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PPT课件
小学五年级下册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ppt(13张)
![小学五年级下册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ppt(13张)](https://img.taocdn.com/s3/m/a424e07789eb172ded63b7bb.png)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关于地球及其运动,在历史上,曾 经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和假说呢?
古人为什么这么认为?
“盖天说”
天像覆盖着的 斗笠,地像覆盖着 的盘子,天和地并 不相交,天地之间 相距8万里。盘子 的最高点便是北极。 太阳围绕北极旋转。
“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
研讨
根据以上证据,我们 作出的昼夜交替现象的 解释哪些可以被排除或 保留?
小学五年级下册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 史》 教科版ppt(13张)
其他天文学家的研究
布鲁诺为了拥 护、发扬日心说,被 教会实施火刑。
小学五年级下册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 史》 教科版ppt(13张)
小学五年级下册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 史》 教科版ppt(13张)
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 张衡
“地心说”
托勒密
“日心说”
哥白尼
“地心说”与“日心说”
比较“地心说”与“日心说”
学说 名称
“地心 说”
“日心 说”
相同点
地球 是球体不同点源自谁是宇 谁围绕谁 地球的运 宙中心 做圆周运动 动方式
日月星辰围 地球 绕地球做圆
周运动
静止 不动
太阳
地球和其他 行星围绕太 阳做圆周运 动
•
2.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 法和绘 画,虽 是静态 地呈现 在纸上 ,却可 以在人 们心中 唤起强 烈的动 感。沈 尹默说 ,在欣 赏书法 时,“不 但可以 接触到 五光十 色的神 采,而 且还会 感到音 乐般轻 重疾徐 的节奏”。
•
3.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 色”;原 本静止 的文字 ,居然 可以使 人感受 到“音 乐的节 奏”!中 国的书 法与绘 画艺术 ,因笔 墨的性 能,具 有了独 特的表 现能力 与艺术 魅力。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实用PPT (共21张PPT)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实用PPT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46785e6294dd88d1d26b4e.png)
6.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 ”本来 不是两 件事。 姑且拿 写字做 例来说 。小儿 学写字 ,最初 是描红 ,其次 是写印 本,再 其次是 临帖。 这些方 法都是 借旁人 所写的 字做榜 样,逐 渐养成 手腕筋 肉的习 惯。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 版实用 PPT (共21张PPT)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 版实用 PPT (共21张PPT)
同学们! 从最初的古代中国的盖天说、 浑天说、宣夜说到“地心说” 再发展 到“日心说” ,经历了一个从错误到正 确的认识过程,从中我们也 体会得到 这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 版实用 PPT (共21张PPT)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 版实用 PPT (共21张PPT)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 版实用 PPT (共21张PPT)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 版实用 PPT (共21张PPT)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 版实用 PPT (共21张PPT)
2.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 适应于 时代要 求的旧 制度, 毕竟是 历史的 大趋势 。但采 取什么 方法, 使制度 改革可 以取得 真正的 效果, 则应是 改革者 考虑的 最为关 键的问 题。
3.指纹作为契约文书的签署标志,具 有法律 的效力 。其在 契约文 书上的 运用, 既推动 了古代 契约制 度的发 展完善 ,又丰 富了中 国指纹 文化的 内容和 形式。 同时, 它也为 现代信 用制度 的发展 奠定了 基础。 每个人 都是独 特的, 从指纹 这里似 乎再次 得到了 印证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 版实用 PPT (共21张PPT) 五年级下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 版实用 PPT (共21张PPT)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22-教科版(共17张PPT)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22-教科版(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885cf2bed5b9f3f80f1c81.png)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 每天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阅读要求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但地 球本身不自转
2、对托勒密的解释,你有什么质疑?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彩等)一起转动,人们看见的确实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
1、“日心说”的观点是什么?哥白尼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体。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
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
托勒密提出的主要观点: 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
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日月星辰的构成和运动方式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
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 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转,
2、哥白尼的观点能否解释昼夜交替 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转,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地心说”
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转,
“地心说”观点 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地心说”论据
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共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90b9ac964bcf84b8d57b94.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想一想,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模 拟实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地球
太阳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托勒密——地心说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 静止不动的。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 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人4类.2认识人地类球认及识其地运球动及的其历运史动的历 教史 科版 (教 共科 8张版PPT()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人4类.2认识人地类球认及识其地运球动及的其历运史动的历 教史 科版 (教 共科 8张版PPT()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1.托勒密和哥白尼都运用了哪些证据来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这些证 据充分吗? 2.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 3.根据以上资料,我们作出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哪些可以被排除 或保留,为什么? 4.搜集其他天文学家的研究内容,看看他们对地球运动的观点和证据。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_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14张)标准课件
![五年级下册科学_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14张)标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5ca1a4f01dc281e43af07e.png)
2(1人4观7类3认—察识—地1和5球43及)计其运算动的完历史成他的伟大著作
浑天说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
《天球运行论》。1533年,60 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
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这
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
接近。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西方古代
1 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是球形, 是宇宙的中心。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托勒密提出的行星体系学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 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
克罗狄斯·托勒密,(约公元90年—168年), “地心说”的集大成者,生于埃及,父母都是希腊人。
的讲演,但直到他临近古稀之 小学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后来,德国天文学家开 普勒指出,行星绕太阳 运动的轨道应该是椭圆 而不是圆,太阳位于椭 圆的一个焦点上。这一 重大发展使得观测结果 完全可以用理论来加以 解释和预报,日心说的 地位进一步得以巩固。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思考:“地心说”和 小学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473——1543)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 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 (共34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3a154da32d7375a4178092.png)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爱恨情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地心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爱恨情仇
怀疑“地心说” ,坚持“日心说”的布鲁纳由于撼动了教皇的地位, 最终为了保卫真理牺牲了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爱恨情仇
“日心说”的代表人哥白尼在出版成名著作《天体运行论》前 也是担心教会的迫害,精神紧张,积劳成疾。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 历史
前情回顾——昼夜更替的四种假设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自转,同时绕人类很久之前就开始思考
昼夜更替的原因,尝试解释
这个现象。
地球的形状以及运动规律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历史上两个有代表性的学说
地心说
日心说
地心说
阅读书本p71,找出地心说的代表
人,以及三个主要观点。
地心说——三个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 1. 地球是球体
托勒密
2.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3.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而且每天做
一次圆周运动
他的观点从哪里来?是否可靠?
