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考点之古诗词鉴赏(一)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C )(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C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3、对本诗的赏析错误的是( B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对)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错)C、“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对)D、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对)4、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 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漠上尖冰纵横、乌云密布的景象的诗句是: __瀚__海_阑__干__百__丈_冰__,__愁__云_,惨__淡__万_里__凝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 诗句是:人__生__自_古__谁__无__死__,_留,__取_丹__心__照__汗_青___。 4、《醉翁亭记》中从花和树两个角度描写出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__野__芳_发__而__幽_,香__,__佳__木_秀__而__繁. 阴 5、《望岳》中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_会__当__凌_绝__顶__,,_一__览__众__山_小___.
以诗开篇,先声夺人
佳作示例: 2、
在夕阳欲颓时分,听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的无奈轻叹,听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的吟咏抑郁,听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豪迈雄浑,我聆听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在浮华间尘埃落定 的声响,是一首婉转的乡曲,催落心底的泪。
以诗入文,增添底蕴
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加感情,汇答案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压轴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压轴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

(王驾《雨晴》)2.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持节云中, ? (苏轼《江城子》)4. ,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白朴《天净沙·秋》)5.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这首词的作者是(2分)A.苏轼B.柳永C.李清照D.马致远7.卷帘人指侍女,从她的回答中,读者可以推知作者提问的内容是;而“”则是作者发问的前提。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香远益.清(2)宜乎众.矣9.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爱”是文章的题眼,全文围绕“爱莲”点明主旨。

B.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为衬托来赞美莲花高洁的品格。

C..第二段将菊花和牡丹相比较突出莲花似君子的形象。

D.文章以三种花来比喻除作者以外的当时社会的三种人。

10.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可看出作者对品德的追求。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馀。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粱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
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古诗词鉴赏
一、分析考点
【例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这首词描绘了哪些景色?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
【例2】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答题技巧
(1)理解内容,注意概括,点明关键字眼。
(2)把握关键句,体会诗词的感情含义。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惧欢颜”。把握这一关键句,实际 就能把握住诗的关键所在,并体现出诗的感情基 调。 (3)具体作答时,可以参照以下形式进行回答: 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 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或评判 了……的观点。
补充:
山水田园诗 代表人物:东晋——陶渊明
南朝——谢灵运、谢眺 盛唐——王维、孟浩然
主旨:①表现对现实的不满; ②流露隐逸避世之情; ③寄寓诗人生活感悟; ④表明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 ⑤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边塞军旅诗:盛唐时期兴盛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
主旨: ①反映边塞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②表现杀敌报国的意志豪情; ③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④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⑤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感情; ⑥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的统治者。
(3)《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2)》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2)》精讲精练(含答案)

语文中考考点之古诗词鉴赏(二)九、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2、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十、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 、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2、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3、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D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二十八、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2、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C )A 、“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1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3、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4、对“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为报答太守深恩,全城百姓跟随着太守,一起着孙郎射虎。

B、满城的人都跟着我这位太守出来观看打猎,为了答谢百姓的情意,我可要像孙郎样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C.为了报答满城的百姓,太守随百姓一起亲自射虎,同时还看孙郎射杀猛虎。

D、向满城的人报告、要跟随太守,一起观看孙郎射杀猛虎。

2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考前压轴提升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考前压轴提升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考前最后一练(一)默写(18分)1.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3. 会当凌绝顶,。

(《望岳》)4. ,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5. 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6.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7——8题(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中“星汉”指的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东临碣石”两句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以“观”字总领全篇。

B.“水何澹澹”六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山岛和海水的真实景象。

C.“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D.全诗借登山望海所见,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9.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富者曰:“子何.恃而往?”11. 对富者说的“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的情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示对穷和尚能够前往南海的愤怒。

B.表示对穷和尚前往南海勇气的敬佩。

C.表示对穷和尚决心前往南海的讥讽。

D.表示对穷和尚前往南海勇气的感慨。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惠子之梁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①堕水中,船人救之。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考点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考点精练(含答案)

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 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 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 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 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 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 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三、分析表达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
(一)、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二)、写作手法来: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 、衬托、白描。(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 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对比、拟 人、象征等。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 ”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 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 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 、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 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 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 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 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最新部编版语文中考冲刺专题:古诗词赏析提升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中考冲刺专题:古诗词赏析提升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中考冲刺专题:古诗词赏析提升练习及答案1.(2019·徐州])中考语文真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 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2)[2018·福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考语文真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2019·淮安]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9·淮安]《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复习专题精练:古诗词曲阅读与鉴赏(含解析)

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复习专题精练:古诗词曲阅读与鉴赏(含解析)

模块二古诗词曲阅读与鉴赏河北中考考情分析河北中考对于古诗词曲阅读与鉴赏的考查,2022年之前以课内古诗词曲为主,2022年开始采取课内古诗词曲与课外古诗词曲相结合的形式,2023年从课外相关咏柳诗中选取了四联八句进行考查。

2024年则将教材中“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宋词和与其相关的文言文资料放在一起考查。

由此不难看出,河北中考对于古诗词曲阅读与鉴赏的考查,形式较为灵活,内容越来越广泛。

一、[2024·河北4(1)、6(1)、8、9题,7.5分]学习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时,小冀同学查找了一些资料。

