七级, 由伞部的收缩及触手 的上下运动而浮沉水 中。水螅体不发达, 高仅2毫米,无触手。 淡水产。世界性分布, 我国在四川、浙江、 湖北、江西等地都有 发现。
僧帽水母(Physalia physalis utriculus)
腔肠动物,都生活 在水中,是比海绵 动物稍高等的后生 动物。较多孔动物 已有明显得的进化: 1)细胞有了更明显 的工,具有原始的 肌肉组织和神经系, 表明这类动物已由 细胞级发展到组织 级阶段。
2.3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2)在系统发生上,它已由单细胞原生动 物跨进具有真正的二胚层的后生动物的 行列。这在动物进化史上是一次重大的 飞跃 腔肠动物是真正的双胚层多细胞动物, 所有高等的多细胞动物,都被认为是经 过这种双胚层结构而进化发展生成的。
2.2.1 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
2.个体象瓶、壶、臼等,有时联成群体。 多数海产,固着生活。游离的一端有大 孔开口(称“出水口”)。 3.体壁内多具支持的针状骨胳,称骨针。 4.在内、外两层细胞间,还有一层中胶层, 其中有象变形虫的游离细胞、生殖细胞、 造骨细胞、海绵丝细胞等等。
2.2.2 海绵动物门的分类
2.3.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身体呈辐射状对称, 体内有原始消化循环 腔(兼具消化及循环 功能),有口,无肛 门,口兼具进食及排 放食物残渣的功能。 4.具有原始的网状神 经系统,传导不定向。
2.3.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4.通常可分水螅型和 水母型两种形态,一 体一形、一体两形或 一体多形。除行有性 生殖外,盛行裂体和 出芽的无性生殖(很 多种类形成树枝形群 体),有明显的世代 交替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孢子纲:疟原虫、血孢子虫、粘孢子虫等 纤毛纲:草履虫、棘尾虫、钟虫、喇叭虫等
(二)重要类群 1、植鞭亚纲 通常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浮游鞭毛虫(如绿眼虫) 赤潮生物类(夜光虫、沟腰鞭虫等) 淡水污染生物类(钟罩虫、尾窝虫等) 群体生活类(如团藻)
2、动鞭亚纲 无色素体;异养;许多寄生种类 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 锥虫(引起昏睡病) 披发虫(与白蚁共生) 领鞭毛虫
四、纤毛纲
(一)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1、以纤毛为运动胞器,一般终生具纤毛 2、结构复杂,一般有大、小核,大部分有摄 食胞器 3、刺丝泡与防御 4、生殖:无性—横二分裂;有性—接合生殖
纤毛纲(最复杂)
鞭毛纲(最原始)
孢子纲(寄生)
肉足纲(最简单)
原始鞭毛虫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
生物发生律
1、出芽生殖(budding) 体壁局部向外突出形成芽体,成熟后脱落长成 新个体。 2、形成芽球(gemmule) 芽球由中胶层生成,由若干原细胞(即变形细 胞)聚成堆,外包几丁质膜或骨针。 成体死后芽球能耐恶劣环境,一旦环境改善, 芽球内的细胞便释放出来形成新个体。 3、再生能力 白枝海绵只要碎片超过0.4mm,带有若干领细 胞就能再生,重新长成新个体。
植物性营养(光合营养) 绿眼虫 动物性营养(吞噬营养) 草履虫 腐生性营养(渗透营养) 寄生或腐生种类
2、呼吸
体表呼吸 厌氧呼吸(寄生类型) 光合产氧供呼吸(有色素体)
3、排泄和水分调节
体表排泄 伸缩泡调节水分
4、运动与应激性
4.1运动方式 纤毛、鞭毛、伪足
名词解释
4.纤毛纲是鞭毛纲的另一个演化分支 理由:纤毛的结构与鞭毛相似。
小结:
形态:体积微小的单细胞动物或单细胞群体,具细胞器。
运动:以鞭毛、纤毛、伪足完成。
营养:光合、吞噬、渗透营养。 呼吸和排泄:通过体表进行。
生殖:无性生殖 — 二分裂(质、横、纵)
复分裂(裂体生殖) 孢子生殖、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 — 配子、接合
环境不良时可形成包囊。
海绵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营固着生活 身体由皮层和胃层两层细胞构成,皮层是单层 扁平细胞,胃层由领鞭毛细胞构成
细胞没有明显组织分化 具有独特的水沟系统 胚胎发育有逆转现象
无明显组织分化
组织的定义: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 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称为组织。 海绵动物:细胞间联系不够紧密。
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细胞内有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的细胞器 少数种类形成单细胞群体
二、大小、形态及生活习性
身体微小 疟原虫、利什曼原虫 2-3微米 簇虫 1厘米 形态多样 圆形、长条形、钟形、喇叭形等 生活习性 自由生活、寄生生活、共生生活
三、生理特征
1、营养方式
伪足: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官,由体表形成的
临时性细胞质突起形成,还有摄食作用。
变形运动:变形虫在运动时,体表的任何一
个部位都可向外突起形成伪足,虫体可不断地向伪足 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运动方式叫变形运动。
变形虫
变形虫吞噬草履虫的过程
4.2应激 眼虫趋光 草履虫刺丝泡释放刺丝
5、生殖
原生动物门各纲的演化关系
1.鞭毛纲最原始 理由:①生命出现以前已有无机物,有些鞭毛虫能用渗透营养获得 养料;②大多数动物在生活史中出现鞭毛阶段。 2.肉足纲由鞭毛纲演化而来 理由:①有孔虫和太阳虫在形成配子时有鞭毛;②变形鞭毛虫具有 鞭毛虫和肉足虫的特点。 3.孢子纲是鞭毛纲和肉足纲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果 理由:①配子有鞭毛;②疟原虫的大滋养体和粘孢子虫与变形虫相 似。
一般是小型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 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或水母型,既有世代交 替现象。 水螅型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1、外部形态
身体为圆柱状, 一端附 于水草或其他物体,附 着端称为基盘;另一端 有口,口长在圆锥形的 突起垂唇上,平常口关 闭呈星形,当摄食时口 张开。在口之周围,有 细长的触手,一般6~ 10条,呈辐射排列,主 要为捕食器官。
动物的类群
三 生物多样性与五界分类系统
☆五界分类系统:
1967年美国学者慧特克(R.H.Whit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原核生物界(Monera):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草履 虫)、藻类、粘菌类 真菌(Fungi):真菌 植物界(Plantae):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界(Animalia):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海绵动物的分类地位
极为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原始的群体领鞭毛虫
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
盲端
侧生动物
海绵动物的类群及分类地位
大约有一万多种, 实用价值不大。 三个纲: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寻常海绵纲 主要种类如: 白枝海绵 毛 壶
水沟系简单,单沟,体小,浅海多。
沐浴海绵:复沟系,体较大,柔软, 洗澡用。 偕老同穴:一对俪虾终身居住其中央腔,故得
名,可用于礼品。
小 结
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在水中营固着生活; 身体由2层细胞及其之间的中胶层构成; 胚胎发育中有逆转的现象; 具特殊的水沟系统; 细胞没有明显组织分化; 通常具有钙质、硅质或角质的骨骼; 没有消化腔,只行细胞内消化; 没有神经系统;
仍保留了领鞭毛细胞。
生物分类学科的学习模式-------进化顺序
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动物门类
原生动物门 、 直泳虫门 、 菱形虫门、多孔动物门(海绵 动物门)、扁盘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鳃曳动物门 、内 肛动物门 、无腔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纽形动物门 、线 形动物门 、轮虫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动吻动物门 、腹 毛动物门 、颚胃动物门 、微颚动物门 、铠甲动物门 、环 口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星虫动物门、螠虫动物门 、须 腕动物门、舌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叶足动物门、缓 步动物门 、有爪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帚虫动物门 、外 肛动物门 、腕足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 、毛颚动物门 、半 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海绵动物中领鞭毛细胞的数目随水沟系统的复杂 而增加,通过海绵体水流的速度和流量也增加了。 据测算,鞭毛室,水流速度约为1.050mm/s 但全部鞭毛室比出水孔大1000-2000倍——出水 孔的水流速度可能>8cm/s。 一个直径1cm,高10cm的海绵,一天可通过82L的 海水!
无性繁殖
海绵动物是一类极为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
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进化地位
腔肠动物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 后生动物:多细胞动物的总称。由大量形 态有分化、机能有分工的细胞构成;与群 体原生动物的兼有营养和生殖功能的细胞 不同,其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有明显的分 化。
一、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门
海绵动物门(侧生动物)
二胚层
腔肠动物门
动 物 界
无体腔 假体腔 三胚层 扁形动物门(中胚层、两侧对称) 线形动物门
真体腔
环节动物门(同律分节)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异律分节) 棘皮动物门(后口、内骨骼) 脊索动物门(脊索)
夜光虫
一、特点
1、辐射对称; 2、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3、组织分化; 4、肌肉的结构; 5、原始的神经系统; 6、两种体型; 7、生殖。
二、腔肠动物门的分类概述
现生的腔肠动物约11000种,除少数淡水生 活外,其余皆海产,且多数为浅海种类。 分三纲:
(一)水螅纲 (二)钵水母纲 (三)珊瑚纲
2、消化方式
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 触手捕获食物进入消化 循环腔,在消化循环腔 内,由腺细胞分泌酶(主 要为胰蛋白酶)进行细胞 外消化,将食物初步消化 为食物碎屑;内皮肌细 胞伸出伪足吞食食物碎 屑,行细胞内消化。 食物大部分在细胞内消 化。
3、呼吸与排泄方式
由各细胞吸氧、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不能消 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外;没有专门的呼吸和 排泄器官。
海绵动物——水沟系统(canal system)
呼吸、摄食、排泄、生殖等生理机能都依靠水沟 系统中的水流来实现。 水沟系统分为三类:
1、单沟型(ascon type) 水流直接由孔细胞流入中 央腔,再由中央腔的出水孔 流出。 白枝海绵(Leucosolenia), 水流途径:外界水流-孔细 胞进水小孔-中央腔-出水 口-外界水流。
生物发生律也叫生物重演津,是1866年海 克尔(E. Haeckel)提出,生物的个体发育简 短而迅速地重演系统演化的过程,这就是著名 的“生物重演津”。如,蛙的个体发育经历了 受精卵、囊胚、原肠胚、蝌蚪、幼蛙(有腿、 有尾)、成蛙等几个阶段,分别相当于系统进 化过程中的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群体生物、腔 肠动物、鱼类、有尾两栖类、无尾两栖类等阶 段。
2、双沟型(sycon type) 在外侧的为流入 管,向中央腔的为辐 射管。 毛壶(Grantia),水 流途径:外界水流- 流入孔-流入管-前 幽门孔-辐射管-后 幽门孔-中央腔-出 水口-外界水流。
3、复沟型(leucon type) 水流途径:外 界-流入孔-流入 管-前幽门孔-鞭 毛室-后幽门孔- 流出管-中央腔- 出水口-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