地心说
地心说
地心说指的是哪一种假说
A
B
C
D
碎裂的
牛刀小试——学派归类
E:宇宙万物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F: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己在旋转?这不是在 跳舞吗?这种说法太可笑了!
G:无限大的天穹旋转,而地球却不动,这种说 法才可笑!
H:在座的各位,我觉得地球是个球体。
牛刀小试——学派归类
I:憋给我扯没用的,地球自己会转的话,不是会 带动云彩和小鸟一起转吗!
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共13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7aa7fbfe4733687f21aa1c.png)
昼夜交替的假说
1
3 地球自转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人.2类人认类识认地识球地及球其及运其动运的动历的史历-史教-科教版科(版共(13共张13P张 PT)P PT)
2
4 地球自转,同时绕着太阳转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人.2类人认类识认地识球地及球其及运其动运的动历的史历-史教-科教版科(版共(13共张13P张 PT)P PT)
小结
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人.2类人认类识认地识球地及球其及运其动运的动历的史历-史教-科教版科(版共(13共张13P张 PT)P 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2人类认识地 球及其 运动的 历史-教 科版( 共13张P PT)
思考
在短片中,你将获得托勒密和哥白尼研究 中的哪些重要信息?
观看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2人类认识地 球及其 运动的 历史-教 科版( 共13张P 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2人类认识地 球及其 运动的 历史-教 科版( 共13张P PT)
探究活动三:模拟实验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人.2类人认类识认地识球地及球其及运其动运的动历的史历-史教-科教版科(版共(13共张13P张 PT)P 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人.2类人认类识认地识球地及球其及运其动运的动历的史历-史教-科教版科(版共(13共张13P张 PT)P PT)
实验要求
1、根据“日心说”和“地心说”观点,用 手电筒(太阳)、地球仪(地球)、标签 贴纸(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模拟实验。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2人类认识地 球及其 运动的 历史-教 科版( 共13张P 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2人类认识地 球及其 运动的 历史-教 科版( 共13张P PT)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课件PPT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282c9c2b160b4e777fcf4c.png)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文本信息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 在此处 您可以 添加文 字或者 删除文 本框此 处您可 以添加 文字此 处您可 以添加 文字或 者删除 文本框 在此处 您可以 添加文 字或者 删除文 本框
西方古代
亚里士多德
地球是球形,是 宇宙的中心。
克罗狄斯·托勒密, (约公元90年—168 年), “地心说”
的集大成者,生于埃 及,父母都是希腊人。 古希腊天文学家、地 理学家和光学家。
托勒密 地心体系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托勒密提出的行星体系学 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首先,它肯定了大地是一 个悬空着的没有支柱的球 体。其次,地球不动的观 点符合了当时的宗教信仰, 他的地心说也直到一千多 年后才被推翻。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关键文本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地球的运动PPT课件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地球的运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04ce595acfa1c7aa00cc74.png)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地球看作是正球形体,通过科学实践, 对这一看法才获得进一步的修订、提高。1672年,天文学家里奇比从巴黎 (49°N )带了一只钟到南美洲的圭亚那(5°N),发现这只钟每天慢了二 分二十八秒,带回巴黎后又恢复正常。以后在其它地方作类似的观察,也有 类似的结果。这表明从极地向赤道移动,钟摆的摆动速度变慢,或者说是摆 的振动周期变长了。经过物理学的推测,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球体,而是两极 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转球体。 所谓旋转椭球体,是由经线圈绕地轴回转而成的。 所有经线圈都是相等的椭圆,而赤道和所有纬线圈都是正圆。测量上为了处 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的旋转椭球体并确定它和大地 原点的关系,称为参考椭球体。十九世纪,经过精密的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 进一步发现赤道也并非正圆,而是一个椭圆,直径的长短也有差异。这样, 从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长的轴,所以测量学上又用三轴椭球体来表示地 球的形状。 此后,又发现地球的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南极较北极离地心要近 一些,在北极凸出18.9米,在南极凹进25.8米;又在北纬45˚地区凹陷,在南 纬45˚隆起。这一形状和参考椭球体对比,地球又有点像梨子的样子,于是测量 学中又出现“梨形地球”这一名称。总之地球的形状很不规则,不能用简单的 几何形状来表示。更确切地说,地球具有独特的地球形体。从宇宙空间观看地 球,它既不像梨,也不象橘子或鸡蛋,倒像一个滚圆的球。人们利用宇宙飞船和 同步卫星在36,000公里高空的实际观测,已把地球的真面貌拍摄下来了。可以 看到,在这个小行星上,辽阔的海洋呈蔚蓝色,突出在水体上呈褐色的是陆地,青 葱翠绿的是地面上的植被,还有萦绕在上空不断变化着的白云。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今天人们所说的“地球自转”,只是在描述地球自身绕日 运行的姿态,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而言,每24小时旋转一周; 相对于恒星的位置而言,每23小时56分旋转一周,这是现行时 间标量的依据,是太阳日和恒星日日长的由来,也是地球出现 朝、昼、暮、夜的原因。“地球自转”这一概念揭示的是“地 球在自转”这一自然现象。其实,古希腊的费罗劳斯、海西塔 斯等人早已提出过地球自转的猜想,中国战国时代《尸子》一 书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论述,而对这一自然现象的 证实和它被人们所接受,则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提出之后。 地球无故不会转,它内部没有动力!现地球之所以24小时自转 一周,是因为它在以每小时10万多公里的速度绕日公转,且途 中遇到太阳风的侧面推力,使高空产生等离子西风环流,高空 西风又推动地面西风和向东涌的 洋流,进而推动地球自西向东 旋转。太阳风每秒钟作用于地球等离子圈层的总推力为5. 3亿 牛顿。
教科五年级科学下《四 地球的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公开课PPT课件_0