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分)一蓑烟雨任平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定风波》)3.“回首向来萧瑟处”中的“回首”有两个意思,请写出来。

(3分)4.苏轼在风雨中“吟啸”,他在困境中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1.5分)二、(2023·河北4题,6分)某公园内池塘周围遍植垂柳,树干上悬挂着写有咏柳诗句的标牌。

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

杨柳青青著地垂渡头杨柳青青杨花漫漫搅天飞枝枝叶叶离情甲乙一树春风千万枝日借嫩黄初著柳嫩于金色软于丝雨催新绿稍归田丙丁1.解释甲标牌上的诗句中“杨花”一词的意思。

(1分)2.一切景语皆情语。

乙标牌上的“渡头杨柳青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3.丙和丁两个标牌上的“嫩”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共同特点 (3分)三、(2022·河北5~6题,5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考前压轴提升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考前压轴提升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考前提升训练(一)默写(18分)1.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2.沾衣欲湿杏花雨,。

(《绝句》)3.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4.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 譬如平地,,进,吾往也!(《孔孟论学》)6.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7——8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 “班马”在诗中指的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首联写景中饱含着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B. 颔联诗人以“孤蓬”来抒发自己的孤独之感。

C. 颈联以工整的对偶写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

D. 整首诗自然明快,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9.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11.选文能体现“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特点有:(4分)(1);(2)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勾践事吴越王勾践与吴战而不胜,国破身亡,困于会稽。

忿心张胆①,气如涌泉;选练甲卒,赴火若灭。

然而请身为臣,妻为妾,亲执戈为吴王先马②,果禽之于干遂③。

故老子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

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

”越王亲之④,故霸天下。

【注释】①张胆:张:同“胀”。

张胆:表示极度愤怒。

②为吴王先马:做吴王的马前卒。

③干遂:地名。

④亲之:亲自实践这个道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 艺术手法+具体分析+效果评价
或 画面展现+艺术手法+效果评价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 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___”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__ _”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感情。 ❖3.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 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 含义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 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 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写的意境深远,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_ 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 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 ❖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 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__________ ____
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和表现手法
❖ 一 修辞: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反复 用典
❖ 二 表现手法:渲染 烘托 比兴 象征 虚实结合 化虚为实 动静结合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联想 想象
点 绛 唇 (纳兰容若)
❖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 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
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重点词赏析(形容词)
• 二 形容词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画面感 •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夜吟应觉月光寒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二)九、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2、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1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十、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 、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2、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23、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D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14.古代诗歌鉴赏。

(6分)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

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

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答案】14.①C(2分)【解析】C项“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赏析有误,应是“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以上六句全写边疆生活的艰苦,若有怨思,末两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

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

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

“愿”字与“直为”,语气斩钉截铁,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

这是此诗点睛结穴之处。

【考点解析】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

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4年中考语文部编版一轮复习提升练: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与积累(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部编版一轮复习提升练: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与积累(含解析)

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与积累【中考真题练】一、(2023·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过彭泽解缙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

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

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

不见陶彭泽①,湓城②起暮鸦。

【注】①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

②湓城:指九江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城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

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

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

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

2.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一个“添”字写出官舍之柳绿意更浓,一个“泛”字写出。

二、(2022·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江山秋色图①胡行简连山缥缈树槎牙②,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图偏在野人④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

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

③万迭:万重。

④野人:山野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

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2.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

三、(2021·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题。

鹊桥仙·一竿风月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①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位于浙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

(1).这首词词牌名是,与的民间传说有关。

(2). 词中“我”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3). 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2.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宋)苏轼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

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

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

③搜句:作诗。

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

(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诗中口口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B.梅花C.菊花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王勃李白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峨眉山月半轮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发清溪向三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中考考点之古诗词鉴赏(一)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C )(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C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1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3、对本诗的赏析错误的是( B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对)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错)C、“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对)D、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对)4、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2C. 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1.下面是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首句中,“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次句直叙其事。

“闻道”,表示惊惜。

“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3.选出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 )4A、首句写景兼写时令,用“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知归去”的子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内,渲染出李白当时的心情。

B、次句直抒胸臆,“闻道”表示惊异惋惜,“五溪”指出被贬谪之地偏僻荒远,路途艰难,虽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

C、后两句抒情,将明月人格化,创设托月相送的意境,抒发了对朋友真挚的感请,写得深切而动人心脾。

D、后两句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和曹植的《杂诗》中“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相似。

4.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 )( C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55.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C )A.首句写景,杨花飘落,子规啼叫。

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B.第二句便直叙其事,“过五溪”,见迁谪之艰难、道路之荒远,并能从中见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C.后两句议论,人隔两地,心情难达,而明月在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已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

D.“夜郎”古夜郎国,在现在贵州西北部及云南、四川省部分地区。

这里联想到夜郎国,用以表现友人被贬之远和诗人关心之切。

6.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首句写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

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 这首诗想象丰富而奇特。

D. 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67.下列对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品读有误的一项是( D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C.“杨花落尽子规啼”,杜鹃啼血,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D.“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心驰神往。

8.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 )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

B.“闻道”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D.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8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

“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4、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5、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9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6、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7、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10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