![教科五年级科学下《四 地球的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公开课PPT课件_0](https://img.taocdn.com/s3/m/af3ca8ea5fbfc77da369b105.png)
人类理解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日心说”和“地心说”中相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能够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对历史上相关地球运动的假说实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
2.理解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3.理解到在资料分析和交流中,大胆质疑和虚心接受同样重要。
【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理解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愿意与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相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为小组准备的地球仪、蜡烛、火柴、篮球。
2.学具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现昼夜交替现象?探索,揭示课题:人类理解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在这方面以前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天圆地方说”、“盖天说”、“浑天说”你们赞同这些观点吗?后来又出现了两个著名的观点和学说,你们知道是哪两个吗?二、两种观点大碰撞。
1.谈话:叙述“地心说”的来历和“日心说”的来历。
小组讨论:请用直线在书上勾出托勒密“地心说”的主要观点和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交流。
思考1:“地球是球体”托勒密的证据是什么?“地球是球体”哥白尼的证据是什么?思考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托勒密的证据是什么?“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哥白尼的证据是什么?思考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托勒密的证据是什么?“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的证据是什么?思考4:“地心说”和“日心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2.师生小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和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三、修正观点,提升自我交流讨论:1.“地心说”和“日心说”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如果能,相当于我们前面模拟实验中的哪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两种学说
他们都运用了哪些证据来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这些证 据充分吗?
不同地区太阳星辰出没时间不同 云彩、鸟类的自由运动 日月星辰每天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船驶离海岸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天空无法在24小时内转一周
……
比较两种学说
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水星
金星
太阳 火星
地球
月
木星
土星
金星 太阳 水星 地球
木星 火星 土星
日、地两个天体的相对圆周运动都可导致昼夜现象发生。
比较两种学说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作出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哪些 可以被排除或保留?为什么?
搜集其他天文学家的研究内容,看看他们对地球运动的 观点和证据。
结束
地心说
托勒密提出的主要观点
1.地球是球体。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 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如果地球转 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彩等)一起转动,人 们看见的却是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日心说
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
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顶放 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 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 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 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 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地心说
想一想,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模拟实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水星
金星
火星
太阳 地球
月
木星
土星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托勒密的地心本轮示意图
日心说
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的天文学家。 哥白尼上中学时就对天文学很感兴趣,曾跟 着老师在教堂的塔顶上观察星空。他相信研 究天文学只有两件法宝:数学和观测。他不 辞劳苦,克服困难,每天坚持观测天象,30年如一日,终于 取得了可靠的数据,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 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对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解释。 要解释这个现象,首先必须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进行探 索。在这方面曾经有过哪些主要的观点和学说呢?
地心说 日心说 比较两种学说
地心说
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年。关于地 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 理论。
日心说
想一想,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模拟实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金星 太阳 水星 地球
木星 火星 土星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哥白尼“日心说”示意图
比较两种学说
“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地心说 日心说
相同点 地球是球形
不同点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地球静止不动 太阳围着地球做圆周运动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地球在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做圆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